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制勞退基金持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勞退基金持股也說明:根據勞動基金運用局今(2日)公布的資料顯示,新制勞工退休基金的前10大持股包括 ... 舊制勞退基金前10大持股依序為: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台塑、鴻海、兆豐金、大立 ...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王儷玲所指導 鄭美玲的 信託商品於退休理財規劃實務之探討 (2010),提出舊制勞退基金持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退休金信託、所得替代率、退休需求與不足度。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班 陳登源所指導 吳品嫻的 台灣退休基金對股票市場之影響 (2008),提出因為有 退休基金、股票市場、Granger因果關係、向量自我迴歸模型、誤差修正模型的重點而找出了 舊制勞退基金持股的解答。

最後網站勞動基金則補充:勞保基金截至去年12月底統計,規模達7851億元,台積電持股占勞保基金全部股票投資 ... 勞動基金運用局組織法; 新制勞工退休基金; 舊制勞工退休基金;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舊制勞退基金持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信託商品於退休理財規劃實務之探討

為了解決舊制勞退基金持股的問題,作者鄭美玲 這樣論述:

依據國際研究機構之預測,人口老化與少子化是本(21)世紀人類最重大的挑戰,我國在近年生育率下滑的情況下,社會人口老化問題尤其嚴重。本研究基於關切現行社會保險制度與退休金準備,能否支應個人在未來老年時期之醫護照顧與經濟負擔等議題,先敘述國人將面臨日趨嚴重之長壽風險,再引述美國、香港運用兼具財產隔離與專業服務基本功能的信託制度經營管理退休金市場的成功模式,導論政府與企業建立退休金管理制度、個人及早儲備退休金之重要性,希冀喚起國人對儲備個人退休金帳戶準備之重視。本研究架構共分一、緒論;二、基礎理論與文獻探討,涵蓋信託制度、退休金信託計畫與資金運用、國外退休制度探討等;三、我國信託制度退休商品之運用

;四、台灣勞工族群退休需求與不足度分析;五、信託制度退休商品之實務運作個案探討;六、結論與建議共六章。藉由闡述信託制度的特質、功能,與退休金於累積期間資金運用、清償期資金規劃之基礎理論;引申先進國家退休金制度以信託制度結合退休金計畫的成熟實施經驗,本研究以三個實際個案研究,分析我國勞工族群之退休需求與不足度;並就勞工族群潛在之退休金財務缺口所提出之相關建議。在探討個案之退休需求與不足度分析部分,研究之限制有二:一為計算模組係以目前實施之退休金制度為基礎,並假設一單純之通貨膨脹率與排除社會經濟可能之變動因素,如未考慮政府可能進行社會保險政策變革因素。二為在計算過程中,投資報酬率之假設係依照過往之

投資報酬率推估,並採用資產單一投資報酬率之方式計算分析,未能符合現實狀況中,資產投資組合有其各自之風險係數與不同之報酬率情形。本研究報告除提出結論外,並提出以下建議:一、勞工消費大眾在目前之社會保險、企業退休金給付制度無法完全滿足退休需求下,個人應及早另行儲備退休金。二、企業雇主照顧員工、留住優秀人才,可採行額外之勞工退休福利制度。三、主管機關可就退休金稅賦優惠措施、勞保、新舊制勞退三大退休基金經營管理方式適度調整及勞退新制開放勞工自選投資標的等。

台灣退休基金對股票市場之影響

為了解決舊制勞退基金持股的問題,作者吳品嫻 這樣論述:

退休基金的資產配置一直是各基金管理會的重要課題,若將基金只投資在固定收益的債券或是定存,隨著時間的改變,油價、原物料與物價逐年上漲,在低報酬的情況下,不難想像勞工在未來領不到退休金風險將節節上升;股票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投資工具,它擁有高風險與高報酬的特性,而當基金管理會將退休基金投入股票市場時,股票市場在短時間可能無法容納龐大的資金流入,對股票市場的衝擊勢必有一些影響與衝擊。本研究探討退休基金投資於股票市場後,其投資規模的大小會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本研究期間為1999/1/1~2008/12/31共120筆月資料,利用Granger因果關係、向量自我迴歸模型、共整合檢定與誤差修正模型,探

討退休基金持股規模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研究發現在短期股價報酬率與股價波動性較有價格發現的功能外,勞退基金持股規模變動率落後1期對股價波動性有顯著負向影響,而勞保基金持股規模變動率落後第3期對股價波動性有顯著正向影響;然而對股價報酬率皆無顯著影響。在長期,從誤差修正模型中可知當股票市場價格偏離長期均衡時,藉由政府的介入,將退休基金增加投入市場時,除了促使偏離的價格回到長期均衡關係外,亦能減少股市的波動。本研究的研究結果除了對政府藉用退休基金促使股票市場穩定的政策,提供一個明顯的實證結果,也可提供投資人長期投資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