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山即時影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模式、理論及系統在地理學的分析與應用 - 第 359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圖 12-17 大甲溪流域與研究區略圖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結合 GIS、遙測影像(RS)與 GPS ... 豐原東勢沙蓮溪 N 0 5km 白冷大南湖溪梨山德基水庫谷關佳保溪松鶴研究區流域範圍 ...

逢甲大學 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 杜建宏所指導 劉蕙慈的 偏遠山區道路邊坡崩塌預測模型建構及應用 -以德基水庫集水區為例 (2021),提出梨山即時影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道路邊坡崩塌、崩塌預測模型、羅吉斯迴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曾惠斌所指導 黃漢堂的 應用無線感測技術於邊坡落石監測系統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落石、無線感測網路、監測系統、超音波、加速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梨山即時影像的解答。

最後網站線上即時影像監視器-台灣各地的攝影機畫面(旅遊景點則補充:線上即時影像監視器,查看台灣各地的路況即時影像,包含旅遊景點的攝影機(合歡山,陽明山,阿里山,蘇花改,日月潭,九份老街等…)、高公局國道路況影像、省道快速公路路況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梨山即時影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偏遠山區道路邊坡崩塌預測模型建構及應用 -以德基水庫集水區為例

為了解決梨山即時影像的問題,作者劉蕙慈 這樣論述:

鑒於近年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世界各地常有氣候異常導致的災害事件傳出。因此,聯合國於2015年之世界減災會議中訂立「仙台減災綱領」(Sendai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希望能夠減少災害對經濟、人口等帶來的影響,臺灣也因應此綱領加速推動相關防災規劃作業,自國土計畫到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的災害專章皆有針對災害防救進行探討研究。臺灣山區常因短時間強降雨或長時間延時累積降雨強度過大,使山區道路邊坡崩塌事件頻傳,時常有道路阻斷形成山區孤島之情況發生,導致災後人員無法撤離、救災機具或物資無法順利進入,對於偏遠山區居民無疑會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然國內外目前較

少研究針對山區避難據點或地區聯外道路遭遇災害時可通行使用情況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以臺中市指認之偏遠地區,德基水庫集水區內之主要聯外道路台8線為例,蒐集101年至110年之歷史災害事件,並透過文獻探討歸納出國內外影響道路邊坡崩塌之潛勢因子,包括使用坡度、坡向、高程、地層、十年最大單日累積雨量、NDVI、距水系距離、距斷層距離、是否位於風景特定區等9項因子,應用羅吉斯迴歸方法進行山區道路邊坡崩塌預測模型之建構,建構結果發現因子對崩塌之影響程度為高程>雨量>坡度>距水系距離>NDVI>距斷層距離。後利用建構之模型進行台7甲線道路崩塌預測之實證及崩塌雨場臨界值之預測,台7甲線實證結果自2269個樣本中

成功預測1340個樣本預測準確率為54%;崩塌雨場臨界值則分為三個門檻值,分別為380mm、390mm及420mm;380mm為開始發生崩塌潛勢之臨界值, 390mm為第一次增加大量潛勢路段之臨界值,420mm為整體累積過程中增加最大量潛勢路段之臨界值。期透過本研究之模式建構及實證模擬結果,供相關規劃單位未來進行道路邊坡崩塌預測及避難據點聯外道路通行能力評估之參考依據。

應用無線感測技術於邊坡落石監測系統之研究

為了解決梨山即時影像的問題,作者黃漢堂 這樣論述:

台灣山地多、平地少,山坡地總共有面積2,683,714公頃,佔總土地面積3,619,706.7公頃之74.14%,人口非常稠密,因此土地利用已經由平地向山坡地發展,造成山坡地的過度開發。每逢颱風豪雨造成山坡地災害如土石流、崩塌、落石等,道路中斷及民眾財產損失,導致人命傷亡等災情。台灣夏季的降雨強度、豪大雨頻率以及年降雨量持續增加;四面環海屬亞熱帶海島型氣候區,颱風、瞬間豪大雨與風化作用相當頻繁,因而潛藏著地震(earthquake)、洪水(flood)、崩塌(landslide)等各種環境致災因子。 台灣的地形及氣候容易誘發落石、崩塌,坡度為邊坡穩定最直接相關的地形條件,坡度越陡突發性

強、隨機性大、速度快、發生猛烈,越容易發生落石、崩塌。對於人民的生命財產形成極大的威脅,由於落石崩塌因子判定不易,邊坡落石防護常以架設防護網來降低災害發生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過去監測預警系統受到多山、多山坡的天然地理環境影響,以致於預警系統設置地點,通訊範圍及電源供應上均受到限制,進而普及率不足,礙於經費、人員的欠缺。本研究運用營建工程管理之方法,以品質、速度、成本、安全,提高監測邊坡落石災害防護之警戒環境品質、建置的速度、低成本、為了安全性高必須安全管理降低災害的風險,應用無線感測技術導入邊坡落石監測系統,除導入無線感測網路傳輸技術(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WSN外,同時結合超音波測距感測模組、警示燈、警報器、三軸加速度計感測模組,建置一套完整之無線邊坡落石監測系統,對邊坡做即時安全監測與無線傳輸;提前掌控邊坡落石訊息,應用研究之無線感測技術邊坡落石監測系統,即時警報、警示,位於災害之前段距離同時警報;提前警報佈署,提前保障生命安全且快速而有效率的獲得即時監測數據進行安全預警。 邊坡落石防護網之無線監控系統及設備經本研究以臺灣大學椰林大道實驗地點及陽明山國家公園內,距離惇敘工商398公尺往北投方向泉源路現場安裝實測,實證結果顯示:無線超音波測距感測模組監測系統,分5個步驟4個階段3個警戒及無線三軸加速度計感測模組監測系統,分4個步

驟3個階段2個警戒進行測試,可提前掌控邊坡落石、防護網、防護設備訊息,應用研究之無線感測技術邊坡落石監測系統,即時警報、警示,位於災害之前段距離同時警報;有效爭取應變時間內之應變措施,提高在一定風險環境底下的安全管理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