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建縣300年郵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長庚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翁註重所指導 賴伊容的 穿梭在國家凝視下的日常生活實踐—日治時期至1970年台灣機車的歷史研究 (2009),提出彰化建縣300年郵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機車、生活文化、在地化生產。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傅大為所指導 張淑卿的 防癆體系與監控技術:台灣結核病史研究(1945-1970s) (2003),提出因為有 結核病、癆、監控技術、疾病史、病患史、台灣醫學史的重點而找出了 彰化建縣300年郵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彰化建縣300年郵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穿梭在國家凝視下的日常生活實踐—日治時期至1970年台灣機車的歷史研究

為了解決彰化建縣300年郵票的問題,作者賴伊容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旨在於論述從日治時期到1970 年前,台灣人與機車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動和文化面貌、機車產業在地化生產和交通管理政策發展的過程,了解機車在台灣發展的歷史。臺灣交通工具與移動方式的演變,提高人的移動速度與自主性。然機車科技的問世,意味著人們可以掌握速度與移動自主性。台灣在日據時期的交通建設逐漸完善後,日人引進現代化移動工具而使機車隨之進入台灣。一戰期間,歐美摩托車業者發展出符合軍事活動所需要的科技;在一次戰後,機車的軍事科技進入民間生活中,影響台灣人的機車使用方式,從休閒娛樂延伸到生產運輸與殖民統治等,形成出當代獨特的生活文化。二次戰後,政府以經濟發展為目標下,機車則轉為民眾的謀生工具。此

時,台灣機車產業透過技術轉移,正逐步走向在地化生產,以供給國內市場需求與外銷。且台灣機車科技與設計,朝向以實用性為主、強調耐久性的使用需求。本研究以歷史研究方法,文本分析的方式,進行台灣機車的歷史研究。我們試圖從研究中釐清台灣機車從「權力象徵」到「生產工具」的轉變過程。以及二次戰後國民政府如何從經濟與交通政策,雙面運作來推動機車產業發展,使台灣機車從進口轉向出口發展。最後,本研究從台灣機車科技與當地社會互動過程,了解台灣機車多樣化的生活文化。

防癆體系與監控技術:台灣結核病史研究(1945-1970s)

為了解決彰化建縣300年郵票的問題,作者張淑卿 這樣論述:

本論文的主題是1945-70年代的台灣結核病史。1950-70年代是穩定的黨國體制的成熟期。在這段時期,結核病不僅是衛生建設中的重要課題,同時也是台灣得以與國際組織接觸的橋樑。第二因素是口服抗結核藥物自1952年開始在台灣使用。因此,此時期不但是結核防治史的黃金時代,同時也是疾病史與病患歷史的重要時代。 透過本論文的研究,得到以下的結論:(一)結核病治療與檢驗技術在戰前無較大發展,但戰前日人所作的防癆努力,如建立結核病療養院;調查與研究結核病的概念與做法,至戰後均可在國民政府的防癆工作中發現。(二)國家防癆政策與機構方面,戰後台灣的防癆體系有如金字塔般,由上而下分層負責,並由最基層的防

癆員直接面對病患與社區。在台灣官方防癆經費不足之下,防癆協會與國際援助使防癆工作得以繼續。不過,當國際援助以美援為主時,台灣的防癆呈現出來的,已經異於日治時期,而是一個新╱更國家化防癆圖像。(三)本文以本文以David Armstrong所提的Dispensary與監控身體的技術為對話空間,認為Dispensary是戰後官方監控結核病身體與社區的一種新技術。而此新技術的展現是官方透過三個抗結核運動來進行,一是結核菌素測驗與卡介苗預防接種計劃;二是胸部X光檢查與驗痰;三是開放性病患的管理與免費的化學藥物治療。這三項防癆知識與技術並不是台灣自己發明或創造的,一部份來自歐美各國的經驗,另一部份是W

HO或UNICEF在第三世界的實驗結果,經證明成效良好之後,以標準化的方式推行全球。同時,本文認為產生結核病知識的實驗室是那些被選為試驗對象的學校、防治院、偏遠地區與離島,在這些地方的學童、患者、居民都變成是被觀察的客體,成為建構本土防癆知識的主角,因此社區成為政府監控人民身體的新場所。(四)跳脫生物醫學的角度,結核病患的形象多變,彼此的生活世界也不盡相同。在本研究下,提出戰後初期、50、60、70年代五個病患的故事,也以受訪資料說明病患、病家或一般人如何觀看結核病及其對結核病的因應措施。這些案例並非代表所有結核病患,卻呈現結核病患的病痛經驗是豐富且多樣。(五)從《聯合報》的結核病報導與抗結核

藥物廣告,看到了結核病成為國家政策與醫療論述的場域。由於抗結核藥物是戰後結核病研究最重要的發展,也是結核病患避免死亡的護身符,這些藥物正是醫生、病患與病家的希望所在,同時也是戰後醫療發展的新希望。因此,透過這些藥物廣告,讓人感到罹患結核病不需害怕、恐懼,因為有了藥物,每個病患都有治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