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公學校學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日治時期公學校學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樹芬寫的 香港外科醫生:六十年回憶錄 和石育民李禎祥周婉窈林邑軒洪碧梧陳凱劭黃英哲廖建超劉克襄蔡宏明的 暴風雨下的中師:臺中師範學校師生政治受難紀實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日治時期教育- 翰林雲端學院也說明:西元1896 年頒布「教育敕令」,推行日語教育,在今臺北市芝山岩成立了最早的國語傳習所西元1898 年頒「臺灣公學校令」,日本人念小學校,臺灣人念公學校,原住民念蕃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務 和台中市新文化協會所出版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江明親所指導 潘京愛的 DIY體驗對臺灣工藝推廣的影響─以藍染為例 (2019),提出日治時期公學校學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藍染、學習成效、工藝教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藍劍虹所指導 賴沛緹的 多語言文化背景世代的原住民作家及其作品 (2019),提出因為有 原住民文學、多語言、多文化、思維、童年的重點而找出了 日治時期公學校學費的解答。

最後網站日治時期初等教育史料選編 - 第 224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一戶家庭有二人以上同時就讀公學校時,得減收學費金額。第六十條已進入公學校就讀之兒童,若在其他公學校已繳納當月分學費,則不得對其再度徵收之。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日治時期公學校學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香港外科醫生:六十年回憶錄

為了解決日治時期公學校學費的問題,作者李樹芬 這樣論述:

  李樹芬(一八八七~一九六六),既是香港著名的醫生,也是革命元勳,一生充滿傳奇。《香港外科醫生──六十年回憶錄》是他晚年寫成的回憶錄,其中談到他早歲參加革命的經過、養和醫院在他的領導下如何茁壯成長,以及香港日據時期的所見所聞等。此書出版逾半世紀,至今仍極有披閱價值,現重新整理出版,以饗各方讀者。 本書特點   ‧ 此書出版於50多年前。很多人都知道這部書,學術界亦時有引用,但此書一直未有公開發售。現重新出版,讀者當感興趣。   ‧ 作者是香港著名醫生和革命元勳。   ‧ 文筆生動有趣。   ‧ 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見證。   作者簡介 李樹芬   1887年生於香港,童年在廣州度

過,其後與父親居於美國波士頓三年。1902年,李醫生回港入讀拔萃男書院,翌年考入香港西醫書院,190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隨後負笈英國愛丁堡大學深造,1910年獲頒內外科醫學士。辛亥革命後,他赴廣州出任廣州政府首任衛生司司長,未幾返港開設診所。1921年重返愛丁堡大學,1922年獲頒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銜。1923至1925年出任廣東公醫醫學院院長,該校於1925年成為廣東公醫大學醫學院(現為中山大學轄下之醫學院)。   1926年,李醫生返港重新開診,及後應養和醫院董事會成員之邀,出任養和醫院院長及董事會主席。李醫生亦積極投身公共事業,戰前曾出任香港市政局及立法局議員。二戰期間香港淪陷,李

醫生拒絕投敵,隻身逃往中國大陸暫避。1945年香港重光,李醫生重返香港,先後出任香港防癆會董事及香港喜靈洲麻瘋院委員。1956年擔任美國胸科學會監察委員,1961年獲頒國際外科學院名譽院士。   李醫生於1966年離世,生前曾言道:「願盡我一生,使世界比我初生所見的更為美好,此乃吾之信念也。」李醫生為養和打下穩固基礎,使其得以立足香港逾九十年,成為本港首屈一指的私家醫院之一﹔其一手建立的李樹芬醫學基金會,至今仍為本地醫學發展不遺餘力,致力薪火相傳。李醫生以努力和功績實踐信念,確實讓世界更添美好。   李維達醫生序 v 許幹森序 viii 曹延洲醫生序 x 編輯說明 xi

i 引言 xiii 依班尼斯醫師序 xiv 自序 xvi 第一卷 踏在兩個世界的一個人 第一章 幻變 一 思往事 004 第二章 醫科學生時代 一 昔日的香港 018 二 醫科學生世界 023 三 愛丁堡大學 031 第三章 辛亥革命 一 我和同盟會 036 二 東三省的大疫症 041 三 廣州光復 045 四 購械專員 050 五 第一任衛生司司長 052 第四章 革命後的生活 一 再返廣州 058 二 軍閥時代的國會與憲法 063 三 孫中山先生與我 067 第五章 行醫與狩獵 一 醫院的誕生 070 二 我的私人業務 073 三 一個獵人的誕生 080 第二卷 在黑龍會的陰影下 第六

章 天堂變成地獄 一 十年一瞥 132 二 凶兆 136 三 閃電襲擊 139 四 在炮火下的醫院中 145 五 生死之間十八日 150 第七章 勝利者 一 恐怖的三日 154 二 記總醫官江口上校 159 三 劫掠 164 四 東洋化之區 172 五 一九四二年之孽種 176 六 賄賂 179 第八章 在太陽旗下 一 集中營的生活 184 二 三度受審 191 三 佔領期間之日本行政 199 四 死亡競賽 203 第九章 逃亡 一 準備 210 二 搬運行李 216 三 亡命者 222 第三卷 自由的追求 第十章 自由中國 一 在桂林和家人重聚 234 二 空戰勇士 240 三 戰時名城─

昆明 244 四 戰時首都─ 重慶 248 第十一章 西行 一 印度插曲 256 二 倫敦空襲 260 三 自由之國 264 第十二章 重返香港 一 再度穿上白色醫袍 268 二 發展驚人的香港 271 三 現代美國大文豪海明威 274 第十三章 愉快的生活 一 萬年青 280 二 白璧、青璧、飛鳳 284 三 茶經 290 四 醫學基金會 295 五 黃昏 299 李維達醫生、李維文跋 302 附錄 作者資歷 306 社團服務與其他 307 學銜 309 註釋 310   李維達醫生序   養和醫院由本港華人西醫創辦,是香港首間、亦是至今由醫生經營和管理的私家醫院。   伯父李樹

芬醫生是養和首任院長,乃早年香港醫學領袖之一,與一眾香港及海外著名醫生非常熟稔。他每年都會外遊,順道與各國名醫交流,並參觀當地醫院,時有啟發。他引進了海外最新的醫療器材及技術,令養和的設備得以改進,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在協助醫生及照顧病人方面,伯父深知護士擔當了重要的角色。一九二七年,他在養和成立全港首間由私家醫院開辦的護士學校,自行培訓護士。全部學生經精心挑選,數十年來學費全免,並提供免費住宿。在教學方面,養和的醫生多年來一直參與護士培訓,為護士學生授課。這開啟了養和優良的護理服務傳統。   一九六六年,伯父離世,家父李樹培醫生接任院長。家父深受伯父影響,深信員工是養和最寶貴的資產,

故此不論經濟情況如何,從未減薪裁員。他亦為護士學生及職員提供各類資助及獎學金,令養和最寶貴的資產得以「增值」。   「優質服務 卓越護理」,是家父為養和定下的服務宗旨。他認為養和要有最好的護士、設備和儀器,並深信管理層要身在前線,親身接觸其他醫生、護士及病人,養和方能提供最好的醫療和護理,吸引全港最好的醫生。他本人以身作則,直至一百歲時依然應診,備受同業及各界人士尊崇。後來我接任院長,了解到醫院發展有賴醫學專業的領導,遂邀請多位專科名醫及港大前教授擔任養和副院長。我與一眾副院長既參與醫院行政,亦秉承家父傳統在前線診症,憑着個人的理想、經驗及建議,一起貫徹養和的管治理念,致力提升服務水平。此外

,管理團隊亦有護理、商業、財務及法律等專才支援前線醫護團隊,大家理念一致,羣策羣力,令養和成為本港首屈一指的私家醫院,品牌得以廣傳,贏得海內外的認同。   養和多年來熱衷培訓下一代的醫生,並與各地大學及大學教授緊密聯繫,從而加深對前線醫生的了解,緊貼醫學最新發展。在護理方面,不論是來自本院護士學校或其他大學的護士,我們都期望她們可以吸收養和文化,持續進修,提升效率,擔當醫生的重要醫療夥伴。二〇一六年,養和推出在職培訓平台「百年樹人計劃」(Project 100),資助合資格護理及專職醫護人員到國內及海外受訓、參與國際性學術會議及修讀專業進修課程,提升學術及專業水平。參加者有機會接觸各地醫院文

化及營運模式,學習最頂尖的醫學技術,擴闊視野,回港後有助提升養和的服務和運作,令養和可以不斷前進。   伯父以行動奠定養和根基,以理念啟發每一代養和人追求卓越,「養和之父」之美名,當之無愧。醫學發展瞬息萬變,病人及家屬的期望亦與日俱增,我們將繼續秉承伯父確立的優良傳統,積極求變,順勢發展,與前線醫護人員同心協力,緊密合作,病人得以安心接受治療及休養,造福大眾。   是為序。   李維達醫生 養和醫療集團行政總裁 養和醫院院長 眼科專科醫生 許幹森序   李樹芬醫生是我的舅父,在家族中地位顯赫,堪稱族中首長。   李醫生英文流利,是上世紀初少數到過外國留學的華人,日治前受港英政府委任要職

,是香港首席華人代表之一,大家都很仰慕他。   我年輕時在赤柱聖士提反書院就讀,當時正值日本侵華前夕,每逢放假回鄉探親,都會住在李醫生位於廣州河南的老家,與他的父母同住。   造物弄人,我完成中學會考之日,就是香港淪陷之時。日本軍政府厲行歸鄉政策,我被迫還鄉,途經桂林和韶關,輾轉回到廣州老家。後來我畢業於嶺南大學,一九四六年來港,即到中環拜會李醫生。   李醫生當時是養和醫院院長,他在中環的醫務所亦非常繁忙。匆匆一見,印象中的他是嚴肅、有威嚴,但非常友善,跟以往親戚間相傳者無異。   對我們而言,李醫生儼如一族之長﹔對養和來說,他更是無可取替。李醫生獲邀擔任院長之前,養和醫院入不敷支,舉

步維艱。他到任後毅然重組養和,不惜舉債擴建,業績初見曙光之際又逢日軍攻港,期間救傷扶危,以一人之力保護全院上下,免受日軍蹂躪,箇中辛酸,可見於他這本《香港外科醫生》。後來李醫生受日治政府威脅,被迫逃回大陸,重光後回港着手重建醫院,使其得以在極短時間內重新投入服務,並適逢戰後人口急增需求膨脹,積極擴充,為養和建立了穩固的基礎。   李醫生經營養和,盡顯其個人識見及魄力﹔他亦富冒險精神,閒時熱愛打獵,斑豹、犀牛、巨象、雄獅、猛虎盡是他的收藏品。從年少時投身反清革命,到率先引入西方先進醫療技術,破除迷信,只要是對的,李醫生便會義無反顧,敢於開創新天新地。及後,李醫生捐出時值一千八百萬港元的養和股額

成立李樹芬醫學基金會,成為當時養和醫院最大單一股東。多年來基金會為醫學教育、臨床科研及慈善事業不遺餘力,致力實踐李醫生盡其所能,使世界更為美好的信念。李醫生以過人的識見、堅毅的意志、為後世造就美好的抱負,獻出一生。其畢生風浪起跌,盡錄於《香港外科醫生》,永遠值得後世細味、閱讀、紀念和垂範。 許幹森 養和醫院經理(財務) 曹延洲醫生序   李樹芬醫生是我姐夫李樹培醫生的兄長,是上世紀初少數曾出國深造、回港後積極參與公共事業及醫學教育的香港華人。年輕時家庭飯聚,跟李醫生偶有見面,覺得他是一個嚴肅、慈祥的長輩。後來讀到他的自傳《香港外科醫生》,對他有更深的了解。   一九五八年我從香港大學醫

學院畢業,隨後到英國深造。一九六四年,香港大學成立兒科部,獲李樹芬醫學基金會資助聘請臨時講師(Temporary Lectureship),我有幸獲選。李醫生事前全不知情,直至後來我倆在養和午餐時才知悉。他驚訝之餘,亦不忘語重心長地提醒我,不要以為自己是因為親戚關係而獲聘,要好好盡展所長。   李醫生是一位外科醫生,曾出任中華民國衛生司司長兼臨時總統府醫事顧問,以及廣東公醫大學醫學院校長等要職。後來他肩負營運養和醫院的重任,設立護士學校,為養和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只要披閱《香港外科醫生》一書,便可知道他一直心繫家國,寄望國家醫學及醫學教育可以長足發展,一如書中自序所言「以臻強身強種之境」。他

將所有養和持股用作成立李樹芬醫學基金會,就是一心為下一代略盡綿力,「使世界比我初生所見的更為美好」。時至今日,基金會致力支持本港醫學教育,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多個基金教授席,並積極資助各類科研活動。   基金會現時是養和醫院的單一股東。養和醫院一直秉承「優質服務 卓越護理」的信念,成功招攬本港優秀醫護人才,贏得病人及公眾信任。養和醫院並非私人控股,收益撥入基金會。近年醫院發展蒸蒸日上,基金會的資源亦漸見充裕,足以支持醫院擴建、購置先進儀器及增聘人手,日後將進一步推動本港醫學及護理教育,提升醫療水平,實踐李醫生的理念。   《香港外科醫生》記錄了李醫生的精采一生。我在李醫生過世後才加

入養和,雖無緣和他共事,卻在行醫、醫院行政,以至做人處世都深受其影響。他為養和默默耕耘,對社會無私奉獻,令本港醫療發展可以走得更前更遠。他建立的雄厚根基,不僅是屬於養和,更是屬於整個社會及所有華人。他,確實使世界更為美好。 曹延洲醫生 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務總監 養和醫院副院長 兒科專科醫生   編輯說明   作者早於一九六四年出版Hong Kong Surgeon ,   翌年出版中譯本《香港外科醫生― 六十年回憶錄》   為保留原書面貌,新版除改正書中錯字、   補正漏字和統一部分用字以外,其他一律不作修改。   原書中有部分內容與史實及英文版有出入者,   則於書末註釋另行標示。 引

言   余聞李樹芬博士之名久矣。一九六一年,英國醫學報編輯格力醫師赴澳洲參加醫學會議,道經芝加哥,此沉靜而莊嚴之英國友人,以滿懷興奮之態度告余:「閣下若至香港,勿忘一訪李樹芬其人。」翌年,余卒獲得良機與李醫師會晤,且與彼結交為好友,其時李博士正在著作此書之英文本,余請求一閱原稿,李氏慨允。閱之再三,余極欣賞本書內容之豐富與筆墨之生動。李君為人,經歷繁廣,趣異事跡層出不窮。彼不獨為一有名之外科醫師,且對於建築及醫院行政亦有名於時。李博士曾為孫中山先生之醫事顧問,可見其人多才多藝矣。此外,對設置庭園幽雅之居所、培植花木,皆精密有緻,況復經常漫遊世界各地,見聞廣博,再加美術觀感,談吐幽默,使人可親

。再者,李博士對於貧困者極表同情,且常予援助,益使人欽其風義。此書所述,偶而一觀或未知其真趣,細讀必能神往也。本人曾到其「白璧」與「青璧」兩別墅,親歷其地,更欽佩其美學造詣。讀者如未諗李博士其人其事,可在此書中得之。 前美國醫學報編輯 現任《世界醫學新聞雜誌》編輯 費史彬醫師 作於美國芝加哥 依班尼斯醫師序   余甚引為幸,得以認識一位名醫,其一生之事蹟,有如神話之《天方夜譚》,充滿驚人冒險與偉大。由幼年在加拿大滿地可偶為頑童以石塊擊穿頭顱至今日所獲取應得之榮譽與地位,其一生之成就,堪作為吾人之模範,此人乃李樹芬博士也。   李博士與余曾多次在香港、利維里亞、紐約、維納斯等名勝地相晤,

交談時,每使余神往,其言行使余永誌不忘者也。今李君在此書述及其一生瑰奇之經歷,及記載中國現代史事,如民初政府之奮鬥,與西方國家之關係等。至要者,乃彼能自創其歷史,是以當較錄述之歷史尤為生動信實也。   李樹芬博士為外科醫師中之傑出者,在中國革命初期,當孫逸仙先生為臨時大總統時,彼曾任衛生司司長;其後至香港,建立醫院為人羣服務,對於貧病者,尤為顧及,同時,對於青年有志於醫學者均加以鼓勵及扶植。李君對於香港大學貢獻亦復不少,是以該大學醫學系一所建築物命名為「李樹芬樓」。   李博士有超卓之審美能力,觀其兩所別墅─ 香港之「白璧」與九龍青山之「青璧」─ 設計與佈置之精美而可知。其私人遊艇「飛鳳」

號常作來往兩處之交通工具。   除建管全球最大之私人醫院及創立李樹芬醫學基金以促進醫學教育等外,李君乃唯一之中國籍狩獵家,能獵得世上最兇險之「六大獸王」(即獅、象、虎、犀牛、斑豹與野牛),此等獵獲物,多已製成標本陳列於「白璧」別墅內,尤引人注目者,乃巨型猛虎一頭,其標本之精製,有如活虎,張牙露爪,雙目炯炯生光,皮毛似仍發出汗味,惟步經陳列之猛虎而至戶外時,環境驟變,蓋李君在園中所植之二千餘株玫瑰,四處盛開,清香撲鼻,可見李博士對美術確有心得。   玫瑰與猛虎,可視為李君之性格及其生活─在美麗方面有如玫瑰,在艱苦之遭遇時則有如遇殘酷之虎爪。如欲知李君常帶歡容處世,則必先知其個性,蓋彼視死有如

在比賽中之拳術家,對敵手毫無畏懼也。其對生,則視之有如青年對其深戀之少女,充滿熱情與欣快。   忍耐、宏毅、堅強、勇敢、勤奮,此數項為李醫師完成其光輝成績之德行,是以其能抗拒疫癘、瘧疾、肺癆、十二指腸潰瘍、高血壓,以及犀牛之衝襲,及第二次大戰日軍佔港之艱苦。李君之經歷,可謂比之電影傳奇毫無遜色。雖然李君苦患備嘗,然其對於人類之同情與博愛心,反而增加。   此書充滿奇異、孝友、勇敢,及事業之成功,自必為文學界成功之作品無疑。   前紐約醫學院醫學歷史教授 現《M.D 醫學新聞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 依班尼斯醫師 作於紐約 自序   二十多年前,革命元老伍于簪先生曾贈我一副對聯云:   「〇

〇〇〇〇〇〇 著書無字不千秋」   此聯之意義深印在我的腦海中,因為它頗合於我的進取心也。可惜,在一九四一年日本侵襲香港時,將之遺失。復因年遠忘記了上聯,苦思不得,時時為此而請教飽學之士,但是,仍未能獲得適當和愜意之上聯。   有一天,我漫遊巴黎,在公園閒步,靈感忽至,擬了一句上聯如下:   「建國有方非一日」,乃急赴巴黎珠江酒家將之記錄,不久,我和前國民政府駐英大使鄭茀庭(天錫)博士共餐於倫敦。鄭博士對於國學造詣極深,我提此上引之下聯,向其請教,他沉思多時,仍無佳句,我乃告以「建國有方非一日」,鄭博士稱讚不已,因錄之作為紀念。   再者,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期,我在美國,我的女兒芙馨、

芙蓉亟欲得悉我一生經過歷史,尤其希望得知我在日治下香港三十八個月的經過,希望我將之著述。當時,我既逃出日軍鐵蹄下,亦擬將日軍在淪陷區之暴行發表,是以將逐一經過事件錄之成章,定名《日本黑龍會罪惡史》經紐約出版商接納出版,其後不久,原子彈投落廣島,將日人霸夢粉碎,戰爭結束,對於戰時故事,似乎不很適宜了。故出版商勸我將原文改編,以適應時代,當時,我接受了。   回香港之後,目睹我創辦的,從前完善的養和醫院,業已破爛不堪,於是,我集中全力,將之回復原狀,為此而無暇顧及寫作。年復一年,時間在沉重的工作負擔中悄悄逝去,我的書還不曾寫。   一九六一年,我從醫務事業退休,結束我五十餘年為社會作醫事服務。

我的女兒及親友們,尤其是依班尼斯醫師,力勸我重理舊作。他曾閱讀原稿,很欣賞此書的內容,且認為目擊者陳述日軍佔領香港時之殘酷事實,可垂永久。因此,我再執筆將昔日舊稿資料適宜之一部分參入新作。   這本書的出版,除上述原因外,絕無名利意圖,最主要之目的,因本人感覺我國人大致體弱多病,而科學底醫師尚大感缺乏,是以有鑒於此,本人將歷年奮鬥積聚而來之資金創立李樹芬醫學基金以促進醫學教育,以及從事醫學的精深研究和培植醫學人才,希望同胞共同努力以臻強身強種之境。現在尚未達到目的,希望同志同道有如國父之遺囑其中所云:「……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仍須努力……」。   此外,本書特以我國為背景,祈望我國與西

方得以互相了解,此乃現代世界和平之最大關鍵。   我寫作這本書時,自身恍惚如重溫舊夢,希望,讀者們能共享我的回憶。   李樹芬 一九六五年一月十四日  

DIY體驗對臺灣工藝推廣的影響─以藍染為例

為了解決日治時期公學校學費的問題,作者潘京愛 這樣論述:

 受到社區總體營造、體驗經濟的影響,國內興起動手做、DIY體驗的風潮,而斷層近七十年的臺灣藍染工藝歷經復育後,於2002年起進入教學推廣階段,在各地社區、工坊種子教師的推行下,開授初、進階研習課程、藍染展覽、講座、DIY體驗等活動,其中尤以DIY體驗為最常見推廣方式,因而本研究的核心問題為探討臺灣藍染DIY體驗推廣其施行現況與成效,以進一步檢視DIY體驗對臺灣工藝推廣的影響。研究方法其一藉由深度訪談體驗提供者,了解推行藍染體驗預期目的、施行方式、其二則是採問卷調查法蒐集體驗參與者參與心得,藉由SPSS 23統計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立t檢定分析,再將體驗者施行與參與者感受進行綜

合交叉分析。研究結果得知,社區工藝以DIY體驗作為社區觀光推展、國內製造業轉型為觀光工廠、休閒農場,以DIY體驗作為加值的背景下,帶動國內體驗的盛行;而進入教學推廣期的藍染,在過去二十年間常以DIY體驗作為推廣手法,以2002~2014年間為藍染體驗盛行期,2015年後體驗辦理雖減少、改以技法研習課增加,但仍有六成五之藍染業者辦理體驗。整合藍染業者推行體驗多以「推廣」為主要目的,不同業者會側重於教學傳承、在地農業推展、休憩娛樂、維護生態環境、在地傳統文化推廣等五種面向上;而體驗施行上受限於體驗參與者時間行程,體驗多教學基礎綁紮技法,國內藍染體驗流程與內容有同質性高的情形。而民眾參與體驗後若時間

合宜,大多有再次參與體驗的意願、也有意願參與進階課程學習,與藍染體驗提供者推行體驗預期目的─「教學推廣」增進民眾認識的理念相符,確實DIY為能提升大眾興趣、認識的有效推廣途徑,因而藍染體驗辦理者大多願意持續推行體驗。而就整體工藝推廣而言,得以透過DIY體驗作為讓大眾認識工藝的入門形式,但欲再更深一層推廣工藝則需透過調整或創新體驗內容、開授基礎、進階分級課程的方式,讓有興趣者得循序學習,先從基礎研習課程了解有無興趣,再進入到深入性學習,增進大眾實際參與進階學習的契機與途徑,同時也更能達到工藝從業者欲傳承推廣之目的性。

暴風雨下的中師:臺中師範學校師生政治受難紀實

為了解決日治時期公學校學費的問題,作者石育民李禎祥周婉窈林邑軒洪碧梧陳凱劭黃英哲廖建超劉克襄蔡宏明 這樣論述:

  臺中師範學校師生自二二八事件至整個白色恐怖年代,奮死傳遞真理火把!   ◎調查、口訪、研究、整理、解密檔案,收錄5篇政治受難者或見證者訪談、10篇政治受難者故事,以及特別收錄作家劉克襄追憶在中師畢業的父親劉萬壽與相關受難同學、學長間交往的片段。   ◎第一本以臺中師範學校師生政治受難為主題的專書。   ◎書中超過250張珍貴檔案資料與老照片,拼湊出臺灣史中臺中師範師生在二二八事件乃至白色恐怖年代中的沉重歲月。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臺中市人權檔案系列」第四本。   臺中師範學校師生政治受難紀實:   鄭慶龍 廖德華 湯德生 邱致明 紀萬生 洪炎秋 張深切 楊逸舟 呂赫若 吳振

武 呂煥章 吳江海 林如松 曹 開 高菊花 郭萬福 郭錕銘 張如松 廖義溪 王阿繁 黃春成 高澤清 高阿明 李義平 曾金樟 葉榮光 邱致智 劉萬壽   二二八事件中,校長洪炎秋、教師張深切、吳振武受到牽連被解職,甚至被整肅;而學生中加入二七部隊,並擔任中師隊隊長的學生呂煥章,至二七部隊解散後,他回校教書,不久後放棄教職,進入山區建立「武裝基地」,被捕後遭到槍決。同案還有1949年中師普通師範科畢業的吳江海,在基地被當場擊斃,以及當時就讀中師三年級的林如松,也遭到槍決。   跟著二七部隊一起進入埔里的,還有鄒族的高菊花、汪玉蘭、方梅英,她們是中師簡易師範科的學生。其中,高菊花是高一生(前阿里

山鄉鄉長)的長女,高菊花後來雖然畢業並在國小任教,卻因為父親高一生被以叛亂罪槍決,人生徹底改變,自此命運多舛。   楊逸舟,1923年進入臺中師範,1953年赴日成為政治難民,因為參加臺灣獨立運動,被列為黑名單,最後客死異鄉。   因2018客家電視劇《台北歌手》故事主角而廣為人所知的呂赫若(本名呂石堆),1934年中師演習科畢業,被稱為「臺灣第一才子」。這位才子在二二八後對國府極度失望,政治態度積極轉向,1952年死於鹿窟山區,身後的手稿及書籍,因家人對政治肅殺的恐懼而掩埋,僅留下極少數的資料。   邱致明是泰雅族人,1952年中師簡易師範科畢業,1956年與高白蘭結婚,高白蘭的父親高

澤照因為涉及湯守仁案被槍決,結婚後邱致明遭特務監視,後來參選縣議員時,被羅織罪名判刑5年。與他前後期中師簡易師範科畢業的同學或學長學弟,至少有9人因相關案件被判刑,刑期從5年到12年不等,有些因為爭取山地自治而被以叛亂罪論處,但大部分是特務羅織的政治案。   「大甲案」對中師而言,更是十分慘烈的政治案。郭萬福1933年中師演習科畢業,已任教十餘年,1950年在島內逃亡,後來被捕,1953年被槍決。他的弟弟郭錕銘,1948年中師畢業,被判12年,而他的外甥張如松,1946年中師畢業,也被槍決。「大甲案」共槍決18人,大部分是老師,讓大甲人覺得「國民政府喜歡殺老師」,告誡子弟千萬別讀中師。郭萬福

的中師同學廖金照、羅秋榮也在白色恐怖時期成為槍下亡魂,而他逃亡期間,接觸到好幾位在校任教的中師人,也因此遭到羈押。   1942年入學的鄭慶龍(當時為七年制),以及1946年戰後第一屆進入中師就讀的廖德華和湯德生,都在就學時經歷二二八,在他們90歲之後,終於說出埋藏在心中70多年的往事。   漫長的戒嚴時期,中師實施軍事化管理、教育,學生個個被馴化為忠黨愛國的乖乖牌,紀萬生是極少數的例外,1955年進入中師就讀的他,形容那是被國民黨「清洗」過的中師,是苦悶、壓抑的年代。後來參加黨外運動,因美麗島事件坐了四年半黑牢。   臺中師範學校自二二八事件至整個白色恐怖年代,在校或畢業後遭政治牢獄磨

難的師生不下百人,這些奮力發出聲響的師生,讓中師傳遞知識真理的火把,不曾在黯黑時代中熄滅。   作者簡介 本書執筆撰稿人(按姓氏筆畫) 石育民   南投人,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就讀中,曾參與高雄地區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調查,現為專職照顧兩個小孩的家庭主夫。 李禎祥   臺北人,文史工作者,臺大中文系畢,現就讀政大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班。從事白色恐怖和人權議題研究近二十年,並發表相關文章一百餘篇,編撰有《人權之路》等。 周婉窈   嘉義大林人。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專治臺灣史,著有《臺灣歷史圖說》、《海行兮的年代》、《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少

年臺灣史》等書,並出版兩本文集。 林邑軒   南投竹山人,曾投入一九五○年代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的調查研究,現任職於企業,偶爾化身為跨領域的獨立研究者,相關著作請見goo.gl/BtyfdU。 洪碧梧   彰化人,畢業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目前為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行政專員,參與編輯《黯到盡處,看見光》、《透光的暗暝》等書。 陳凱劭   1968年生於雲林。成大建築博士班肄業,臺中科大等校兼任講師;專長文化資產與臺灣史研究。長期研究白色恐怖史,曾發表家族長輩許分與臺灣自治聯軍、省工委的專文。 黃英哲   嘉義人,日本立命館大學文學博士、關西大學文化交涉學博士,現任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

部教授。專研臺灣近現代史、臺灣文學。中文專著有《「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漂泊與越境:兩岸文化人的移動》。日文學術著作多數。 廖建超   南投人,輔仁大學經濟系、輔系生命科學系畢業。長年投入社會運動,為臺灣民主活動攝影,現為自由台灣黨黨工。曾參與撰寫《黯到盡處,看見光》、《青春二二八》、《透光的暗暝》。 劉克襄   臺中人,作家,生態保育工作者。常於港臺各地駐校訪問,走訪當地風土。晚近較具代表性作品為《11元的鐵道旅行》、《男人的菜市場》和《裡台灣》。 蔡宏明   嘉義人,作家,筆名天洛。1954年生,臺灣大學畢業。曾服務於美術、文學雜誌

、報社。出版過詩集、美術論集。2007年起致力臺灣文資、白恐文史調查、紀錄片及展演策辦。 編者簡介 主編 陳彥斌   南投中寮人,長居臺中逾三十年。曾任自立晚報記者暨特派員、望春風電臺臺長、臺灣日報採訪中心主任、國家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執行長、行政院《文化視窗》月刊主編、台中市新文化協會理事長。曾發行《臺中風華》,主編《臺中媽祖蔭臺灣》、《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黯到盡處,看見光》、《悲戀之歌》、《透光的暗暝》、《眾神護臺中》等書。紀錄片《武裝台中》製作人。現任: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2018)。 計畫共同主持人  楊允言   臺大資訊工程所博士,臺語文工作者,現任臺中教育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臺灣羅馬字協會理事。2008年得到教育部表揚推展母語個人傑出貢獻獎,2011年得到臺北西區扶輪社主辦的臺灣文化獎。主編《台語這條路――台文工作者訪談錄》、《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 蘇瑞鏘   臺灣臺中市人。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長期研究臺灣人權史與民主運動史,著有《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白色恐怖在臺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以及合著《戰後台灣人權發展史》等專書。   | 市長序 | 戒嚴下的中師噩夢 林佳龍 | 局

長序 | 百年中師,追憶苦難靈魂 王志誠 | 主編的話 | 中師反抗傳統的緣起與幻滅 陳彥斌 | 總論(一)| 白色恐怖時期校園人權侵害群像 蘇瑞鏘 | 總論(二)| 中師的光明與暗黑,遺忘與記憶 楊允言 口述訪談 揮不走的政治陰霾──鄭慶龍 撰稿:陳彥斌 暴風雨中吹響舊友進行曲──廖德華 撰稿:洪碧梧、陳彥斌 硬頸也硬命──湯德生 撰稿:廖建超 說我叛亂,根本亂判!──邱致明 撰稿:蔡宏明 壓抑、苦悶的中師時代──紀萬生 撰稿:陳彥斌 人物故事 二二八受創的臺灣教育家──洪炎秋 作者:陳凱劭 自由人──張深切 作者:黃英哲 始終找不到認同的楊逸舟 作者:楊允言 1948年後的呂赫若 作者

:林邑軒 月光下的謎樣槍聲──吳振武 作者:廖建超 臺中武裝基地的中師魂──呂煥章、吳江海、林如松 作者:李禎祥 隱遁的詩──曹開 作者:石育民 優雅內面的創傷──素描高菊花女士 作者:周婉窈 逃亡遍南北,一家三受難──大甲郭家 作者:李禎祥 臺中師範原住民校友受到的政治迫害 作者:蔡宏明 特別收錄 我為何叫劉資愧──回憶蔡鐵城與家父的一段往事 作者:劉克襄   市長序 戒嚴下的中師噩夢 臺中市長 林佳龍   臺中地區白色恐怖研究從2015年起,迄今進入第四年,主題也由受害者暨家屬口訪,到這本以臺中師範單一學校受害紀實,令人驚訝的是這學校竟然調查出有高達113位校友受害。這還不包括

失蹤、逃亡,或雖被逮捕、羈押,但卻沒有被判刑的受害者,可見受害之嚴重。   受害者中,不乏知名人物,如當年被稱「臺灣第一才子」的呂赫若,21歲就以小說《牛車》享譽日本文壇,多才多藝的他同時是聲樂家,今年客家電視臺以《台北歌手》為名的連續劇,即是呂赫若傳奇的生命故事,還獲得金鐘獎殊榮。但這位畢業中師的才子,在37歲之年,即因國府的追捕而殞命鹿窟山區。   坐牢10年的曹開,是位傑出詩人,獄中之詩尤其出色,他創作數學符號詩,更被視為奇才,但他一輩子活在白色恐怖的驚惶中。   楊逸舟前輩雖然沒有坐過牢,但這位處於那時代的知識分子,不能認同日本政府,前往中國發展則不獲認同,戰後回到臺灣也難展長才

,逃往日本非法居留,老來孤獨、落魄死於東京貧民窟。   還有呂煥章、郭萬福、張如松、江朝澤等難以數計的中師菁英,卻在戒嚴時期中,一一走上刑場被槍決。罪名都是信仰社會主義,參加地下黨之嫌。在那「寧可錯殺一百,不能縱放一人」的時代中,到底有多少冤魂?僅因政治主張不同,即被剝奪生命,這是民主社會難以想像的!   這次的調查,也才發現原住民知青受害如此嚴重,光是中師即有十幾位原住民校友,他們大都是就讀「簡易」師範,畢業後回到部落授課,竟然都在偏遠、純樸山區「叛亂」了,可見當年白色恐怖是無所不在。   這本《暴風雨下的中師》,亦難得請動幾位知名學者親筆操刀,如臺灣大學歷史教授周婉窈、日本愛知大學教

授黃英哲。名作家劉克襄還跨刀撰寫他畢業中師的左派父親劉萬壽,學者蘇瑞鏘及中教大的楊允言副教授共同主持。長期研究白色恐怖的陳凱劭、林邑軒、李禎祥、蔡宏明、石育民等的共襄盛舉,才能完成如此艱鉅的調查、撰寫工程。   當然也要感謝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陳彥斌、廖建超、洪碧梧、梁喬伊組成的工作團隊,他們已戮力調查臺中白色恐怖歷史四年了,前三年分別出版的《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黯到盡處,看見光》、《透光的暗暝》,三本都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頒發獎勵官方出版文獻書刊獎項,相當難能可貴,這本《暴風雨下的中師》,可預見將在臺灣研究白色恐怖領域中,獲得高度評價。 局長序 百年中師,追憶苦難靈魂 臺中市政

府文化局局長 王志誠   臺中師範學校自1899年(明治32年)設立在彰化,校址位於現今彰化孔廟,到1902年(明治35年)停辦。1923年(大正12年)臺中師範學校再度於現今臺中教育大學的校址復校。中師創校至今已119年,這間百年老字號以培育無數優秀教師與校長聞名,更有大量的文學家、音樂家、藝術家是從中師畢業,如:鄉土作家洪醒夫、詩人蘇紹連、岩上、陳義芝、泰雅族小說家瓦歷斯‧諾幹、聲樂教父曾道雄、水彩大師簡嘉助,上溯日治時期還有文學評論家吳天賞、畫家藍運登等,這些大師們都是「中師出品」。   但是鮮少人知道,在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年代,超過百位的中師師生深陷黑牢、走向刑場,有些學生甚至來不

及畢業,就消失在校園中。透過本書使讀者在謎霧中又更清楚觸碰到恐怖年代,校園中的教官、老師以各種形式的監控脅迫、教學方式,讓師範生從獨   立思辨的知識分子,變成只能唱領袖頌的學舌鳥。   但是,在不自由的校園中,我們仍能看到「不聽話」的紀萬生在圖書館偷看禁書,時間往前推,二二八時湯德生、廖德華等,留在學校保護外省師生或加入部隊保衛城市;呂煥章、吳江海、林如松進入山林組建基地;洪炎秋、吳振武、張深切擔起師長的責任保護外省師生,卻被冠上參加叛亂或鼓動學生叛亂的罪,黯然離開中師教職;左派才子呂赫若,死在鹿窟山上;原住民師範生回鄉教書,邱致明跟政治犯的女兒結婚因此遭牽連入獄,有些人懷抱原住民自治的

夢想,卻成為顛覆政府的罪;高菊花的外交官夢碎,一輩子懷想回不來的父親高一生;20歲的曹開在校園消失,再次出現於社會中已是30歲,人生十年停格,後半輩子不再輕易相信人;痛恨日本殖民卻因黑名單被迫流亡日本,客死異鄉的楊逸舟;大甲郭家的連串死亡,讓大甲人流傳著不要念中師,國民黨愛殺老師的耳語……。   這些人,都是一個一個從中師走出去,走向了死亡或是黑牢,劉克襄(原名劉資愧)的左派父親劉萬壽用一輩子懷念著這些名字,那些喝醉以後才能說出口的痛,需要所有臺灣人去承接去理解。中師百年,從這本書開始,獻給苦難的靈魂。 主編的話 中師反抗傳統的緣起與幻滅 臺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 陳彥斌   中師在二二

八事件中,是「反國民政府的大本營」。中師在白色恐怖時期,是「受害的重災區」。這兩段早期流傳甚廣的話語,在我們著手調查、口訪、研究、整理、解密檔案下,得到了充分的證實!   二二八事件中,中師學生起碼就成立了兩支武裝隊伍,一支由體育老師吳振武領導,駐守校園自衛。一支由校友呂煥章領導,走出校門投入民軍二七部隊,還一起退守埔里,與國府廿一師激戰。   事件後,很多學生未再返校就讀,合理推測他們大都在事件中死亡、失蹤、逃亡。戒嚴時期,呂赫若失蹤鹿窟山區,郭鍾椬(前臺中市議長郭晏生父親)、呂煥章、黃介石、簡慶雲、郭萬福、張如松、廖學銳、江朝澤……等一大群校友,都被判死刑槍決!江漢津、郭錕銘、張晃昇、

曹開、賴祖蔭、陳浩川、石朝輝……等坐牢、囚禁火燒島、逃亡的更是難以數計。我們調查超過113位以上的中師校友受害。所以稱是「受害重災區」絕不為過。   中師的「反抗」精神為什麼特別強烈?這可能沒有明確答案,但從客觀調查分析,「優秀」是重要原因,如鄭慶龍前輩考進中師的1942年,該校錄取40位學生中,日本籍就保障30位,中部地區各校推出的422位臺灣籍特優學生應考,只有錄取10位,可見能就讀中師是多麼不容易。   優秀、聰明的孩子,總較喜歡增廣見聞,在那左派思想席捲全球的時代中,中師很多學生都捲進浪潮裡,當起「進步青年」。而相較臺中另一明星學校臺中一中,又因一中學生須準備升大學考試,未如中師學

生畢業即分發教書,沒有升學壓力,閱讀「課外書籍」的風氣也就相對興盛。   除了優秀,就讀中師免學費,還有生活津貼,畢業就能當老師,是窮苦子弟最好的選擇。窮苦學生對「人生下來就不平等」的階級社會,當然反感,接觸到「打破階級」的社會主義理論,當然也就充滿憧憬!直到如今,我們口訪不少當年左派信仰者,他們雖已過耄耋之年,但對七、八十年前追求的左派思想,依然堅持,依然期待!   中師經過二二八事件後,立即被國府列為重點整頓學校,自由學風為之丕變,所以1955年畢業中師的高瑞錚(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在校中渾然不覺中師曾有反抗傳統。1955年進入中師的紀萬生,則形容那是被國府「清洗」過的中師。就讀時教

官遍布校園,學生集體住校過著軍事生活,接受最徹底的黨國教育,中師一變為保守、忠黨愛國學校。   臺中地區在白色恐怖中,除了目前易名臺中教育大學的中師外,昔稱臺中商業學校,目前是臺中科技大學的校友受害也很嚴重,期待有團隊能展開調查、研究、整理,讓臺中地區白色恐怖這段黑暗的歷史,有機會更完整地重見天日。 中師的光明與暗黑,遺忘與記憶/楊允言 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原初的中師 1894年日清戰爭後,日本取得臺灣這塊新領地。對於臺灣,除了有美好的幻想,同時也帶著猶豫。1895年6月始政儀式後不久,第一任學務部長(相當於教育部長)伊澤修二即成立「國語傳習所」教臺灣人「國語」,同時

向學生學習臺語(伊澤修二原以為臺灣人使用清國語,來了以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樣。)。 在日本領臺前,伊澤修二即呼籲日本要實施國民義務教育,來臺灣後也有相同主張。其後國語傳習所改為公學校、小學校,並廣設於臺灣各地,這些基礎教育需要師資,於是,臺北師範學校、臺中師範學校、臺南師範學校(以下簡稱北師、中師、南師)在1899 年相繼設立。不過,那時日本在臺統治的基礎仍不穩定,又評估師範教育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果,短短幾年後陸續停辦。 師範學校再度復校時,日本控制臺灣局勢已經穩定,北師、南師首先於1918年復校,中師原本設立在彰化孔廟,1908年縱貫鐵路通車後,臺中成為新興城市,中師1923年復校於臺中,校地即

設在目前臺中教育大學現址。那時候,時局的氛圍是:一戰後日本成為戰勝國,經濟復甦、處於大正民主時期(1912-1926),而治臺方針則強調內地延長、日臺共學,雖然臺灣人還是強烈感受到被歧視,也在被同化的路上掙扎。 師範教育除了是教師能力的養成,連帶也須要透過這些未來的教師,傳達國家的意志,因此,師範教育對於國家意識型態的灌輸是不遺餘力,皇民化運動時期如此,戰後漫長的戒嚴時期也是一樣。 臺灣的變局 1930年代起,時局變化得很快,歷經經濟蕭條,之後日本選擇以戰爭來維繫帝國命脈,從日中15年戰爭,臺灣總督又換成武官,實施皇民化,接著發動太平洋戰爭,徵召臺灣人從軍,卻以戰敗收場。戰敗國日本所屬的臺灣,

則在美國的主導下,換成由中華民國委任統治。雖然當時多數臺灣人視中華民國為祖國,以為祖國會讓臺灣擺脫差別待遇,沒想到「狗去豬來」,新的統治者貪污腐敗,臺灣的民生經濟資源嚴重被掠奪;報紙日文版被廢除,讓大部分知識分子變成文盲,反過來被知識水準普遍低落於臺灣的祖國人歧視。

多語言文化背景世代的原住民作家及其作品

為了解決日治時期公學校學費的問題,作者賴沛緹 這樣論述:

本論文研究問題有二:童年如何影響多語言文化背景世代的原住民作家創作,以及作家們如何將繁複的語言背景和文化思維融入創作文字中。全文共分五章,第壹章為研究緣起及各項研究細節說明,第二章為為本論文研究基石,首先對原住民族多語環境和原住民文學發展進行簡短回顧,接著討論原住民兒童文學概況以及以漢語書寫媒介的相關議題。第三章討論胡德夫、瓦歷斯‧諾幹及夏曼‧藍波安的童年經歷,並嘗試歸納出三位作家共同歷程:幼時學習母語及母文化,並於其後的求學階段進入漢人為主的學校就讀,開始感受到社會的不平等氛圍;三人分別在歌曲、多元創作方式以及融合母語的寫作上累積相當可觀的作品。第四章討論文學作品中的思維及語言如何呈現,此

章分三小節分別討論作品中的口傳思想、多語言、多文化,所列的作家共計七位,在各種文學書寫的表現上,作家們共同呈現出原住民文學的獨特樣貌,筆者並於第五章結論提出一個觀點:原住民文學中的多文化多語言交融的結果、獨特的思維模式,此兩特點經過幾十年的作品累積,這樣的風貌可喻為原住民文學正逐漸建立起的文學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