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險公會考試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承燕企業有限公司 - Visaqua也說明:保險公會查詢保單. 承燕企業有限公司. 二奶. ...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進度查詢. 腱鞘瘤. 好視多眼藥水有類固醇嗎. 榮眾. ... 產險考試成績. 迷你小屋. 新北市捷運局.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所 李毓嵐所指導 黃正宗的 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接收與重整(1945-1963) (2021),提出產險公會考試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保險史、金融史、戰後經濟史、戰後接收、金融管制。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 何佳玲所指導 蔡宏智的 我國保經代公司簽署人制度之探討 (2012),提出因為有 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保險經紀人管理規則的重點而找出了 產險公會考試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產險題庫下載則補充:保險經紀人公司請洽保險經紀人公會※承辦窗口026618-1188 轉分機產險之電腦應試 ... 文章產險公會題庫,壽險公會考試成績查詢,壽險公會成績查詢,壽險考試題庫下載網路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產險公會考試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接收與重整(1945-1963)

為了解決產險公會考試查詢的問題,作者黃正宗 這樣論述:

現代商業保險制度於19世紀中葉開港通商後引進臺灣,經日治時期長足發展,無論在業務規模或制度層面皆已奠定相當基礎。戰後,隨政權移轉,臺灣保險市場經歷制度轉換的過程,在1963年完成新體制的確立。本文廣泛蒐集多元史料,從(1)業務發展、(2)監理制度、(3)組織、資本及人事、(4)資金運用等四個觀察視角出發,儘可能重構臺灣保險市場在此「制度轉換期」的樣貌,除說明制度如何轉換外,也嘗試分析轉換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與影響,並歸納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特徵,及保險業之於金融體系與總體經濟體系的關係。業務發展方面,產、壽險業的分歧是這段時間最明顯的特徵,戰前業務規模遠大於產險的壽險嚴重萎縮,並處於長期停滯,產險

業則伴隨總體經濟復甦與成長,在1958年便已接近戰前高峰。這背後是產、壽險契約性質差異、是否承擔政策責任,及市場競爭與否等多重因素產生的結果。組織、資本與人事方面,有四點值得注意。首先,市場形態由戰前的「民營且競爭」轉變1960年以前的「公營且寡占」;其次,保險業「分支機構」為主的組織型態在1950年後全數轉為「總公司」;其三,1960年保險市場開放除了讓市場型態重回民營且競爭外,也是戰後本國民間資本涉及全國性金融的開端;其四,戰後臺灣保險人才可歸納為外省籍、日治經驗、新生代三批,日治經驗的發展情況相對較差。監理制度方面,戰後保險法制體現「內地延長的再延長」路徑,由於中國保險法制本身的問題,這

次「再延長」呈現法律現代性及完備性的倒退,1963年《保險法》修正施行除改善上述問題外,也完成史上第一次「保險法制臺灣化」。資金運用方面,戰後保險業資金運用規模極小,未能充分發揮「重新分配資本」功能,要到1960年保險市場開放後才有顯著成長,但較之戰前,資金運用比率仍較低,法令限制及不成熟的資本市場,是形成上述特徵的主要原因。就保險業在戰後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所處的位置而言,產險業大致與整體經濟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壽險業在保險市場開放前則顯得乏善可陳,尤其是無法有效發揮提供長期資金的產業特性與優勢,對整體經濟發展的助力有限。此外,本文也以保險市場為例,就延續與斷裂、穩定或發展,及產業史研究之重要

性等議題略紓淺見。

我國保經代公司簽署人制度之探討

為了解決產險公會考試查詢的問題,作者蔡宏智 這樣論述:

近十年保險行銷通路轉變,特別是自民國90年銀行保險興起後,紛紛成立保險代理人或保險經紀公司,積極的行銷動能與快速的成長在保險業務市場上已佔有相當的地位,使得主管機關對保險輔助人產業的監理強度及對於消費者投保權益的保護也格外重視。本文研究的目的係針對我國保險代理人與保險經紀人管理規則中,對於簽署人的功能與制度加以探討。本文除提出現行簽署人執行業務所面臨的難題外,也透過文獻資料的彙總與參考其他國家對於保險輔助人之相關規定,並與我國制度比較其差異處,特別是藉由同業問卷調查的方式歸納與分析並彙總結果,以提出本文建議與結論,期使有助於保險輔助人產業之發展與提供主管機關或所屬公會作為日後管理上之參考。簽

署人制度的落實對於保險經代公司的營運管理與業務品質有其正面的意義,期使建立一個良善的保險業務環境,方能獲得國內消費者對保險輔助人產業的信賴與尊重。為此,本文研究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一、 擔任簽署人應具備一定資歷二、 修改要保書業務員欄位三、 訂定簽署人數增聘標準四、 增加教育訓練時數與課程內容五、 簽署人應落實親自簽署六、 考試合格標準宜採分科及格保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