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 停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東海大學 停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博恩.崔西寫的 一個人的執行力:你要什麼?怎麼要,才能得到?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四方客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也說明:... 至東海路思義教堂及文修停車場。 2016年7月1日:開始營運大台南公車77-1路「安平環線假日公車」路線。 2016年9月1日:接手原統聯客運營運的東海大學校園公車路線。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方國定所指導 賴以恆的 以決策樹建構職涯輔導規劃:從學習歷程到就業資訊 (2021),提出東海大學 停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決策樹、校務研究、職涯輔導、UCAN。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胡碩誠、劉育津所指導 邱泊瑄的 學業成績表現與大一就學穩定度之關聯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少子化、程式設計、就學穩定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東海大學 停修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中創業巴士首度發車參訪基地交流青創經驗| 地方 - 中央社則補充:工策會總幹事黃于珊在會中說明,台中市創業育苗資源共享計畫邀請中興大學、東海大學、靜宜大學、台中科技大學、台中教育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嶺東科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東海大學 停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個人的執行力:你要什麼?怎麼要,才能得到?

為了解決東海大學 停修的問題,作者博恩.崔西 這樣論述:

  .你常常用「我希望......」的口氣說出心願。  .有不少想法,苦惱的是不知從哪開始。  .你認為人生的變化大過計畫。  如果你同意其中一項,那麼你就需要學會「一個人的執行力」。   這是一個「不要,就永遠得不到」的世界,現在,你可以用這本書,練習用踏實的做事方法,把「我希望」變成事實。   不管你的目標是有錢、健康、減重、改善人際關係,還是找到一份有前途的工作,都需要「一個人的執行力」。 博恩.崔西認為:   ◎成功真正的祕密是,根本沒有所謂的『祕密』。有的,只是人們一再從成功或失敗中發現的普世原則與永恆真理而已。快樂、健康、富裕不會憑空而至,全都是精心設計的、是因果關係鐵律的產物。」

  ◎他只有高中學歷,但是他能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獲得成功的有效方法是:   壹、四大技巧訂計畫  文字化、視覺化、情緒化、找理由   貳、今天就開始,而不是明天  ★你日後的人生品質,取決於你今天所做的選擇與決定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未必是直線   參、99%的時間你得不停修正  ★先認清:過程中你有99%的時間是偏離航道的,成功之路從來不是筆直向前  ★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時,不要立即反應、不要過度反應,應該先問問題。   肆、避開捷徑的誘惑,控制恐懼,成功之前絕不放棄  ★人類最強烈的欲望之一,是不勞而獲(或盡可能不勞而獲)  ★讓追逐目標的欲望不斷高漲,就能駕馭恐懼  ★想成功,最

重要的一項品質就是:自律。在你應該的時候、無論喜不喜歡,做你應該做的事,這就是自律。     健康、財務獨立、人際關係、好工作,所有人都追尋這四大目標。博恩.崔西提出一套讓你『問問自己』的題目,讓你檢查自己離美好日子還差多少距離。接著,你就可以開始實施這個『成功計畫』:   →還沒起步就得定好目的  →你的選擇不能只有一種  →定計畫:能具體而詳細地寫下來的,才算計畫  →計畫的起步就像飛機起飛,一定要把油門踩到底,衝刺才能升空  →所謂計畫,就是要有遇上亂流的心理準備  →99%的時間你都不斷在調整路線  →學得快的人,進度就會快  →捷徑不會讓你變快,別理會途中的幻象  →勇氣是能夠控制恐

懼,而不是沒有恐懼  →用行為表現出你的自律 作者簡介 博恩.崔西﹝Brian Tracy﹞   是美國最頂尖的商業議題名師,他是暢銷書作者,也是全球在個人與專業發展領域首屈一指的顧問與教練。他每年向二十五萬人發表演說,議題從個人成功到領導、到管理效益、創意與銷售。他寫過三十幾本書,製作的影音教學產品超過三百件。他的許多作品經譯為其他文字,在五十二個國家廣為使用。他與康貝爾.傅瑞瑟﹝Campbell Fraser﹞合作,共同製作了先進教練與導師計劃﹝Advanced Coaching and Mentoring Program﹞與登峰造極教練計劃﹝Coaching Excellence Pro

gram﹞。   他曾為IBM、麥道﹝McDonnell Douglas﹞與「百萬圓桌會」(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等等一千多家公司提供顧問服務,接受他親自訓練的人超過兩百萬。他提出的,都是事實證明有效、切合實際、可以迅速付之行動的構想。他的讀者、研討會參與人、與接受他教練的客戶,從他身上學得許多可以立即運用的作法與策略,在人生與職涯中締造更亮麗的成果。 譯者簡介 晴天   資深媒體工作者,現專務譯事。譯作豐富,包括《大事法則:其他不予理會》、《當主管,必須懂這些!》、《誰說重要事不能明天做!》、《猶太人的思考技術》、《猶太人的致富技術》(以上均由大是文化出版)、

《慈悲領導》、《所羅門王的智慧箴言》等數十本。 推薦序 要奔跑但不亂跑,要飛翔卻不亂飛 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 彭懷真博士前言 真正的祕密 第一章∕起飛前,先選好目的第二章∕人生的選擇不能只有一種第三章∕寫下來的,才算是計畫第四章∕為旅途做準備第五章∕全力衝刺起飛第六章∕為亂流做準備第七章∕不斷調整路線第八章∕學得快、飛得快第九章∕啟動你的超意識第十章∕避開捷徑和其他幻象第十一章∕控制恐懼,而不是沒有恐懼第十二章∕高度自律結論∕成功不偶然 推薦序要奔跑但不亂跑,要飛翔卻不亂飛文∕彭懷真博士(東海社工系系主任、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   我是社會工作系的老師,也是社會福利組織的秘書長。社

會工作應該是行動力強的職業,因為我們必須「工作」,而且是與人一起工作來解決問題。但我發現:許多社會工作者未必喜歡與人互動,自身的行動力很弱。   在今年社工日(四月二日)剛過,我辦了一個二十幾人的座談會,邀請台中縣市十幾個機構的社工主管參加,多數都服務十年以上。我很詫異:他們彼此幾乎都不認識,政府的人民團體主管不認識重要民間機構的督導,安養院的執行長從來沒去過其他安養機構,從事兒童關懷的不知道另一個地區有一處做同樣服務的機構...。我不曉得他們的機構之間如何聯繫?遇到案主的問題需要轉介時怎麼處理?期望媒體幫忙反映某些共同困境時,可以找誰?   這樣的現象在無數上班族、作業人員、銷售人員乃至公務

員身上,都看得到。大家淪為「方塊族」,每天在家庭、車子、辦公室之間固定地挪動,很少進入其他的空間去探究。日復一日單調地做重複的事,漸漸被框框給限制了。   這本書清楚告訴讀者:你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不僅走出框框,更昂首飛翔。作者一開始就提醒:「人生就是長途飛行,只要目標正確,航線大致確定,就揮別安適,大膽飛吧!」全書透過諸多飛航的例子,讓我們彷彿也搭上了這架透過目標管理實現夢想的班機,一面閱讀一面構思如何使人生更好。   正如飛機一定要離開地面,我們一定要掙脫習慣的枷鎖。今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西恩潘是特立獨行的演員,他在戲裡戲外的人生都很精彩,勇於作自己,在好萊塢以個性火爆備受爭議,不過他

特別能精彩詮釋各種人的人生。在這部獲獎的電影《自由大道》中他飾演哈維米克﹝Harvey Milk﹞,是美國首位大膽出櫃,經過多次挫敗,終於當選舊金山市市議員。哈維米克為人權奮戰,成為劃時代的人物,卻因為主張同志人權,從政表現十分傑出而遭嫉妒,於就職隔年與當時的市長同遭另一位議員刺殺身亡。   這部戲一開始時主角說:「我已經四十歲還沒有做過一件有意義的事,而我可能活不到五十歲。」自此開始為同性戀者打拚的輝煌歲月,雖然他果然沒有活到五十歲,但哈維米克的人生非常精彩,對社會的貢獻極大。   我很難想像為什麼人們會甘於一事無成?可能是怕突破吧!正如第二章引述心理學大師馬斯洛(Abraham Maslo

w)所寫:「人類史就是一部男男女女賤賣自己的歷史。」由於恐懼與膽怯,許多原本能夠成就大事的人,寧可以區區小事,繼續做著自己很不喜歡的工作,面對讓他們不快樂的伴侶,不戒掉那些有害健康的習慣,投資不了解的標的...。   這樣的人生,夠嗎?值得嗎?應該如此嗎?當然不應該如此!如何突破呢?關鍵是「要縮小目標與願望之間的距離」,我很欣賞他在第三章所提醒的:「最大多數人心裡頭想的,其實不是目標,而是願望。他們充滿希望、美夢、與幻想,卻只像是「煙一般」的目標。這種目標就像抽菸之後吐一口煙,沒有明確的焦點與方向,在想像中迅速消散,不見蹤影。」因此,他以「人生目標管理」的概念與作法,一步一步地教導讀者實踐目標

。   甘於一事無成的人幾乎都是「混日子」,沒有全力以赴。我非常贊成作者在第五章所提醒的:「你身邊的人大多數只以半速、或以不到半速的速度前行,但工作時間就要不斷工作。當你在工作的時候,就工作,不要浪費時間不做正事或用工作時間搞社交。既然來上工,就工作一整天,下決心每天早一點開工,做得更努力一些,下班晚一些。對那些習慣浪費時間的人敬而遠之。」   我長期擔任管理職,管理少不了聊天以維持人際關係,但那只是幫助工作完成的催化劑,不可能取代工作。聊天像是炒菜中加的鹽,不能沒有也絕不能多。真正的重點是「一個人的執行力」,能否做好自己的事創造出績效,比是否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更重要。   我最近獲聘為行政院

婦權會委員,回顧過去十年,每一年都有新的邀請,都是珍貴的肯定。我如何在忙碌中喜樂?正如最後一章的標題:「高度自律」,要奔跑但不能亂跑,要飛翔卻不可亂飛。建議你認真實踐書中的智慧之言,如此,你我的人生會更棒。 前言成功真正的祕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孔夫子   光憑念頭,無法吸引好事   我們生活的世界當中,每個人都希望快樂、健康、苗條、富有,而且愈快、愈容易做到這一切愈好。人類的整個歷史過程裡頭,為了呼應這種幾乎無處不在、想要一夜之間就成功的需求,數不清的人和組織於是提供各種誘人花招,標榜各種特殊技術、詭奇想法、與祕訣,都是為了讓人不需付出努力就能成功與快樂。   每隔一兩年,就會有人推出《

祕密》之類的書,鼓吹一步登天、輕鬆致富不難。根據《祕密》的說法,你所要做的就是「想」,只要將好念頭視覺化,就能吸引你想望的一切好事進入你的人生。對於那些不願意下必要的苦功來完成有價值事物的人來說,這點子很有吸引力。   然而,成功的真正祕密是,根本沒有祕密。有的只是世世代代以來,人類發現、然後再發現的普世原則與永恆真理而已。快樂、健康、與富裕不會憑空而至,它們是精心設計的成果,是因果關係鐵律的產物。   這項鐵律說,「凡有因,必有果。」也可以這麼說,「凡有果,必有因。」也就是說,你做了某些事,就會得到某些成果。《聖經》上有句話說,「你播下的是什麼,收成的也是什麼。」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爵士寫道,

「任何一項作用力,必有一項等同的反作用力。」   成功沒有「祕密」,但有一條簡單規則:如果你能效法其他成功的人,做他們所做的事,一再的這麼做,那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擋你,逐漸獲得和成功的人一樣的結果。反之,如果你不能效法其他成功人士的作為,沒有人能幫你。成功不是偶然,不是運氣,而是一種設計出來的成果,就是一種因果關係。 「沒錯沒錯,成功就是這理由」   或許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後來成為宗教、哲學、形上學與心理學的基礎原則,就是「思想是因,情境是果」,換句話說,你的思想創造你的現實。你見到的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你所認定的世界,無論你往何處看,你看到的是你自己。說的更廣泛點,你的外在世界,是你內

心世界的一面鏡子,無論你在內心想到的什麼,外在事物都會向你反映回來。你如果想知道一個人內心想些什麼,只需觀察外在的他身上發生了什麼就行了。   沒有人能違反「外在世界呼應內在世界」的「呼應定律」(Law of Correspondence),至少沒有人能長期違反。你如果內心沒有做好持有一些東西的準備,沒有為此下足功夫,你外在絕不可能長期取得、持有這些東西。   有人說,要成功,必須擁有成功的條件。所謂成功的條件,就是你的外在想擁有什麼、經歷什麼,內在就浮現出心理上相對應的東西。你想改變你的外在世界,就得改變你的內心世界,就像德國文豪歌德(Goethe)所說,「想得到更多,你必須先讓自己的內在更

多。」   也就是說,無論在哪一個領域,如果想創造不同的人生,首先你就得轉變成不同的人。你必須學習、成長,擁有必要經驗,從經驗中得到智慧和見解,從此你才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一切並無捷徑。   我想到一個比喻成功歷程的故事。許多年來,我在全球各地和數以千計的人談過這個比喻故事。每次我說過這個故事之後,和我談話的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會說,「沒錯沒錯,我今天之所以成功,正是這個理由。」 變化大過計畫,計畫可以對付變化   許多年來,我搭飛機往來全美各地與全球各角落,次數多到數不清。但直到有一天,我才學到這件再明顯不過的事實:無論你搭什麼飛機,無論你往哪裡飛,在九九%的飛行時間中,你都是偏離航線的。由

於上升氣流、下沉氣流、側風、亂流、風暴、閃電與地球磁力等等不可避免的條件,飛機在整個旅程中,總是偏離航線而飛。   但每次飛機要從洛杉磯起飛、飛往紐約時,機長總會用麥克風對旅客說,「各位來賓,歡迎你們搭乘我們公司的航班。我們今天的飛行大約需時五小時十二分,預定下午五時四十分在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著陸。祝各位旅途愉快。」過了五小時十二分,飛機果然根據預定時間,一分不差地降落在拉瓜迪亞機場。   我要說的是:人生的旅途也一樣,你大多數的時間是偏離預定路線的。無論事先規劃與準備多麼周詳,你的人生仍將充滿進兩步、退一步的波折起伏。從展開人生旅程起,直到抵達終點為止,你必須不斷更正行程。你必須重新啟動,停下

來,往左或往右,從障礙物底下鑽過,或由上方超越,而且往往你還得走回頭路。如果立志要做個自己想做的人,完成目標與維持成功,「波折」是你必須擁有的基本經驗。 飛行,意思是......   一位智者以前告訴我,「成功才是目標,其他一切不過是註腳。」想幹下一番大成就,你需要明確的目標、計劃、與行程表,明白今天的你在哪裡、未來的你要到達哪裡。你需要事先訂定一個飛行計劃,在旅程中用它做為指南,之後,你必須有「起飛」的勇氣,必須在沒有成功保證的情況下,充滿信心地啟程。在旅途中,你必須做好不斷調整路線的準備。而你特別要搞清楚的是,飛行,意思是起飛以前就得決定一直保持航行,直到抵達目的為止。 出發吧,然後一路修

正   最精密、能夠分毫不差命中目標的導彈,首先也得發射出去才管用。它必須發射升空,在導向機制啟動以前,還是得朝著目標運動才行。   同樣的道理,在你可以運用你能動員的一切力量、能力以前,也得先發射升空—跨出第一步。你得採取行動,首先就是克服對失敗的恐懼,接著要克服可能出現的失望。你要揮別舒適地帶,也就是不能再只活在有限的行為與環境類型當中,躲避任何危機感,你得進入「不安地帶」。   成功的真正祕密是,人生彷彿一次長途飛行。首先要決定去哪裡,登機,然後起飛;在事先就知道整個旅途過程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會偏離航線的情況下,朝目標飛行。一旦啟程,就得準備好這趟路上會不停調整路線,直到抵達目的地為

止。 開始飛吧   你可以採取十二個步驟,來完成這趟為了得到比以往更多的幸福、健康、與富裕而展開的飛行旅程。若能一一做到,你必能主控自己的人生,激發出你心理層面的力量,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你依照預定時間達到目標的機率也更高。本書就是在告訴你這十二個步驟。 你要什麼樣的人生?決定目標時,必須先完全自私、完全理想化。你得想清楚,究竟哪些狀況能在你達成時,帶給你最大的快樂和滿足。想像自己只需揮一揮魔法棒,就能使人生的每一面向都完美無瑕,那麼,這完美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如果你知道自己不會失敗,你對人生會有什麼美夢?你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要想像你不受任何限制。想像自己有得是時間,有得是錢財資金,有得是知

識與技巧,有得是友人與各種關係,還擁有一切必要教育與各種能力,足以完成你為自己訂定的一切目標。換句話說,你想像自己擁有一張沒有上限的信用卡,可以搭機飛往任何目的地。理想的工作是……先談工作與職業生涯。‧ 如果你的收入很理想,你希望自己賺到的錢有多少?‧ 如果上班的場所十全十美,你希望在什麼樣的公司或組織工作?和哪種人一起工作?‧ 如果能設計自己的工作,你最喜歡做的是什麼?用哪種方式工作能使你最有生產力?‧ 你有什麼特別的天賦與能力,希望發揮到極致?你可以運用十項指標,判斷自己是否入對了行,是否做著來到這個世上命定要做的工作:1, 你愛你的工作。這工作讓你感到有趣,使你著迷,吸引著你。2, 你希

望成為目前所從事這一行當中、排名前百分之十的佼佼者。3, 你羨慕你這一行的頂尖人物,希望能像他們一樣,達成同樣水準的成就。4, 你喜歡學習有關你這一行的東西,你會讀相關書籍,參加課程和演講,收聽相關的節目。5, 適合你的工作,就是你容易學、也容易做得好的工作,對你來說自然而然的事情,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卻滿難。6, 當你全力投入這個工作時,時間似乎靜止了,你會忘了吃飯、喝水、休息。7, 在這一行的成功經驗,為你帶來最大的自尊與滿足,以及攻上山頂的經驗。你迫不及待想再次攻頂成功。8, 不上班的時候,你還是喜歡想著你的工作,喜歡談你的工作。工作與你的人生已經交織在一起。9, 你喜歡與你這一行的人為伍,

每有機會就會與他們擺龍門陣。10, 你打算做這工作一輩子,永不退休,因為你太喜愛這工作。有人說,「做你愛做的,錢自然隨之而來。」真正的成功,來自你找到你愛做的工作,然後全心全意的做好、做更好。拿定主意,什麼是你的理想工作或職業生涯,這是你選擇真正的人生目標以發揮潛力的必要條件。

東海大學 停修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麟山鼻#風稜石#白沙灣

又趁著假日再次走訪麟山鼻,這次的天氣非常適合空拍,陽光和風力的情況都非常理想,可惜遊客稍多,無法低飛拍攝。

也因為麟山鼻與白沙灣距離非常的近,所以可以看到白沙灣,擠滿了戲水的遊客,好不熱鬧,也象徵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碧綠透澈的海水,佈滿各種奇岩怪石,還有先民捕魚修築的石滬,吹著微微海風走在麟山鼻步道,等待黃昏時刻的來臨,這種感覺非常的愜意舒暢,走完後還可以去富基漁港品嚐海鮮,這樣的行程規劃,是不是非常吸引人呀?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以決策樹建構職涯輔導規劃:從學習歷程到就業資訊

為了解決東海大學 停修的問題,作者賴以恆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大學生之職涯發展,以「入學前」、「在學期間」、「畢業後」三階段的資料,應用Holland人格特質理論等文獻,對應教育部UCAN平台的職能工具作為規則分析之基礎,發現學生之學習歷程與職場表現的相關因素,並利用SWOT分析提出學生職涯規劃以及學校輔導策略的方案,期望學生能透過規則與建議找到職涯方向,並協助學校執行全面品質管理(PDCA)完善職涯輔導活動。本研究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的校務研究資料庫(IR)與校友問卷作為資料來源,資訊來自民國100年至103年的歷屆大學畢業生,並依管理學院、工程學院、設計學院、人科學院作為分類。在學生「入學前」透過個人的興趣類型,分類出對應的RIASEC人格

特質代碼,並取得其統測成績及入學管道等學籍資料,進一步的與「在學期間」的校、院必修及學期成績做串接,最後與「畢業後」滿一年學生流向追蹤問卷調查做整合,使用資料探勘技術中的分類回歸樹(CART),建立出職場滿意度高低及薪資月收入的分類預測模型,利用決策樹判定出的最佳分類規則,作為職涯輔導的依據,提供給學校單位以及學生做參考,希望幫助大學生的職涯規劃並改善學校現有的職涯輔導,並以此作為將來. 系統化職涯輔導流程的開端。依據CART對雲科大學生的資料分析結果,歸納出三項研究貢獻:(1)利用資料探勘的技術,找出職場滿意度的高低規則,能有效的依據圖形化及數據指標,在時間上依學生的學習歷程規劃輔導項目,輔

導人員以及學生得以透過可解釋的資訊評估學習狀況,有效降低輔導的人力以及時間成本,提高學生尋求職涯輔導的意願與興趣。(2)學生畢業後在職場上的工作滿意度、升遷幫助及優勢、專業與工作相符程度和學生人格特質與學習歷程具有關係。(3)利用SWOT優劣勢分析提供職涯輔導的策略方案,協助學生以及學校單位,強化學生畢業後職場競爭力。

學業成績表現與大一就學穩定度之關聯分析

為了解決東海大學 停修的問題,作者邱泊瑄 這樣論述:

在現代少子化的衝擊下,大學新生人數日益減少,造成 大學錄取率來到了 90%以上。同時,根據統計數據示,大學休退學率逐年上升,來到 15%以上。休退學最常見的原因有專業科系技能沒有達到學生的期望以及學生所選的科系並不是自己所喜愛的。本研究主要以北部某私立大學資管系大學一年級之在校成績以及入學成績進行探討就學穩定度之關聯性。該校資管系因為課程的不同分為三個組別,分別為資管 A組、資管 B組、資管 C組。首先利用這三個組別之間進行分析休學、轉系、退學人數是否有差異。接著針對三組共同必修科目,國文、英文、程式設計成績進行近一步分析。分析結果發現,休轉退學生與在校學生成績顯著差異的科目為程式設計。根據

分析結果,我們嘗試回溯分析國文、英文、數學的入學考試成績與大學一年級之程式設計成績之間的關係。分析結果發現,數學成績與程式設計成績呈現正向關係,這意味 著學生的數學入學考試成績較高,對於大學的程式設計成績會有更好的表現。就學穩定度是目前評估系所辦學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本研究的主要貢獻則在分析並提供研究對象影響該系學生就學穩定度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