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藝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弟弟藝人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杜晉軒寫的 北漂臺灣:馬來西亞人跨境臺灣的流轉記憶 和張文綺,F姐的 練習與自己對話:願意當個傻女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藝人弟弟– 弟弟成人– Fkaree也說明:藝人弟弟. 藝人丁寧弟弟天道盟分會長列掃黑首惡吳淑萍陳志忠陳弘毅2021/2/5 EUA沒過聯亞重評估三期臨床效益叫床見她客串!蕭淑慎《斯卡羅》同床周華. 基因突變?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田 和華品文創所出版 。

輔仁大學 心理學系 夏林清所指導 林華嫆的 共謀生機:漢人青年在原住民聚落的社會實踐 (2017),提出弟弟藝人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原住民、都市原住民、行動研究、社會變革。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橫路明夫所指導 李齊芸的 志賀直哉的生死觀 (2008),提出因為有 志賀直哉、生死觀、心靈重生的重點而找出了 弟弟藝人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湾艺人林志颖弟弟低调透露哥哥病情:今天相对稳定 - 凤凰网則補充:台湾艺人林志颖弟弟低调透露哥哥病情:今天相对稳定 ... 台湾艺人林志颖在桃园遭遇车祸一事持续引发关注。 据岛内媒体此前报道称,7月22日上午,林志颖驾驶一辆白色特斯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弟弟藝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北漂臺灣:馬來西亞人跨境臺灣的流轉記憶

為了解決弟弟藝人的問題,作者杜晉軒 這樣論述:

第一本嘗試全面講述 近七十年來馬來西亞人到臺灣的流動移民史 一部集結眾人辛勞記憶,描述在臺馬來西亞人的搏鬥之書, 為生活戮力經營;也為身分自由積極拚搏。 這本書為我們細述大馬人遊走臺馬兩地的歷史現場,以及一個又一個熱帶青年的臺灣故事。——高嘉謙 這本書,談的不僅是大馬的歷史,更是大馬人在臺灣的歷史。 我們人在大馬的時候,那裡的社會氛圍,讓長年在族群政策不公下的華人,多沉浸在集體的悲情之中。大馬華人到了臺灣,拋開了族群的悲情,個體找到了自我實現的自由。——杜晉軒 江懷哲(《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作者) 李美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特聘教授) 宋鎮照(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特

聘教授、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陳志金(醫師、《ICU重症醫療現場》作者) 陳亞才(馬來西亞元生基金會執行長) 張蘊之(東南亞文化資產課程講師、獨立記者) 黃錦樹(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教授、小說家) ——各界好評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關於本書= 全面觀看馬來西亞在臺灣的群體,細數大馬人在臺灣這些年的政治、歷史與文化交融下的遷移,綜覽他們留下的影響與被影響。 —— 與臺灣比鄰的馬來西亞人,如何在臺灣生根發芽、實現自己? 在臺灣的大馬人無法構成「群體」,因此擁有了絕對、不被拘束的發展自由,每個個體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無聲且細緻的在臺灣各處揮灑,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包括政治界、社運圈、學

界、醫界、影劇圈、文化圈,以至於小巷裡烹調道地馬式菜餚的餐廳老闆等,他們早已融入地方,深深影響著臺灣,也回照著馬來西亞。 本書作者杜晉軒,耗費心力進行採訪、田野調查各領域馬來西亞人在臺灣的過去與現在,他(她)們姿態各異,默默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大馬生命力。 國民政府遷臺七十餘年,隨著僑教政策與外籍生來臺就學的實施與變化,馬來西亞人在臺灣的流動與深耕也已超過一甲子。回看臺灣的近代發展脈動,馬來西亞人不只經歷其中,更是參與者,無論他們是在各行各業打拚奮鬥,或是作為在臺灣民主進程扮演推手的「境外勢力」,馬來西亞與臺灣文化交相融合的面貌,過去甚少被整體性的探討,這本書將帶領讀者一探馬來西亞人北漂臺灣的

各方人物故事與歷史因緣。 ▲ 透過本書你可以了解到—— 馬來西亞華人為何選擇來臺與留臺 僑生VS.外籍生的困境與衝突 影響臺灣民主進程的「境外勢力」的政治認同轉變 當前臺灣政治與馬來西亞政治的交互影響 馬來西亞人分布在臺灣社會中的成功與挫敗 …… =書系精神= 「從臺灣望向南洋,在南洋尋找臺灣」 [台灣@南洋]書系,與您訴說屬於臺灣的南洋故事。 透過歷史田野、文化踏查、文學故事的接引, 重新捕捉失落的歷史細節,呈現臺灣跟南方的文化交織。 [台灣@南洋]新書系,由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高嘉謙主編,主要出版跟臺灣有連結對話的南洋文化人文書—— [台灣@南洋]書系,透過臺灣的知識平臺

建立一個望向南海,探索島嶼、半島、海峽等海洋視野的人文視窗,連結南洋的歷史文化與政經線索,締造一個帶有田野現場,結合廣大歷史視角的跨域視野。臺灣從遠古南島民族的跨洋遷徙,大航海時代荷蘭、西班牙的占據,明鄭政權的南海貿易,締造了十七世紀以降臺灣在海洋世界跟南洋的連結。爾後金門人落番南洋,日治臺灣曾作為日本帝國的南進基地,在南洋作戰、受俘的臺籍日本兵和戰犯臺灣人,冷戰時代臺灣作為第一島鏈往南延伸的反共陣線,這林林總總跟大時代脈動相連的遷徙和移動,使得跨境南方,既是地緣政治議題,也是歷史敘述、地域文化的線索。換言之,臺灣其實早已擁有自己的南洋故事。那個帶有家國歷史想像,但也不乏人類學、地理學意義的族

群遷徙和文化傳播,帶我們回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現場。 跨足田野,回到歷史線索裡的小故事,我們呈現臺灣跟南方的文化交織,擴建一個知識生產的園地。書系的精神標舉「從臺灣望向南洋,在南洋尋找臺灣」,在兩個地域傳遞聲音,透過文學故事、歷史田野、文化踏查的接引,重新捕捉失落的歷史細節,時代變遷裡形塑的文化元素,人文地理的地方風土。[台灣@南洋]書系,藉此為讀者指引路徑,展開南方旅程,在大歷史與小故事裡建立我們的軌跡,識別自我與他者,讓讀者獲得橫向跨界的知識洞見和靈光。 ——主編高嘉謙 =精選段落= 臺灣馬來西亞月餅長相差很大 臺灣中秋節給大馬華人的震撼教育,除了烤肉之外,大概就是月餅「長得不一樣」…

… 大馬華人所吃的月餅屬廣式,這主要是我們有許多廣東移民後裔,其中一家叫「錦綸泰」的廣式月餅,是家喻戶曉的品牌。 一九〇〇年廣東出生的李孝式,曾是國民黨陸軍上校,廿四歲下南洋到馬來亞協助父親李季濂經營錫礦業,接著拓展會匯兌的事業,創立「錦綸泰」商號,在一九七一年轉型為茶樓,才有「錦綸泰」這月餅品牌延續至今。 不能說出來的「追夢人」——大馬非法勞工 大馬曾是全球重要的錫礦出口國,但隨著錫價在八〇年代末崩盤,造成了大批原依賴錫礦業的華人城鎮陷入經濟停滯的困境,尤其當中教育程度較低的華人所受到的失業衝擊最大,為改變生活,他們只好「跳飛機」,而臺灣就是其中一個落腳國。 所謂「跳飛機」,是指這些欲前往

已開發國家,如英國、美國、澳洲、日本打黑工的的華人,多購買機票入境當地後,就逾期逗留非法工作,其中不少華人是來自我的家鄉霹靂州,我親戚中就有人曾到日本和英美跳飛機。 霹靂州、森美蘭州曾是馬來半島,甚至全球的重要錫礦產地,因此錫礦業崩潰後,許多到海外跳飛機的華人也多來自這兩州。值得一提的是,據悉在英國跳飛機的華人多來自霹靂州,是因為霹靂州華人多為廣府人,在懂得廣東話的優勢下,許多英國的香港餐廳老闆也樂於雇用刻苦耐勞的霹靂州華人。 至於臺灣,由於薪資條件、匯率不比英美日澳等國,因此會來選擇來臺跳飛機的華人始終是少數,而且逗留時間不長,會長期留下來的,要麼是已習慣了臺灣這純華語社會,要麼是因為愛情。

大馬影視圈在臺灣 目前在臺灣的新生代大馬演員,則是劉倩妏,她十六歲在大馬的出道,二〇一六年開始來灣發展,至今已出演過多部臺灣與大馬的電視劇與電影。相比在臺的大馬藝人多是歌手身份,劉倩妏是少數專注於演員身份的在臺大馬藝人。 至於目前成就最高的,當屬李銘順。李銘順在二〇一四年憑電視劇《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榮獲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成為首位奪下金鐘獎的大馬藝人,七年後又憑職人電視劇《做工的人》奪下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獎」。而李銘順的弟弟李銘忠,近年也在臺灣演出多部影視作品,他們兄弟倆都先是在大馬與新加坡的影視圈成名後,才將重心轉到臺灣。  

弟弟藝人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命運好好玩官網:https://bit.ly/3ehoxfj
⭐福祿雙收不缺錢 一條手紋決定女人晚年命運
► ►https://youtu.be/o7nPtDIH4IQ
⭐瀟灑再見3年舊愛 楊繡惠霸氣回應驚呆世人
► ►https://youtu.be/AFB6wnOyt2o
⭐流年第支丑預言「投資運」3命盤下半年旺財賺大錢
► ►https://youtu.be/Gffkp0QodgE
⭐公主何妤玟變了!哽咽離婚後的真實心境
► ►https://youtu.be/avmfVnYdiZg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1:25 姐姐照顧重病父親 卻被弟弟告侵占財產!
05:01 長者臥病在床 財產牽扯不清怎麼辦?
08:45 看護費的連帶保證人需要哪些證明?
10:30 未婚子女的長照悲歌卻換來身心崩潰
17:35 什麼是監護宣告?什麼情況下可以提出?
19:40 手面相大解析 會有親情債的人
26:45 女藝人演藝成績亮眼 但父親卻一直捅婁子!
30:03 星座大解析 總有家人找麻煩的人
35:30 女主播被弟弟拖累差點得憂鬱症!
38:18 被家人拖累如何尋求保護?
39:05 紫微大解析 對家人總是付出太多的人
46:06 就是狠不下心一再被親情勒索!
47:52 星座大解析 喜歡照顧家人的人
54:38 紫微大解析 孝順有福報的人
1:00:10 老爸怕兒子不照顧只好改遺囑!
1:04:10 未來一個月我在哪方面最有福報?

⚡命運好好玩官網:https://bit.ly/3ehoxfj
📺JET綜合台CH45頻道周一至周五晚上九點三十分
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26097.psee.io/7B27F
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se.ee/5Q2PD
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mysuperlucky

#許聖梅 #林裕豐 #馬在勤 #命運好好玩 #何篤霖#郭靜純#星座#命理#運勢

共謀生機:漢人青年在原住民聚落的社會實踐

為了解決弟弟藝人的問題,作者林華嫆 這樣論述:

本文作者為台灣解嚴後出生在花蓮底層工人家庭之漢人青年,帶著底邊勞動的階級視野,自2012年成為基隆原漢混居的太平洋社區工作者,與居民創立「凡扎萊教室」互助共學空間;至2014年轉進至財團與政府聯手共構的觀光發展主義的兵家必爭之地¬¬-以美麗灣開發爭議最為人所知的台東莿桐部落,試圖在關係裂解的部落中,發展以部落為主體的山海共生體驗營。本文作者將以己為度,描繪與反省在都市原住民與原鄉部落穿梭的實踐進程,並試圖討論下列論點:(1)與莿桐部落居民從尋找「失落」的原住民文化再到共同打造階級與族群的歷史觀的主體性過程,談文化復振的轉進;(2)「原鄉」與「都市原住民」在表層現實以空間地理的差異劃分,在

概念上以「原鄉部落為都原的母體文化」的歷史觀與意識形態落實於現今政策、社福系統與原住民運動等資源分配中。然而作者將以穿梭兩地域的實踐工作者為度,從太平洋社區作為都原社區的生存處境與莿桐部落在地理上作為原鄉部落的聚落形成歷史,參照兩聚落在台灣經濟發展下的變遷與聚居,重新理解台灣經濟發展與走向文明的進程中,原住民族群在經濟階級中的破敗與沈重的對待,又如何靠著自身的文化技藝存活安居的生命力道,轉化為變革的新方向。

練習與自己對話:願意當個傻女孩

為了解決弟弟藝人的問題,作者張文綺,F姐 這樣論述:

  張文綺是為了節目效果裝笨裝傻?   張文綺為什麼這麼好笑?   張文綺怎麼會從乩身變基督徒?   張文綺到底怎麼長大的?   從小有學習障礙唸書不擅長,媽媽為了她的成績傷透腦筋不斷幫她轉學;13歲起到處參加歌場選秀比賽,簽了經紀公司發了唱片卻乏人問津,辦了簽唱會卻沒有人請她簽名,於是拿起麥克風開始主持;她透過自我對話找到人生的解答。   華視天才衝衝衝主持人 張文綺 首次出書  誠實面對自己的過去   走進張文綺的內心世界 是多年來遭遇挫折否定自我後的重生   一次次的打擊 一次次的讓她越挫越勇 是『愛』引領將她從迷途走向光明   ●張文綺到底怎麼長大的?像搭雲霄

飛車般峰迴路轉的求學之路   『從小因為閱讀和認字有問題而看不懂課本,在課業上的表現非常糟糕,大概都是排在班上倒數前幾名那種。我的作業幾乎都要靠媽媽幫我完成,但不是我很懶不願寫功課,而是我真的看不懂,所以只能在書桌前看著寫不出來的作業本哭。』   『為了幫助我,家人將我轉去舞蹈專班,以為這樣我可以重拾信心,建立正常人際關係,但沒想到,我卻在更嚴厲的比較下失去本來就不多的自信心,進而影響到生理發育。十歲那段時間是女孩子身高長最快的時候,但我讀一年下來卻連一公分都沒長。』媽媽又做了一個決定,把我轉回普通國小,利用原本通勤的時間去學習唱歌。   高中時我遇到一位很支持我的老師,在老師的推荐下,我

代表學校去美國波特蘭市的姐妹校進行文化交流,表演以國樂為背景伴奏的台語歌「鼓聲若響」。這是我第一次出國表演,第一次以國樂伴奏做演唱,也是第一次去美國住「寄宿家庭」。   ●感念生命中的貴人,我好幸運與你們相遇   13歲起我就開始注意各地大小型的歌唱比賽,自己報名南北征討參加比賽。   參加過「超級星光大道」第一季止步在一百強,「超級星光大道」第三季,晉級到二十強,最後在民視「明日之星」遇到人生中最大的貴人,那就是人稱「綜藝教父」的黃義雄先生,大家都稱呼他為「寇桑」。   《關於寇桑》   在參加節目前,參賽者們都要試唱,就在我試唱完後,寇桑十分霸氣的跟我父母說:「妳願不願意把女兒交給我?

」   一次節目錄影,我在現場笑臉鼓掌著,寇桑突然走向坐在台下的我,他在所有人面前將麥克風遞到我面前,以特意響亮的音調,用他那老練帶江湖味的口吻直接用台語問:「妳還會唱歌嗎?」   唱完後,寇桑當著所有人面前說:「妳覺得有沒有退步?」然後用犀利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我在當場則是尷尬到不知如何自處。   我想跟在天國的寇桑說,雖然我沒有如你的期望成為一個台語天后,但是我用主持將歡笑帶給大家、散播正能量鼓勵粉絲們,這樣做你應該不會罵我吧?   《關於小鬼》   當時還是新人時去「娛樂百分百」節目宣傳,在與主持人互動時若沒那麼順暢或腦袋卡住,難免會挨罵,小鬼此時就會安慰我。那天我們互動的很愉快,

他覺得我在綜藝節目裡很有梗也很好笑。經由他的推薦,我被繼續邀請上「娛樂百分百」,連另一位主持人羅志祥也誇我說:「妳像黏土,怎麼塑型都可以」。我很感念小鬼給了我成為綜藝節目主持人的信心,也是他幫我開啓了這扇主持人之門。   《關於乃哥》   乃哥影響我很大的是他為人處事「求真」的態度,還有他對於「效率」的要求。他讓我學到時間的運用和分配上應該要有的堅持。   《關於城哥》   他常提醒我要多看書充實自己,我記得他跟我說過:「妳有用不盡的福報。」大概是他覺得我這麼傻,還可以在複雜的演藝圈活到現在真的是要靠福報。   《關於老大(黃子佼)》   我一直視他為演藝圈裡的老師,他不會吝於分享他的經

驗及人脈,讓我們這些後輩能有更多演出機會,在我需要建議,或是在主持節目遇到瓶頸時,跟佼哥說說話,通常能得到一些啓發。   有件事讓我印象很深刻,那是在我當歌手時,我一直希望在新專輯推出時能有一場風光的「專輯發片記者會」,有一次,我鐵了心決定要自己籌辦記者會,這個想法說給「老大」聽後,他二話不說的答應幫我擔任記者會主持人,我興奮到睡不著,覺得自己何其有幸能得到他的幫忙,雖然最後這場發片記者會沒有辦成,但我心中一直記得他「二話不說」的義氣及相挺。佼哥對於後輩的支持不是只有說說鼓勵的話,他會在有機會時以具體行動表達出來。   《關於梁爸(梁赫群)》   我們是在「食尚玩家」節目一起主持而認識的。

他有激勵人心的能力。他欣賞我這種「憨憨」的性格,也常鼓勵我要繼續保持這種「傻勁」,維持住自己的本性,不要因環境改變自己的率真。   《關於在天國的妳》   我心理想著「不可能,不是昨天我們才見面聊天的嗎?」「不是約好要再一起唱歌嗎?」怎麼會突然就這樣走了。我想要去送妳最後一程,媽媽陪著我到台中,但我無從得知告別式地點在哪裡,我只能自責:「為什麼連告別式地點都問不到…」然後眼淚一直不停的流下來。如今想起妳,我會在心裡禱告:「希望現在的妳在上帝身邊繼續當個很會唱歌的天使。」   ●為消除命運無法掌握的無助感,什麼方式我都試   有關注我的人會知道,有一件讓我身心俱疲的往事,那就是我曾經當過乩童

的過去。   很多人都曾經看過媒體報導過我曾參加過「乩童訓練班」,並且被拍下許多張「起乩」的照片,我像這樣成為宮廟乩身的日子持續了四年之久。   當時我的唱片成績不上不下,演藝事業發展不順,我覺得真的是倒楣到極點。當感到情緒低落或是無所適從時,都會想要找個依靠,此時脆弱的心靈很容易失去理智的判斷。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的朋友告訴我有一間宮廟很靈驗可以改運,也許我可以去試試看。   我一心一意祈求自己的演藝之路能順暢一些,也希望不要再被我無法掌握的命運甩巴掌,所以我就跟朋友一起去那間宮廟看看。   宮廟的人說我身上有光,所以那些「東西」想拿我身上的能量,那時我心裡常常十分痛苦及害怕,有時還會

不由自主的打冷顫,於是我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活成這樣子?」那段日子現在想起來都還覺得全身不舒服。   就在我認為靈魂和心力都最低落的那個時刻,上帝對我又伸出了援手。在因緣際會下,我有機會跟徐小可、小禎,小馬這些朋友深聊,開始對基督有了更深的認識。   ●信仰教會我 順從的力量比起控制的力量還要強   不得不承認,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很想要掌控全局的人,我喜歡事情能照自己的規劃進行,當我有想法要去做時,腦中自然就會有藍圖及實施的步驟,我不喜歡事情無法控制,我也不喜歡驚喜,因為那常會變成驚嚇。所以若是沒有在計畫內做事,我心裡就會不舒服,我想這應該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我以前和別人溝通時,常

常會出現「命令句」及「肯定句」,但現在我在把想法說出口前,會問我身邊的人的意見後再做決定,在溝通上比較有彈性,我會給大家空間去想想看要怎麼做比較適合。這種不再想要全面控制局面的改變是信仰要我學的課題。上帝讓我的身段變為柔軟,會更在乎別人的想法及感受。   我用「真心」來看待一路走來最真實的自己,並且在每次與自己的對話中,重新檢視自己的內心是否還存有「真與善」的本質。我也要感謝「傻女孩」張文綺,在每次與妳的對話中,我都會再度確信,維持「真誠」和「善良」的本性,是我要一直堅持下去的道路。

志賀直哉的生死觀

為了解決弟弟藝人的問題,作者李齊芸 這樣論述:

志賀直哉,生於1883年,從小在祖母寵溺式的教育下成長,從他的作品『某個早晨』(『ある朝』)當中,惹祖母生氣的主角對祖母說的一段話:「得容忍長輩說三道四就是孝順的話,這種孝順真是夠了。」從主角口無遮攔的一段話當中,可窺知志賀直哉受溺愛環境下的成長背景。在明治45年3月13日志賀直哉的日記當中,提到了這一段話:「為了得到自己的自由,可能不會顧慮到他人。而為了得到自己的自由,應該就要尊重他人的自由吧!若不尊重他人的自由,自己的自由就會遭到妨礙。若兩方相互矛盾的話,那就壓抑別人的自由吧!」從日記中充分表現出志賀直哉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大正2年發表的『范的犯罪』(『范の犯罪』),可謂是志賀直哉自我

主義性格達到巔峰的作品。『范的犯罪』取材於志賀直哉的表弟的自殺事件。作品中描述一位名為「范」的中國雜耍藝人,在表演飛刀特技時意外殺了妻子,主角「范」與志賀直哉的表弟有著相同的婚姻狀況,但表弟最後選擇了自殺,而「范」卻選擇了殺了妻子,在作品當中充分表現了「范」對於道德觀不偏不倚的性格,也可視為作者志賀直哉不容任何事物侵犯其自我主義的個性,而這種任性的性格,無庸置疑的得咎於祖母的寵溺教育吧!在執筆『范的犯罪』時,志賀直哉遭到山手線電車車禍,受到重傷,為了養傷他來到了城崎溫泉,這次的瀕死經驗也使得志賀直哉進入了三年的創作休止期。大正6年發表的作品『在城崎』(『城の崎にて』)可謂為志賀文學的轉捩點,大

多數研究志賀思想的論文,都是以圍繞著主角所遭遇的三種小生物的死,觸發其對死的看法來作為論述中心。作品當中可細分五種死的要素:青山的家族墓園、蜜蜂、范的妻子、老鼠、蠑螈。在作品中主角偶然看見了蜜蜂的遺體、偶然的瞥見拼命求生的老鼠、偶然用石頭打死了蠑螈,引發了主角對於生物存在偶然性的思考,「偶然」無疑的就是此作的關鍵。在本論文當中,筆者提出從此作品當中五項志賀對於死的看法來討論志賀的生死觀,第一是關於死的寂靜感,於草稿『生命』(『いのち』)中,志賀回想起自己當時遭到車禍的情況,寫到自己生理上仍會不自覺得發抖,但三年後的『在城崎』不但沒有提及這項生理上的恐懼,且在開頭的地方寫著「心情是近年完全無法感

受的安靜、平和」。談及擾亂志賀心境的事件,搭配志賀的年譜來看,無疑的應是與父親的爭執。獨自一人遠離家鄉來到遙遠的但馬城崎溫泉,整篇文章當中除了側寫小孩和車伕之外,主角幾乎沒與任何人接觸,宛如來到與社會隔離的世界,在這安靜的地方,主角開始思考自己的臨死經驗與父親的爭執,這樣的寂靜沉穩的氣氛貫穿了開頭與結尾。想到自己若在車禍中遭遇不測,現在就和死去的家人一起埋在墓園了吧!彼此的肉體雖然接近,卻完全沒有交流,死的形象就如同主角的心境一般寧靜。尤其在作者看到蜜蜂的遺體時, 那種寧靜感與自己死去家人的遺體是相同的,而這種寧靜感使主角想到自己之前所執筆的『范的犯罪』當中所寫到的范妻,在自己面臨死亡的經驗後

,開始能夠理解范妻死後的寧靜感,而這種感覺就是自己當時心境最大的特徵。 作品當中的關於死的第二特徵,就是對於死亡不再恐懼。來到城崎後,主角開始不懼死亡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接近自然,在大地之母的懷抱當中得到了補償吧!但是自己對死雖已不再恐懼,卻對死前的騷動感到害怕。看到老鼠對於生存的執著,回想起自己當時遭到電車車禍時的事情,當時自己不害怕死的原因,應該是深信自己一定會得救的關係吧!如果自己和老鼠一樣遇到了無法得救的意外,自己應該也會和老鼠一樣掙扎吧!結果會這樣求生的自己也是沒辦法的事,對死不恐懼的自己,卻又像老鼠一樣不得不為了活下去而努力的自己,兩者都是真正的自己,以往以自我為中心的主角,因此感受

到自己也是自然的一員。第三項特徵就是死的偶然性,自己能在電車車禍中得救,而且受到最低限度的傷害,這就是偶然。想起自己以前聽過的一句話:「能夠活下來是因為還有使命為完成。」雖然想起這句話,自己卻無法受到鼓舞,因為與其為自己能得救而高興,自己對於死的親近感更強烈。志賀並不是在偶然存活的自己當中驗證自己的使命,而是把自己從自我中心的想法拉開,朝向沉穩的心境邁進。而在主角意外的殺死蠑螈的情節當中,主角把蠑螈的死與自己的死相結合,都是偶然的意外,自己因為無聊而意外的殺了蠑螈,主角開始了解到萬物都是偶然的被支配的卑小存在。第四項是從死亡引發的省思,在城崎溫泉,與人無交流的孤獨生活,使得作者開始導向省思,自

己與蜜蜂、老鼠一樣都是世界的一部分,相較於三年前所執筆的草稿中主角對於自己僥倖存活感到高興的心情,在完成稿當中卻消失了,自己就是這世界中單一的存在,而自己的這種寂寞的存在,也可謂是作品當中的寂靜感。第五項特徵就是死亡並不是終點,由蜜蜂的遺體、老鼠的騷動和蠑螈的死,這些周遭的死亡只是單純的偶然,三年後執筆的完成稿比草稿『生命』當中對於生與死的界線更加朦朧了,死並不是生的終點,只是形態改變了,蜜蜂、老鼠和蠑螈相同存在的自己,都是偶然地得以生存,作品最後提到了自己的視覺與意識漸漸脫離自己的身體感覺,也可說是開始對於自己肉體是否活著的不確定感吧! 本論第一章第二節提到了志賀母親的死亡,雖然志賀從小是由

祖母撫養長大,與母親的相處並不深刻,但其關於母子的作品卻不少見,可見對母親的孺慕之情在志賀文學當中佔有相當的地位,也由此窺知生母的死亡對志賀的生死觀是有相當的影響的。明治45年29歲的志賀發表了『母親的死與繼母』,回想著17年前過世的母親,對於17年前的事已經無法詳述的志賀,卻依然清晰記得對於失去母親時的悲傷,對於12歲的志賀來說,對於死亡並無概念,但「永遠失去」的感受使他非常悲傷,因此不管在29歲的作品中,或是在66歲邁入老年期的作品中,對於這份悲傷都清晰可見。雖與母親相處並不久,在作品當中也無法具體說出對母親的思念,志賀只簡單用「經常哭泣」這種客觀陳述的方式表現,對於當時的志賀來說,對母親

去世的悲傷當然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能淡忘的,因此在他的作品當中也提到了自己不僅是忌日,就連平常日也常母親的墳前掃墓,在『和解』這一作品的第一章,主角順吉在掃墓時因煩惱是否回麻布家,自己在心中與過世的祖父商量的場景中,順吉能夠清楚的做出像祖父會給的建議,祖父宛如在自己的心中甦醒般,但來到母親墓前,自己卻無法刻劃出母親的形象,因志賀目睹了母親死前頭腦混亂的樣子,因此29歲的志賀無法勾勒出母親體恤人心的形象吧!對於12歲的志賀來說,對於母親的死是既悲傷又無法挽回的事,在自己還無法接受母親死亡的當下,緊接著又迎接了繼母的到來,親友們都稱讚繼母很棒,自己聽了也很開心,但對於生母的事情卻無法忘懷,只好以繼母

的來臨去填補失去生母的傷痛,且把生母的一切當做禁忌般不去提起,但在志賀中期的作品『母親的死與襪子的記憶』當中,志賀開始能夠體會母親的心情,『母親的死與襪子的記憶』是於『在城崎』後寫成的作品,『在城崎』當中那份寂寞的心境是能夠拿來與母親的心情相呼應的,也就表示志賀終於能夠了解到母親的心境,志賀晚期的作品『白線』當中,因人生歷練後促使其開始能夠站在母親的角度來思考。經歷與父親和解和邁入老年期的志賀,對母親的死已不再認為是「永遠失去」這種決定性的隔閡,而是開始接受從生至死的自然變動,而這種心境上的變動就是從『在城崎』當中所得到的感發。 第三節長女慧子的死當中,以大正6年發表的中篇小說『和解』為主要的

論述對象,作品主題如題所言,是以解開父子爭執為中心,主角順吉可視為是作者的分身,當然在作品中提及志賀的長女從誕生到生後56天夭折,本多秋五分析長女慧子的死與次女留美子的誕生,與志賀家父子和解的過程中毫無關係,但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慧子的死使得志賀父子關係更加惡化,但志賀上東京為慧子掃墓卻是志賀父子和解的關鍵。描寫慧子發病到陷入病危的情節當中,慧子的求生意志令人聯想到『在城崎』中的老鼠,看著慧子本能的求生,順吉依然無法達到對死亡的豁達感,也就是說,『在城崎』當中所表現出的對死達觀角度,和順吉的只求存活信念是不同的。最後慧子仍不敵病魔過世,志賀在寫到自己的就像失去母親時那樣的大哭,町田榮評論

志賀在此處把自己的悲傷情緒拿來與失去母親時的悲傷相提並論是很唐突的,但筆者認為其實一點也不唐突,因為志賀在失去慧子之前,他所遇到的親人死亡就是祖父和母親,與母親的相處十分短暫,因此無法充分得到母親的愛,而慧子的情況也是相同的,期待給慧子的愛還沒付出就得面臨慧子死亡,因此以同樣程度的悲傷來形容實不唐突。 在本論的第二章中,以同樣題材,卻衍生出兩種不同生死結果的作品為論述中心。第一節以電車車禍為題材寫成的『正義派』(『正義派』)與『偶然事』(『出来事』)為論述對象。這兩篇同樣都是志賀直哉初期的作品,且都以電車車禍為題材,側寫一般市井小民的感情,但『正義派』中車禍造成了女孩的死亡,『偶然事』中的男孩

卻在千鈞一髮中毫髮無傷的得救了,寫作構想上不盡相同,『正義派』是從車伕談話中取材的故事,而『偶然事』卻是自己親身目擊的事件,但兩作品的共通點,應是在執筆兩作品時,生或死對於志賀來說只不過是一項寫作素材罷了,志賀在這兩作品中,只著眼於生者的情感,『正義派』當中目擊女兒死亡驚嚇過度失了魂的母親,自以為勇於講出事件真相就能當上英雄的鐵道工人其從亢奮狀態到空虛的情感,都是因女孩死亡而引發的一連串感情,『偶然事』當中而因感受到人們擔心男孩面臨車禍受傷的緊繃心情,得知男孩平安時人們的善意之情,促使志賀寫下此篇作品,死對於當時的志賀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感想,以死亡為衝擊點引發志賀傾力描寫對生活、對生命的感受,或

許執筆這兩作品時志賀並沒有意識到這種生與死的偶然性吧! 第二節以妻子外遇之題材寫成的『范的犯罪』與『雨蛙』為論述對象。『范的犯罪』構思於表弟的自殺,志賀直哉以「憤慨」來形容當時得知表弟死的心情,因此才使得志賀直哉構思了這個難辨故殺抑是誤殺的殺人情況吧!於作品當中,絲毫沒有任何角色對范妻的死感到難過,對於范妻的死,志賀直哉只把其死亡視為陳述事實。而在作品當中,提到的另一個死亡事件,就是兩年前夭折的孩子,這孩子的誕生是范氏夫妻決裂的關鍵,范曾想過孩子的夭折是替妻子贖罪,但並沒有使得自己原諒妻子,道德觀強烈的范看著妻子毫無懺悔的生活著,且冷眼旁觀著自己的精神日趨痛苦,因此對於妻子的存在漸漸無法忍受,

終於引發殺了妻子的念頭,宮越勉把范與范妻的關係聯想到志賀的實際家庭上,其把范妻比作父親或者套牢志賀的家庭,對於忠於自己本性的志賀直哉來說,或許也是志賀日後開始執筆關於咒人於死題材的起因吧!聽著范陳述自己的心情,最後法官接受了范的說詞,判決其無罪,筆者認為范與法官各是志賀的感性與理性分身,與其探討殺人的犯意是否正確,志賀更想表現的是自己心中絕對不可違背的信念,對於此時的志賀而言,對於死的想法是很稀薄的,其只專心思考著真正的自己,與其說寫下此作品是撫平表弟的亡魂,不如說是忠於自己生存的信念更重要,夭折的孩子與范妻的死只不過都是考驗自己信念的媒介罷了!志賀遭遇電車車禍之後,強烈的自我意識開始產生變化

,對於范妻的心情開始有了同感。另一方面,『雨蛙』完成於『范的犯罪』其後11年,丈夫贊次郎對於單純的妻子犯了不貞之事開始產生了憐憫之心,『雨蛙』當中隱藏了以自我為中心的道德觀,使其與自己重視的人站在相同的觀點上,而這裡要強調的是女主角的天真無邪才化解了丈夫的道德觀,就如同第一章第二節中提到志賀開始能夠體會母親的心情是相同的,生死界限模糊化加深,影響了志賀對於男女關係的想法。 第三章以作品當中提到死亡的虛構作品為論述對象,第一節以『邦子』為論述對象,作品開頭就以丈夫的為陳述者,說明自己不是自殺者,因此無法假借自殺者的口吻陳述故事,作品當中不是以邦子的遺書寫成,而是丈夫為了表明自己的悔恨,才開始回想

自己與妻子的生活點滴,筆者認為此作與其是陳述者為了撫慰邦子之靈而寫,到不如說是為了平撫自己心情而寫,也就是說與是撫慰亡靈,到不如說是使活著的人感到心情安穩更為重要。若是以個性與生活背景來看,或許可以說丈夫是志賀的分身,但妻子邦子也帶有志賀個性的色彩,作品當中提到邦子是在低層社會中長大,但其卻帶有志賀道德潔癖的性格,而這潔癖的道德觀也是使得邦子自殺的關鍵,邦子用自殺來對丈夫表示抗議。而在執筆『邦子』之前,在另一作品當中,志賀提到了關於芥川龍之介自殺,對於聽聞乃木將軍與有島武郎自殺時,自己首先感到的情緒都是「憤怒」,但對於芥川龍之介之死,卻還有一股無可奈何的感受,對志賀來說或許芥川是超越人知、完成

自己天命才選擇自殺的吧!『邦子』中的身為戲曲家的丈夫,在「真正譴責」自己心靈之後,應該會持續從事創作吧! 第二節提到了精神混亂下殺人的作品,『剃刀』主角芳三郎因感冒而誤殺客人,作品最後用「鏡子」這種無機質物體的眼光來描寫渾沌狀態下精神爆發後殺人「寂靜」,這種「寂靜」與志賀電車車禍後達到的「寂靜」狀態是不太相同的,『剃刀』當中描寫的死,是十分冷冽,活著的人類無法達到此種情境的,這種完全停滯的狀態宛如異界,和達觀的「寂靜」相較之下,『剃刀』當中的「寂靜」可說是對於日常生活中意外陷入異界,對於生存的無力感。在志賀的日記當中提到性慾是其表現其活著的表現,而『頭腦混濁』(『濁った頭』)當中主角卻因為淫亂

的性慾而漸漸使自己的頭腦趨於混亂,這種精神混亂的狀態可說是活著的死亡,無法自我思考,連自己的存在都無法確定的精神狀態已經趨於死亡,對於當時的志賀而言,活著與思想的自律性事不可分的。 第三節提到了爭執與咒人與死的『某男,其姐之死』(『或る男、其姉の死』),以弟弟芳三的角度,敘述長兄與父親之間的爭執,作品中認為咒人於死的想法比殺人更不可原諒,因為這是缺乏對自己行動負責任的想法,而只有懦弱的人才易引發這種咒人於死的想法,對於完全依照自我意志生活的志賀來說,這種懦弱是其生活信仰終無法容忍的。作品中提到了三位遭人詛咒於死的人物,一是期待祖母死亡的葬儀社老闆,一是詛咒兄長芳行死亡的父親,最後是等待姐姐死亡

的姐夫一家人。以葬儀社老闆的眼光來說,祖母的死亡才能帶來營利,祖母在其眼裡只不過是營利的工具罷了!而父親詛咒兄長死亡的心理,更使得父子和解遙遙無期,對芳行來說,這種咒人於死的想法比肉體的死亡更為恐怖,遭血親怨恨意味著自己的存在遭到否定,一直與父親敵對的芳行無法保持自己的信念,促使了芳行離開家庭,去尋找自己生存的意義。最後關於一息尚存卻被家人等待其死亡的姐姐,芳三為其受到家人眼光暴力感到悲慘,也可看書志賀對於將死之人生存尊嚴的想法。 第四章探討了志賀直哉關於象徵性的死,在志賀文學中常使用「亢奮」或「興奮」兩詞,這兩詞常見於關於死與生的情況下,帶給讀者身歷其境的感受,也可說「亢奮」或「興奮」是志賀

精神脫離日常生活的關鍵,第一節就從「亢奮」來探討『暗夜行路』前篇對於活著的能量。序詞當中提到了三個「亢奮」的場面,「亢奮」是主角時任謙作感受到母親深愛自己的表現,但「亢奮」也是父親顯現出自己內心深處隱藏的殺機的表現。前篇當中以謙作像愛子求婚引發自己身世秘密的開端,求婚的失敗使謙作對人性產生不信任感,一連串的命運捉弄使得謙作的精神趨於崩潰,謙作本相信藉由科技和藝術可使人超越肉體上的死亡,但最後科技卻無法使其擺脫黑暗的命運,就在其精神崩潰時,看到榮花重生的例子,謙作以肯定的眼光去看榮花的重生,也激勵自己必須重振,雖然在本論文第三章第二節當中提到志賀對於性欲肯定的態度,但『暗夜行路』前篇最後以謙作縱

情於花街柳巷做結,筆者並不認為謙作因此得到了心靈上的重生,而在『暗夜行路』後篇當中,謙作又因為孩子的夭折與妻子的不貞陷入了精神崩潰,因此促使謙作到大山接觸自然,在肉體達到極限時,幾乎瀕臨死亡的狀態下脫去了保護的盔甲,謙作開始頓悟了「生」,自己的精神彷彿又回到最初的階段,與其找回自己所失去的對生的反彈性,不如就原原本本的接受現實的考驗,這就是是謙作超越心理障礙的重生。 總結而言,在電車車禍之前,死亡對志賀文學來說只不過是寫作素材,前期的志賀文學著重於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但在瀕死經驗後,志賀的自我觀念逐漸縮小,開始意識到他者的存在,從開始能夠了解范妻與母親的感受中,可明顯感受到志賀對生與死已不再以

一條清楚的界線劃分,『暗夜行路』主角謙作最後達到與自然一體化、與他者融合的想法,沒有如此的超然生死觀是無法達到此種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