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糰子離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長榮大學 應用日語學系碩士班 黃士瑩、林憲宏所指導 黃郁汝的 現代台日通婚研究-以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為對象 (2015),提出抹茶糰子離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日通婚。

而第二篇論文長榮大學 應用日語學系(所) 黃士瑩所指導 黃郁汝的 現代台日通婚研究 -以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為對象 (2015),提出因為有 異文化、台日通婚、跨國結婚的重點而找出了 抹茶糰子離婚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抹茶糰子離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代台日通婚研究-以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為對象

為了解決抹茶糰子離婚的問題,作者黃郁汝 這樣論述:

依據2015年內政部統計,2015年台灣的外籍新郎人數共計有4,521人,創下近10年的新高,顯示愈來愈多台灣女生選擇外籍男性做為終身伴侶。據內政部公布最新結婚登記概況統計,2014年國人結婚對數共計14萬9,287對,比2013年增加了1,651對,人數大約成長了1.1%,從數據來看跨國結婚人數有明顯的成長趨勢。 在2015年的結婚登記對數中,新郎及新娘均為台灣國籍者占86.8%,異國婚姻則占13.2%,其中有過半是大陸、港澳配偶,其次為東南亞國籍者,第三名則是其他國籍者占16.5%。但值得注意的是異國婚姻中的男女性別差距縮小,2014年登記的外籍新郎人數為4,521人,是自200

4年以來的新高,此外同年(2014年)外籍新娘人數為15,180人也創下新低。進一步分析台灣的非本國新郎國籍,最大族群是大陸及港澳地區共1,178人、其次是美國籍610人、第三是日本籍599人,此外,東南亞地區各國國籍合計也有706人。在大陸及港澳地區中,來自大陸地區新郎727人、港澳地區新郎則是451人。根據內政部統計,2014年外籍新娘比率占了77.05%,雖遠高於外籍新郎的22.95%,但雙方差距已逐年縮小。然而在2008年的內政部調查報告卻指出國人和外籍配偶離婚的比率不斷增加,至2007年底,每五對離婚者有一對是異國聯姻,其中女性嫁給外國男性的離婚率更高達本國人的四倍,尤以台女嫁日本男

性的組合最多,比例超過千分之二八八,幾乎每三對就有一對選擇分道揚鑣。 台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被日本所統治,因為這樣的歷史淵源,台日之間比起其他國家有著更加親密的關係,也因為地理位置相近及經濟貿易往來等關係,使得兩國在文化上的交流比起其他國家來的頻繁,彼此之間影響關係甚深並且因為全球化潮流的關係,人們很容易就可以透過各種方式認識到遠在地球彼端的另一半,進而產生跨國結婚的情形,異文化的相互融合,彼此互相適應的異國婚姻生活等等相關狀況也隨著結婚的開始慢慢發生,在筆者開始找相關資料後發現,相關的台日跨國結婚領域卻少有資料可供參考、研究。因此,筆者認為台日通婚的研究對於台日跨國婚姻者的在婚

姻生活的適應有一定的重要性,期盼透過多方探討及分析適時提供相關意見以改善婚姻適應不良的狀況,並且透過了解台灣女性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期待,對比實際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實際狀況,藉此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離婚機率較高的可能性。 本研究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序論主要為說明本論文動機與研究目的,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在往後的研究進行步驟中將以文獻分析法去探討過往針對台日跨國婚姻所進行的分析與研究,並且探討過去台日異國婚姻相關研究的不足,而第三章則為研究方法,主要訴說研究進行時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資料蒐集方式,接著在第四章將使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調查,藉由對一般未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進行問卷調查從統計資

料中分析出可能造成台日跨國婚姻結果的影響因素,在第五章之中將進行深度訪談法對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女性進行訪談調查,同時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婚姻生活進行研究調查,以利釐清台日跨國婚姻形成因素,最後在第六章的部份將第四章的問卷調查研究結果與第五章訪談調查的研究結果進行結合,藉由兩方對照探討確切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在第二章的文獻探討中,將透過文獻分析法多方探討各類文獻,從早期的台日通婚與現代的台日通婚相關資料中找尋台日通婚的脈絡,藉由對照過往與現代台日跨國結婚的相關資料,盼能從中釐清台日通婚的經緯。在探討過去資料中筆者發現不論是早期還是現代,台日異國婚姻往往都是引人注目的。生活適

應、文化衝擊、言語的溝通等問題可能會不斷重複出現,在本論文中筆者針對現實生活中跨國婚姻所發生的狀況,確實的進行了訪問、觀察及紀錄,希望藉由實際訪談台日跨國結婚的女性,去了解上述原因對於台日跨國結婚影響力,是否對於台日跨國婚姻造成有力的衝擊。 根據過往的研究調查,筆者也發現到少有關於台日結婚離婚者的相關研究,即使是以台日跨國婚姻為主題者,也大多是稍稍提起離婚相關話題,沒有更進一步的相關資料,筆者認為「離婚」也是婚姻關係中的一環,可以嘗試尋找台日結婚的離婚者接受訪談,以得到更為完整的台日結婚相關資料,也希望可以藉由台日跨國離婚者的切身經驗去探討出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更期待可以藉此填補過去

台日跨國婚姻研究「離婚」資料不足的部分。 而在研究方法的設計的部份,本研究將使用「混和方法的研究設計」此研究設計去進行研究行動,「混和方法的研究設計」意指在研究方法中混合量化和質性兩種方法去進行研究行動,因為筆者認為只有單一面向的資料蒐集容易使得研究結果準確性略顯不足,本研究在量化研究上是使用問卷調查法,而在質化研究上則使用文獻分析法以及深度訪談法去進行資料蒐集,針對台日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配偶的生活適應做深入研究探討,藉由實例考察分析、文獻分析了解台日異文化通婚經緯,探討台日結婚文化適應問題,盼對台日異文化結婚者能有所貢獻。 本研究將問卷調查的題目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大題的部分將透過

年齡、職業、是否到訪過日本以及是否有接觸過日本相關文化,或是否接觸過日本人、是否曾學習過日文的經驗等基本變項來調查,對於日本的瞭解程度是否會影響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意願。在第二部分則是透過文化想像的層面來分析,對於飲食差異、家庭教育、居住環境等各個變項的認知,是否會影響台灣女性對與日本男性跨國結婚的意願。 第三部分則藉由開放式問答來了解,未與日本男性結婚的一般台灣女性對於日本男性的各種看法,統計出較多人選擇的項目,分析出可能影響台灣女性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因素。 然而在本研究的問卷調查結果中發現,對於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而言,實際接觸日本相關文化、接觸日本人會影響她們的意願,使其選擇台

日跨國婚的意願增高,而在本問卷調查的統計之後,顯示出社會經驗的累積也對於一般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在選擇台日跨國婚這件事情上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在職業族群的統計項目可以發現到相較於學生族群,已經就業的族群選擇台日跨國婚姻意願是較低的。在此次的問卷調查中顯示研究結果與一開始筆者所預測的結果不完全符合。在本研究的第五章中筆者實際訪談了與日本男性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了解其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藉此對照是否與統計結果中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相符合,以及驗證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的文化想像是否與實際上的台日跨國婚姻情況相符合。在訪談調查的部份筆者經由不斷重複的進行尋找研

究主題、設計研究、訪談、謄寫、分析、驗證和撰寫報告七個步驟,去完成了對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太太的訪談調查。訪談對象共有三位,分別為I、L、H,此代號是取訪談對象三人之姓氏羅馬拼音第一個英文字母而來。接受訪談調查的三人雖然都是嫁給日本男性的台灣女性,但又分為三種狀況,有目前正在婚姻狀態中以及已離婚兩種狀況,結婚後各自有不同的居住地、及生活方式可供對照,更可精確的探討出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因素和影響因素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而在三位訪談對象的訪談結果中筆者則發現,雖然現在因為科技的進步及交通變得發達,身處於地球村的人們對於接觸到其他國家的資訊變得容易,對於除了自己國家文化以外的文化也常常可以透過網

際網路去得到資訊,在進行問卷調查時不少台灣女性自己表示了解日本文化會影響台日結婚的選擇,而在進行訪談調查時受訪者也都表示自己是在接觸了「日本」之後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不管語言又或者是文化甚至是親自到日本生活,但終究對於台日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而言,「日本」是另一個國家,在不同國家生活型態的不同、些微的文化差異在實際的台日跨國婚姻還是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的。研究調查過程中筆者也發現到日文的語文能力在選擇台日跨國婚方面,又或者在實際的台日跨國婚姻中佔有很重要的影響關係,不管是I表示的學習日文會使其較容易融入日本文化,又或者是L表示的能增加跟日本人交流的機會,再者H也表示在與日本男性的婚姻關係中日語能

力對於她的婚姻生活影響很大,H甚至在受訪過程中多次表示常因溝通不良、詞不達意導致引起爭執。然而在對於日本男性的印象或敘述上,受訪的三位都有提到日本男性較大男人主義的印象,而在選擇台日跨國結婚的對象上I跟L都選擇了較不大男人主義的對象,H則因為與其結婚的日本男性較大男人主義而對日本男性產生了比較負面的觀感。在本次研究中對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一般台灣女性所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發現,一般未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女性確實會受到接觸日本文化經驗的影響,而使其較有意願選擇台日跨國婚姻。另外在實際接觸日本文化的層面,三位受訪者也都表示出接觸日本文化會影響到選擇台日跨國婚姻,同時也可經由訪談結果發現在日本文化的理解程

度及也會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維持。在進行三位訪談研究對象的調查過程中,筆者也發現除了曾經接觸過日本文化,或是接觸日本人確實對於選擇台日跨國婚姻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之外,筆者認為最大的影響因素可能是因為三人皆曾學習過日語與在日本生活過,身處在有日本人的環境自然接觸日本人的機會也就比一般人多,加上語言的輔助發展成為台日跨國婚姻的機率相對也就提高許多。 但是,筆者認為台日跨國婚姻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與溝通」,不願意與日本人接觸與溝通,不願意敞開心胸了解彼此就不容易發展出台日跨國婚姻,沒有情感上的交流再多的文化了解,再多的文化想像也不太容易直接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產生。除此之外,

筆者深刻體認到台日跨國婚姻領域相關研究明顯不足,這是在進行研究期間讓筆者感受最深刻的事情,當筆者在進行研究資料蒐集時曾到訪內政部戶政司網站期待可以蒐集、了解台日結婚的相關資訊,在此時卻發現幾乎沒有,連僅有的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資料也已經是距今13年前(2003年)的資訊了,筆者建議相關單位可以重新進行相關研究及資料的蒐集以補足台日跨國婚姻資料的不足,筆者希望能藉由釐清台日跨國婚姻形成原因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適應不良的問題,並期盼透過了解台灣女性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期待,對比實際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實際狀況,藉此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離婚機率較高的可能性。

現代台日通婚研究 -以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為對象

為了解決抹茶糰子離婚的問題,作者黃郁汝 這樣論述:

依據2015年內政部統計,2015年台灣的外籍新郎人數共計有4,521人,創下近10年的新高,顯示愈來愈多台灣女生選擇外籍男性做為終身伴侶。據內政部公布最新結婚登記概況統計,2014年國人結婚對數共計14萬9,287對,比2013年增加了1,651對,人數大約成長了1.1%,從數據來看跨國結婚人數有明顯的成長趨勢。 在2015年的結婚登記對數中,新郎及新娘均為台灣國籍者占86.8%,異國婚姻則占13.2%,其中有過半是大陸、港澳配偶,其次為東南亞國籍者,第三名則是其他國籍者占16.5%。但值得注意的是異國婚姻中的男女性別差距縮小,2014年登記的外籍新郎人數為4,521人,是自2004

年以來的新高,此外同年(2014年)外籍新娘人數為15,180人也創下新低。進一步分析台灣的非本國新郎國籍,最大族群是大陸及港澳地區共1,178人、其次是美國籍610人、第三是日本籍599人,此外,東南亞地區各國國籍合計也有706人。在大陸及港澳地區中,來自大陸地區新郎727人、港澳地區新郎則是451人。根據內政部統計,2014年外籍新娘比率占了77.05%,雖遠高於外籍新郎的22.95%,但雙方差距已逐年縮小。然而在2008年的內政部調查報告卻指出國人和外籍配偶離婚的比率不斷增加,至2007年底,每五對離婚者有一對是異國聯姻,其中女性嫁給外國男性的離婚率更高達本國人的四倍,尤以台女嫁日本男性

的組合最多,比例超過千分之二八八,幾乎每三對就有一對選擇分道揚鑣。 台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被日本所統治,因為這樣的歷史淵源,台日之間比起其他國家有著更加親密的關係,也因為地理位置相近及經濟貿易往來等關係,使得兩國在文化上的交流比起其他國家來的頻繁,彼此之間影響關係甚深並且因為全球化潮流的關係,人們很容易就可以透過各種方式認識到遠在地球彼端的另一半,進而產生跨國結婚的情形,異文化的相互融合,彼此互相適應的異國婚姻生活等等相關狀況也隨著結婚的開始慢慢發生,在筆者開始找相關資料後發現,相關的台日跨國結婚領域卻少有資料可供參考、研究。因此,筆者認為台日通婚的研究對於台日跨國婚姻者的在婚姻

生活的適應有一定的重要性,期盼透過多方探討及分析適時提供相關意見以改善婚姻適應不良的狀況,並且透過了解台灣女性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期待,對比實際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實際狀況,藉此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離婚機率較高的可能性。 本研究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序論主要為說明本論文動機與研究目的,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在往後的研究進行步驟中將以文獻分析法去探討過往針對台日跨國婚姻所進行的分析與研究,並且探討過去台日異國婚姻相關研究的不足,而第三章則為研究方法,主要訴說研究進行時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資料蒐集方式,接著在第四章將使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調查,藉由對一般未與日本人結婚之台灣女性進行問卷調查從統計資料

中分析出可能造成台日跨國婚姻結果的影響因素,在第五章之中將進行深度訪談法對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女性進行訪談調查,同時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婚姻生活進行研究調查,以利釐清台日跨國婚姻形成因素,最後在第六章的部份將第四章的問卷調查研究結果與第五章訪談調查的研究結果進行結合,藉由兩方對照探討確切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在第二章的文獻探討中,將透過文獻分析法多方探討各類文獻,從早期的台日通婚與現代的台日通婚相關資料中找尋台日通婚的脈絡,藉由對照過往與現代台日跨國結婚的相關資料,盼能從中釐清台日通婚的經緯。在探討過去資料中筆者發現不論是早期還是現代,台日異國婚姻往往都是引人注目的。生活適應

、文化衝擊、言語的溝通等問題可能會不斷重複出現,在本論文中筆者針對現實生活中跨國婚姻所發生的狀況,確實的進行了訪問、觀察及紀錄,希望藉由實際訪談台日跨國結婚的女性,去了解上述原因對於台日跨國結婚影響力,是否對於台日跨國婚姻造成有力的衝擊。 根據過往的研究調查,筆者也發現到少有關於台日結婚離婚者的相關研究,即使是以台日跨國婚姻為主題者,也大多是稍稍提起離婚相關話題,沒有更進一步的相關資料,筆者認為「離婚」也是婚姻關係中的一環,可以嘗試尋找台日結婚的離婚者接受訪談,以得到更為完整的台日結婚相關資料,也希望可以藉由台日跨國離婚者的切身經驗去探討出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更期待可以藉此填補過去台

日跨國婚姻研究「離婚」資料不足的部分。 而在研究方法的設計的部份,本研究將使用「混和方法的研究設計」此研究設計去進行研究行動,「混和方法的研究設計」意指在研究方法中混合量化和質性兩種方法去進行研究行動,因為筆者認為只有單一面向的資料蒐集容易使得研究結果準確性略顯不足,本研究在量化研究上是使用問卷調查法,而在質化研究上則使用文獻分析法以及深度訪談法去進行資料蒐集,針對台日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配偶的生活適應做深入研究探討,藉由實例考察分析、文獻分析了解台日異文化通婚經緯,探討台日結婚文化適應問題,盼對台日異文化結婚者能有所貢獻。 本研究將問卷調查的題目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大題的部分將透過年

齡、職業、是否到訪過日本以及是否有接觸過日本相關文化,或是否接觸過日本人、是否曾學習過日文的經驗等基本變項來調查,對於日本的瞭解程度是否會影響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意願。在第二部分則是透過文化想像的層面來分析,對於飲食差異、家庭教育、居住環境等各個變項的認知,是否會影響台灣女性對與日本男性跨國結婚的意願。 第三部分則藉由開放式問答來了解,未與日本男性結婚的一般台灣女性對於日本男性的各種看法,統計出較多人選擇的項目,分析出可能影響台灣女性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因素。 然而在本研究的問卷調查結果中發現,對於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而言,實際接觸日本相關文化、接觸日本人會影響她們的意願,使其選擇台日

跨國婚的意願增高,而在本問卷調查的統計之後,顯示出社會經驗的累積也對於一般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在選擇台日跨國婚這件事情上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在職業族群的統計項目可以發現到相較於學生族群,已經就業的族群選擇台日跨國婚姻意願是較低的。在此次的問卷調查中顯示研究結果與一開始筆者所預測的結果不完全符合。在本研究的第五章中筆者實際訪談了與日本男性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了解其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藉此對照是否與統計結果中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原因相符合,以及驗證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台灣女性的文化想像是否與實際上的台日跨國婚姻情況相符合。在訪談調查的部份筆者經由不斷重複的進行尋找研究

主題、設計研究、訪談、謄寫、分析、驗證和撰寫報告七個步驟,去完成了對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太太的訪談調查。訪談對象共有三位,分別為I、L、H,此代號是取訪談對象三人之姓氏羅馬拼音第一個英文字母而來。接受訪談調查的三人雖然都是嫁給日本男性的台灣女性,但又分為三種狀況,有目前正在婚姻狀態中以及已離婚兩種狀況,結婚後各自有不同的居住地、及生活方式可供對照,更可精確的探討出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因素和影響因素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影響。而在三位訪談對象的訪談結果中筆者則發現,雖然現在因為科技的進步及交通變得發達,身處於地球村的人們對於接觸到其他國家的資訊變得容易,對於除了自己國家文化以外的文化也常常可以透過網際

網路去得到資訊,在進行問卷調查時不少台灣女性自己表示了解日本文化會影響台日結婚的選擇,而在進行訪談調查時受訪者也都表示自己是在接觸了「日本」之後選擇台日跨國婚姻的,不管語言又或者是文化甚至是親自到日本生活,但終究對於台日跨國結婚的台灣女性而言,「日本」是另一個國家,在不同國家生活型態的不同、些微的文化差異在實際的台日跨國婚姻還是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的。研究調查過程中筆者也發現到日文的語文能力在選擇台日跨國婚方面,又或者在實際的台日跨國婚姻中佔有很重要的影響關係,不管是I表示的學習日文會使其較容易融入日本文化,又或者是L表示的能增加跟日本人交流的機會,再者H也表示在與日本男性的婚姻關係中日語能力

對於她的婚姻生活影響很大,H甚至在受訪過程中多次表示常因溝通不良、詞不達意導致引起爭執。然而在對於日本男性的印象或敘述上,受訪的三位都有提到日本男性較大男人主義的印象,而在選擇台日跨國結婚的對象上I跟L都選擇了較不大男人主義的對象,H則因為與其結婚的日本男性較大男人主義而對日本男性產生了比較負面的觀感。在本次研究中對未與日本男性結婚之一般台灣女性所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發現,一般未與日本男性結婚的台灣女性確實會受到接觸日本文化經驗的影響,而使其較有意願選擇台日跨國婚姻。另外在實際接觸日本文化的層面,三位受訪者也都表示出接觸日本文化會影響到選擇台日跨國婚姻,同時也可經由訪談結果發現在日本文化的理解程度

及也會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維持。在進行三位訪談研究對象的調查過程中,筆者也發現除了曾經接觸過日本文化,或是接觸日本人確實對於選擇台日跨國婚姻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之外,筆者認為最大的影響因素可能是因為三人皆曾學習過日語與在日本生活過,身處在有日本人的環境自然接觸日本人的機會也就比一般人多,加上語言的輔助發展成為台日跨國婚姻的機率相對也就提高許多。 但是,筆者認為台日跨國婚姻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與溝通」,不願意與日本人接觸與溝通,不願意敞開心胸了解彼此就不容易發展出台日跨國婚姻,沒有情感上的交流再多的文化了解,再多的文化想像也不太容易直接影響台日跨國婚姻的產生。除此之外,筆

者深刻體認到台日跨國婚姻領域相關研究明顯不足,這是在進行研究期間讓筆者感受最深刻的事情,當筆者在進行研究資料蒐集時曾到訪內政部戶政司網站期待可以蒐集、了解台日結婚的相關資訊,在此時卻發現幾乎沒有,連僅有的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資料也已經是距今13年前(2003年)的資訊了,筆者建議相關單位可以重新進行相關研究及資料的蒐集以補足台日跨國婚姻資料的不足,筆者希望能藉由釐清台日跨國婚姻形成原因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適應不良的問題,並期盼透過了解台灣女性對於台日跨國婚姻的期待,對比實際台日跨國婚姻者婚姻生活實際狀況,藉此減少台日跨國婚姻者離婚機率較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