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副秘書長職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臺灣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春生所指導 李育浩的 中美兩國情報體系之比較研究 (1999),提出行政院副秘書長職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情報、情報體系、國家安全局、中央情報局、比較研究。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行政院副秘書長職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美兩國情報體系之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行政院副秘書長職等的問題,作者李育浩 這樣論述:

情報事務在我國政治科學研究中,一直只是一個很少受到重視的邊際學門,然而情報職司國家之安全,且其常掌握龐大之資源與各種強大之行動與作業,若未能予以適當之規範與節制,輕則不免侵害人民之權益,重則影響國家政府之正常運作,而致成為地下政府,或是難以駕馭之怪獸。故可知政府情報體系在當今的政治體系中,其重要性絕不亞於政治系統中的主要機制,而政府情報體系研究的重要性,更是不下於其他政治研究主題。 對於政府情報體系研究的重要性,就我國而言,似乎更具迫切性。過去,我國情報體系,扮演著「安內」的重要角色,對穩定政權及社會秩序的維護,自有其值得肯定之處,但由於此一龐雜的系統,其組織尚停滯於早期

為因應戰時需求及戒嚴體制的架構,與目前的民主憲政、政治民主化,頗多扞格之處,由此可見,如何改進政府情報體系乃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事情。 誠然任何制度因客觀環境條件與主觀歷史背景之影響而無法輕易被移植。不過,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們可以藉著比較研究的發現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作為改良我國政府情報體系的參考。因之,本文乃選擇美國的情報體系來做為和我國情報體系相互比較的範例。蓋在世界眾多國家的情報體系中,美國情報體系可稱得上是「情報先進機關」,此乃因為當今政府情報體系的許多先進觀念大都源於它所致,故探討「中美兩國情報體系之比較研究」將更可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效果。基於此

一研究理念,本文希望達成的研究目的有二:一、希望藉此研究幫助我們建立對政府情報體系之角色定位的正確認識。蓋過去由於我國缺乏對政府情報體系之角色的認識,僅能從我國政治制度中對情報體系的安排來做瞭解。然而「存在並不代表合理」,現存機關是否符合於政府情報體系設立的原意?是否擔當民主政治中現代政府情報體系所應扮演的角色?乃是不無疑問的,故筆者希望能藉此研究來澄清我們對現代政府情報體系的正確認識。二、則希望藉此一比較研究,來讓我們瞭解中美兩國情報體系是否扮演其在民主政治中的現代角色,以及從情報體系之結構功能、管理機制、監督機制,比較兩者異同之處,以期獲得改進我國政府情報體系的理念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