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證 手續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牛熊證 手續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梁亦鴻寫的 3天搞懂權證買賣(最新增訂版):1000元就能投資,獲利最多15倍,存款簿多一個0! 和股魚的 股市大贏家!明牌藏在財報裡:我只看財報,每年穩穩賺20%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寶鼎 和財經傳訊所出版 。

輔仁大學 法律學系 郭土木所指導 劉予萱的 論我國區塊鏈虛擬通貨之金融監理—以證券型虛擬通貨發行為中心 (2021),提出牛熊證 手續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區塊鏈、首次貸幣發行、證券型虛擬通貨、金融科技、金融監理。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阮金祥所指導 高薇謦的 影響投資人選擇指數股票型基金的關鍵因素 (2020),提出因為有 指數股票型基金、ETF、AHP、關鍵因素的重點而找出了 牛熊證 手續費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牛熊證 手續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3天搞懂權證買賣(最新增訂版):1000元就能投資,獲利最多15倍,存款簿多一個0!

為了解決牛熊證 手續費的問題,作者梁亦鴻 這樣論述:

  沒耐心長時間持股   又嫌棄基金不能短時間獲利?   「低成本、高槓桿」的權證買賣   是最適合小資族的投資利器!   全書搭配豐富的圖解和詳細的說解   讓你第一次買賣權證就上手   想要擺脫「青貧族」、「薪光幫」的苦哈哈生活,善用投資理財工具才是王道!   不過,市面上的投資工具百百種,為什麼你應該選擇「權證買賣」?   投資權證的四大優點   1.買一張股票動輒就要好幾萬塊,對一般薪水階級來說,投資門檻偏高,讓人買不下手;如果投資股票發行的權證,只要用五分之一或是十分之一的價金,就可以開始投資。   2.權證的交易稅只有股票的三分之一。投資股票,如果賺了5000元,手續費就要

付1000多元,光是手續費的成本就可以購買好幾張權證了。   3.權證的槓桿效應大,如果投資人抓對方向,當股票上漲 1%時,權證就漲了3%~15%了。   4.買賣權證最差的狀況就是損失當初支付的權利金;風險有限,獲利潛力高。   所以說,成本小、槓桿效應高的權證買賣,是讓你手上的資金威力大增、報酬率翻數倍的好工具!   靠權證賺錢不難,1000元開始賺錢的第一步!   選權證、買權證、賣權證,從新手迅速進步到達人。   有梁老師領你入門,投資訣竅一點就通!   ● 從最基礎的概念切入,教你第一次買賣權證的必學竅門。   賺錢第一步,不是報明牌,而是先弄懂什麼是權證?從看懂權證的身分證開

始,了解權證型態和槓桿運作原理、評估風險,進階到如何挑選會賺錢的權證、參考重要的股市交易量和大盤指標,如何從發行券商、隱波率、分析報告和售後服務等面向,找到權證界的資優生。   ● 掌握買賣時機點,幫你擬定靈活的操作策略。   看漲買認購,看跌買認售。梁老師不藏私,一次告訴你判斷的知識,帶你檢視個股的基本面、技術面和籌碼面,判斷如何運用行使比例搭配現股操作,分析什麼時候該履約,什麼時候賣出權證反而有利可圖。   ● 聰明利用免費的軟體和網站,輕鬆投資權證買賣。   資訊時代網路發達,權證交易也可以上網快速掌握市場的最新交投熱點,行動App下單。本書介紹各個權證發行券商的專屬權證網站、檢視搜

尋權證的工具,教你善用資訊流通迅速的投資利器,為自己賺進第一桶金。   ● 收錄受歡迎的海外權證買賣單元,不放過任何賺錢機會。   對某些投資人來說,海外權證可以當作分散投資風險的工具。本書告訴你海外權證的開戶條件,並提供個股型海外認購權證的試算表、權證到期價值的計算方式,避開匯差風險影響到履約價值,提醒你預防措施停利或是停損的時機。   準備好邁向致富之路了嗎?只要1000元,就能用小錢累積大財富,擺脫錢不夠用、薪情差的冏途,在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的時代,自己幫自己加薪。 本書特色   1.一問一答方式,讓你快速認識權證買賣的基本常識:權證和股票、基金有何不同?權證要開戶嗎?如何運

用權證的槓桿效應賺錢?何時該進出場?   2.簡單說明權證交易的專有名詞:Delta值、價內價外、EPS值、隱波率、牛熊證、OTM、ITM等專有名詞,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買賣權證不求人!   3.完全圖解!將獲利關鍵全部記下來:把複雜的觀念簡單化、視覺化,不必死記硬背,自然而然融會貫通!附有總結筆記,讓重點容易理解、容易記憶。   4.專為金字塔頂端客戶投資操作的梁亦鴻老師親自跨刀授課:精心規劃3天課程,不用花時間出門上課,教你如何觀察進場時機、學會避開地雷風險。  

牛熊證 手續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華盛証券 X Raga Finance 11 -12 月份特選開戶連結優惠隆重登場!!】

https://youtu.be/IPttqY-izPM

觀眾於2020年11月18日至12月31日期間,經以下指定連結(http://bit.ly/2lg0ruL )或節目畫面中之QR Code 成功開戶,則可享有以下優惠:

1)港股無限免佣
2)免費即時串流報價
3)送50港元新股現金認購券,孖展認購最高可借9成,利率低至1.6%。
4)股金券(合共330港元)
5)交易指定期貨產品送HK$700八達通卡
6)100元現金券

WhatsApp查詢: (+852) 9242 2928 或

https://wa.me/85292422928

優惠詳情及細則 https://bit.ly/3lXfV0K

華盛証券 2020年 11-12月開戶優惠及細則(專屬優惠)

1.【開戶優惠】於2020年11月18日至2020年12月31日經「華盛証券」指定開戶連結完成首次驗證手機號並成功網上開戶的香港、台灣、澳門及持海外護照的用戶(需使用香港、台灣、澳門及海外電話號碼註冊)享有以下優惠:

i. 無限免佣:
新客戶成功完成線上開戶或經見證開戶並首次存入港幣1萬元,即可自動獲得港股無限免佣,開戶即時生效無限免佣即表示永久免除港股交易所產生的佣金費用,線下開戶並存入資金1萬港幣或以上亦可獲得無限免佣。

ii. 免費即時串流報價:
1. 全新用戶首入金≥20,000港幣將獲贈免費30日港股LV2行情。
2. 如客戶當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則贈送次月港股LV2行情:
1) 當月1日至月底最後1日的前1個自然日的總資產(含港股、美股、A股。基金)≥50,000港幣,或當月1日至月底最後1日的前1個自然日的日均資產≥50,000港幣;
2)當月1日至月底最後1日的前1個自然日的港股交易筆數≥10筆(不包含美股、期貨、新股認購、基金認購,買賣各算1筆)。

iii. 新股利率低至1.6%:
新股孖展認購最高可借9成,利率低至1.6%。於活動期間新註冊用戶將獲得50港元現金新股認購券(可抵扣現金認購新股手續費)

iv. 股金券(合共330港元)
【註冊獎賞】
於活動期間新註冊之用戶將獲得30港元港股股金券。

【首次入金獎賞】
首次入金10,000港元/9,000人民幣/1,300美元或以上將獲得300港元港股股金券。

股金券僅限於在華盛通APP上使用,有效期90天。如需使用股金券需要在開戶後1個月內累計入金2萬港幣或等值美金/人民幣且交易一次(港美A股均可,不包含新股認購),對應的股金券會派發到APP-我的-卡券,用戶可使用該券兌換(可兌換京東集團09618.hk,阿里巴巴09 988.hk,網易09 999.hk,小米集團01 810.hk,騰訊控股00 700.hk,匯豐控股000 05.hk,美團點評03 690.hk股票),股金券可疊加使用一經兌換不可撤銷,只限一次性使用,餘額將不返還。

股票發放:任何股票券需要用戶自行兌換方可發放至證券賬戶,點擊兌換後,華盛將於10個工作日之內將相關股票存入該用戶賬戶。轉入股票總市值按華盛實際發放股票日當天的收盤價格計算。

v.價值港幣$700八達通:

客戶透過見證開戶開設期貨戶口,並於優惠期內交易以下CME產品一次:Micro E-Mini S&P 500、Micro E-Mini Russell 2000、Micro E-Mini Nasdaq 100及Micro E-Mini Dow,即可獲得價值港幣$500八達通卡贈品一份。如客戶交易除上述4項產品外的其他CME產品,即可獲贈港幣$300八達通卡贈品一份。此優惠不可疊加,每位客戶只可享有此優惠一次。

客戶於優惠期內交易美元兌人民幣期貨(CUS) 產品一次,可贈港幣$200八達通卡贈品一份,每位客戶可享此優惠一次。

vi. 現金券:
成功透過指定連結/QRcode新註冊並當月完成網上開戶,首次存款達10000港元,可獲贈100元現金券
1)【現金券】可兌換等值港元金額並存入港股證券賬戶中的可取/可用資金,用於購買股票,提取資金等行為;
2)本次活動的獎勵將會以卡券的形式發放至APP內【我的】-【卡券】,請及時登錄app內查看並兌換;
3)兌換的現金券將於當日清算後到賬,若清算後點擊兌換,將順延至下一個工作日清算後到賬,清算中不可兌換;
4)現金券獎勵使用之前需通過線上開戶成功開通港股戶口;
5)現金券有效期為1個月,1個月內未使用卡券,將自動失效,不再補發;

vii. 其他專屬內容或專屬權益(如有):

如有專屬權益,均以經「華盛証券」指定開戶連結完成首次驗證手機號並成功網上開戶為標準判定對應權益。
2. 本優惠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任何保證;本廣告由「華盛証券」提供,內容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
3. 如有任何疑問或咨詢,可於工作時間致電香港客服 (+852) 2500 0388 或以WhatsApp聯繫(+852) 9242 2928 (交易日9:00-18:00);
4. 如有違規惡意獲取獎勵的行為,華盛証券有權撤回或不予發放相關獎勵;
5. 上述優惠為指定連接專有優惠,不可與「華盛証券」其他優惠同時享有;
6. 「華盛証券」保留法律規定範圍內更改此條款及細則,更改或終止任何優惠的權利,而毋須另行通知。若有任何爭議,「華盛証券」保留最終決定權。

論我國區塊鏈虛擬通貨之金融監理—以證券型虛擬通貨發行為中心

為了解決牛熊證 手續費的問題,作者劉予萱 這樣論述:

西元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蕭條,各國的經濟市場都遭受到嚴重的衝擊,區域內的貨幣出現了大幅度的貶值,投資人對於各國央行所發行的貨幣失去信心,在此時空背景之下造就了比特幣的崛起,同時也造就了區塊鏈的快速發展。回顧歷史,人們透過以物易物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後硬幣的出現取代了以物易物,再來紙幣又取代了硬幣的功能,到了近幾年來,紙幣正逐漸的被電子支付所取代。隨著區塊鏈的產業價值定位逐漸鮮明,近年來,各國政府機構與民間企業組織皆紛紛投入區塊鏈技術之產業推動,區塊鏈技術與多方不同領域結合,和人工智慧、互聯網與金融科技促成更進一步之發展,深植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中,在傳統募資方面最具代表性的

的革新就是利用區塊鏈交易平台與加密貨幣進行籌資的行為,結合了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與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之優點,證券型虛擬通貨(Security Token Offering, STO)順勢興起成為新創事業的新寵兒。STO的概念系將實體的資產轉為證券性質的虛擬貨幣,企業可將傳統的有價證券如股票、債券…等金融商品以代幣的形式在區塊鏈上發起與執行交易,除了可以讓參與者及早投資企業外,對於企業而言可以迅速取得資金成為了 STO 興起的主因。作為一項兼具金融科技創新與實現普惠金融的新型籌資管道,近年來ST

O已如日中天的在許多國家快速發展,因該代幣具有證券的性質,爰此我國金管會特別將 STO 核定為證券交易法所稱之有價證券,在配合政府的監管之下,有別於ICO所生之亂象,STO更能增加投資人的信賴度。故本文就金管會之規範框架進行分析,並比較研究其他國家之監管模式,以更宏觀的角度探討 STO 對社會的影響。

股市大贏家!明牌藏在財報裡:我只看財報,每年穩穩賺20%

為了解決牛熊證 手續費的問題,作者股魚 這樣論述:

  買股票不看財報絕對是投機客而非投資客!  股魚教你3步驟11個要訣快速成為平民股神  5個指標就能篩選出績優股  3個條件就可以剔除地雷股  3個公式可以馬上決定買賣價格  看財報買股票,保證看得到也吃得到企業成長結出的甘甜果實!   不基於財報的股票操作就是「投機」,  投機者99.9%都會以虧損收場。  本書是為投資者而寫作。   本書抱持的股票投資哲學,是以合理的價格持有營運績效良好的股票,並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實踐投資目標。   首先,作者提出風險的觀念,任何投資都要考量的風險,因為許多投資人只注意到可能會有巨大的正報酬,但是往往忽略了一次大風浪,就可能讓投資人傾家蕩產。   當然,

投資股票只懂得避免風險是不夠的,還要找到股價被低估的資優股,本書絕大多數的篇幅在於說明上述主題。而財報資訊的利用及解讀又是其中的關鍵。你要找到營運績效良好的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財報;而你要判斷一個企業是否有可能關門大吉,財報也是重要的資訊來源。因此本書以兩章的內容說明財報的重要內容及不可不知的財務比率。在其中引用大量的企業實例,讓你知道偽裝良好的地雷股長什麼樣子。   當讀者具備一定的財報解讀知識,接著本書說明如何選出值得投資的口袋名單,以5項指標配合網站的功能,讓讀者5分鐘就找到績優股。投資股票的不二法則就是當股票市場價格低於股票價值就買進,反之賣出。但要如何估計股票價值?本書提供三組簡

單的公式,初學者也可以輕鬆代入,而得到具體的標準。   本書內容完整,舉例豐富,適合不打算短進短出的投資人參考。 本書特色   就算你連財報都沒見過,看過本書仍然可以成為股票投資高手   由基礎的財報知識到簡易的選股方法,自成一完整的系統。讀完此書不會讓你一夕之間成為財務分析高手,但是一定可以選出優質的股票,讓你遠離風險,享有不錯的投資報酬率。   就算你連企業弊案的新聞標題也看不懂,看過本書,讓你知道如何識破騙局!   財報可以造假,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是多數時候都有跡可尋。本書列舉許多知名案例,告訴你為何許多評價極高的企業,骨子裡只是紙上的財富。也告訴你其實他們在被媒體抓包前,財報上就

可以看出端倪。本書也繪百幅以上圖表,讓你快速了解財務的涵義。    就算你忙到看盤的時間都沒有,看過本書讓你勝過股票機不離身的同事!   漫步書市,不少書籍標榜一年賺五十倍,或是很短時間賺上百倍,相對而言,本書作者過去8年平均報酬也不過是20%,顯的平凡而無奇。但是作者本業為科技公司的研發主管,他可以採用的方法,代表一般上班族也可以採用。採用剔除高風險標的後,分享公司營運成果的投資哲學,再不濟的投資人,也可保有相當的獲利。至於有些人宣稱的投報率超過巴菲特加彼得林區好幾倍,不過那些都要求全心投入,加上機運。一般人其實可遇而不可求。 作者簡介 股魚   本書作者固定以股魚之名,在部落格發表有關股市

投資的文章。1977年生於高雄,畢業於台大機械工程所,現於著名科技公司擔任研發主管。大學時對投資開始產生興趣,至今投資資歷超過15年。由於生性喜好與人分享知識及觀念,因此不但開設股市投資相關課程,也勤於寫作部落格。曾擔任國立北科大推廣教育中心財經課程講師、CMoney理財特約講師與財經社團講師。   相對於許多投資人依重網路、口語及專業媒體,股魚發現,這些都不如由企業依法必須公開的財務報表來得可靠。因為就算排除可靠性的因素,即使是專業媒體,也免不了賣弄聳動,影響讀者的主觀判斷。   在豐富的教學生涯中,股魚很遺憾的發現,多數的投資人都受限於資料的取得、資訊源的干擾與風險意識的薄弱,而難以做出投

資的抉擇。也因為沒有一致性的邏輯觀念來面對投資的數個重要面向:資料取用、指標篩選、數字判斷、價值分析,以至於在面對自身各個時期的財務問題時,落入短期性的投機陷阱。   投資是一個長期道路,最終目的是要提供投資人產生足夠的資產部位來滿足資金的需求。用短期性的觀點只會落入投機的陷阱當中。作者試著在書中透過實際的案例來揭露與指導各種財務指標的應用、以及數字的陷阱。並透過實際的邏輯性選股來實證財報投資的績效結果。也期許每位讀者能透過本書的實際案例瞭解到財報數字的真正用途並建立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流程。   作者Blog: www.stocksardine.com 前言 第一章:股票投資的基本認識先

避免損失,再追求明牌 股票的投資有時賺、有時賠,無論賺賠一定會有手續費,不降低賠率、不減少手續費而只想到賺錢時的風光!其實一定會慘賠!1-1、忽視風險會要人命!1-2、資本市場與股票投資的關係1-3、股票投資的三種獲利模式 第二章:股票投資相關訊息可靠性評比誰報的明牌最可靠?投資決策需要資訊,但是越是可以輕易取得的資料,價值越低;可怕的網路新聞更可能讓讀者在了解真相前就被誤導。2-1不要成為點擊率的受害者!小心來自聳動標題的誤導2-2 如何找到可靠而客觀的投資資訊13種資訊來源的可靠性評比 第三章:判讀財報之前的三個基本動作判別被包裝為明牌的地雷股,有時很簡單!要有高深的專業知識才能識破企業的

虛偽造假?多數時候是的!但是有時就直接而明白地寫在公開說明書中!3-1、如何找到財報資訊看證交所的財報資訊投資最牢靠3-2、認清月報、季報、年報的分別月營收成長!其實不必跟著慶祝3-3、是不是地雷?有時會計師會暗示你!當科風出問題時,會計師在簽證中寫了什麼? 第四章:認識與判讀三大報表了解企業體質、能力、行為的途徑在我近十年的投資經驗中,我永遠在等下一次的財報公布,我不用受網站新聞的轟炸,笑看專業的財經雜誌告訴我投資的天方夜譚,只靠財報資訊,平均每年賺20%的報酬。4-1、檢視企業體質的報表:資產負債表存貨增加而帶來的淨值成長是好事?4-2、表達企業獲利能力的報表:損益表高EPS的東和為何還是

出事了?4-3、拆穿企業假面具的報表:現金流量表中美晶年年發股息怎麼會有問題? 第五章:認識與判讀財務比率找出機會與風險企業和自然人很像,不會一夕之間改變!由於財務報表可以造假,因此較常出現突然的好轉。當遇到這種情況,雖然你可能是發現企業中的吳下阿蒙,但最好好好地看看財報,因為其中不乏造假者!5-1、交叉比對找出真相靠一張表檢視企業體質5-2、資產負債表常見的財務比率你投資的公司還撐得下去嗎?5-3、損益表常見的財務比率績效一夕間大幅好轉?小心作假!5-4、現金流量表常見的財務比率最難造假的財務比率 第六章:不要被資訊淹沒用財報篩選出明牌的5個指標當你用了以下方法還找不到可以投資股票!不要忘了

巴菲特有把資金還給股東的紀錄。6-1快速找出無風險的投資標的5個指標、8個步驟 6-2解答幾個關於投資的關鍵問題 作者序   股票市場屬於資本市場的一部分,充斥著各種交易的耳語與各種目眩神迷的績效謊言。近年來,由於資本市場交易制度的日趨完整,投資人進入市場的難度下降,形成各種蓬勃交易的現象。而金融工具本身的發展也日趨多元;股票、權證、選擇權、期貨、牛熊證等等工具,逐一被開發出來。其目的不外乎要活絡證券市場的交易量,讓想買的人與想賣的人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交易的結果。   但投資人必須要弄清楚一件事,證交所等機構活絡交易的目的,並不是要替投資人增加利益,而是要藉由交易過程中抽取稅金來賺取平台

的費用收入,而券商提供財經資訊也不全然是要幫助你做出更好決策,其主要的目的也是要賺取交易費用。   這裡假設一位投資人進行了一筆100萬元的交易內容(買進與賣出)。買進時,他會被收取手續費千分之1.425(0.1425%),投資人支付交易成本為1,425元(100萬×0.1425%);賣出時,會被收取手續費千分之1.425(0.1425%)+證交稅千分之3(0.3%),投資人支付交易成本為4,425元=100萬×(0.1425%+0.3%)。如果整個交易過程是不賺不賠的100萬元,但實際上已經支出成本為5,850元。但這是一次性交易付出的成本,若交易次數拉高到10次時。則付出的成本顯而易見的將

增加至58,500元。   顯然地,這些交易成本將統統落入到證交所與券商手中,且不論投資人本身是否在這個過程中獲取利潤,平台提供者都能穩定獲取這部分的收入。從上面的說明可以看出,為何證交所與券商會這麼積極的想要增加交易的次數,全是因為這關係著他們的利潤,而不是投資人的利潤。   投資人很容易陷入金額絕對數字的陷阱當中而不自知,當手上的資金部位不高時會認為0.585%的一次性交易費用看起來對於整體部位沒什麼影響,而交易至10次時也僅是拉高到5.85%。只要有一次出現漲停7%就足以抵銷10次的交易費用。但這是一種錯誤的迷思。首先漲停是一種不確定的因子,但交易手續費率卻是一種絕對的支出,在這個金融世

界上只要冠上絕對收益(支出)的部分,大抵上都是以相對低的費用來支應,而不確定收益的部分則是有更高的收益水準來吸引資金的追逐,這是金融市場基本的原則。因此,如何降低固定費用的支出,便是增加收益的必要切入原則。   也因此降低交易次數,在先天上就已經提高了收益的水準,但純粹的降低交易次數並無法保證可以提升投資獲利的水準。這部分需要其他方式的配合方能達成這樣的投資理想。此時,應回頭來思考一件事情。股票到底是什麼?股票本身除了數字的漲跌外是否還存在其他的因子?那驅動股價上漲的動力為何?透過這樣的思考會讓我們重新理解股票交易的的根本是來自於資金與股權的交換。企業家需要資金故出售一部分股權作為代價來換取資

本,而投資人因看好該公司的經營績效,故購入該公司的股權,以獲取該公司未來經營績效的分配權益,而該公司的價值估算則是來自於財務報表呈現的結果。   這讓人想起「荷蘭鬱金香泡沫事件」,人們因不斷攀升的交易價格而陷入瘋狂當中。但當泡沫破碎,價格終究要回歸到物件的本質上,而現今我們該慶幸的是,有財務報表這樣的工具讓我們可以透過財務數字去判斷一間公司經營績效的好壞與價值,進而迴避掉入不必要的投機陷阱當中。   對於投資這件事情而言,財務報表是一切的基本。不基於財務報表的投資行為應一律統稱為「投機」而非「投資」。依據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定義來看:「投資是指經過詳盡分析後,本金

安全且有滿意回報的操作」,在這所指的「分析」即泛指對於財務報表數字的解析。   既然我們要將資金投入資本市場運作,那學習如何透過財務報表來獲取安全穩定的回報則是必然的過程。但財務數字本身有著許多意義與陷阱,因此學習如何正確的理解財務報表來降低投資風險便是投資人的重要課題! 了解過去才能判斷未來,你認同嗎?我們將場景換成小孩的學習歷程與考試。會讓你更容易理解這樣的狀況。假設你的小孩目前就讀國小五年級。過去每次的考試都是考90分(現在)已知條件:國小五年級(過去)已知學習狀況:每次都在90分左右(未來)後天的期末考:你的預期是?你是否會預期他會取得90的成績。會,為什麼?因為他過往的成績表現就是

這樣的水準你會合理的期待,這次的期末考他會有相同的成績表現。…若條件變動:(現在)已知條件:國小五年級(過去)已知學習狀況:每次都在30分左右(未來)後天的期末考:你的預期是?你是否會預期他會取得90的成績。不會,為什麼?因為他過往的成績表現就是達不到那個水準。當他取得90分時你會懷疑他作弊。為什麼,不可能一夕之間改變。關鍵在於:學習表現具有連續性的特質。一夕的好轉可能是作弊或其他因素,但是下次的考試就會打回原形。當然有沒有學生會忽然開竅的,有!機率不高而已。換成財報也是一樣。公司就像是學生,財報就是每年的成績單。每年都交出好成績的,你會期待明年一樣會有好表現。就實際的統計數字來看,ROE高於

15%的公司財務的再現率高達 70%以上。財報選擇的兩個重點:1.連續性2.優質觀察一間公司不能太在乎單一季度的變化,因為公司偶而會摔跤。你的小孩每次成績都不錯一次成績考差了你會安慰他,認為那只是一時的失常下次努力回來就好,但換成公司很顯然的容忍度與耐心都變得很差。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一般人面對正常的生活場景都可以理智的判斷,但涉及到金錢時就昏頭了標準也變了,變得失去耐心、心情焦慮、判斷失去邏輯!!「利令智昏」是一句令人省思的話語。人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演進而有改變,明過去可知興替。財報就是一個讓你明過去的工具,過去沒有堅實的基礎就不應該期待明天會變好。就數字本身的性質而言,所有用數字表示的資料

全部都屬於過去。不論是技術線型的統計資料或是財務基本面的會計資料都只是架構在過去已知的數字來轉換成不同圖表數據。花很多的時間去擔憂「過去不等於未來」也是一種過度悲觀的表現。是不是地雷!有時會計師會暗示你! 資料在不同管道取得會有不同的品質問題(聽董事長說業績會好轉與聽基層員工說業績會好轉,你會相信哪一個?),而經會計師審核過的財務報表也並非完全等值,若投資人深入檢視每份財務報表的「會計師查核報告」頁面資料,便可發現其實每位會計師對於每間企業的財務數字評價是不一樣的。這就有如國外的標準普爾公司對於企業債信會有所謂的AAA、AAB等不同的評價差異。會計師針對高品質可信賴的數字與低品質難以被信賴的財

務數字會分別給出不同的評價。既然財務數字是重要的分析來源,那我們自然要注意所選用的財務數字是否真實可信,才不會花了一堆時間進行分析卻只是徒勞無功。在投資上我們並不需要太瞭解整個編撰的過程,所需要的是取得足夠的數字來作為分析之用。財報的重點在於如何使用,至於編撰上的問題就留給會計師去煩惱就好。故大抵而言投資人常用的資料為財務三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而會計數字本身只要有會計師與會計事務所進行背書,我們都可將財報所提出的數字認定為「能真實的呈現該公司目前的經營現況」。不過這件事情是有前提存在的,那就是會計師的評語。一般而言,會計師的評語分成幾個等級如下:1.無保留意見2.修正式無保留

意見3.保留意見4.否定意見5.無法表示意見由上而下評價為優質評價到垃圾評價。那這裡就會有點問題啦,財報不就是會計師審核完成的結果嗎?那為什麼又會分成不同的評價等級呢?這主要的原因在於會計師到一間公司內進行資料的查核並不是365天都盯在公司內審核資料的正確性,而是採用特定時間的抽驗方式。在會計審查的期間,公司有責任要提供相關的財務數字給會計師進行確認與資產抽驗,確認資料是否相符。可想而知,若一間公司刻意照假的話,會計師是有可能被欺騙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會計師在審查的過程是盡力依照會計程序完成該完成的數字審查,若公司本身提供不實的票據資料或隱藏資料,則財報的數字依然有造假的可能性。故回歸到源頭,企

業經營者的誠信才是財報數字的關鍵。一個正直誠信的經理人其所提出的數字可信度,自然提升,反之則是下降。在審查過程中,會計師會依據審查的情況做出財務報表的評價。在具有強烈信心的情況下會給出「無保留意見」作為審查的結果,在審查過程中若會計師對於數據上有疑慮或無法確實的查核則評價的結果會往下修正。故投資人在使用財務報表時,千萬不要認為經會計師審核後,每個財報的素質都是具有一致性。評價不同,整體呈現數字的可信度就會有所不同。

影響投資人選擇指數股票型基金的關鍵因素

為了解決牛熊證 手續費的問題,作者高薇謦 這樣論述:

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近年來快速崛起,尤其是在各國央行接力量化寬鬆政策的推波助瀾下,再加上其商品特色有分散風險、交易成本低等優勢的加持,帶動ETF規模水漲船高。截至2020年底,全球ETF資產規模已經達到7.8萬億美元,今(2021)年全球的ETF資產規模可望再創新高,而美國銀行更預測,在被動投資逐漸躍居市場主流的環境下,預估2030年ETF的資產規模可望上看50兆美元。儘管2019年全球受新冠疫情肆虐影響,導致金融市場劇烈震盪,投資者對疫情的擔憂和恐慌情緒觸發全球股市在2019年的2月和3月大跌,在此期間主動基金持續淨流出,但被動的ETF卻逆勢獲得資金淨流入,成爲金融市場的穩定器。展望2

021年後ETF的發展,在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隱憂、外圍因素仍有可能對全球資本市場產生擾動,但以ETF爲代表的場內交易指數產品仍有望實現穿越牛熊週期的發展; 在此ETF市場生態下,國內投信業者仍有必要探討影響投資人投資ETF的關鍵因素,方能發展創新產品、獲得潛在的投資人認同的ETF產品,成為本研究探討的目的,期望能為相關產業帶來一些幫助。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建構出關鍵因素層級架構,得出5個關鍵構面,以及21個關鍵因素,接著使用AHP層級架構法對76位受訪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影響投資人選擇ETF的前四項關鍵因素分別是「價格」、「費用」、「資訊安全性」及「方便性」,而後,將構面及因素進行排序

加以分析。此外,本研究也針對有投資ETF經驗者與無投資ETF經驗者進行差異比較。最後,本研究依照研究結果,對業者和相關主管機關在未來ETF的產品設計研發及法規上給予建議,期望能提高投資人對ETF的投資意願,讓投資人在投資ETF產品上更有保障,以增加整體ETF的市場活絡性,並希望能對台灣金融市場發展上提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