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證券手續費折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合庫證券手續費也說明:次級市場交易手續費, 同上市證券由證券商訂定但不得超過千分之一第一金證券玉山證券日盛證券康和證券元富證券統一證券合庫證券國泰證券.

輔仁大學 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 蔡偉澎所指導 倪玉純的 證券彈性手續費率對市佔率影響之探討 (2010),提出統一證券手續費折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證券、績效、手續費率、市佔率。

而第二篇論文實踐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黃博怡所指導 黃宛玫的 證券業電子交易發展之探討 (2005),提出因為有 電子交易、證券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統一證券手續費折讓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2股票開戶:證券開戶20家券商推薦總整理! - StockFeel 股感則補充:證交稅則是會收0.3%,只有在賣出的時候才會收,是繳給政府的所以不會有折扣。 股票交易費用有哪些? 券商手續費+證交稅. 會產生的種類, 券商手續費, 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統一證券手續費折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證券彈性手續費率對市佔率影響之探討

為了解決統一證券手續費折讓的問題,作者倪玉純 這樣論述:

近些年由於全球經濟的改變,從2002年台灣加入WTO以後,政府因應WTO對金融產業制定更多的規章,開放更多商品牌,使得證券商經營的業務更多元化,不再只限定以前的台股交易,包括期貨、選擇權、複委託買賣外國有價證券、基金以及保險商品銷售等等。而台灣證券業在快速變遷的環境中,經營的方式從最早的特許制度,到目前的金控法實施後,證券業的經營型態分成一般的經紀商、非金控的綜合證券商和金控的證券商。從以上的情形可以得知證券商的競爭比以前更加激烈。而可能影響證券商的業績因素有很多,例如:營業據點多寡、有無金控、證券商的合併、證券商的經營規模大小、證券商成立時間、手續費折讓的價格競爭等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

探討各證券商對於彈性手續費的定價模式不同,對於市佔率是否會造成影響,而研究方法是透過「敘述統計分析」及「線性廻歸法」。發現到全體的券商不同的手續費率確實對於市佔率有反向的影響,但如果將券商再細分群組,以金控和非金控來探討,則是金控券商手續費率的變動也會對市佔率造成反向影響性,而非金控券商則無影響性,另外,手續費率在平均值以上的券商,手續費率的變動同樣也會成反向影響到市佔率,但在平均值以下的券商,影響性則無。

證券業電子交易發展之探討

為了解決統一證券手續費折讓的問題,作者黃宛玫 這樣論述:

摘要 1997年7月,大信證券率先開辦我國第一家網路證券交易業務,當時的證券電子開戶數僅1,022戶,證券電子交易成交金額約7.38億元,僅佔市場總交易量的0.01%。近年來在資訊環境的效能提升及各證券商的大力鼓吹電子交易的熱潮下,截至2006年1月,開辦電子下單(語音、網路)的證券商激增為73家,證券電子開戶數高達414萬戶,證券電子交易量成交金額約10,158億元,佔市場總交易量達18.69%,足見電子交易在整個證券交易市場的地位日趨重要。 台灣的網路環境成熟,個人電腦普及率高,證券電子交易理應較其他國家更加蓬勃發展。但事實上,台灣的證券電子交易比重最高僅接近19%,相較於日本35%

,美國的50%,以及韓國的66%,明顯落後許多。這樣的差距,顯示目前台灣證券業的電子交易,仍存在著許多問題,與待克服的困境。 本研究以個案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討C證券在電子交易相關議題上實務的做法,剖析其中的原因及檢視成效。研究中探討的議題包括電子交易手續費折讓的削價競爭議題,及引進韓國交易系統衍生的問題探討等。個案中除了深入剖析台灣證券業的做法,也比較了美、韓兩地證券業相關的做法以為對照,檢驗其中的優劣點。根據以上的實證,本研究深入的探討台灣證券商在電子交易之現況做法,針對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歸納了主要的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及對未來台灣證券業電子交易的趨勢發展做出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