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政府疫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新竹縣政府疫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Bob寫的 數位旅宿營銷勝經:降本增效方法學!迎接後疫時代新市場 和陳中道生的 解構台灣三山國王信仰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浩斯 和長安光電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政治學系 曾春滿所指導 陳治軒的 臺灣客家族群與信仰認同研究-以基隆市義民祭為例 (2021),提出新竹縣政府疫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客家族群、族群認同、義民信仰、客家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 魯俊孟所指導 邱子軒的 新冠疫情下臺商回流投資政策成效 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台商回台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竹縣政府疫情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竹縣政府疫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數位旅宿營銷勝經:降本增效方法學!迎接後疫時代新市場

為了解決新竹縣政府疫情的問題,作者Bob 這樣論述:

原本想的是數個月的緊急應變計畫,現成了回不去也看不到盡頭的新常態生活, 身為旅宿從業人員的你,何不把握百年一遇危機,成為奠基未來新旅宿的經營轉機! 本書匯聚:剛柔並計+內外兼據→「降本增效」方法學 大數據分析VS. 數位式的現場管理流程VS. 完善的線上行銷策略VS. 虛實整合迎客 迎接新市場! 重新定義和錨定「後疫時代」全新旅宿文化與體驗 新冠肺炎引爆經濟危機,同時也改變了人類的諸多習慣,尤其在2022 年的當下,我們目前還是沒能開放國境,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到以前的觀光榮景,現在的旅宿消費者主要還是以本國旅客,我們失去了外國的客群,卻保留了原先固定出國的人們,而如何提升自己的

旅宿來符合這些TA 的期待呢? 這是個極大的課題。 美國花了10 年產出兩千萬個工作機會,卻在短短的疫情肆虐下,四千萬個工 作機會被消失,尤其在海嘯前線的「BEACH 產業」- 預定(Booking)、娛樂 (Entertainment)、航空(Airline)、郵輪(Cruises)、旅宿業(Hotel),在這期 間很多人會選擇優雅轉身離去,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但有人認為 危機便是轉機!,打算繼續打拚堅持到底! 而為了生存,最多業主選擇的做法便是調整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減緩 現金壓力,往往減少人力會變成首選。根據ReviewPro 在2021 第二季所做的

調查發現法國有150,000 人離開了餐旅業,德國則高達300,000 人;另外根據 Evening Standard 調研發現英國現在也將近存在20 萬個旅宿業職缺待補;最悲催的是從Joblist 問卷中發現有將近三分之一在這段時間離開旅宿業的專職者表示他們將不再回到旅宿業! 台灣疫情從2019 年12 月開始蔓延,至今已經兩年多的時間,旅宿業的巨變應 該是不需要任何文獻來論證,拿出2019 年一至六月的數據來對比2021 年 一至六月的旅館業(一般旅館)營運報表來比較,,發現所有收入皆降,唯有裝修及設備的消費增加! 而RevPAR 下降387 元,而員工數從347,396 人降到了49,

235 人,根本跳樓大拍賣地打了1.4 折,這難道不會影響運營嗎? 台灣十六檔飯店股中有75% 在2021 年是負成長,市況不言而喩。 根據ReviewPro 訪問在這期間離開旅宿業的轉職者「想要離職的原因」,其中「想要有不同的工作環境」佔了52%,新工作的薪水和福利較高各佔了45% 和 19%,再來就是時間彈性和可以遠端工作。 因為人力斷層以及一陣子的報復性消費,造成了在旅宿業「評論」維度產生了 一連串奇妙的狀況,其中我們發現消費者整體滿意度是下降的,2019 年和2021年來比較相差了2%,正面情緒字眼也下降了4.3%,其中我們來看看F&B 的淸潔度,有關淸潔的正面情緒字眼下降

了7.5%,客務部的接待下降3.6%,其正面情緒字眼下降了4.3%,這個敏感的後疫時間點的確讓許多旅宿業主嘗盡了苦頭。 人力銳減時旅宿業主要如何吸引和留住員工,提高士氣? 員工短缺在消費體驗方面會造成服務速度變慢,客人等待時間變長、餐飮服務減少或關閉,甚至營運時間減少,客房服務取消以及發展出更多的客人自助服務、而在員工方面每個人力要負擔的多重任務與責任造成精力消耗快速,而在業務人員端,讓業務人員不敢接下過多的訂房業務因為員工無法負擔⋯⋯。 極簡經營的狀況能幫助到旅宿業嗎? 這讓旅宿業的未來產生許多不確定性,有些業主可能發現,原本40 位員工能支持的物業,但現在僅需要16 位種子員工就可

以讓運營緊湊進行,而且極簡的成本支出仍然可以有不錯的收入(國內報復性旅遊的反應),這樣多重因素產生的效應到底是健康的嗎? 以客人的角度,可能因為不能出國旅遊,提高了國內旅遊預算,願意多付出一點房費,但消費者可能會發現得到的體驗似乎會有點不成比例,是不是又更懷念在東京六本木森大樓窗外景色或是溫哥華羅伯森大街的味道?   各位旅宿業主WAKE UP !!不要被當前的短利影響了旅宿該有的基本品質,難道你們沒發現,在這陣子的評論中,大家除了愈加嚴格也愈願意「鉅細靡遺」地分享入住心得? 別再視若無睹,否則Backfire 會相當驚人! 大家是否願意趁這次的危機進行數位科技升級,利用數位技術來減輕人員

短缺的影響? 讓這些願意在後疫時期陪我們一同挺過的夥伴們一些好用的工具,讓他們減少庶務工作增加效能,並用更多的時間來與員工對談交流,共同重新定義和錨定後疫時期的嶄新公司文化,用一個正確的經營方式面對旅宿後疫情時代吧! 缺口就是光的入口,讓我們一起攜手度過。  

新竹縣政府疫情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因為疫情,從五月中旬開始,補教業和幼兒園就停止上課,對於私立幼兒園來說,因為停課不停班政策,所以房租、人事成本一樣要支付。傳出在新竹縣已經有兩間幼兒園面臨倒閉、一家補教業者申請撤照,雖然政府有紓困政策,不過補貼的是薪資,紓困貸款申請難度又很高,因此有不少業者擔心,疫情如果繼續延燒,業界可能會有越來越多人撐不住。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84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臺灣客家族群與信仰認同研究-以基隆市義民祭為例

為了解決新竹縣政府疫情的問題,作者陳治軒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基隆地區客家族群的義民信仰為主軸,分別介紹臺灣地區所獨有的義民信仰文化發展與意涵,進而闡述其定位與功能。本研究特別選取客家族群數量較少的基隆市為對象,試圖勾勒出基隆地區義民信仰文化的定位與功能,並試圖了解義民信仰文化如何傳承客家精神?義民信仰為化對客家族群認同有何實質的影響意義?義民信仰是臺灣地區客家族群的主要民間信仰,起因於清代多起地方民變,這些為了保鄉衛國而犧牲的義民,在官方的推崇與民間的敬仰後,逐漸形成獨特的信仰文化,並為之設立義民塚與義民廟。發展迄今,義民祭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臺灣客家族群信仰象徵。基隆市的客家族群主要是由新竹、苗栗等地遷移至此,有感於客家族群在都會中逐漸「隱形

化」現象,基隆市於2003年開始舉辦義民祭,期望藉由祭典強化客家人之間的聯繫,並在過程中深化族群集體記憶。本研究藉由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得知,藉由義民祭的舉辦,的確持續發揮族群認同與承載客家文化的作用力。基隆市的客家人藉由祭典的保存和參與,已將義民信仰深植於客家文化之中。

解構台灣三山國王信仰

為了解決新竹縣政府疫情的問題,作者陳中道生 這樣論述:

  台灣唯一持續性非公費的三山國王廟田野調查研究成果。   臺灣師範大學韋煙灶教授在推薦序中說:「綜觀本書,已針對臺灣三山國王廟與信仰圈進行地毯式的調查,極力發掘第一手資訊,富於原創價值。調查研究觸角已深入閩粵原鄉,兼具微觀與宏觀視野;考據詳實,田野訪談與文獻論證不囿於當事人的說法,更能佐以圖表照片說明、圖文並茂。因此,本書具有很高的可讀性,也可作為相關研究參考的工具書。」 本書特色   1.導正民間流傳及課本長期的錯誤,   2.以最實在的全面性田野調查的科學方法證實其觀點,   3.獲得知名歷史及地理學者的讚賞。 作者簡介 陳中道生   陳中道生祖籍潮州府潮陽縣,發覺坊間及課

本「三山國王是客家人的守護神」的說法,顯與事實不符,於是潛心研究錯誤的原因,並以全面性調查的方式,透過統計分析的科學方法,呼應諸多古籍所記載〈三山國王是潮州的守護神〉之史實。傳言及課本錯誤始作俑者並非廣大的客家同胞,相信訛誤的存在也不是客家同胞所樂見,疑惑的群體自然也包括過去二十幾年來被教錯的莘莘學子及所有接觸到錯誤訊息的鄉親朋友。長期以來的誤解,在民間依然嚴重。政府機關裡,教育部為德不卒、客委會誤導,地方主管部門無所依從、將錯就錯,都是令人遺憾的事;筆者出版此書,只是希望拋磚引玉,是釐清事實真相的一小步!   作者簡歷:   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畢業,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高雄師範大學客

家文化研究所旁聽生   著作:   多元智慧與因材施教(大地-KY教育中心2003),神奇的皮紋(新苗文化2004),臺灣.瑞士夢(臺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2008),臺灣三山國王廟全集(長住久安國際有限公司2019)   經歷:   信誼文教基金會主任、長安建設經理、連雲建設特助、半畝塘建設執行顧問、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秘書長、臺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常務監事、長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三山國王文史研究者 韋煙灶教授推薦序  兼具宏觀微觀考據詳實深具張力的專書    吳中杰教授推薦序  三山國王信仰與族群的持續探索之路 壹、緒論 一、臺灣社會普遍對廣東移民的迷思 二、潮州移

民在臺灣出了甚麼事 三、三山國王廟與潮州的關係 四、本書內容及書名 貳、三山國王簡史 一、傳說中的三山國王 二、古籍中的三山國王 三、劉希孟〈潮州路明貺三山國王廟記〉平議 參、最新臺灣三山國王廟田野調查 一、最新臺灣三山國王廟田野調查一覽表 二、臺灣各縣市三山國王廟分布圖 三、臺灣三山國王廟的祖源 肆、三聯庄的三山國王廟 一、    嘉義縣新港鄉 1.後庄廣福宮 2.中庄永祿宮 3.古民永福宮 二、    高雄市橋頭區 1.新莊義山宮 2.九甲圍義山宮 3.三德三山宮 三、    跨縣市的三聯庄 1.高雄市大樹區大庄武山廟 2.屏東縣九如鄉九塊厝三山國王廟 3.屏東市海豐三山國王廟 4.

其他:九如鄉後庄清聖宮 伍、護衛系統嚴密的溪湖荷婆崙霖肇宮 一、大廟溪湖鎮荷婆崙霖肇宮 二、角頭廟 1.大王角埔心鄉霖興宮 2.二王角溪湖鎮肇霖宮 3.三王角田尾鄉沛霖宮 4.祖牌角埔心鄉霖鳳宮 5.神農大帝角溪湖鎮澤民宮 陸、一分為四的嘉義縣太保市三山國王廟 一、傳說中的加走庄、王得祿、黃磐 二、消失的加走庄王爺 1.魚寮保安宮 2.管事厝安福宮 3.後潭平安宮 4.港尾港保宮 5.其他:太保福濟宮 柒、曾經巨變的三山國王廟 一、北部 1.國定古蹟新北市新莊廣福宮 2.臺北市中山區瑤山宮 3.宜蘭縣羅東鎮北成興安宮 4.宜蘭縣大同鄉碼崙三山國王廟 二、中部 5.臺中市清水區調元宮 6.

臺中市沙鹿區保安宮 7.彰化縣定古蹟鹿港三山國王廟 8.彰化縣埔鹽鄉打廉大安宮 三、南部 9.雲林縣東勢厝賜安宮 10.嘉義市廣寧宮 11. 現代寺廟楷模:屏東市崇蘭昌黎殿 12.屏東縣佳冬鄉石光見廣惠宮 四、東部 13.臺東縣長濱鄉寧城宮 捌、臺灣各縣市三山國王廟簡介 玖、結論 附錄:原鄉之三山國王次信仰圈概況 一、梅州市的三山國王廟 二、漳州市的三山國王廟 三、汕尾市的三山國王廟 參考文獻 推薦序一 兼具宏觀與微觀、考據詳實深具張力的專書   陳中道生在2019年出版第一本《台灣三山國王廟全集》,個人是基於求知興趣與研究需要,從吳中杰教授轉來的出書資訊,隨即買來拜讀,當時翻閱

著這本「新鮮」的書,很快就感受到作者田野著力的深度,透過這本書就輕易掌握臺灣三山國王廟分布的基本資訊,心中滿足感是不言可喻的。   透過「書緣」,很快和陳先生搭上線,此後即不時相互投遞彼此探究心得,有時隨興的雜文討論,也能擦出火花。作者基於祖籍潮州溯源的情懷,對三山國王議題懷抱高度的興趣與熱情,即將要產出第二本三山國王系列研究專書:《解構台灣三山國王信仰—全面調查三山國王廟尋解台灣消失族群之人類學研究》。在此研究專書即將出版的前夕,受陳先生的囑託,撰寫序言,自是深感榮幸,也義不容辭,並在此賀喜作者,一本厚實的專書即將問世。   一直以來在臺灣與中國廣東有為數不少學者與文史工作者在科普刊物、

期刊論文與專書發表與三山國王相關的調查與研究心得,直指「三山國王是客家人專屬特有的信仰」,這種觀點風行一時,甚至影響到中、小學社會領域教科書與評量試題的論點。仔細檢視,持這樣論點大多為客家學者,且以新竹地區的客家學者為多。會呈現這種現象,除了反映學者本身客家意識的投射,也顯現相當的地域色彩,新竹縣是臺灣客家族群分布的大本營之一,而且當地17座主祀三山國王公廟全部位於客家區。從特定地域視角來演繹,似乎是言之成理。然而,近年來更多的學者從微觀或宏觀的視野來論述三山國王議題,使得上述這類欠缺微觀的小區域踏查與宏觀跨域比對的「一方之言」,逐漸顯現是屬於偏執之論,難以成立。個人認為討論三山國王崇祀現象與

族群的關聯性,應包含於在地與原鄉地緣關係中,而非「先驗」(prior)的定著於客家族群之中。   作為潮州裔身分的作者,顯然難以同意「三山國王是客家人專屬特有的信仰」這種偏執的觀點。在本書第壹章與第貳章,作者透過全面性的考據三山國王信仰源流,補強閩、粵「原鄉」田野調查,以及歷史文獻解讀的廣度與深度,針對這種「偏執之論」提出信而有徵的批判,這兩章可謂是全書最具張力的篇章。   由於社會科學知識本質特性,使得在發展概念、論述、模式總是難臻於完善,為避免「演繹」之論流於信口開河,採用大數法則的調查研究方式,讓接近普查的大數據歸納;其次,以嚴謹訪查為依靠,兼具宏觀與微觀的田野調查成果組織起來,才能

使「論說」更顯得鏗鏘有力。本書第參章將調查所得的資訊加以統整,編製統計表、繪製主題地圖,呈現其空間分布與溯其祖源。第肆、伍、陸、柒、捌章分述臺灣各地三山國王廟的調查成果,除了就前書原有已列的臺灣232座三山國王廟進一步盤點,也增加15座國王廟,未囊括之數已是相當的有限,這五章可見作者長年在「三山國王」田野調查用功之深。   附錄則是作者跨界交流與遠赴閩粵田調的成果展現,將梅州市、漳州市與汕尾市視為「三山國王次信仰圈」,從三山國王信仰核心圈的潮州三陽地區抽離出來,將這些區域所調查到的三山國王信仰現況與歷史發展過程,逐一分述。這部分的調查研究仍有發展空間,故以附錄的形式呈現。   綜觀本書,已

針對臺灣三山國王廟與信仰圈進行地毯式的調查,極力發掘第一手資訊,富於原創價值。調查研究觸角已深入閩粵原鄉,兼具微觀與宏觀視野;考據詳實,田野訪談與文獻論證不囿於當事人的說法,更能佐以圖表照片說明、圖文並茂。因此,本書具有很高的可讀性,也可作為相關研究參考的工具書。個人十分榮幸能有機會推薦這本厚實的著作。 韋煙灶 謹識 2021.11.10 於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推薦序二 三山國王信仰與族群的持續探索之路        自從我在部落格上讀到陳中道生2008年的文章:,就一直關注他的動態,雖然措詞有時激烈,卻不難看出他對鄉土之愛及對追求真相的執著。後來他在我的鼓勵之下,遍訪全臺灣的三

山國王廟,每去一間就在部落格發表筆記,進而於2019年初集結成冊,名曰。當時我曾協助詢問商業發行的可能性,可惜幾位坊間的業者,都對小眾的讀物興趣缺缺,因此還是回到個別印製的方式面世。出版以後,熱心的讀者們不斷提供訊息,使得截稿當時的三山國王廟總數232間,在三年之內,已經變成247間;於此期間,陳先生也繼續整理和蒐羅相關資料。2019年暑假,我帶著他親身造訪漳州市雲霄縣莆美、詔安縣西山、田厝、汕頭市潮南區大布洋、潮陽區港底、揭陽市普寧市林惠山、上塘等閩語區內的三山國王廟,也到了揭西縣河婆、河源市紫金縣中壩等客語區內的三山國王廟;彼時陳先生曾發下宏願,要用走踏臺灣的精神,訪查原鄉究竟有幾座三山國

王廟?未來,他還想循同樣模式去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調查,也和我討論到了申請研究計畫,以使海外差旅有經費可以支應。然而這一切的想像與規劃,在同年底疫情爆發的劇變劃下休止符,真不知何年何月能重啟樂章?   康熙末年閩浙總督覺羅滿保的〈題義民效力議敘疏〉,認為潮州府屬(雍正以後的嘉應州)程鄉(梅縣)、鎮平(蕉嶺)、平遠之民,與汀州之人自相守望,不與漳泉之民同夥相雜;而同為潮州府的饒平、三陽(潮陽、揭陽、海陽)之民,復與漳泉之民語言聲氣相通。亦即1720年代的屏東平原,廣東客家(嘉應州)和福建客家(汀州)在一起,而廣東河老(潮州)也跟福建河老(漳泉)群聚。道光年間熊一本上奏的軍機檔顯示,屏東潮州、萬

巒一帶的粵人(嘉應州民)和閩潮民人(漳泉、潮州籍者)發生多起械鬥。同時期姚瑩〈東槎紀略〉說:粵人黨粵,潮雖粵而亦黨漳,反映該書完成的1829年,臺灣的廣東客家(粵人)跟廣東河老(潮州)是不同群體,潮州人雖屬於廣東,卻和漳州人結黨。我估計此種界線在清末逐漸泯沒,到了日治時期,官方對於客家族群的名稱幾經更迭,最後定為廣東族、語言為廣東語;河老則被稱為福建族。歷次國勢調查中,若戶長說客語,就登記為廣東族;說河老話就歸為福建族。戶籍種族欄內的福廣之別,也是照所操語言定義。如此一來,大筆一劃,福建客家和廣東河老都消失於無形,也造成後世積重難返的認知混淆,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已故臺灣省文獻會主委林衡

道先生,在彰化員林、永靖一帶發現許多居民從祖籍饒平、習俗上拜三山國王等方面來看,判斷應是客家後裔,但語言上已經失落,改說閩南語;他把這樣的一群人稱為「福佬客」,意謂「福佬化了的客家人」(林衡道,1971)。其後這種用法普遍被學界接受,如中研院民族所許嘉明先生的「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敘述了彰化社頭、永靖地區福佬客區域性的共同祭祀和聯庄組織(許嘉明,1975)。而洪麗完(1988)「清代臺灣中部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運用三山國王信仰的線索去尋找中部客家人的蹤跡,認為客家人原本住在清水,因械鬥內遷豐原,也把三山國王帶去。黃宣範(1993)、楊名暖(1995)統計了

彰化和雲林老中青三代客屬語言使用狀況,稱彰化客屬為「福佬客」,雲林客屬為「詔安客」,發現彰化三代人幾乎都不會客語,語言上早已完成了轉換(language shift)。   施添福(1998)以司徒尚紀(1993)為根據,率先對上述研究提出質疑,認為彰化饒平、陸豐後裔本即操閩語,是語言維持而非語言轉換。福佬客在臺灣固然分布廣泛,但不宜把祖籍潮州、惠州、漳州者,都視為福佬客的必然成員。韋煙灶(2010,2013)主張西北海岸、彰化平原之潮州、惠州移民,許多原操閩南語,認為福佬客的比例應該下修。桃園、新竹沿海則有「半福佬客」的說法,指自潮州、惠州來臺,原操閩南語的移民,在鄰近客庄的包圍下,能操雙

語者。如果廣東籍民未必是客家,那麼他們所信奉的三山國王,也未必和客家直接相關。近年來,學界對此議題的深刻反省,也能和陳先生長期關切的方向相呼應。   同樣在2018年,日本風響社出版志賀市子的歷史人類學專書,書名就叫〈潮州人〉。筆者試譯一小段如下:   …廣東潮州三山國王信徒80%福佬,20%客家。在新加坡和臺灣,都發生潮州人分別變成福建人和客家人的情況。…潮州人拜三山國王,客家人也認為是他們的信仰,但是大峰祖師潮州人拜,客家人不拜,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該書的出現,說明日本學者也開始關注廣東河老(潮州人)這個群體。馬來西亞拉曼大學身為陸豐河老的陳愛梅教授,也寫了數篇學術及推廣文章。

而揭陽學院三山國王研究所的歐俊勇所長正在撰寫博士論文,對於《臺灣三山國王廟全集》十分肯定,他説全面性的調查很難,他自己光處理揭陽的四個鎮就花了很多時間;據目前四個鎮的成果,65%的自然村都有三山國王。   2021年,陳中道生的努力,似乎漸次開花結果。9月初,屏東市崇蘭主祀三山國王的昌黎殿經營者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請他在【第一屆阿緱文化論壇】發表。11月底,臺灣師大主辦之語言、地理、與族群遷徙工作坊,也邀他登場,並得到洪惟仁、韋煙灶等知名教授一致認同。   這次他的新書針對幾處歷史上分合的三山國王廟作專題報導,書名幾經考慮, 起初6月時訂為《臺灣三山國王廟的恩怨情仇》,我不太贊成,因為標

題太聳動;後來8月改取名為《臺灣三山國王廟全集二部曲》比恩怨情仇好,且有延續性。10月再更名為《解構臺灣三山國王信仰》,期望更有結構性和分析性。做為書稿的第一個讀者,很榮幸地在此向社會大眾推介,此書是對於三山國王信仰與族群屬性的持續探索,是為序。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吳中杰 序於高雄春暮林泉 2021年12月14日

新冠疫情下臺商回流投資政策成效 之研究

為了解決新竹縣政府疫情的問題,作者邱子軒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美中貿易衝突及COVID-19疫情下的臺商回臺投資的政策成效及其因素,希望能提供政策執行之參考。研究方法採用個案研究,訪談代表中央政府部門的投資臺灣事務所、代表地方政府的新竹縣政府產業發展處,以及回臺企業的智邦科技。研究發現:一、美中貿易衝突下的臺商回流契機: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全球,加上美中貿易戰的衝擊,造成中國大陸的供應鏈中斷,返臺投資為臺商的選擇之一。二、吸引企業返臺投資的政策及措施:投資臺灣三大方案互相搭配整合產業供應鏈,不同部會與地方政府、銀行也推出吸引臺商回流的優惠措施。三、政策成效與難題:「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共有244家臺商通過審核,總投資金額約9,945億元

,預估創造本國就業約77,988人,也促成產業智慧化、高值化、增加在地稅收與就業機會、帶動經濟,但仍有覓地困難、人力與原料成本高、在地假性通膨、公共設施與城鄉貧富差距問題。四、分析個案-智邦科技:返臺投資遭遇的問題為覓地與勞工缺口,後續取得竹北AI建廠用地與租金優惠,產業人力缺口仰賴提升外籍勞工配額,企業建議政府要事先做好土地徵收,並開放印度等國外高科技人才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