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科大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澎科大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金柱李明儒李晶陳美燕張軒瑄吳冠璋王凱立魏映雪寫的 休閒遊憩概論:休閒遊憩管理成功指引 和林皇德,臺南一中105級科學班的 府城文學地圖 1:舊城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嬰兒與母親 2月號/ 2016 第473期 球英雄陽岱鋼 寶貝女兒的無敵超人也說明:...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一段 249 號 3 樓《築科大棲-喜來登飯店旁》 03 / 02 三 1830 - 2030 , 03 / 06 日 1330 - 1530 03 / 10 四 1330 - 1530 , 03 / 16 三 1330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立圖書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林宜玄所指導 廖千詠的 技術型高中家政群學生自我效能、結果預期、學習興趣與生涯選擇關係之研究 (2021),提出澎科大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技術型高中家政群學生、自我效能、結果預期、學習興趣、生涯選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陳明輝所指導 劉瓊芬的 故鄉意象 劉瓊芬創作論述 (2021),提出因為有 棉紙撕畫、故鄉虎井、印象派、自動性技法、自覺性繪畫、抽象繪畫的重點而找出了 澎科大的解答。

最後網站榮服處與澎科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 澎湖時報則補充:澎湖榮民服務處為協助國軍退除役官兵就學及職業訓練,7日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期望透過雙方密切合作,建立綿密服務網絡;除將規劃共同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澎科大,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休閒遊憩概論:休閒遊憩管理成功指引

為了解決澎科大的問題,作者黃金柱李明儒李晶陳美燕張軒瑄吳冠璋王凱立魏映雪 這樣論述:

  1.由主編構思架構,邀國立與私立相關大學休閒遊憩教授,共同發揮集體智慧撰寫,以深入淺出方式呈現當代休閒遊憩的主流思潮,助益奠定學生與讀者的休閒遊憩基礎。   2.每一章前後均提供「國際視野」案例和「廣角鏡」個案,作為各章節重點省思、應用和進行跨文化比較,裨益整合的學習與應用效果。   3.每一章節均有「學習活動」,提供讀者舉一反三的題材,涵養思考與實境應用的技能。 作者簡介 黃金柱   現職:   ‧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 教授   ‧開南大學特聘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體育研究所畢業   ‧美國密蘇里大學聖路易校區(University of M

issouri St. Louis)研究進修   ‧美國新墨西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體育健康休閒哲學博士(教育部公費薦送)   經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助教、講師   ‧國立體育學院副教授、教授‧ 國立體育學院系主任、圖書館館長   ‧教育部參事、總務司司長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校長   ‧立德管理學院教授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系 教授兼教務長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中長程校務發展研究小組 主持人   ‧103年考選部典試委員   ‧嶺東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開南大學觀光運輸學院長及圖書館長   ‧國立嘉義大

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兼任教授   著作:   ‧體育課程設計(1997國立編譯館出版)   ‧體育運動策略性行銷(1998師大書苑三版)   ‧跨世紀體育運動經營管理思潮(1999師大書苑出版)   ‧健康適能經營行銷實務(1998師大書苑出版)   ‧管理學(2004師大書苑出版)   ‧運動休閒觀光行銷(2005年師大書苑出版)   ‧運動觀光導論(2005年師大書苑出版)   ‧休閒概論(2006年師大書苑出版)   ‧休閒管理(2007師大書苑出版)   ‧運動觀光(2009師大書苑出版)   ‧邁向專業化之路─論大學校院休閒觀光系所之發展與規劃(2010 師大書苑出版)   ‧休

閒觀光政策與發展策略(華立2013)   ‧休閒管理概論(華立2013)   ‧休閒遊憩觀光行銷(華立2014)   ‧節慶文化與活動管理(華立2015)   ‧觀光暨休閒人力資源管理(華立2015) 李明儒   現職: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教授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博士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系造園景觀組碩士   研究領域:   ‧島嶼觀光休閒研究、海洋觀光與海域遊憩、遊憩區規劃研究、澎 湖世界遺產、數位典藏参、學術行政經歷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主任,2010/08~2016/01。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主任,2009。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總務長,2006/08~2009/08。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進修推廣部主任,2004~2006。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課外活動組組長,1999~2000。 李晶   現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教授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副教授、助理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助理教授   著作:   ‧卓俊辰、黃啟煌、李晶、張少熙、陳俊忠(2011年08月)。運動休閒與健康(ISBN:9789576619007)(1)。臺灣:國立空中大學。 張軒瑄   學歷: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 公

園、遊憩、觀光資源學系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學士、碩士   經歷:   ‧銘傳大學觀光學院休閒遊憩管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銘傳大學國際學院旅遊與觀光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經濟部商業工商綜合區審議委員(2011年至今)   ‧桃園市政府休閒農業區輔導委員(2015年至今)   ‧新竹縣環境教育基金管理會審議委員(2015年至今)   ‧新竹縣環境教育審議會委員(2015年至今) 陳美燕   現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專任教授   學歷:   ‧輔仁大學統計系 碩士學士   ‧國立體育學院 碩士   ‧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 運動管理博士(

Ph. D)   經歷: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委員兼婦女與運動委員會 委員   ‧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TASSM)副理事長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選訓委員會 委員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董事   ‧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行銷顧問   ‧臺北市各區運動中心委託經營管理聯合督導委員會 委員   ‧教育部戶外教育推動小組委員   ‧教育部國教署推動國民中小學營造空間美學暨發展特色學校輔導委員(100-104年度)   ‧教育部青年署壯遊臺灣、感動地圖審查委員   著作:   ‧國際期刊論文共17篇;國內具公開審查機制期刊論文共16篇;參與國際研討會論文共有10篇。 吳冠璋

  現職:   ‧國立體育大學管理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士   ‧美國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旅遊管理碩士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哲學博士(主修休閒行為,輔修心理諮商)   經歷:   ‧美國國家戶外領導學校(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 NOLS)指導員   ‧美國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 School)指導員   ‧美國野地教育協會(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

on,WEA)指導員   ‧美國Leave No Trace Master Educator Course高階教師課程講師   ‧休閒產業經營學系講師、助理教授   ‧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系主任   ‧日本野地教育協會最佳指導員獎   ‧國立體育大學國際戶外冒險學程(Global Outdoor Adventure Leadership, GOAL)課程主任   著作-專書翻譯:   ‧戰後嬰兒潮的休閒活動與規劃,第7章   ‧休閒遊憩概論,第16章與18章 王凱立   現職:   ‧國立體育大學副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體育研究所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體育研究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營建工程與管理組   ‧國立臺灣大學 經濟學系   ‧法律學系財經法學組 雙主修   經歷:   ‧國立體育大學 副教授   ‧國立體育大學 助理教授   ‧育達商業科技大學 助理教授   ‧育達商業科技大學(學院) 講師   ‧文利申法律事務所 法務助理   ‧國立體育學院(大學) 兼任講師(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兼任講師 魏映雪   現職:   ‧國立體育大學管理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士   ‧美國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旅遊管理碩士   ‧美國印

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哲學博士(主修休閒行為,輔修心理諮商)   經歷:   ‧美國國家戶外領導學校(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 NOLS)指導員   ‧美國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 School)指導員   ‧美國野地教育協會(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WEA)指導員   ‧美國Leave No Trace Master Educator Course 高階教師課程講師   ‧休閒產業經營學系講師、助理教授   ‧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系主任   ‧

日本野地教育協會最佳指導員獎   ‧國立體育大學國際戶外冒險學程(Global Outdoor Adventure Leadership, GOAL)課程主任   著作-專書翻譯:   ‧戰後嬰兒潮的休閒活動與規劃,第7章   ‧休閒遊憩概論,第16章與18章 第一篇 休閒遊戲的基礎 01 緒論 02 休閒遊憩的理論與哲學基礎 03 休閒遊憩發展和教育、經濟、社會、政治和科技之間的關係 04 休閒遊憩資源規劃與管理 05 休閒遊憩活動與計畫的企劃 06 休閒遊憩活動行銷 第二篇 休閒遊戲的運用 07 冒險遊憩 08 藝術與文化休閒 09 海洋休閒遊憩 10 休閒運動管理 11 戶外教育

12 休閒遊憩產業管理 13 休閒遊憩教育模式 14 休閒遊憩的趨勢與展望 序   因為台灣是已開發國家,生活品質的提升、快樂感的追求和健康與養生意識,一直以來均持續受到國人的重視。休閒遊憩活動的參與和觀賞,不只對身心靈健康與安適(wellness)有直接的效益,而且對休閒遊憩產業的發展,更是強有力的觸媒劑。尤其是能夠離開教室,從事室內外休閒遊憩活動,培育五育均衡發展的學子,亦是休閒遊憩教育的目的,這也是大學休閒遊憩系所設立的主要目的。   有鑑於休閒遊憩是觀光推動的重要基礎,除民眾須正確認識休閒遊憩的相關知能外,身為休閒遊憩系所的學生對休閒遊憩概論需有更深刻的了解,藉以奠定休閒遊憩

的專業教育基礎,助益成功扮演指導者或管理者的角色,這乃是本著作所有作者的期望,也是本著作出版的主要動機。希冀本書著作的付梓,對學生休閒遊憩概論的學習,能有正面的加分效果;對社會大眾而言,經由本著作的閱讀,也能增長其休閒遊憩的見聞,並落實休閒遊憩活動為其每日生活的一部份,則全民休閒遊憩的目的,將可水到渠成。   休閒遊憩(recreation & leisure)不只有助一個人身體、心靈、情緒、社會和心智等功能的平衡發展,因而可提升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休閒遊憩也已被視為是個人、社區、社會和國家轉型的有益利器。基於此,對目前已在休閒遊憩產業服務,以及正就讀休閒遊憩相關系所未來將進到本領域的學生

言,休閒遊憩概論的修讀,以提升其對休閒遊憩的覺察(awareness)知能,奠定休閒遊憩學理和實務技能的基礎,誠為大學校院休閒遊憩相關系所專業教育亟須正視的課題。   有鑑於休閒遊憩一直被視為是一應用的領域,也是一跨領域的學門,故,擔任休閒遊憩相關系所的師資之專長與背景,甚為多元,導致大家對休閒遊憩的認知與理解,仍存有差異。故,如何編輯能「異中求同,同中導異」具互補學習效果的休閒遊憩概論,實為休閒遊憩教授宜有的共同想望。基於這種思維,編輯者認為,僅以自己的觀點撰寫休閒遊憩系所必讀的「休閒遊憩概論」乙書,實有力有未逮之感,因而邀請相關大學教師同好共同撰寫本著本,藉期拋磚引玉,厚實休閒遊憩知能培

育的基礎。休閒遊憩活動已是每個人邁向健康生活的重要部份,不只全民休閒遊憩和安適與健康更加連結,且,社會各界人士同有需求,希望更加了解休閒遊憩的真諦與效益。   有鑑於此,「休閒遊憩概論」一書,不只是大學休閒遊憩相關系所學生所必讀,也是社會大眾有興趣閱讀的生活軟素材,藉此充實休閒生活的內涵,豐富休閒知識,並能身體力行從事相關的休閒遊憩活動,助益身、心、靈的健康。   深度學者(deep learning)誠為當代專業教育的主流,這種學習側重學生須負更大的學習責任;而教師的角色,已漸從課堂的講授者,轉型為助長者(facilitators),協助引導學生尋求解決休閒遊憩相關問題的答案;基於此,教

師在教學過程裡,除可依授課大綱與進度,事先要求學生進修本教科書相關章節的閱讀,並把待釐清或解決的問題,帶到課堂上,以分組方式在教師協助與引導下,解決共同的問題,俾培養實際解決休閒遊憩問題的能力。而這種教與學的互動效果與否,實取決於教科書的完整性與周延性。為更能展現本著作對學生學習的效益,編輯者乃參考國內外相關「休閒遊憩概論」著作,作為架構。計分兩篇十四章,俾更有系統性呈現適宜的素材,助益學生在閱讀本著作之後,能對休閒遊憩有更系統性了解,與同儕有更多的互動,並能實際應用到休閒遊憩情境與活動上,達到認知、情意和技能的教學目標。   本著作名為「休閒遊憩概論」,係由開南大學特聘教授黃金柱博士構思,

邀請國內相關大學教授共同編著。第一篇名為「休閒遊憩的基礎」,包含第一章「緒論」由開南大學黃金柱教授撰寫;第二章「休閒遊憩的理論與哲學基礎」,由國立體育大學吳冠璋副教授撰寫;第三章為「休閒遊憩發展和教育、經濟、社會、政治和科技之間的關係」,由開南大學黃金柱教授撰寫;第四章為「休閒遊憩資源規劃與管理」,由開南大學助理教授魏映雪撰寫;第五章為「休閒遊憩活動計畫與計畫的編擬與企劃」,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李晶教授和開南大學教授黃金柱共同撰寫;第六章為「休閒遊憩行銷」,由開南大學黃金柱教授撰寫。   第二篇名為「休閒遊憩的應用」,包含第七章為「冒險遊憩」,由國立體育大學吳冠璋副教授撰寫;第八章為「藝術與文

化休閒」,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李明儒教授撰寫;第九章為「海洋遊憩與休閒」,由澎科大李明儒教授撰寫;第十章為「休閒運動管理」,由國立體育大學副教授王凱立撰寫;第十一章為「戶外教育活動」,由國立體大副教授吳冠璋撰寫;第十二章為「休閒遊憩產業管理」,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陳美燕教授撰寫;第十三章為「休閒遊憩教育模式」,由國立台灣師大李晶教授和開南大學黃金柱教授共同撰寫;以及第十四章「休閒遊憩趨勢與展望」,由開南大學黃金柱教授和銘傳大學副教授張軒瑄共同撰寫。   迎向台灣未來休閒遊憩的發展,主編和編著者不僅期望休閒遊憩相關系所學生均能熟讀本著作,厚實休閒遊憩理論與應用的知能,俾於進入公、民營休閒遊憩部門

時能勝任相關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學生也應謹記休閒遊憩已是個人、社會與國家轉型的有利利器。誠如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所言,所有事情的改變均是甜美的,關鍵是在人生的不同生命階段,如何去把握改變與轉型的機會,裨益自己的學習、成長、創新和找到新的方向,為自己開創新希望。轉型已是每一個人每日生活的一部份,為過有意義與充實的生活,須歷經不同的改變過程,休閒遊憩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本著作作者雖均已盡力撰寫本著作,惟疏漏仍在所難免,尚祈先進賢達不吝指教。 主編于開南大學 黃金柱 中華民國105 年4 月

澎科大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ulahoop12/?hl=zh-tw
影片中提及的餐廳和小吃
這次回家一直在尋覓小時候的味道,還有一些餐廳沒吃到,像是案山排骨麵、牛肉湯等等,有機會的話再跟大家分享。

01:01 找食間
是觀光客較少的義大利麵和燉飯餐廳,食材新鮮,味道也不錯,甜點很好吃,推薦青醬及南瓜系列。

01:50 九農豆花
澎科大附近的豆花店,店內主打所有食材、冰淇淋、豆花都是手工製作,有經過可以吃吃看但是不需要特地跑過來,味道不死甜,豆花中規中矩。

03:13 香亭土魠魚羹
我小時候最常吃的土魠魚羹麵,他現在味道還是跟小時候一模一樣,但是魚塊變得比較小塊,價格印象中也漲價了,湯頭是清甜的湯,有蔬菜的甜味,魚塊完全沒有腥味,只是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粉皮稍微厚一點點,但我自己是滿喜歡的,光復路和文康街上各有一家,推薦要吃吃看!

03:22 青泉豆花
中規中矩的豆花店,因為開在我的母校(馬公高中)附近,所以平時很常去吃,他的豆花是沒有調味的,要加糖水,糖水可以選擇用豆漿代替,每一天的有的材料不太一樣,推薦有看到芋泥球和粉粿的話可以點!

04:47 仙人掌冰淇淋
以前如果沒有嘗過仙人掌冰的話,建議要吃吃看,可以先吃吃看看傳統的,再吃有改良過的創意口味,通樑附近有滿多小店,都可以嘗嘗看。

04:59 阿枝葉炸粿
其實我沒有特別偏愛哪一家炸粿,跟仙人掌冰一樣,外垵、通往西嶼的路上有1,2家炸粿,味道都好吃,不一定要選人多的去。

06:02 二崁杏仁茶
我大愛的杏仁茶,香濃好喝!菜單上沒有一大罐的選項,但是如果喜歡喝的話可以跟老闆說,可以一次買一罐,但是要注意杏仁茶盡量要趕緊冷藏,所以如果還有很多行程要跑的話,建議還是買小杯的淺嚐輒止,不敢喝杏仁茶的話,也可以嘗試同一家的海燕窩。

06:21 岡山羊肉
我最愛的羊肉炒飯!他的炒飯是偏稍微有一點醬汁的那種,味道非常好,有經過的話可以試試看,炒麵和羊雜湯也很好喝,羊肉給得很大方,不過如果比較餓的話,他的白飯超微比較少哦!

06:59 二信飯糰
是比較偏向古早味的飯糰,內容物有菜圃、肉鬆、油條、火腿和雞蛋,我覺得沒有到需要排很長的隊伍買的地步,這其實就是我小時候的普通早餐,還有上大學之後很想念的味道(雖然我現在覺得政大的傳香飯糰比較好吃),但是如果喜歡古早味的話可以吃吃看,我喜歡白米大於紫米,有幾次買過飯比較濕軟一點點,但大多數時候還是粒粒分明。

04:17 四季珍珠肉圓
大推的菜市場美食!在北辰市場裡面,皮Q肉餡好吃,加入竹筍多個口感,蒜味醬汁大加分,當早餐很不錯~

08:09 阿豹香腸
大腸包小腸的香腸和米腸都是自己做的,米腸裡面有油蔥和花生,所以不能吃花生的人要注意。香腸滿多汁的,炭烤的味道很香,有機會經過的話可以買,要記得自己加蒜頭!旁邊的關東煮價格不便宜,不過有一些料平常如果沒吃過的話可以嘗試看看,香菇貢丸滿不錯的,可以吃得到香菇的口感。

08:37 梅乃之小舖
我在澎湖最喜歡的飲料店,真材實料,冰沙、果汁都是用真的水果打的,我們很常飯後繞過去買芒果冰沙還有木瓜牛奶。

09:48 三哥香雞排
雞排的醃料很特別,有股酒釀的香氣,想要試試看的話,下午三點一開門就要打電話,不然應該就訂不到了。

10:43 白灣景觀餐廳
食物味道還好,價格稍貴,但是景觀一級棒!建議早上或是下午有夕陽的時候去可以看無敵海景,如果有寵物的話,坐在戶外是可以攜帶寵物的哦!

技術型高中家政群學生自我效能、結果預期、學習興趣與生涯選擇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澎科大的問題,作者廖千詠 這樣論述:

近年來服務產業人力需求大量增加,家政群學生除升學相關科系外,就業領域除傳統職業外,還擴增了個人工作室、設計、休閒娛樂等相關服務行業,畢業生的生涯選擇比以往更加多元。因此本研究選取社會認知生涯理論的生涯選擇模組,藉以驗證學生的自我效能、結果預期、學習興趣對生涯選擇之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一、家政群學生的自我效能信念、結果預期程度、學習興趣與生涯選擇相關性均佳。二、不同年級、證照取得、學校地點與學校屬性的家政群學生之學習興趣有顯著差異。三、不同年級、科別、證照取得、學校地點的家政群學生之自我效能信念、結果預期程度與生涯選擇有顯著差異。四、家政群學生的自我效能與結果預期、學習興趣及

生涯選擇有顯著正向關係。五、家政群學生的結果預期與學習興趣、生涯選擇有顯著正向關係。六、家政群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生涯選擇有顯著正向關係。七、學習興趣為自我效能與生涯選擇的中介變項。 研究結果可提供家政群科課程規劃與教師教學參考,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並促進個人的生涯選擇。

府城文學地圖 1:舊城區

為了解決澎科大的問題,作者林皇德,臺南一中105級科學班 這樣論述:

文學是最好的導覽者 帶你看見這城市浪漫、寫實、魔幻 超現實的不同面貌   文學,是接近這塊土地最深刻的靈魂。   因為了解,我們才能愛得更加深刻;   而想了解自己的故鄉,就必須去碰觸,去閱讀,去感受。   走動踏查,可以更加認識故鄉的面貌;   閱讀歷史,可以更加了解它的骨幹與血肉;   但是,若想接近這塊土地最深刻的靈魂,不能沒有文學。   臺南一中的三十位科學班學生,耗時一年,從十一位文學家的生平與著作中,歸結了十一條文學踏查路線,實地走訪與記錄。整理撰寫臺南眾多大小地景的歷史、故事以及現況,讓踏足於這塊土地的人不只是旅遊觀光, 更能品味臺南的歷史、人情、文學與靈魂。  

 《府城文學地圖》分為「舊城區」、「大臺南區」兩冊。   「舊城區」收錄五條府城文學路線,涵蓋臺南市東區、中西區、南區、北區、安平區等地。   跟著許丙丁的腳步,《小封神》走進神靈與人們共存的魔幻寫實;   跟著楊熾昌的腳步,巷弄彷彿宛如脫離現實的甬道;   跟著葉石濤的腳步,一棟棟建築是展現了世間百態的博物館;   跟著許達然的腳步,徜徉寫實與浪漫迴旋的幽谷;   跟著李安的腳步,這裡蘊養出了無數的分鏡與豐富象徵。   另有「大臺南區」,收錄沈光文、楊逵、吳新榮、陳秀喜、阿盛、蔡素芬等六位作家的文學路線。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王浩一(作家)   走讀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   ◎何興中(臺南一中學務主任)   ◎邱詠婷(國北教文產系副教授)   ◎凌性傑(詩人)   ◎張添唐(臺南一中校長)   ◎許悔之(詩人)   ◎陳美桂(北一女中教師)   ◎陳萬益(清華大學臺文所教授)   ◎須文蔚(東華大學華文系系主任)   ◎楊雅玲(高應大文產所助理教授)   ◎鍾怡慧(澎科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故鄉意象 劉瓊芬創作論述

為了解決澎科大的問題,作者劉瓊芬 這樣論述:

 藝術的職責並不是模仿真實生命,藝術就像語言和音樂一樣,是真實生命的一部分,它能幫助人類和外在環境與內在靈魂連結,世界因色彩而結合,藝術並不是為了再現看得見的世界,而是讓生命被看見。故鄉-虎井是孕育生命的起源,是深藏內心的情感所在,本篇論文探討 2019 年至 2021 年的創作,內容是刻畫筆者對過去故鄉的意象,兒時生活的記憶及對成長環境的依戀。     作品的表現形式,藉由棉紙的撕貼方式,解構再結構,堆疊轉化成繪畫語彙,敘述自己不同階段的自我樣貌。《記憶的鄉愁》系列作品,是以印象派繪畫方式,呈現筆者對故鄉景物的描述,以自動性技法,自覺性的繪畫方式表達濃厚的情感。《野菊的國度》系列作品中,引

用拼貼的概念,藝術家表達觀念或情感,不應受限於媒材的的狹隘限制,筆者利用纖維、海沙、相片、裝置藝術等等的嘗試和實驗,體現藝術的追求,實踐是唯一的真理,利用抽象藝術的表現形式,畫面結構以線條實現,強化所追求的一種單純簡化後的美學體驗。     進入研究所之後,隨著接觸新的環境和刺激,調整自身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從追求技法形體美,轉向心靈意識的蛻變,並從更廣闊的視域,擺脫傳統的束縛,自由創作,藉由回顧成長記憶與體驗,啟發內心世界的奇想,以鄉情和心靈當作題材切入點,以多元的創作模式拼貼出一張最清晰,與最真實的自己,並藉由創作,將心靈意象利用理性的思維,轉化成具體的圖像呈現於畫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