廣達本益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廣達本益比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怡中寫的 斜率操作法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健行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碩士班 葉寶文所指導 鍾政穎的 收益率和本益比對股價預測之實證 (2021),提出廣達本益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收益率、本益比、股價報酬率、多元迴歸模型、兩階段樣本選擇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會計學系 謝永明所指導 王湘芸的 台灣新上市櫃公司股票評價模式之研究-以生技產業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IPO、股票評價、比較乘數法、承銷價格的重點而找出了 廣達本益比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廣達本益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斜率操作法

為了解決廣達本益比的問題,作者黃怡中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不要小看這一條線,它的波動起伏、力道強弱都會影響投資人的荷包,但它很簡單,比K 線易學易懂,而且更加完整的操盤模式,使投資人的操作功力大幅提升,不僅適用股票、期貨,更可用在ETF正向二倍與ETF反向一倍操作。   市場斜率變化,如同投資人知曉的,往上鉤的力道,來自於投資人的情緒變化。市場情緒是發掘價格波動的重要觀察!那麼市場投資人的情緒為何會有波動,當然是對未來的期待與恐慌造成的。   《斜率操作法》的交易邏輯,是讓投資人脫離基本面與技術面束縛,不必受到三大法人與主力的攪擾。利用市場波動,不管誰把市場股價不斷提高,只要股價有轉彎上鉤的跡象,以及有持續上揚的軌跡,《斜率操

作法》就可以不斷追蹤下去,直到這個上漲趨勢結束,這也是西蒙斯的《壁虎投資法》的精神。   《斜率操作法》在交易時,就像壁虎一樣,平時趴在牆上一動不動,一旦蚊子出現就迅速出動,然後恢復平靜,等待下一個機會。在實務上,股價上漲時間越久,上漲幅度越大,投資人的獲利性也越大。

收益率和本益比對股價預測之實證

為了解決廣達本益比的問題,作者鍾政穎 這樣論述:

本研究想了解本益比與收益率對於股票收盤價及股價報酬率是否具有顯著的預測能力,故選取元大高股息ETF(0056)中的傳產類股、科技類股或金融類股共計30檔股票之股價報酬率作為主要的研究標的,選取個股之單月營收成長率、每股淨值、單月營收成長率大於0、符合本益小於15等指標作為解釋變數。資料來源為經濟新報資料庫,資料樣本之期間為2015年11月至2020年11月,共計5年,資料型態為月資料,共計1830筆。研究方法則採用相關係數法、多元迴歸模型及兩階段樣本選擇模型分析股價報酬率與本益比和收益率之間的關係,並以配適度檢定證明本研究所採用的方法具有解釋上的有效性與一致性。實證結果證明本益比對股價於落後

三期時具有顯著的解釋效果,而單月營收成長率對股價在當期即有顯著的解釋效果。

台灣新上市櫃公司股票評價模式之研究-以生技產業為例

為了解決廣達本益比的問題,作者王湘芸 這樣論述:

本論文探討舊制承銷價格法及實務上較為常用的比較乘數法(本益比法、股價營收比法、股價淨值比法)對台灣新上市生技公司的股票評價效果。本研究以分析迴歸模型之調整後R平方(Adjusted R2)、均方根誤差(RMSE)、泰勒不等係數(Theil’s U)三種方法進行評估,實證結果顯示本研究四種方法中,預測股價解釋力較高的方法為股價淨值比法與本益比法;誤差程度較低且預測結果較佳的方法為本益比法,誤差程度最高的方法為股價營收比法。本研究認為評價台灣新上市櫃的生技公司股價較適合之方法為本益比法及股價淨值法,與蕭鈞煜(2010)對台灣股票市場上市(櫃)公司進行企業評價的研究結果相同;本研究認為以股價營收比

法來評價台灣新上市櫃的生技公司股價效果較差,則與崔可欣與廖恆毅(2007)研究市價銷售比具有良好預測能力結果相反。整體而言,對生技產業來說真的是很難評價,每一種評價模式都有其適用上的限制,以往普遍認為股價營收比法是較佳的評價模式,但本研究結果卻顯示股價營收比法並不是很好的評價模式,惟至少可以運用本益比法跟股價淨值比法做為評價綜合參考值,也顯示未來有必要搭配比較乘數以外的會計評價模式或多因子評價模式,以作為投資者之評價參考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