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琪斐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范琪斐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范琪斐寫的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限量簽名版):十三組在家與國之間往復的真實故事 和范琪斐的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十三組在家與國之間往復的真實故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黑體文化 和黑體文化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法律學系 黃宗旻所指導 鍾和耘的 大麻去汙名化之研究 (2019),提出范琪斐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麻、四氫大麻酚、大麻二酚、大麻合法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林清文所指導 鍾立權的 馬來西亞華裔社會單親媽媽的宗教信仰需求與滿足 (2019),提出因為有 無的重點而找出了 范琪斐的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范琪斐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限量簽名版):十三組在家與國之間往復的真實故事

為了解決范琪斐的的問題,作者范琪斐 這樣論述:

在這裡,我們一起聽見真實的人、真實的故事 范琪斐30多年採訪生涯以來,最喜愛的作品   《說故事的人》入圍2021年《卓越新聞獎》Podcast新聞節目獎, 創造70 萬次收聽,2022年第一季編輯成書,圖文並茂, 收錄30張插畫與近50張照片,13組人物故事躍然紙上。     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怎麼生活、怎麼思考、經歷了什麼?這些面向的問題,《說故事的人》在不同的受訪者身上感受到解答。《說故事的人》第一季編輯成書,講了十三組不同的人、不同立場的故事,讓有著精采故事、不被一般主流媒體青睞的人,有說出自己故事的管道。     這些小人物、日常生活的故事,不希望讀者用理性來「判斷是非」,而是期

待用心細細「體會」,不同人面對不同的人生,選擇了什麼樣的抉擇與立場。     也許你會說這是別人的「故事」,但許多個故事串起來,這就是屬於「我們的故事」,用理解取代劃分你我,每個人的故事,都可能是你的故事!我們當代的故事,它不一定像童話有套路,卻無比真實。      「她的提問循序漸進,看似無招,卻都溫柔地正中要害。」──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接受愛的人,同時也可能是受傷害的人。   這些說故事的人,往往回不了真正的家,總是在療傷的路上。     第一個故事,疫情下的人,有的人關在家,親朋好友都不在身邊,家給人的親密感,被重新定義;有的人住加護病房,家人不願意隔離入院照顧

長者,只剩下外籍幫傭願意。     第二個故事,全球化流動之下,外籍幫傭不僅照顧老人,也照顧小孩,然而時間一到便要離開,多年來小孩已把她認作第二個媽媽,這份分離焦慮影響了此後成長的人生。     第三個故事,台灣早年家庭之中小孩成員眾多,很多社經地位不佳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出去當養子養女,孩子來回在寄養家庭與原生家庭之間,兩邊的爸媽可能把他忘掉了,但他從未忘記。     第四個故事,遇到不負責任的父輩,甚至讓自己成為乞丐,孩子對家長的尊敬與失落,如何幻化成為他自己成長的動力,他又如何看待這樣的家庭?     第五個故事,一個家裡,可能不只一個人受傷,因為家內性的侵害,可能受害者不只一個人,當傷害以

愛為名,要如何走出來這樣的重重陰霾?     第六到第八個故事,從家的暴力,放大到國家的暴力,白色恐怖時期,不僅冤案頻傳,無法給予歷史正義,而受害者的心理創傷,還可能變相影響自己的下一代,這樣的歷史創傷與代間創傷,療傷之路該如何走下去?     第九個故事,國家暴力從台灣的故事轉往西藏,中共軍事統治鎮壓,許多藏人因為抗暴而流亡異鄉,面對跟原鄉親人的分離與重逢,台灣雖是他鄉,已是故鄉。     第十個故事,同樣是流離與逃亡,港人的際遇也不單純,書店老闆不願出賣名單給中共,在三根菸內的時間決定要挺身而出,將不義公諸於世,然後離港來台。     第十一和十二個故事,是關於捐贈精子與連結海內外血緣家族

的奇特故事,一個身在紐約,卻子嗣成百滿天下的現象,重新定義了人們對於家庭與世界一家的想像。     最後一個故事,回到台北社子島的里長,他是卡在中間的人,卡在都市開發派與反拆遷派之間,這個故事專訪獲得卓越新聞獎提名,可以說是在地關懷與資本開發的辯證下,呼應著全書對於自身家園的愛與傷的重新理解。     新的故事,有待繼續述說,細細聆聽……     「平常有在聽《說故事的人》的朋友應該會感覺到,我們訪問了很多情感上有傷痛的人。我自己訪談的時候常常會哭,很多朋友也說,聽的時候,會跟著掉眼淚。其實《說故事的人》當初在設計的時候,並不是刻意找很悲情的故事,但常常是跟受訪者越談越深的時候,我們跟著他一起

就走進了他心裡很柔軟的那一塊,這常常是他內心最脆弱的地方,但常常也讓我覺得是他最強壯的地方。」──范琪斐     無數個人是「數字」,單一個人則是「故事」。在新聞報導裡,事件中的「人」只是個數字,但當鏡頭聚焦在個人,我們會感受到這個人的悲喜、感受他面臨選擇的取捨,感受一個活生生的人,面對生命而成就自己的「故事」。我們說一個個人的故事,累積起來,就是我們當代的面貌,也是《說故事的人》最感動、也最想留下的價值,留下台灣當代的故事。當代人的故事,就是未來人的珍貴史料。   本書特色     三年多前范琪斐回到台灣,以她在美國三十多年的採訪經驗,籌組「說故事的人」影音團隊,一起探訪深藏在台灣的許多人的

心事,專注傾聽、陪伴與療傷。這些故事隨著范琪斐循序漸進的提問,受訪者打開心房,往往傾訴的是最為內在的創傷。說故事的人誠摯,聽故事的人的耳朵也溫柔。十三組故事編輯成書,造就了台灣眾生相的面目,也別開生面地呈現台灣內在風景的多樣性:有在家庭裡接受愛同時受到傷害的孩子,也有國家暴力下的受害者。這些說故事的人,往往回不了真正的家,總是在療傷的路上。書中也有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的新住民,重新述說自己在外地的故事,因而在這塊土地上,成為台灣這座溫柔島嶼的故事之一。   名人推薦     彭仁郁 專文推薦      王 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創辦人   吳怡農|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李可心|美國台

灣觀測站成員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唐綺陽|占星專家   敏 迪|國際新聞界的天之驕女   許芳宜|國際知名舞者   凱 莉|百靈果NEWS共同創辦人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曾志豪|香港媒體人   楊貴智|法白站長、法客電台主持   詹怡宜|TVBS新聞台新聞部副總經理   鄒宗翰|同志人夫   蔡明亮|國際知名導演   謝哲青|作家、知名主持人       (依姓氏筆劃排序)     「讓別人說出藏在心裡最深處的故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聽過很多專訪,但只有范姊有這樣的魔力,勾出人與人之間最秘密的對話。《說故事的人》是台灣當代非常重要的聲音。它記錄了文化、衝突、

人權與國族。用小人物的故事,照出一整個華人社會的影子。」──敏迪(國際新聞界的天之驕女)     「像個新聞界的搖滾樂手,30年來琪斐未曾停留在過去的美好,她超越自己的方法是透著更濃的人味,更貼近地表的真實,以其獨特的敍事口吻,向我們投遞一個又一個屬於這個時代重要的故事,這樣的搖滾值得喝采和支持。」──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唯有真實的故事,才有帶動我們共同思考的強大動能。」──謝哲青(作家、知名主持人)     「琪斐近年來在國際新聞上的表現,是台灣新聞界最大的驚喜!有幸交會,更感覺到她的人格魅力,她是典型九宮人,有理想又聰慧,而且在自媒體時代,也能華麗轉身,巧妙跨界,滿足大

家知的渴望。衷心向大家推薦《說故事的人》,除了好故事,還有好觀點,你不能錯過!」──唐綺陽(占星專家)     「在法國求學、工作、生活的八年多裡,除了書本,Radio France-France Culture(法國廣播公司文化頻道)可以說是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糧。我回到台灣十多年,一直殷殷期盼台灣廣播界的文化土壤能長出足以滋養心靈,幫助我打開心靈複眼,看見生命多樣性的節目。在眾多podcast節目中異軍突起的《說故事的人》,幾乎像是我非常喜歡的兩個法國文化廣播節目“Les Pieds sur terre”(腳踏實地)和“A voix nue”(裸聲直說)的合體。期待學姊帶領的優質專業團隊能繼續

發掘散布在台灣諸島,更多被掩蓋、忽視或遺落的生命故事。」──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范琪斐的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外媒採訪鄭州水患 卻遭包圍痛斥「抹黑」
民粹主義席捲全球 新聞自由如何維護?

🔔 🔔 🔔

移工遭「禁足」 該怎麼兼顧防疫與人權?
失聯移工逾5萬人 如何避免成為防疫破口?
「洗工」頻傳 政府擬祭新法規範 合理嗎?

🔔 🔔 🔔

《#斐姨所思》每週二晚間7點30分,在《#范琪斐的美國時間》臉書粉絲團、#范琪斐 YouTube官方頻道、Clubhouse同步直播。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與夥伴們,邀大家一起上線聊聊天,關心國內外重要議題。喜歡我們的節目請別忘了訂閱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喔!

追蹤《#范琪斐的美國時間》掌握全球脈動
👉https://bit.ly/3vG5Nhg
范琪斐 YouTube 官方頻道
👉https://bit.ly/3f6WZvI
《斐姨所思》Podcast
👉https://bit.ly/3j2l8FX


🔔 🔔 🔔


00:00 節目開始囉~
02:53 家中小物分享
04:43 破題:民粹下的新聞自由
06:01 香港回歸後第一面金牌?!
09:03 網友互動|你覺得哪一個奧運項目最好看?!只能選一個喔!-1
11:01 挪威手球代表隊不想穿比基尼褲想穿短褲比賽!
11:57 范姐小物亂入汪汪汪汪汪汪
12:42 各運動項目其實皆有其規定服裝—網球威廉絲姊妹
15:02 網友互動|你覺得哪一個奧運項目最好看?!只能選一個喔!-2
20:14 未來中國不允許開新的補教公司?!
22:42 茉莉花革命後—突尼西亞的民主進程倒退?!
24:16 鄭州事件—城市發展應將極端氣候納入設計

Part 1|由鄭州事件來看民粹下的新聞自由

25:50 主新聞:鄭州連日暴雨
28:23 如果採訪現場記者並非來自德國,而是來自BBC?!
29:01 民粹情況不僅發生在鄭州,也發生在美國?!
34:00 那麼台灣情況如何?

Part 2|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許淳淮╳新加坡學者 伊恩-談疫情中的勞工權益

37:00 主新聞:移工於疫情下的處置狀況
38:42 疫情下台灣對移工的處理政策合理嗎?現在移工們的狀況如何?
42:07 苗栗當時對移工的「禁足令」是有法源依據的嗎?
46:26 台灣政府對移工於疫情期間的處理評價如何?
50:10 新加坡對移工的政策與狀況如何?!
55:45 新加坡如何將人群分類?!
57:15 新加坡又封城了?!原因是KTV高級阿公店?!
58:49 新加坡的移工有疫苗可以打嗎?
59:53 移工沒有選票權益被枉顧,結構性問題如何被解決?
1:03:15 可以借鏡新加坡處理移工問題的哪些優點?
1:04:10 台灣仲介到底在做什麼?與日本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1:08:08 本國人與外國人「打疫苗」的相關資訊落差
1:09:42 為何台灣的仲介常常力有未逮?這樣的狀況為何無法改善?
1:10:16 哪些國家是沒有「仲介」而是直接聘僱外籍勞工的?—韓國
1:12:00 如果不嚴格管理,出現防疫破口怎麼辦?
1:15:36 台灣有沒有好的仲介公司?20年來移工聘僱問題有無改善?
1:18:32 網友反應|討論立場太偏勞工,如何與資方、政府三方保持平衡
1:19:36 逃逸移工造成雇主困擾/如何看待勞動部、勞工、仲介新推出法案
1:24:02 長照問題轉移給移工的現象
1:28:34 若取消仲介,移工比照國內勞工依自由市場機制運作會如何?!
1:30:35 結語

大麻去汙名化之研究

為了解決范琪斐的的問題,作者鍾和耘 這樣論述:

台灣自1955年正式將大麻列為法定毒品至今已有60幾年的時間,對於大麻及其使用者的汙名化隨著警察的緝毒活動,反毒教育、反毒宣導的推廣,以及媒體負面報導的喧染,在台灣光是提到「大麻」2個字就足以招來路人側目的眼光,也因為大麻的相關研究、流通以及應用遭到全面禁止,在台灣人對大麻的印象除了毒品之外幾乎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要為其平反就顯得更加困難,大麻目前仍是多數台灣人不願碰觸的禁忌議題。但縱觀人類的歷史,不論是作為醫療、工業或宗教用途,大麻為人類的文明發展帶來許多助益,被列為毒品反而是近1世紀以來的事情,本文首先聚焦在大麻禁令的起源地-美國,回顧其將大麻入罪,傾全國之力發動「毒品戰爭」卻失敗,近年開

始反思大麻禁令的錯誤,並逐漸解禁的歷程,美國至今已有超過半數的州不同程度的將大麻合法化,借鏡美國經驗,台灣可以避免許多悲劇的發生。另外本文透過對大麻使用者的訪談以及文獻的探討,就大麻的損害性及正面效益進行交互辯證,提供除了「毒品」觀點外的其他視角,剖析使用大麻的利弊得失。最後,在大麻被列為法定毒品的情況下,大麻及其使用者的汙名就不可能洗清,本文認為在台灣要去除大麻汙名的根本解方即為推動大麻合法化。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十三組在家與國之間往復的真實故事

為了解決范琪斐的的問題,作者范琪斐 這樣論述:

在這裡,我們一起聽見真實的人、真實的故事 范琪斐30多年採訪生涯以來,最喜愛的作品   《說故事的人》入圍2021年《卓越新聞獎》Podcast新聞節目獎, 創造70 萬次收聽,2022年第一季編輯成書,圖文並茂, 收錄30張插畫與近50張照片,13組人物故事躍然紙上。     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怎麼生活、怎麼思考、經歷了什麼?這些面向的問題,《說故事的人》在不同的受訪者身上感受到解答。《說故事的人》第一季編輯成書,講了十三組不同的人、不同立場的故事,讓有著精采故事、不被一般主流媒體青睞的人,有說出自己故事的管道。     這些小人物、日常生活的故事,不希望讀者用理性來「判斷是非」,而是期

待用心細細「體會」,不同人面對不同的人生,選擇了什麼樣的抉擇與立場。     也許你會說這是別人的「故事」,但許多個故事串起來,這就是屬於「我們的故事」,用理解取代劃分你我,每個人的故事,都可能是你的故事!我們當代的故事,它不一定像童話有套路,卻無比真實。      「她的提問循序漸進,看似無招,卻都溫柔地正中要害。」──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接受愛的人,同時也可能是受傷害的人。   這些說故事的人,往往回不了真正的家,總是在療傷的路上。     第一個故事,疫情下的人,有的人關在家,親朋好友都不在身邊,家給人的親密感,被重新定義;有的人住加護病房,家人不願意隔離入院照顧

長者,只剩下外籍幫傭願意。     第二個故事,全球化流動之下,外籍幫傭不僅照顧老人,也照顧小孩,然而時間一到便要離開,多年來小孩已把她認作第二個媽媽,這份分離焦慮影響了此後成長的人生。     第三個故事,台灣早年家庭之中小孩成員眾多,很多社經地位不佳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出去當養子養女,孩子來回在寄養家庭與原生家庭之間,兩邊的爸媽可能把他忘掉了,但他從未忘記。     第四個故事,遇到不負責任的父輩,甚至讓自己成為乞丐,孩子對家長的尊敬與失落,如何幻化成為他自己成長的動力,他又如何看待這樣的家庭?     第五個故事,一個家裡,可能不只一個人受傷,因為家內性的侵害,可能受害者不只一個人,當傷害以

愛為名,要如何走出來這樣的重重陰霾?     第六到第八個故事,從家的暴力,放大到國家的暴力,白色恐怖時期,不僅冤案頻傳,無法給予歷史正義,而受害者的心理創傷,還可能變相影響自己的下一代,這樣的歷史創傷與代間創傷,療傷之路該如何走下去?     第九個故事,國家暴力從台灣的故事轉往西藏,中共軍事統治鎮壓,許多藏人因為抗暴而流亡異鄉,面對跟原鄉親人的分離與重逢,台灣雖是他鄉,已是故鄉。     第十個故事,同樣是流離與逃亡,港人的際遇也不單純,書店老闆不願出賣名單給中共,在三根菸內的時間決定要挺身而出,將不義公諸於世,然後離港來台。     第十一和十二個故事,是關於捐贈精子與連結海內外血緣家族

的奇特故事,一個身在紐約,卻子嗣成百滿天下的現象,重新定義了人們對於家庭與世界一家的想像。     最後一個故事,回到台北社子島的里長,他是卡在中間的人,卡在都市開發派與反拆遷派之間,這個故事專訪獲得卓越新聞獎提名,可以說是在地關懷與資本開發的辯證下,呼應著全書對於自身家園的愛與傷的重新理解。     新的故事,有待繼續述說,細細聆聽……     「平常有在聽《說故事的人》的朋友應該會感覺到,我們訪問了很多情感上有傷痛的人。我自己訪談的時候常常會哭,很多朋友也說,聽的時候,會跟著掉眼淚。其實《說故事的人》當初在設計的時候,並不是刻意找很悲情的故事,但常常是跟受訪者越談越深的時候,我們跟著他一起

就走進了他心裡很柔軟的那一塊,這常常是他內心最脆弱的地方,但常常也讓我覺得是他最強壯的地方。」──范琪斐     無數個人是「數字」,單一個人則是「故事」。在新聞報導裡,事件中的「人」只是個數字,但當鏡頭聚焦在個人,我們會感受到這個人的悲喜、感受他面臨選擇的取捨,感受一個活生生的人,面對生命而成就自己的「故事」。我們說一個個人的故事,累積起來,就是我們當代的面貌,也是《說故事的人》最感動、也最想留下的價值,留下台灣當代的故事。當代人的故事,就是未來人的珍貴史料。   本書特色     三年多前范琪斐回到台灣,以她在美國三十多年的採訪經驗,籌組「說故事的人」影音團隊,一起探訪深藏在台灣的許多人的

心事,專注傾聽、陪伴與療傷。這些故事隨著范琪斐循序漸進的提問,受訪者打開心房,往往傾訴的是最為內在的創傷。說故事的人誠摯,聽故事的人的耳朵也溫柔。十三組故事編輯成書,造就了台灣眾生相的面目,也別開生面地呈現台灣內在風景的多樣性:有在家庭裡接受愛同時受到傷害的孩子,也有國家暴力下的受害者。這些說故事的人,往往回不了真正的家,總是在療傷的路上。書中也有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的新住民,重新述說自己在外地的故事,因而在這塊土地上,成為台灣這座溫柔島嶼的故事之一。   名人推薦     彭仁郁 專文推薦      王 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創辦人   吳怡農|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李可心|美國台

灣觀測站成員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唐綺陽|占星專家   敏 迪|國際新聞界的天之驕女   許芳宜|國際知名舞者   凱 莉|百靈果NEWS共同創辦人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曾志豪|香港媒體人   楊貴智|法白站長、法客電台主持   詹怡宜|TVBS新聞台新聞部副總經理   鄒宗翰|同志人夫   蔡明亮|國際知名導演   謝哲青|作家、知名主持人       (依姓氏筆劃排序)     「讓別人說出藏在心裡最深處的故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聽過很多專訪,但只有范姊有這樣的魔力,勾出人與人之間最秘密的對話。《說故事的人》是台灣當代非常重要的聲音。它記錄了文化、衝突、

人權與國族。用小人物的故事,照出一整個華人社會的影子。」──敏迪(國際新聞界的天之驕女)     「像個新聞界的搖滾樂手,30年來琪斐未曾停留在過去的美好,她超越自己的方法是透著更濃的人味,更貼近地表的真實,以其獨特的敍事口吻,向我們投遞一個又一個屬於這個時代重要的故事,這樣的搖滾值得喝采和支持。」──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唯有真實的故事,才有帶動我們共同思考的強大動能。」──謝哲青(作家、知名主持人)     「琪斐近年來在國際新聞上的表現,是台灣新聞界最大的驚喜!有幸交會,更感覺到她的人格魅力,她是典型九宮人,有理想又聰慧,而且在自媒體時代,也能華麗轉身,巧妙跨界,滿足大

家知的渴望。衷心向大家推薦《說故事的人》,除了好故事,還有好觀點,你不能錯過!」──唐綺陽(占星專家)     「在法國求學、工作、生活的八年多裡,除了書本,Radio France-France Culture(法國廣播公司文化頻道)可以說是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糧。我回到台灣十多年,一直殷殷期盼台灣廣播界的文化土壤能長出足以滋養心靈,幫助我打開心靈複眼,看見生命多樣性的節目。在眾多podcast節目中異軍突起的《說故事的人》,幾乎像是我非常喜歡的兩個法國文化廣播節目“Les Pieds sur terre”(腳踏實地)和“A voix nue”(裸聲直說)的合體。期待學姊帶領的優質專業團隊能繼續

發掘散布在台灣諸島,更多被掩蓋、忽視或遺落的生命故事。」──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馬來西亞華裔社會單親媽媽的宗教信仰需求與滿足

為了解決范琪斐的的問題,作者鍾立權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馬來西亞華裔社會單親媽媽的宗教信仰需求與滿足,包括婚姻對她們帶來的影響,宗教信仰能對她們帶來的幫助及意義。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以半結構深度訪談方法蒐集四位單親媽媽的資料,將訪談內容整理後,並以敘事研究中的分析法「整體-內容」及「類別-內容」進行資料分析。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單親媽媽的宗教信仰需求與滿足如下:單親媽媽對宗教信仰的接觸會受到婚姻品質的影響,婚姻的歷程對她們造成實質的影響包括「婚姻不美滿」,「生命低潮與痛苦經歷」及「生活模式的改變」,意即婚姻的不幸觸發了她們對生命意義的不同想法。進而形成她們對宗教信仰需求的產生,具體內容包括「生命際遇與衝擊」,「人生未來的不確定性」及「靈

性的經驗」,在認知上期望信仰能為自己帶來正向的影響,改變困境,而能持續性堅定自己信仰的部分則是她們感受到信仰帶來的助益。最後,研究發現宗教信仰的經驗為單親媽媽帶來的滿足是「正向的心理調適」及「心態改變」,負面情緒能得到適當的調適與滿足。根據研究結果,對單親媽媽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