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九九資訊網營養素含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營養九九資訊網營養素含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明哲,胡淼琳,葉姝蘭,楊素卿,陳俊榮,張筱珮,徐成金,陳明汝,林娉婷,劉珍芳,張文心寫的 實用營養學(6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碩士班 姜泰安、黃裕文所指導 蔡銘洋的 臺南市在地農特產品之健康食譜開發及其 醫學保健功能認知探討-以佳里區牛蒡為例 (2020),提出營養九九資訊網營養素含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在地農特產品、健康食譜、佳里區牛蒡、醫學保健功能。

而第二篇論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食品科技與行銷系碩士班 李嘉展、鄭青展所指導 楊淑珍的 轉麩醯胺酸酶對全穀物鮮肉包物性與官能特性之影響 (2019),提出因為有 全穀物食品、保水率、物性測定的重點而找出了 營養九九資訊網營養素含量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營養九九資訊網營養素含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實用營養學(6版)

為了解決營養九九資訊網營養素含量的問題,作者謝明哲,胡淼琳,葉姝蘭,楊素卿,陳俊榮,張筱珮,徐成金,陳明汝,林娉婷,劉珍芳,張文心 這樣論述:

  本書以2011年衛生福利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第七版,及2018年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國民飲食指標」、「素食飲食指南」、「素食飲食指標」做為修訂之依據,內容包括熱量、蛋白質、十四項維生素及八項礦物質,並著重於膳食營養素與慢性疾病預防之討論。   全書涵蓋「基礎營養學」及「生命期營養學」二大領域,除了深入探討六大營養素的消化、吸收與代謝、生理功能、食物來源及需要量外,並於生命期營養一章討論各年齡層的發展特性、營養需求及常見營養問題。近年來運動健康意識抬頭使得「運動營養學」成為一門新興領域,為大家所關注,因此特別新增第12章予以深入說明。 修訂特

色:   .第1章 緒論:重整說明營養與飲食規範,及DRIs第六、七版的修訂源由及重點;更新飲食指南、指標,增加臺灣版「我的餐盤」;新增營養學研究的方向與目標(如:健康食品之安全評估、健康食品保健功效、營養基因體學、基因改造食品標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實證營養學)。   .第3章 醣類:新增抗性澱粉及升糖負荷的範圍界定;重新編寫第四節 糖與人工甜味劑、第五節 醣類對健康之影響;新增安全飲酒指南、少量飲酒的可能益處、飲酒過量的風險。   .第5章 蛋白質:新增高蛋白飲食對健康的影響;素食者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攝取問題。   .第8章 水分與電解質:全章架構調整,以更符合閱讀理解。

  .第9章 能量平衡與身體組成:新增瘦素和飢餓素、內臟脂肪與體脂肪百分比、測定體組成/體脂肪百分比的常見方法、蛋白質減重、短暫流行飲食減肥法、藥物減重(PPA、Xenical®)等。   .第10章 均衡飲食:新增個人化飲食管理工具(營養九九資訊網、減重計算機、超級追蹤器);植化素(類胡蘿蔔素、有機硫化合物、類黃酮素、酚酸類、植物性雌激素等);酸性灰分及鹼性灰分;生體利用率;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增加第四節 健康與預防疾病飲食型態(高血壓飲食、預防癌症飲食、地中海型飲食、視力保健飲食)。   .第11章 生命期營養:新增兒童及青少年期的體態評估法;兒童及青少年的脂肪攝取、生理性貧血

、早餐的重要性;預防兒童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飲食建議;老年期的肌肉減少症(sarcopenia);更年期、骨質疏鬆、荷爾蒙治療議題。   .第12章 運動營養學:全新內容以符合社會趨勢。   第六版修訂特別感謝開南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林竫怡副教授擔任本書編輯群顧問,提供豐富之實際教學與用書經驗,使修訂企劃與專業編輯更臻完善。  

臺南市在地農特產品之健康食譜開發及其 醫學保健功能認知探討-以佳里區牛蒡為例

為了解決營養九九資訊網營養素含量的問題,作者蔡銘洋 這樣論述:

政府多年來致力於推廣臺灣各縣市一鄉一休閒、一區一特產之活動,臺南市是一個兼俱歷史古蹟文化與人文特色的古都,也是農業經濟重鎮,轄內共有三十七個行政區,各區均有其極具代表性的農漁特產品,如:佳里區牛蒡、鹽水區小番茄、將軍區胡蘿蔔、東山區咖啡、玉井區芒果…等。本研究主要目的為將臺南市佳里區在地農特產品「牛蒡」融入健康菜餚食譜之開發,並探討牛蒡的醫學保健功能及消費者認知,以提供消費者及餐飲供餐業者參考運用。本研究之健康食譜開發是以「牛蒡」為主食材並結合其他農特產品進行製作。在許多研究報導顯示,牛蒡富含多種具藥理性的胺基酸、維生素、多酚類化合物與水溶及不水溶性食物纖維…等營養成份,特別是當中的「菊糖(

菊苣纖維)」及「皂素」兩大成份,此兩大成份可促進腸道蠕動及降血脂之功能。此外,在殺菌、抗發炎、抗氧化、抗腫瘤、消除疲勞、護肝…等方面,皆具有良好之防護功效。所以若想從牛蒡中攝取更多的營養保健成份,除了「鮮食烹調」之外,還能以「炒焙及熱風乾燥」的技法來加工處理牛蒡,此法不僅能耐久儲藏,更是保留牛蒡營養成份的最佳方法。 本研究調查結果得知:有高達97.9%(n=532)的受試者皆有外食習慣。另外,對於所處飲食環境及餐點購買管道方面調查發現,「小吃攤販」為多數受試者的首要之選,但目前市售小吃餐點與健康飲食尚無法取得等號,因無法從中獲得足夠建議攝取量的膳食纖維。有將近一半(48.9%)受試者有「

營養不良(BMI異常)」現象,其中更有26.7%(n=532)的消費者患有肥胖…等慢性疾病;在牛蒡的醫學保健功能成份認知方面:有高達71.4%(n=532)回答「不知道」,但是若「知道」牛蒡的保健功能後,會有86.5%的受試者未來在餐點的搭配上願意選擇食用牛蒡。曾經食用過牛蒡經驗的受試者佔82.7%(n=532),當中對於牛蒡的「味道」喜歡程度方面:有43.1%的受試者覺得「喜歡及非常喜歡」;僅有8.2%覺得「不喜歡及非常不喜歡」。另外對於牛蒡的「口感」接受度方面:有39.8%受試者覺得「喜歡及非常喜歡」,僅有12.7%覺得「不喜歡及非常不喜歡」。由上述結果得知,受試者對於牛蒡的「味道」或「口

感」來說,兩者的接受度均頗高。 最後,本研究成果共計研發出二十道牛蒡健康菜餚食譜,此舉不僅能增加農民收益,更能將其發揚光大及行銷臺灣各鄉鎮的優質農特產品,最終使廣大的消費族群能達到健康促進之效益。

轉麩醯胺酸酶對全穀物鮮肉包物性與官能特性之影響

為了解決營養九九資訊網營養素含量的問題,作者楊淑珍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轉麩醯胺酸酶及木瓜蛋白酶對全穀物鮮肉包之物性與官能特性之影響,本研究以全穀物麵糰添加0.05%、0.08%及0.10%轉麩醯胺酸酶經中種法醱酵後,結果顯示添加0.08% 轉麩醯胺酸酶之麵糰可縮短醱酵時間33%,增加產品體積1.1倍,經正交實驗法得知豬肉餡添加0.15%轉麩醯胺酸酶組、添加0.005%木瓜蛋白酶組及0.01%木瓜蛋白酶-0.2%轉麩醯胺酸酶併用組等三組之保水率分別為 86.3%、 87.24%及 86.80%,木瓜酶組因水解蛋白質產生小分子親水基團,故有較高的保水率,而轉麩醯胺酸酶可催化蛋白質水解後的胺基酸殘基再度形成異胜肽鍵,故轉麩醯胺酸酶組與木瓜蛋白酶-轉麩醯

胺酸酶併用組之保水率較低。將上述添加轉麩醯酸酶麵糰及豬肉餡做成全穀物鮮肉包,透過官能品評,結果顯示中種法全穀物酵素肉包之挺立度、柔軟度、咬勁、整體接受度等產品特性具有顯著差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