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育法爭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海洋保育法爭議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邱文彥寫的 海洋與海岸管理 和莊慶達,李健全,游乾賜等著的 海洋事務概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李惠宗所指導 林怡萱的 原住民族漁獵權之研究 (2021),提出海洋保育法爭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原住民身分、狩獵權、捕魚權、傳統領域、傳統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鄭麗榕所指導 許玉欣的 傳說、利用與保育:近代臺灣海洋史中的鯨豚 (2021),提出因為有 鯨豚傳說、捕鯨、漁業史、海洋史、海洋文化、海洋保育的重點而找出了 海洋保育法爭議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海洋保育法爭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海洋與海岸管理

為了解決海洋保育法爭議的問題,作者邱文彥 這樣論述:

  海洋提供人類糧食、保育、航運、觀光、能源、醫藥、研究和教育等多樣性的功能,對於國家安全及氣候調節也扮演重要的角色。雖然《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已訂定海洋使用與管理的基本規範,許多國家也陸續建立海洋保護區,但海洋保護或主權爭端的問題依然層出不窮,例如釣魚台列嶼爭議、日本沖之鳥礁爭議、中菲南海仲裁案,以及保育類動物被盜捕事件等,均引發各方高度關注。   本書結合「海洋」與「海岸」,由全球視野關注海洋事務,並以亞太、兩岸和台灣的議題進行論述,解析海洋生態系統、要述保護公約,並例舉美國、中國、日本、韓國等海洋國家之法政制度,申論台灣「海洋四法」及組織改造。   書中針對海洋與海

岸管理事務分章討論,內容涵蓋諸多領域,環保層面的生態保育、永續漁業、汙染防治、海域巡護,到文化層面的資產保存、海洋教育,以及產業層面的觀光遊憩、環境評估、海洋能源、藍色經濟、國際趨勢和未來挑戰等。各章均附有延伸討論及參考文獻,可供讀者進行深入研究及參考閱讀。   全書基於海洋國土、海洋治理、整合規劃與永續管理的理念,介紹並探討各種海洋相關知識及議題,揭櫫海洋國家願景,是海洋管理領域不可多得之全面性著作。  

原住民族漁獵權之研究

為了解決海洋保育法爭議的問題,作者林怡萱 這樣論述:

蔡英文以總統身分在2016年8月1日,對於過去每一來臺政府以高壓管制政策掠奪原住民土地向原住民族道歉,原住民本係仰賴土地維生,因被歷代統治者以武力和土地政策大規模掠奪其土地侵害原住民權利,正視原住民土地被掠奪的歷史,讓原住民自主指認過去生活的空間,才可謂真誠之道歉。過往針對原住民「陸地上」之土地較為諸多學者所關切,然而對於居住在海邊,以捕撈魚類為生之原住民族而言,關於捕撈魚類之行為國內並無太多相關論者著墨,此外涉及原住民漁獵權之法律依據及行為管制法規,散落各法律、命令之中,制訂機關亦非同一,諸多法規與原住民傳統文化禁忌相互違背,使其無法健全發展,本文認為,立法者應及早設立專法,並逐一修正讓各

法規適用上彼此間相互和諧,落實憲法多元文化國原則及原住民族之文化基本權,讓原住民族之權利得以更加完善、確保其漁獵權之行使。

海洋事務概論

為了解決海洋保育法爭議的問題,作者莊慶達,李健全,游乾賜等著 這樣論述:

  超過地表面積70%左右的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對於氣候調節、水文循環、及生態系統的運作,具有重要的功能。二十一世紀伊始,全球暖化的現象造成極端氣候的頻率日增、災害益烈,逐漸讓世人了解海洋與全球氣候的關係密不可分。      世局一夕數變,波譎雲詭,在在說明海洋的重要性正快速提升,同時宣告海洋世紀的來臨。現今,海洋事務(Marine Affairs)已成為各國施政的重點,「藍色經濟」(The Blue Economics)更是海洋國家產業發展的重點。      「海洋事務」是一新興的跨領域(multi-disciplinary)學門,顧名思義,乃指人與海洋互動,及人類在海洋環境

中互動所衍生出包括環境、科技、污染、管理、安全、國防、外交、文化、教育、產業、觀光休閒等等複雜的相關問題,往往影響國家政策的釐定與文明的興衰存亡。      本書共十二章,包括海洋現況概述、國際海洋法、海洋行政組織、海洋外交、海洋政策與願景、海洋安全與海洋權益維護、海洋文化與教育、海洋災害與污染防治、海岸綜合管理、海洋資源保育、海洋產業經營等,圖文並茂,並附相關案例說明,可提供關心海洋事務及學習的讀者,一個完整的海洋事務輪廓及未來發展。 推薦人   在即將迎接「海洋臺灣」最具指標性的組織──「海洋委員會」誕生之際,本書的出版,不僅是適時的也是必要的。希望這本深入淺出、提綱挈領的「海洋

事務概論」,代表一個拋磚引玉,引發國人更全面、更深廣的探討,使我們能安然走向「海洋興國」之路。──監察委員 黃煌雄◎推薦   本書內容多元而豐富,為進一步探討海洋事務領域者提供了相對完整的海洋學術研究圖像。──國立海洋大學校長 張清風◎推薦

傳說、利用與保育:近代臺灣海洋史中的鯨豚

為了解決海洋保育法爭議的問題,作者許玉欣 這樣論述:

鯨豚在現今作為海洋生態的指標生物,但除此之外,臺灣為一擁有豐富鯨豚生態的海島,在島嶼歷史中,人們對鯨豚的認識、互動與利用,同樣能作為海洋文化與觀念的展現。本論文欲於近代臺灣海洋史中加入非人動物的視角,檢視鯨豚在近代初期、日治時期與戰後的歷史脈絡下,所反映而出的傳說、利用與保育三種面貌,並以此透視長時間下,鯨豚、海洋觀念上的變化與意義。在日治時期以前,臺灣並無發展出商業性的捕鯨活動,不過作為一個海島,與鯨豚的相遇早在荷治時期,就已悄悄反映在鯨油貿易蹤跡當中。而至19世紀開始,地方志、遊記以及在臺西方人的紀錄中出現鯨豚的身影,並有如漢人對鄭成功與大鯨的傳說想像,以及原住民族中的鯨豚傳說,再再反映

了人們對巨大而神祕的鯨豚印象,以及寄託於鯨豚的海洋情懷。日治時期,隨著日本母國捕鯨文化與技術的帶入,臺灣的鯨豚資源被有計劃的調查與捕撈。自1913年起,南灣(大板埒)開展捕鯨業,鯨豚被視為經濟性動物,直至1943年,大板埒捕鯨結束,總共捕獲多達800頭的鯨豚。日本母國的捕鯨文化和技術,影響了臺灣對鯨豚與海洋的觀念,鯨豚成為可以大量捕撈的商業海洋資源,更從中可見捕鯨業與日本的關係,呈現高度仰賴母國的日本內地人漁業性質;再者,在大量被捕撈的座頭鯨數量中,也反映了臺灣的海洋生態史。戰後臺灣在漁業增產、地方經濟利益下,重新恢復捕鯨業,並持續將鯨豚作為經濟性動物來利用,分別在1950年代與1970年代開

展,前者為位於香蕉灣的沿海捕鯨、後者則進行遠洋工船式捕鯨。1980年代,隨著保育觀念以及美國壓力影響下,臺灣政府於1981年公布停止商業捕鯨,但直至1990年澎湖沙港事件後,鯨豚才正式納入保育法令當中。1990年代,在鯨豚保育觀念的開展,以及對本土的關懷下,鯨豚書寫興起,同時鯨豚成為了海洋國家的象徵,代表著保育與本土的觀念,重新定義了鯨豚對人、以及臺灣島嶼的意義。17世紀的鯨油、以及19世紀開始直至1990年代末之間,鯨豚在臺灣島嶼上的變化,作為檢視海洋生態與海洋觀念歷程的意義,與此同時,更反映了島嶼複雜而多元的海洋與海洋文化史脈絡。最後,從臺灣島上的鯨豚歷史,吾人也可再思臺灣與海洋、環境的關

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