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導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求導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StevenStrogatz寫的 無限的力量:這個世界表面上看似混亂且不講理,但其最深處卻是合乎邏輯,並且確實遵守著一條條的數學定律 和李行善的 電腦測試與控制技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复杂函数求导规则也說明:求导 法则复杂函数的求导, 可以看做是对几个简单函数(暂且称为子函数)的复合函数的求导。一般可以分以下几个情况。 常数项系数函数的常数项系数的复合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旗標 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應用數學系數學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蔡炎龍所指導 王靜萍的 熱帶導數與熱帶反導數 (2012),提出求導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熱帶導數、熱帶反導數、熱帶多項式。

最後網站什麼是導數如何求導數什麼是導數- 經驗知識- 知知館則補充:什麼是導數如何求導數什麼是導數內容:導數是函數的局部性質。一個函數在某一點的導數描述了這個函數在這一點附近的變化率。如果函數的自變量和取值都是實數的話,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求導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無限的力量:這個世界表面上看似混亂且不講理,但其最深處卻是合乎邏輯,並且確實遵守著一條條的數學定律

為了解決求導數的問題,作者StevenStrogatz 這樣論述:

  [窺探未知與預測未來的能力]     距離地球十億光年外的兩個黑洞環繞相撞產生的重力波,竟然能被浩瀚宇宙中渺小的人類捕捉到, 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多少人從事愛滋病研究未果,而何大一卻靠數學公式發明出抑制 HIV 病毒突變的雞尾酒療法。X 光斷層掃描將光束射入人體就能產生 3D 透視影像,這也太神奇了吧!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人類的科技發展在幾個世紀前還相當緩慢,例如輪子是距今 5000 年前就發明出來,直到 1885 年才造出第一台以汽油驅動的汽車。然而, 現代科技卻進步飛快,例如 1903 年才發明出最陽春的飛機,卻在 1978 年就能讓太空梭飛出地球,而在

2020 年 SpaceX 以民營企業的身分完成太空載人任務。世界變化越來越快,我們有幸生在這個時代,親眼見證了人類科技的大躍進。為什麼古今的差異如此之大?     這一切都要感謝牛頓與萊布尼茲發明出微積分,留給後代珍貴的寶藏!如果沒有微積分,那微波爐、電腦、手機、衛星、網路、…都不會出現, 我們將無法分裂原子、揭開人類基因的奧秘,也不能預測傳染病疫情,更無法窺探宇宙深處的動靜。     [因為無限,才有微積分的誕生]     這個世界表面上看似混亂且不講理,但其最深處卻是合乎邏輯,並且確實遵守著一條條的數學定律。微積分就像是宇宙的語言,能描述大自然現象與萬事萬物的運

行規律,它改變了世界、形塑了人類的新文明,但這一切神奇的躍進並非一蹴而就。     微積分雖然是在十七世紀由牛頓與萊布尼發明,但他們承襲「無限 Infinite」的觀念,正是數學發展史上最具爭議也最有創造力的觀念,無限扮演了革命性的角色,加快了科技發展的進程。在這場歷史大戲中,數學、天文、物理天才們一一上場,有的不可一世,有的抑鬱而終,有的生性多疑,有的廣結善緣,就讓本書像說故事一樣一一揭曉他們留給世人這「無限的力量」吧。    本書特色     ● 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入選/紐約時報科學類 Bestseller   ● 就算害怕數學的人也能讀得津津有味   ●

瞭解現今科技發展如此快速的根本原因   得獎紀錄     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入選/紐約時報科學類 Bestseller   名人推薦     ●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家同博士     ● 華盛頓郵報:『本書妙趣橫生, 藉由一個個讓人驚喜的故事, 闡明微積分帶來的現代文明…』     ● 史丹佛大學數學教育教授 Jo Boaler 博士:『這本引人入勝的書, 帶你認識數學在這個世界所扮演的角色, 相信能讓老師與學生都受益匪淺』     ● 理論物理學與超弦理論家 Brian Greene 博士在推特上推薦:『…本書將微積分這門數學史上最重要的發

明, 用很精彩的方式帶到大眾眼前』     ● 電影黑天鵝原著作者 Nassim Nicholas Taleb:『此書具有危險性!會讓你不經意就喜歡上數學…』

求導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市井小民大企劃 !
邀請民眾齊唱【塔綠班之歌】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這幾天翁P在參加美國政治學年會討論台灣議題,十分之辛苦,但他還是來跟我們討論美國和世界的政治現況啦~~~~ft.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翁履中

不會吧,美國政府又要關門了,你在開我玩笑嗎?根據天下雜誌網路版的報導,【本週五中午,也就是美國時間週四午夜,華府可能迎來「關門時刻」。

9月30日是美國聯邦政府財政年度的結束日,如果沒有通過法案或找到其他方法,聯邦政府就會被迫部份停止運作,這將是最近10年來的第三次。先前分別是在歐巴馬和川普任內。

#美國政府關門 這件事,投資人不需要過度恐慌,以歷史經驗來看,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停擺了14次,標普500指數在關門期間並沒有太劇烈的震蕩。在最近一次,川普時代美國政府關門了34天,標普500指數還上漲了10%。

避險基金經理人理萊米德斯(Charles Lemonides)樂觀認為,只要這件事情喬好了,不管是基建法案或大撒幣的紓困方案,都會成為驅動市場更好的利多,市場將迅速反彈。】後續的投資市場會不會跟著變得更動盪不安,甚至影響到美國的正常運作呢?為什麼共和黨反對民主黨要提高債務上限,這樣不是大家一起完蛋嗎?

不過美國為債務解套的方式,竟然是發行萬億美元面值紀念幣?根據香港01報導,【面對國會共和黨人拒絕支持提升國債上限,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9月28日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上警告,如果國債上限不能在10月18日前提高,美國將面臨史上首次的債務違約。另一邊廂,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則稱民主黨眾議院老將納德勒(Jerrold Nadler)想要有一個「不必國會批准的萬億美元硬幣」。有趣的是,在法律上,拜登當局的確可以鑄造一個面值萬億美元的紀念幣去繞過國會的國債上限。】

美國軍方自從上次的川普任內偷打電話給中方將領問題之後,最近又出了另外一個狀況,在面對聽證會的時候,參謀首長聯席會的將領作證時的說法跟拜登完全不同,根據世界新聞網的報導:【美國自阿富汗撤軍混亂招致國會調查,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28日在參院作證時說,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是「戰略失敗」(strategic failure),並表示其實美國應該在阿富汗保留數千駐軍,才能避免美方支持的喀布爾政府垮台,防止民兵組織神學士(Taliban)迅速奪權。先前有消息傳出,密利曾建議拜登總統不要將所有美軍從阿富汗撤出;同時出席28日參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聽證會的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齊(Kenneth McKenzie)在會上證實消息為真。】軍令和政令系統講的說法顯然不同,因為拜登在接受電視訪問的時候說軍方沒有建議他要留駐軍在阿富汗!這下子阿富汗戰爭的難堪結果到底要怎麼收拾呢?

被關押許久的華為長公主 #孟晚舟 被釋放了,同時在中國被逮捕的兩名加拿大人也可以回家了,但是這一連串的動作還是中美對抗的一部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根據BBC的報導:【審理孟晚舟案的加拿大法官原定於10月21日確定最後裁決日期,卻在不到一個月時突然把人釋放了,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簡單來說,孟晚舟獲釋是基於她與美國紐約布魯克林聯邦法院達成的一項交易。

孟晚舟承認參與了一些不當行為,作為交換,檢察官延遲了對她進行的電匯和銀行欺詐罪等四項刑事指控,美國政府也同意撤回向加拿大提出的引渡要求。

這一所謂交易在美國法律上稱為「延期起訴協議」(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簡稱DPA)。

這份協議附帶一份事實陳述,其中詳細說明了孟晚舟如何向一家金融機構做出了故意虛假陳述。該協議要求孟晚舟不發表與該事實陳述相矛盾的聲明,不違反美國法律。

從技術上講,對孟晚舟的指控依然存在,但如果她遵守該協議的要求,這些指控將在在四年內(從被捕日算起,即到2022年12月)撤銷。

從去年年底開始,就有消息傳出,稱美國法院正與孟晚舟就一項協議達成共識。《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國際媒體引述知情人稱,雙方都有此意願,部分原因是他們都不能完全確信能在引渡官司中獲勝。】但這是法律角度的解讀,可是中美雙方各自有甚麼打算呢?

不過美國究竟不是吃素的,從幾件新聞事件可以看出端倪,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歐盟:台灣是理念相近重要經濟夥伴但不承認其國家地位】,文中指出:【歐中外長第11界戰略對話在9月28日舉行視訊會議並談及台灣議題,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表示台灣是理念相近的重要經濟夥伴,歐盟及其成員國有興趣與台灣發展合作,但不承認國家地位。】而在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和歐盟將攜手解決晶片短缺和技術問題】。加上風傳媒的報導,【「你們台積電跟我們三星都受影響!」韓媒爆料,美國恐以法令逼迫交出機密?】美國這陣法到底在布局些甚麼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日本自民黨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外務大臣 #岸田文雄 兩輪投票都以最高票,取得完全勝利。第二輪投票,岸田以257票對170票,勝過河野太郎當選。他也將成為日本第100任總理大臣。岸田將在台北時間傍晚5時舉行記者會。在外交與安保方面,岸田提出「信賴」與「三覺悟」,三覺悟包括誓死捍衛民主主義、誓死守護日本和平與安定、主導能為人類未來有所貢獻的國際社會。岸田主張,強化美日同盟,推進島嶼防衛合作;強化海上保安廳的能力與自衛隊的合作,為了應對中國海警船入侵日本領海,將研議修正海上保安廳法、自衛隊法制定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日本的新首相對台灣和對全球的政治狀況會有甚麼影響呢?

另外,北韓最近不是一直謠傳它們的疫情跟經濟狀況都很不好,為什麼又可以發射新型飛彈啦!根據風傳媒的報導:【北韓(朝鮮)又有軍事大動作,13日宣佈已成功試射「遠程巡弋飛彈」,精準命中目標。南韓《韓聯社》指出,這是北韓今年以來第4次軍事挑釁。北韓先後在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的1月22日和3月21日試射巡弋飛彈,3月25日首次進行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短程彈道飛彈試射。
北韓官媒《朝中社》13日報導,朝鮮國防科學院於9月11日和12日成功試射最新研製的遠程巡弋飛彈,飛彈沿朝鮮領土和領海上空的預定軌道飛行7580秒(2小時06分20秒),精準命中1500公里外的預定目標。試射結果,最新研製的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推力等技術指標、飛彈的飛行控制性能、採用複合制導結合方式的末端制導的命中精度全部滿足設計要求,總體武器系統運營有效性和實用性卓越。】這到底是希望達成甚麼目的?總不可能是飛彈射了之後糧食大米都夠了吧?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熱帶導數與熱帶反導數

為了解決求導數的問題,作者王靜萍 這樣論述:

在這篇論文中,我們定義了熱帶導數和熱帶反導數.當我們對兩個相同的熱帶多項式求導數時,可能會得到不同的函數.為了克服此困難,我們限制在最大係數多項式下才求導數.熱帶導數的定義與古典導數相當不同.特別的是,我們有d/dxan⊙x^(⊙n)= an⊙x⊙n-1.將它線性化,我們得到d/dx[an⊙x^(⊙n)⊕an-1⊙x⊙n-1 ⊕…. a1⊙x⊕a0] = an⊙x⊙n-1 ⊕an-1⊙x⊙n-2⊕…⊕a1.我們將會解釋為什麼使用這種定義.導數對了解熱帶幾何很有幫助,它也引出了一些與古典導數相似的資訊.最後,我們討論如何定義及求熱帶多項式的熱帶反導數

電腦測試與控制技術

為了解決求導數的問題,作者李行善 這樣論述:

“電腦測試與控制技術”綜合了感測器、信號調理、微型電腦原理與介面、數位信號處理、控制理論、模式識別等多學科理論與技術,是一門具有較強工程應用背景的專業課程。   本書從工程應用的角度研究電腦測試與控制所涉及的理論與方法,使讀者全面、系統地瞭解和掌握電腦測控工程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方法。本書將電腦測控系統所涉及的共性問題,如電腦介面技術、測控匯流排技術、常用測控演算法、軟硬體抗幹擾技術、測控系統的設計方法等歸納編寫成獨立章節進行講述,便於讀者根據實際工程需要有針對性地學習。   本書將電腦測試與控制一般性理論和方法的講述與大量應用實例相結合,不僅便於讀者理解掌握理論知識,也可為解決實際工程應用中類似

問題提供有益的參考。本書可作為自動化等相關專業的本科高年級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常用設計參考書。 李行善,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出版專著1部(《自動測試系統集成技術》,教材1本(《電腦測試與控制》,研究領域為電腦測試與控制技術、虛擬儀器與自動測試系統、智慧診斷、預測與綜合健康管理。   于勁松,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參與專著編寫1部(《自動測試系統集成技術》,研究領域為虛擬儀器與自動測試系統、智慧資訊處理、故障診斷、預測與綜合健康管理等。 第1章 緒 論/1 1.1 測試與控制技術的應用與發展/1 1.1.1

測試與控制技術的應用領域/1 1.1.2 電腦在測控系統中的應用與發展/2 1.2 電腦測試系統的組成和典型應用 /3 1.2.1 電腦測量系統 / 3 1.2.2 智慧型儀器器———微型電腦與測量儀器的有機結合 / 4 1.2.3 電腦過程測試系統 // 5 1.2.4 計算機智能測試系統 // 7 1.3 電腦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典型應用 / 10 1.3.1 程式控制和順序控制系統 /10 1.3.2 過程監測與操作指導系統 /10 1.3.3 電腦回饋控制系統 / 11 1.3.4 電腦監督控制系統 / 12 1.3.5 集散型控制系統 / 12 1.3.6 電腦控制網路 /14 1.4

電腦測控系統 /15 1.4.1 測控系統硬體組成/15 1.4.2 測控系統軟體 / 17 1.5 本書的內容組織 /17 習題與思考題 /18 參考文獻 /18 第2章 微機測控系統常用匯流排 / 19 2.1 匯流排概述 / 19 2.1.1 匯流排的作用和分類// 19 2.1.2 系統匯流排上的資料傳輸 / 20 2.2 ISA匯流排和PC 104匯流排// 22 2.2.1 ISA匯流排 / 22 2.2.2 PC 104匯流排 / 27 2.3 PCI匯流排 / 28 2.3.1 PCI匯流排的特點和主要性能指標/ 28 2.3.2 PCI匯流排信號線/ 30 2.3.3 PC

I匯流排命令 / 36 2.3.4 PCI匯流排上的資料傳輸過程 / 39 2.4 VME匯流排 / 42 2.4.1 VME匯流排引腳定義 // 43 2.4.2 VME匯流排系統的中斷響應過程 / 46 2.5 常用串列通信匯流排 / 47 2.5.1 串列通信概述 / 47 2.5.2 RS 232C匯流排 / 52 2.5.3 RS 422A和RS 485匯流排 /62 2.5.4 幾種串列匯流排的比較 /64 2.6 USB和IEEE 1394通用序列匯流排 /64 2.6.1 USB匯流排 /64 2.6.2 高性能串列匯流排IEEE 1394 /83 2.7 現場匯流排 / 84

2.7.1 現場匯流排的概念 / 84 2.7.2 幾種流行的現場匯流排 /87 2.7.3 現場匯流排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90 習題與思考題 / 91 參考文獻 /92 第3章 測控系統介面技術 /93 3.1 介面的作用與分類 / 93 3.2 人機介面 / 94 3.2.1 鍵盤介面 /94 3.2.2 顯示器介面 /102 3.2.3 印表機介面 /112 3.2.4 滑鼠介面 / 117 3.2.5 觸控式螢幕及其介面 /119 3.3 過程通道介面/ 124 3.3.1 模擬量輸入通道 /124 3.3.2 模擬量輸出通道 /144 3.3.3 開關量輸入通道 /158 3.3

.4 開關量輸出通道 / 162 3.4 感測器介面 / 165 3.4.1 信號調理放大器 /165 3.4.2 感測器介面的分類 /169 3.4.3 電阻式感測器介面 / 170 3.4.4 變電抗式感測器介面 /177 3.4.5 有源感測器介面 / 184 3.4.6 數位式感測器介面 /196 3.5 串列通信介面/ 202 3.5.1 8251A的內部結構 / 202 3.5.2 8251A的程式設計命令 / 203 3.5.3 8251A應用舉例 /205 習題與思考題 / 208 參考文獻 / 209 第4章 電腦控制技術/ 210 4.1 電腦順序控制 / 210 4.2

步進電機控制/ 215 4.2.1 步進電機的控制原理 /215 4.2.2 步進電機與微型電腦的介面 / 216 4.2.3 步進電機的單片機控制 /217 4.2.4 步進電機步距角細分技術/223 4.3 電腦控制系統設計 / 225 4.3.1 類比化設計的概念與進行步驟 / 225 4.3.2 類比校正裝置的離散化方法 /228 4.3.3 數位校正裝置舉例 /232 4.3.4 典型環節的離散化 /235 4.4 PID控制演算法及數位PID控制器 /237 4.4.1 基本PID演算法 / 237 4.4.2 標準PID控制演算法的改進 /244 4.4.3 PID控制器的參數

整定/251 4.5 電腦控制系統應用實例 /256 4.5.1 系統總體結構及功能 /257 4.5.2 硬體系統設計 / 257 4.5.3 控制演算法及軟體設計 /259 習題與思考題 / 268 參考文獻 / 268 第5章 基於微型電腦的測試技術/ 269 5.1 概 述 / 269 5.1.1 測試與測試系統 /269 5.1.2 採用微型計算機組建測試系統的優點 / 270 5.1.3 過程測試系統與智慧測試系統 / 271 5.1.4 兩類測量系統 / 272 5.2 電腦在測試系統中的作用 /275 5.2.1 組織和管理測試序列 /276 5.2.2 存儲程式、表格和常數

/277 5.2.3 處理測量信號 / 278 5.2.4 實現自動校準 / 280 5.2.5 實現智慧化的輸出顯示 /281 5.2.6 使測試系統的設計更加靈活 /281 5.2.7 使遠動控制更加方便 /282 5.3 以微型電腦為核心的測試系統舉例 / 282 5.3.1 以微型電腦為核心的數位多用表 / 282 5.3.2 飛機電纜自動檢測系統 /283 5.3.3 內燃機參數測試系統 /289 5.4 採用微型電腦的電壓測量 //292 5.4.1 採用成品 A/D轉換器的直流電壓測量 / 293 5.4.2 用雙積分法測量直流電壓/297 5.4.3 用電荷平衡法測量直流電壓

/299 5.4.4 交流電壓的測量 / 302 5.5 採用微型電腦的電流測量 /305 5.5.1 兩種電流輸入型前置放大器 /306 5.5.2 用於檢測大電流的電流輸入前置放大器 / 307 5.5.3 與電流互感器配用的電流輸入前置放大器/ 308 5.6 採用微型電腦的時間參數測量 /311 5.6.1 採用微型電腦的頻率測量 /311 5.6.2 採用微型電腦的週期測量 /318 5.6.3 採用微型電腦的相位測量 /318 5.6.4 時間間隔及頻率比的測量/320 5.7 資料獲取系統/ 321 5.7.1 資料獲取系統的組成及主要性能指標 / 321 5.7.2 資料獲取

系統舉例 / 327 5.8 微型電腦測試系統設計舉例/339 5.8.1 技術指標/ 339 5.8.2 確定測量方案及測量感測器 /339 5.8.3 溫濕度測量儀硬體設計 /343 5.8.4 演算法及軟體流程設計 /346 習題與思考題 / 351 參考文獻 / 351 第6章 電腦測控系統常用演算法/353 6.1 演算法概述 / 353 6.2 二進位定點數計算 / 354 6.2.1 數的定點標記法 / 354 6.2.2 定點二進位數字的計算 /355 6.3 二進位浮點數的計算 / 358 6.3.1 浮點數標記法 / 358 6.3.2 浮點運算原理 / 360 6.3.

3 二進位浮點數計算程式 /361 6.3.4 定點運算與浮點運算的比較 /362 6.4 常用函數的近似計算 / 363 6.4.1 平方根的計算 / 363 6.4.2 利用冪級數計算常用函數/364 6.4.3 利用曲線擬合法計算函數的近似值 / 365 6.5 標度變換方法/ 366 6.6 線性化技術 / 367 6.6.1 分段線性化 / 367 6.6.2 用微型電腦實現線性化處理 / 369 6.6.3 使用高次多項式的線性化/371 6.7 資料平滑演算法/ 373 6.7.1 三點數據平均 / 373 6.7.2 五點三階多項式平滑 /373 6.8 測量資料的微分演算法

/ 376 6.8.1 微商演算法/ 376 6.8.2 利用擬合三階多項式求導數 /376 6.9 數值積分演算法/ 377 6.9.1 矩形法 / 377 6.9.2 梯形法 / 378 6.9.3 拋物線法/ 379 6.9.4 三階多項式內插法 / 380 6.9.5 牛頓 柯特斯公式/ 381 6.10 校準及自檢方法 / 382 6.10.1 測量通道的系統誤差及其校準 / 383 6.10.2 測控系統自檢方法 / 390 習題與思考題 / 397 參考文獻 / 397 第7章 虛擬儀器技術與自動測試系統/ 398 7.1 虛擬儀器 / 398 7.1.1 虛擬儀器的含義 /

398 7.1.2 虛擬儀器與傳統臺式儀器的區別 / 399 7.2 儀器匯流排標準/ 399 7.2.1 GPIB匯流排 / 400 7.2.2 VXI匯流排/ 406 7.2.3 PXI匯流排 / 409 7.2.4 LXI匯流排/ 416 7.2.5 常用儀器匯流排模組的選擇與比較 / 423 7.3 儀器驅動器模型與實現機制 /426 7.3.1 基於 VPP模型的儀器驅動器 / 427 7.3.2 基於IVI模型的儀器驅動器 /433 7.4 測試應用軟體發展工具 / 438 7.4.1 LabVIEW / 439 7.4.2 LabWindows/CVI // 440 7.4.3

其他測試開發工具 / 442 7.5 自動測試系統設計 / 443 7.5.1 自動測試系統的概念與組成 /443 7.5.2 自動測試系統的應用範圍/445 7.5.3 自動測試系統的發展概況/446 7.5.4 自動測試系統總體設計 /448 7.6 自動測試系統硬體設計 / 450 7.6.1 硬體組成/ 450 7.6.2 硬體需求分析 / 451 7.6.3 測試資源選型 / 452 7.6.4 控制器選型 / 453 7.6.5 開關系統設計 / 453 7.6.6 測試系統信號介面的設計與實現 / 459 7.7 自動測試系統軟體設計 / 463 7.7.1 測試系統軟體特徵 /

463 7.7.2 測試系統軟體架構 / 464 7.7.3 測試軟體發展技術 / 468 習題與思考題 / 471 參考文獻 / 472 第8章 電腦測控系統抗幹擾設計/ 473 8.1 幹擾源及傳播途徑 / 473 8.1.1 幹擾源的分類 / 473 8.1.2 幹擾的耦合方式 / 475 8.1.3 幹擾進入系統的模式 /481 8.2 傳輸通道的抗幹擾措施 / 483 8.2.1 共模幹擾的抑制 / 483 8.2.2 差模幹擾的抑制 / 489 8.3 長線傳輸抗幹擾措施 / 492 8.3.1 長線傳輸引入的幹擾 /492 8.3.2 長線傳輸幹擾的抑制 /494 8.4 接

地技術 / 496 8.4.1 地線系統的分析 / 496 8.4.2 輸入通道的接地 / 498 8.4.3 主機系統的接地 / 499 8.4.4 交流地與信號地 / 499 8.4.5 數位地與類比地 / 500 8.5 遮罩技術 / 500 8.6 供電系統抗幹擾設計 / 505 8.6.1 電源的幹擾及抑制 / 505 8.6.2 供電系統的一般保護措施/506 8.6.3 電源異常的保護措施 /507 8.7 印刷電路板的抗幹擾設計 /508 8.7.1 數位電路抗幹擾設計 /508 8.7.2 類比電路抗幹擾設計 /509 8.7.3 電路抗幹擾設計的其他問題 /510 8.8

軟體的抗幹擾設計 / 511 8.8.1 數位濾波技術 / 511 8.8.2 開關量的軟體抗幹擾技術/513 8.8.3 看門狗技術 / 513 8.8.4 指令冗餘技術 / 516 8.8.5 軟體陷阱技術 / 517 習題與思考題 / 518 參考文獻 / 518 第9章 電腦測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519 9.1 概 述 / 519 9.1.1 電腦測控系統的一般構成和設計原則 / 519 9.1.2 電腦測控系統的研製過程 /520 9.2 系統設計技術/ 522 9.2.1 規範化的設計技術 / 522 9.2.2 結構化的設計技術 / 523 9.2.3 系統的功能規範 / 5

30 9.2.4 系統的總體方案設計 /532 9.3 系統硬體設計技術 / 538 9.3.1 選擇系統的匯流排和主機機型 /538 9.3.2 選擇輸入/輸出通道範本 /540 9.3.3 選擇感測器和執行機構 /540 9.3.4 輸入/輸出通道的信號調理 /542 9.4 系統軟體設計技術 / 542 9.4.1 測控系統應用軟體的研製過程 / 543 9.4.2 軟體設計技術 / 545 9.4.3 軟體發展工具 / 546 9.4.4 軟體調試技術 / 548 9.5 系統可靠性設計 / 549 9.5.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549 9.5.2 故障來源/ 550 9.5.3

硬體可靠性設計 / 551 9.5.4 軟體可靠性設計 / 554 9.6 系統集成、調試與投入運行 /555 9.6.1 調試工具介紹 / 555 9.6.2 測控系統的調試 / 557 9.6.3 系統故障的檢測與調試 /559 9.7 電腦測控系統設計舉例 /561 習題與思考題 / 574 參考文獻 / 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