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隊戰績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湖人隊戰績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MikeKrzyzewski寫的 領導,帶人更要帶心:人人喊服,贏球不靠運氣的千勝教頭,K教練教你打造一支超級戰隊 和西恩.德維尼的 堅毅:認定自我、堅持到底的林書豪精神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NBA》湖人戰績狂跌拉警報詹姆士下周歸隊救援也說明:湖人隊 球星詹姆士(LeBron James)腹股溝傷勢逐漸復原,目前已缺席高達15場比賽,創下生涯單...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久石文化 和美商麥格羅‧希爾所出版 。

最後網站NBA官方球队实力榜:湖人升至联盟第一雄鹿快船分列二三位則補充:1、洛杉矶湖人球队战绩49胜13负上周排名第二. 对于湖人来说,上周他们的表现堪称完美,在三天的时间内分别击败了东部第一的密尔沃基雄鹿,以及西部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湖人隊戰績,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領導,帶人更要帶心:人人喊服,贏球不靠運氣的千勝教頭,K教練教你打造一支超級戰隊

為了解決湖人隊戰績的問題,作者MikeKrzyzewski 這樣論述:

  一個人成功一次可能是運氣好,但如果每年都要面對不一樣的成員,卻還可以不斷複製和累積成功的經驗,那他身上一定有值得我們效法和學習的地方。   一窺世界級金牌教練如何展現征服人心的魅力   讓K教練引領你打造一支超級陣容的團隊   比賽不一定要贏,但必須打出一場精彩的賽事   向K教練學領導,你也能成為領導新典範   K教練是個傳奇也是籃球史上最偉大的金牌教練   五度帶領杜克大學勇奪NCAA總冠軍(1991、1992、2001、2010、2015)   兩度帶領美國男籃隊奪下世錦賽冠軍(2010、2014)   三連霸為美國男籃贏得奧運金金牌(2008北京、2012倫

敦、2016里約)   ★各大網路書店五星超級暢銷好書   ★被評選為「一百本最佳商業書籍」之一 本書特色   麥克.薛塞斯基(K教練)領導杜克大學「藍魔隊」三十多年,締造了享譽全球的輝煌戰績。自一九八六年起,K教練帶領杜克男籃征戰全國錦標賽無數次闖進NCAA四強,並五度摘冠(1991、1992、2001、2010、2015),六次奪得亞軍;段來他身兼國家隊總教練帶領美國國家男籃隊勇奪三連霸奧運金牌(2008、2012、2016);兩次次率隊贏得世錦賽冠軍(2010、2014)。K教練累計戰績超過千勝,獲勝成績成就了他在籃球史上的傳奇。   在籃壇上取得崇高地位,K教練靠的不是精湛的籃

球技術,而是懂得如何領導和管理團隊。猶如一家企業的經理人,作為「藍魔隊」的總教練,他的工作是帶領和引導團隊持續成長,締造一次又一次的佳績。   本書內容是K教練透過帶領球隊的經驗,與讀者分享他的領導哲學。企業組織跟球隊一樣,都處在競賽(競爭)環境,除了事前的萬全準備,更要因應環境變化隨時作出調整,才能順利達成目標。領導者面對的不只是冷冰冰的績效數字,更重要的是引領部屬朝共同目標前進,當成員向心力強,作出共同承諾,有著良好關係,並團結一致,目標自然水到渠成,這個過程中,領導者扮演了關鍵角色。   以自身經歷出發,K教練從不同層面提出領導者應具備的特質和條件,例如:適才適用、正面思考、堅守信念

、實踐承諾、激發熱情、勇於承擔、懂得組織團隊與危機處理、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成為部屬的依靠等等。   籃球比賽強調團隊精神與合作,K教練以五人為單位的籃球隊比喻成一隻拳頭,每根手指代表一種特質,不管面對的比賽或對手為何,只要五根手指緊握在一起,就能所向無敵、戰無不勝,這五大特質,正是卓越團隊的核心要素:   1.積極溝通:鼓勵下屬發表意見、成員之間要勇於對話   2.建立信任:成員必須互相信任,有信任才不會有猜忌   3.共同責任:作為團隊,只要一人犯錯,等同全隊犯錯   4.互相關心:成員要關懷彼此,成為彼此的依靠   5.引以為傲:強調責任和榮譽,讓部屬學會為自己負責   部屬不是領

導者成功的踏腳石,更非達成目標的工具。在團隊裡,領導是複數,不是單數,K教練致力把領導貼近人心,營造一個如大家庭般的團隊,激發彼此的潛能,幫助彼此成長。   這本啟發人心的書籍是任何喜歡籃球,或想在競爭環境取得成功之人必讀和參考的寶典。 名人推薦(排序按姓氏筆劃)   朱彥碩/資深球評   朱博湧/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教授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陳維鈞/台灣愛普生科技 影像科技事業群總經理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黃崇興/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   黑人(陳建州)/知名藝人 各界對本書的讚譽(排序按姓氏筆劃)   K教練所帶領的Duke,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支大

學男籃隊。不但擁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對球員在品學與運動方面的要求,都做得很出色。我尤為欣賞的是,K教練的學生,在出了Duke之後,不論他們是不是在NBA裡有所發展,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首先要做個好人,然後才是做個好球員,所以K教練與許多只重培養職業球員的大學教練是不同的格調。──朱彥碩,資深球評      組織要有卓越績效,領導者與團隊合作默契是關鍵成功因素,領導者的主要任務是塑造組織願景,建立團隊文化,並且不斷的激勵成員往目標邁進。傑出的領導者最重要的人格特質是好的價值觀,並取得團隊的信任,激勵每個成員不斷思考自己該做什麼,並且將它做到最好。與英明的領導者共事,學習的不只是能力,還有信心及終生

受用的價值觀。──朱博湧,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教授      商場上的競爭猶如籃球場上衝鋒陷陣的競賽,除了日常充份的準備和規劃,領導者更要依照實際情況作出應變和調整,才有獲勝的可能!K教練的勝場率達到百分之七十六,他追求卓越的精神,可說是領導者的表率。──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這是一本對人生、工作和經營事業非常有幫助的書。書中詳細的描述K教練的領導哲學,以及他如何用心地展現所謂「領導者」與「管理者/獨裁者」的差異。要想成為一位令人欽佩的領導者,可以好好細讀此書,必定受用終生。──陳維鈞,台灣愛普生科技 影像科技事業群總經理      好棒的書,好精彩的全美大學籃球冠軍賽,一幕

又一幕在你眼前展開。K教練在本書中,回憶起他一生中領軍的多次輝煌賽事,對場內球員合、分、跳、閃、傳、攔、射等等的美妙身影,帶著感情和智慧,娓娓道來!言者有「心」,激起讀者如入實景的精闢分析,句句令我動容。球場如戰場,K教練「求勝莫如求好」的領導風格,以及他真情待人的風範,讓杜克大學的男籃稱霸數十年。這是一本令人感動的書!──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交響樂團的指揮在台上如何駕馭樂團,不是看他正式演出時的表現,而是看他排練時的樣子。當真正出場時,精采是預期的,因為一切都盡量排練了,所有演奏者都呈現最佳狀態。作為一位競賽的教練,除了比賽前的準備,臨場處在「壓力龐大、步調緊湊的環境」中,那時

什麼事情都可能出狀況,所以一位好的教練會事先研究戰略、戰術,仔細安排上場的團隊,在現場不堅持、不固執,而能臨場應變。──黃崇興,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      跟K教練學領導,讓你更懂得用心溝通、關心下屬、打造更有向心力的團隊,而成為一位更成功的領導者!──黃聖凱,資深球迷      K教練運用獨特的領導風格,締造了他偉大的籃球事業,這些原則,我們也可以學習和效法,以創造一個成功的人生。──黑人(陳建州),知名藝人      本書內容清晰明潦、強而有力、十分受用……緊扣大學籃球日常工作和團隊建立的要素,再進一步跟現實中的商業環境作連結。──《今日美國》(USA Today)      他

的方向直接而簡單:最重要的就是透過團隊合作達成共同目標──比賽不一定要贏,但要打出一場精彩的賽事。──《出版人週刊》 (Publishers Weekly)      不像其他教練會成為商界的大人物,K教練不會過度強調教練和工作成就的關係,他所談論的是杜克的籃球計劃及如何讓團隊眾志成城,打造「藍魔隊」這招牌。──《書目雜誌》(Booklist)      K教練教導大家如何打團隊戰、相互信任、度過難關和發掘出人們光輝的一面。──《雪城美國先驅報》(Syracuse Herald-American)      這是一本關於教導和領導的最佳書籍。──《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本書是對於人類潛能、家庭關係和個人優點不平凡的讚揚,除了展現一個人成功背後的哲學,更道出每個人都可以加以追隨。──《商業生活雜誌》(Business Life Magazine)      球場內外,K教練先扮演家人,再扮演老師,最後才是教練,他是這三個層面的贏家。──《體育新聞》(The Sporting News)      《亞馬遜網路書店評論》      在某些方面,一個資深的教練彷如一間公司的高階主管。他需要把一群有才華的個體變成一個合作無間的團隊,同時亦需要交出讓此運動計劃的股東──即球隊的球迷一張滿意和漂亮的成績單。因此,在本書中,薛塞斯基重新探討並把他在杜克大學,身

為一個籃球教練體驗到與學習到的事物普遍化,並讓任何領導層面皆可借鏡和應用。例如,他寫道:「調整不是什麼不尋常,而是十分尋常。所以一個領導者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需任何指示就能完成工作……這很重要。」跟這勸告一樣有理的是:「在教導時,要記住:『只是聆聽、你會忘記;只是注視、你會記得;加以實踐、才能知其所以。』」      本書分成四大部分──「季前賽」、「例行賽」、「季後賽」、「整個賽季」,每一部分又分成四章。每一章以三句引言作為開始(「在領導的路上充斥著諸多規則」,作為第一章的序幕),最後則以條列式的語錄總結該章要帶給讀者的資訊。在引言跟語錄之間,穿插了杜克大學籃球隊比賽和薛塞斯基籃球以外的

生活軼事。從書中,你可以了解到為什麼薛塞斯基是一個偉大的籃球教練,為什麼杜克的前助教如湯米‧阿馬克(Tommy Amaker)和奎恩‧斯奈德(Quin Snyder)能成為出色的教練,以及目前任何一位教練將如何成為一位更好的教練。如果任何產業的任何主管,能把本書的觀念融入充滿熱忱、專注、有高度彈性的領導中,那就最好不過了,但這好像並不容易。很多公司的主管能往上爬,不是因為他有領導或啟發的能力,而是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能夠勝任(如果不是靠任何關係的話)。相反,如果我們就只有那麼一次機會,就那麼一次,能替像K教練的人工作,那簡直是太棒了!因為他能把對的人放到對的位置,讓成員發揮最大的潛能。這好像不可能

,但至少是個甜美的幻想。      《出版人週刊》      杜克籃球教練薛塞斯基,是當今最成功的NCAA教練,重新探討他職涯中一些重要的比賽和事件,可以指引那些想要活得更精彩的教練、球員和任何人。父親是工人階級的波蘭移民,薛塞斯基獲得獎學金進入西點軍校就讀。成為教練之前,在西點他已是一位出色的球員。他的作風直接而簡單:最重要的就是透過團隊合作達成共同目標,比賽不一定要贏,但要打出一場精彩的賽事。K教練說:「積極溝通、建立信任、共同責任、互相關心和引以為傲,這五種基本特質會讓每個團隊變得更優秀。」他每季都採取相同的態度,關心球員,鼓勵球員多跟家人相處;同時強調學業的重要性和要享受大學生活的各種

體驗。事實上,薛塞斯基會聘請替他打過球的球員作為助理教練,因為他們熟悉球場中的各種問題。每一章的最後,他會列出重點,例如:「跟籃球比賽一樣,生意也是一場需要調整的賽事。所以要做好調整的準備。」雖然,有時候他會把教練比喻成「領導者」,但大部份,作者會引領讀者思考比較他的領導策略和其他商業策略的關連。      《圖書館雜誌》      杜克大學「藍魔隊」總教頭,十二次榮獲年度最佳大學教練的薛塞斯基,教導籃球的方式全跟領導和團隊合作有關。他第一步就是招攬個性良好、願意接受教導的人。他在每支所執教的球隊中尋找以下五種特質:積極溝通、建立信任、共同責任、互相關心和引以為傲。他給團隊的基本原則是:正直、

有計劃、思考和計劃要有彈性、努力改進表現、永遠想著你要做什麼和如何做得更好。同樣的原則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領導者或教練。菲利普斯(Phillips)是數本暢銷書的作者,包括《馬丁‧路德金的領導力》(Martin Luther King, Jr., on Leadership)。他們合力撰寫了這本有關當教練和領導原則的最佳書籍,值得推薦給運動和領導領域的專業人士。      《書目雜誌》      薛塞斯基或人稱「K教練」,是杜克大學一位不平凡而且非常成功的籃球教練。不像其他教練會成為商界大人物,K教練不會過度強調教練和工作成就的關係,他所談論的是杜克的籃球計劃及如何讓團隊眾志成城,打造「藍魔

隊」這招牌。舉例而言:每年每個球員都會拿到一份通訊錄,上面印有其他球員、教練、訓練人員等的電話號碼。如果任何人發現自己陷入困境,他鼓勵大家打電話給其他「家庭」成員。K教練是電梯操作員和清潔女工之子,他了解這個真實的世界,明白運動並不僅是鏡中所看到的影像而已。努力、誠實和想像力是任何領域成功的要素。K教練運用這些要素,更挑戰我們去運用它。鼓舞人心但並不虛假或愚蠢。      《有聲書籍》      這個計劃就是杜克大學的傳奇籃球教練,如何像家人般對待其團隊成員。他了解他們並教導他們責任、誠實、正直和共同責任的重要性。憑著他的真心帶領,K教練花了許多精力在球員人格的建立,而非獲勝的次數。他告訴隊員

要專注在個人的選擇,而非責怪他人或跟他人競爭。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忠誠和感謝。他衷心讚美一路支持他的父母親和師長。雖然K教練漫長的籃球的計劃看似單調,但他的生活卻是正直的模範,而他的故事則是感動人心。

湖人隊戰績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球隊戰力的部份,我們已經做很多球隊了,其中包括快艇、拓荒者、76人等等,今天咱們來聊湖人隊,實際上湖人會拖到現在才做真的是不得已,因為球隊戰力的影片內容都是從先發聊到替補,所以本來的想法是想等到皇上歸隊跟雙AD配合幾場比賽之後,咱們再來聊湖人隊,
可是沒想到皇上只打兩場比賽接著又缺賽了,什麼時候會回到場上呢?不知道!最新消息是他很有可能會在賽季末前歸隊,這是要全力幫助球隊戰績可以維持在西區前6名,也就是避免球隊打變數很大的外卡戰,前一陣子,皇上才大力抨擊外卡戰的制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這部影片,裡頭說的比較清楚,我自己想說的比較簡單,這樣的制度球季初聯盟就公布了,不可否認湖人受到傷兵的困擾,但實際上本季其他球隊傷兵問題也非常嚴重,所以既然制度已經定了,那就照著遊戲規則走,有什麼建議可以休賽季的時候再來說,以皇上的影響力要跟官方進行溝通,我相信這不會是難事!



--------------------------------------------------------------------------
🛍Johnny腦公的店⬇︎
https://johnnyjj0319.1shop.tw/cbyc5q
🍷贊助強尼喝雪山⬇︎
https://payment.opay.tw/Broadcaster/Donate/C19CBBC7C47629E97FCF30EBC6615806
🔰訂閱Johnny頻道⬇︎
https://lihi1.com/QJJEM
✍合作諮詢 ⬇︎
[email protected]
📱Johnny粉專⬇︎
https://lihi1.com/nPXJP
📷使用錄影設備 ⬇︎
http://tinyurl.com/ya3qsggt
💻使用電腦設備 ⬇︎
http://tinyurl.com/y7ycltxq
-------------------------------------------------------------------------------
💬更多球星介紹
‣‣智勇雙全的閃電指揮官|太陽初代傳奇鋼炮後衛 Kevin Johnson!
https://youtu.be/5ZP0BytmsZQ
‣‣公牛王朝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史上最偉大的籃板悍將Dennis Rodman!
https://youtu.be/ogd-dN4mz3w
‣‣平凡的路人,偉大的助攻王John Stockton!
https://youtu.be/xFcbeM0xuaU


目前往110000訂閱努力,如果覺得我的影片作的很用心,別忘了替我按下訂閱哦,謝謝!


#湖人
#皇上LBJ
#AD


音樂「Audionautix」創作的「All Good In The Wood」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 授權使用 演出者:http://audionautix.com/

堅毅:認定自我、堅持到底的林書豪精神

為了解決湖人隊戰績的問題,作者西恩.德維尼 這樣論述:

  正面積極的運動員故事聽多了,到最後一聽就讓人覺得是陳腔濫調。從先前不被看好、到後來成為英雄的運動員故事(就像是不同版本的魯迪的故事),是最常見的。這類型的故事最早可追溯至聖經中大衛以彈弓、石頭打敗了巨人葛利亞的故事。林書豪崛起的經過也的確和這樣的故事有些相似。不過,林書豪的故事絕不僅止於陳腔濫調。   一開始大家都把焦點放在他剛建立的名氣與成就上,而忽略了在他的故事裡更為重要的情節。這就好比是對一個樂透彩券得主的財富大肆褒揚,卻反而不去讚美一個靠努力工作後來累積到同樣財富的人,這樣的態度並不正確。因此我們可以說,尼克隊在林書豪旋風式竄紅後雖然經歷了一些掙扎,而這也終究導致總教頭狄安東尼的離

開,但這並不會折損林書豪在過去兩年、甚至從更久以前開始為了成為NBA球員所作的種種努力的價值。林書豪的崛起絕非偶然。許多人認為林書豪一直以來就是一塊璞玉,在過去一年待過三個球隊,只要有個有遠見、能給他機會上場的教練,林書豪就能大放異彩。   然而,如果只把焦點放在「原本不被看好的球員最後大放異彩」以及「尼克隊的重整」這樣的情節上,則難免會忽略了在林書豪的故事裡,真正值得汲取的寶貴經驗:包括林書豪坦然接受自己進入NBA的這條路與別人的不同、他在停賽期間所做的努力、他一直都讓自己處在為機會做好準備的狀態,同時也能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成功,以及同樣令人措手不及的逆境時以平常心面對。的確,世事多變,且事情

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生變化。   我們該關注的不該是林書豪的竄紅所帶來的名,以及他在夏天換新約的時候肯定十分可觀的利。我們該關注的應該是,在這個轉變出現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應該去了解,在當時,那個幾乎沒有NBA球迷認識、且事業岌岌可危的林書豪,在上場與籃網展開關鍵性的對決前,到底做了哪些功課與準備? 作者簡介 西恩.德維尼(Sean Deveney)   德維尼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之後於路易西安納州斯萊德爾市的《哨兵報》(The Sentry-News)擔任體育新聞編輯,並曾獲路易西安納州記者協會所頒贈的最佳專題報導獎。他自一九九九年起任職於《運動新聞雜誌》(The Sportin

g News),負責報導各種主要運動項目,特別是美國職業籃球。他也曾報導體壇偶像麥可喬丹、老虎伍茲,體育界名人羅傑.克萊門斯,以及有關運動經紀業的種種內幕。德維尼擔任《運動新聞雜誌》的籃球專欄作家已有十年以上的時間,並自二○○○年起負責報導各屆NBA總決賽。 譯者簡介 蔡自青   台大外文系、美國加州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口筆譯研究所畢業,曾任外交部英文翻譯、外商公司總經理口譯,目前於台大外文系從事口筆譯教學工作。 目錄致謝序言 / 開端第一章 / 欣賞自己的與眾不同第二章 / 充分發揮天分,不要輕易妥協第三章 / 把握機會第四章 / 適應成功第五章 / 在逆境中成長結語附錄

序言∕開端「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林書豪儼然是籃球版的魯迪(註)。」   二○一二年二月四日,地點為麥迪遜花園廣場,尼克隊對上向來表現平平的紐澤西籃網隊,比賽第二節開始不久尼克隊已經落後十二分。控球後衛林書豪運球越過中線後把球傳給隊友道格拉斯。林書豪在距離道格拉斯不遠的邊線加速,道格拉斯把球回傳林書豪,林書豪隨即展開快攻。道格拉斯為林書豪提供掩護,阻擋防守林書豪的球員,林書豪切入籃下。此時籃網隊中鋒威廉斯上前防守。林書豪一個假動作將威廉斯騙倒,帶球上籃擦板得分。這是林書豪當天晚上第一次拿到的兩分,是他在這個球季拿到的第卅六分。   這區區兩分為紐約尼克隊,甚至可說為整個美國職籃聯盟(NB

A)帶來在歷史上最振奮人心、超乎尋常並且喧鬧混亂的幾個星序言∕開端「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林書豪儼然是籃球版的魯迪(註)。」   二○一二年二月四日,地點為麥迪遜花園廣場,尼克隊對上向來表現平平的紐澤西籃網隊,比賽第二節開始不久尼克隊已經落後十二分。控球後衛林書豪運球越過中線後把球傳給隊友道格拉斯。林書豪在距離道格拉斯不遠的邊線加速,道格拉斯把球回傳林書豪,林書豪隨即展開快攻。道格拉斯為林書豪提供掩護,阻擋防守林書豪的球員,林書豪切入籃下。此時籃網隊中鋒威廉斯上前防守。林書豪一個假動作將威廉斯騙倒,帶球上籃擦板得分。這是林書豪當天晚上第一次拿到的兩分,是他在這個球季拿到的第卅六分。   這

區區兩分為紐約尼克隊,甚至可說為整個美國職籃聯盟(NBA)帶來在歷史上最振奮人心、超乎尋常並且喧鬧混亂的幾個星期。這兩分改變了球隊的方向;這兩分燃起了一個城市的熱情;這兩分紀錄了一個原本不受重用的邊緣球員,後來進入NBA正式球員名單,並在聯盟中取得一席之地的發展歷程。這兩分帶出了一位國際體壇巨星不可思議的崛起;這兩分為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開了頭,故事裡我們看到了名望的消長,以及在職業運動聯盟中的不確定性。   二月三日,也就是比賽前一天晚上,尼克總教頭狄安東尼當時已經因為未能達到期望,以及表現越來越令人失望,而面臨必須想辦法保住工作的壓力。他更動了當晚上場球員的名單,把林書豪插入這場對抗波士頓塞

爾提克隊而獲勝無望的比賽中。賽後尼克隊的季初戰績落到八勝十五敗。林書豪的表現毫不出色,上場六分多鐘,總共只拿下兩分。雖然如此,但由於林書豪在一年內上場的時間可謂少之又少,因此,他能被換上場就已經很令人意外了。賽後狄安東尼解釋這是為了要尋找、發現新的火花。「什麼都好,」他說道,「我只是在嘗試、探尋一些新的作法。但是目前還沒找到合適的。」   在對籃網的比賽上,狄安東尼正在尋覓的火花被點燃了。這個火花就是林書豪,一個讓人很難想到能為球隊帶來什麼特別貢獻的球員。畢竟,他當時只有卅八場的出賽經驗,而且在這場比賽前,林書豪在尼克隊連坐了六個禮拜的冷板凳。林書豪在上半場總共拿到六分。他在比賽第三節又再拿下

七分。加起來的十三分平了他的籃球生涯中,單場比賽最高得到十三分的舊紀錄。林書豪在第四節表現強勁,得到十二分,整場球賽個人共拿下廿五分。在觀眾不斷大喊「Jer-Em-Mee!」(註:唸起來為林書豪的英文名字“Jeremy”)的加油聲中,林書豪帶領近來表現不佳的尼克隊取得了迫切需要的勝利。全場氣氛之熱烈為前所未見,所有球迷及尼克隊其他球員都瘋狂地為林書豪加油。下半場時林書豪衝破籃網的防守、在籃下完成一個高難度的投籃動作並且引誘對手犯規, 目睹這一切的YES體育頻道資深的籃網隊播報員伊格不禁大叫:「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林書豪就像是籃球版的魯迪。」   賽後在球員休息室裡,林書豪很難靜下來把自己

剛才的表現在腦海中重新整理一遍。本地報紙的體育記者和廣播、電視記者以往總會在賽後擠在明星球員(像是史陶德麥爾、甜瓜安東尼和錢德勒)的置物櫃前爭相進行賽後的採訪。但這次主角換成了林書豪,他在尼克隊休息室裡的置物櫃被排在很後面的地方。林書豪站在置物櫃前,四週堆滿了麥克風。他以前也經歷過這種大陣仗的採訪,不過從來不是因為實際在場上的表現受訪。「我還沒完全回過神來,」林書豪這麼說。「說實在的,對於剛才發生的一切,到此刻我還是感到相當震驚。我現在只想好好把心情整裡一下。」   這一切都是從那個經由傳切(一種相當基本的籃球技巧)和帶球上籃所得到的兩分開始的。自從那個晚上以後,林書豪的確面臨了許多需要調適的

新情況-正面和負面的都有。首先,林書豪希望證明,對籃網的那場比賽勝利並非出自僥倖。兩天後,林書豪在尼克擊敗猶他爵士隊的比賽中奪下廿八分;接下來又在擊敗華盛頓巫師隊的比賽中拿下廿三分。如此銳不可擋的氣勢使得林書豪迎戰小飛俠布萊恩及湖人隊的那場比賽成為一場全國轉播的賽事。一般認為與湖人隊的比賽很具挑戰性,應能好好檢驗林書豪的三連勝到底是不是僥倖。當小飛俠布萊恩在比賽前一晚被問到,他對林書豪近日來表現有什麼看法時,布萊恩的回答是他並不清楚林書豪最近有什麼表現。   隔天晚上布萊恩旋即親自見證了林書豪的球技。林書豪在力擒湖人隊的比賽中勇奪卅八分,並為尼克隊帶來四連勝。在比賽還沒結束前,林書豪就已經在紐

約、美國職籃界,甚至在中國及台灣(他有親戚住在台灣)成為無數人的偶像。林書豪在那一週登上了《運動畫刊》封面,並在下一週連續第二次擔任封面人物。他是第十個連續兩周登上《運動畫刊》封面的運動員,其他連續登上封面的體壇明星包括麥可喬丹、賈霸、史蒂夫.楊、麥克泰森以及馬怪爾。林書豪的故事並不只在體育界發燒。擊敗籃網之後,在接下來的僅僅五場球賽後,林書豪登上《時代雜誌》封面,標題為「林來瘋!」有許多人認為這一切發生的太快,林書豪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且還必須拿出更多的表現來向大家證明他是個優秀的球員。然而大聯盟,由其是表現令人失望的尼克隊,在此時迫切需要一個英雄。而正由於林書豪原本很難讓人聯想到會是個英

雄,也因此他的崛起就愈加值得慶賀-他的背景在美國職籃是雙重的罕見:他不但是亞裔美國人,還是個哈佛畢業生。林書豪既然已經展露頭角,他的光芒自然是掩蓋不住了。   在媒體不斷更新內容的密集報導下,林書豪的經歷很快地成為傳奇故事,其籃球生涯被描繪成一個充滿了遭受命運嚴酷對待的歷程。在林書豪成為家喻戶曉的球壇明星前,他的籃球之路一路走來其實是一個讓人聽了會深受鼓舞的故事,內容之精彩甚至到了有點過於夢幻的程度。林書豪透露,尼克對籃網比賽的前一晚,他是睡在朋友兼隊友費爾茲家的沙發上的。在那之前他睡的是哥哥位在曼哈頓的公寓的沙發,但當天因為哥哥有外地朋友來訪,因此只好去投靠費爾茲。林書豪在那個時候並沒有自己

的窩,因為他先後被金州勇士隊及休士頓火箭隊給裁掉;加上當時尚未拿到保障合約,他自知尼克隊也有可能會把他釋出。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林書豪一夕之間站上了體育世界的舞台中心,同時,拜球迷之賜(他的球迷包括了籃球名人堂的魔術強森、電影導演同時也是尼克隊球迷的史派克.李、女星寶黛麗、臉書創辦人馬克札克伯格,還包括了歐巴馬總統),林書豪得到的盡是一片好評。林書豪也相當受到社群媒體的喜愛。一份研究指出,他的名字一個星期內在推特社群中被提到超過二百六十萬次;他的推特追隨者人數短短四天就倍增到超過卅八萬人。在他帶領尼克隊擊敗湖人隊後,他的推特追隨者人數更暴增到超過五十萬人。   那時候,林書豪的新隊友之一,後衛

史密斯正在中國打職業聯賽。中國和台灣的球迷也同樣為林書豪瘋狂,瘋狂到林書豪在台灣的親戚還得離家圖個清淨;這也使得林書豪公開向台灣的媒體呼籲,請媒體尊重他在台灣的家人的隱私。史密斯表示,即使遠在地球的另一邊,他也能感受到林書豪對尼克隊,以及對球迷帶來的影響。「我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精采的球賽片段這類的影片,」他說道。「光是透過螢幕看林書豪打球就已經是令人讚嘆不已了。他真的鼓舞了在中國的許多人以及全世界無數的人。他無疑地是個典範。聽到他的故事會讓人覺得凡事都有希望。」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認同抱持希望是好的,然而往往正面積極的運動員故事聽多了,到最後一聽就讓人覺得是陳腔濫調。其中,從先前不被

看好、到後來成為英雄的運動員故事—就像是不同版本的魯迪的故事—是最常見的。這類型的故事最早可追溯至聖經中大衛以彈弓、石頭打敗了巨人葛利亞的故事。林書豪崛起的經過也的確和這樣的故事有些相似。不過,林書豪的故事絕不僅止於陳腔濫調。一開始大家都把焦點放在他剛建立的名氣與成就上,而忽略了在他的故事裡更為重要的情節。這就好比是對一個樂透彩卷得主的財富大肆褒揚,卻反而不去讚美一個靠努力工作後來累積到同樣財富的人,這樣的態度並不正確。因此我們可以說,尼克隊在林書豪旋風式竄紅後雖然經歷了一些掙扎(而這也終究導致總教頭狄安東尼的離開),但這並不會折損林書豪在過去兩年、甚至從更久以前開始為了成為NBA球員所作的種

種努力的價值。林書豪的崛起絕非偶然。許多人認為林書豪一直以來就是一塊璞玉,在過去一年待過三個球隊,只要有個有遠見、能給他機會上場的教練,林書豪就能大放異彩。然而,這樣的說法過於簡化。   如果只把焦點放在「原本不被看好的球員最後大放異彩」以及「尼克隊的重整」這樣的情節上,則難免會忽略了在林書豪的故事裡,真正值得汲取的寶貴經驗:包括林書豪坦然接受自己進入NBA的這條路與別人的不同、他在停賽期間所做的努力、他一直都讓自己處在為機會做好準備的狀態,同時也能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成功,以及同樣令人措手不及的逆境時以平常心面對。的確,世事多變,且事情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生變化。從狄安東尼基於已經無計可施的前

提下,在對波士頓的比賽中讓林書豪上場的那天,到林書豪痛宰湖人隊並奠定了他的明星地位的那天,這中間只不過是短短一個禮拜的時間。而從擊敗湖人隊之後,到狄安東尼離開尼克隊,中間也差不多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我們該關注的不該是林書豪的竄紅所帶來的名,以及他在夏天換新約的時候肯定十分可觀的利。我們該關注的應該是,在這個轉變出現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應該去了解,在當時,那個幾乎沒有NBA球迷認識、且事業岌岌可危的林書豪,在上場與籃網展開關鍵性的對決前,到底做了哪些功課與準備?我們也應該看看林書豪在被ESPN頻道的SportsCenter體育新聞節目瘋狂報導的那幾個星期是如何自持以及如何與隊友互動。   

我們也該關心林書豪未來的發展。他現在才廿三歲,在球季剛開始的時候,他只是單純地希望以表現向大家證明他有資格留在NBA打球。他既不期待也沒想過要成為明星球員,而一夕成名後伴隨而來的嚴苛批評也讓他感到有些無助。所謂「林來瘋」的熱潮後來稍稍降溫了一些,這對林書豪是件好事。因為,雖然他總是有風度地面對如潮水般湧入的關注,他還是沒有完全習慣成為眾人的焦點,感覺上好像總有些不自在。在林書豪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後,事情也有了些變化。對手一步步分析出該如何防守林書豪,球員各個準備好,拼了命地阻擋他。尼克隊一直以來都有球員間默契不佳的問題,而遞補狄安東尼空缺的助理教練伍德森改變了尼克隊的進攻系統,這使得林書豪在場

上有點施展不開。這對林書豪而言是個全新的局面,但他已經證明了他在隊上能做出的貢獻,他現在需要做的是繼續精進他的球技,排除掉比賽中容易犯下的失誤,並鞏固他在聯盟裡的地位。   林書豪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而林書豪原本就是個會鞭策自己不斷進步的球員。一般人常形容林書豪「不知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把這樣的說法先擺到一邊,你會發現林書豪其實是費了好大的努力才擠進NBA,而為了維持他在頭幾個禮拜,以先發球員身分上場時所展現的球技水準,他完全不能鬆懈。他能夠登上雜誌封面、成為文化偶像,這樣的光環是眾人始料未及的。沒人料到以林書豪的背景、經歷,他竟能成為明星球員—他看起來頂多會是一個在職籃能打上好一陣子球的球員,

而這樣已經算是很好了;沒辦法打球的時候至少他的哈佛學歷還能派上用場。現在,林書豪可以擺脫自紐約一戰成名後,「林來瘋」現象所帶來的種種分散他注意力的事情;畢竟,他在球季開始時所設定的目標並不遠大。「我一直告訴自己,今年我要想辦法讓自己被排入輪流上場名單,而不要繼續當那個一直被排在第十二或是第十五順位的球員。」林書豪說道。「這就是我想要做的,也是我自認做得到的。但先前的實際情況是,我一直都是那個被排在第十二或是第十五順位的球員,正因如此我曾經兩度被球隊釋出。我真的很感謝上帝讓我能在紐約尼克隊打球。」   林書豪要繼續努力才能留在紐約。雖然遭遇新的困難,但林書豪知道他目前至少已經做到他一直以來希望自

己在這個階段所能做到的:一個進入NBA第二年、小有成就,且不斷努力精進球技並幫助球隊獲勝的球員。   林書豪在成為今天的林書豪前歷經了一段漫長且不平凡的歷程,其間有許多值得他人學習的地方。   註:魯迪為有關美式足球的運動勵志電影《追夢赤子心》裡的主角。   -YES體育頻道播報員伊格 期。這兩分改變了球隊的方向;這兩分燃起了一個城市的熱情;這兩分紀錄了一個原本不受重用的邊緣球員,後來進入NBA正式球員名單,並在聯盟中取得一席之地的發展歷程。這兩分帶出了一位國際體壇巨星不可思議的崛起;這兩分為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開了頭,故事裡我們看到了名望的消長,以及在職業運動聯盟中的不確定性。   二月三日,

也就是比賽前一天晚上,尼克總教頭狄安東尼當時已經因為未能達到期望,以及表現越來越令人失望,而面臨必須想辦法保住工作的壓力。他更動了當晚上場球員的名單,把林書豪插入這場對抗波士頓塞爾提克隊而獲勝無望的比賽中。賽後尼克隊的季初戰績落到八勝十五敗。林書豪的表現毫不出色,上場六分多鐘,總共只拿下兩分。雖然如此,但由於林書豪在一年內上場的時間可謂少之又少,因此,他能被換上場就已經很令人意外了。賽後狄安東尼解釋這是為了要尋找、發現新的火花。「什麼都好,」他說道,「我只是在嘗試、探尋一些新的作法。但是目前還沒找到合適的。」   在對籃網的比賽上,狄安東尼正在尋覓的火花被點燃了。這個火花就是林書豪,一個讓人很

難想到能為球隊帶來什麼特別貢獻的球員。畢竟,他當時只有卅八場的出賽經驗,而且在這場比賽前,林書豪在尼克隊連坐了六個禮拜的冷板凳。林書豪在上半場總共拿到六分。他在比賽第三節又再拿下七分。加起來的十三分平了他的籃球生涯中,單場比賽最高得到十三分的舊紀錄。林書豪在第四節表現強勁,得到十二分,整場球賽個人共拿下廿五分。在觀眾不斷大喊「Jer-Em-Mee!」(註:唸起來為林書豪的英文名字“Jeremy”)的加油聲中,林書豪帶領近來表現不佳的尼克隊取得了迫切需要的勝利。全場氣氛之熱烈為前所未見,所有球迷及尼克隊其他球員都瘋狂地為林書豪加油。下半場時林書豪衝破籃網的防守、在籃下完成一個高難度的投籃動作並且

引誘對手犯規, 目睹這一切的YES體育頻道資深的籃網隊播報員伊格不禁大叫:「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林書豪就像是籃球版的魯迪。」   賽後在球員休息室裡,林書豪很難靜下來把自己剛才的表現在腦海中重新整理一遍。本地報紙的體育記者和廣播、電視記者以往總會在賽後擠在明星球員(像是史陶德麥爾、甜瓜安東尼和錢德勒)的置物櫃前爭相進行賽後的採訪。但這次主角換成了林書豪,他在尼克隊休息室裡的置物櫃被排在很後面的地方。林書豪站在置物櫃前,四週堆滿了麥克風。他以前也經歷過這種大陣仗的採訪,不過從來不是因為實際在場上的表現受訪。「我還沒完全回過神來,」林書豪這麼說。「說實在的,對於剛才發生的一切,到此刻我還是感

到相當震驚。我現在只想好好把心情整裡一下。」   這一切都是從那個經由傳切(一種相當基本的籃球技巧)和帶球上籃所得到的兩分開始的。自從那個晚上以後,林書豪的確面臨了許多需要調適的新情況-正面和負面的都有。首先,林書豪希望證明,對籃網的那場比賽勝利並非出自僥倖。兩天後,林書豪在尼克擊敗猶他爵士隊的比賽中奪下廿八分;接下來又在擊敗華盛頓巫師隊的比賽中拿下廿三分。如此銳不可擋的氣勢使得林書豪迎戰小飛俠布萊恩及湖人隊的那場比賽成為一場全國轉播的賽事。一般認為與湖人隊的比賽很具挑戰性,應能好好檢驗林書豪的三連勝到底是不是僥倖。當小飛俠布萊恩在比賽前一晚被問到,他對林書豪近日來表現有什麼看法時,布萊恩的回

答是他並不清楚林書豪最近有什麼表現。   隔天晚上布萊恩旋即親自見證了林書豪的球技。林書豪在力擒湖人隊的比賽中勇奪卅八分,並為尼克隊帶來四連勝。在比賽還沒結束前,林書豪就已經在紐約、美國職籃界,甚至在中國及台灣(他有親戚住在台灣)成為無數人的偶像。林書豪在那一週登上了《運動畫刊》封面,並在下一週連續第二次擔任封面人物。他是第十個連續兩周登上《運動畫刊》封面的運動員,其他連續登上封面的體壇明星包括麥可喬丹、賈霸、史蒂夫.楊、麥克泰森以及馬怪爾。林書豪的故事並不只在體育界發燒。擊敗籃網之後,在接下來的僅僅五場球賽後,林書豪登上《時代雜誌》封面,標題為「林來瘋!」有許多人認為這一切發生的太快,林書豪

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且還必須拿出更多的表現來向大家證明他是個優秀的球員。然而大聯盟,由其是表現令人失望的尼克隊,在此時迫切需要一個英雄。而正由於林書豪原本很難讓人聯想到會是個英雄,也因此他的崛起就愈加值得慶賀-他的背景在美國職籃是雙重的罕見:他不但是亞裔美國人,還是個哈佛畢業生。林書豪既然已經展露頭角,他的光芒自然是掩蓋不住了。   在媒體不斷更新內容的密集報導下,林書豪的經歷很快地成為傳奇故事,其籃球生涯被描繪成一個充滿了遭受命運嚴酷對待的歷程。在林書豪成為家喻戶曉的球壇明星前,他的籃球之路一路走來其實是一個讓人聽了會深受鼓舞的故事,內容之精彩甚至到了有點過於夢幻的程度。林書豪透露,尼克對

籃網比賽的前一晚,他是睡在朋友兼隊友費爾茲家的沙發上的。在那之前他睡的是哥哥位在曼哈頓的公寓的沙發,但當天因為哥哥有外地朋友來訪,因此只好去投靠費爾茲。林書豪在那個時候並沒有自己的窩,因為他先後被金州勇士隊及休士頓火箭隊給裁掉;加上當時尚未拿到保障合約,他自知尼克隊也有可能會把他釋出。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林書豪一夕之間站上了體育世界的舞台中心,同時,拜球迷之賜(他的球迷包括了籃球名人堂的魔術強森、電影導演同時也是尼克隊球迷的史派克.李、女星寶黛麗、臉書創辦人馬克札克伯格,還包括了歐巴馬總統),林書豪得到的盡是一片好評。林書豪也相當受到社群媒體的喜愛。一份研究指出,他的名字一個星期內在推特社群中

被提到超過二百六十萬次;他的推特追隨者人數短短四天就倍增到超過卅八萬人。在他帶領尼克隊擊敗湖人隊後,他的推特追隨者人數更暴增到超過五十萬人。   那時候,林書豪的新隊友之一,後衛史密斯正在中國打職業聯賽。中國和台灣的球迷也同樣為林書豪瘋狂,瘋狂到林書豪在台灣的親戚還得離家圖個清淨;這也使得林書豪公開向台灣的媒體呼籲,請媒體尊重他在台灣的家人的隱私。史密斯表示,即使遠在地球的另一邊,他也能感受到林書豪對尼克隊,以及對球迷帶來的影響。「我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精采的球賽片段這類的影片,」他說道。「光是透過螢幕看林書豪打球就已經是令人讚嘆不已了。他真的鼓舞了在中國的許多人以及全世界無數的人。他無

疑地是個典範。聽到他的故事會讓人覺得凡事都有希望。」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認同抱持希望是好的,然而往往正面積極的運動員故事聽多了,到最後一聽就讓人覺得是陳腔濫調。其中,從先前不被看好、到後來成為英雄的運動員故事—就像是不同版本的魯迪的故事—是最常見的。這類型的故事最早可追溯至聖經中大衛以彈弓、石頭打敗了巨人葛利亞的故事。林書豪崛起的經過也的確和這樣的故事有些相似。不過,林書豪的故事絕不僅止於陳腔濫調。一開始大家都把焦點放在他剛建立的名氣與成就上,而忽略了在他的故事裡更為重要的情節。這就好比是對一個樂透彩卷得主的財富大肆褒揚,卻反而不去讚美一個靠努力工作後來累積到同樣財富的人,這樣的態度並不正確

。因此我們可以說,尼克隊在林書豪旋風式竄紅後雖然經歷了一些掙扎(而這也終究導致總教頭狄安東尼的離開),但這並不會折損林書豪在過去兩年、甚至從更久以前開始為了成為NBA球員所作的種種努力的價值。林書豪的崛起絕非偶然。許多人認為林書豪一直以來就是一塊璞玉,在過去一年待過三個球隊,只要有個有遠見、能給他機會上場的教練,林書豪就能大放異彩。然而,這樣的說法過於簡化。   如果只把焦點放在「原本不被看好的球員最後大放異彩」以及「尼克隊的重整」這樣的情節上,則難免會忽略了在林書豪的故事裡,真正值得汲取的寶貴經驗:包括林書豪坦然接受自己進入NBA的這條路與別人的不同、他在停賽期間所做的努力、他一直都讓自己處

在為機會做好準備的狀態,同時也能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成功,以及同樣令人措手不及的逆境時以平常心面對。的確,世事多變,且事情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生變化。從狄安東尼基於已經無計可施的前提下,在對波士頓的比賽中讓林書豪上場的那天,到林書豪痛宰湖人隊並奠定了他的明星地位的那天,這中間只不過是短短一個禮拜的時間。而從擊敗湖人隊之後,到狄安東尼離開尼克隊,中間也差不多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我們該關注的不該是林書豪的竄紅所帶來的名,以及他在夏天換新約的時候肯定十分可觀的利。我們該關注的應該是,在這個轉變出現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應該去了解,在當時,那個幾乎沒有NBA球迷認識、且事業岌岌可危的林書豪,在上場與

籃網展開關鍵性的對決前,到底做了哪些功課與準備?我們也應該看看林書豪在被ESPN頻道的SportsCenter體育新聞節目瘋狂報導的那幾個星期是如何自持以及如何與隊友互動。   我們也該關心林書豪未來的發展。他現在才廿三歲,在球季剛開始的時候,他只是單純地希望以表現向大家證明他有資格留在NBA打球。他既不期待也沒想過要成為明星球員,而一夕成名後伴隨而來的嚴苛批評也讓他感到有些無助。所謂「林來瘋」的熱潮後來稍稍降溫了一些,這對林書豪是件好事。因為,雖然他總是有風度地面對如潮水般湧入的關注,他還是沒有完全習慣成為眾人的焦點,感覺上好像總有些不自在。在林書豪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後,事情也有了些變化。對

手一步步分析出該如何防守林書豪,球員各個準備好,拼了命地阻擋他。尼克隊一直以來都有球員間默契不佳的問題,而遞補狄安東尼空缺的助理教練伍德森改變了尼克隊的進攻系統,這使得林書豪在場上有點施展不開。這對林書豪而言是個全新的局面,但他已經證明了他在隊上能做出的貢獻,他現在需要做的是繼續精進他的球技,排除掉比賽中容易犯下的失誤,並鞏固他在聯盟裡的地位。   林書豪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而林書豪原本就是個會鞭策自己不斷進步的球員。一般人常形容林書豪「不知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把這樣的說法先擺到一邊,你會發現林書豪其實是費了好大的努力才擠進NBA,而為了維持他在頭幾個禮拜,以先發球員身分上場時所展現的球技水準,

他完全不能鬆懈。他能夠登上雜誌封面、成為文化偶像,這樣的光環是眾人始料未及的。沒人料到以林書豪的背景、經歷,他竟能成為明星球員—他看起來頂多會是一個在職籃能打上好一陣子球的球員,而這樣已經算是很好了;沒辦法打球的時候至少他的哈佛學歷還能派上用場。現在,林書豪可以擺脫自紐約一戰成名後,「林來瘋」現象所帶來的種種分散他注意力的事情;畢竟,他在球季開始時所設定的目標並不遠大。「我一直告訴自己,今年我要想辦法讓自己被排入輪流上場名單,而不要繼續當那個一直被排在第十二或是第十五順位的球員。」林書豪說道。「這就是我想要做的,也是我自認做得到的。但先前的實際情況是,我一直都是那個被排在第十二或是第十五順位的

球員,正因如此我曾經兩度被球隊釋出。我真的很感謝上帝讓我能在紐約尼克隊打球。」   林書豪要繼續努力才能留在紐約。雖然遭遇新的困難,但林書豪知道他目前至少已經做到他一直以來希望自己在這個階段所能做到的:一個進入NBA第二年、小有成就,且不斷努力精進球技並幫助球隊獲勝的球員。   林書豪在成為今天的林書豪前歷經了一段漫長且不平凡的歷程,其間有許多值得他人學習的地方。   註:魯迪為有關美式足球的運動勵志電影《追夢赤子心》裡的主角。   -YES體育頻道播報員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