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造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指標造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艾莉亞.萊文森寫的 意志的力量:告別懶、慢、拖,強化意志力的75種刻意練習 和彼得.博德曼的 輝耀之山:兩位如風少年的絕壁長征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 和臉譜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蔡清田所指導 丁春月的 二年級國語文造句教學之行動研究 (2013),提出指標造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語文、造句教學、行動研究、合作學習。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指標造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意志的力量:告別懶、慢、拖,強化意志力的75種刻意練習

為了解決指標造句的問題,作者艾莉亞.萊文森 這樣論述:

與其一再下定決心, 不如利用好習慣養成意志力。   ★★美國Amazon讀者4.8顆星盛讚★★     意志力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對於「意志力」這件事,最重要的是:先行動,再談成果。如果你遲遲未踏出第一步,不知道起點在哪,又要怎麼跑完全程?或是一開始你就先自我設限地想著自己一定做不到,當然就註定會失敗。     本書詳細列舉經科學研究實證有效的75種方法,看完目錄後,如果你發現某些方法引起你的共鳴,讓你願意選擇單個或多項來組合搭配,並持續刻意練習,恭喜你,你已經處於領先階段!因為有些人看完本書後,對内容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而不願起身力行。若是你可以立即行動,毫不拖延,那麼你離完成目

標就僅在咫尺!     強化意志力的刻意練習:   #利用「二十秒法則」啟動好習慣模式。   某種行為能在二十秒鐘內啟動,就能大幅提升行動的可能性。例如睡前先把運動鞋與襪子放在床邊,這樣隔天早上就能立即穿上,直接進入外出運動模式。     #結合「想要」與「需要」的需求。   把具有挑戰性的事物與喜歡的事物相互結合,將必須做的事變成想要做的事,以「誘惑綑綁」的方法,無痛強化動力與意志力。     #斷開決策疲勞,節約使用意志力。   藉由事先規劃自己的生活,可以減少大腦做決定的頻率以及消耗意志力的「扣打」,並避免做出錯誤的決定。     #「預留時段」的時間高效管理術。   「預留時段」是將每

一天分成幾個區塊,然後為每個區塊分配任務,並在指定時間內完成該工作。這個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專注力,治好拖延病,也能防止一心多用。     #向未來的自己請益。   想像未來的自己,會追求什麼目標、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讓「未來的你」指引自己現在的行動,以及抱持的心態。     打造意志力習慣必知的4大重點:   1 積極向上:定型心態V.S.成長心態。   相信自己有改變、向上提升的能力,態度積極,遇到挫折不氣餒,勇於接受挑戰。     2 設定明確目標:欺騙大腦,想像自己已經成功 。   確立想達成的目標,並想像完成後自己的美好感受。在遇到瓶頸時,也可以預想這狀態,找回再次前進的動力。     3

遠離誘惑:想要改變,就別對自己太寬容。   寫下過程中會讓你分心的五件事,並隨時提醒自己要多留意。特別是哪些相對輕鬆、熟悉和擅長的事物。     4 擬定計畫:三種方法,幫你堅持到底。   我們無法避開阻擋在前方的阻礙和誘惑,事先設想對應方法,能讓你的意志力不消沉。   好評推薦     少女凱倫│《人生不是單選題》作者    文森說書│YouTuber    NeKo嗚喵│說書YouTuber     名人好評     這是所有治療師及患者的必備品,更是一本無價的書,引導患者喚醒自己的意志力,打造更充實的生活。萊文森的寫作風格明晰,筆觸溫柔親切。感覺她就像在我身邊叮嚀一樣。―珍妮佛.馬庫斯

(Jennifer Markus),醫學博士     市面上針對動機、意志力和改變的書籍非常多。如何藉助意志力成功地做出改變,作者艾莉亞.萊文森為尋求清晰、簡潔且有計畫性方法的人提供了全新的視點,在書中以邊指導邊鼓勵的方式闡述,好像她直接與讀者對話一樣。對於準備行動並想持續改變的人來說,這是必讀之書。―傑森‧威葛登(Jason Weingarten),臨床心理學家,紐約認知行為療法診所聯合創始人     如果你厭倦了使用罪惡感和恥辱感產生意志力,那麼這本書你一定要看。萊文森以愉悅輕鬆和有趣的風格,提出建立積極、充滿希望,且具有心理學研究和理論的意志力策略。你不僅發現運用書中練習,增強意志力後就

能實現目標而感到興奮,還會感到自己並不孤單,因為閱讀本書時,會感覺她就像站在你的身邊陪著你一樣。―艾米莉.塔貝特.西格爾(Emily Tarbet Siegel)博士     誰不想要更多的意志力?這是每個人必讀的絕對知識。萊文森充滿激勵力量的寫作風格,以及她對意志力所蒐集許多經過科學研究佐證的有效策略,最終將使你克服挑戰並獲得想要的結果──發揮出最大的潛力。―芮妮‧威爾德(Renee Welde)顧問 作者簡介   艾莉亞.萊文森  Aliya Levinson     認證社工師、文學碩士、認證個人心理諮商師、能量領導力指標分析師,同時也是認證專業教練。     她協助人們排解自我懷疑與

優柔寡斷,讓他們在獲得更大的信心與自我信任後,發展與分享他們獨特的才華,進而在個人與專業上創造更大的自由與意義。她也幫助剛剛嶄露頭角的人生教練招攬客戶,並且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教練事業。     為了在七十天內寫完本書,她也親身實踐本書的許多意志力策略,並維持全職教練事業,同時也迎接第一個孩子的到來。     想得知更多資訊,請上aliyalevinson.com網站。   譯者簡介   鄧捷文     以翻譯為業,一頭栽進現榨腦汁的譯想視界。   現為專職譯者,從事各類書籍翻譯工作。   賜教信箱: [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 「失敗」並非失敗,

「沒有行動」才是失敗    NeKo嗚喵 前言 PART1  獲得意志力,沒有你想得那麼難! 第一章  意志力入門 棉花糖實驗沒告訴你的事 提升意志力,你也做得到 意志力是人類生存的積極決心 不論你認為自己行不行,你都是對的 第二章  打造意志力的習慣 一、積極向上:定型心態VS.成長心態 二、設定明確目標:欺騙大腦,想像自己已經成功  三、遠離誘惑:想要改變,就別對自己太寬容 四、擬定計畫:三種方法,幫你堅持到底 第三章  你專屬的意志力課程 以SMART目標法設定進度表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堅持到底! PART2   強化意志力:生活中可行又有效的75個刻意練習 第四章  停止

拖延,用行動力打造意志力 #1 選定方法,立刻行動 #2 去做就對了 #3 先行動再談成果 #4 建立新習慣 #5 二十秒內啟動新習慣 #6 了解自己「情緒」與「衝動」的關聯性 #7 排定例行公事與儀式 #8 每一天都可以是嶄新的開始 #9 治療拖延病 #10 全力以赴 #11 結合「想要」與「需要」的需求 #12 強化自制力 #13 為你的環境打造誘惑防線 #14 成功來自你聚焦的能力 #15 預先擬定犒賞計畫 #16 解密衝動 第五章  改變觀念,跳脫讓意志力匱乏的舊思維 #17 翻轉想法,改造阻礙 #18 改變想法,改變結果 #19 克服對改變的抗拒感,遠離舒適圈 #20 賦予困難不同

的意義 #21 以全新觀點來看壓力 #22 借力使力,讓壓力成助力 #23 重新詮釋會誘惑你的壞習慣 #24 採取第三人稱的觀察角度 #25 與你的內在批判交朋友 #26 解決左右為難的認知失調 #27 修正你的確認偏誤 #28 破除認知扭曲一:心理過濾、誇大與貶低 #29 破除認知扭曲二:個人化、以偏概全 #30 破除認知扭曲三:應該和必須、二分法思考 #31 放下身段,把失敗視為學習 #32 擁抱失敗 #33 停止負面預測 #34 戒除「害怕成功」的心態 #35 正面思考,讓自己更快樂也更成功 #36 提升自我洞察力 第六章  用對方法,就不怕沒動力 #37 慢慢來,事情才會進展更快 #

38 用「如果⋯⋯那就⋯⋯」造句法強化決心 #39 斷開決策疲勞 #40 轉換工作內容,激發無限創意 #41 發現內在動力 #42 試驗外在動力 #43 找到你的心流,提升工作效率 #44 一日巔峰在於晨! #45 預留時段的時間高效管理術 #46 與社群建立聯繫 #47 近朱者赤,結交益友 #48 在大腦中組織你的夢幻顧問團 #49 把疑問寫下來! #50 問對的問題 第七章  充實身心靈,讓自己成為意志力發電機 #51 轉換心情,為意志力充電 #52 認識你的反應 #53 認清負面情緒的意義 #54 自在地接納負面情緒 #55 培養慈悲心 #56 擁抱正念 #57 擁抱感恩之情 #58

保持冷靜沉著 #59 讓渴望的力量,驅動你到達目的地 #60 滿足自我需求 #61 擁抱大自然 #62 多曬太陽 #63 在呼吸之間舒緩身心 #64 冥想啟動 #65 透過運動增強意志力 #66 來點瑜珈 #67 好好睡一覺 #68 攝取健康食物來補充能量 #69 閱讀名言佳句 第八章  向未來發掘,當下可勇往直前的可能性 #70 向未來的自己請益 #71 描繪可能性 #72 練習成為期待的自己 #73 預演成功的感覺 #74 給予自我肯定 #75 預見成功 致謝 推薦序   「失敗」並非失敗,「沒有行動」才是失敗   NeKo嗚喵     談論到「意志力」的反義詞,第一個聯想到的詞彙大

概就是放棄、失敗……但我認為不論是放棄或是失敗,至少都要「開始行動」,才會得到一個「結果」。     然而,很多人是連「行動」都沒有,就被大腦欺騙:「反正我一定會失敗的,為什麼要付諸行動呢?」     不管這個想法歸咎於大腦的偷懶或是人類的天性,害怕失敗似乎已經是個完美的擋箭牌,擋在所有的行動之前,以至於現在拖延症才會這麼普遍,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個症狀。     市面上像是《刻意練習》或《超速學習》這類的書籍,大多都是需要行動、毅力、不斷重複枯燥或難度相當高的行為,尤其需要長時間泡在挫折感很高的環境裡,才能真正獲得成果。     從書中part2開始的幾種刻意練習,包含找到#1選定方法,

立刻行動、#25與內在批評交朋友、#32擁抱失敗等等,在其他同類型的個人成長書籍裡也都常提到,而這些策略的共通點都是:「停止找藉口」。     拿我自己來說,我知道自己做事會拖延有一部份是害怕失敗,更多是害怕成功!因為成功與失敗其實是一體兩面的,站在高峰之後,到底哪裡是頂點?站上去之後,是不是又要準備摔下來?在面對愛情時,我也抱持相同的心態,害怕幸福之後會伴隨著傷心破碎。拖延症不僅只是影響工作、延遲進度,甚至更進一步地會直接反應在生活態度上。     為了克服拖延症,我花了一點時間才走出來,必須說意志力在這之中真的幫了我不少忙。戰勝一瞬間的恐懼,靠的是勇氣;但克服長時間的不安和痛苦,需要的絕對

是意志力!我很喜歡書中引用瑪麗安.威廉森的一段話:「我們最深刻的恐懼並非是自己有所不足,而是自己變得無比強大。」漫畫《炎拳》中的主角,就算擁有超乎常人的再生能力,經歷了不滅之火的詛咒後,不斷燃燒了二十年,在一次次的燒毀和重生中,帶給他近乎失去理智的痛苦,但讓他堅定活下來的就是正視自己的強大,和一份想復仇的意志力     雖然這份意志力不一定能帶來成功,但若不這麼做似乎就絕對無法璀璨而生。多少個夜晚我便是靠著微動力和意志力撐到白天,每個人有自己的成功法則,但是最初的原動力一定是一樣的!因為沒有行動就沒有開始。     期待大家也能跟我一樣在這本書裡找到共鳴和收穫。 前言 你已經辦到了!你買了一

本關於意志力的書,或者你現在正在書店裡翻閱這本書。無論是什麼樣的形式,總之有某種「事物」吸引你去接近本書,而你順從了這種「事物」,它就在你的手中。 做得好! 你也許會想,「我根本什麼都還沒做啊。我只是拿起一本書而已,這真的值得讚美嗎?」 讓我告訴你,光是你想探索提升意志力的可能性,這件事就意義重大,這代表意志力這項主題在你心中激起波瀾,而你也想好好提升意志力,也有興趣進一步學習。最重要的是,你內心深處中的某部分知道你有能力產生正面的改變。 想像自己能輕鬆又頻繁地利用意志力,也想像發揮意志力不再是需要刻意為之的事,而更像是種習慣。從長遠角度來看,這可能為你帶來什麼意義?如果你最終能建立更健康的生

活方式、戒除特定陋習並養成更好的習慣,那生活又會變成什麼模樣? 也許你的目標是發展職業生涯,或者你想改變一些事物的優先順序,也或許你是想改變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到目前為止都認為「意志力」是個遙不可及的超能力,那麼你跟過去的我還蠻類似的。以往每當我想到「意志力」這個字眼時,就會聯想到像麥可.喬丹一樣勇往直前的人,或是似乎與生俱來就具有這種能力,進而不斷嶄露頭角,並且成功面對所有挑戰的朋友與同事。因此,相較於必須努力爭取才能獲得的事物而言,我曾對於能夠不勞而獲的事情感覺自在得多。 然而,當我接觸到「人生教練」這個職業後,便愛上了這份工作,進而發現我想幫助其他像我一樣的人增強意志力,並指導他們有關意

志力的思維、好處與可運用在生活中的方法,這是我願意全力以赴的事物。 在身為教練的職涯中,我已經引導許多客戶展現他們原先質疑能否實現的成果,包含從打造自己的教練實務,到實現個人與職業生涯中的自由、連結與成就。因此他們開始了解,原來過程中的懷疑與沮喪,是再正常不過的感受,根本與自己實現目標的能力無關。

二年級國語文造句教學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指標造句的問題,作者丁春月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二年級學生的國語文造句教學,透過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採用行動研究法,分別從情境分析、課程方案規劃、課程方案設計、課程方案實施、課程方案評鑑等階段,蒐集觀察記錄、訪談紀錄、教學日誌、學習單、省思札記等資料,進行資料分析,實施監控課程方案歷程及評析課程方案之成效,以達成研究的目的。主要研究的問題有:一、如何透過情境分析國語文造句教學行動方案與省思?二、如何規劃國語文造句教學行動方案與省思?三、如何實施國語文造句教學行動方案與省思?四、如何評鑑國語文造句教學行動方案與省思?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從透過情境分析國語文造句教學行動方案與省思中發現:透過情境分析可蒐集利於教學活動的資料,

有助於行動方案的進行;透過情境分析有利於研究情境的瞭解,善用情境優勢指引課程發展的方向;透過情境分析凝聚協同研究夥伴的共識,尋求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透過情境分析有助於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進行。二、從規劃國語文造句教學行動方案與省思中發現:建立教學目標以能力指標為基礎,進而確定課程行動方案的具體方向;成立學習社群,提升教學專業素養;透過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關注合作學習於造句教學課程行動方案的發展,強化課程設計能力。三、從實施國語文造句教學行動方案與省思中發現:運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豐富造句行動方案課程內容;合作學習潛在課程影響學童之生活態度與行為;行動課程方案需要協同研究夥伴,方

案實施才能順利進行;實施造句教學行動方案,縮短課程理論與實務之間的差距。四、從評鑑國語文造句教學行動方案與省思中發現:以造句為教學媒介,結合多媒體資源的教學成效良好;合作學習於造句教學活動可以提升學童造句的能力;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教學者應提升自身的造句教學專業素養,並把握隨機教學的機會。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論提出建議,作為教師教學上與未來後續研究之參考。關鍵詞:國語文、造句教學、行動研究、合作學習

輝耀之山:兩位如風少年的絕壁長征

為了解決指標造句的問題,作者彼得.博德曼 這樣論述:

|詹偉雄 策畫・選書.導讀──臉譜出版2020年全新山岳文學書系meters 首波作品| 「《輝耀之山》是一本關於青春的山岳文學,或有可能,也是最迷人的山岳文學。」──詹偉雄 世界登山史上最傳奇雙人組合彼得‧博德曼(Peter Boardman)&喬.塔斯克(Joe Tasker) 生涯最具代表性、開啟人類登山新維度的一次攀登 影響世界山岳文學的先鋒名作,問世42年後中文世界首度出版 ▋兩位當時代最具盛名新銳登山家的首度攜手,登山史上傳奇搭檔的起點 1975年,時年25歲的彼得·博德曼(Peter Boardman)以最年輕的成員身分,跟隨克里斯.鮑寧頓的大型遠征隊前往聖母峰,成為

登頂並回返的四名倖存者之一,因而在登山界聲名大噪。而就在幾乎同時,喬·塔斯克(Joe Tasker)也以雙人輕裝方式攻克印度的都納吉里峰歷劫歸來。對彼得來說,與聖母峰超越百人的大型遠征相比,喬以雙人輕裝攻頂的冒險與不確定性更令他羨慕。沒想到,喬在返國後不久,就前來邀請彼得和他一起回到喜馬拉雅山區,攀登這座被稱為「輝耀之山」的強卡邦峰西壁。「這是我求之不得的攀登。」面對邀請,彼得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也以此開啟了這段往後成為登山史上傳奇的搭檔情誼。 ▋開啟當代攀登風格,促使登山從集體轉向個人主義的里程碑 「這個計畫太荒謬了。不過,如果你們真的付諸行動,我認為這將是世人在喜馬拉雅山區所做過最困難的

事情。」 在他們向英國著名登山家克里斯.鮑寧頓(Chris Bonington)說了他們預計要單獨兩個人輕裝攀登強卡邦峰西壁的計畫後,鮑寧頓如此回答。強卡邦峰這面幾近垂直、爬升高度達5520英尺,且充滿冰雪岩混合地形的花崗石牆,攀登的技術難度超越聖母峰,被認為是喜馬拉雅山區中最可怕、技術上也最具挑戰性的一座絕壁。在那時,大多數人都覺得要攀登強卡邦峰西壁根本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只有兩人的輕裝探險了。 面對這種高難度的岩壁,當時的主流攀登方式是有大隊人馬合作、投入大量資源,且背後常有國家支持的大型遠征隊(又稱「喜馬拉雅式攀登」);與之相比,僅以少數人輕裝方式進行的「阿爾卑斯式攀登」,因可攜帶的

裝備有限,亦無後援,因此難度倍增。但面對挑戰的誘惑,以及他心中希望讓自我認同與公眾認可達成一致的欲望,彼得接受了喬的邀約,一同前往那座險峻而美麗的高峰,最終成就了這場傳奇性的攀登,並為當代登山史奠定下了由集體主義轉向個人主義的關鍵轉變。 ▋將文學性、詩意與極度個人的感性帶入登山文學的先鋒名作 在彼得成功攀登強卡邦回返後親筆撰寫的這部作品,即完整記錄了整趟過程,從如何適應環境、整裝出發,到他們實際在強卡邦峰西壁40天孤立無援的攀登中,於技術與心境上所面臨的挑戰、兩人之間的交流與張力,以及途中各種錯綜複雜的時刻,直到最終登頂後的感悟,都於書中如實分享。這部作品與過往的登山文學不同之處在於,作者

拋開過往作品以技術、成就為主的描寫方式,而是以更具詩意、文學性的文字描繪他一路上的見聞,也誠實剖露他極度個人的感受與思考,因此更能使讀者在閱讀時身歷其境,感同身受。 在1978年出版後,這本書引起了廣大迴響,更於隔年獲得傳統得主是純文學英語作家(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波爾)的約翰.列威林.萊斯紀念獎(John Llewelyn Rhys Memorial Prize),成為開啟山岳文學此一文類的先鋒名作,傳頌至今不墜。 1982年5月,彼得與喬參加了鮑寧頓的聖母峰遠征隊,試圖首攀高難度的東北脊,卻在接近峰頂時雙雙消失身影,直到1992年,日俄遠征隊才發現了彼得的遺體。為了紀念兩人在

登山及山岳文學上的貢獻,他們的好友與家人於1983年創立了「博德曼.塔斯克山岳文學獎」(The Boardman Tasker Award for Mountain Literature),每年頒與當年度傑出的山岳自然文學、非文學作品,此一獎項逐漸建立起隆崇聲譽,也帶動山岳文學的新世代閱讀風潮。 【各界推薦】 吳懷晨(詩人、北藝大教授) 呂忠翰(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李明璁(作家、社會學者) 徐如林(《孤鷹行》台灣首本山岳文學作者) 張元植(台灣新生代登山家) 雪羊視界(知名登山部落客) 張星雯(艾格探險技術總監) 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主持建築師)   每每看到攀山的書,總是讓我興奮不已,

也因為我不斷在探險,走向高海拔對身體的極限,深刻面對生死離別的情緒,很能理解在這樣的過程以及實際環境下,人是如此渺小而努力想保持探險的價值,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對登山家來說,永遠有更困難的攀登難題正在尋求著答案。祝福那些不斷追求夢想而逝去的人們。 ──呂忠翰,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如果說攀登聖母峰是有組織的作戰,那麼絕壁的攀登,則是人與山的競技場。   一座山可以有很多條登頂路線,選擇絕壁一向被視為英雄事蹟。   海拔高度6,864公尺的強卡巴峰,不以高度取勝,也不是未經登頂的處女峰,然而那直插入雲的尖銳山型、令人望而生畏的花崗岩西壁、吊掛於高海拔崖壁的露宿、揹負糧食裝備的重量……只有懷

抱熱情的二個年輕登山家敢於挑戰。   隨著作者文筆的生動描述,我與他們一起經歷從準備工作到攀登時的種種磨難,年輕時自己在高山稜脊上的小小身影也不時浮現在眼前。 ──徐如林,《孤鷹行》台灣首本山岳文學作者   好的登山文學,是普世性的。登山之所以有趣,之所以撼人心弦,絕不在那些外顯的技術行為。每天從哪走到哪、用什麼技術攀爬多困難的岩壁,並非攀登的重點。這些,只是內心活動的載體。攀登體驗的深刻之處,在於人將自身置入那極端的絕境之域,從而激發的思考、體悟,以及人我之間的互動。那些屬於人的故事,才是攀登跟世界的連結,也是這本書的迷人之處。 ──張元植,台灣新生代登山家   「要知道怎麼寫登山,那就

去看The Shining Mountain吧!」不只一次,在箭竹草原穿梭、迂迴在石壁與冷杉林間的休息空檔,詹偉雄大哥這樣對我說。於是這一面閃著薔薇金、鑲著藤壺的鯊魚背鰭,夕照下的強卡邦峰,就這麼進入了我的人生。   比起鹿野忠雄博物學精神的好奇與探索觀察,我讚嘆彼得・博得曼是位非虛構寫作高手;在二十六、七歲的年紀就將白描法練得淋漓盡致,讓你能在希斯洛機場和印度小巷中和他相遇,身歷其境一九七〇年代的高峰攀登,看見屏幕般潔白的強卡邦峰,還有他與隊友間的情感:依賴與摩擦、競爭與合作。比起英雄式的肯定,他細膩刻劃了人面對山的渺小、兩個心靈間的碰撞,還有登山家在挑戰未知時的痛苦磨難、精神世界與內在轉變

。   在這個三十一歲長眠聖母峰,卻留下不朽山岳鉅著的青年淺白好讀、幽默卻不失優雅的文字之間,或許你有機會看見現代登山文化,在後遠征時代之中,冰雪高峰攀登者所尋求的價值、開創性與精采的生命歷程。   「什麼?這傢伙居然跟我一樣,會為了省托運行李重量而穿雙重靴登機?」這是本讀起來很享受、輕鬆的書。它無疑是世界經典的山岳文學,但卻沒有名著的貴氣,反而更像是看著一位熟悉的朋友,和他可靠的夥伴一起到異地,不顧一切圓一個嚮往已久的夢。 ──雪羊視界,知名登山部落客   台灣的登山翻譯書籍很稀少,最耳熟能詳不外乎是《登山聖經》(The mountaineering)與《聖母峰之死》(Into Thin

Air,舊版書名為《巔峰》)兩本書,前者為登山技術書籍,後者則為敘述一九九六年聖母峰山難的故事。而記述著彼得.博德曼及喬.塔斯克兩人攀登強卡邦峰西壁登頂的這本《輝耀之山》,則是繼《聖母峰之死》一書之後值得推薦的山岳文學。   攀登的過程除了自我技術與外在環境的抗衡之外,更存在著攀登者的反思與山岳的互動。《輝耀之山》一書也把這些登山迷人的要素闡述得相當動人,讀著讀著內心也跟著激動起來,猶如身歷攀登過程,想著我應該怎麼做呢?   如果你想要了解世界經典攀登史,《輝耀之山》是你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一。 ──張星雯,艾格探險技術總監 ──詹偉雄 策畫・選書.導讀──臉譜出版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現代人,也是登山的人;或者說——終究會去登山的人。 現代文明創造了城市,但也發掘了一條條的山徑,遠離城市而去。 現代人孤獨而行,直上雲際,在那孤高的山巔,他得以俯仰今昔,穿透人生迷惘。漫長的山徑,創造身體與心靈的無盡對話;危險的海拔,試探著攀行者的身手與決斷;所有的冒險,顛顛簸簸,讓天地與個人成為完滿、整全、雄渾的一體。 「要追逐天使,還是逃離惡魔?登山去吧!」山岳是最立體與抒情的自然,人們置身其中,遠離塵囂,模鑄自我,山上的遭遇一次次更新人生的視野,城市得以收斂爆發之氣,生活則有創造之心。十九世紀以來,現代人因登山而能敬天愛人,因登山而有博雅情懷,因登山而對未知永恆好奇。 離開地

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山岳文學的旨趣,可概分為由淺到深的三層:最基本,對歷程作一完整的報告與紀錄;進一步,能對登山者的內在動機與情感,給予有特色的描繪;最好的境界,則是能在山岳的壯美中沉澱思緒,指出那些深刻影響我們的事事物物——地理、歷史、星辰、神話與冰、雪、風、雲……。 登山文學帶給讀者的最大滿足,是智識、感官與精神的,興奮著去知道與明白事物,渴望企及那極限與極限後的未知世界。 這個書系陸續出版的書,每一本,都期望能帶你離開地面! ▍詹偉雄──策畫.選書.導讀 台大圖書館學系、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曾擔任過財經記者、廣告公司創意總監、文創產業創業

者,參與博客來網路書店與《數位時代》、《Shopping Design》、《Soul》、《Gigs》、《短篇小說》等多本雜誌之創辦,著有《美學的經濟》、《球手之美學》、《風格的技術》等書。退休後領略山岳與荒野之美,生活重心投注於山林走踏與感官意識史研究。2019年協助青年登山家張元植與呂忠翰攻頂世界第二高峰發起「K2 Project 8000 攀登計畫」,目前專職於文化與社會變遷研究、旅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