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研究橫斷研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縱貫研究橫斷研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美華寫的 氣候變遷:媒體再現與風險傳播 和吳慧娜,林詩騰,黃冠傑,梁德馨,杜佑維,陳泰達的 就業追蹤資料庫系統優化與推廣應用規劃工作計畫 ILOSH109-M315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和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社會教育學系 鄭勝分所指導 陳燕慧的 社會企業財務規劃與管理 (2021),提出縱貫研究橫斷研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會企業、財務規劃、財務關鍵指標、損益平衡點。

而第二篇論文長庚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 蘇逸人所指導 林筱純的 創傷後壓力症狀與創傷後成長的社會人際因子:燒傷倖存者的四波縱貫性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社會支持、知覺社會汙名、創傷後成長、創傷後壓力症狀、燒傷倖存者的重點而找出了 縱貫研究橫斷研究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縱貫研究橫斷研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氣候變遷:媒體再現與風險傳播

為了解決縱貫研究橫斷研究的問題,作者李美華 這樣論述:

  哪一家台灣媒體最關注全球暖化新聞?   除了取自國外編譯稿,台灣媒體的氣候變遷新聞如何產製?   社群及影音媒體的按讚、評論、分享,   會對災難新聞的關注帶來什麼影響?   當極端氣候、地球暖化、氣候變遷、聖嬰現象、溫室效應、氣溫上升、節能減碳等新聞關鍵詞成為日常,每位世界公民都應該自問:「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而擔任風險溝通、議題管理及危機傳播過程中之關鍵角色的「媒體」,更該在彷彿回到皮下注射理論的大效果時代,善盡風險溝通和常態科學傳播的責任。   本書集結作者近十年關注媒體再現與產製人為氣候變遷議題過程與效應的研究成果,透過橫斷與縱貫研究,結合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從新聞守門人、消

息來源、媒介框架、議題設定、風險溝通、危機傳播等理論架構及研究取徑,探討傳統報業媒體與新媒體之再現、產製,以及傳播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議題的樣貌及效益。   期盼在當下與未來,聯合國、各國政府、企業、科學界與媒體組織都能更有效地整合、宣傳、教育,以及告知全球公眾關於氣候變遷風險危機的資訊。面對氣候變遷風險危機,人人都必須警醒,都必須改變既有行為模式,因為氣候行動已迫在眉睫。 本書特色   1. 集結作者於氣候變遷傳播領域的學術文章,引用資料充實,有益學術參考。   2. 從風險傳播的角度分析平面媒體、網路媒體與社群網站之氣候變遷報導,呈現多元媒體的架構與傳播意義。   3. 透過本書之研究

分析,可進一步理解媒體如何進行風險傳播,提升媒體識讀力。 作者簡介 李美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傳播學系(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博士。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School of Communication,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訪問學者、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資訊與媒體研究學院(Faculty of Information and Media Studies, Western Univers

ity, Canada)訪問學者;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主任、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主任、國立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執行秘書,以及《全球客家研究》副執行編輯、《新聞學研究》書評書介主編。 自序 序章  導論:研究背景、理論與方法 中外報業媒體篇 第一章 台灣報紙的全球暖化新聞內容分析(2003年至2008年) 第二章 台灣報紙的全球暖化新聞:再現與產製 第三章 台灣報業媒體網路平台的氣候變遷風險傳播(2009年至2016年) 第四章 國外新聞媒體:全球暖化懷疑論/否定說 新興網路與社群媒體篇 第五章 網路科普平台:氣候變遷議題的產製與傳播 第六章 臉

書粉專:氣候變遷風險論述 第七章 YouTube:氣候變遷風險的文本敘事 第八章 後記與結論 參考書目   導論 研究背景、理論與方法(摘錄)   「人為氣候變遷」(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又稱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是本世紀全球人類面臨最嚴峻的風險議題,其牽涉層面包括生物、環境、地理、醫學、政治(策)、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科學、哲學及倫理領域,也是本世紀全球公眾討論及國際政治的核心議題。(註1)傳播媒體在使用「全球暖化」跟「氣候變遷」這兩個名詞時並不會特別加以區分,但比較傾向使用「全球暖化」,而科學家及政策社群則多使用「氣候變遷」,值得注意的

是,國際政策社群對於氣候變遷的定義並不相同。(註2)   多數民眾獲得有關氣候變遷風險的科學知識來自傳播媒體,並以新聞報導作為最主要的科學資訊來源。在媒體產製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報導過程中,受社會結構、政治及社會行動者的影響深遠。根據媒體社會學(Media Sociology)、新聞社會學(Sociology of Journalism)理論,傳播媒體對於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再現(representation)及產製(production)與新聞守門人(gatekeeper)、媒體社會次系統、媒介框架(frame)、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以及消息來源等影響因素密切相關。  

 在新聞產製過程中,守門人把關資訊品質,使其最終成為「新聞」。而守門人的新聞價值與社經背景必定影響新聞選擇與產製。學者將新聞守門人研究分為:個人、傳播常規、組織、機構、社會等五個層面。(註3)新聞媒體作為社會當中的一個次系統,影響其運作的其他次系統包括生產次系統、運銷次系統、閱聽人、廣告商、廠商、政府管制機構、自願性團體及立法機構。在發生人為、天然災害、社會變革與衝突時,傳播媒體會成為民眾最主要的消息來源,此時新聞媒體傳播的巨大影響力將更加突顯,且個人、團體、組織及社會系統對於傳播媒體的依賴程度亦會加深加劇。(註4)除了消息來源,媒體再現與建構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過程,亦受到媒介(組織)框架與個

人(成員)框架的影響。(註5)此外,機構化(institutionalized) 消息來源、消息來源的商業基礎(financial base)、消息來源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等三元素對於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再現與產製亦有長足影響。(註6)   事實上,我們所認知與理解的社會真實多是媒體所再現與建構的媒介真實。媒體藉由守門過程,以選擇、重組、排除及改寫等方式再現社會真實。以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為例,傳統大眾傳播媒體與網路社群媒體扮演風險溝通、議題管理及危機傳播過程中的關鍵角色,重要功能包括溝通、政治、資訊、協助、情感療癒及維護社群意識。(註7)由於民眾理解氣候變遷的科普知識主

要來自媒體,大眾媒體須將科學資訊轉化為公眾理解的語言、文本及影像,傳遞給地理及文化相異的公眾接近使用。網路社群與普羅大眾亦可透過接近使用網站、社群媒體、串流媒體、行動媒體等各類新興媒體科技(emerging media technologies),增進對於氣候變遷科普知識的理解,或進行人際串聯,以進一步訴諸實踐;亦可透過互動媒體科技,針對政府因應氣候風險與危機管理的政策與作法提出評論。綜觀全球各地環境組織的社群媒體,對於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管理與危機傳播多能發揮極大作用,此現象相當值得探究。   從傳播效果的理論視角觀察,在氣候變遷議題上,中外研究文獻多使用媒介框架(media framing)

與議題設定作為理論架構。除了探討傳統媒體對於氣候變遷的議題設定功能,亦探討新舊媒體之間的跨媒體議題設定效果。相關研究文獻亦試圖瞭解不同媒介框架策略對於來源屬性不同的閱聽人之影響效應,或探討增進公眾理解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有效媒介框架,以及提高閱聽人採取氣候行動的框架效能。值得注意的是,長久以來位於世界系統中心的西方主流傳播媒體,持續扮演主導與設定全球各地氣候變遷風險議題框架與論述建構的角色。   全球在21 世紀初進入Web 2.0 時代,互動媒體科技與新興媒體平台迅速發展,這些新興媒體科技具備互動性、常駐性、易蒐尋、更新速度快、超連結、延伸閱讀的科技能供性(affordance),能夠提升氣

候變遷風險議題的溝通對話及行動參與。時至今日,傳統大眾傳播媒體(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電影、紀錄片)與新興媒體科技(網站平台、社群媒體、串流影音媒體、行動媒體)共同產製媒介框架與敘事,並且設定、再現、建構及詮釋氣候變遷風險議題。這些具備不同科技能供性的傳統大眾傳播媒體與新興媒體科技,均扮演為人類守望環境、聯繫與警示,以及說服人類改變既有認知、態度與行為的風險傳播關鍵角色。在人類世(Anthropocene)時代的今日,全體人類已逐漸覺知地球母親(Mother Earth)對於人類行為的反撲,因應與解決氣候風險與暖化危機,人類沒有躊躇悲觀的權利,時間上也已刻不容緩。   另一方面,探討媒體再

現、建構與產製氣候變遷議題時,不能忽略影響議題走向最深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及其歷年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聯合國是當今世界主權國家之間最重要的聯繫橋梁與對話平台組織。1992 年,世界各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會,擬定《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後於1995 年3 月28 日到4 月7 日在德國柏林召開UNFCCC 第一次締約方會議(COP1),其後於1997 年頒布《京都議定書》(The Kyoto Protocol),揭開聯合國主導氣候變遷與全球暖

化議題之全球各國協商與風險溝通的序幕。2009 年於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第15 次締約方會議(COP15/CMP5)中,各國積極討論《京都議定書》於2012年到期後的新協定,後於2015 年的第21 次締約方會議(COP21/CMP11)達成《巴黎氣候協定》(The Paris Agreement),並於2016 年11 月4 日正式生效。《巴黎氣候協定》決議各國致力在2030 年以前達成限制全球升溫攝氏1.5 度為目標,並在2050 年以前達成全球全面淘汰燃煤發電的訴求。   檢視聯合國主導世界各國共同減碳抗暖化的重要協定有二,即1997 年的《京都議定書》及201

6 年的《巴黎氣候協定》。在全球各界普遍認為氣候變遷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同時,全球暖化懷疑論與氣候變遷否定說亦甚囂塵上。以全球整體排碳量數一數二的美國為例,民主黨的前美國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在1998 年簽署《京都議定書》,但共和黨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alker Bush)於2001 年上任不久後即宣布退出。民主黨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於2016 年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共和黨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017 年上任後不久也宣布退出。顯見美國長久以來兩黨政治極化(political polarization)的歷史共業,是造成全

球暖化支持論者與懷疑/否定論者之間意識形態相持不下的主因。反觀台灣,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的媒體報導多取材或應和西方主流媒體主張的「人為氣候變遷」論述立場,氣候變遷懷疑論則是在非主流的新興媒體上較常出現。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本書集結筆者2010 年至2020 年期間發表的研究成果,各章研究主題聚焦在人為氣候變遷議題的媒體再現與風險傳播,理論架構分別為:   第一章:消息來源、新聞守門人   第二章:媒介框架、新聞產製   第三章:風險溝通、社會建構論   第四章:媒介框架、論述分析   第五章:消息來源、媒介框架   第六章:議題設定、論述分析   第七章:風險溝通、敘事理論   全書各章

採用歷時性縱貫研究與共時性橫斷研究方法蒐集資料,並透過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論述分析、敘事分析及深度訪談等量化、質性研究方法,探討國內外媒體針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媒體再現與風險溝通,以下綜合學者見解,分述本書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完整內容請見《氣候變遷:媒體再現與風險傳播》序章《導論:研究背景、理論與方法》   註1. Jensen, K. B. (2010). Media Convergence. The Three Degrees of Network, Mass,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8.

  註2. Whitmarsh, L. (2009). What’s in a nam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warming”.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8, 401-420.   註3.Shoemaker, P. J. (1991). Gatekeeping. Newbury Park, CA: Sage.   註4. DeFleur, M. L. & Ball-Rokeach, S. J.

(1989).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註5.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註6. Schlesinger, P. (1990). Rethinking the sociology of journalism: Source strategies and the limits of media-cen

trism. In Ferguson, M. (ed.), Public Communication: The New Imperatives (pp. 61-83). London, Sage.   註7. Macias, W., Hilyard, K., & Freimuth, V. (2009). Blog functions as risk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during Hurricane Katrina.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5, 1-31.

社會企業財務規劃與管理

為了解決縱貫研究橫斷研究的問題,作者陳燕慧 這樣論述:

根據2020年之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調查,營運虧損者37.4%、損益兩平者29%、營運有獲利者約27.9%、未回答者5.7%,且有67%社會企業曾經尋求資金之協助。社會企業係以創新和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需求,被賦予兼具社會與經濟目標期待,但由於多為非營利組織轉型企業化和小型企業,資源和營運管理能力較不足,面臨諸多營運挑戰和資金匱乏而難以繼續營運;社會企業應如何做好財務策略規劃與邁向永續經營的目標,乃本研究之主要動機。檢視國內相關文獻與研究,較少從財務面探討社會企業之財務規劃管理與永續經營之研究,故本研究從財務的面向探討國內社會企業之財務現況、問題與挑戰、以及財務對策。為確切了解國內社會企業財務的

情況與問題,進行社會企業財務表現之分析;首先經由文獻探討的過程,歸納社會企業之營運特性,再展開相對應的財務規劃與管理重點,並以財務關鍵指標與繼續經營預警指標作為衡量基準;接著再對各個案以縱貫面研究分析,及進行不同個案之橫斷面比較分析。分析資料為2015年至2019年社會企業之財務數據,分析獲致重要的研究結果與發現,包括社會企業財務資訊揭露之透明度情形、社會企業經營主要的財務問題。最後則以損益平衡點要素分析,進行各研究對象的損益平衡點分析,經由實證方式產出社會企業財務規劃與管理的重點。本研究綜合實證和理論,提出研究結果與發現,最後提出三項建議:(一)社會企業為達永續經營,應依其所處生命週期因應不

同的財務策略;要具備安全的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應控制負債比率在60%以下,流動比率100%以上。(二)社會企業大部分屬於小型營收規模,應用損益平衡點和成本效益分析原則,讓社會企業可持續營運發展,並發揮社會影響力。(三)社會企業由於資源有限但社會需求多元之特性,為達社會企業雙重底線目標,在評估與執行財務決策時,應用「影響力指標:SROI」與「財務指標:財務結構、損益平衡點」矩陣於財務可行性決策及日常營運管理,為組織創造最大的社會價值。

就業追蹤資料庫系統優化與推廣應用規劃工作計畫 ILOSH109-M315

為了解決縱貫研究橫斷研究的問題,作者吳慧娜,林詩騰,黃冠傑,梁德馨,杜佑維,陳泰達 這樣論述:

  就業追蹤資料庫系統Career Trace Application Database為應用勞就保行政資料重新解構、萃取,透過導入縱貫性研究法(longitudinal research)及橫斷面時序分析法(cross-sectional and times series analysis)進行資料庫儲存。本計畫應用SQL server與COGNOS、MODELER等大數據分析工具軟體完成建置。

創傷後壓力症狀與創傷後成長的社會人際因子:燒傷倖存者的四波縱貫性研究

為了解決縱貫研究橫斷研究的問題,作者林筱純 這樣論述:

背景: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是燒傷倖存者常見的心理疾患,可能影響個體的心理適應,然而亦有高比例的燒傷倖存者報告創傷後成長 (posttraumatic growth [PTG])。PTSD的社會人際模型 (Maercker & Horn, 2013) 主張創傷後心理適應可能受社會他人的反應影響—例如社會支持與知覺社會汙名,但目前尚無縱貫性研究同時探討兩者對燒傷心理適應的影響。此外,社會支持與創傷後壓力症狀 (PTSD symptoms [PTSS]) 兩者在時序上具相互影響關係,社會因果論主張社會支持影響後續心理適應;社會

選擇論主張心理適應影響後續社會支持,但上述關係在燒傷患者中尚待檢驗。因此本研究目的有二,其一在於探討社會支持與知覺社會汙名是否預測後續燒傷相關PTSS與PTG,其二在於檢驗燒傷患者中的社會支持與PTSS之時序變化關係。方法:研究參與者為77位台灣某醫院燒傷中心的入院燒傷成人患者。平均41.73歲(SD = 11.98),男性佔68.8%,平均體表燒傷面積17.4%(SD = 15.42),平均住院26.27 天(SD = 20.46)。本研究採前瞻式縱貫設計,參與者於燒傷急性住院期、燒傷後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填寫問卷。本研究採用階層回歸分析與交叉延宕分析進行檢驗。結果:(1) 橫斷性與未控

制基線結果的縱貫性迴歸分析皆發現知覺社會汙名正向預測後續燒傷相關PTSS,社會支持正向預測後續燒傷相關PTG;(2) 在控制基線結果後,縱貫性迴歸分析顯示知覺社會汙名與社會支持對後續創傷後適應不具顯著預測效果;(3) 三波交叉延宕分析(3, 6 ,12個月)未發現社會支持與燒傷相關PTSS之間具有顯著交叉延宕效果,但兩波交叉延宕分析(3與12個月)則發現社會支持顯著負向預測燒傷相關PTSS。結論:知覺社會汙名與社會支持可能影響後續燒傷心理適應。然而由於PTSS及PTG兩者的高時間穩定性,社會支持及知覺社會汙名在控制基線結果後的影響效果無法顯著。社會支持與燒傷相關PTSS之間的三波交叉延宕效果不

顯著可能與樣本數、追蹤時長及追蹤間隔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