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振興專案貸款經濟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輔仁大學 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金融碩士在職專班 陳宗岡所指導 邱國立的 配合政府紓困方案下公股銀行的授信策略之研究–以T銀行為例 (2020),提出疫後振興專案貸款經濟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股銀行、紓困方案、授信策略、新冠肺炎。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吳坤山所指導 郭文振的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T銀行辦理紓困振興方案執行效益評估 (2020),提出因為有 新冠肺炎、紓困貸款、中小企業、臺灣企銀、Kruskal-Wallis檢定的重點而找出了 疫後振興專案貸款經濟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疫後振興專案貸款經濟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配合政府紓困方案下公股銀行的授信策略之研究–以T銀行為例

為了解決疫後振興專案貸款經濟部的問題,作者邱國立 這樣論述:

2019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全球經濟受大巨大的衝擊。台灣政府提出一系列紓困方案來因應全球金融危機,以降低對國內經濟環境的衝擊。根據過去多次面對金融危機或者國內外重大經濟變故的經驗,銀行業者往往在面對政府的政策壓力時,為了使金管會能在績效評比中給出好的成績以及獎勵,採取放寬授信品質的管控來達成政策目標,而後果常常是銀行要面臨沉重的呆帳壓力,尤其公股銀行更甚之。本研究主要是探討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公股銀行配合政府紓困措施的授信策略之研究。由於過往經驗顯示公股銀行為了配合政府的紓困措施常會造成一些授信的相關損失,本研究期能提出公股銀行在配合政府紓困政策下,提出一些相對應的配套措來降低公股銀行的授

信風險。研究結果顯示,透過適時調整授信額度、信評的補強、篩選客戶品質、增加擔保品比例及連保人、加強保證等機制、動態調整產業限額,可有效控管風險,提升資產品質,透過搭配這些配套措施之下,可以降低公股銀行紓困授信的可能損失。本研究是針對去年底新冠疫情影響下政府的紓困案所造成銀行相關放款的影響,並由公股行庫來執行的中小企業放款之研究探討。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T銀行辦理紓困振興方案執行效益評估

為了解決疫後振興專案貸款經濟部的問題,作者郭文振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並運用多種次級資料庫,探究在新冠疫情衝擊下,臺灣企銀配合政府提供中小企業紓困振興貸款執行效益及風險評估,並分析臺灣企銀全台六個營運區域執行效益的差異情形。其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在執行效益方面:臺灣企銀辦理紓困振興貸款於國內37家銀行中表現優異,不論是核准件數或金額均名列前茅。2.在整體紓困振興貸款的核准率方面,各營運區域承辦各項紓困振興貸款方案的平均戶數及金額之核准率均大致高於九成,再經由F檢定與Kruskal-Wallis檢定可知,六大營運區域在各項紓困振興貸款方案的平均戶數核准率上有顯著差異,其中以南二區的表現最為積極,而北一區表現最為嚴謹。在承辦央行中

小企業專案貸款戶數的核准率上,以南一區最為嚴謹,而南二區最為積極。在承辦各部會紓困貸款戶數的核准率上,以南二區最為積極,而北一區最為嚴謹。在自辦企業戶紓困貸款戶數的核准率上,以南二區最為積極,而中區最為嚴謹。3.在風險評估方面:由於相關紓困振興貸款均由信保基金提供最低八成保證,讓銀行承貸風險大幅下降。110年1月臺灣企銀逾放比率排除非紓困單一大額逾期授信戶後,逾放比率較疫情發生前(109年1月)下降0.02%為0.37%,可知紓困振興貸款違約的風險,短期內應在銀行可控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