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科目表 高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會計科目表 高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余浩寫的 會計核算方法 和尹玲燕 聶庚杰 編著的 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科學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會計科目表 高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會計核算方法

為了解決會計科目表 高職的問題,作者余浩 這樣論述:

《會計核算方法》教材是在對會計職業崗位和會計基本工作任務分析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是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會計教材。本教材包括七章:分析經濟業務、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會計綜合操作和知識拓展。前五章中的每一部分均包含三個模塊:工作任務、相關知識、操作指南。第六章只提出工作任務和完成任務的要求。第七章只介紹相關的會計知識。教材設計了一個企業兩個月(11和12月)的基本經濟業務:為前五章共同設計了11月的經濟業務,為第六章單獨設計了12月的經濟業務。本教材具有三大特點:一是實踐與理論一體化。二是教材體系工作任務過程化。三是教材體現了教學做一體化。 本書適合高職高專

財務會計類專業作為教材使用,同時可作為社會企業財務人員培訓教材。 第1章 分析經濟業務1.1 分析經濟業務·工作任務1.2 分析經濟業務·相關知識1.3 分析經濟業務·操作指南第2章 審核原始憑證2.1 審核原始憑證·工作任務2.2 審核原始憑證·相關知識2.3 審核原始憑證·操作指南第3章 填制記賬憑證3.1 填制記賬憑證·工作任務3.2 填制記賬憑證·相關知識3.3 填制記賬憑證·操作指南第4章 登記會計賬簿4.1 登記會計賬簿·工作任務4.2 登記會計賬簿·相關知識4.3 登記會計賬簿·操作指南第5章 編制會計報表5.1 編制會計報表·工作任務5.2 編制會計報表·相

關知識5.3 編制會計報表·操作指南第6章 會計綜合操作6.1 會計綜合操作·操作資料6.2 會計綜合操作·操作要求第7章 知識拓展7.1 會計的職能7.2 會計的特點7.3 會計的目標7.4 會計的對象7.5 會計基本假設7.6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附錄 會計科目表參考文獻

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

為了解決會計科目表 高職的問題,作者尹玲燕 聶庚杰 編著 這樣論述:

本書分三篇12章研究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新館問題。在第一篇概述中主要研究政府會計、非營利組織會計的特征、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財務會計報告特征等內容。第二篇政府會計主要介紹政府會計的特征、會計核算基礎,並以財政總預算會計為例介紹政府會計。第三篇非營利組織會計主要研究高等學校會計、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並提供了大量切合實際的範例,理論聯系實際。每章前有學習目標,明確學習導向,各章後附思考題和知識長廊供復習鞏固,擴展知識。 本書對研究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具有參考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工具書的作用。也可作為高等學校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專業家財和其他行業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培訓教材。

出版說明 序 前言 第一篇 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概述 第1章 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歷史沿革 1.1 預算會計的歷史回顧 1.2 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體系 第2章 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的基本理論 2.1 會計基本假設 2.2 一般原則 2.3 財務會計報告特征 第二篇 政府會計 第3章 政府會計概述 3.1 政府會計的目標 3.2 政府會計的會計要素 3.3 政府會計平衡公式 第4章 財政資產、負債 4.1 財政總預算會計概述 4.2 財政資產 4.3 財政

負債 第5章 財政收入、支出、淨資產 5.1 財政收入 5.2 財政支出 5.3 財政淨資產 第6章 財政會計報表 6.1 財政會計報表概述 6.2 資產負債表 6.3 財政周轉金報表 第三篇 非營利組織會計 第7章 非營利組織會計概述 7.1 非營利組織會計目標 7.2 非營利組織會計要素 7.3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科目表 第8章 高等學校會計資產 8.1 貨幣資金 8.2 應收及預付款項 8.3 對外投資 8.4 固定資產 第9章 高等學校會計負債、

淨資產 9.1 負債 9.2 淨資產 第10章 高等學校會計收入、支出 10.1 收入 10.2 支出 第11章 高等學校財務會計預算、決算 11.1 財務預算 11.2 會計決算 11.3 資產負債表 11.4 收入支出表 11.5 會計報表的審核 第12章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12.1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處理基礎 12.2 資產、負債累 12.3 收入 12.4 費用 12.5 淨資產 參考文獻 當我們攜帶算盤珠聲的私

語,迎來21世紀鋪天蓋地的高科技電子交響曲的時候,人類已進入了以知識經濟和信息技術為主導的嶄新時代。會計信息作為一種世界通用的商業語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已經成為導引資本之流向,資源之配置,牽系國家之興衰,政權之安危,事關經營之成敗,企業之存亡的“晴雨表”、“指揮棒”。會計環境的巨大變化,會計作用的日益增強使會計改革的深入完善、會計行業的發展與壯大成為國之所要,民之所需。 自1985年會計法頒布實施以來,中國會計已走過了20年的改革與發展之路。一系列會計準則與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頒布與實施,“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的建立與加強,會計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與信息化,為規範會計行

為,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同時也使如何改革會計教材體系,以盡快將會計改革的系列成果轉化為會計工作生產力成為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下,建立一套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體系科學、內容新穎、切合實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操守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會計系列精品教材,成為會計教育者所面臨的緊迫課題。為此,山西省會計學會會計職業教育分會在充分進行實踐調研和廣泛征求高校教師、學生及實務界對現行教材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組織山西省高職高專十余所院校具有豐富的教學與實踐經驗的專家、教師,編寫了這套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推薦的會計系列教材,主要包括︰《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實務》、《會計電算化實用教程》

、《財務成本管理》、《會計綜合實訓教程》、《企業會計制度設計》、《稅法》、《經濟法》、《審計基礎與實務》、《經濟學基礎》、《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快里》和《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12部。 本套教材以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要為目標,立足高職高專會計教育的實踐,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精品性。本套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精品意識,精干的編寫隊伍、精準的教材內容、精巧的表現形式和精美的版式設計,保證了其精品的質量。其中,參加編寫的山西省財稅專科學校,其會計學基礎課程被評為教育部2004年度國家級精品課程,會計電子化課程被評為山西省2004年度省級精品課程。

(2)實踐性。會計學作為經濟應用學科,既要從理論高度進行概括和解釋,又要運用基本原理去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與實踐動手的綜合能力。因而,本套教材無論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還是在課後練習、模擬教程的設計上,都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特點,突出了實踐性和實用性。 (3)創新性。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入完善,使會計教材的編寫必須具有創新性,本套教材在編寫中著重體現了新法規、新政策、新理論、新方法等會計理論與實務的最新成果,使教材內容與現行實務要求相配套,從而可以更好地指導實踐。 (4)聯系性。“通”與“專”是現代高等教育的一對矛盾共同體。會計作為

一個對獨立的學科,其課程內容和教學安排既要體現本學科的特殊性,又不能完全割裂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必要的聯系。因此,本套教材在編寫中兼顧了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在校教學與承認教育的需要,使其既可以作為高職業高度專院校會計駕馭的專業教材,又可以作為各類承認學校、會計繼續教育的培訓教材和參考資料。 會計教育改革,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斷學習、探索和積累,更需要不斷突破和創新。本套會計系列家財作為山西省高職高專十余所院校教師與學生共同勞動的結晶,凝聚了眾多專家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豐富的教學結晶,但是,書中難免存在不足,我們期待著會計界的專家、學者的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補充修改

。我們深知,作為會計教學改革的一個環節,本套教材的問世僅僅是一個新的起點,而絕不是終點。我們將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會計環境的變化對其不斷做出修訂,使之既具積累之深厚,又具改革之創新,為會計改革時間和會計教育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 山西省會計學會高等職業教育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