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對照研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病例對照研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穆佩芬寫的 實證護理(第二版) 和許宸嫚的 流行病學重點暨題型解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Item 987654321/4799 -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也說明:題名: 探討空氣污染物曝露與攝護腺癌發生率之間的相關性:以族群為基礎的病例對照研究. 其他題名: The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on Prostate Cancer:A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文京 和高點所出版 。

中國醫藥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 陳培君所指導 羅文伸的 台灣肺高壓病患接受中醫藥治療和心臟衰竭之危險性:以全國人口為基礎之研究 (2021),提出病例對照研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肺高壓、心臟衰竭、中醫藥、台灣。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醫學大學 護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劉芳所指導 李曉蘋的 癌症病患非預期入院的絕望感、靈性安適 與生活品質之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非預期入院、絕望感、靈性安適、生活品質的重點而找出了 病例對照研究的解答。

最後網站CASP 病例对照研究评价清单則補充:Meta 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 学杂志, 2012, 4(4): 297-299. 1 / 4. CASP 病例对照研究评价清单. 如何使用此评价工具.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病例對照研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實證護理(第二版)

為了解決病例對照研究的問題,作者穆佩芬 這樣論述:

  本書由陽明大學護理學院穆佩芬教授總校閱,集結台灣21位實證專家共同編著,分享實證照護最新與完整的專業知識,引領讀者循序漸進認識實證護理,學習以實證的方式,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決策與護理措施,提升整體的照護品質。     全書包括實證護理與實證照護、實證實務的研究方法、查詢與評讀實證證據,及實證應用與臨床共享決策等四大部分,共21章:     第一部分實證護理與實證照護,對實證醫學、實證護理的定義加以界說,並闡釋實證照護的發展與模式,以及實證照護概念的養成與執行。     第二部分實證實務的研究方法,集結了十個臨床常見的系統文獻回顧研究方法,每一研究方法除了介紹研究目的及方法學,並同時

列舉研究案例進行說明,使讀者能確實瞭解該研究方法的內容及如何實際的應用。     第三部分查詢與評讀實證證據,著重於如何查詢研究證據,及如何評讀證據的有效性。內容中列出常見的資料庫及查詢方式,也說明如何評讀實證等級及其意義。並舉情境案例進行說明如何操作。使讀者能悉知如何能有效率的查詢到所有可能的相關文獻。並瞭解如何正確的篩選出高品質的文獻進入資料的萃取與分析,其結果方可為臨床建議使用。     第四部分為實證應用與臨床共享決策。內容強調出實證知識轉譯中以病人為中心的共享決策考量,也指出資訊科技於實證轉譯中的應用前瞻性思維。     各章章末編有習題,並附解答,提供讀者研讀之後練習,藉以回顧整理

該章所學重點,掌握學習成效。     本書不僅可做為護理教育實證護理課程的教科書,也是臨床照護護理人員書寫實證護理讀書報告及應用與推廣臨床實證照護的參考指引。第二版依最新資料更新修訂,並新增第21章JBI實證應用模式,供讀者參考。   專家推薦     感謝各方專家、學者撰文推薦   台灣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 郭耿南 講座教授   衛生福利部 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蔡淑鳳 司長   國立台灣大學 護理系系主任 胡文郁 教授   國防醫學院 護理系 廖珍娟 教授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 暨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護理顧問 謝素英 副教授   專家推薦摘要     台灣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 郭耿南 講座教授  

 『本書所引述的臨床案例與臨床護理情境相當契合,有助於提升護理人員對於學習實證方法學的興趣,讓學習者可以在更貼近專科經驗的情境下,而實際的瞭解臨床問題的類型、文獻搜尋策略及文獻評讀技能。』     衛生福利部 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蔡淑鳳 司長   『此書內容極為完整並有系統,對實證照護的基本概念、實證統合及實證轉譯的研究典範與步驟均有清楚的闡述並舉實例說明。』   『這本專業著作,值得護理人研讀與應用!』     國立台灣大學 護理系系主任 胡文郁 教授   『期望此書的出版,能帶動臨床實務界之護理人員不斷更新知識,學習以實證的方式,帶著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治學態度,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決策與護理

措施,以提升整體的病人照護品質。』     國防醫學院 護理系 廖珍娟 教授   『這本書充分展現護理學門與其他領域之不同之特色,期盼能營造實證護理的文化,帶動實證護理的風氣,以幫助更多護理人學習如何應用實證於臨床實務。』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 暨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護理顧問 謝素英 副教授   『本書之內容不僅可做為護理教育實證護理課程之教材,亦可供臨床照護護理人員書寫實證護理讀書報告及臨床實證照護之應用與推廣之參考,讓實證照護能落實於臨床照護,以提高優質化之病人照護。』

病例對照研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與 @-Ovi’s 中醫日常 合作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LBRY頻道以備不時之需▶ https://ppt.cc/fNJ2px

#中醫 #印象 #實證醫學 #療效 #UpToDate #雙盲試驗 #臨床實驗 #世代追蹤 #病例對照 #數據 #中醫小知識

封面背景圖片來自:https://zh.pngtree.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台大醫學系/健康/保健/工作細胞

台灣肺高壓病患接受中醫藥治療和心臟衰竭之危險性:以全國人口為基礎之研究

為了解決病例對照研究的問題,作者羅文伸 這樣論述:

1.研究目的:肺高壓是一種會導致住院和死亡的嚴重疾病。此外,肺高壓患者的心肺功能下降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關於中醫藥治療肺高壓的研究非常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討肺高壓病患接受中醫藥治療者和未接受中醫藥治療者的心臟衰竭危險性是否有差異,並闡述肺高壓病人接受中醫藥之處方種類。2.研究方法:本巢式病例對照研究使用健保資料庫數據篩選2001 年至2015 年首次診斷肺高壓且年齡大於18 歲的患者。所有肺高壓患者均被選為研究世代並追蹤至2016 年底以觀察心臟衰竭之發生。發生心臟衰竭的肺高壓患者視為病例組,並從研究世代中選擇出尚未發生心臟衰竭的肺高壓患者作為對照組,與病例組以1:2 配對年齡、性別和肺高壓診

斷年及心臟衰竭診斷年。本研究的暴露變數(主要自變數)為使用中醫藥,定義為在診斷肺高壓與診斷心臟衰竭期間至少兩次中醫門診紀錄,並計算診斷肺高壓與診斷心臟衰竭期間的總中醫就診次數和平均每年中醫就診次數,按四分位進行分組。使用條件式邏輯斯回歸來分析心臟衰竭與中醫使用、中醫就診次數和平均每年中醫就診次數之間的關聯。3.研究結果:在15 年期間,共有21405 位肺高壓患者,其中,3966 位(18.5%)在追蹤期間發生心臟衰竭(病例組)。控制可能的干擾因子後,相較於未接受中醫治療者,接受中醫治療者罹患心臟衰竭的勝算比為0.8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 0.79 – 0.9

9),但依中醫就診次數分組未觀察到顯著的關聯趨勢。肺高壓且未發生心臟衰竭患者(對照組)最常用的單味藥和方劑是丹參和定喘湯。此外,肺高壓且發生心臟衰竭者(病例組)最常用的單味藥和方劑是丹參和炙甘草湯。4.結論:在肺高壓病患中,相較於無中醫治療者,接受中醫治療者心臟衰竭危險較低,但並不存在劑量反應關係。除此之外,我們亦發現了前十名肺高壓患者最常用的單味藥與方劑,其中肺高壓且發生心臟衰竭組的病患(病例組)和肺高壓且未發生心臟衰竭組的病患(對照組)的用藥在單味藥以及方劑雖有所異同,依照中醫理論解釋其用藥多為處理心肺功能下降所產生的相關問題。

流行病學重點暨題型解析

為了解決病例對照研究的問題,作者許宸嫚 這樣論述:

  作者從事公共衛生相關工作及累積多年公衛學界與補教業教學經驗,深感社區不同群體對健康照護的需求及公共衛生的重要性,本書依國家執照考試準備的技巧,將公共衛生各學科知識提綱挈領、化繁為簡濃縮成精華重點,並以表格呈現加以分門別類,使讀者能一目了然,快速掌握命題趨勢與方向。並分析考科命題大綱,系統性整理考題方向與趨勢,強化聚焦重點主題之內容,引導迅速找出題目關鍵字並答題,建立不同解題的思考模式與策略。最末提供國家考試衛政類範例考題供模擬練習,協助考生對於不同題型,培養多元的答題技巧及策略,提升全方位的應戰實力。此外,也在精選試題的各章中,加入首屆公衛師試題暨解答,以掌握最新命題趨

勢,考場上分數手到擒來。   另外,考生對公衛師國家考試想要有更充分的準備,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環境與職業衛生重點暨題型解析》、《衛生行政與管理重點暨題型解析》、《健康社會行為學重點暨題型解析》、《衛生法規及倫理重點暨題型解析》輔助學習,事半功倍。

癌症病患非預期入院的絕望感、靈性安適 與生活品質之探討

為了解決病例對照研究的問題,作者李曉蘋 這樣論述:

癌症是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並且蟬聯台灣十大死因第一名數十年。當確診罹癌後所造成的情緒衝擊,容易帶給病患及家屬負面的影響,在面臨後續癌症本身及其治療方式,所造成的身體不適更是會降低生活品質及增加情緒困擾,進而產生出絕望感。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癌症患者非預期入院的絕望感、靈性安適與生活品質,並了解三者的相關性,更進一步探討癌症病患在非預期入院時所帶來的衝擊,及靈性安適在這衝擊中的角色及保護機轉為何,本研究採橫斷式研究設計,共收集174位不同診斷的癌症患者,分別因不同原因住院治療,並以人口學資料、貝氏絕望感量表(BHS)、慢性疾病治療功能評估-靈性安適感量表(FACIT-Sp)、癌症治療功能性

生活品質量表(FACT-G),做為資料收集工具。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癌症病患(52.9%)非預期入院時有低程度的絕望感(M = 8.35);靈性未獲得安適(M = 22.1)者共有145人(83.3%),148位患者(85.1%)對生活品質感到不滿意(M = 48.92)。在絕望感與靈性安適總分呈現顯著負相關(r = -0.780, p < .001),絕望感與靈性安適中的生活意義∕平靜與宗教力量兩部分(r = -0.799, p < .001;r = -0.567, p < .001),在統計學上均呈現顯著負相關,代表研究個案絕望感越高時, 靈性安適程度會越低。在絕望感與生活品質總分有顯著

負相關(r = -0.717, p < .001),代表絕望感越高,整體生活品質與各個面向的品質均越差。而在靈性安適與生活品質兩者總分則呈現顯著正相關(r = 0.811, p < .001),本研究進一步以迴歸分析檢驗靈性安適對絕望感和生活品質的中介效果(mediating effect),顯示靈性安適對絕望感和生活品質中介效果顯著(p < .001),表示絕望感會透過靈性安適影響生活品質。綜合以上研究結果讓我們清楚知道,絕望感與靈性安適、生活品質三者呈現顯著相關,了解這三者的相關性後,也證實靈性安適在三者之間扮演保護緩解的角色,病患可以藉著靈性安適來提升生活品質,降低絕望感,藉此研究使臨床

醫護人員更加了解癌症患者的需求,適時的給予患者幫助與對抗疾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