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酪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種酪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抒佑寫的 低醣酪梨食譜:22道家常菜‧4道甜點‧4款常備醬,完整收錄30種酪梨新吃法 和任璧蓮的 在行李提領處等候的女孩:東西文化差異新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布丁!農糧署教4道「酪梨網美料理」,食譜超簡單、好吃又好拍也說明:酪梨 近年越來越受到民眾喜愛,最常見的吃法就是做成酪梨牛奶或搭配鮭魚,農糧署分享4道酪梨 ... 4種創意酪梨盅料理食譜. 先選擇一個成熟的酪梨,將其切成兩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陳詩捷所指導 蕭靖蓉的 不同烹飪經驗對於食譜APP導覽模式之使用性研究 (2019),提出種酪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烹飪食譜APP、操作軸向、烹飪經驗、介面設計、使用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農園生產系所 顏昌瑞所指導 陳亞聖的 酪梨(Persea americana Mill.)生育習性及果實品質提升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酪梨、激勃素、二氧化碳、果實發育、植株生育的重點而找出了 種酪梨的解答。

最後網站酪梨苗,酪梨樹苗,酪梨果苗 - 森聯茂種苗園則補充:酪梨苗,酪梨樹苗,酪梨果苗. 酪梨品種. 早生酪梨 黑美人酪梨. 酪梨品種. 清進一號酪梨 ... 中生種酪梨苗. 成熟期農曆6~7月左右果重約700公克熟時果皮變紫色. 定植行距×株距(公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種酪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低醣酪梨食譜:22道家常菜‧4道甜點‧4款常備醬,完整收錄30種酪梨新吃法

為了解決種酪梨的問題,作者洪抒佑 這樣論述:

種酪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如果你也正好在迷惘居家防疫期間要吃些什麼、煮些什麼的話,就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喔對了!這集有CC字幕可以搭配服用哦💕

別忘了訂閱🆎、開啟小鈴鐺🔔、按讚👍🏻及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abeats_traveler/
天天分享美食給大家~🧡

哈囉大家!居家防疫期間還好嗎?
這次拍攝的主題是我很平常很愛看的烹飪類Vlog
可以把煮飯過程記錄下來很開心
全職上班族的我平常很難像這樣自煮三餐,儼然化身小廚娘!
所以能把影片剪出來真是太好了!
也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影片✨

00:00 開場
00:42 海鮮干貝醬天使麵
02:04 小黃瓜炒豬肉&韓式泡菜豆腐鍋
04:28 好市多柚子酒+氣泡水
05:43 全民跳繩運動
06:05 520吃拿坡里炸雞披薩
06:46 一鍋到底の嫩煎鮭魚、炒菠菜及味噌湯
08:12 最近在追轉學來的女生,怕爆
08:42 忙碌週五の午餐簡單快速起司肉蛋土司
10:33 要看什麼劇好呢?
10:55 直擊現磨手沖咖啡案發現場
11:23 又吃快手泡菜豆腐鍋&雞胸燜菜!搭配燒啤啊嘶~
12:39 週日簡單吃:椒芝拌麵&印尼營多泡麵
14:20 台灣特有種!酪梨布丁牛奶🥑🍮🥛
16:41 泡菜豬肉亂炒炒飯
17:49 酪梨鮪魚蛋吐司
18:08 超好喝の白菜剝皮辣椒雞
19:50 飯後甜點:超好吃Cream tea司康🥮



👀本次參考食譜: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簡單快手菜:小黃瓜炒豬五花!!好吃、下飯!吃過會想再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NlTrV8kyw&t=269s

TheKellyYang
減重系列第二集來了!一日三餐吃什麼、熱量紀錄ap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7ihpOicyU
👉🏻亂炒炒飯是清冰箱的快手懶人料理!



👀近期片單|有任何推薦也歡迎下面跟我分享!

Girl from Nowhere 轉學來的女生
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
Mouse 窺探
Dr. Romantic 浪漫醫生金師傅2



📷拍攝器材
CANON G7X mark iii



🎵本集音樂
Chris Haugen - Fresh Fallen Snow (Cinematic Background Music)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9rsgxDEgac
Reneé Dominique - It's Been A Long Long Time (cover)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6BLyTO4d8
Music by clay house - if you never try, you'll never know - https://thmatc.co/?l=8FACF891
Music by Gil Wanders - Dreams - https://thmatc.co/?l=D73AC469
Music by Liles Music - Shopping with Bae - https://thmatc.co/?l=C4FDF521
Music by Chinsaku - Blossom - https://thmatc.co/?l=39DD8F63
Music by Eric Reprid - Basement - https://thmatc.co/?l=49B7C664
Music by Emi Choi - Stranger's Sweater - https://thmatc.co/?l=A47C01E3



#wfh #居家辦公 #居家防疫 #好家在我在家 #上班族三餐 #自煮 #食譜 #小廚娘 #小黃瓜炒五花肉 #韓式泡菜豆腐鍋 #義大利麵 #肉蛋土司 #剝皮辣椒雞 #雙月食品社 #椒芝拌麵 #拿坡里 #炸雞 #披薩 #外送 #外帶 #環保 #不塑 #減塑 #防疫 #鮭魚 #味噌湯 #一鍋到底 #手沖咖啡 #雞胸 #燜菜 #雜炊 #燒啤 #柚子酒 #情侶日常 #同居生活 #早餐吃什麼 #午餐吃什麼 #晚餐吃什麼 #小磨坊 #好市多必買 #costco #好物分享 #料理撇步 #酪梨布丁牛奶 #減醣 #印尼泡麵 #亂炒炒飯 #creamtea #司康 #防疫新生活 #宅家 #workfromhome #一日三餐 #stayhome #staysafe #吃播 #whatieatinaweek #staub #鑄鐵鍋

不同烹飪經驗對於食譜APP導覽模式之使用性研究

為了解決種酪梨的問題,作者蕭靖蓉 這樣論述:

現代人生活繁忙以外食居多造成特定營養過多攝取疾病產生,越多人重視「吃」這件事於自製烹調飲食上,科技進步多款食譜應用程式(APP)可以提供使用者良好的建議於烹調上。本研究目的針對烹飪食譜介面使用性進行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前導性實驗、專家訪談、實驗、驗證性實驗得出對於烹飪最合適的食譜互動介面設計。前導性實驗為性別×3款烹飪食譜APP之混合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實驗。共招募38名受測者,針對不同性別對於3款食譜APP進行操作績效與主觀感受評量,探討不同性別對於效率、效能、滿意度是否有顯著差異。研究結果為操作績效樣本C操作最快,主觀感受為樣本A的使用體驗最佳。根據前導性實驗結果進行實驗介面設計,透過5名專

家訪談進行介面設計上的修正。實驗為3組不同烹飪經驗×2種軸向操作之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實驗共招募100名受測者,進行受測者間實驗,運用操作績效與主觀評量問卷,探討不同烹飪經驗者對於直式與橫式軸向的烹飪介面使用差異與影響。研究結果發現:(1)軸向無差異,透過錯誤嘗試可以立即找到正確的操作軸向;(2)初級經驗者對於處理食材經驗值、熟練度較低,花費較多時間;(3)高級經驗者的工作負荷程度最低。驗證性實驗以立意抽樣6位受測者,以訪談深入探討烹飪較困難食譜時,烹飪介面之逐步步驟教學、計時器的使用差異。研究結論與建議:(1)食譜介面加入語音輔助;(2)食譜操作軸向不影響食譜介面使用;食譜逐步步驟教學頁面、計

時器對於初學者是友善的設計;(3)逐步步驟教學頁面文字與圖片要清楚明瞭,增加食材份量的圖示標示;(4)逐步步驟教學頁面操作手勢以滑動為主、點擊手勢為輔助按鈕呈現;(5)食譜介面以烹飪初學者的角度設計為佳;(6)增加廚具種類、尺寸資料庫。

在行李提領處等候的女孩:東西文化差異新論

為了解決種酪梨的問題,作者任璧蓮 這樣論述:

馬友友、虎媽蔡美兒等各界重量級人物共同推薦! 既引人入勝又耐人尋味的議題, 澈底改變並充實我們對自己和當代的理解。   ●很喜歡這本書!從心理層面深刻剖析了地方、習慣、身分認同在我們世界裡如何混合。很精彩!──知名華裔大提琴家 馬友友   ●引人入勝的精彩好書,從第一頁就深深吸引住我。內容精闢、廣博、發人所未發,這部精心傑作,出自當世最富洞察力的作者之一之手。──《虎媽的戰歌》作者 蔡美兒   為什麼西方人坦率直言;東方人矜持保留?   為什麼美國人愛作怪;中國人愛當乖寶寶?   同樣是奧運金牌得主,為什麼美國選手愛誇耀「自己的本事」;日本選手先感謝「所有栽培她的人」?   「自我犧牲」

或「自我界定」究竟哪個比較重要?   我們應該遵奉「忠於自己」的真理,或是對家庭、宗教、軍隊等「大我」負責?   這些問題的答案,要從一位申請到美國念書的中國女孩說起。她的托福成績很高,論文也寫得很好,透過面試時大方得宜,正是學校夢寐以求的人才!很快的,她得到入學許可,正當學校派人去機場接她時,卻發現她英文沒有想像中說得好,更甚者──她根本不是當初申請學校的那個人。那是她姊姊!   本書作者大量收集個人事蹟及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引用文化心理學家所提出的「獨立自我」和「互賴自我」兩種認知模式,解釋東西方如何形塑不同的世界觀。這兩種模式影響大家的感知、記憶、行動、製造及所訴說的一切;導致東西方人

士對抄襲,乃至於對人權的不同思維。也有助於大家了解為什麼美國誕生蘋果公司而中國創造了阿里巴巴?      當東方與西方的關係越來越糾結,雙方也持續互相為難,扞格不合。書中提出東西方如何超越「獨立自我」、「互賴自我」的固定模式,攜手共建未來,是讓人深省的議題。   作者簡介 任璧蓮(Gish Jen)   華裔美國傑出作家,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著有《典型美國人》、《世界與城鎮》、《誰是愛爾蘭人?》、《莫娜在希望之鄉》四本小說,一部短篇小說集和一部非小說類作品《敘事的變奏:論藝術、文化與互賴的自我》。她曾獲萊南文學獎(Lannan Literary Award)、美國藝文學會的哈洛.史

特勞斯生活年金獎(Harold Strauss Living Award)。曾在中國任教。目前與丈夫及子女住在麻塞諸塞州的劍橋。 譯者簡介 黃中憲   1964年生,政大外交系畢,專職筆譯, 譯有《太平天國之秋》、《戰後歐洲六十年》、《政治秩序的起源》(上)、《自由主義:從理念到實踐》、《 褚威格最後的放逐》、《莎士比亞變動的世界》、《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從梁啟超到泰戈爾,喚醒亞洲與改變世界》等。   作者序 第一部:我們剪輯世界 第二部:靈活自我 第三部:巨核自我 第四部:交會與混合 後記 附錄   自序   有個亞洲女孩申請到新英格蘭私立名校米爾頓學院就讀。

她的托福成績很高,入學申請書也寫得很好。招生部門用Skype 訪談她,她表現得很好。於是他們興沖沖將他們的藍橘色招牌入學資料袋寄去,期盼她來就讀。   她隻身赴美,校方好意派人去機場接她。女孩抵達機場,令人奇怪的是她的英語並未像招生部門以為的那麼好,一段時間之後,校方漸漸清楚來校就讀的女孩和申請入學的女孩並非同一人。   她是申請入學者的妹妹。   這種涉及亞洲且兜不攏的情況不只這一樁。這類情事有些涉及詐欺,但許多沒有,例如韓裔美籍作家金淑姬(Suki Kim)的故事。她深入北韓實地調查寫出的新聞報導,卻被包裝成回憶錄出版,這令她大為驚愕。她的主編認為讀者會感興趣的是她個人的成長故事,而

非她實地探查的結果,我們該如何理解這種心態?出版社把焦點擺在她的自我成長而令她不快, 以及對她「如此專注於私我令人深覺受辱」的看法,我們又該如何理解?   然後,還有些故事與紐約享有盛名的科學高中有關,其中兩所是布朗士科學高中(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和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 High School),目前六至七成學生是亞裔美籍生。亞裔美籍生只占紐約市所有學生的一成五,在這些名校卻占了這麼高的比例,怎會這樣?或者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對全球十五歲小孩數學、科學能力的評鑑結果,不時由亞洲國家囊括前五名,這又怎麼說?當然,考試是個會讓人氣得臉紅脖子粗的話題

,肯定會把任何教育人員的聚會搞得不歡而散。但二○一五年BBC(英國廣播公司)邀請一組中國大陸教師到英國教學一事,還是有其值得深思之處。該公司把這場東西方教育的相遇全程拍下,包括上課情形、教師、學生,希望解開上海小孩為何數學這麼好,這個老是懸在心中的疑問。這一系列節目的正式提問和名稱訂為「我們的小孩夠強嗎?」經過數百小時的拍攝,答案很簡單,就在文化上。     但這意味著什麼?     許多亞洲人和亞裔美國人(包括在下本人)數學都不是特別好。事實上,我們之中有些人寧可生吃青蛙,也不想由X導出Y。而且,我們之中許多人沒有勝過別人、出人頭地的念頭。研究發現,柬埔寨裔、寮裔、赫蒙族裔美國人完成中學學

業的比率,低於非裔美國人和拉丁裔。而且我們所有家庭也並非各個都是模範教養家庭。我的華裔美籍家庭就有長子優先的古老觀念。在我看來,他們若會為了女兒入學而去了解各家私立學校的好壞,那真是不可思議,更別提要兄弟姊妹幫助這個女兒進入私立學校。他們的口頭禪是「女孩子太聰明不好」, 不時還加上「女孩太聰明嫁不出去」這句話。附帶一提,我的父親也不是特別謙遜的人,他喜歡別人的注目和掌聲,與許多亞裔不同。   而且,許多外國學生和行李提領處那個女孩不屬一類。許多人非常誠實,非亞裔者也並非都是聖徒。有個當教授的友人最近說到,她班上的美國學生和中國學生,差別不在於是否抄襲,而在是否懂得隱瞞抄襲,她說美國學生較善於

改變字體。而我想起在一九八一年初,愛荷華大學的助教職務說明會,會中我們所有人被告知要在授課第一天就要學生寫下一些東西,並妥為保管。然後,若有哪個學生涉及抄襲,就有筆跡可以比對,讓抄襲者啞口無言。但有些學生並不把這當一回事,我就碰過一個學生交上來愛倫坡的「洩密的心」,充當她的創意寫作課習作。拿原作質問她時,她只是搖搖頭,一副大吃一驚的模樣說:「哦,那不是最好的文章嗎?」     美國人為何極討厭文化,其來有自:每個通則都有不計其數的例外。從「讚賞文化」 到「怪罪文化」,只是一線之隔(「如果他們做得到,你怎麼做不到?」);而且拿文化來支持刻板印象易如反掌(我可不是虎媽)。再者,既然「東方」這個詞

,或者「西方」這個詞,意涵如此難界定;既然不管這兩個詞意涵為何,自久遠不復記憶的年代它們就已交織為一,難分彼此;既然所有文化都一直在演變;既然,誠如人類學家理察.施韋德(Richard A. Schweder)所說的,文化和自我相輔相成,那麼我們能就文化發表出什麼高論? 那就像要標出海岸線一樣困難,潮濕的沙地綿延不絕,海洋和海岸都沒有明確的邊界,在沙地上畫出的任何界線都必然會被沖掉。而且,文化絕非任何答案的全部,連同經濟、政治、個人基因、居住區、所處時代等因素,始終都只是答案的一部分。     但如果前述故事講出了什麼道理,那就是非常弔詭的,不管是否真有所謂的「東方」或「西方」,還是有東西文

化隔閡存在。而隨著不同層面的全球化有增無減,意味著中國不只是送出最多移民到美國的國家,還是美國三分之一外籍大學生和二分之一外籍中小學生的來源國。我們早該思考像在行李提領處那個女孩之類的人物,問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她的父母怎會想把她送上飛機?她的姊姊既沒有要就讀該校,又怎麼會接受該校的訪談?那個可憐女孩孤零零一人站在波士頓機場的行李提領處時,心裡在想什麼? 這個女孩根本不該同意這個計畫, 她的家人根本不該讓她陷入這樣的處境。但她和她的家人竟會以為這計畫管用,這心態傳達了什麼?她們的想法與那位韓裔美籍作家惱火她主編之事,或與史岱文森高中的學生族籍分布狀況,有沒有關聯?這些事會不會是我們所該更深入了解

的冰山一角?     本書的前提是那些令我們對東方感到困惑不解的事物,有許多未必令我們困惑。事實上, 誠如我打算在本書中闡明的,西方搞不懂東方(不談東方搞不懂西方或者我們搞不懂自己), 大部分源於支配西方的自我認知和支配東方的自我認知之間的差異。這個差異說明了我們關注事物的方式、回憶方式,說明了我們說話、吃飯、閱讀、寫作方式。這個差異說明了我們對考試、求學、說故事的看法、我們對建築與空間的看法、我們對創新與打造品牌的看法、我們對法律、罪犯改造、宗教、自由、選擇的看法。這個差異說明了我們彼此間的關係和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這個差異說明了竹天花板現象和其他許多亞裔美國人的經驗。這個差異說明了我們眼

中的禁忌和義務,甚至說明了我們看待自己名字字母時的深情。但儘管具有如此深刻的意涵――「深刻」這個字眼我可不隨便用,這個差異有時還是很難被觀察到。就像空氣,它無所不在,因而不易察覺其存在。   不過,接下來我們的計畫是揀選出我們人類所已發展出的兩種自我,說明它們既不斷在改變、卻又出奇的可長可久的弔詭現象。這兩種自我,一個可在個人主義社會裡找到。我們或許可以把這種自我想像成某種酪梨,具有這種自我所專注的焦點――一顆大核。心理學家把這種自我稱作「獨立」自我,但本書會以「巨核自我」(big pit self)這個非正式名詞稱呼。與此有別的自我是「互賴」自我。這種自我更牢牢嵌於其環境,更適應其環境,更

遷就其環境, 是「靈活自我」(flexi-self),常見於集體主義社會裡。   至於要怎麼說明這點,首先我會說明巨核自我的人會剪輯世界,而且以其一貫的方式剪輯。我們透過思考巨核自我在製作影片和故事時剪輯掉的東西(也就是留在剪輯室地板上的東西),藉由思考這個巨核自我如果能剪輯世界,會把世界剪輯成什麼模樣,還可以弄清楚其行事方式。什麼事情會令個人主義者火大? 我們接著會停下來更仔細思考這兩種自我,以便在第二部裡開始弄懂關於靈活自我的某些要點。   特別重要的,我們會談靈活自我的四個面向。這四個面向不只能促成姊姊代替妹妹接受Skype 訪談之事,還能促成許多事物(從抄襲現象到考試現象到中國發明

之謎的種種事物), 特別是這些面向按亞洲方式排列之時。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為何能如此若無其事的說出「許多假冒商品其實比真品質量更好,價格更優惠」? 為何中國公司會走稍作改變以求改善之路, 而不走打破既有模式之路?為何中國的人權觀與西方人如此不同?我們也會探討為何對某些人(但非我們所有人)來說,訓練與教育相牴觸。靈活自我的人生比巨核自我的人生還要安穩?更關心他人死活? 或者較嚴厲,與威權主義的關係較深? 靈活自我的人生其實是什麼樣的人生?     在第三部,我們會以兩章的篇幅快速談過在美國所常看到的巨核自我。那是與眾不同的自我,不同於世上其他任何種自我,強勢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見,高度自我肯定,但

動不動就想保護自我形象,執著於自己的定位和人生目標。當其他文化體滿足於十種口味的冰淇淋時,為何美國人非得有五十種口味的冰淇淋?為什麼美國人如此不厭其煩的談論自己?為何醉心於撰寫回憶錄?為何個人成長如此重要? 自我肯定是否有其代價? 美國人為何以今日這種方式看待工作,何以致之?     最後,在第四部,我們會探討這兩種自我相遇時會發生的情況。靈活自我在課堂上為何較少發言? 靈活自我為何被逼著以人為和非人為的方式模糊界線? 東西文化隔閡能泯除嗎?獨立與互賴之間是否存在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即是否存在富饒多產的既獨立又互賴性格(ambidependence)?如果有,那會是什麼模樣,而這一切讓我們對人

性本身有何種體悟?     身為小說家的我怎會動筆談酪梨核?事實上我活到這歲數,卻一直被文化問題所困。身為出生在美國的中國移民之女,我從小對東西方差異的難題感到不解。為了解開這個難題,過去超過三十五年,我頻頻前去中國。我對文化與自我的看法,不只明顯可從《典型美國人》 (Typical American)到《世界與城鎮》(World and Town)這幾部小說中看到,還可見於我所講述的諸多故事,以及二○一二年我在哈佛大學分成三場講完的公開演講。這是屬於名叫「美國文明史,威廉.馬西爵士演講」年度演講系列的一部分,演講稿後來集結出版,書名為《敘事的變奏:論藝術、文化與互賴的自我》(Tiger W

riting: Art, Culture, and the Interdependent Self)。此書出版時,我以為我已把此書主題探討完畢,毫無缺漏。結果,從未有本書這麼苦苦哀求 我把它擴而充之,最後我讓步,於是有各位手上這本書。   在《敘事的變奏》裡,我花了不少篇幅談藝術與文學,而在這本衍生自該書的著作裡, 同樣會看到許多這樣的探討。這絕非偶然,因為兩書一脈相承。但這本書不談透過巨核自我/靈活自我能讓我們對藝術了解多少,而是談透過它能讓我們對世界有多少了解,因此,在此書中我們會找到更多許多與生活有關的東西。這些東西大部分涉及中國和美國,因為中、美是我了解最深的兩個文化體,因為中、美兩

國在跳舞場上突然一個身子不穩,就會令全世界震動:在諸多文化差異中,這個差異影響特別深遠。但我也在我的故事裡,談到世界上其他有靈活自我存在的地方,因為我們在東西方之間所粗略構想出的自我差異,其實是西方與其他地方之間的差異。「西方」大部分意指西歐、北美和紐澳之類的某些前英國殖民地,「其他地方」則指世上其他地方,包括因地方不同而程度有別的:印度、以色列、黎巴嫩、阿富汗、法國、迦納、墨西哥、其他無數國家,以及美國許多地方。本書所關注的事物影響每個人, 從以色列的長期失業者,到若不娶同屬蒙特尼格羅裔的女子為妻,他母親會跳下鐵軌讓六號地鐵列車輾過的蒙特尼格羅裔紐約門房,都在其中。   不過,一如《敘事的

變奏》,本書最終也是倚賴諸多文化心理學家的傑作才得以寫出。我特別倚賴以下諸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密西根大學理察.尼斯貝特(Richard Nisbett)和北山忍(Shinobu Kitayama);史丹福大學的黑澤爾.馬庫斯(Hazel Rose Markus)和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康乃爾大學王琪(Qi Wang 音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派翠西亞.格林費爾德(Patricia Greenfield);麻塞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的艾莉莎.麥凱卜(Allyssa McCabe);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金熙貞(Heejung Kim);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史蒂芬.海涅(Steve

n Heine)、約瑟夫.亨里希(Joseph Henrich)、阿拉.諾倫札揚(Ara Norenzayan);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湯瑪斯.塔爾海姆(Thomas Talhelm);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金.團吉(Jean Twenge);密西根大學羅斯學院的傑佛瑞.桑切斯–勃克斯(Jeffrey Sanchez-Burks);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保羅.皮夫(Paul Piff)。但我還要感謝另外數十名我無法在此一一列舉的思想家, 他們不只都致力於確立世上真的有兩種自我,還致力於探明它們是什麼樣的自我。我要向他們獻上最高的敬意,並誠摰敦請各位閱讀他們擲地有聲的文章和書籍。   但我也要感謝艾米

莉.迪金森(Emily Dickson)給了我寶貴的寫作建議――亦即道出真相,但要迂迴曲折的說。那是我給每個學寫作的學生的建議,也是我在此書中力求勿忘的建議。畢竟文化是最棘手的主題――就像披了隱形斗篷的巨大真相。或許,我想動手掀起那斗篷根本是徒勞。   但我還是希望能偷偷瞄到它下面的一小部分。

酪梨(Persea americana Mill.)生育習性及果實品質提升之研究

為了解決種酪梨的問題,作者陳亞聖 這樣論述:

酪梨(Persea americana Mill.)為樟科(Lauraceae)常綠果樹,起源於中美洲、南美洲北部及墨西哥。酪梨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抗氧化劑及礦物質,被認為是營養最豐富的水果之一。本試驗以瑞昌農場栽種高屏地區常見酪梨品種‘清進二號’、‘清進一號’及‘章安’進行生育調查及果實品質之測定,以瞭解品種間生育習性及果實品質之差異建立相關資料,以利往後栽培及研究發展參考,並於小果期噴施生長調節劑或進行二氧化碳處理觀察果實生長情形,分析果實品質觀察是否有品質提升之效用,達到獲得更高經濟效益之目的。在‘清進二號’、‘清進一號’及‘章安’ 等品種植物生育調查及果

實品質方面,‘章安’1月至3月為開花期,4至7月中旬為果實生長期,6月下旬即可採收,枝條的生長期主要在1至4月及9月至11月;‘清進一號’在10月下旬至2月為開花期,3至6月中旬為果實生長期,5月下旬即可採收,枝條的生長期主要在12至4月及8月至10月;‘清進二號’開花期為1月至3月,4至7月中旬為果實生長期,6月中旬即開始採收,枝條的生長期主要在2至5月及9月至11月。在本試驗中,三品種‘清進一號’、‘清進二號’及‘章安’,單以果實品質表現,以‘清進二號’果實品質較佳,具有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7.6 °Brix)與可滴定酸(0.22%)。若以果實重量來看,‘清進一號’有較大的果重(503.1

g)。激勃素顯著影響果實品質及重量,除了速勃+豪大果混合液(SH) 500 ppm處理的果重較低為318.2 g之外,所有激勃素處理的果重均高於對照組之334.7 g。在果肉率方面,所有處理果肉率除了S 1000 ppm處理為79.9%外,其他處理皆高於80%,其中SH 500 ppm處理果肉率達84.3%。在本試驗中,除了H 500 ppm及SH 500 ppm處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4.2 °Brix及4.8 °Brix之外,所有處理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有提升。在果肉率及種子大小方面,以SH 500 ppm處理的結果最為理想,有較高的果肉率為84.3%及較小的種子重為35.2 g,但在果實

大小卻是所有處理之中最小的。綜合試驗結果,在所有激勃素處理中,SH 1000 ppm處理在果實大小及果實品質方面是表現較好,其果重達459.3 g,果肉率82.2%,雖然種子重量仍然較大為58.8 g,但在品質方面亦不差,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5.8 °Brix,可滴定酸含量為0.14%。因此推薦使用SH 1000 ppm處理來增加酪梨產量及果實品質。二氧化碳處理可顯著增加葉片上之總醣含量。二氧化碳處理與對照組在果重、果長、果寬、果肉重、果肉率、種子重、種子長及種子寬沒有顯著性差異。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處理組(6.3 °Brix)顯著高於對照組(5.5 °Brix),而可滴定酸含量也顯著比

對照組增加0.11%。二氧化碳處理能提高酪梨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因此增進果實的品質,但對於果實外觀並沒有太大影響。但本試驗之處理方法,其一原因為包覆枝條造成袋中成為小空間,而微氣候卻難以控制,不僅會累積水蒸氣,更會使枝條受傷,另一原因為葉片採樣造成果樹供源(source)的減少而導致的結果,雖然有達到實驗預期的效果,但在實踐方面還需要更進一步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