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信貸虧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瑞士信貸虧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詹姆斯•蒙蒂爾寫的 這才是價值投資:長期打敗大盤的贏家系統,從葛拉漢到巴菲特都推崇的選股策略(二版) 和托爾斯登.丹寧的 從鬱金香到比特幣的泡沫狂歡:大宗商品市場400年投機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瑞信第3季虧損千億裁員2700人、重整投銀業務也說明: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 遭指「雷曼兄弟2.0」的瑞士信貸集團(瑞信)第3季財報出爐,單季稅後虧損40.34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1306億元),遠高於第2季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牌出版 和大寫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經濟學系 劉曦敏所指導 頊祥程的 外資券商買賣建議與台灣權值股報酬率之關聯 (2011),提出瑞士信貸虧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券、商。

而第二篇論文實踐大學 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研究所 黃博怡所指導 蔡明宏的 金融海嘯對私人銀行經營策略之影響 (2010),提出因為有 私人銀行的重點而找出了 瑞士信貸虧損的解答。

最後網站「大而不倒」的瑞信股價暴跌比硅谷銀行倒閉更像「雷曼時刻」則補充:本周三,瑞士信貸的股價下跌了24%,在紐交所開盤一度暴跌近30%。背後有三個原因共同作用:. 瑞信自身的問題,其在財務報告中披露內部監控有重大缺陷;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瑞士信貸虧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這才是價值投資:長期打敗大盤的贏家系統,從葛拉漢到巴菲特都推崇的選股策略(二版)

為了解決瑞士信貸虧損的問題,作者詹姆斯•蒙蒂爾 這樣論述:

「笨啊你,唯一經得起長期考驗的賺錢之道,只有價值投資!」 全球頂尖策略分析大師詹姆斯•蒙蒂爾 獻給自學投資者的最高傑作   ★ 波士頓先知、價值投資神人【賽斯‧卡拉曼】指定必讀   ★ 價值投資暢銷書作家【雷浩斯】共感推薦   在多頭市場賺錢不稀奇,但遇到空頭市場呢?   記住:克服恐懼+擺脫貪婪+無比耐心=這才是價值投資   古往今來,有資格在市場上「持續獲利」的贏家,   十之八九都是採取這套策略……然後,慢慢地賺大錢!   《這才是價值投資》將明確指出「效率市場理論」的思考缺失,歸納出投資人該真正關注、真正能賺到錢的重點。   價值投資之所以擁有優越績效,就在於它聚焦投資最重

要的事:最佳的稅後淨利報酬率,以及避免在市場上發生行為偏誤,讓自己採取理智的行動──關注一間公司的盈餘、資產負債表和評價,如此才能做出正確的風險管理。   ▋本書具備「價值投資者」所需的一切知識與方法論   詹姆斯•蒙蒂爾是備受金融圈讚譽的價值投資者和行為分析師,他告訴我們:卓越的投資成果來自「卓越的行為」,卓越的行為又必須基於「實證思考」,本書將提供一個極佳架構,幫助投資人理解整體程序,進而改善你的投資!   ▋寫給追高殺低、過度分散投資、忽視本金永久性損失風險的你   能穩定創造高於大盤3%報酬率的價值投資大師,皆懂得掌握自身的「心理優勢」,用程序與紀律控管人為錯誤。本書輔以豐富的圖表

及大量多空驗證的案例,幫助你走向這條理性、富有的價值投資之路。   ▋Step by Step解答「保本+穩健成長型投資者」的難題   1. 為什麼你在商學院學到的東西是錯的?   2. 如何正確思考,評估市場和風險?   3. 如何避免增長投資的危險?   4. 如何成為逆向投資者?   5. 如何放空股票?   6. 如何避免價值陷阱?   7. 如何思考價值陷阱的風險?   8. 如何從深度超值觀點思考金融股?   9. 如何找到便宜的保險?   10. 為什麼你必須在股價低落時採取行動,而不是陷入情緒性麻痺中動彈不得?   11. 為什麼不該投資政府公債?   12. 提供2008-

2009年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實際案例,探討價值投資的穩固優勢。 本書特色   ● 內容最全面:行為心理學x投資案例x歷史與實驗資料x 304張圖表   ● 定義投資人的終極目標:最大的稅後實質總報酬率。   ● 破除迷思:追求效率市場假說毫無道理。   ● 校正心理偏誤:細究多數投資人績效差勁的各種原因。包括,追高殺低、過度分散投資等。   ● 建立明確投資程序:濃縮葛拉漢、巴菲特、葛林布雷等大師投資智慧,歸納出價值投資十大法則。   ● 找到價值股:學習喜愛大爛股,不要再為成長展望付出過高代價!   ● 獲利證據:以深度價值投資篩選標準,各國的投資組合績效表現,持續勝過大盤。   ● 大好

良機:列舉在美國、英國、亞洲等國家,通過深度價值投資篩選標準的指數成分股列表。   ● 實際應用:面臨經濟泡沫與大蕭條時,你可以提前作好準備──廉價保險組合。 各界好評   金融圈重磅推薦────────★★★★★   「本書是所有學習金融交易知識者的必讀教材,蒙蒂爾以淺白深邃的筆觸,批駁『效率市場理論』,同時闡述行為金融學對投資人的重要性,以此解釋投資『過程』與『結果』的差異。他運用敏銳的觀察力詮釋自己『如鐵一般』事實的主張。我誠摯建議你和你身邊從事投資的朋友,一定要買下這本書!」──賽斯‧卡拉曼(Seth A. Klarman),波士頓先知,對沖基金Baupost Group共同創辦

人   「大量證據顯示:成功的長期投資人,必須以無可動搖的價值取向與合理的投資秉性為基礎。只不過在現實中,投資人經常被市場雜訊及各種行為偏誤所害,脫離價值投資的軌道──讀懂本書,謹記蒙蒂爾的指引及告誡,你就能在投資這條路上戰無不勝!」──麥可.莫布新(Michael J. Mauboussin),《魔球投資學》作者,瑞士信貸總經理暨全球金融戰略主管   「您手上這本蒙蒂爾的最新力作,絕對是難得一見的好書。它以幽默詼諧的風格,把嚴謹的學術研究和實務面的操作融為一體──透過大量市場真實案例,把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我的學生人手一本!」──馬克.庫珀(Mark Cooper),哥倫比亞商學院教

授,對沖基金經理人   「蒙蒂爾把他對行為金融學的極致領悟和價值投資的經典原理合而為一。這本書讓人百讀不厭、發人深省,且讓我思緒萬千。但最重要的是,他總是能一語道破天機!」──愛德華‧錢思樂(Edward Chancellor),《金融投機史:揭開貪婪時代九大金融泡沫》作者

瑞士信貸虧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經濟日報】更多分析請訂閱hket.com,現提供14天免費試用 http://www.hket.com/ietyoutube

相關文章(精華版):http://invest.hket.com/article/708827

重點速睇

00:00 - 01:24:中國經濟長遠增長4%至5%
00:46 - 01:42:中國製造業長遠仍具競爭力 料服務業有增長
03:14 - 03:50:不認同美國聯儲局近年政策 相信格蘭斯班私下也不認同
05:00 - 05:16:若保守派投資者虧損2至3成 聯儲局才有機會推QE4
05:42 - 05:55:今晨不加息 「聯儲局終於做對一次」
06:06 - 06:20:美國經濟持續疲弱 就業情況並非如數據般理想
06:21 - 06:55:美國勞動市場參與率及職位質素下降
07:58 - 08:47:瑞士丹麥等小國 政府運作更佳
08:48 - 09:09:美國應縮減政府(小政府)及簡化條例 以換取穩定經濟增長
09:11 - 09:36:支持美國加息 惟其他央行要配合
10:35 - 11:06:中國官方經濟增長數據「非常不可信」 內地目前增長僅1%至4%
11:10 - 11:41:中國長遠經濟增長料達4%至5% 惟短期經濟情況堪憂
12:36 - 13:14:企業盈利與經濟增長同步 料內地企業長遠盈利年增長至少4%
13:15 - 13:26:對香港樓市悲觀 估計有機會下跌3至4成
13:27 - 13:37:地產股股價對每股資產淨值(NAV)已折讓3至4成 料未來跌幅低於樓價
13:46 - 14:01:投資亞洲市場 料長遠(未來10年)回報較歐美股市高
14:56 - 15:20:美國7年零息期為史上最長 這時期相信難完滿結束
15:28 - 16:25:美國從來不應該推行零息政策 正如當年不應搞科技及房貸泡沫
16:35 - 17:30:寬鬆引致政府擴張(大政府)、信貸增長過度、提前消費等問題
18:20 - 18:45:日本經驗證明量寬無助經濟 僅能刺激股市
19:15 - 20:37:寬鬆貨幣政策只利好少數股票投資者 卻令大部分人因資產價格上升而受害
20:41 - 21:48:料港樓市將緩步下跌 惟港元與美元掛鈎令跌幅較其他地區低
21:54 - 22:16:如人民幣進一步下跌及中港經濟差 港元與美元便有脫鈎壓力
22:20 - 22:54:港元長遠沒有存在價值 因投資者會優先考慮使用美元或人民幣
23:25 - 25:18:不看好環球貨幣走勢 聯儲局資產負債表驟脹令人憂慮
25:20 - 25:25:惟美元現時前景仍較其他貨幣好
26:26 - 26:35:相信終有QE4 建議持有黃金、銀、白金
27:30 - 28:55:人行應更審慎監控信貸增長、理財產品及影子銀行
29:05 - 29:48:人民幣兌美元過去5年已大幅升值3至4成 料未來會下跌

外資券商買賣建議與台灣權值股報酬率之關聯

為了解決瑞士信貸虧損的問題,作者頊祥程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外資券商對台灣的權值股發佈買賣建議後,個股報酬率的變化是是否與投資建議的方向相同,以幫助投資人判斷哪些國家的券商所發佈的買賣建議最具具有參考價值。本文將外資券商分為美商、日商、港商和歐商四群,被推薦之個股則是從台灣50中挑選的31檔權值股,取樣的期間從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並以買賣建議發佈後的四個交易日的個股平均報酬率為複迴歸的被解釋變數。估計的結果顯示,美商券商(如:花旗環球、摩根士丹立)發佈之買賣建議最能夠帶給投資者正的報酬、或避開虧損。

從鬱金香到比特幣的泡沫狂歡:大宗商品市場400年投機史

為了解決瑞士信貸虧損的問題,作者托爾斯登.丹寧 這樣論述:

速讀橫跨四世紀的投機和商品期貨市場! 鉅虧與暴富的循環,比股票市場更古老的交易領域! 凡是能貨幣化的東西,就會有對賭漲跌的投機神話── 大通膨週期裡,人們必須溫習的一本金融史書。   收錄原油、貴金屬、農作物、加密貨幣的交易常識,   一窺商品炒家與大型機構交易員的預期與意料之外……   從「荷蘭鬱金香狂熱」到今天的比特幣等重大財經市場商品的迷人觀察。本書涵蓋了如「白銀星期四」和亨特兄弟及許多投資機構的厄運;見證銅、黃金、稀土、能源金屬和比特幣,在一年內上百倍的漲跌幅。   商品市場的定價往往處於歷史與地緣等大趨勢的十字路口上,緊急的事件與人為的炒作往往使其高度偏離實際交易的價格。本

書通過研究和學習這個市場的災難及狂歡,了解一個比股票市場更為驚人的投機場域,也從中見證了政治、經濟與天候對重要資源世界的金融化效應。 本書特色   ★從17世紀的鬱金香瘋狂到今天的比特幣,本書涵蓋了商品市場(commodities market)歷史上最大型、最多錢、最有趣的時間。作者結合了真實市場事件以及知名商人的私人經歷,不論是獲得還是失去了一大財富,都在這本書中呈現給讀者。     ★從「銀色星期四」(1980年代美國白銀市場的重要事件)以及亨氏兄弟的操作、到大型機構交易員的慘烈厄運、剛果以及銅的市場、黃金、能源金屬到比特幣(從1000美元的價值一路升到2萬美元的價格),這一切都將在

本書中一一敘述。商品市場所投資的是大潮流,比如人口統計、氣候變化、電子化及數位化。所以商品市場作為投資未來,一定持續會是熱門的話題;而大好機會背後的大風險也是本書各個狂歡故事的背後教誨,在這個高度炒作的市場中,人類不斷地重複貪婪與破產的循環規律。儘管有這麼多的泡沫歷史──然而,總有新的商品成為投資新聞中的新寵,這慘烈的軌跡也是現代金融值得紀錄的瘋狂一頁。   ★了解龐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交易規格及歷史,重要的交易標的物包括:   鬱金香狂熱──史上最大泡沫   鑽石──全世界最硬貨幣的崩盤   天然氣、可可──驚人的交易幕後   黃金與白銀──金本位制的終結之後   原油──地緣大事件的投

機   糖、小麥與稻米──與天對賭的農產品   棉花──「白色的金子」   釹、鏑和鑭──稀土狂潮   加密貨幣──橫空出世 好評推薦   如同犯罪小說一樣的洞察力,本書引導我們經歷大宗商品和加密貨幣市場的興衰。──法蘭克.梅爾,德國電視新聞n-tv記者   身為歷史學家,我很愛托爾斯登對於形塑大宗商品產業一些為人所知(還有較不知名)事件的洞察。我非常推薦本書給想要更瞭解大宗商品市場的人。──安德魯.瑟克,網站《礦與金錢》內容主管   對商品市場感興趣的私人和機構投資人,都可以透過本書獲得豐富的知識。托爾斯登.丹寧介紹歷史上出現的模式,值得仔細閱讀。──尤申.斯特傑,瑞士資源資本執行長

  我很期待這本書!這些歷史事件很有趣,而且全都集中在本書中了,真是太好了!──湯瑪士.雷梅特,投資公司布洛索利德營運長暨創辦合夥人   不論是人為錯誤、戰爭或是天然災害,從石油、花朵、食品和金屬市場的經濟起落,本書帶領讀者經歷過去400年來的金融風暴。儘管波動劇烈,還是有人想要在危機最嚴重時把握機會。有些人成功,有些人當然會失敗。本書絕對是必讀佳作。──亞歷山大.亞庫布曲克,歐爾蘇金屬公司營運長暨探勘部主任   托爾斯登是商品市場真正的學生,他詳述長期以來市場的重大興衰,提醒了我們,所有人都仍在學習。──丹尼爾.布利茲,加拿大蒙特屢銀行資本市場公司董事經理暨地區主管   「興衰」一

詞通常是指帳面上的獲利與損失,但是托爾斯登的書破解這個迷思。他引導讀者經歷一段刺激的歷程,解釋興衰究竟是什麼,並指出興衰所呈現的機會。──葛瑞格.哈里斯,CIBC世界市場執行董事

金融海嘯對私人銀行經營策略之影響

為了解決瑞士信貸虧損的問題,作者蔡明宏 這樣論述:

金融海嘯令全球多家金融機構應聲倒閉、富裕人士的財富進行重分配,面對危機,企業若制定良好的策略,即有可能渡過危機或降低損失。本研究彙整渡過金融海嘯之歐美四家大型私人銀行的文獻資料,採用三位管理學者的競爭策略論述,分析此四家私人銀行在海嘯當時所推出的因應策略與其結果,作者發現由於各家企業所推行策略的不同,而導致海嘯後企業資產復原速度的差異。歐美金融機構在海嘯期間,幾乎都面對著流動性危機,為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企業無不採行裁員來換取更多資金籌碼,在客戶借貸、既有資產、海內外債券、股市、不動產等投資資產方面,大部分金融機構會將巨額損失提列呆帳或低價拋售;相較之下,若資金來源充足,沒有流動性危機之虞,

即可保留原投資資產與維持現狀,一旦市場經濟環境趨於穩定,其原損失資產也將大幅回升。本研究最後採用德菲法邀請十位專家、學者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四家私人銀行面對金融海嘯,除了政府的奧援外,企業內部資源重整的方式與企業差異化的優勢,將影響私人銀行資產復原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