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毛葦寫的 訂閱經濟:數字時代的商業模式變革 和(明)王陽明的 傳習錄--明道踐行的人生法典(雙色插圖漫畫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 和北京理工大學所出版 。

華梵大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許宗興所指導 楊麗娜的 《傳習錄》內聖思想研究-以生命實踐學為切入角度 (2014),提出知行合一格物致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傳習錄、本體論、功夫論、陽明心學。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中國文學系 戴瑞坤所指導 王寶漢的 黃綰理學思想研究 (1998),提出因為有 黃綰、宋明理學、王陽明、王龍溪、艮止、道統、實學、治生的重點而找出了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訂閱經濟:數字時代的商業模式變革

為了解決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問題,作者毛葦 這樣論述:

《訂閱經濟》回答了哪些重要問題? 訂閱為什麼能在數位時代重新崛起? 訂閱模式的結構是怎樣的?其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係是怎樣的? 訂閱模式對企業和客戶分別有哪些價值? 訂閱制企業應該具備怎樣的思維? 訂閱是如何改變傳統商業的? 數位時代有哪些重要的訂閱模式?它們的運行規律是怎樣的? 符合哪些特徵的行業將更容易受到訂閱衝擊? 哪些重要行業將被訂閱所改變,以及將如何改變?   《訂閱經濟》提出了哪些關鍵方法? 運營者該如何衡量一項訂閱業務?衡量指標和方法如何? 作為創始人,你該如何從0到1啟動一項訂閱業務? 作為創始人,你該如何衡量和持續改進PMF? 作為轉型者,你該如何制定戰略轉型目標? 作為轉型者

,你該如何引領變革?如何跨越轉型路上的障礙並取得成功?   《訂閱經濟》拆解了哪些經典案例? 亞馬遜Prime是如何從0做到1億會員的?它為什麼備受貝佐斯青睞? 奈飛是如何從傳統租碟業務轉型訂閱,並成為流媒體視頻霸主的? 百年報業巨頭紐約時報是如何成功轉型訂閱,並恢復增長的? Sales force是如何開創並引領雲服務變革,並顛覆傳統軟體行業的? Twilio為什麼能創造雲通信奇跡?其增長邏輯是怎樣的? Stitch Fix、Rent The Runway如何用資料和演算法改變時尚零售行業? Dollar Shave Club如何用訂閱服務逆襲傳統巨頭? I psy如何運用網紅經濟實現逆襲成

為美妝電商霸主? 正和島如何成長為中國商界高端人脈深度社交平臺? 明源雲如何從一家傳統軟體商成功轉型雲訂閱服務? 納德拉如何帶領微軟Azure從邊緣崛起,成為世界雲服務巨頭? Superhuman如何從0到1創辦訂閱服務,並達到產品和市場匹配(PMF)?   毛煒,融雲聯合創始人,清華MBA,在企業級服務、互聯網領域具有十多年的行銷、管理和連續創業經驗,在企業的商業模式、運營管理、戰略轉型、品牌行銷等領域具有長期深刻的觀察、思考和探索實踐。信奉陽明先生"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思想,熱愛閱讀和網球,擅長深度思考和寫作。 專家推薦 推薦序:訂閱的本質 前

言:歡迎來到訂閱經濟時代 引言 第一部分訂閱解碼 第一章訂閱的結構8 複利思維的力量10 訂閱模式與複利思維12 訂閱迴圈14 訂閱思維18 訂閱模式的價值22 第二章如何衡量一項訂閱業務33 產品市場匹配:初創企業增長基礎衡量35 單一客戶經濟性:獲利能力衡量40 經常性收入:財務可行性衡量46 客戶流失:業務可持續性衡量48 第三章訂閱如何改變傳統商業55 經典價值鏈受到巨大挑戰,協同價值鏈崛起57 重新定義“以客戶為中心”,客戶主權時代到來61 從所有權到使用權,新租賃經濟時代到來67 資料和演算法驅動運營,升維智慧商業70 指數增長取代線性增長,釋放複利紅利74 第二部分十種數位元訂閱

模式 第四章數位內容訂閱服務80 模式之一:資料庫模式81 奈飛的故事:一張逾期DVD引發的流媒體視頻傳奇84 模式之二:內容付費訂閱模式96 《紐約時報》的故事:百年貴婦的付費牆探索之旅100 第五章雲訂閱服務119 模式之三:軟體即服務模式(SaaS)121 Salesforce的故事:從一個創意到全球雲服務領導者的傳奇127 模式之四:平臺即服務模式(PaaS)141 Twilio的故事:API經濟成就雲通信巨頭144 模式之五:基礎設施即服務模式(IaaS)152 阿裡雲創始人王堅談雲計算156 第六章訂閱制電商160 模式之六:產品推薦模式161 StitchFix的故事:用訂閱重新

定義時尚零售165 模式之七:共用衣櫥模式177 RTR的故事:一件禮服引發的時尚革命179 模式之八:週期性消耗品模式188 Ipsy的故事:從美妝教主到美妝電商新霸主的逆襲之旅191 第七章兩種特殊的訂閱模式202 模式之九:權益包模式203 亞馬遜Prime的故事:從0到1億會員的神奇之旅209 模式之十:會員網路模式224 正和島的故事:用會員網路模式重新定義商界高端人脈社交228 第三部分訂閱變革與轉型 第八章創業者:如何啟動一項訂閱服務238 定義核心價值主張,用訂閱服務滿足客戶痛點240 建立最小化可用產品,快速驗證價值主張244 獲取並運營種子用戶,讓他們在市場上生根發芽246

衡量和優化PMF,奠定規模化增長的基礎251 Superhuman的故事:從22%到58%的PMF增長之路252 第九章轉型者:如何跨越轉型鴻溝258 創始人的艱難抉擇:轉型,還是不轉型259 突破認知瓶頸,用成長型思維擁抱不確定性262 建立富有行業洞察和遠見的、清晰明確的戰略轉型目標265 自上而下驅動變革,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文化269 雙模式運營,不只是讓轉型“軟著陸”274 開放合作,訂閱業務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門276 明源雲的故事:從授權軟體商到SaaS服務商的蛻變279 第十章前瞻:訂閱即將變革哪些行業284 符合哪些特徵的行業更容易受到訂閱模式衝擊285 電視:“流媒體視頻+

訂閱”驅動變革287 數位音樂:“流媒體音樂+訂閱”驅動變革290 勞動和專業服務:“人力平臺+訂閱”變革傳統用工機制293 線上教育:訂閱驅動線上教育回歸服務本質297 資訊和通信:訂閱變革軟體,軟體定義一切300 零售:訂閱制電商驅動個性化消費變革304 名詞表310 參考文獻314 數位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互聯網+”行動的深入推進,促使各行各業形成新的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而新型商業模式的出現,不僅將推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也將引發更多的創新創業,影響和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翻開《訂閱經濟——數位時代的商業模式變革》這本書,你應該馬上意識到,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正迎面

而來。它向你展現的不僅是傳統企業如何跨越轉型陷阱、實現數字時代的商業變革,還是眾多創新創業者,如何巧妙地應用各種新創的行銷與服務模式,更加精准地找到目標使用者,更加有效地啟動用戶需求,從而更好地提升變現效率,快捷地實現商業目標。    簡而言之,訂閱模式是指企業和訂閱者(客戶)之間達成承諾,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訂閱者定期付費以使用企業提供的訂閱服務。這與傳統的一次性購買模式不同,以前企業和客戶交易完成後,雙方關係即告結束;而在訂閱模式下,客戶付費訂閱只意味著雙方關係的開始,企業必須持續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和服務,以獲得客戶的持續使用和續費。訂閱的價值交換並非一次性的,而是可以長期持續迴圈的。訂閱

迴圈是以企業和訂閱者的雙向承諾為紐帶,基於時間線的訂閱服務和經常性收入的價值交換迴圈。    該書中,作者通過深入解碼亞馬遜Prime、奈飛、紐約時報、Salesforce、StitchFix等15個採用訂閱模式的先鋒企業的成長之路,深入淺出地揭示了訂閱模式的本質、結構和運行規律。    也許讀者覺得訂閱模式並不新鮮,起源於16世紀的報刊訂閱不就是訂閱模式嗎?沒錯,該書中討論的訂閱模式,其商業邏輯來源於古老的商業模式。但這裡研究的訂閱模式,卻更多的是基於數字經濟和互聯網的發展應用,其主要背景有三個方面:一是個性化消費的興起,使得規模和效率至上的傳統商業(含電商)越來越無法滿足客戶需求;二是雲計

算、大資料、個性化推薦演算法、移動或信用支付等資訊基礎設施和技術服務的普及化,為線上訂閱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技術服務基礎;三是互聯網時代的商業,已經由廠商主導向客戶主導轉變,以客戶為中心變得不可逆轉。    在個性化消費趨勢和個性化技術普及的共同作用下,訂閱模式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今天的用戶越來越多地從“擁有”轉向“訂閱”,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用戶體驗。    麥肯錫在2018年指出,訂閱經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從奈飛(Netflix)、聲田(Spotify)的流媒體視頻和音樂訂閱服務,亞馬遜Prime的會員電商訂閱服務,StitchFix的時裝訂閱服務,Birchbox和

Ipsy的美妝訂閱服務,到BlueApron的淨菜配送訂閱服務,Care/of的維生素訂閱服務……一切皆可訂閱。    如今在美國,訂閱模式無處不在,已經滲透到越來越多的行業,成為企業向客戶、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重要方式。麥肯錫還指出,美國市場在2018年已經有3500多家訂閱品牌,數量比前一年增長了40%。這些訂閱品牌中,有47%是在過去12個月內新推出來的。2011年,美國訂閱制電商市場總量為5700萬美元,而到2016年這一數字飆升至26億美元,5年增長了45倍多。書中,眾多訂閱模式的案例發人深省。    本書作者毛葦,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曾經在用友、浪潮、四維圖新等公司長期從事行銷和管

理工作,對企業級服務、SaaS和PaaS雲服務等具有豐富的經營管理和創業實戰經驗,並擅長於在實戰中提煉和快速反覆運算方法論,他還作為聯合創始人參與創辦了融雲。令我欽佩的是,毛葦先生博覽群書的閱讀能力和深入淺出的文字根底,以及對企業轉型操作和新型商業模式應用的研究思考深度,是眾多企業高手難以比擬的。在此書中,毛葦先生用1個訂閱結構、10種數位元訂閱模式、11個訂閱衡量指標、15個訂閱經典案例、54張詳細圖表,簡潔清晰地回答了訂閱模式為什麼能在數位時代重新崛起,訂閱模式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係,訂閱模式對企業和客戶的主要價值,以及構建訂閱制企業應該具備怎樣的思維,數字經濟時代可能形成哪些重要的訂閱模

式,未來哪些行業必將受到訂閱模式的衝擊,等等。尤為重要的是,通過這本書,他清晰地告知創新創業者,如何從0到1啟動一項訂閱業務,如何衡量和持續改進市場配置(PMF);他還詳細地告知正在推動企業轉型的企業高管,如何借用訂閱模式制定戰略轉型目標,如何跨越轉型路上的障礙並取得成功等。    眾多新書帶給讀者的是新的資訊和新的知識,但是《訂閱經濟——數位時代的商業模式變革》一書,除了讓讀者獲取新知,還可能激發眾多的創新創業者,去創建新的商業模式,更好地把握使用者需求,獲得創業成功;也可能幫助眾多的企業高管,更好地適應數字經濟和互聯網充分發展之後產生的機會,成功地推動企業轉型,真正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反覆

運算發展。無論你是創業者還是企業高管,無論你是市場研究觀察人員,還是教育與科技人員,都有必要儘快去翻閱此書,相信一定會讓你大受裨益。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最近講得多太多娛樂八卦, 不如我哋玩一玩嘅話題

因為已經過咗新丑年立春, 我想我嘅youtube頻道更加多樣化

呢條影片我會介紹嘅就係最近喺網上瘋傳嘅一位占星師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

佢嘅預言最近喺網上瘋傳。印度神童阿南德14歲已取得碩士學位,精通6種語言,阿南德生于2006年。佢嘅父親係一位軟件工程師,媽媽係一位時裝設計師,曾經住過喺加拿大幾年,跟住回流返印度,阿南德从7岁起学习梵语。8岁起每天早上花半小时背诵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四节经文。10岁起开始接触并学习占星。14岁的阿南德还获得了草药微生物学——「阿育吠陀微生物学」(Ayurveda-Microbiology)研究生的文凭。阿南德现正攻读印度占星学院PhD-博士學位,专业是「金融占星学」(Financial Astrology)。本地熱話,熱話,占星

在阿育吠陀Ayurved a-Microbiology中,同樣認為五元素幫助構建了我們的身體,

土元素 | 構建了骨骼,骨骼的堅實和力量來源於土元素;

水元素 | 構建了肌肉和肌肉的運動;

火元素 | 構建了骨骼,神經系統。飢餓與口渴源自火元素,當火元素強烈,我們將感到饑渴;

風元素 | 促成所有四肢和身體的運動,內部器官的運動和代謝運行。擴張和擠壓也源自風元素;

空元素 | 構建了我們心意的慾望、憤怒、佔有、迷戀、恐懼等情緒;

#六星連珠 #印度神童阿南德 #預言

阿南德(Abighya Anand)在2019年8月预言11月将有大灾难爆发,如今新冠状病毒,COVID-19全球大流行,病毒将在全球蔓延,全球紧张局势将加剧,正應驗咗佢嘅预言,非常之精准。


之前佢啲新聞大家都有聽過 ,早幾日佢就預咗 將會喺 2021年的2月10日是个更可怕的时间节点,这一天会出现六星连珠,太阳、月亮、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将连成一条直线。在这一天,经济可能全面崩溃。

阿南德还强调,与瘟疫相比,饥荒和经济是更加严重的灾难。政府或者是个人应该提前做出准备。而这一切,阿南德认为是上天对人的一种严重的警示,如果不改过,饥荒与战争或者是大灾难会摧毁人类。


2月10號呢而家好近啫 ,究竟會唔會好似2008年雷曼咁樣嘅金融海嘯觸發全球呢 , 到時大家就可以拭目以待啦,

我除咗對佢個預言有興趣之外,我對佢個人以致佢所用嘅預測工具,更加感到興趣,原來佢係用印度占星術(Jyotish astrology)又稱之為「吠陀占星術」(Vedic Astrology),係一個發源於古印度的占星術系統。

佢通过使用占星术,正确地预测了黄金和白银的价格以及其他的股市經濟病毒流行等等嘅活动。

阿南德主要根据火星将与土星和木星相合,而月亮和行星拉胡(Rahu)也将相合。在印度占星术中,拉胡是九大主要的天体之一,被描述为引起日食的“影子实体”,是流星之王。

所以佢所講將會喺 2021年的2月10日是个更可怕的时间节点,这一天会出现六星连珠,太阳、月亮、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将连成一条直线。在这一天,经济可能全面崩溃。

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情况,因为在占星术中,火星、土星和木星被认为是最强大的行星,因为它们都位于太阳系的外圈。因此,当它们全部对齐时,它们在地球上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


佢所運用嘅預測方式,就係所謂「吠陀占星學」(VedicAstrology),或稱「古印度占星學」(AncientHinduAstrology),是指印度民族的傳統占星學。“吠陀星學”在研究方面,主要強調個人命運裡的事態:比如是研究個人的名譽、運氣和財富等,而只有百分之五會提及個性和心理。印度古代占星术的起源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喺呢一樣係同西方嘅占星術有最大嘅分別 .西方嘅占星術最主要係好似星座咁樣分析每一個星座嘅性格同埋心理 .

【印度占星學特色】

  ˙奠基於吠陀文化,隱含「梵我不二」哲思與神思觀點,即係我哋中國嘅天人合一
  ˙預測事件、論斷時事為其精髓
  ˙採用恆星黃道
  ˙分宮圖:輔助判斷命主健康、財富、父母、婚姻等人生事項
  ˙行星組合:論斷命主先天格局
  ˙大運系統:預測命主人生各階段運勢

早期的天文觀察也許粗略,但隨著時代推演,變得越來越精密,甚至引進數理技巧、球面天文學;而上述活動所需預知的曆表編製方法,也更加精確。這種發展歷程,涉及了星象徵兆、氣候、地震、洪水、災變等占星預言,甚至其他神靈媒介、物候徵兆的預示,種類繁多。在占星學方面,為了爭取先機,或進行擇日,或解答心理疑惑,或以卜卦尋找失物,或論及命主生活境況和一生大運流年,也都有不同解讀方式。印度占星學將這些活動分門別類,以利區分。印度占星學可以分為三大類及六大支:

三大類 :

1. Ganita:天文學與占星學的計算。

2. Samhita:本集。日昝(盞)的觀測,包含徵兆、氣象、農作物的嗰年是否豐收、地震、洪水、大量人口的財富變化、經濟循環、房屋建築、流星及所有的自然現象。

3. Hora:命盤的解釋。

其中「Ganita」攸關天文學,如球面天文學、天文觀測記錄、行星位置的計算、順行、逆行、停滯、比太陽先出或後入、星體的顏色與大小、恆星位置等所有天文活動,尤其是與占星學有關的部分。

「Samhita」精細的處理自然現象的徵兆(Nimitta)。

「Hora」針對用事時刻、地點製作天宫圖(Horoscope),包括本命(Jataka)、擇日(Muhurta)和卜卦(Prasna)

六大分支 :

1. Gola:球面天文學,直接觀測天文現象與記錄。

2. Ganita:天文學與占星學的計算。

3. Jataka:本命占星學。

4 Prasna:卜卦占星學,就尋問事項解答,不用本命天宮圖的內容。

5. Muhurta:選擇吉祥的天象時刻從事活動。

6. Nimitta:徵兆的解釋。

六大分支其實就是三大類的細分。喺應用方面亦都可以配合六大學科,衍生出世運占星學(MundaneAstrology)

--主要研究日蝕、行星會合、新月等天體現象,以它們的發生時間來推測一個國家或社會可能發生的現象。 流年預測(AnnualForecast)--用來預測天氣和農作物的收成前景,視乎行星橫跨天空的現象來斷定來年的吉凶。

本命占星學(GenethliacalorNatalAstrology)--此種占星學是“吠陀占星學”的最重要部份,以個人出生的那一刻和地點來推算嗰個人嘅命運,強調的是出生時的浮升點(Lagna)、行星的格局以及其相位。[注:浮升點(Lagna),洋人稱為“上升點”(Ascendant),若撇開其度數不論,只論其所在之星座,則是洋人一般所稱的“上升星座”RisingSign)。]

過運(TransitSystem/Gochara)--主要研究行星橫跨先天星圖時,與之形成之相位及關係,來推算某短暫時期的運勢和發生事件。

時局占星學(HorarySystem)--以當事人問事的一刻來起出一張星圖,從而去問事情的吉凶,與中國的奇門遁甲和大六壬等術數的概念相近。

擇吉占星學(ElectionalSystem)--用以選擇一個良辰吉日,開張做生意、簽署合約、結婚和見工面試等。由於星體在一個選定時間的位置和狀態對個人活動有重大影響,所以這個學科的基本原則,是以開始進行某種活動的一刻,來決定行星與浮升點在天空的相對位置,以它們之間的互涉關係,從而選定一個良辰吉日。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占星學家在前五個學科中,均以浮升點和行星在某一刻的位置來推算命運。而擇吉占星學則不然,它與其他五個學科不同,認為行星的位置和相位可以保障一個人的成功,提供了我們選擇吉時的自由。

學業力及轉化

吠陀占星學建立在兩項基礎原則之上:



?合作邀約請洽
[email protected]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傳習錄》內聖思想研究-以生命實踐學為切入角度

為了解決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問題,作者楊麗娜 這樣論述:

摘 要《傳習錄》是王陽明講學宗旨的匯聚書,也是心學思想的代表作,陽明核心思想都濃縮於此書中,本文便是要透過這本《傳習錄》以探討陽明的內聖思想。本主題屬「中國哲學」之範疇,而中國哲學的特色是「以生命為中心,以實踐為方法」,故本文將以「生命實踐」為切入角度,對《傳習錄》進行內聖思想的探討,以期能契合中國哲學的本質。在中國哲學範圍中,內容豐富而雜多,若沒清楚離析各範疇的內涵與外延,將會使所論漫漶不清,無法精準聚焦於各論題;為解決此一問題,本文將借助於許宗興先生對「中國實踐哲學」的範疇研究成果,將其對「本體論」、「功夫論」之範疇界定,應用於本論文之研究,期望能較為精確且深入地探討陽明的內聖學之內

涵。《傳習錄》所言本體論涉及「心即理」、「良知」與「無善無惡心之體」。至於功夫論方面則包含「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與「事上磨煉」等等這些便是本論文主要義理綱維。「本體」是個人修養所欲達之理想境地,而「功夫」則是達此境地之方法。「只說本體而不言功夫,易涉虛妄;只說功夫而不言本體,易流支離。」所以唯有透過功夫才能使本體彰顯出來。陽明學說最終的目的就是「成為聖人」,他重新釐定聖人的意義,奠定了「希聖」的理論基礎。既然凡人與聖人之別在於是否被私欲所障,所以「學者學聖人,不過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不需要才智完滿,只讓良知本我如實的顯現即可。果能如實依教奉行,心聖則德聖;德聖則行聖。關鍵詞:「傳習錄」、

「本體論」、「功夫論」、「陽明心學」

傳習錄--明道踐行的人生法典(雙色插圖漫畫版)

為了解決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問題,作者(明)王陽明 這樣論述:

沒有全面解讀原著,而是摘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經典語錄,結合現今種種社會現象和人們的心靈困惑進行深刻解讀,同時結合具體事例啟發每一位讀者。全書分為五篇,分別從「心即理也內存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正心誠意學問思辨行」、「一以貫之無我之境」、「戒懼慎獨成聖之路」幾方面進行解讀,相信會對廣大讀者的人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翻開此書,你會發現陽明心學其實並不艱澀難懂,也不像大家說的那麼神秘。陽明先生的種種體悟都來源於他的經歷,他的思想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和意義,可以指導我們提升心靈的智慧,最終找到幸福的密碼。 第一篇 心即理也 內存良知 讓善在心中扎根 回歸簡單,破除私欲之心 淡

定地面對一切 誠信是人生的基石 收斂鋒芒,低調做人 專注的力量 沉淀一下自己 不斷加強自己的涵養 拓展生命的寬度 修身先修心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第二篇 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 理想的實現,要付出實際行動 實踐出真知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做力所能及的事 靜以修身 保持快樂的心境 切勿好高騖遠 坦然面對毀譽 學會面對現實 細節決定成敗 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第三篇 正心誠意 學問思辨行 循序漸進還是一步到位 讀書在於理解運用 用心去做事 不要讓名利蒙住雙眼 學習要持之以恆 學習是無止境的 后天努力比天賦更重要 多一點質疑精神 有所約束,懂得自律 因材施教 關鍵時刻考驗人 第四篇 一以貫之 無我之境 從自己

身上尋找原因 年輕人需要不斷磨煉 戰勝自己,心定不迷 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把事情做到極致 有志向,有目標 第五篇 戒懼慎獨 成聖之路 寬容地對待朋友 何必吹毛求疵 攀比之心要不得 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 挖掘潛質,做最好的自己 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做人不可過傲 機會需要自己爭取 凡事要抓住根本 為自己着想才能成就自己 戒懼慎獨,心中有眼

黃綰理學思想研究

為了解決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問題,作者王寶漢 這樣論述:

研究動機 在明代的理學 之中,王守仁無疑的是帶領時代風潮的重要思想家。隨著明中葉以後社會危機的暴露及程朱「理學」的日趨支離,王守仁提出了一套龐大的心學體系,成為中國哲學史上心學的集大成者,致使「嘉、隆而後篤信程、朱不遷異說者,復無幾人矣。」 ,心學遂成明代中、後期的顯學。王守仁本身在行事上,既曾醉心佛老,篤志二氏,又有著彪炳的事功;思想理論上也同樣表現出重「內省」與重「客觀實踐」的兩種可能發展,可見其才氣之縱橫、思想之豐富,足以讓後學各取所需去發展,卻也因著後學對於師說理解的分歧,使得王學末流產生了一些弊病 。於是明中晚期諸儒為了拯救心學流於

空虛之弊,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恢復儒學,而本文論述重心之一的《明道編》,正是黃綰於此時所醞釀出的思想。 黃綰本身的著作雖多,但絕大部分都已亡佚 ,他的理學思想比較集中的反映在晚年的《明道編》之中。然而,因著其中黃綰對於宋明諸儒毫不留情的批判,甚至「疑似」抨擊其師王守仁「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等觀點,以致於學者對於黃綰的研究多把焦點放在這一些批評上,而忽略了對於黃綰理學思想本身的剖析,以給予一個客觀的評價。 事實上,前人對於黃綰的研究實在相當有限,迄今尚無相關之博、碩士論文,期刊方面也只有容肇祖發表於民國六十三年《燕京學

報》之〈王守仁的門人黃綰〉一文有較深入的介紹,諸多宋明理學之專著於論述王門後學時,對於黃綰多屬輕描淡寫,甚至略而不提,若有論及,亦多以其早年既言「不敢阿友以背師」,終又「懷疑」、「攻擊」、「背棄」師說,與王守仁「致良知」說別為兩途,遂斷然視之為「陽明的叛徒」 ,未能給予較客觀之評價。此外,對於黃綰晚年思想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轉變,及其在王門後學中之價值與定位,也缺乏詳細的討論,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開墾此一處女地,使得宋明理學沒有遺珠之憾。 研究資料與方法 據容肇祖〈王守仁的門人黃綰〉一文的考證,黃綰的著作有《易經原古》、《書經原古》、《詩經原古》、《禮經

原古》、《春秋原古》 、《四書原古》、《中庸古今注》一卷、《廟制考義》二卷、《知罪錄》一卷、《明道編》十二卷、《思古堂筆記》、《石龍奏議》、《雲中疏稿》、《邊事疏稿》、《邊事奏稿》、《石龍集》二十八卷、《困蒙稿》、《洞黃黃氏世德錄》、《恐負卷》等書,及其他零篇文字散見各書的。但是除《明道編》外,其他諸書都已佚失。此後論及黃綰諸書亦多沿襲此說,認為黃綰遺留完整之著作僅《明道編》一書,其相關研究亦僅以《明道編》六卷為主要資料。 然而侯外廬等人所編之《宋明理學史》卻指出:黃綰尚有《石龍集》二十八卷嘉靖本、《久庵先生文集》十六卷萬曆本、《久庵日錄》六卷嘉靖本、《明道編》六卷

萬曆本、〈游永康山水記〉一卷清抄本等書存世。 今筆者所掌握的資料為《明道編》六卷及《石龍集》二十八卷,《久庵先生文集》十六卷迄今仍未尋獲。其中《明道編》六卷非常集中地呈現出黃綰晚年的理學思想,全書本是黃綰平時的「日錄」,除卷一論述艮止執中之學較為集中外,其他各卷大都一段討論一個問題,在風格上類似語錄體,除序與跋之外共計一百七十六條,為便於分析及尋索逐條標上序號,如(《明道編:93》卷四,頁48)。 而《石龍集》二十八卷則於黃綰之家庭、交友、從政、理學思想…等方面有著豐富的資料。本文將針對這些資料予以分析,先介紹黃綰的生平與成長背景,再論述

其中心思想,及其對於心、性、天之看法,接著分述其義利觀、志功說與修養論,最後歸納出其理學特色,並探討黃綰晚年思想轉變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