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幅度 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調整幅度 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惠林、彭素玲、杜英儀、林嘉慧寫的 基本工資調整的個體與總體經濟效果評估:以台灣2007年之調整為例 和楊偉凱的 殺戮職場66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商業英文書信 - Quizlet也說明:由於原材料成本普遍(全面)上漲,價格有所上漲我們菜單上的項目將被調整。 我們非常感謝你善於理解 ... 近日因日幣升值,幅度已達xx%,我們已經一直在吸收上漲的成本。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華經濟研究院 和商周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系 吳斯偉所指導 陳昱凱的 亞太地區航空公司疫情影響下之績效評估 (2021),提出調整幅度 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冠疫情、動態資料包絡分析法、亞太航空公司、效率排名、績效評估。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應用經濟學系 盧清城所指導 吳旻娟的 評估中國各省市的耕地面積與化肥使用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非可控制DEA模型之應用 (2021),提出因為有 DEA、農業生產效率、化肥、耕地面積的重點而找出了 調整幅度 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調薪不是increased salary - 英語島雜誌則補充:「發薪日」在英文裡有個固定概念,直接用payday即可,不可數。 我這個月獎金比較多。 (X) I got more bonus this month. (O) I got a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調整幅度 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基本工資調整的個體與總體經濟效果評估:以台灣2007年之調整為例

為了解決調整幅度 英文的問題,作者吳惠林、彭素玲、杜英儀、林嘉慧 這樣論述:

  2007年7月台灣基本工資(或最低工資)向上調整,月薪由新台幣15,840元調升到17,280元,時薪則因由舊制計算改為新制,故而調幅較大,由66元調升到95元。而訂定基本工資的基本理念在於使勞工的基本生活得到適度的保障,但基本工資調升也會產生其他的影響,例如廠商所須負擔的勞動成本上升,從而可能降低僱用勞工意願,反而使邊際勞工因而失去部份工作機會,以致失業增加,或帶動一般工資的上升而刺激物價,或刺激生產力的提升,這一連串的可能變動都會影響總體經濟。   為探究2007年基本工資調整對經濟之影響,本研究分別從個體經濟與總體經濟兩大層面探討其影響效果。就個體經濟影響效果而言,根據對勞工保險

投保薪資為第一級之邊際勞工被保險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勞工與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2007年基本工資調升政策獲得大部分勞工的了解與支持,且時薪的大幅調高亦未影響到部份工時者的就業與聘僱,但對於邊際勞工言,其將使工作福利改善、工作時間增加、就業機會減少,以及對於選擇全職工作或部份工時工作有顯著影響。且工作年資較為資淺者,對於基本工資定期調整之要求較高,對於依據基本工資的調整幅度來要求調整薪資的比例也較為明顯。   然而,對中小企業的調查結果卻顯示,雖然2007年基本工資調升沒有衝擊到企業對時薪人員的僱用,但對本國全職員工的僱用卻略有負面影響,尤其以30人以下的小型與微型企業也承受較大的衝擊。而

根據企業調查的結果,以及基本工資調整的初期發生企業因應措施損害勞資關係的案件,都提醒決策者,配套措施提出時應考量補救的效力,才能有效降低社會調適成本。   在總體經濟影響效果方面,本研究結果發現:基本工資調整約五年後,衝擊效果占GDP之比重僅為1%。考量其對實質GDP之時間動態影響,發現短期將有正面影響,主因為民間實質購買力增長,使民間消費增加;而長期將有負面衝擊,主要由於工資上漲致使國際競爭力有下降。惟總體而言,基本工資調整對於總體經濟之影響並不明顯。   然而,基本工資調整對其他相關法規的波及層面卻頗為廣泛,包括勞工保險、全民健保、外勞薪資、失業給付、社會救助金、國民年金月投保金額等。雖然

根據帳面資料,基本工資調整對於全民健保之影響並不明顯,但在經過歷次調整公式的形塑之下,其似已走向最低工資的價格管制制度,不僅干擾勞動市場的運作,更引發勞資的衝突與政治的角力。 作者簡介 吳惠林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訪問研究,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台灣經濟所)研究員、《經濟前瞻》雜誌主編。世新大學及台北科技大學兼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經濟、經濟發展、產業經濟。代表性著作有《經濟學的天空》、《人生經濟學》、《自由經濟大師神髓錄》、《飛越黑板經濟學》、《台灣自由經濟之路》、《生活中的經濟學》、《中國經濟改革的表象與真相》、《從凡人到大師-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故事》

等二十多本專書,另有學術文章專論一百多種,時事評論散見各大報章雜誌。 彭素玲   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博士班肄業。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計量經濟學、經濟發展、景氣與預測以及國際貿易等。 杜英儀   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台灣經濟所)副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產業組織。 林嘉慧   逢甲大學經濟學碩士。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台灣經濟所)分析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經濟、產業經濟。

調整幅度 英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06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EkWhFFjqro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email protected]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中美墮入修昔底德陷阱,香港成為「戰場」,很多國家也捲入這場世紀鬥爭漩渦之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近發表長文,強調亞太各國不想「被迫歸邊」,呼籲中美放下分歧,避免禍及「亞洲世紀」。國際關係錯綜複雜,實力與利益決定一切,維持地區和平穩定,大國之間需要互相尊重,競爭之餘不損合作,小國與大國打交道,則要小事大以智,大事小以仁。中美短短數年間由合作走向惡鬥,對很多國家及地區來說,都是始料不及的外部環境劇變,牽動長遠定位和發展方向。華府拉幫結派企圖孤立中國,一些有實力的國家不想蹚渾水,有盟友則左右為難,只盼中美鬥爭「適可而止」,給小國留一條生路。

東方正論
官僚臥聽蕭蕭竹,懶理民間疾苦聲。香港飽受黑暴蹂躪復遭疫情打擊,經濟一潭死水,不僅失業率創十年新高,就連港府廢官都要裝模作樣減薪以示共度時艱,房委會居然在此時擬按機制逆市加租,懶理基層死活,令人嘩然。顯而易見,有關機制只加不減,好景的時候可能不算甚麼,逆境的時候卻猶如攞命刀。
根據《房屋條例》,房委會須每兩年檢討公屋租金一次。房署會委託統計處每月抽選二千公屋租戶,要求他們申報入息並計算入息變化,作為釐定租金調整幅度的參考。

蘋果頭條
反送中運動爆發以來,台灣成為逃避政治檢控的香港抗爭者避難所。台灣總統蔡英文繼於港版國安法草案於大陸全國人大表決前表明「將由行政院組成香港人道援助行動專案」後,台灣蘋果新聞網昨獨家報道,專案內容下周三(10日)將由陸委會說明,而受救助港人須先進入台灣,並經國安審查。為抗爭者作法律支援的律師黃國桐表示,赴台者最大困難一來是資金,繼而就是身份,「希望台灣加大力度幫助。」據蔡英文上月27日所言,她與行政院長蘇貞昌討論並達成共識,將由行政院組成專案,而專案將由陸委會主責,盤整相關資源,對港人居留、安置、照顧進行完整規劃。

星島社論
網易及京東等大型中概股回歸香港第二上市,加上港股近期氣勢如虹五連升共千八點,吸引資金流入,港元匯價連連走強,並觸及七點七五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昨日兩度入市,共承接四十八點五二億港元的買盤,為該局自四月底以來再度入市;銀行體系總結餘將升至九百九十六點四三億港元,距離千億港元水平僅一步之遙。市場人士認為,港匯近期或間歇觸及七點七五,引發更多干預。
  本港新股市場有大型中概股回歸,而港美息差雖有所收窄,但仍有一定差距,可支持套息活動,港元匯價步入六月以來節節走強,並於昨日觸及七點七五強方兌換保證。

經濟社評
內地最近催谷地攤經濟,讓過去被取締的小販攤檔湧現,有人質疑是消費倒退,但在疫下就業壓力沉重,當局鬆綁地攤管制,解決部分人就業問題,起穩定社會作用。惟這是權宜之計,還應考慮開放跨省旅遊,加快落實新基建,才是長遠解決就業的方法。
總理李克強本月初在山東煙台視察,大讚地攤經濟是人間煙火,中國的生機,令地攤經濟隨即爆紅,27個城市更鬆綁配合。上海市今天舉行首屆上海夜生活節,揚言要打造具時尚感、國際化的夜上海新形象,並支持特色小店擺攤經營;但大連夜市開業一天,因髒亂和交通問題即時叫停。

亞太地區航空公司疫情影響下之績效評估

為了解決調整幅度 英文的問題,作者陳昱凱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在疫情影響下,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其受影響程度及績效排名,將時間選定在2019下半年、2020上半年及2020下半年三個基期,並利用無導向動態差額資料包絡分析法來探討疫情爆發前、中、後航空之間的排名變化,進而檢視出各變數須調整之比率,藉此比較出公司在疫情期間所做出之經營策略是否提升航空公司在同業間之競爭力。本研究結果顯示2020上半年疫情爆發期間,各家航空公司RPK(收益延人公里)有明顯降低的趨勢,績效排名較差的航空公司應降低營業成本,並將營業重心移往貨運上的提升,以提升其經營效率。從數據也顯示貨運比例最高之五間公司,長榮、中華、國泰、韓亞及大韓航空效率值皆為1,均呈現相對有效率。

殺戮職場66招

為了解決調整幅度 英文的問題,作者楊偉凱 這樣論述:

今天不知明天後悔的辦公室求生術   職場就是戰場,不管景不景氣,市場就那麼大,飯碗就那麼多,搶得到位置,恭喜你!被淘汰出局,就快找出能夠反敗為勝的方法!   職場如戰場,工作就像戰鬥一樣。相信在職場工作五年以上的上班族,對於這句話必定是感同深受。﹁工作努力﹂只是在職場成功的必要條件,其他還包括具有清楚的職涯目標、選對行業、公司及職位、跟對老闆、具有政治手腕、具有無可取代的專業能力、懂得自我學習及永保職場競爭力等等,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職場成功要素。 作者簡介 楊偉凱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畢業,曾擔任瑞士銀行產品策略暨顧問服務部副總裁、匯豐銀行信託投資分處資深副總

裁及英商渣打投資顧問總經理等職務。   一直以來身兼兩個身份,一是金融投資專家,另一是暢銷書作家,把工作及專業上所累積的心得及經驗,轉換成容易理解的文字,是作品的一貫風格,不論是金融投資或英文學習書。這是他第一次嘗試撰寫關於職場成功哲學的書,期昐能幫助上班族開創嶄新的職涯旅程。   目前是台灣及中國兩地專職的作家及講師,另有著作《富總裁教你買基金》、《利用上班學好英文》、《利用上班學好英文2-職場菁英篇》、《上班可以致富》、《投資股票的第一本書》、《投資共同基金的第一本書》。 作者部落格 www.wretch.cc/blog/kevinwkyang 作者信箱 Email:weikaiyang0

[email protected] 自序 從「策略」著眼的職場指南 7 前言 職場如戰場 10 第一套 訂定職涯目標 第1招 發掘自己的天賦 16 第2招 釐清職涯目標 21 第3招 根據目標做決策 25 第4招 根據興趣及才能訂定目標 27 第5招 朝著職涯目標邁進 29 第6招 職涯目標勿違背生涯目標 31 第二套 慎選行業、公司和職位 第7招 選對行業成功一半 36 第8招 避開熱門已久的行業 39 第9招 選擇新興行業 42 第10招 挑選未來成長的行業 45 第11招 先進大公司充實履歷 49 第12招 選擇職位要量才適

性 53 第13招 喜歡自己的工作 56 第三套 政治,非玩不可 第14招 深諳辦公室政治 62 第15招 做事七十分、做人九十分 64 第16招 打進核心第一圈 67 第17招 管好你的老闆 70 第18招 贏得老闆信任三部曲 73 第19招 加入有力的小團體 80 第20招 建立自己的葡萄藤 83 第21招 別輕忽小人物 87 第22招 善用無聲工具email 90 第23招 不要樹立敵人 92 第24招 表面功夫要兼顧 95 第25招 拍馬逢迎也要會 98 第26招 接受辦公室政治 100 第四套 升官加薪有一套 第27招

 成為超級業務員 106 第28招 把自己當成業務人員 110 第29招 努力成為高階主管 113 第30招 先當老闆的代理人 116 第31招 全力以赴 119 第32招 「秀」出你的企圖心 122 第33招 上了再準備,而不是準備好再上 125 第34招 先做再要,而不是先要再做 128 第35招 抬頭苦幹而不是埋頭苦幹 131 第36招 搶沒有人做過的事 134 第37招 掌握評斷績效的關鍵 137 第38招 跟對老闆比把工作做好更重要 139 第39招 成為貴人想找的人 141 第40招 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才 143 第五套

聰明地轉換跑道 第41招 撐過三年再換工作 148 第42招 熬到好職稱再跳槽 151 第43招 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 154 第44招 不要平行地移轉 157 第45招 騎驢找馬有必要 160 第46招 找命理師不如找職涯導師 163 第47招 尋找人生中的智慧導師 167 第48招 差異分析決定是否轉業 170 第49招 寫張漂亮的履歷 173 第50招 面試一定要充分準備 177 第51招 墊高自己的身價 180 第52招 利用人脈找工作 183 第53招 找工作不如養工作 186 第54招 當獵人頭公司的口袋名單 188 第55招 

四十歲後要不惑於職場 191 第六套 永保職場競爭力 第56招 學習不停止 196 第57招 培養自學的能力 199 第58招 強化核心競爭力 202 第59招 培養「未來需要」的專長 205 第60招 當個好奇寶寶 209 第61招 聚焦學英文 212 第62招 證照有需要再考 216 第63招 培養國際觀 219 第64招 念EMBA擴展人脈 222 第65招 創造第二份收入 226 第66招 預防中高齡失業 230 結論 做個快樂的上班族 從「策略」著眼的職場指南   二○○八年十二月,我接到城邦集團編輯的邀約,希望我能出版一本與

職場相關的書,原因是她在我的著作《利用上班學好英文》系列叢書的內容中,看到我除了談如何學習英文外,對於職場成功哲學也略有著墨。 我曾經寫過很多書,大部分涉足的領域都和我的本業——財務金融與投資理財專業相關,也曾經以自身的親身經歷分享上班族如何進外商學英文,出版了與職場英文相關的應用工具書,而跨足了英文的專業領域。這一次我又因緣際會地嘗試另一個新的領域——與職場生涯相關的主題。 剛開始聽到這個邀約時令我躊躇不前,因為我深知,在職場上,比我有成就、比我資深的大有人在,擁有總經理或資深副總裁頭銜的企業菁英也不少,個人經歷及職場成就並沒有傑出到可以在「職場成功術」這個領域裡班門弄斧。但幾經出版社誠摯地

邀約,期待我能分享在職場上的觀察及心得,讓初入職場的年輕讀者從中吸取前人的經驗,少走一些冤枉路。基於此點,趨使我著手整理多年來的職場經驗。 市面上關於職場的書,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勵志為主,鼓勵上班族要把自己做大、天生我材必有用、堅持到底一定會成功等等。第二類就是教導上班族如何成功的工作技巧,例如專案管理、時間管理、績效管理等等。第三類是名人自傳,在自傳中闡述個人的人生哲學及工作哲學。 第一類勵志的書,我覺得每位上班族都需要,在你遇上工作瓶頸、困難、倦怠及意志消沈時,幾句鼓勵的話,的確能適時發揮效果;第二類工作技巧的書,這就視個人工作所需;第三類自傳的書,選擇自己欣賞的成功人士的自傳,可

以做為自己職涯目標的標竿對象,也可從中學習正確的觀念及作法。這三類書在市場上已經很多了,而我想寫一本與上述三類皆不同的書,我把它定義為「職場策略」的書。 在職場上,多數人都是拚了命在工作,但為什麼能當上高階主管或坐領高薪的人卻那麼少?這絕對不是學歷、智商或運氣,可以完全解釋的,這正是我撰寫本書的目的。「職場策略」如果正確,職涯中做對了幾項重大決策,就能走得比別人輕鬆且更有成就。 本書和我過去所寫的書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非常重視「實用性」,書中的建議都是我多年來的親身經歷及近身觀察身邊成功人士的職場成功經驗,只要你能體會並吸取別人的經驗,就可以幫你節省自己摸索的時間,同時也能幫助你在職場上早日成功

獲得更好的回饋。 每個人對於職場的成功哲學都很主觀,因為工作價值觀不同,所處的工作環境及面對的人也都不同,因而會產生不同的見解。例如我的經驗告訴我應該適當地轉換工作跑道,但我想,一定也有人可以證明,從頭到尾都待在同一家公司,一樣可以坐領高薪、成就不凡。 職場上的任何建議,不一定能適用於所有人,因此,重點在於擷取對自己有用的建議,並付諸實行,就能看到效果。期待讀者在讀完本書之後,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發,若書中建議的職場策略能對你的職涯工作有所幫助,也就不枉費我出版此書的初衷。 在此,我要感謝在職場上,曾經啟發及協助我的主管、同事及部屬,才能讓我的職場之路走得比別人順遂。此外,我還要特別感謝黃培源老

師,他曾經是我的指導教授及主管,一直以來,也是我的人生導師,本書中很多想法及觀念,也是傳承於黃老師。 新書付梓,接踵而來的是更多的社會責任,但若此書的出版,能得到讀者的共鳴,不只是鼓勵了作者自己,也鼓勵了別人,這就是一種成就,也是一種幸福,願將此書分享與你。 楊偉凱 謹誌於台北內湖 二○○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前言   職場如戰場職場如戰場,工作就像戰鬥一樣。相信在職場工作五年以上的上班族,對這句話必定是感同深受。「工作努力」只是在職場成功的必要條件,其他還包括具有清楚的職涯目標、選對行業、公司及職位、跟對老闆、具有政治手腕、具有無可取代的專業能力、懂得自我學習及永保職場競爭力等,這些都是不可或

缺的職場成功要素。   二○○八年,對於投資人、企業經營者及上班族,都是非常震撼的一年。在經濟前景仍一片看好的情況下,美國次級房貸市場戳破了累積多年的經濟泡沫,金融信用市場快速萎縮,導致各種產品市場的需求急速萎縮,企業獲利隨之大幅下滑,因而不得以裁員、減薪及放無薪假等政策來降低營運成本。   二○○九年三月,台灣的失業人數為六十三萬人,失業率飆高至五.八一%,已突破過去五.三五%的歷史高點。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的調查顯示,在這一波的不景氣中,只有不到兩成八的上班族自認能夠保住飯碗。   不可否認,「預防失業」的確是現在上班族的當務之急,但是,不要忽略前述最重要的職場成功法則,如果你能掌握得好

,即使失業率持續上升,你也會是最後一個被裁的員工。   職業生涯長路漫漫,但必須步步為營,每一步都是為了累積自身的經驗、競爭力及聲譽,大家應為自己的職涯負起更多的責任,不斷地評估自己的優勢與弱勢,如同擘劃戰場致勝計畫的軍事指揮官一樣,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畫各階段應達成的目標。有正確的職場策略,並且有計畫地往職涯目標邁進,才有機會在職場上脫穎而出。   從一開始訂定職涯目標就很重要。設定職涯目標的目的,是希望能專注於一個目標,然後朝它邁進,否則沒有目標就會像浮萍隨波逐流,做一行怨一行,白費力氣,付出的勞力與時間不能累積正向的工作經驗,卻又把力氣花在達不到目標的工作上,工作也很難獲得成就感。

  有了職涯目標,才會促使自己找尋達成目標的途徑及方法,迫使自己不斷前進、不斷成長,循序漸進地為目標而努力,這樣比較能在職場上有所成就。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行業」是決定上班族在努力工作後,能得到多少報酬的重要關鍵。很多人正是因為選對行業,一輩子不愁吃穿,也不會面臨中年轉業的問題。   行業選對了,其次是選對服務的公司及職位。任何一家你曾待過的公司,都會烙印在你的履歷表上,它會跟著你一輩子。不論你的長期職涯目標為何,至少要待過一、兩家知名的大型企業,一方面可以美化自己的履歷表,二方面大企業各方面的制度與組織相對較為健全,可以從中學習寶貴的實務知識和經驗。而選對職位的目的

在於能夠發揮自己的所長,以期在這個行業及這家公司,能有突出的表現。   職場環境是由人所組成,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就難免會有利益衝突,上班族不得不學習如何運用政治手腕以趨吉避凶,消極目的是保護自己,免於遭人陷害,積極目的則是爭權奪利,讓自己努力工作有所代價。   「做事七十分、做人九十分」、如何做好向上管理、如何適度地逢迎拍馬、如何做好表面功夫、如何利用小團體的力量、如何打進核心權力圈等等,都是上班族必須學習且熟稔的交際手腕。既然任何組織都會有「辦公室政治」,與其逃避它,不如正視它,深入瞭解其運作原理,可以幫助自己在職場上走得更順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位職場成功人士,都有其

獨到的策略及途徑,根據個人在職場上的觀察,能坐領高薪的人不外乎是經由下列幾條路徑,第一是走業務路線,成為超級業務員;第二是走管理職路線,成為中高階主管;第三是走專業路線,成為某個領域無可替代的專家;第四是跟對老闆,受到老闆一路提攜。   因此,如果你想在職場上升官發財、坐領高薪,必須先評估自身的條件及專長,再決定自己是要走哪條路徑,接下來再去研究別人是如何成功?不同路徑的成功要素是什麼?如此才能達到升官加薪的目標。   現今外在環境變化快速,想在一家公司終其一生到老,也不完全是自己所能決定,因此,為了因應未來多變的經濟及社會環境,每個人都應做好轉換公司或轉換行業的準備,隨時注意同業競爭者的

動態及其他產業的變化。   再者,在同一家公司,不論多麼優秀,職位及薪資的調整幅度都有限,因此,有目標地轉換工作,有助於上班族邁向成功之路。   「轉業」能否轉得漂亮且順利,正取決於自身的職場競爭力,在長達二、三十年的職涯中,很難仰賴一種職能就可行遍天下,過去時日累積的工作智慧,對於明日的社會,可能是毫無價值的。換言之,若不能與時俱進,擁有符合「未來需要」的新知識與新技能,就極有可能成為快速變化環境下的犧牲品。   「永保職場競爭力」,景氣好時,可以幫助自己升官加薪,景氣不好時,可以幫助自己保住飯碗,這似乎已成為上班族的首要之務。時時觀察周遭環境及消費行為的改變,思考什麼是未來社會所需的

職能,提早學習、提早準備,才能在日益競爭的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你是一個有職場競爭力的人,當失業率高升,裁員永遠與你無關,不但如此,在企業撙節開支的時候,你一人就可以發揮兩三人的效益,一定還會被高薪挖角,根本不怕找不到工作。   最後,我想再次強調,既然選擇了「上班」這條職涯之路,也不得不將大多數的時間投入工作,除了必須努力工作(work hard),也要懂得聰明工作(work smart),掌握職場的成功策略關鍵因素,讓自己的努力有所回報,同時也可以工作得更愉快。

評估中國各省市的耕地面積與化肥使用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非可控制DEA模型之應用

為了解決調整幅度 英文的問題,作者吳旻娟 這樣論述:

由於中國人口眾多,所以對糧食的需求是非常迫切需要的,因此,中國在現有的耕地面積上增加糧食總產量,是目前最急需的課題。本研究以農業勞動力、耕地面積、化肥及農業用水作為投入變數,以糧食總產量作為產出變數,其中考量耕地面積增加不易,故選用非可控制的DEA模型,將耕地面積設為非可控制變數,以投入導向變動規模報酬,探討2012至2016年耕地面積與化肥的使用對中國各省市農業生產效率產生的影響。實證結果顯示:一、含耕地面積及化肥評估農業生產效率值:研究期間,中國各省市農業生產效率值最低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0.4249);另以不含耕地面積評估農業生產效率值,以廣東省農業生產效率最低(0.2821);改不含

化肥使用變數評估農業生產效率值,以廣東省農業生產效率最低(0.2682)。二、 2012至2016年中國各省市總體農業生產效率投入項變數為耕地面積,若排除此變數,其效率值與其他效率值相比較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福建省(由0.688降至0.3305),投入項變數為化肥,若排除此變數,其效率值與其他效率值相比較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福建省(由0.688降至0.2982)。三、對農業生產效率值影響最大的是:含有耕地面積及化肥大於不含化肥(含耕地面積)大於不含耕地面積(含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