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fang+成分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佛光大學 應用經濟學系 陳谷劦所指導 莊鎧銓的 內部人持股申報轉讓之市場價格衝擊效果-台灣的實證 (2014),提出統一fang+成分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申報轉讓、內部人交易、資訊不對稱、事件研究法。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統一fang+成分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內部人持股申報轉讓之市場價格衝擊效果-台灣的實證

為了解決統一fang+成分股的問題,作者莊鎧銓 這樣論述:

根據過去文獻指出, 內部人因職權關係而與一般投資人形成不對稱資訊, 如果內部人透過私有資訊進行持股轉讓即可獲取超額報酬, 因此, 內部人交易是否為利己的手段, 此行為背後隱含著重要訊息。由此可知, 當內部人持股申報轉讓時, 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以民國96年01月至民國102年12月間臺灣五十指數成分股票, 八大類股篩選後選擇八家公司內部人申報轉讓紀事, 共計374筆樣本資料。將民國96年01月至民國102年12月間分群做比較, 分別是96年至97年, 98年至102年, 96至102年, 再做T檢定, 分為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 共四種模式, 事件期與估計期估計天數分別為:事件發生

日前後六天 (共13天) 與估計期 (t=-7~-37), 事件發生日前六天與估計期, 事件發生日後六天與估計期, 事件發生日後六天與事件發生日前六天四種模式, 探討內部人是否會藉由轉讓持股來獲取超額報酬?實證結果發現, 鴻海在整體樣本2007-2013年期間, 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皆發生正向顯著水準, 代表內部人無論是在持股申報轉讓日前後, 股價皆出現正向異常報酬, 在經過分群後, 金融海嘯發生之前2007-2008年期間, 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也發生正向顯著報酬, 金融海嘯發生後2009-2013年期間, 只有模式三出現正向顯著水準, 經過T檢定結果可以確定的是, 不論是在分群前與後,

當鴻海公司發生內部人持股申報轉讓時, 後續6個交易日股價存在異常報酬, 且趨勢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