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證券 期貨 線上開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MBA 周子銓所指導 潘育誠的 富果帳戶的金融科技創新 (2020),提出玉山證券 期貨 線上開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金融科技創新、制定理論、商業模式、資源依賴、組織靈巧性。

而第二篇論文實踐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黃博怡所指導 黃宛玫的 證券業電子交易發展之探討 (2005),提出因為有 電子交易、證券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玉山證券 期貨 線上開戶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玉山證券 期貨 線上開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富果帳戶的金融科技創新

為了解決玉山證券 期貨 線上開戶的問題,作者潘育誠 這樣論述:

近年來許多產業都積極進行數位轉型,金融業也不例外。自從金融科技這個概念從 2015 年被提出後,許多創新想法都開始萌芽與發展。在金融業當中,證券業在數位轉型和金融創新方面的速度是最慢的,因為大多數參與證券業的投資客都是中老年族群,年輕投資客比例偏低。這樣的現象也造就了傳統證券商對於數位轉型和金融創新並不積極,年輕人面對這樣的大環境也漸漸的不想進入投資市場。葉力維發現了這個現象,便抓住這個商業缺口,積極地打造一個友善年輕族群和新手投資人的富果證券分析 app 平台。透過個人化介面、卡片式資訊以及機器學習法人 OD 型態等功能,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並滿足他們。富果再和玉山證券合作後,建立富果帳戶,完

成了一站式服務,大大地增進使用者的方便性,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加入平台,也為金融科技創新做出貢獻,未來也將會持續發展下去,生生不息。本研究以哈佛個案研究之方式進行,藉由個案內容可用於討論制定理論、商業模式、資源依賴以及組織靈巧性等理論和議題。瞭解如何發現投資者的痛點,在改變的過程中,即使和原有經驗相違背,並持續極求新求變;如何掌握企業體的架構,知道自身的關鍵資源和活動,維持發展優勢和公司營運;如何借助金融業的資源,再去創造全新價值;如何建立社會良好的投資風氣,並加速金融科技轉型。

證券業電子交易發展之探討

為了解決玉山證券 期貨 線上開戶的問題,作者黃宛玫 這樣論述:

摘要 1997年7月,大信證券率先開辦我國第一家網路證券交易業務,當時的證券電子開戶數僅1,022戶,證券電子交易成交金額約7.38億元,僅佔市場總交易量的0.01%。近年來在資訊環境的效能提升及各證券商的大力鼓吹電子交易的熱潮下,截至2006年1月,開辦電子下單(語音、網路)的證券商激增為73家,證券電子開戶數高達414萬戶,證券電子交易量成交金額約10,158億元,佔市場總交易量達18.69%,足見電子交易在整個證券交易市場的地位日趨重要。 台灣的網路環境成熟,個人電腦普及率高,證券電子交易理應較其他國家更加蓬勃發展。但事實上,台灣的證券電子交易比重最高僅接近19%,相較於日本35%

,美國的50%,以及韓國的66%,明顯落後許多。這樣的差距,顯示目前台灣證券業的電子交易,仍存在著許多問題,與待克服的困境。 本研究以個案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討C證券在電子交易相關議題上實務的做法,剖析其中的原因及檢視成效。研究中探討的議題包括電子交易手續費折讓的削價競爭議題,及引進韓國交易系統衍生的問題探討等。個案中除了深入剖析台灣證券業的做法,也比較了美、韓兩地證券業相關的做法以為對照,檢驗其中的優劣點。根據以上的實證,本研究深入的探討台灣證券商在電子交易之現況做法,針對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歸納了主要的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及對未來台灣證券業電子交易的趨勢發展做出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