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圈 筆記本 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線圈 筆記本 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玄光社寫的 地表最強!宅宅專用收納術 和藍迪.薩拉凡的 不要的3C變搞怪手創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楓書坊 和時報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線圈 筆記本 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地表最強!宅宅專用收納術

為了解決線圈 筆記本 拆的問題,作者玄光社 這樣論述:

~收藏不敗,因愛成神!~ 公仔、胸針、同人誌、抱枕…… 「收納+展示」兩者兼備,宅度滿點的收藏絕技大公開!   「有點色色的插圖若是堂堂正正地擺出來也是藝術!」   「被喜愛的事物包圍是人生的樂趣!」   「讓你們看看收藏家的氣魄!」      周邊不是買回家放著就好,   收藏家重視的是如何才能擺好擺滿,而且陳列得美麗壯觀!   壓倒性的收納量是必備,然後該思考的是「拿取方便」、「占用空間少」。   而且,每種收藏品都有各自的特色,   材質是軟還是硬的、有沒有繩帶、有沒有針、可不可以疊、是否容易損壞等等,   顧及各個面向,打造讓收藏品也覺得奇蒙子的空間,才算是很會的收藏家!   

  【目的相異的收藏品收納思維】   ①想好好保存收藏品。   ②想放在隨時能看到的地方。   ③得放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      【不同類型的周邊收納方式】   ►►【公仔.模型】:   收納技巧①:放進紙杯中用保鮮膜封起來,避免零件遺失。   收納技巧②:細長的立體收藏品可以放進衛生紙捲筒中。   ►►【布偶.吉祥物】:   收納技巧①:最大限度活用網架與S形吊鉤,把娃娃直接掛在網架上。   收納技巧②:把網袋當成吊床一樣,讓娃娃躺進去。   ►►【鑰匙圈.吊飾】:   收納技巧①:用鑰匙圈的珠鏈把所有吊飾綁在一起。只要鉤住兩端就能展示一整排吊飾。   收納技巧②:拆下筆記本的線圈芯,用

來吊掛吊飾。   ►►【胸章、胸針】   收納技巧①:把胸針別在沒有外框的軟木板上,再放進文件盒內。   收納技巧②:在胸章背面黏上強力磁鐵,吸附在網架或磁鐵板上。      【令人驚訝的收藏家現場】   ★用DIY專用展示架展現公仔魅力:   拿相框當作櫃門、公仔周圍用棉花當作特效、難以辨識的底座貼上標籤,收納到袋子裡……   ★有如迷宮般的屋內暗藏多種收納竅門:   善用階梯旁的收納空間、房間內部的凹間也是模型放置處、裡面還有內櫃的奇特衣櫃……   ★使用掛牆網架的展示法:   設置網架+鐵架擺設立體周邊、軟木板上等間隔吊掛杯墊與資料夾、把扇子插在網架上……   ★善用窗簾拉桿打造的魅力空

間:   用大頭針把毛巾釘在牆壁上,然後再把周邊全掛上去、毛巾別上迴紋針,再掛上胸章……      收藏家們對收藏品的愛、為愛磨練的技術,   全都塞在這本書裡頭了,為了成就自己的夢想花園,   請毫不留情的通通帶走吧!    本書特色      ◎不單是【收集】,更講究【展現】,目的是要讓家裡成為周邊的最佳舞台!   ◎無論是盡量露出收藏品的【展示功能】,或是完全相反的【藏匿功能】,兩需求都兼顧!   ◎公仔、胸針、漫畫、浴巾……12種不同類型的周邊收納技巧單元式整理!   

不要的3C變搞怪手創

為了解決線圈 筆記本 拆的問題,作者藍迪.薩拉凡 這樣論述:

  作者薩拉凡,這樣玩不要的3C!  把電阻、電容等零件拔下來,  做成可愛不償命的電阻先生   反正不要了,不如拆來玩   前任的手機、沒救的MP3、過氣的相機、缺牙的鍵盤、整坨的電線,還有往生的PC和NB……不想要了,又不知該拿他們怎麼辦?   來,跟著62種手創品的step by step圖解,做個不撞款配件(電容耳環)、個性工藝品(滑鼠削鉛筆機)、原創小物(USB桌上型風扇),或是獨家版玩具(電阻先生)。   就算做壞掉,成品又瞎又落漆……沒差,反正,好玩嘛!   ※廢話不多說,有圖有真相,速翻本書彩色寫真,看做出來的東東長什麼樣。 本書特色   1.有圖有真相,照著圖做不會錯  2.

最基本的工具和作法教學,還有貼心的安全小提醒,別再說電器你不懂  3.課程難度分4級,入門、內行兩相宜 作者簡介 藍迪.薩拉凡(Randy Sarafan)   藍迪.薩拉凡畢業於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設計技術研究所,是新媒體藝術家,曾任《Make》雜誌特約作家,現為知名DIY教學社群網站Instructables.com的專案貢獻者和社群經營者,也是創意設計組織F.A.T.實驗室(Free Art and Technology Lab)成員,作品具有獨特風格以及趣味性(例如:麥克風酒測器、水槍鬧鐘、USB供電震動水果等)。 譯者簡介 陳松筠   自台

大政治畢業後負笈倫敦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回台工作,曾任職於電信、電子產業。熱愛翻譯。歡迎交流指教[email protected]。 蕭品樂   文化大學韓文系、英國Leicester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畢,曾任財訊快報外電編譯、理財週刊、Digitimes國際新聞中心助理研究編輯,以及若干財經刊物的分析稿作者。 前言 第1章 工具、技術、安全一探電腦內部結構,了解各零件功能,並學會如何安全操作。「蒐購」報廢電腦 入門知識 手工具 電動工具 量測工具 黏著劑、膠帶、緊固件施工技巧 操作安全 第2章 「消費後」居家裝飾好點子14個絕妙好點子,用你不要的電子產品,裝飾出美輪美奐的工作桌

和辦公室、更豐富的起居空間,還能打造出更現代的廚房。1掃描器茶几 2電線圈杯墊 3電纜燈籠 4齒輪時鐘 5驅動臂磁鐵相片夾6掃描器堆肥箱 7鍵盤燈 8磁性鍵盤備忘板 9光碟機抽屜 10碟盒書架11不怕摔花瓶 12「請稍候」電話掛架 13電話保險箱 14隨身聽肥皂盒 第3章 科技也可以這麼時尚12種配件讓你變身時髦電腦怪咖!能營造流行風格的小物太多了,別再執著於口袋筆套啦 15字母髮帶 16電容耳環 17搖滾風遙控手環 18花式線圈吊飾 19手機之心項鍊 20排線髮夾 21鍵帽鈕扣 22耳機耳罩 23排線胸花 24遙桿皮帶扣 25記憶體鈔票夾 26不要死iPad急救盒 第4章 除了有趣,還是有趣

機器人、外星人,跟雷射槍。天啊,這裡有6樣別具巧思的作品,不管送禮自用都充滿樂趣。27塗鴉PDA 28 鍵盤風車 29 電阻先生 30 塗鴉機器人 31 外星人鑰匙圈 32 雷射惡作劇光線槍 第5章 藝術和手工藝透過接下來的9個課程,把電腦廢棄物改造成雕刻品(筆記本、皮夾子、削鉛筆機和相框等),盡情地發揮你的創作天分。33 磁碟片筆記本 34 滑鼠削鉛筆機 35 多功能相框 36 偏光皮夾 37 我的第一支手機 38 烏賊皮相機套 39 磁碟片吊掛相框 40 裝飾用燭台 41 電阻靠墊 第6章 出聲囉我們來吵人:接下來的6個作品要教大家如何利用儀器、擴音器和擴大機將音量放大。42 耳機大喇叭 

43 音樂怪獸 44 滑鼠沙鈴 45 木吉他搖滾革命 46 攜帶式擴音器 47 遊戲機吉他 第7章 神奇小物從實用的到胡鬧的,這裡有10個作品能將小物之神釋放出來。48 紅外線相機 49 DIY數位投影機 50 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框 51 用電腦充的手機充電器 52 手機手電筒 53 USB桌上型風扇 54 閃亮又歡樂的硬碟喇叭 55 靈光乍現光墊 56 待機音樂盒 57 後工業風格夜燈 第8章 給頑皮寵物的作品餵小鳥、開螞蟻農場、養蜥蜴,把你的貓介紹給另類的死老鼠等等,這5個作品可以讓你的動物園成長茁壯。58 延長線餵鳥器 59 貓(草)和老鼠 60 貓咪真空管 61 平面螢幕螞蟻農場   6

2 iMac養殖箱 前言   在大部分的人類歷史中,一項器具的創造者通常也會是這項器具的使用者。因此這位仁兄不只得熟悉這項器具所有的使用方法,還得清楚認識製作這器具需要的所有材料。他在這件器具上投入時間跟精神,好幫助自己求生存,而且盡可能不浪費任何一點資源。   舉例來說,如果古代人費了好大一番功夫砍了一棵樹,就可能會用樹皮編條繩子;把樹幹挖成獨木舟,而樹枝則可能用來生火、做成斧頭柄或是矛。有了茅,就可以狩獵,於是又有了可以果腹的肉、烹飪用的油、作衣服的毛皮,還有可以做成更多工具的骨頭。   我保證,我寫這些是有意義的。   當我們現代人要終結一台電腦的生命時,雖然電腦裡面的零件還能派上用場

,我們還是隨手一丟,任由電腦生鏽損壞。我們沒親手製作自己要使用的工具,所以並不真的了解這些工具的來由和真正的功用。   例如,我們不知道電容絕大部分的原料其實是鈳鉭鐵,這是一種盛產於非洲剛果的金屬礦,而我們也不曉得鈳鉭鐵怎麼變成一顆電容。正因如此,雖然我們手邊每一台電子裝置裡都有電容的蹤影,但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電容是什麼。   我們既然不了解身邊這些複雜的裝置,自然就不敢輕易「駭入」壞掉的電腦,也不敢用電腦的「內臟」來創作更棒的新工具。老實說,就算有人送你一堆電子零件,大部分現代人也完全不知道該拿這些零件怎麼辦。所以每當東西壞了,我們因為不懂其中零件的潛在價值,所以就選擇扔掉,結束它的生命。

  不幸的是,只有極少數的物體有幸離開地球的大氣層。我們丟掉的廢棄電腦並沒有跑到別的星球,只是埋在幾哩之外的大洞裡,造成環境威脅。你的舊電腦跟埋在後院的可憐毛毛(願牠安息)不一樣,可不會慢慢分解。   所以如果有兩種選擇:1. 在每個都市的地上挖個有毒的大洞來掩埋電腦,或是2. 把這些電腦做成衣服、家具、盆栽、寵物墊或玩具,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我們能否改造舊電腦(還有其他廢棄的科技產品)、延長它們的壽命,並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和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我們可以發揮創意做好廢物利用,當個地球的守護者。   下面這個小故事,或許可以貼切地表達我的想法。我最美好的兒時回憶之一,就是我發現了爸媽收藏的唱片,

而且學會怎麼聽這些老黑膠唱片。透過這一些老唱片,我逐漸了解原來在遙遠的過去,爸媽也曾經年輕過。這件事讓我更了解自己的父母,也清楚認識自己,還有自己的背景。幸好,黑膠唱片技術流傳夠久,我還遇得上。   現在音訊技術的壽命週期平均只有4到5年,我不禁思索,將來我的孩子會透過什麼了解我?會在哪裡發現我收藏的「唱片」?或許他們會找到一些MP3的播放清單,或是硬碟裡的備份照片,但是照著儲存技術演進的速度來看,機會渺茫。如果以後我的孩子要認識我的為人跟我的過去,不會是透過存在某台MP3播放器裡的播放清單,而是我用壞掉的MP3改造出來的作品。透過我自己獨一無二的改造,不但環保,更賦予這台MP3新的生命。在它

短暫生命的盡頭,這台MP3不再是一部大量製造的電子消費品,而是一個可以珍惜使用好多年的獨特手製品。   你現在已經瘋狂地想把舊電腦大卸八塊,但是仍然有一點害怕,也不知該從何下手嗎?別擔心。本書的第一章,先給你一劑豐富的電腦與電子知識大補帖,接著介紹所有作品會用到的工具、技巧,還有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接著,就要開始動手做囉。   為了幫你判斷哪件作品比較適合你,每件作品開頭都會寫清楚再生的主角(「科技廢物」)、所需要的材料,還有難易度。難易度的標準包括了需要的技術水準、完成時間(時間愈久表示愈難),還有安全顧慮。舉個例子,難度「1」的作品做起來又快又容易,初學者也可以樂在其中,但是難度「5」的作

品就是職業水準,需要大量時間跟技術,還要更嚴密的安全措施。   在書中,電阻先生會從頭到尾陪伴著你,不時提供與作品相關,有趣又實用的知識。同時,你應該特別注意「安全第一」小方塊,裡面有每件作品該留心的安全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