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股東責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有限公司股東責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保成法學苑寫的 攻略商事法與智慧財產權法-27版-2023法律法典工具書(保成) 和松尾雄介的 零碳實踐革命:厚植全球競爭力,再造企業永續經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有限公司倒閉股東要承擔什麼責任也說明:【公司設立.公司組織.稅務】有限公司因經營不善問題可能快倒閉了,跟銀行借貸及抵押房產,承擔龐大債務。1.股東在倒閉後需要承擔什麼責任?2.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志光教育保成數位出版 和中國生產力中心所出版 。

淡江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林麗香所指導 周盈如的 企業有限合夥制度之研究─日本與我國法規制之比較 (2009),提出有限公司股東責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有限合夥、有限責任合夥、有限責任公司、有限合夥法草案。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法律學系 劉渝生所指導 曾炳霖的 論資本三原則在實務運作上之存在價值 (2003),提出因為有 資本三原則、授權資本制、資本公積的重點而找出了 有限公司股東責任的解答。

最後網站公司能否以股東會之決議解散公司?債權人能否請求公司及負責 ...則補充:但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並不包括私權,因此若是公司欠稅,稅務機關不得請求公司負責人與公司連帶負賠償責任。 案例事實: 某股份有限公司因經營不善,致經年虧損,乃經股東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有限公司股東責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攻略商事法與智慧財產權法-27版-2023法律法典工具書(保成)

為了解決有限公司股東責任的問題,作者保成法學苑 這樣論述:

  適用對象   國考考生、在校生     使用功效   除查考法規外,並兼具學習功效。     改版差異   配合111年8月公布之法規修正;並配合讀者對於前版的寶貴建議予以精心的檢討與修訂   書籍特色     ◎十二大重點讓您好用、好讀、好吸收!     一、立法沿革:歷次增修清晰標示,易於瞭解法規沿革;另於條文後附有草案者,併予詳列其立院議案字號或其公告日期,以利讀者掌握立法進度時程。     二、立法條文:重要法規之文字加框呈現,以利查閱。項次以羅馬數字Ⅰ、Ⅱ……標明。     三、條文要旨:於條次後,依條文內容予以相應簡明之法概念。     四、命題紀錄:於條文要旨之後,例示歷

年國家考試紀錄。     五、相關條文:相關法規一次掌握。     六、修正或立法理由:擇要選錄重要立法理由於條文後,以利精確掌握條文旨趣;另附註有立法日期,另收錄學者對新修正條文的立法批評。     七、重要法規修正草案暨說明:鑑於修正草案多係學說或現行實務論旨之明文化,頗具參考價值,爰以虛框標示,列明公告日期。     八、名詞解釋:就各該條相關法律名詞或基本概念,以簡明精鍊的文字為闡述,並註明相關論著出處,以便讀者參閱原典。     九、實務見解:本書收錄有司法院解釋、判例、判決、決議、法律問題,擇取其中具參考價值者,或予全文或節錄方式。     十、概念釐清比較表:將重要考點之較難理解

或較易混淆之法律概念以圖表比較呈現,使學習更能融會貫通並提升思辨能力。     十一、大法官解釋:本書收錄大法官解釋解釋爭點、解釋文全文,並精心設計大法官解釋體系表。係以法典出發,或與坊間論著略有不同,僅供讀者參考。     十二、索引表:書末附有法規名稱暨簡稱索引表,並附有解釋、判例、裁判、決議、法律問題之索引表,依年代先後排序,以利檢索。

有限公司股東責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張超雄在星期三的立法會大會上直斥港鐵為惡霸,殘民以自肥。雖然政府佔有七成股權,並不斷注資港鐵投資發展,卻縱容港鐵加價、拖延興建幕門等惡行。政府應對加幅設有上限,計算事故次數,並設票價穩定基金,最終回購港鐵。

張超雄議員:主席,究竟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這個怪物是屬於市場上的一間上市公司,還是一間公營機構呢?說它是上市公司,它確實已上市,很明顯是一間商業運作的機構,能加價便加價,以賺錢為最終目的。這點毋庸置疑。不過,港鐵公司的大部分股權-- 超過七成六 -- 卻由政府擁有,甚至其董事局成員基本上全 由政府委任。那麼,究竟這公司是一個公營部門,還是甚麼呢?

主席,港鐵公司會變臉,當需要發展新路線時,便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成為一個公營部門。港鐵公司表示,經計算,開發一條新鐵路,若非由公帑補貼,便不太好,它不會作出投資。於是,它每次開發新服務時,便向政府索取土地和金錢,立法會則每次都批准。例如,沙中線共用去714億元公帑;廣深港高鐵是669億元;西港島線是127億元;南港島線則是九億多元;再加上黃竹坑用地的物業發展權。香港市民把數以百、千億元計的公帑交給它,然後賺到的金錢去哪裏了呢?到股東那裏去了,不是市民的口袋裏。這便奇怪了,為何這個世界會有如此划算的生意呢?一盤由政府提供資本的生意,並且提供公共土地,它基本上是賺定了,因為鐵路是我們的優先政策。這間鐵路公司很厲害,我相信它可能是全世界乘客量最高的公共鐵路系統,它賺定了。

港鐵公司賺到盡仍然加價,並在已發展的鐵路上蓋物業,以低於市價的地價補償政府後,更賺到盤滿缽滿。你看我的舊同事林本利當年以49億元購買了8幅發展土地,然後補地價,當年沙田、烏溪沙、車公廟、大圍一帶的補地價由999元至三千七百多元不等,但實際上,經"發水"後,地價約為每平方呎800元至3,000元不等。主席,你看看現時出售的御龍山、名城等豪宅,每平方呎索價近萬元。基本上,我們在不斷用公帑補貼這間公司,它的生意越做越大,還要加價。可加可減機制無須考慮其利潤,也不考慮其物業發展賺到盤滿缽滿,純粹考慮其成本。甚至連它的生產力增加了也不予計算,賺得再多也沒有問題,成本增加便可加價。這個世界怎麼會有一盤這樣的生意呢,主席?這沒有理由、極度離譜。

雖然港鐵公司服務不錯,但很多弱勢社羣不敢外出,便是因為交通費昂貴。爭取了這麼多年,才爭取到殘疾人士和長者的票價優惠,還是政府再補貼的,不是港鐵公司支付的。我們爭取的原意,是希望港鐵公司能負上企業社會責任,連這也不做。失明人士跌落路軌,要安裝幕門,便索性加車票,把費用轉嫁顧客,這間公司在做甚麼呢?它賺錢是賺定了,取盡香港人的好處。

港鐵公司做過甚麼好事呢?去年發生19宗墮軌事件;2006年 至2010年有四百多人跌落路軌,當中有77人受傷或死亡。這批人連領取由社會福利署轄下的交通意外傷亡援助基金也沒有資格,因為該基金不包括這類鐵路傷亡。要以民事責任控告它很困難,要索償則完全不獲理會。這簡直是惡霸。

港鐵公司的董事局成員很厲害,高級行政人員月薪高達千多萬元。再看它的年報,會發覺他們的薪金包括一種浮動獎金,而獎金視乎公司業績和個人表現,包括3年的滾動經營利潤。其實,這間公司賺的錢越多,高層便越分得多錢。這究竟是甚麼來的?取盡香港人的好處,真是吸血鬼。

雖然港鐵公司提供一項很重要的服務,但這服務建基於香港人的血汗錢。港鐵公司令人憎厭的,是其"吃人不吐骨"的行為,只懂得加而不減,計算成本時,永遠賺定,不會虧蝕。長此以往,香港很多低收入人士如何能負擔這項交通費呢?政府本身撒手不管,身為最大股
東,以商業運作和決定為理由,交由港鐵公司負責,話說得好像仁慈,實際是置香港人的利益於不顧。

《港鐵票價,行會把關》議案

日期:2012年12月05日(三)
時間:上午11時
地點: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
議程:
http://www.legco.gov.hk/yr12-13/chine...

Facebook臉書(張超雄):https://www.facebook.com/fernandocheu...
Youtube 頻道:http://www.youtube.com/user/cheungchi...
張超雄個人網站:http://cheungchiuhung.org.hk/chi/
工黨網站:http://www.labour.org.hk/

企業有限合夥制度之研究─日本與我國法規制之比較

為了解決有限公司股東責任的問題,作者周盈如 這樣論述:

在全球化影響之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漸轉變,為了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日本創設可活用人力資源之組織型態,以美國法為藍本,制定合同公司及日本有限責任合夥制度,以提供日本企業多樣化之選擇。其共同特徵為出資者有限責任以及彈性、靈活的經營方式。而我國行政院於2007年6月27日通過「有限合夥法」草案,若該法順利經三讀通過,未來將出現新型企業組織可供創業投資人選擇。本文透過探究日本合同公司及日本有限責任合夥制度,反省我國之有限合夥法草案內容,與發現不足之處,期能對於我國將來立法具有啟示意義。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與範圍、架構。第二章為企業組織型態,說明我國與日本目前現行法規下的主要商業

組織類型,並提出公司型組織及非公司型組織於實務運作上面臨之問題。第三章為日本合夥型企業組織,本章先考察日本合夥型企業組織之立法藍本—美國法之規定,目前美國合夥型企業組織型態包括:有限合夥、有限責任合夥、有限責任有限合夥以及具備合夥與公司特徵之有限責任公司,接著詳述日本有限責任合夥與合同公司之制度內容,藉由瞭解上述組織類型發展背景與脈絡之過程,作為與我國有限合夥草案比較分析之基準。接著,從有限責任合夥及合同公司目前設立狀況來探討該制度推行時所面臨之問題,以及未來修法之方向。第四章為我國有限合夥法草案之分析,針對目前行政院公佈之有限合夥法草案之立法背景、主要重點加以說明,並與兩合公司及隱名合夥相比

較。第五章為結論。

零碳實踐革命:厚植全球競爭力,再造企業永續經營

為了解決有限公司股東責任的問題,作者松尾雄介 這樣論述:

政府於2022年3月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 相關修法將逐步擴大適用範圍,中小企業實施減碳日漸急迫…… 在淨零時代,本書專為企業撰寫,以提高經營決策精準度為目標,從淨零碳排目標設定、 再生能源籌措、投資人如何因應、到資訊揭露為止,搭配企業的具體案例,提供實用解說。   低碳轉型是未來十年企業生存關鍵   全球無可避免的綠色供應鏈已加速形成   因著聯合國氣候峰會的舉行,台灣也公布了2050淨零排放路徑政策,淨零碳排是全球企業急起直追的目標,也將改變產業及生活的面貌。企業如何建立穩健的脫碳計畫?企業如何達到RE100?如何讓ESG成為企業的DNA?掌握氣候變遷

下的時代競爭力,攸關企業生存與永續。回應氣候變遷的風險迫在眉睫,企業不得不加速低碳計畫;這個破壞性變革,是挑戰也是機會。在社會期待企業轉型的現在,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脫碳經營」的全貌及各種嘗試,闡述氣候危機對企業的影響,討論相關法規與實際案例,帶領您從氣候變遷的脈絡邏輯開始,一步一步實踐淨零之路。   氣候變遷時代下企業最重要的KPI是「碳預算」   日本知名企業這樣做:   實例一:日本知名不動產公司積水房屋在2019年2月,建設了全住戶皆符合ZEH標準的日本第一棟淨零耗能公寓(Net Zero Energy House Mansion),至今也持續致力於節能住宅的建設。   實例二

:知名事務機品牌理光股份有限公司覺察世界潮流與利益相關者的要求,以脫碳社會與循環經濟為重要發展策略。   實例三:跨國電子製造公司富士通分階段轉換為可再生能源供電,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提高至1.5度。   (更多內容,請參閱本書) 本書優勢   1. 從氣候變遷的成因談起,討論近年全球興起的氣候組織與法規。   2. 最熱門脫碳關鍵字解析,如巴黎協定、RE100、碳預算、碳定價、CBAM、碳洩漏、TCFD等等。   3. 以豐富圖表呈現重要數據,幫助企業擬訂中長期目標。   4. 收錄日本案例分析,提供企業思考方法,打造專屬減碳計畫。 盛情推薦   陳美滿∣玉山金控總經理暨永續長   陳鴻

儒∣臺灣環保暨資源再生設備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葉欣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鄭仲凱∣BSI英國標準協會台灣分公司技術長   簡山傑∣聯華電子共同總經理暨永續長   (依姓名筆劃排序)

論資本三原則在實務運作上之存在價值

為了解決有限公司股東責任的問題,作者曾炳霖 這樣論述:

我國於民國五十五年採用折衷式授權資本制,隨著經濟金融環境之快速變遷,在金融商品不斷地推陳出新下,原先公司法資本制度設計所遵行之資本三原則,似乎與目前實務運作上產生甚多扞格之處,甚至有學者直指資本三原則妨礙到正常商業活動之進行而建議應予以揚棄。 由於有限公司股東責任有限之故,公司資本乃成為債權人權益保障之堡壘,因此防止資本遭致不當侵蝕之制衡機制,自然成為公司法立法之重點所在。雖則,資本三原則在債權人保障體系中之定位並未十分明確,三原則彼此在理論上仍存有相當矛盾,其在實務運作上亦因甚多例外規定,而受到前所未有之衝擊。然而,資本三原則在實務運作上仍持續發揮其影響力,有關資本制度

相關法令之訂立,仍將其奉為重要之參考準據。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資本確定原則仍因資本登記、股款繳納之嚴格規範,而證明其被持續遵行著;資本不變原則亦因嚴格減資程序、公司分割之限制等規定,依然具有一定之影響力,甚且,資本維持原則仍須仰靠資本不變原則之規範,方具實益;至於資本維持原則之重要性,乃屬無庸置疑之事,舉凡公司股利發放之限制、交叉持股之規範、原則禁止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等,均是資本維持原則之具體實現。因此,資本三原則在目前實務運作上仍具高度之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