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 升值 匯兌損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美元 升值 匯兌損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崔龍植寫的 誰能打贏匯率戰爭?徹底掌握匯率,預測全球經濟循環 小國也能邁向世界經濟霸權之路 和李家緯的 做個積極的外匯投資人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其他電子》可成上季匯兌損失27.86億元EPS僅0.4元- 財經也說明:單季營業利潤率達20.4%,季減1.6個百分點,年增1.4個百分點。去年年第四季新台幣對美元升值近4%,導致業外匯兌損失27.86億元。受營收減少及匯兌損失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漫遊者文化 和財信出版所出版 。

國立中央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周冠男所指導 林淑娟的 台美匯率變動對我國企業之影響及其因應對策 (2009),提出美元 升值 匯兌損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匯率、外匯風險、衍生性商品。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邱慈觀 所指導 黃鋆澄的 高避險成本下之出口廠商遠期外匯避險策略研究 (2006),提出因為有 避險策略、海關三旬匯率、避險成本、匯率風險管控、遠期外匯契約的重點而找出了 美元 升值 匯兌損失的解答。

最後網站亞洲國家貨幣貶值引發債務風險則補充:... 美元計價的債務負擔加重的擔憂浮出水面。顯示債務違約擔憂程度的信用違約互換(CDS)費率在多國出現上升。由於投資者對匯兌損失提高警惕等原因,亞洲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美元 升值 匯兌損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誰能打贏匯率戰爭?徹底掌握匯率,預測全球經濟循環 小國也能邁向世界經濟霸權之路

為了解決美元 升值 匯兌損失的問題,作者崔龍植 這樣論述:

  外匯存底高其實不一定好?貨幣升值、物價上漲馬上跟著來  匯率暴跌,現有的外債會立刻增加上億的匯兌損失,痛上加痛  且讓韓國的葛林斯潘崔龍植帶你看穿匯率戰爭!   匯率撼動經濟,洞悉匯率者掌控經濟。  沒有槍枝和大砲的世界大戰已經開打!  匯率戰爭到底在爭奪什麼,誰在背後操縱,誰會是最後贏家?  本書兼顧專業及普通民眾,填補了匯率知識普及性的空白,  是不可不讀的經濟大書。  投資人必看,想了解世界經濟、想預測世界霸權必看!   台大國企所博士候選人呂益丞 審訂   徹底洞悉匯率戰爭真相。看小國如何身段靈活、經濟扶搖直上;  大國為何深陷景氣泥淖,一蹶不振。  下一次全球經濟循環,誰是最後贏

家   「無法參透經濟未來的經濟學是『死的』經濟學」,了解匯率就能了解經濟,瞭解經濟才能預測未來趨勢。   匯率的波動不只受投資客影響,更反映了一國的成長潛力及國際競爭力。金融危機降臨前,一定會先出現匯率狂跌不止的預兆,隨之外匯存底枯竭,一國面臨破產危機。匯率戰爭到底在打什麼?並非只是政府捍衛家園,抵禦熱錢進攻而已,早在幾百年前就開打的戰爭,各國展現經濟實力、角逐世界經濟霸權都在匯率這個戰場上。   小國地窄人稀,缺乏豐富天然資源,但憑藉經濟實力,得以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甚至領先群雄。韓國在二戰後經歷近十次金融危機,曾因面臨破產邊緣,獲得IMF近六百億、史上最高的援助貸款,卻也在短短數十年間轉

黑為紅,在他國成長減緩的時候,經濟仍扶搖直上,其中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反觀日本二戰後受到美軍協助,迅速恢復國力,經濟實力強盛到令歐美各國備感威脅,又如何落入長達20年的景氣衰退而不可自拔?以上兩者的答案都是匯率。   本書作者崔用植,曾被譽為韓國的葛林斯潘,不只精闢解析了這些案例,更帶領我們縱觀全局。匯率不只是經濟指標,更能推動景氣,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了匯率與經濟興衰的每一項連動關係,也藉由幾百年來的案例,一一說明強權提升自身經濟成長,如何運籌帷幄,善用匯率對策。   通過此書,讀者可以更為深入地理解外匯市場,對匯率波動的預測力也會大大提高,並且不在外匯市場蒙受損失,賺取更多的財富。 作者簡介

崔龍植   韓國經濟學家,被譽為韓國的「葛林斯潘」。   2005年8月,韓國總統盧武鉉表示:「幾年前有個叫崔龍植的人曾像預言家一樣預言過,現在都應驗了。把他的理論找出來給我。」   作者致力於經濟學革命研究40餘年。1991年出版《思想和經濟學的危機》一書,深入解析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後,又出版了《大韓民國生存經濟學》(2006)和《賺錢的經濟學》(2008),提出了經濟學的新模式,以及《大韓民國生存速度》、《謊言經濟學》、《通曉統計就能看到錢》和《經濟病理學》等書。   作者以準確的經濟預測見稱,被已故的Shinkyu Yang博士(前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譽為「韓國的葛林斯潘」。他曾

任韓國大統領職引受委員會行政官和國會政策研究委員(貸款普及),但從未忘記過自己是個經濟學者。 譯者簡介 朴蓮順   韓文專業譯者。 序台灣版序一、為什麼匯率如此重要?──人人都受匯率影響 1—1 景氣亮紅燈看匯率就知道  1—2 金融市場的信貸不暢也因匯率而起 1—3 匯率決定一國經濟興衰  1—4 現在正是匯率戰爭的時代 二、匯率如何運作?又由什麼決定?──國家的國際競爭力與成長潛力 2—1 資本帳和經常帳決定匯率波動  2—2 資本帳由成長率、利率和匯兌收益等決定  2—3 價格競爭力決定經常帳  2—4 品質競爭力也決定經常帳  2—5 國際競爭力和成長潛力由什麼決定?  2—6 經

濟的惡性循環和良性循環  2—7 成長潛力和國際競爭力如何推斷?  2—8 廣義的匯率戰爭 三、匯率戰爭其來有自──世界經濟霸權的遷移史  3—1 蒙古,第一個經濟霸權國家  3—2 匯率戰爭之始  3—3 指南針、印刷術、火藥及歐洲的崛起  3—4 義大利城市國家的崛起與衰落  3—5 葡萄牙和西班牙奪取經濟霸權  3—6 西班牙的繁榮與衰落  3—7 荷蘭經濟霸權的獲得與衰落  3—8 法國的挑戰與失敗  3—9 英國經濟霸權的統治與衰落  3—10 德國的挑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3—11 美國經濟的崛起 四、匯率政策成敗的典型案例──當代最重要的三個範例:英國、法國、日本 4—1 英

國,因高估英鎊價值而失去的十年  4—2 法國,隨著匯率政策亦笑亦哭  4—3 世界經濟大蕭條與各國的匯率政策  4—4 二次大戰後的匯率政策與全球景氣復甦  4—5 1970年代以後美國的匯率政策  4—6 日本經濟超長期繁榮的秘密  4—7 國際收支順差是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先兆  4—8 日本經濟為什麼會發生長達二十年的停滯? 五、小國也能藉由匯率政策強勢崛起──韓國 5—1 金大中政權,危機說中的輝煌發展  5—2 盧武鉉政權,錯誤評估的經濟成長潛力  5—3 李明博政權的國際競爭力和成長潛力 後記 台灣版序   台灣經濟在20世紀後半,經濟持續成長,其速度之驚人連已發展國家也備感威

脅。然而不幸的是,進入21世紀之後,卻呈現遲滯的狀態。尤其是2008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為0%,而2001年與2009年甚至為負成長。經濟專家通常認為是由於全球經濟困頓導致台灣景氣蕭條,但這只說對了一部分。因為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從1990年代後期便已呈現頹勢,進入2000年後最多也只上升到4~5%左右,因此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滑落的根本原因並非單單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   台灣經濟曾經被推崇猶如飛龍在天,為何腳步開始變得遲緩呢?是因為成長潛力下降的關係嗎?不!台灣經濟的成長潛力仍舊屬於世界頂尖的水準。在開放經濟中,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超越成長潛力的話,一般來說,國際收支會先呈現赤字。但台灣的經

濟指數在2000年代中總是達到200億美元的盈餘,甚至在2007年達到300億美元,2009年更超過400億美元的驚人數字。由此可知,台灣隨時都能寫下更驚人的成長率。那麼,到底問題在哪裡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匯率戰爭敗北的關係。   事實上,過去台灣的經濟政策可謂為模範。1998年,在東亞各國因國際收支惡化,面臨外匯存底枯竭的危機之際,台灣的經濟收支仍保持盈餘,並未陷入外匯危機的深淵中。匯率也呈現不亞於任何國家的穩定態勢,避免了如韓國近來所遭受的嚴重經濟動盪。從這點來看,台灣的經濟政策值得高度評價。   然而,台灣當局卻忽略了一個事實,也就是圍繞著匯率的戰爭正悄悄而緩慢地進行著,而其破壞力十分

驚人。歷史上類似的案例太多了,譬如二次大戰前,法國便已經嚐受過這樣的失敗。法國的經濟困窘到了只能眼睜睜看著德國再度武裝上陣,卻束手無策的地步。台灣在20世紀末開始,經濟成長率也持續下滑,如今到了僅僅是6%的成長,也該給予高度評價的境地。   經濟專家通常會認為,愈邁向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率就會逐漸降低,但這是錯的。因為某些國家仍舊能在國民平均所得超過2萬美元之後,年平均成長率長期維持在9%以上。事實上,愛爾蘭的國民平均所得在1980年代末期才不過八千多美元,但在這波全球經濟危機前,已逼近5萬美元,長期延續了經濟繁榮的盛況。當然,現在愛爾蘭也飽受嚴重的金融危機,但國民平均所得能維持在4萬美元左右

的水準,仍足以自豪。   觀念上是對的事情,放到現實來就不見得是對的,這種例子多如牛毛。從我們的眼中來看,太陽繞著地球轉,但事實卻是地球繞著太陽轉。乍想之下,經常收支盈餘越多越好,但實際上,卻不見得是件好事。經常收支盈餘過多,反而會危害經濟成長。   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攝取營養,但營養過多,便會造成肥胖,引發各種慢性生活習慣病。營養不足會引發急性病症,營養過多則會造成慢性疾病。同樣地,經常收支赤字會引發所謂外匯危機的急性病症,而經常收支盈餘過多則會造成所謂長期低成長的慢性疾病。最近韓國也因為國際收支盈餘過多,而重蹈台灣的覆轍。日本早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差不多20年的漫長時間裡,都陷在經濟低

迷的困境當中。台灣、韓國、日本如今都應該跳脫低成長的軌道,再度走向經濟大躍進才對。   從全球經濟史來看,在匯率戰爭中敗北的國家,無一例外會走向衰退。相反地,在匯率戰爭中勝利的國家,則會走向繁盛,甚至掌握經濟霸權。我竭誠地盼望,包括台灣在內的東亞諸國,均能在匯率戰爭中獲勝,久享繁榮。當然,匯率戰爭絕非簡單,從決定匯率的機制開始,就很複雜。由一國的國際競爭力與成長潛力,最終可決定匯率的機制這件事,更是令人費解。而帶動一國經濟繁榮的匯率政策方向,也非輕易就能作出判斷。   雖恐不足,但我仍希望本書能對我們在匯率戰爭中邁向勝利,有所助益。希望台灣與韓國一同再度登上經濟高度成長的軌道。也希望這本書能讓

更多人培養解讀未來經濟趨勢的能力,避免損失,並獲致更大利益。 2010年12月崔龍植 .序常常有人問我:「今後匯率是升還是降?」應該是因為我曾對匯率的升降做出相對準確的預測。每當被問及此事時,我都會熱情地予以答覆,但不論我如何詳細地講解匯率浮動的緣由,人們卻很難耐心傾聽,因為大部分人連匯率浮動的基礎理論都不了解,甚至有的經濟專家或外匯市場投資者也是如此。匯率浮動的原理並非可以簡單予以闡明的,這讓我很鬱悶。匯率浮動對企業和個人的經濟生活產生很多的影響,也會使韓國經濟遭受重創。2008年夏,韓國經濟突然被「外匯危機說」所籠罩。如果再次面臨外匯危機,韓國的外匯流動性會梗塞,匯率會再次驟升,於是人們

紛紛忙於購買美元,而僅僅在幾個月內,匯率就從900韓元暴漲至1500韓元。政府開始動用外匯存底以穩定匯率,實際上,外匯存底已經減少了600億美元,在此期間,眾多外國金融公司已將韓國外匯存底中的逾350億美元席捲而去。韓國國民血汗掙得的外匯就這樣白白流入了外國人手中。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呢?我留心觀察2008年以來的外匯市場狀況,發現韓國國內的外匯市場投資者、外匯專家以及經濟專家們對匯率浮動的規律一無所知。實際上,韓國國內外匯市場投資者在韓元匯率低時賣出美元,韓元匯率高時買入美元,這麼作當然只會遭受重大損失,甚至連政府當局也是如此。相反地,外國投資者在匯率低時買進,匯率高時賣出,獲

利豐厚。如果我們能完全了解匯率浮動的運行規則,就不會發生這類悲劇。只要能正確理解匯率浮動,國民在外匯市場上多少可以預防投資失利,也可以阻止寶貴的國家財富白白流向海外。更何況,了解匯率浮動可以判別國家的未來走勢。從歷史上來看,在匯率升跌上應對得當的國家會欣享繁榮,反之則走向衰落。這一事實,藉由日本等世界多個國家的歷史得以昭示。因此,我將此稱之為「匯率戰爭」。實際上,贏得「匯率戰爭」的國家不僅能夠達成經濟繁榮,還可以掌握世界經濟霸權,而在「匯率戰爭」中敗北的國家則步入衰退之路。為了在匯率戰爭中遊刃有餘,我們得要正確地理解匯率浮動的規則。而匯率是由什麼決定呢?當然是由國際收支來決定。國際收支呈順差,

匯率就下降;國際收支呈逆差,匯率就上升。不過,國際收支又分為經常帳和資本帳。其中,經常帳由國際競爭力決定,資本帳由成長潛力決定。國際競爭力提升,經常帳就會好轉;成長潛力提升,資本帳就會好轉。簡而言之,國際競爭力和成長潛力決定了匯率的浮動。國際競爭力和成長潛力提升,匯率就會下降,相反,匯率就會上升。

台美匯率變動對我國企業之影響及其因應對策

為了解決美元 升值 匯兌損失的問題,作者林淑娟 這樣論述:

我國為一小型又高度開放的國家,對外貿易為我國經濟發展之命脈,2004 年起出進口佔國內生產毛額已超過1 00%。隨著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的腳步,對於貿易依存度極高的國家而言,匯率變動對國內企業影響甚鉅。在面臨複雜的國際環境及外匯曝險情況下, 我國企業應如何在多變的環境中生存? 本文將從經濟面、非經濟面探討影響匯率變動的幾個因素、並以影響匯率變動的總體經濟因素:國際收支、物價指數(CPI)、利率(RD)、經濟成長率、外匯存底等因素, 應用實證研究來探討上述經濟因素對台幣兌美元匯率之關聯性, 提供企業以簡單的數據掌握匯率變動之趨勢, 使企業能採取適切的避險措施進而預防企業的獲利性因匯兌損失而被稀釋

。實證結果發現, 若台灣的國際收支淨額增加、台灣利率高於美國的利率、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高於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台灣的外匯存底增加將促使新台幣升值; 若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高於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將使新台幣貶值, 均與經濟理論相符。並以實例介紹企業最常用的匯率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工具, 提供企業更多元的選擇。

做個積極的外匯投資人

為了解決美元 升值 匯兌損失的問題,作者李家緯 這樣論述:

積極的外匯投資人:全球化時代資產加分的最佳工具◎外匯與股票有何不同?◎搞懂升值、貶值◎外匯投資報酬DIY◎漢堡也能用來評價匯率!◎5大熱門外匯投資工具解密◎7種主要貨幣的現況與展望  「外匯」或「匯率」看起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連度甚低,但以目前台灣人普遍藏富於海外的理財方式來看,匯率每跳動一個基本點,影響的財富至為可觀。雖然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班、PIMCO債券基金經理人葛洛斯等,都認為不可能準確預測匯率價位,但透過一些簡單的方法,匯率變動的趨勢方向卻是可以掌握。一旦有了匯率方向,對投資人的理財布局可以說是如虎添翼。作者以簡單的外匯理論,結合在外匯市場的實際操作經驗,將本書分成七個章節,

依序介紹:  ◎基本功夫的修練:介紹外匯市場的形成、匯率的報價、如何計算外匯報酬。  ◎紮實的理論分析:包括影響外匯市場長短期基本面、心理面等變數探討,以及政府政策對匯率的直接、間接影響。  ◎熱門外匯投資工具:針對市場上熱門的外匯投資工具詳細解讀優缺點。  ◎七大貨幣特色簡介:各國的經濟概況、政府政策、匯率展望等條件,剖析市場上常見的七大主要貨幣特色。作者簡介李家緯  台灣證券分析師,英國曼徹斯特管理學院碩士,畢業論文曾與指導教授聯合發表於《亞洲經濟學人期刊》。作者在金融市場的經歷長達10年,負責貨幣市場、固定收益、外匯市場,以及總體經濟分析等交易與研究工作;並曾於上海金融機構擔任投資工作,

具有中國銀行同業間交易員執照,目前擔任國內金融機構總體經濟及外匯策略分析師。

高避險成本下之出口廠商遠期外匯避險策略研究

為了解決美元 升值 匯兌損失的問題,作者黃鋆澄 這樣論述:

在台灣經濟成長過程中,近二十年來電子出口廠商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匯率風險對電子廠商之收益影響甚鉅。匯率的波動導致企業的貨幣資產相對呈現加值或減值的現象。台灣的出口又以美元為貨幣計價單位居多數,因此妥善的台幣兌美元外匯風險管理是極其重要。 多數廠商使用遠期外匯契約為匯率避險工具,但近年來由於下列三個原因,導致廠商在避險時諸多猶豫,企業財務長因匯兌損失過鉅,因而去職之事時有所聞:1. 國際熱錢全球流竄,熱錢流入任一國則該國貨幣升值,反之則貶值;以往依據經濟狀況預測貨幣升貶值走勢,雖不一定準確,但至少可以有一套自圓其說的說法,而目前由於熱錢的忽進忽出,匯率走勢的波動性更勝以往,財務人員常常

賣在低點,造成避險比不避險損失更大。2. 美元與台幣利差的擴大,導致避險成本為數年前的好幾倍,因為遠期外匯避險成本是以兩種貨幣利差計算出來,而近三年美國聯準會多次調升利率,相形之下台灣央行調升台幣利率就太謹慎了,導致兩國利差從幾乎相等擴大到約3.6%。3. 廠商由於競爭過於激烈,毛利率亦從數年前之15%上下,陡降到近年之5-10%,相對的避險成本所吃掉的利潤,就讓廠商相當心痛。本研究即在於探討在匯率波動性大,避險成本高,廠商毛利微薄的情況,使用遠期外匯為避險工具時, 是否有某些操作策略的結果,有可能會優於其他的避險策略,以使出口廠商提高淨利。考量避險理論、 風險產生時點、 風險部位金額、風險

期間, 設計出四種避險策略,以虛擬情境方式,從近五年的美元對台幣匯率的歷史資料, 近五年海關三旬匯率, 近五年的台幣與美元各月30天、 60天、 90天避險成本,去推算四種避險策略每一日之避險效果,累計五年結果及各策略結果每一年變化越小越好,來驗證各策略表現,以確認何種策略為較佳策略。 經過驗證後,本研究建議如果出口廠商以遠期外匯作為匯率風險管控的唯一工具,在上述前提下,採取D策略為最佳決策(於出貨當日將1/3風險部位以90天遠匯出售,1/3風險部位在30天後以60天遠匯出售,3/1風險部位在60天後以30天遠匯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