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銷概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核銷概念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發展性社會工作:與社會創新的對話 和全道豐的 專責報關人員【通關實務(含概要)】(109年最新命題大綱.精準掃描全新改版!)(6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巨流圖書公司 和鼎文所出版 。

南華大學 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 林昱瑄所指導 劉睿的 肢障者義肢輔具費用補助制度研究─從使用者需求出發 (2021),提出核銷概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肢體障礙、輔具、需求評估、義肢補助。

而第二篇論文玄奘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李錫棟所指導 張世浩的 論地方議員虛報公費助理補助費之刑事責任 -以利用職務詐取財物罪為中心 (2021),提出因為有 地方議員、公費助理、人頭助理、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罪的重點而找出了 核銷概念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核銷概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發展性社會工作:與社會創新的對話

為了解決核銷概念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發展性社會工作強調跨學科的整合,有利於更準確地回應社會問題與需求,因此愈來愈多非營利組織投入其中。而台灣近年來不斷興起的社會問題,如青年貧窮、長期照顧,都意味著我們需要有新的思維與工作方法,因此「社會創新」便成為發展性社會工作實踐的一條途徑。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從2015年開始至今,與台大社工系合作辦理三場有關發展性社會工作的國際研討會,並將會中分享彙整為《發展性社會工作:理念與實務的激盪》、《發展性社會工作:全球應用.發展對話》及本書出版。     本書以「社會創新」為主題,收錄正在實踐的發展性社會工作創新案例,亦彙整演講及論壇記要,以分享發展性社會工作的理念、實務及對話,希望有

助於讀者開拓更廣、更深的創新思維。 編者簡介   周鎮忠     學歷: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社會福利博士   現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福利學院Hutto-Patterson慈善基金會講席教授   研究專長:社區服務、社會服務輸送、社區分析、需求評估   楊培珊     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博士   現職: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研究專長 : 長期照護、老人福利、質性研究、社會工作整合服務模式、失智友善社區網絡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為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

者的同理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推薦序一 / James Midgley  推薦序二 / Jo Spangaro  推薦序三 / 古允文 推薦序四 / 李禮孟 主編序 / 楊培珊 謝誌 / 林文賓 理念篇 1. 發展性社會工作與社會創新 / Manohar Pawar(國際社會發展聯合會主席) 2. 經濟成長與社會總體發展共同演進的推手─

社會經濟 / 胡哲生(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理事長) 3. 亞洲社會企業發展:為發展性社會工作帶來的洞見與學習 / Marie Lisa M. Dacanay(亞洲社會企業研究所主席) 本土篇 1. 以在地投資活化社區產業 / 高永興(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顧問) 2. 公私協力推動偏鄉區域創新:梨山長照交通接送個案 / 侯勝宗(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特聘教授) 3. 社會工作的創新實踐:南投埔里鎮厚熊笑狗生活照顧體系 / 梁鎧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4.「錢盡」與「前進」?! 談經濟弱勢戶就業困境與培力 / 林祈妏(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北區區長室高

專)、王珮君(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恩望身心障礙者人力資源中心主任)、林易萱(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恩望身心障礙者人力資源中心組長) 5. 自立培力‧遊戲自在:發展性社會工作於智能障礙者社區居住之運用 / 徐慧敏(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新北區區長室特專)、簡仲君(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新北市汐止秀峰家園組長) 海外篇 1. 閃亮星星的孩子 / 陳進松(香港新生精神康復會賽馬會心志牽社交能力發展及就業支援中心經理) 2. 社會共融餐廳:以香港扶康會社會企業餐廳案例說明 / 麥潤芸(香港扶康會副總幹事)、蕭慶華(香港扶康會服務總監) 3. 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從精神障礙轉變到精神

健康 / 黃素娟(香港新生精神康復會社會企業總經理) 對話篇 1. 綜合座談:能力的培養與建立─跨領域合作所需的知識、技能、工具及資源 / 周鎮忠(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福利學院教授)、Manohar Pawar、Marie Lisa M. Dacanay、胡哲生、黃秉德(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常務董事)、楊培珊(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侯勝宗 主編序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於2014 年首度舉辦「發展性社會工作:理念與實務的激盪」國際研討會,當時提出「發展性社會工作」概念可說是石破天驚的創舉,引起諸多迴響;之後於2016 年再度以「全球應用‧發展對話」主題、2019 年第三度

舉辦國際研討會,提出「社會創新」的主題。這三次國際研討會,逐步累積出更寬廣的概念範疇與實踐領域,但始終如一的是,發展性社會工作的核心精神,就是「對話」、「共生共融」、「在地紮根」與「不斷創新的改變」。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三次研討會的發表論文,都在基金會同仁的高度專業協助之下,以專書論文集的形式正式發表,不讓研討會中的精闢發言,在一天半的熱鬧之後就消失而無從參採或引用,這實在是非常大的一項工程,甚至可說是台灣社工界近年來碩果僅有的大建設,趁此機會,我要特別給予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全體同仁,熱烈的掌聲以及一個大大的擁抱,你們真棒!多年以來,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系非常榮幸能成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

忠誠伙伴,我系古允文教授、鄭麗珍教授、以及我系多年好友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福利學院周鎮忠教授,長期在「發展性社會工作」這個主題上,亦師亦友地陪伴基金會同仁,2019 年本人有幸能躬逢其盛,接下前輩教授系主任的棒子在台灣大學法學院霖澤館舉辦國際研討會,同時也非常榮幸擔任2019 研討會論文集的主編,繼續協力辦好這項有意義的工作,更豐富了台灣發展性社會工作的文獻與資料庫。     2019 年會議邀請到國內外發展性社會工作的專家學者,內容精采絕倫,本人全程參與,見證了研討會現場熱烈的氛圍,以及不同世代的社會工作者所共同擁有的願景與目標:改變社會結構性貧窮、提升個人發展與福祉、以及不斷地以社會

創新來因應變動中的全球與亞洲國家內部的經濟與社會難題。這些精彩的報告,不僅僅推促著社會工作者向前奔跑,也激勵著我們每一位回到社會工作的初衷本懷,無論是在兒少、老人、精神康復者、智能障礙者、弱勢者就業與培力、資源缺乏的偏遠社區工作、新興的社會企業等,都能以本次大會的主軸精神,在永續性與適切性的標準下,不斷的精進、調整服務內容與服務輸送的模式。     這本論文集包括理念篇、本土篇、海外篇、以及統整性的對話篇,會議講者們將會議報告精心整理為論文,共計12 篇文章,不但將發展性社會工作的核心理念再次做一個整理,同時介紹近年國內和國外的實際案例分享,是理論與實務對話的典範,這樣的對話非常值得各位讀者細

心閱讀(對,要閱讀喔)與反思。同時,亦可作為各單位彼此之間交流分享時的參考,以刺激出更多的創新火花,與有效執行的方法。     發展性社會工作的實務經驗分享,以及工作同仁的現身敘事,是2019 年研討會的閃閃亮點。在本論文集中,我們可更深入瞭解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長期投入發展性社會工作的成果,包括經濟弱勢戶的就業培力與脫貧、智障者的自立生活,以及這次代表團聲勢龐大的香港伙伴們所分享的自閉症朋友們的社交發展計畫、社會共融餐廳、及由精神康復華麗轉身為精神健康的工作模式等,都是非常令人驚豔的社會創新。這些實務計畫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發展性社會工作中強調的「伙伴關係」與「資源網絡」,換句話說,在發展性社

會工作的實踐路途,社會工作者必須彼此合作,同時也要突破我們的同溫層,牽起企業、政府、社區各種資源伙伴的手,才能共創美好新世界。但挑戰的是,在牽手的同時,社會工作者也要保持我們的獨立性與倡議性,以免反而受制於政府的階層管理及資本主義的泥淖之中。     在這篇序文的最後,我想再次強調,社會工作的本質永遠是“progressive”激進的,我們致力於挑戰既有的不公平、不正義、與限制人類發展與解放的框架與元素。根據Merriam-Webster 辭典的解釋,“progressive”必須是有進展的,因此社會工作者必須時時保持敏銳與警覺,不能耽於每天重複性的工作流程中而原地踏步,只求每年的預算達標,計

畫核銷順利就好;就如演講人之一,亞洲社會企業研究所主席Marie Lisa M. Dacanay 所強調:「社會創新必須讓社會產生變革或轉型」,而這指涉的變革或轉型,是直指主流社會的,而不是只在社會工作者自己的單位或圈子之內。     再者,“progressive”必須是能運用或連結新觀念、新知識發現、及能掌握新契機的,社會工作者所對應的總是社會中弱勢、缺乏、不被看見的人群和他們的需求與夢想,如何能不斷學習,不斷挑戰自我,也挑戰我們的專業,俾利於更好的服務成效,以免永遠追在社會問題的後面氣喘噓噓地追趕,卻無法打破貧窮、歧視、創傷與孤獨的循環。正如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黃秉德教授所看見的,目前

社會創新的投入規模不足,以及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侯勝宗教授所體驗到的社會在創新典範轉移過程中的動能不足,以及不同部門之間合作的困難,都挑戰著發展性社會工作現在與未來是否能真正成功翻轉主流社會結構性壓迫所產生的「弱勢人口」與「社會問題」。     正如大會主題演講嘉賓國際社會發展聯合會主席Manohar Pawar 所高聲呼籲的:「發展性社會工作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創新;當社會創新之風吹起時,請隨之而飛。」各位親愛的社會工作者與伙伴們,希望這本論文集能成為您飛翔時翅膀下的風!   楊培珊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系主任 發展性社會工作與社會創新/Manohar Pawar 「發展性

社會工作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創新;當社會創新之風吹起時,請隨之而飛。」 Manohar Pawar(2019) 首先,我要感謝周鎮忠教授為我介紹,以及主持這場綜合座談會,我非常榮幸能在第三屆國際研討會「發展性社會工作研討會:與社會創新的對話」中為大家演講。我很高興能來到這裡,這是我第一次來台灣台北。當我踏出機場時,看到了手上拿著我的名牌的志工,我感覺自己好像沒有出國似的,這種有人打招呼和接待的感覺,我彷彿就像是回到家一樣,而且志工還陪伴我到飯店,確認我安全抵達了目的地,非常感謝你們的用心和熱情款待。帶著親切和尊重的態度接待客人已經深植在我們的文化當中,而這是我們應該學習且珍惜的價值。而在這樣的

實務操作中,其實也存在著創新的元素。 在我開始演講之前,我想先感謝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成亮董事長,以及Ivy Chen、Emma Lee、Elieen Lu 女士,感謝你們的照顧,以及花費這麼多時間與我溝通,我想感謝他們的付出和努力。另外我還想感謝這裡的所有貴賓、國際執行委員會、地方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各個大專院校的與會來賓。雖然我無法記住所有人的名字,但我很感謝大家在今天這個早上來參加這個重要的研討會。

肢障者義肢輔具費用補助制度研究─從使用者需求出發

為了解決核銷概念的問題,作者劉睿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肢障者的角度出發,探究社會局提供的義肢輔具費用補助過程(簡稱社補),肢障者有哪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又是甚麼原因造成他們的需求無法被滿足。同時,本研究也將探討補助評估過程中,評估老師、義肢廠商和肢障者三方行動者的互動關係與權力運作。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訪談法和參與觀察法,研究對象包含五位曾申請過社補義肢費用補助的肢障者和一位輔具中心的評估人員,以及義肢公司的技師與業務各一位。藉由訪談相關行動者的經驗和觀點,找出造成身障者需求不滿足的關鍵點,並且透過觀察相關行動者在申請評估過程中,呈現什麼樣的權力運作樣貌,脈絡化肢障者的經驗,從中分析補助過程存在著甚麼樣的障礙觀點、文化偏見,抑或政

府的障礙政策造成身障者哪些不平等與相關問題。  肢障者穿戴的義肢以大腿義肢為例,最上端的組件是承筒,它屬於一種接受腔,是義肢與殘肢接觸的介面。承筒下方有義肢膝關節組件,再銜接連接管,下端是義肢足踝和腳掌組件。最後再包覆美觀泡棉做為仿人體假肌肉的功能。研究發現在社補制度中,身障者有以下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從一開始身障者就不易取得補助資訊,而後續提出評估申請時,身障者在電話預約評估時,也會遇到溝通上的困難,要前往評估的地點和時間也會有種種障礙。在補助金額方面,現行制度以身障者生理缺損的部位給予對應的補助金額,卻沒有考慮不同需求的身障者需要不同功能的義肢。另外,義肢補助年限規定五年,但有些年長的身障者

殘肢萎縮變化較大,五年才能更配義肢對他們來說時間過長。而且補助規格限定需整隻義肢更換重製,只有義肢腳掌組可做零件更換補助申請。這樣的義肢規格規定對身障者而言,不僅不符合成本效益,也造成無謂的浪費。此外,承筒適配性是裝配義肢的關鍵,承筒的重要需求沒有被規畫入補助項目,還有美觀泡棉、皮帶、襪類消耗品的支出也未列入補助項目中,這些支出長期下來對使用義肢的身障者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進一步分析造成身障者在補助制度中,需求不能被滿足的原因,可分為以下三點:一、一視同仁的補助金額;二、缺乏彈性的補助規定;三、以行政便利為中心,非使用者中心;四、強調撙節防弊的殘補式福利供給思維。  在評估老師、義肢廠商和身障

者三者的權力關係中,評估老師從政府資源把關者的角度出發,對身障者和義肢廠商都存有防備心,在評估過程中評估老師既仰賴義肢公司提供身障者家庭背景與裝配資訊,卻又擔心身障者和廠商聯手有不當申請情事。為滿足評估報告書的資料蒐集,評估老師的問題詢問和殘肢檢視,易造成身障者身體權和隱私權受侵犯。評估老師專業化的溝通語言和態度,也會造成身障者理解上的困難,因此讓評估老師更難確切掌握使用者需求。就身障者而言,由於評估過程主要是確認是否符合申請資格,評估報告書中的建議裝配規格與補助金額無相關聯性,使得評估流於形式化,無奈身障者仍得勞師動眾地陪同虛應故事,造成許多不便與侵擾。而義肢廠商對身障者提供協助申請補助和義

肢裝配服務,但在需要維修調整時,身障者有時會面臨到技術人員的態度不佳,要看臉色的壓力,或受限義肢公司的行政規定而造成權益受損。在這些表象問題的背後所隱藏的障礙觀點、文化偏見與政府的障礙政策,形成相關行動者的態度屏障,造成身障者在社會的不平等地位。  最後,本研究針對補助制度、評估流程、評估老師、義肢廠商和後續研究方向提出建議。此外,衛福部在今年(110年)底提出新的輔具費用補助修正草案,為了與即將上路的政策對話,筆者於最後一節,對照本研究所發現的補助制度缺失,檢視新的修正草案改善了哪些部分,尚有哪些問題未獲得解決。

專責報關人員【通關實務(含概要)】(109年最新命題大綱.精準掃描全新改版!)(6版)

為了解決核銷概念的問題,作者全道豐 這樣論述:

☆專責報關人員特考.坊間獨家首選用書☆ ☆篇章架構超完整.高效考點全掃描☆ ☆收錄最新考古題.試題詳解與精析☆   本書結構大致分為三大部分,茲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內容整理」:   1.本部分係依據109年1月13日考選機關公布之最新命題大綱所編寫。將通關實務內容依命題法規區分章節如下:   單元一 導論        →內容大致簡介我國關務之發展歷史,以及相關基本關務概念的介紹。   單元二 出口貨物之報關驗放 →本單元係以「出口貨物報關驗放辦法(106.08.30)」之完整法條為編寫內容。   單元三 進出口貨物查驗   →本單元係以「進出口貨物查驗準則 (108.06.04

)」之完整法條為編寫內容。   單元四 預報貨物通關報關  →本單元係以「預報貨物通關報關手冊(進口篇)、(出口編)」為編寫內容。                   →該手冊內容實極為龐雜!我們參考過去幾年有關「貨物通關自動化報關手冊」的核心命題考點,特別精心篩選即有可能被命題的章節,予以編寫。藉此希望減輕讀者的負擔,幫助讀者在有限備考期間內,有效率之研讀並取得高分。其餘章節,可利用本單元所附「法規QR Code」進行查閱。   單元五 快遞貨物通關    →本單元係以「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108.05.22)」、「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108.05.22)」之完整法條為編寫內容。   2

.本部分將法規加以統整後,以要點條列其重點內容。此種編排方式,將使讀者於短期內可掌握考試重點,提升應試能力。   第二部分「通關實務相關規範精選」:   1.收錄歷年考試命題所涉及其他相關通關實務規範之條文,予以匯整精選,供讀者研讀,提升應考實力。   2.鑒於我國通關法規常有變動,本書特於各法規皆附有「輕鬆掃描QR code‧法規更新一把罩」,輕鬆掌握法條之最新脈動   第三部分「歷屆試題與解析」:   蒐羅101年至108年專責報關人員與關務人員升官等相關考試試題。正所謂「鑑往知來」,透過對歷屆試題之研習及演練,除能使讀者實力強化外,更便於掌握最新命題之趨勢。且每年度試題皆提供配分表,

使讀者能全盤掌握命題重點。   最後,若在本書中發現錯誤或有任何疑問之處,讀者可透過線上討論區發言討論,透過鼎文文化集團所提供的線上服務,協助讀者釐清觀念獲得高分。   ※ 應試要領 ※   1.自99年開始,專責報關人員就本科已改為申論題與測驗題之混合式命題模式。   i.就「申論題」部分而言:主要命題範圍還是以下揭考選部公告命題大綱中,所揭示的五大核心命題法規為主。讀者務必熟讀熟記、滾瓜爛熟!   ii.至於就「測驗題」部分:其命題範圍除四大核心命題法規外,尚涉及諸多更細節性、技術性的實務規範,建議讀者儘可能先以本書所精選收錄的實務規範,為優先瀏覽閱讀標的。行有餘力,再涉獵其他法規。

  2.讀者可利用每日睡前半小時,翻閱法條加強記憶,每日固定複習才能加深對法條內容的熟悉度。   3.通關實務相關法規若有新增修訂,鼎文文化集團將於網站中即時提供相關資訊,請讀者於考前至「鼎文公職網路書局」網站查詢增補資料。 第一部分 內容整理 單元一 導論 3  第一章 我國關務發展史 3  第二章 關務基本概念 5 單元二 出口貨物之報關驗放 11 單元三 進出口貨物查驗 17  第一章 總則 18  第二章 進口貨物之查驗及免驗 24  第三章 出口貨物之查驗及免驗 33  第四章 貨樣之提取 37 單元四 預報貨物通關報關 40  第一篇 進口篇 42   第一章 進口貨物通關

作業基本規定 42   第二章 載運客貨船舶之進口通關 130   第三章 載運客貨飛機之進口通關 134   第四章 轉運(口)貨物通關基本規定 136  第二篇 出口篇 151   第一章 出口貨物通關作業基本規定 151   第二章 載運客貨船舶之出口通關 205   第三章 載運客貨飛機之出口通關 222   第四章 備援措施 227   第五章 倉儲業處理貨物之作業 242   第六章 保稅物品及自由貿易港區貨物通關特殊規定(摘要) 244 單元五 快遞貨物通關 266  第一篇 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 267  第二篇 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 281   第二部分 通關實務相關規範精選

貨物通關自動化實施辦法 293 海關徵收規費規則 301 進口貨物估價預先審核實施辦法 311 貨物暫准通關辦法 314 運輸工具進出口通關管理辦法 318 進出口報單申報事項更正作業辦法 343 優質企業認證及管理辦法 348 外銷品沖退原料稅辦法 362 報關業者申請降低貨物抽驗比率作業規定 373 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報驗稅放辦法(摘錄) 376 外銷品因故退貨通關作業要點 380 復運進出口案件之報單核銷作業規定 383 保稅倉庫設立及管理辦法(摘錄) 386 物流中心貨物通關辦法(摘錄) 401 物流中心貨物通關作業規定(摘錄) 407 海關執行關稅配額作業規定 411 廣告品及貨

樣進口通關辦法 414 貨品輸入管理辦法 416 貨品輸出管理辦法(摘錄) 421 報關業辦理自由貿易港區跨關區報關應配合辦理事項 425 進口貨物短卸溢卸作業要點 427 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摘錄) 430 自由貿易港區貨物通關管理辦法(摘錄) 435 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標準(摘錄) 441 海關認定進口貨物原產地作業要點(摘錄) 445 海關管理保稅工廠辦法(摘錄) 448 減免關稅之進口貨物補稅辦法(摘錄) 453 轉口貨物通關及管理作業要點(摘錄) 456 進口貨物稅則預先審核實施辦法(摘錄) 460   第三部分 歷屆試題與解析 101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專責報關人員考

試「通關實務概要」試題 465 102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專責報關人員考試「通關實務概要」試題 480 102年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通關實務」試題 499 103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專責報關人員考試「通關實務概要」試題 503 104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專責報關人員考試「通關實務概要」試題 519 105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專責報關人員考試「通關實務概要」試題 537 106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專責報關人員考試「通關實務概要」試題 558 106年公務、關務人員升官等(薦任)考試「通關實務」試題 582 107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專責報關人員考試

「通關實務概要」試題 586 108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專責報關人員考試「通關實務概要」試題 605 108年公務、關務人員升官等(薦任)考試「通關實務」試題 623

論地方議員虛報公費助理補助費之刑事責任 -以利用職務詐取財物罪為中心

為了解決核銷概念的問題,作者張世浩 這樣論述:

摘要我國地方議員依法可聘用公費助理,協助其執行問政工作,且各地方議會依法編列助理補助費支付其薪資,惟助理須有聘用之事實,方得據以申領。近年來,頻傳全國各地發生議員以「人頭助理」詐領助理補助費之事件,因議員具公務員身分,如虛報會涉犯貪污治罪條例之「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罪」,而該罪於解釋及適用上,學說及實務之見解,尚未有穩定見解,被告一旦成立或不成立該罪,其所規定刑事責任,天差地別,似有違罪刑法定原則、罪刑明確性原則。又,系爭案件,於罪數認定及共同正犯之沒收未能充分評價,採取更精確判斷標準,褫奪公權一律強制宣告,似有侵害人民受憲法保障的服公職權和職業自由,另量刑上寬嚴不一,有欠合理等均有疑義。

再者,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罪,依其立法沿革,為動員戡亂時期臨迄今,其採重刑主義,實務上適用上為「罰得重,卻罰不到」,可思考貪瀆立法改造方向要「從重主義邁向一般預防」,從「罰得重」改成「罰得到」。本研究擬藉由蒐集地方議員之公費助理制度的沿革、相關函釋、作業規範及實際運作情形,參考學者專家所發表的文章、評論、學術研討會以及司法實務相關判決資料,探討地方議員虛報公費助理補助費之刑事責任,並聚焦於「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罪」為進一步深入分析,了解上開問題所在並釐清相關爭點,並對現行規範不備及闕漏部分提出修法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