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化投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指數化投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嫺人寫的 提早退休說明書:定時程、估預算、存夠錢,登出職場前該做的全方位計畫 和卓真弘的 從零開始使用Python打造投資工具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我的投資之路~為何開始投資及為何選擇指數化投資?也說明:巴菲特回答:「我會把『所有的錢』,都投資到一個低成本的、追蹤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指數型基金』,然後繼續努力工作。」 我不妄想依靠投資變暴發戶,不再工作,只依靠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Smart智富 和深智數位所出版 。

靜宜大學 會計學系 蔡垂君、李大千所指導 黃季萱的 臺灣窄基指數ETF風險值之研究 (2021),提出指數化投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ETF、槓桿型、反向型、風險值。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金融資訊系 張嘉倩所指導 陳禹育的 智慧型投資策略-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智慧型投資策略、指數化投資、因子投資、永續投資的重點而找出了 指數化投資的解答。

最後網站指數化投資彙整 - 葉峻榳醫師則補充:『指數化投資」,是我極為認同的投資選擇,《指數革命》這本書,也很適合大家參考。Jet 前輩,專注於推廣被動指數化投資,以下是他的演講投影片內容,分享給大家!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指數化投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提早退休說明書:定時程、估預算、存夠錢,登出職場前該做的全方位計畫

為了解決指數化投資的問題,作者嫺人 這樣論述:

中年危機來臨,被迫告別職場怎麼辦? 想提早退休,該提前多久準備退休金? 退休後要用指數化投資還是存股領股息? 沒有了工作要怎麼找生活重心? 教你如何準備退休、面對退休、享受退休 「嫺人的好日子」版主,親自走過退休黑暗期的真摯告白 給想提早退休的你:退休金準備不足、理財不夠成熟,不要輕易退休 給擔心退休的你:退休準備愈早開始愈好,但中年開始也不嫌晚 給即將退休的你: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否則你的時間可能會被別人安排   人到中年,最擔心的就是職場危機   49歲時,她真的遇到了   從金融業高層,變成「女的閒人」   沒做好準備就退休,她度過了一段暗黑的適應期   工作近30年卻突然沒了

名片,該如何自處?   萬一不小心活到100歲,退休金夠不夠撐到最後?   她打起精神,認真重整財務   將這段摸索與適應的經歷如實記錄下來   尤其在退休後,最擔心的就是「錢」   在調整投資配置後,她不再擔心未來錢不夠用   且經過退休這5年來的花用   至本書寫作的時間點,她的資產還比剛退休時增加   也建立起股債配息的被動收入   她自己意外提早退休   但是她不想鼓勵「FIRE」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   她只想鼓勵「FI」   不管要不要提早退休,都要早一點有計畫地達成財務自由   讓人生

擁有重新選擇的權利   這本書從一名提早退休過來人的實際經驗   分享一個如何務實規畫   然後可以在退休後「不必擔心退休金燒光」的理財方法   理財也不是只有投資   還包括妥善地控制消費預算,讓退休財務健全地上軌道   本書也精燉了給中年人的心靈雞湯   希望讓你為人生難免的意外做最好的準備   ▋本書重點   1.退休後的理財,「指數化投資法」和「股息投資法」哪個好?   想要穩健的遵循指數化投資,又想買個股領股息過生活,兩種投資法都採用行不行?且看嫺人親身經驗分享。     2.想為退休架構資產配置卻擔心股債雙跌,怎麼辦?   投資股市追求報酬率,同時搭配債市投資以減緩波動,看似

完美的股債資產配置,遇到像是2022年出現的股債齊跌,該怎麼面對?   3.「4%法則」計算出來的退休金,真的夠用?   從美國流行起來的4%法則,是指每年從退休金提領4%,同時退休金要採取穩健的資產配置。看似簡單,實際使用時要非常小心,如果遇到高通膨、股債都不給力,難免擔心退休金會提早花完。掌握4%法則使用重點,讓退休生活更安心!   4.希望退休金照顧你終老,用5個步驟走向財務自由   Step1:養成記帳習慣,掌握開銷,踏出財務規畫第一步   Step2:預估退休費用,花錢更踏實   Step3:了解現況,定期檢驗資產負債狀況   Step4:計算能夠財務自由的退休金數字,讓未來清晰

可見   Step5:建立退休金計畫,完整退休準備的最後一塊拼圖!   5.規畫退休要經歷5個階段,提前準備就能從容應對   退休前分為3階段,必須開始準備退休金和培養興趣,為退休生活打好基礎。退休後則要經歷2個階段,逐步適應與調整,過上你想要過的人生。   6.不想虛度退休生活?定主軸、列清單,讓日子更有趣   4個理由告訴你,為何該在退休前就開始思考如何安排好退休生活,降低退休的失敗率。再提供你2個方法、8個點子,讓不用工作的日子,也能每天有好幾個起床的理由,每天有幾件想做的事。   ▋讀者專屬【退休規畫工具包】免費下載   1.各項退休數字快速試算表(年化報酬率換算、設定目標後每個

月需要存多少錢?每個月投入一筆錢會需要多少年可以達成目標?)   2.退休費用預估試算表   3.退休準備金資產負債表   4.「4%法則」簡易試算表   5.現金流試算表  

指數化投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比特幣在這十年間大約上漲了1380萬倍,讓不少人惋惜當初沒有勇敢買進,但在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有你錯過的東西,重點是未來你該如何看待並擬定適合自己的策略,本集節目談一個長期指數化投資人如何應對虛擬貨幣的漲幅以及應該要有的正確心態

臺灣窄基指數ETF風險值之研究

為了解決指數化投資的問題,作者黃季萱 這樣論述: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避險的想法逐漸受到重視,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被動式收入的觀念逐漸興起,除了選擇股票與基金這兩種投資標的外,ETF是一項不錯的投資標的選擇。本文研究以一般型ETF、槓桿型ETF和反向型ETF為研究樣本,實證樣本包含21檔ETF,研究期間涵蓋從該檔ETF發行日起至2020年3月31日,並比較日、週、月、季和年報酬率。本次研究目的如下:(1)分析ETF各投資期間的報酬(2)投資ETF的風險大小(3)當有一般型、槓桿型、反向型ETF可以做選擇的時候,哪一個ETF的表現較佳。本研究使用VAR-EGARCH模型進行風險值的計算,實證結果發現:(1)各檔ETF普遍以年報酬為佳,顯

示出具有長期投資的價值性。(2)元大富櫃50 ETF、兆豐藍籌30 ETF、國泰中國A50反向1倍ETF、元大台灣50反向1倍ETF、兆豐藍籌30反向1倍ETF為風險較小者。(3) 以一般型ETF投資風險普遍較大,而反向型ETF投資風險則較小,因此,在能夠獲得相同報酬的情況下,以反向型ETF為最佳選擇,其中以元大台灣50反向1倍ETF和國泰中國A50反向1倍ETF後續的報酬表現相當值得關注。

從零開始使用Python打造投資工具

為了解決指數化投資的問題,作者卓真弘 這樣論述:

★ 職人鉅作 ★ 最省錢·最實用.最快速上手的 Python 投資工具   ■【什麼是程式交易】   程式交易顧名思義是用程式來輔助做出交易的決定。可以寫程式用一些量化指標,像是使用營收成長或者使用本益比來選股挑選一籃子標的,然後每月或每季換股,這種作法就跟一些股票網站的選股功能有點像。   ■【程式交易的優點】   還在用人力去看營收本益比的資料去選股?   還在交易時段坐在電腦前面等待買賣時機下單?   或是在研究策略的時候,要拿歷史資料來計算這個策略可不可行?   → 這些都可以用程式來解決!省下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成本。   ■【為什麼使用 Python 進行程式交易】   市面

上常見的選股以及技術分析軟體 XQ、MultiCharts 沒有提供的功能都要從零開始做一個出來,然而 Python 自由度高,不管是使用 AI 來做買賣判斷、寫爬蟲去社群媒體爬一檔股票的網路聲量、還是使用現成的函式庫來做一些複雜的運算都可以輕易做到。   → 本書可以提供以上協助,不僅從 Python 基礎開始教學,再搭配現成策略做修改進行交易! 本書特色   零程式交易經驗也能使用的自動交易書籍!   ★高 CP 值的自動交易★   本書主要使用 Python + Shioaji 開發程式交易策略,包含可以直接用來交易的均線交易程式以及網格交易程式範例,不需額外買套裝軟體和購買報價,

幫助讀者跨過剛開始使用 Python 交易最難過的門檻,不用拿自己的錢測試。   ★立馬 Python 用場★   有了現成的自動交易程式後,讀者就能一心鑽研交易邏輯與交易策略;待規劃出新策略,需要使用新策略做成交易機器人時,只要參考書中的 Python 交易機器人範例,立即做修改即可。   ★交易程式超值附贈★   本書內附可以直接下單的交易程式,幫助讀者馬上學、馬上理解,亦可至深智數位官網下載:deepmind.com.tw  

智慧型投資策略-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指數化投資的問題,作者陳禹育 這樣論述:

在全球深受Covid-19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投資人對於指數化投資的意願大幅增加,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Smart Beta型與ESG型的投資組合。因此,本文將ESG作為因子結合規模因子、波動因子、動能因子、股利殖利率因子形成Smart Beta投資組合,探討其投資報酬率是否能贏過元大台灣50。本研究以元大台灣50的成分股作為研究樣本,經過各因子篩選後以等權及市值加權的資產配置形成投資組合,並在投資期間一年、三年、五年分別與元大台灣50進行比較分析。實證結果顯示,若在市值加權的情況下投資期間為三年,波動因子、股利殖利率因子、ESG因子投資組合的投資績效均能贏過元大台灣50;投資期間為五年,波動因

子、股利殖利率因子、動能因子、ESG因子投資組合的投資績效都能贏過元大台灣50。因此若使用smart beta 因子投資,本研究建議設定投資期間為三年、五年較為長期的投資方式並搭配市值加權的權重配置會是最佳的投資方案。此外,本研究亦發現以ESG作為因子應用於Smart Beta投資組合可以帶來顯著贏過元大台灣50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