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信用交易公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恢復信用交易公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廖連中寫的 企業融資 和凱信語研團隊的 商務英文 E-mail 抄好用!抄了就上的 E-mail 範例大全,協商、諮詢、議價就這麼簡單!附:贈全書E-mail一字不漏資料光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昌平区老旧小区红线内雨污合流改造工程(第三批)监理招标公告也說明:施工图纸范围的雨水管线工程、污水管线工程、道路破除及恢复工程等全部监理工程内容。 合同履行期限:180日历天.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 所出版 。

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胡博硯所指導 陳思純的 論消費者保護法行政監督之成效-以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為中心 (2021),提出恢復信用交易公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定型化契約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契約管制、行政管制、交易成本、資訊不對稱、資訊義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陳明通所指導 張國辰的 中共在全球施展「銳實力」動機及作法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銳實力、天朝世界觀、自我審查、自我設限、外交戰狼、暖實力的重點而找出了 恢復信用交易公告的解答。

最後網站曙光股份关于中能等股东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违规无效則補充: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 ... 《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第六十三条规定:“客户信用交易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恢復信用交易公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企業融資

為了解決恢復信用交易公告的問題,作者廖連中 這樣論述:

本書立足于作者在融資領域的多年實踐經驗,通過系統性、可操作的理論及技巧,並輔以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說明,幫助創業者達到輕鬆實現融資的目的。本書詳細介紹了企業上市前的股權設計、合夥人選擇、並購重組的基本流程等相關知識,為創業者融資鋪墊好道路。   同時,本書對企業上市之前的機構安排及制度設計,企業上市的三種方式、上市流程及上市需要瞭解的紅線和被否原因等都做了詳細的講解,以幫助創業者成功通往IPO之路。另外,本書對企業上市後的治理工作也有所涉及,幫助創業者在公司上市後依然可以穩定公司的發展。   本書既適用於創業融資者、中小企業家及企業管理人員,又適用於高校金融相關專業師生及對企業融資感興趣的其他人

員。 廖連中 男,四川德陽人,中共黨員,碩士學位。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歐美同學會企業聯誼會會員,多年央企高管從業經歷。擅長企業管理運營、股權債權投融資、並購重組,合理運用金融工具服務實體企業。 上篇 股權債權篇 第1章  股權結構與設計核心 / 2 1.1 股權結構概述 / 3 1.2 股權設計的戰略必要性 / 5 1.2.1 1號店:股權稀釋嚴重,創始人淪為打工者 / 5 1.2.2 山水水泥:控制權詐旋渦,複牌股價近乎腰斬 / 7 1.2.3 雷士照明:兄弟式合夥,仇人式散夥 / 11 1.2.4 真功夫聯合創始人蔡達標:50%—

47%—入獄 / 14 1.2.5 華為任正非不到2%的股權,掌握622億美元的華為 / 14 1.3 股權設計三大核心問題 / 16 1.3.1 控制權問題:決策機制 / 17 1.3.2 價值問題:股權價值認定、股權對價物價值認定 / 19 1.3.3 博弈問題:交易方股權結構底線及期望 / 20 第2章  控制權問題:控制方式 / 24 2.1 通過股權比例控制 / 25 2.1.1 通過股權比例行使表決權 / 25 2.1.2 劉強東以15.5%股權,掌握80%的話語權 / 26 2.2 通過股權結構控制 / 27 2.2.1 通過法人持股加杠杆 / 28 2.2.2 通過股權鎖定控

制公司 / 28 2.3 通過協議控制 / 31 2.3.1 委託投票協議 / 31 2.3.2 一致行動人協議 / 32 2.3.3 投票權委託協議範本 / 33 2.3.4 一致行動人協議範本 / 34 2.3.5 柳傳志以0.28%的股權,掌握聯想 / 36 2.4 治理結構控制 / 38 2.4.1 董事會席位及許可權安排 / 38 2.4.2 ofo:滴滴與創始人控制權之爭,錯失生存機遇 / 39 2.5 股權九條生命線 / 40 2.5.1 67%:絕對控制權 / 41 2.5.2 51%:相對控制權 / 41 2.5.3 34%:一票否決權 / 41 2.5.4 30%:上市公司

要約收購線 / 41 2.5.5 20%:重大同業競爭警示線 / 42 2.5.6 10%:臨時會議權 / 42 2.5.7 5%:重大股權變動警示線 / 42 2.5.8 3%:臨時提案權 / 42 2.5.9 1%:代位訴訟權 / 43 第3章  價值問題:如何對交易雙方進行估值式 / 44 3.1 被估值的六大元素 / 45 3.1.1 現金 / 45 3.1.2 股權 / 45 3.1.3 勞務 / 46 3.1.4 技術 / 46 3.1.5 資源 / 46 3.1.6 智慧財產權 / 47 3.2 估值法 / 48 3.2.1 科學法:現金流折現法 / 48 3.2.2 保守法:

帳面價值法 / 48 3.2.3 簡單法:市盈率倍數法 / 49 3.2.4 差異法:評估法 / 49 3.2.5 互聯網常見法:用戶數、流水 / 49 3.2.6 其他相關法:交易類比法 / 50 第4章  博弈問題:如何找到平衡點 / 51 4.1 投入要素 / 52 4.1.1 延期:延遲給予或交付 / 52 4.1.2 對賭:動態股權綁定 / 54 4.2 股權激勵 / 54 4.2.1 實施方法:漸進掌握核心高管需求 / 55 4.2.2 股權激勵防範:把握控制權,保持公平性 / 56 4.2.3 股權激勵工具:股票期權 期股 業績股票 / 57 4.3 股權演變圖 / 59 4.

3.1 股權結構整體佈局圖 / 59 4.3.2 股權結構設計圖 / 60 4.3.3 常見股權結構演變圖 / 61 4.3.4 創業期股權結構設計圖 / 65 第5章  創業期的合夥人選擇:原則 標準 / 67 5.1 合夥人選擇原則 / 68 5.1.1 團隊有核心,核心人物股份最大 / 68 5.1.2 重視契約,服從協議 / 69 5.1.3 明確分配規則及退出機制 / 72 5.1.4 新加入合夥人分期兌現 / 74 5.2 合夥人選擇標準 / 75 5.2.1 價值觀一致 / 76 5.2.2 事業方向認同 / 76 5.2.3 能力資源互補 / 77 5.2.4 有信任關係或有

協力廠商背書的人 / 77 5.2.5 新東方早期股權設計 / 78 第6章  階段性股權稀釋方案 / 81 6.1 用法律厘清有關融資問題 / 82 6.1.1 融資不等於股權轉讓 / 82 6.1.2 融資稀釋股權 / 82 6.1.3 股權轉讓只影響轉讓股東 / 83 6.1.4 融資對股權的稀釋 / 83 6.1.5 從天使到D輪股權稀釋演化歷程 / 84 6.1.6 股權稀釋與反稀釋 / 85 6.2 內部團隊股權分配 / 86 6.2.1 骨幹團隊股權分配案例 / 86 6.2.2 期權池設立詳解 / 88 6.3 股權被稀釋,創始人如何掌握公司控制權 / 88 6.3.1 有限

合夥 / 89 6.3.2 雙重股權結構 / 89 6.3.3 一票否決權 / 92 6.3.4 董事會成員提名權 / 93 第7章  融資過程中的債權設計 / 96 7.1 債權設計要素 / 97 7.1.1 企業評級授信 / 97 7.1.2 抵押擔保 / 99 7.1.3 項目本身現金流充沛 / 101 7.1.4 團隊專業 / 101 7.2 債權融資類型及債權設計 / 103 7.2.1 銀行融資 / 103 7.2.2 民間借貸 / 104 7.2.3 信用擔保 / 104 7.2.4 融資租賃 / 105 7.2.5 票據貼現融資 / 106 7.2.6 信用證融資 / 108

7.2.7 保理融資 / 109 7.2.8 基金融資 / 110 7.2.9 資產證券化融資 / 110 7.2.10 項目融資 / 112 7.2.11 企業債券融資 / 113 中篇 並購重組篇 第8章  企業並購的基礎流程 / 116 8.1 企業並購的基本知識 / 117 8.1.1 企業並購重組的概念及分類 / 117 8.1.2 協議並購 / 118 8.1.3 要約並購 / 119 8.1.4 競價並購 / 120 8.1.5 託管重組 / 121 8.1.6 債務重組 / 122 8.1.7 股權重組 / 123 8.2 企業並購基本流程 / 124 8.2.1 並購決策

階段 / 124 8.2.2 並購目標選擇 / 124 8.2.3 並購時機選擇 / 124 8.2.4 並購初期工作 / 125 8.2.5 並購實施階段 / 125 8.2.6 並購後的整合 / 126   第9章  並購方案策劃 / 127 9.1 並購價值分析 / 128 9.1.1 戰略價值分析 / 128 9.1.2 重置成本和市值比較 / 128 9.1.3 行業情況分析 / 129 9.1.4 股東和股權結構 / 129 9.2 專案評估定價方法 / 130 9.2.1 收益法 / 130 9.2.2 成本法 / 134 9.2.3 市場法 / 134 9.2.4 宇通客車並購

精益達 / 135 9.3 影響估值的因素 / 137 9.3.1 並購動機 / 137 9.3.2 目標企業行業成熟度 / 138 9.3.3 目標企業發展前景 / 138 9.3.4 評估人員專業程度 / 138 9.3.5 其他不可控因素 / 139 第10章  付款方式及稅務籌畫 / 140 10.1 支付方式 / 141 10.1.1 現金支付方式 / 141 10.1.2 股權支付方式 / 141 10.1.3 資產置換支付方式 / 142 10.1.4 承債式支付方式 / 143 10.1.5 無償劃撥支付方式 / 143 10.1.6 綜合證券支付方式 / 143 10.2

稅收籌畫 / 143 10.2.1 不同的並購融資方式稅務成本不同 / 144 10.2.2 並購存在大量關聯交易的企業,稅務風險核心 / 144 10.2.3 被收購企業存在股權激勵計畫應考慮哪些稅務風險 / 145 10.2.4 海外並購的稅務籌畫需要考慮的問題 / 145 10.2.5 交易的架構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 146 第11章  法律盡職調查:階段、管道、內容 / 147 11.1 盡職調查的三個階段 / 148 11.1.1 準備階段 / 148 11.1.2 實施階段 / 149 11.1.3 報告階段 / 149 11.2 調查管道和方法 / 150 11.2.1 收集

書面資料並核對 / 150 11.2.2 訪談 / 150 11.2.3 向政府部門調查 / 150 11.2.4 現場考察 / 151 11.2.5 網路查詢 / 151 11.2.6 與其他仲介機構溝通 / 152 11.2.7 函證 / 152 11.2.8 非公開調查 / 152 11.3 調查範圍和內容 / 153 11.3.1 目標公司現狀及歷史沿革 / 153 11.3.2 股東股權調查、對外投資情況 / 154 11.3.3 公司治理和運作規範 / 154 11.3.4 企業經營、供銷管道 / 155 11.3.5 土地使用權等主要財產權 / 155 11.3.6 財務狀況、重

大債權債務情況、重大合同 / 155 11.3.7 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 / 157 11.3.8 稅收及補貼、人力資源、智慧財產權 / 159 11.3.9 訴訟、仲裁和行政處罰 / 159 11.3.10 投資專案、交易授權合法性 / 159 第12章 並購執行:合同簽署、股權變更、交割 / 160 12.1 簽署法律檔 / 161 12.1.1 並購意向書 / 161 12.1.2 股權轉讓協議 / 164 12.1.3 增資協議 / 167 12.2 股權變更流程 / 170 12.2.1 股東會表決 / 171 12.2.2 股權交割 / 171 12.2.3 修改公司章程 / 17

1 12.2.4 公司變更登記 / 172 12.2.5 轉讓股權公告 / 172 12.3 股權交割事宜 / 172 12.3.1 股權交割的法律規定 / 172 12.3.2 股權交割應注意問題 / 173   下篇 IPO上市篇 第13章  上市前的機構安排及制度設計 / 176 13.1 仲介機構 / 177 13.1.1 會計師事務所 / 177 13.1.2 券商 / 177 13.1.3 律師事務所 / 178 13.2 公司改制制度設計 / 178 13.2.1 股權激勵制度設計 / 178 13.2.2 收購與反收購制度設計 / 183 13.2.3 上市前的建章立制 / 1

86 第14章  三大上市形式及案例攻略 / 188 14.1 境內上市 / 189 14.1.1 制度改革:審批制—核准制—註冊制 / 189 14.1.2 交易幣種:A股和B股 / 193 14.1.3 兩大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 / 194 14.1.4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攻略附案例 / 195 14.1.5 新三板、科創板上市規則核心摘要 / 198 14.2 境外上市 / 203 14.2.1 H股:註冊在內地,上市在香港 / 203 14.2.2 N股:註冊在國內,上市在紐約 / 206 14.2.3 S股:註冊在國內,上市在新加坡 / 208 14.2.4

納斯達克上市攻略附案例 / 210 14.3 直接境外上市 / 213 14.3.1 境外買殼:收購海外上市公司 / 213 14.3.2 境外造殼:海外註冊中資控股公司 / 215 14.3.3 香港買殼上市攻略附案例 / 216 第15章  IPO上市流程及紅線 / 219 15.1 籌備期 / 220 15.1.1 成立上市工作小組 / 220 15.1.2 仲介機構及盡職調查 / 220 15.1.3 制訂上市工作方案 / 222 15.1.4 召開董事會、監事會會議 / 222 15.1.5 申請登記註冊 / 223 15.2 輔導期 / 224 15.2.1 上市輔導程式 / /

224 15.2.2 上市輔導內容 / 226 15.3 申報與核准 / 227 15.3.1 製作申報材料 / 228 15.3.2 申請報批 / 229 15.4 發行上市 / 230 15.4.1 刊登招股說明書 / 230 15.4.2 進行詢價與路演 / 231 15.4.3 刊登上市公告書並上市交易 / 232 15.5 IPO紅線及被否原因 / 233 15.5.1 財務指標異常 / 234 15.5.2 資訊披露不充分 / 235 15.5.3 獨立性存在疑問 / 235 15.5.4 虛假財務報表、瞞報內控事故 / 237 15.5.5 設置關聯交易、隱藏實際控制人 / 2

37 第16章  公司上市後的公司治理 / 239 16.1 公司治理規則 / 240 16.1.1 董事會議事規則 / 240 16.1.2 股東大會議事規則 / 241 16.1.3 監事會議事規則 / 243 16.1.4 內部控制管理 / 244 16.1.5 獨立董事設置 / 246 16.2 上市公司再融資方案 / 248 16.2.1 發行新股 / 248 16.2.2 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 / 249 16.2.3 公司債券發行 / 250 16.2.4 金融債券的發行 / 250 16.2.5 企業短期融資券發行 / 252 16.2.6 證券公司債券發行 / 253 16.

2.7 互聯網金融 / 254 16.3 資訊披露 / 256 16.3.1 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資訊披露 / 256 16.3.2 關於對未履行資訊披露義務的處罰 / 257 16.3.3 應當重點披露的事項及提交的文件 / 259 16.4 年報解讀與編制 / 259 16.4.1 年報的基本要素與披露規則 / 260 16.4.2 財務報表及案例分析 / 260 16.4.3 合併會計報表及案例分析 / 263 16.4.4 審計報告及案例分析 / 265 16.5 風險警示、停牌和複牌、終止和重新上市 / 267 16.5.1 風險警示 / 268 16.5.2 停牌和複牌 / 269

16.5.3 暫停、恢復、終止和重新上市 / 269 16.5.4 申請覆核 / 273 16.5.5 日常監管和違規處理 / 273  

論消費者保護法行政監督之成效-以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為中心

為了解決恢復信用交易公告的問題,作者陳思純 這樣論述: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商業活動演變為大量生產、頻繁交易的型態,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企業經營者為節省交易成本,勢必無法逐一與消費者磋商契約條款內容,遂開始大量使用定型化契約,不過,企業經營者卻常挾其經濟能力與智識能力之優勢,制定有利於己的定型化契約條款,此時的定型化契約便如兩刃劍,為大量交易帶來便利,卻也使消費者喪失自主性,無法自由地與企業經營者磋商條款內容,導致契約自由失靈。 為導正此種偏差,各國政府無不投入大量資源來管控定型化契約條款。在我國,定型化契約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係相當常見的行政管制手段,透過消費者保護法的包裝,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普遍被認為具有強行法之性質,影響私法關係

甚鉅。正因為此種強大的法律效果能直接調整私法契約間的權利義務關係,行政機關如何在管制與自治間取得平衡,制定既能恢復消費者締約地位、又能兼顧契約自由精神的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就顯得十分重要。 然而,強大的管制功能勢必要付出龐大的行政資源,使資源獲得有效分配,是行政權行使的必要條件。因此,本論文嘗試先確立行政權介入定型化契約之必要性,確立管制的正當性。其次,再深入探討現行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之管制模式究竟應如何改善,方能在私法自治及行政監督兩個看似衝突之目的取得平衡,並有效調整消費關係中企業經營者及消費者的交易地位。 本論文計分五章。第一章首先說明觸發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方法,以及本

論文預期達成之成果。第二章從定型化契約管制之基礎理論談起,透過本論文整理的四項學術觀點來建立定型化契約管制的必要性。第三章介紹我國常見的定型化契約管制型態,即立法、司法及行政管制,並針對本論文重心-行政管制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討論相關議題並提出檢討。第四章檢視現行定型化契約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的管制模式,並提出一個兩階段式管制模式的改善建議。第五章提出綜整性結論及建議。

商務英文 E-mail 抄好用!抄了就上的 E-mail 範例大全,協商、諮詢、議價就這麼簡單!附:贈全書E-mail一字不漏資料光碟)

為了解決恢復信用交易公告的問題,作者凱信語研團隊 這樣論述:

英文不好沒關係,只要用對工具、找對方法,你也可以立刻變身英文E-mail快手! 近百種商務情境投訴、道歉、開發客戶、下訂單…要應付哪種狀況都沒問題!「搜尋、複製、貼上」不到3分鐘!效率超好! 本書特色   分秒必爭的商場上,時間就是金錢,別讓自己輸在起跑點。   試想,別人寫英文E-mail至少半小時,你卻只需要3分鐘?!   當其他人還在浪費時間查英文字典、翻譯軟體、東拼西湊出信件,你早已寄出,開始進行其他事務,工作效率自然比別人好!   ■■想要達到此等神人境界 只要4個動作!■■   【Action1】Ctrl+c:打開資料光碟,選好主題,複製!   【Action2】Ctrl+v:

打開信箱,撰寫新郵件,貼上!   【Action3】微調:改稱謂、數量、金額、日期…   【Action4】Send:寄出郵件,完成!   ★★抄實用 英文E-mail照著抄,讓你工作效率加倍!★★   ◆複製+貼上,省時又省力,資料光碟是你最佳的E-mail小幫手。   每個情境都給你2封不同的E-mail寫法,多個選擇讓你寫起E-mail更順手!   再搭配隨書附贈的資料光碟,不用打字,只要複製、貼上,改改署名、數量、價格、日期……一封E-mail不到3分鐘就能完成!   ◆一封E-mail多種寫法,替換句讓你靈活應用。   想讓你的E-mai充滿變化,或是覺得範例不太吻合你的需求?   

『E-mail這樣寫也行』給你替換句,想怎麼變化信件寫法,或是想找到最符合心意的句子,都沒有問題!   ★★關鍵字+必備句型,自己動手寫E-mail其實沒那麼難?!★★   ◆關鍵字寫對,書信溝通事半功倍!   想試試自己寫E-mail,但是對於關鍵單字毫無頭緒嗎?   每個單元都給你情境必備關鍵字,讓你不用查字典也能掌握E-mail重點,搭配每個單元最後的必備句型,自己寫E-mail也不難。   ◆給你句型,照樣造句,寫E-mail也可以這麼Easy!   謝謝就說「thankyou」、道歉就說「sorry」,各種主題的E-mail也有一定用得到的句子,每個單元給你2個必備句型,再給你實用例

句,可以當成補充知識來看,若想自己寫E-mail,只要套用句型,就可以自由發揮內容,怎麼寫都不會錯!   ◆◆超神準心理測驗,快來測測你到底需不需要這本書!◆◆   只要把答案後面的數字全部加總即可。   1.你上班是否需要常寫英文E-mail跟廠商客戶聯絡?   是:1  否:0   2.你寫E-mail時是否常常需要查字典,卻不確定到底對不對?   是:1  否:0   3.你寫E-mail時是否常常需要google用法或範例,卻不確定到底對不對?   是:1  否:0   4.你想認真學好英文,可是實在沒有時間?   是:1  否:0   5.你想認真學好怎麼寫E-mail,可是實在沒有

時間?   是:1  否:0   6.你不想把上班時間都花在鑽研E-mail寫法?   是:1  否:0   7.你沒有打算為了學英文佔用你的休閒時間?   是:1  否:0   【結果公開】   ▼4-7分▼你非常需要這本書!   你的英文能力不太好,但工作上又時常需要寫英文E-mail,你可能對學英文力不從心,或是不認為把英文學好是必要的,雖然如此,但寫英文E-mail卻造成你在工作上的困擾,讓你不太順心。   ▼1-3分▼你可能需要這本書。   你的英文能力不算差,說不定還不錯,但對於商用英文E-mail的寫法還是不太熟悉,你對於自己寫出來的E-mail有點沒有自信,每次寄出總是有點忐忑

,擔心別人看不懂,有時候的確會造成一些誤解,讓你要花更多時間處理。   ▼0分▼你不需要這本書,但可以買來送給有困擾的朋友。   你的英文能力很好,寫英文E-mail對你來說不成問題,你若不是早就已經熟讀本書,就是曾在外商公司工作過,但你的朋友總是羨慕你寫E-mail的速度,你想幫他們卻不知從何下手。 作者簡介 凱信語研團隊   -了解自己的學習習慣,才是學好語言的最佳途徑。   由多位專業語言書編輯與國內外英、日、韓文語言學菁英組成的「凱信語研團隊」,具出版教材、學習書、工具書的豐富經驗,研究的語言學習題材包涵生活英∕日∕韓語、單字學習、文法學習、旅遊工具書、商務英文、聽力訓練、口語訓練、職

場英∕日語、英語閱讀法……。深信「學好語言不只一種方式」,致力於發掘新的題材以及語言學習法並與大眾分享,希望害怕學習語言的人能夠克服恐懼,並愛上語言學習。   【首部著作】   《商務英文E-mail抄好用!-抄了就上的E-mail範例大全,協商、諮詢、議價就這麼簡單!》

中共在全球施展「銳實力」動機及作法之研究

為了解決恢復信用交易公告的問題,作者張國辰 這樣論述: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2017年12月首次提出「銳實力」乙詞後,等同正式揭櫫中共正於全球透由政治滲透、經濟誘拉、學術干預、媒體影響、科技竊取、操縱華人等行徑擴權,謀藉此重塑國際及區域秩序,迫使有關利益者展開「自我審查」及「自我設限」,使各國及國際組織按中共期望方向發展,凡不從者,輕者先透由中共外交戰狼以粗鄙辭令恫嚇警告,重者則展開中斷經貿交流、市場禁入、綁架人質及課徵重稅等極限式施壓報復,此種唯我獨尊、獨霸思維起源於中國傳統的「天朝世界觀」,凡對我朝拜、叩頭及聽我號令者就可列土封疆、封王,違者在古代即出兵征討、踏平剿滅、誅滅九族,此與當前中共在西藏、新疆、香港迫害人權之粗暴行徑如出一轍,充分突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中華史觀,對外則延續此思緒邏輯透由「銳實力」手段對各國展開蹂躪分化,趁機擾亂他國政策運作,單方面遂行僅有利於北京的「強國外交」政治,以恢復習近平心中的大國榮景,再造漢唐盛世。然現今大陸人民在中共長年愛國教育洗腦下,上述思維短期內已難改變,高漲的民粹主義已令世界不敢恭維,造就當前中共與大陸民族主義相互綁架困境,「中共」、「中國」及「中國人民」在北京刻意操作下被劃上等號,然此極為危險,稍控不慎必然將全球捲入生死震盪波瀾,2020年以來在全球蔓延的武漢肺炎疫情正係最佳明證,迄今拆散數十萬個家庭,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發展,二戰後的全球化模式遭裂解,充分證明中共政權「

偷、搶、拐、騙」特性已對當今世界民主自由體制造成莫大威脅,疫後勢必掀起一系列對中共「銳實力」行徑之究責撻伐,我國應把握此機會與國際「民主社群」構建反擊紅色滲透防線,檢視自身法制闕遺、強化公民風險意識、健全國安抗「中」滲透機制,打造一個能夠永續捍衛臺灣民主體制發展的政府團隊,不再應民主政黨輪替而給予中共有可趁之機,並進一步彰顯及貢獻臺灣文化、科技、醫療及公衛能量,俾於國際社會突出有別於中共「銳實力」的臺灣「暖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