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切割九宮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照片切割九宮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龍飛寫的 剪映短視訊短片從入門到精通:調色+特效+字幕+配音 和安野光雅的 安野光雅寫給大家的七堂繪畫課:繪畫想像力的溯源之旅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免費的線上照片編輯器、照片拼圖及圖形設計軟體 - FotoJet也說明:FotoJet 是一款免費的線上圖片編輯器及照片拼圖拼貼製作軟體,你可以用它快速的進行照片編輯、圖片特效添加、拼圖製作以及各種節日賀卡設計。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漫遊者文化所出版 。

淡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碩士班 周建興所指導 陳克威的 應用於兒童幾何空間學習之互動系統 (2012),提出照片切割九宮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立體物件辨識、積木、深度攝影機、幾何空間學習。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碩士班 李朱慧所指導 周政瑋的 植基於頻率域分析影像融合之研究 (2011),提出因為有 影像融合、離散餘弦轉換、景深、標準差、離散小波轉換的重點而找出了 照片切割九宮格的解答。

最後網站Ig 九宮格- 九宫格則補充:Stack 照片完美切割器!九宮格照片、全景照都能完整上傳Instagram! · 接收新文章通知· 最新文章· 全部文章分類.近幾年因為IG相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照片切割九宮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剪映短視訊短片從入門到精通:調色+特效+字幕+配音

為了解決照片切割九宮格的問題,作者龍飛 這樣論述:

108個抖音熱門案例製作,教你成為剪輯出爆款短視頻的高手;108個手機教學高清視頻,掃描二維碼,查看後期製作的全部過程。11大專題內容,從短視頻的剪輯技巧、“網紅”調色、特效效果、字幕效果、配音技巧及6大綜合案例等角度,幫助大家快速上手剪映App,剪輯爆款短視頻。   108個純高手乾貨技巧,從認識剪映介面到剪映功能的使用方法,從短視頻基礎剪輯到剪映創意剪輯,一本書教你玩轉剪映短視頻,解決剪映後期剪輯的核心問題,實現小白到達人的轉變,及時收穫短視頻的流量紅利。   本書適合喜歡拍攝與剪輯短視頻的人,特別是想運用手機快速進行剪輯、製作爆款短視頻效果的人,同時也可以作為視訊短片相關專業的教材。

龍飛,網名:構圖君 ·剪映課程講師,剪映首批使用者 ·“手機攝影構圖大全”公眾號、頭條號創始人 ·公眾號平臺粉絲10萬+,頭條號平臺粉絲18萬+ ·湖南衛視攝影培訓講師,千聊手機攝影直播講師 ·京東直播攝影講師,芒果大V線下千人特約講師 ·湖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今日頭條多次攝影類青雲計畫優質圖文獲獎者 ·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化學工業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簽約攝影作家,組織編寫過多本暢銷攝影圖書,如《手機短視頻拍攝與剪輯從入門到精通》《Vlog視頻拍攝、剪輯與運營從小白到高手》。 第1章 15種剪輯技巧:隨心所欲剪出片段 1 001 認識剪映,快速瞭解介面要點

2 002 工具區域,層次分明方便快捷 4 003 縮放軌道,精細剪輯每段軌道 5 004 剪輯工具,功能實用操作簡單 6 005 逐幀剪輯,精細到每一幀畫面 8 006 替換素材,快速換成合適素材 10 007 變速功能,蒙太奇變速的效果 13 008 倒放功能,實現時光倒流效果 17 009 定格功能,製作拍照定格效果 19 010 磨皮瘦臉,打造人物精緻面容 22 011 添加濾鏡,增強視頻畫面色彩 23 012 添加特效,豐富畫面提高檔次 25 013 色度摳圖,快速摳出綠幕素材 27 014 漫畫功能,讓人物秒變漫畫臉 30 015 一鍵成片,功能實用操作簡單 35 第2章 9種“

網紅”調色:調出心動的高級感 38 016 去掉雜色,留下黑金化繁為簡 39 017 青橙色調,冷暖色的強烈對比 44 018 賽博朋克,霓虹光感暖色點綴 48 019 藍天白雲,調色理論 51 020 鮮花色調,色彩濃郁氛圍感強 53 021 雪景調色,潔白清透純淨之感 57 022 人物調色,膚白貌美小清新感 59 023 復古色調,港風陳舊的年代感 62 024 日落色調,唯美浪漫的粉紫色 67 第3章 9種特效效果:成就後期高手之路 71 025 顏色漸變,讓樹葉快速變色 72 026 仙女變身,驚豔的潮漫效果 74 027 平行世界,打造科幻的效果 81 028 摳圖轉場,突出主體

的轉場 84 029 鏡像轉場,書本翻頁的效果 91 030 超級月亮,月亮上升的效果 96 031 雪花紛飛,城市夜景短視頻 99 032 多相框門,矩形蒙版的縮放 101 033 綜藝滑屏,既有創意又高級 105 第4章 16種字幕效果:讓視頻更專業有範 108 034 添加文字,展現視頻內容 109 035 文字樣式,風格多樣任選 110 036 文字範本,豐富字幕花樣 113 037 識別字幕,輕鬆添加字幕 115 038 識別歌詞,添加歌詞字幕 118 039 添加花字,美化文字樣式 120 040 文字氣泡,製作創意文字 121 041 添加貼紙,讓畫面更豐富 123 042 文

字動畫,讓文字更靈動 125 043 文字消散,讓字幕更獨特 128 044 移動文字,縮小移動字幕 132 045 旋轉文字,動態歌詞效果 136 046 飛入文字,效果唯美易做 140 047 錯開文字,既新穎又美觀 142 048 切割文字,炫酷霸氣字幕 145 049 結尾字幕,向上滾動效果 151 第5章 15種配音技巧:讓短視頻更有靈魂 153 050 添加音樂,提高視頻視聽享受 154 051 添加音效,增強畫面的感染力 156 052 提取音樂,更快速地添加音樂 158 053 抖音收藏,直接添加抖音音樂 161 054 錄製語音,為短視頻添加旁白 162 055 複製連結,

下載抖音熱門音樂 163 056 音訊剪輯,選擇性地添加音樂 166 057 淡入淡出,讓音樂不那麼突兀 167 058 變速處理,讓音樂隨視頻變化 169 059 變聲處理,讓聲音變得更有趣 171 060 變調處理,實現男女聲音互換 172 061 自動踩點,標出節拍點做卡點 174 062 縮放卡點,增強畫面的節奏感 177 063 立體卡點,視頻畫面豐富美觀 182 064 甩入卡點,動感炫酷具有創意 184 第6章 《秀美河山》:剪映剪輯製作流程 191 065 正片疊底,製作鏤空文字效果 192 066 反轉蒙版,顯示蒙版外部內容 194 067 出場動畫,離開畫面時的動畫 19

4 068 剪輯素材,選擇視頻素材 195 069 水墨轉場,典雅國風韻味十足 195 070 閉幕特效,增加視頻的電影感 196 071 說明文字,便於瞭解視頻內容 196 072 搜索音樂,精准添加背景音樂 197 第7章 《文藝短片》:照片做成動態視頻 199 073 調整素材,設置素材的時長 200 074 三屏背景,吸引觀眾的眼球 201 075 畫布模糊,給人朦朧唯美感 202 076 金粉特效,豐富畫面的效果 202 077 煙霧特效,給人一種神秘感 203 078 推近轉場,畫面過渡更流暢 204 079 打字機動畫,文字逐一顯現 204 080 精靈貼紙,增加文字文藝感 2

05 第8章 《卡點九宮格》:高手動畫輕鬆玩 207 081 截九宮格,作為備用素材 208 082 調整比例,設為1∶1比例 209 083 踩節拍點,讓卡點更簡單 210 084 調整時長,根據節拍點調 210 085 組合動畫,讓畫面有動感 211 086 混合模式,畫面之間疊加 212 087 裁剪畫面,裁掉多餘部分 213 第9章 《動感愛心》:極具感染和衝擊力 214 088 整理素材,根據音樂調整 215 089 初見濾鏡,粉粉的少女感 216 090 蒙版拼圖,鏡面蒙版分屏 217 091 入場動畫,動感放大動畫 219 092 滑動動畫,三屏交錯進入 220 093 愛心

特效,甜蜜愛心衝擊 220 094 動感特效,製作動態照片 221 095 特效轉場,閃動光斑轉場 222 096 迴圈動畫,文字動畫效果 222 第10章 《漫畫變身》:讓短視頻更加驚豔 224 097 甩入動畫,炫酷地進入畫面 225 098 日漫玩法,清新甜美的風格 227 099 黑白線描,簡約風格的漫畫 227 100 關月亮特效,變身轉場特效 228 101 作用物件,更換特效的位置 228 102 關鍵幀蒙版,製作移動效果 229 第11章 《片頭切換》:製作視頻高階鏡頭 230 103 素材庫,剪映自帶素材資源 231 104 鏡面蒙版,製作白色的線條 233 105 導入

匯出,製作移動的線條 233 106 線性蒙版,分割白色的線條 235 107 複製反轉,使畫面完全顯示 236 108 移動蒙版,製作分割的效果 237

照片切割九宮格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DIY #卡片 #照片卡
材料:
A4西卡紙約3張(其他美術紙亦可)
剪刀、膠水/雙面膠、尺、美工刀、切割墊、鉛筆、橡皮擦
照片9*9公分(word排版後彩色輸出或相紙輸出,可到7-11或影印店輸出)

莎莎手作書這裡買▼
‧博客來:https://goo.gl/
‧誠 品:https://goo.gl/foSdWK
▪金石堂:https://goo.gl/d8eYFi
‧三 采:https://goo.gl/dKnsbH
‧讀 冊:https://goo.gl/rWt9oj


Fandora 莎莎手作: https://go.fandora.co/dtsxl
莎莎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yishasha


想看更多這裡還有推薦影片喔:

【莎莎瘋手作】卡片簡單上手!一口氣學會5款經典爆炸卡機關|Exploding Insert Card Tutorial
https://youtu.be/dgTkTVG-oBA
還不會爆炸盒基底看這邊→https://youtu.be/P9MYsBLkvJc

【莎莎瘋手作】什麼?五月天字體也可以!手帳&卡片的秘密武器-來吧9種超美字體一次打包|Nine famous writing fonts
https://youtu.be/69yYln6XenM

【莎莎亂挑戰】零失敗! 全聯即食珍珠漸層紅茶拿鐵DIY|How to make layered bubble milk tea?
➡︎ https://youtu.be/GCFOHrDjlhA

【莎莎愛手作】鞋盒別丟!結合吸管居然能變成高級萬用收納盒?!!!|Recycled shoebox turned jewelry box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qPJ...

【莎莎愛手作】卡片簡單上手! 一口氣學會卡片書&瀑布卡|DIY Card-- Waterfall Card and Card Book
➡︎ https://youtu.be/kWXnkc28Bnw

【莎莎亂挑戰】救回來吧!幻滅的卡娜赫拉甜甜圈「走鐘」|Mister Donut統一多拿滋
➡︎https://youtu.be/jf9S7FT32cc

-----------------------------------------------------------------
◆FB [ShaSha handmade]
➡︎ https://www.facebook.com/shashashop/

Music:https://dova-s.jp

應用於兒童幾何空間學習之互動系統

為了解決照片切割九宮格的問題,作者陳克威 這樣論述:

在玩樂中學習是兒童教育中重要的議題。邊玩樂邊學習有利於開發右腦潛意識學習,進而促進全腦學習,提高學習成效。大多數的父母不單希望孩子可以玩的開心,也期望孩子能在玩樂中培養與學習各項能力。所以本論文提出一學習互動系統,讓兒童可以從玩積木中學習到幾何架構與空間概念。 積木的型態很多,形狀、顏色多樣,玩法不一致。就生理來說,兒童運用手與手指來組裝積木,可以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在社交角度來看,兒童可以透過合作組裝積木,來結交朋友,促進社交能力。透過積木,兒童可以學習對物體的大小、形狀、位置的描述,提昇智能。而藉由組裝或堆疊積木拼出所要的形狀,引起兒童發揮想像力,訓練創造能力。 本論文設計了一個

互動系統,兒童依電腦指示,組裝出指定形狀的物體,經由辨識系統來確認其形狀是否正確。首先電腦會顯示物體的圖片,兒童組裝完成後,透過Kinect 擷取積木的深度特徵,經由物體辨識演算法,來確認所組裝的積木是否和題目一樣。物體辨識演算法是本系統的關鍵,透過Kinect的深度攝影機,擷取物體部分表面的資訊,不同於一般攝影機,光線對於Kinect的深度攝影機影響較小,經過電腦前處理,正規化,轉換成可用的特徵,接著使用KNN演算法來完成物體辨識。最後,系統會以辨識的結果來確認是否與題目指示的物體相同。 目前已完成系統原形,未來也會新增其他模式,使本系統更多元,不只在形狀上,加入Kinect的彩色攝影機的

資訊擷取,使顏色也可以加入辨識系統中,讓兒童不只學習幾何架構與空間概念,還可以學習到色彩的認知。

安野光雅寫給大家的七堂繪畫課:繪畫想像力的溯源之旅

為了解決照片切割九宮格的問題,作者安野光雅 這樣論述:

  畫家作畫的時候到底在想些什麼?  畫家是如何培養想像力?  畫出真實感,就能算是好作品嗎?  有了相機之後,為什麼還需要動手畫?   2004年日本NHK電視台人間講座「繪畫與想像力」內容集結  國際級繪本大師安野光雅,親授觀察力和素描力的祕訣   雷驤(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 專文導讀  幾米(畫家)、鄭明進(美術教育家.插畫家)  徐素霞(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暨美勞教育研究所專任教授)  蘇憲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研究所所長) 聯合推薦   以細膩寫實畫風著稱的繪本大師安野光雅,帶領我們進入美的世界的源頭。從知名畫家杜勒、庫爾貝、馬內、梵谷的不凡企

圖與熱情,到安野光雅親身實作的靜物素描、風景畫、自畫像,安野老師以豐富的實例,讓我們體會「繪畫的真實」究竟是什麼,進而發現培養想像力的法門。   本書是國際級繪本大師安野光雅在NHK「人間講座」節目講解「繪畫與想像力」的內容集結。安野光雅不僅回溯繪畫在美術史上的演進,剖析多位大師對寫實傳統的挑戰,更動手示範透視法等基本技術,結合了理論與實作,第一次把觀察力與想像力之間的關係,以及繪畫今日存在的方式講得如此生動清晰。 ※誰適合來上安野光雅老師的繪畫課  對繪畫感興趣的一般大眾  苦於素描功力無法精進的美術/設計/建築系學生  尋找指導繪畫方法的美術老師  希望領略不同繪畫視野的創作者 ※請試試以

下幾個繪畫練習。這些題目看起來很簡單,實際動手時真的如此嗎?  請畫出山的陵線  請畫出木頭的紋路  請畫出用舊的紗布  請畫出各式各樣的臉孔  假設有條繩子,請想像在箱子上用這條繩子綁蝴蝶結的情景並畫出來......   馬上翻開本書第一章,看看安野光雅老師的示範與說明。 作者簡介 安野光雅(Anno Mitumasa)   1926年出生於島根縣津和野町,山口師範學校研究科畢業。1949年前往東京,歷經三鷹市、武藏野市等小學教師,1961年改行為畫家,1968年以《不可思議的畫》(福音館書店)成為繪本作家。   主要著作有《ABC之書》、《五十音》(以上為福音館書店)、《安野光雅畫集》(講

談社)、《安野光雅文集(1 ~ 6)》、《青春的文書體》(以上為筑摩書房)、《狐狸撿到的格林童話(1、2)》、《有繪畫的人生》(以上為岩波書店)等。台灣出版品包括:《壺中的故事》、《奇妙的種子》、《進入數學世界的圖畫書》、《跳蚤市場》、《天動說》、《旅之繪本I II III IV V 》、《童話國的郵便切手》。   安野光雅以畫風細膩寫實著稱,他擅長運用想像力與好奇心,將藝術與科學融為一體,創造出兼具知性與詩意、又充滿童趣的風格。曾獲日本及國際多項大獎肯定,包括波隆納國際兒童圖書展設計大獎、國際安徒生獎等,是現今最受西方重視的日本繪本大師。 譯者簡介 黃友玫   1974年生,畢業於日本愛知縣

立藝術大學,主修設計;作品曾獲選為愛知縣長久手町文化之家舞台布幔。 興趣廣泛,熱愛攝影、服裝及飾品設計;酷嗜手工藝,最近沉迷十字繡不可自拔。現為專職翻譯,譯有藝術大師世紀畫廊叢書(閣林)、《POST-OFFICE 辦公空間經濟學》、《形的解謎》、《不為設計而設計》、《解決100個煩惱的100種設計》(皆為漫遊者文化)等藝術設計相關書籍。 寫於本書之前 自己的想法∕關於蠟筆的回憶∕想像力的培養 1.幻想的課題 似乎很有趣的幾個問題∕想像的島嶼輪廓∕山的陵線 石牆∕木頭的紋路∕用舊的紗布∕各式各樣的臉孔 等高線∕在箱子上用這條繩子綁

蝴蝶結的情景 指甲刀或剪刀、鉗子∕風車∕總結 2.繪畫與真實 畫圖的樂趣∕如照片一般逼真∕寫實主義的時代 教會與美術∕社會與美術∕長出翅膀的天使 庫爾貝的寫實主義∕光與影的道理 繪畫中的真實∕馬奈對傳統評價的質疑∕繪畫的「意義」 構圖是一種結果論∕「事實」與「真實」 從寫實主義到印象派的時代∕技術與創造性 3.透視法的實驗 何謂「透視法」∕日本的透視法∕描繪看不見的世界之能力 Camera的歷史∕攝影與繪畫∕使用杜勒的「取景框」做實驗∕繪製壞掉的低音大喇叭∕描繪風景∕關於「個性」 原始風景∕為何要畫那裡 ●杜勒與遠近法 4.仔細觀察再畫 一.描繪花朵 木莓∕生

物學者的素描∕結香∕辛夷∕野地的花 野生茶花與?桲∕電影《?桲的陽光》∕繪畫的兩種立場 「馬德里寫實主義」∕靜物畫與寫實主義 二.描寫腳踏車 構造、機械裝置、動作∕描繪蒸氣火車 不知道構造的時候∕依記憶描繪 以薰衣草的畫為例∕從寫生到裝飾 5.自畫像的實驗 繪製自畫像∕肖像畫與自畫像∕第一次畫自畫像 寺田寅彥的自畫像∕似顏繪∕在蒙馬特當模特兒 嘗試錯誤∕再畫一次自畫像∕塑成銅像 終於成為自畫像 6.梵谷的存在 前往津德爾特∕跳舞的紅鞋∕回到雙親身邊——魯恩 產業革命∕點描派∕遇見浮世繪∕巴黎的畫室 南法的陽光——亞耳∕共同生活的難題∕聖雷米的療養院 《奧文斯的教堂》∕《有烏鴉的麥田》∕梵谷

的熱情 7.想像力與孩提時代 描繪「沒看過」的世界∕創造性與繆思∕臨摹與創作 Illustration∕Fine Art∕走自己的路∕如果是這樣... 從安迪生與宮澤賢治的作品來看∕孩童與想像力 前言 寫在本書之前 自己的想法   「畫家作畫的時候到底在想些什麼」——不知讀者是否想過這樣的問題?每一位畫家想的事情不會都相同,所以本書就變成探討我這個畫家在想些什麼。這樣的內容很容易落入自我辯解的窠臼,這一點還希望各位多多包涵。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想要成為一位畫家。即使戰爭期間顏料不易取得,我也向畫看板的要油漆或使用食用色素等,想盡辦法畫圖,可說是沒有一天不畫畫的。問問

那些成為畫家的人,大多從小就喜歡塗塗抹抹,即使不是,許多人也是從小就立志成為畫家。   許多人雖然不會彈奏任何樂器,卻很喜歡音樂,同樣的情形,即使自己不是畫家,也有許多人喜愛繪畫。這樣的人在談論音樂或敘述對畫作的感受時,是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和能夠談論自己對於文學作品的好惡,或更深入探討作品的人並無不同。   如此說來,無論棒球或賽馬,它們的愛好者都有自己的想法。這個「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即便是錯誤的想法、或理論上出現矛盾,只要不是剽竊而來的就好。   一談到政治問題或社會現象,越來越多人不再只靠自己的感性,反而毫無批判地迎合電視或廣播上的說法,這樣的聲音已經變成輿論,而且有愈來愈普遍的趨勢。

像是「life line」、「泡沫經濟崩解了」之類從來沒有人說過的詞彙,現在卻是人人朗朗上口。   從上述列舉的例子回顧我自己過往的經驗,我對賽馬的喜好勝過政治、對棒球的喜好又勝過賽馬,喜歡音樂勝過文學、喜歡繪畫又勝過音樂,這些好惡產生的順序,可以這樣回溯到孩提時代。若回到亂塗鴉的歲月,幾乎每個人的經驗中都曾經萌發繪畫的嫩芽,尤其是「喜歡繪畫」的感性,之後可能演變出好奇心、注意力、想像力以及創造力,甚至延伸出對物理、生物、醫學的興趣,我是這樣相信的。 「喜歡繪畫」的小孩,並不一定要成為畫家。 關於蠟筆的回憶   我出生的地方,是島根縣津和野町。每一位到訪這個小鎮的人,都說「真是美麗的地方,他就

是出生於這樣美麗的小鎮,才成為畫家的」。的確,美麗的故鄉令我感到自豪,但並不是每一個住在津和野的人都是畫家,所以我無法輕易認同這些話。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個讓我著迷、玩耍嬉戲的地方,就是我人生開始之處。津和野可說是我立志作畫的起點。雖然我不知道為何開始畫畫,總之我小時候就是喜歡畫畫。   某年夏天,我在夕陽炎熱的光照下,拿著蠟筆在木板牆上塗了一個又一個圓,就好像是畫在熱熱的平底鍋上,蠟筆融化、互相混合在一起,變成了漂亮的圖案。我感到很興奮,還記得幾乎把所有的蠟筆都畫完了。蠟筆是用蠟凝固顏料的一種畫具。在沒有思考、光是在紙上隨便亂塗就讓我很開心的時代,這件在木板牆上塗鴉的事,到現在記憶猶新,還好

那時沒有被爸爸發現。 想像力的培養   一般人認為圖畫得好,就是畫得「像照片一樣寫實,這是繪畫的終點」。這樣老師就會給好成績,原本無法估量的繪畫價值,孩子好像是用「像不像」來斷定。   寫實的畫作,是描寫眼睛看得到的事物的結果,但仔細想想,也有許多畫是描繪眼睛看不見的事物。我認為,描繪看不見的東西,才是畫畫的意義。   例如畫不畫得出「鼠小僧次郎吉」(傳說或小說中的怪盜、義賊),光靠寫實的練習是無法畫出來的。又如《伊索寓言》中的狐狸或貍貓,某些說話或動作的場景,也不是簡單就畫得出來的。還有一些是我自己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如古代的鳥羽僧正《鳥獸戲畫》、近代的前田青?《西遊記》等等。   比較起來

,想要學習描繪看得見的東西,或對此加以指導還比較有頭緒;雖然也不容易,但只要下工夫就可以作得到。但要問起如何指導描繪看不見的東西,就讓人感到困惑,因為好像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指導這件事。   那麼我又是如何畫出看不見的東西呢?如何想像眼睛無法看見的世界?思考這個問題時,我發現,所謂的繪畫是著力於想像力這種沒有know-how的世界。對我而言,我的想像力是如何培養出來的,應該是源自孩提時代,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可能。   至於要如何培養想像力,則是一大難題。藉著這個機會我回到津和野,再回味一次和我的想像力有關的地方。我想拿我自己作實驗,思考關於想像力的培養。除了津和野,還有奈良的明日香村,另外最近有機會

到歐洲,遇到巴黎蒙馬特的似顏繪畫家,還有位於奧維爾(Auvers-sur-Oise)的梵谷之墓,都在本書中一一介紹。 圖說 「鼠小僧次郎吉」《安野光雅畫集》(講談社) 推薦序 開向田野的美術教室 文∕雷驤(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   漫遊者文化編輯部寄來此書譯稿的時候,我懷著十分的興味。作者安野光雅是日本(甚至世界)知名的插畫家,日本讀者早已熟知他的畫風、畫歷等等。而安野氏每年都在旅行中,將世界各地的美景透過刊印畫冊帶到我們面前,他也擅寫繪畫方面的散文,出版品之豐令人不敢置信。   我自己也長期從事類似的旅行繪畫,不能不對安野這位前輩的成績有所認識,特別是,自從司馬遼太郎書

寫的《台灣紀行》早經迻譯中文發行之後。文豪司馬遼太郎的「紀行系列」的「世界街道散步」,皆由安野光雅擔當插繪,在《台灣紀行》一書中,讓我驚嘆安野光雅的寫生圖景,確乎描出了台灣風貌的精髓。他那種淡雅瀟灑、簡潔提煉的個人風格,卻又那麼貼近現實的表現出來,我以為,即使本籍畫家也鮮少有人能夠企及。我閱看過取材台灣的法國畫家的漫畫、與美國畫家的水彩畫,作品都不免夾帶他們母國的文化視角,讓吾人心中產生某種程度的拒斥感。   難道台灣在地理人文上先天就有日本的影響麼?想起來也並非如此,台灣的地景確是獨一無二的。   那麼當安野光雅的目光停留在西歐、中國等地街道上的時候,描畫結果是否也獲得各國人的認同呢? 由這

樣一位寫實性的畫家,來談「想像」和「幻想」的主題,本身就是件有趣的事。   除了《台灣紀行》的譯本之外,青林也以中文出版過安野光雅的《旅之繪本》數冊,中文讀者或許對他也不是那麼陌生的。   我起初曾擔憂《安野光雅寫給大家的七堂繪畫課》這本書的敘事法與編排形式。漫遊者文化原只提供我譯本的文字部分,後來得知編輯部正在重新設計開本、安排圖片,我想讀者看到成書時將很容易理解作者的示範與引例,一切閱讀的參照也就迎刃而解了。   讀者如果閱看過安野的後記,便知曉此書之輯成與一般書寫程序不同:因為是NHK製作的「人間講座」節目,事先,主述者安野有了主題的文稿,然後在進行拍攝的現場,主述者必然依當時情狀的觸動

,而「不斷提到稿本上沒有寫到的事情」——這些敘述全部由速記專家依錄影逐字記載,最後由另一位寫手:「歸納原稿的字句與現場談話而成」。 這是一冊不斷擴充與精煉的書寫過程。   至此,我們當知道:此書的敘事應包括理念的闡述、現場操作的說明,以及個人經歷與歷史的回溯等等,基本上它乃是一個講座節目的「文字版」這件事。   算起來,已經年屆八十歲的老畫伯,為了寫一本讓普通人理解的繪畫入門書,思索著各種生動豐富的介面,俾使讀者進入繪畫的世界。譬如追溯自己的童年故鄉;前往庫爾貝與梵谷的生涯之地;為了探索自畫像的祕密,而低調的躲在蒙馬特一角的咖啡館,悄悄的做了街頭肖像畫家的模特兒……這許多由旅行而得以完成的章節

,讓人閱讀時有「旅記見聞」的親切感,彷彿尾隨作者的腳步一樣。當安野光雅踏上梵谷的出生地與死亡地時,那種暮年卻仍全然童真的內心激盪,給予我前所未有的強烈感動。我想從這種感悟當中,讀者們也能一步踏入繪畫的世界裡……   不過涉及美術史的描述,安野不乏選擇上的睿智——他不先不後的從關鍵的庫爾貝與馬奈切入。他列舉的畫家生平,皆都以文化史與社會演進的觀點而論的。   關於書中舉出的繪畫「實驗」,安野依據中世紀插圖,複製了杜勒的「取景框」裝置——一種類似中國書法「九宮格」的方框,透過定點的觀測,把3D的實景搬移到2D的畫面上來,這樣實證了「透視法」的奧祕。書上揭載了一隻低音喇叭和一片風景,以使用「取景框」

來畫,以及「裸眼」描畫的兩種結果。   很巧,這樣的「實驗」,我也曾在美術講座中作過。記得在中部一所啟聰學校的落地玻璃門上,以奇異筆描出戶外風景,那群聾生當看到泊停道旁的汽車,果然依透視法的規則一輛輛縮小下去時,那種驚喜的聲音…… 那麼究竟安野要告訴我們的關於繪畫中的「幻想與想像」是什麼呢?以他的話來說:   「以為憑想像來畫,要怎麼畫都可以,但在想像的世界中若沒有遵循自然的法則,就會削弱它的存在感。」   因此,「石膏素描的練習,與其說在技術上有實際功效,不如說是『走自己的路』所需要的裝備,不知讀者以為如何?」   關於「石膏素描」的話,我不很贊同(如將之替換為「素描力」則佳),安野光雅強調

「合乎自然法則的想像」這一立場,與他自己的畫風可說是毫無矛盾之處呢。   整體而論,譯者黃友玫的文筆流暢而細緻,原作者行文彷彿「面對面閒聊」的調性,也把握得恰到好處。至於日本語文習慣裡的曖昧與隱指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許很難理解其確意。例如以下這一段:「是否應畫得像照片比較好」的結論,安野光雅的說法如下: * 並非「像照片一樣所以不好」 * 也不是「不要畫得像照片一樣」 * 而是畫得不像照片也不壞   答案似乎存在這三段論述的辨證之中,也就是說,任何一項都不能單獨代表他真正的意思,如果是習慣於接受直白的讀者,就困惑了。 這裡顯見作為譯文者努力以赴的情形。   順帶想到:我們的PBS(公視)什麼

時候也能製作出值得以紙本形式流傳的節目,成為我們共有的文化智慧累積呢? 似乎很有趣的幾個問題我想,會拿起本書的讀者,應該都是喜歡繪畫的人吧!我在這本書裡想討論的,不是關於「如何作畫」這類問題,而是類似於我親身實驗,來探討作畫的過程中思考了什麼。因此,請大家暫時忘記以往學到的繪畫。為了使大家回到剛開始學畫的心情,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請大家當成作業嘗試看看。換句話說,如果有間「幻想的繪畫學校」,提出了這樣一份試題,將會很有趣。如果有人無法完成這些作業,並不表示失去作畫的資格。這些都是畫畫的人總有一天會遇到的問題,是讓自己考考自己的作業。這些試題看起來很簡單,作起來卻很難也說不定。因為是作業,所以

大家可以自由參考其他資料,畫好的東西也不一定要給別人看;就當作是測試自己的能力,畫第一張時先不要參考資料,嘗試自己畫畫看。你可以對自己說,只要畫出第一張,接下來看什麼資料都可以。無論如何都畫不出來時,那就沒辦法了。這些試題沒有正確解答,請自己打分數、自己尋找答案。在此要先聲明,我沒有時間為大家打分數,這一點請多包涵。在以下的問題當中,實際讓津和野高中的學生們做的是「島嶼」和「繩索」,雖然產生了非常有趣的作品,但一個問題就花了將近一個鐘頭。下面共有十個問題,請大家找時間做做看。【要準備的東西】鉛筆、畫圖紙、明信片、橡皮擦、筆(圓珠筆,適合畫細線)、黑墨水(分為水性、油性,請注意,水性的黑墨水遇到

水會暈開,可選擇漫畫用的黑墨水,具有耐水性)。【問題1】請畫出想像的島嶼輪廓什麼樣的島嶼都可以,只要畫出它的輪廓線即可,也可以畫出上面的道路或山的高低等。試試看,畫的時候島嶼尺寸不要超過明信片大小。首先,請先想像一座島嶼。或許你無法一開始就掌握全貌,也可以一邊畫一邊想像。我在自己畫的《ABC之書》(福音館書店)中,畫了史第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小說《金銀島》中所提到的地圖。真實的島嶼輪廓看起來反而像假的,因此我全部遵循自然界的道理來畫。因為護岸工程的緣故,現在維持自然原貌的海岸線已經非常稀少了。乍看之下,這樣的形狀好像是虛構的、沒有規則,但自然的形狀有它自己的含意

存在。這和抽象畫的「形」(form)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好像會畫、卻又畫不出來的時候,我想大家就會發現自然形狀的奧妙了。【問題2】請想像畫出山的陵線什麼樣的山都可以,請想像畫出山的陵線。山的陵線和島嶼的輪廓線一樣,都是自然的形狀。我想讓大家體驗,就算是畫出了一座山,接下來要畫出重疊的山形就沒那麼簡單了。如果覺得很難,可以將憑想像畫出的山切割下來予以重疊,看看山重疊排列的感覺。我曾畫過一張津和野的山景(I-2),不是靠想像,而是寫生作品。如果想要捕捉自然的形狀,重疊的山是很好的模型。光是一座山的陵線,要用想像畫出大自然的線條就已經不容易,何況是好幾條陵線重疊,就更加困難了。這項作業只要畫陵線就好,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麼一來就出現和抽象繪畫無法區別的意義?下面這張圖是我最近到中國長江時所畫的峽谷素描,就算是我,光憑想像也畫不出來這樣的畫吧!聽說美國的原住民將山的陵線視為樂譜來歌唱,真是絕妙的文化啊!描繪山陵的時候,和唱出山的樂譜很像。這次出外景時我畫了好幾張津和野的鄉景寫生。

植基於頻率域分析影像融合之研究

為了解決照片切割九宮格的問題,作者周政瑋 這樣論述:

由於現今科學技術不斷的演進以及創新下,數位相機也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邁向普及化。為了讓人們能夠更方便且輕易的拍出細緻且清楚的照片,現在的數位相機都會內建很多種不同的功能調節模式,包括了曝光度調整、對比度調整、亮度調整以及情境模式調整等,讓人們可以選擇個人喜愛的方式在拍攝前進行調整,也可以利用變更場景模式來拍攝出在不同時間、空間所適合的照片。但目前一般數位相機的構造設計皆存在著有限景深的問題,人們往往只能針對部分焦點進行拍攝,或是利用相機本身內建的自動對焦機制進行對焦之動作,當我們對觀景窗內不同景深的多個物件進行拍攝時,容易造成部分物件詮釋不足的情形,也就是透過拍攝後所呈現的照片中部分物件會有模

糊的現象產生。本文針對了一般相機進行拍攝時景深有限的問題,提出了兩種植基於頻率域分析影像融合的方法,希望能透過這兩種方法能將兩張或兩張以上擁有不同對焦距離之影像進行合併,也就是把每張影像中位在最佳對焦距離上之區域進行融合,解決了影像中部分區域位在焦距外所造成模糊不清的情形。最後,本實驗會將所提出之方法與過去9種經典的融合方法去進行比較其融合後影像品質的差異,並透過4種影像評估方法對結果影像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