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農會肥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臺中市東勢區農會 | 台中農會肥料價格 - 訂房優惠報報也說明:原有水稻多已轉作,僅剩埤頭里五戶農友續耕,面積僅0.91公頃,各項申報作業由本會辦理,收購業務委由豐原市農會代辦。(二)門市部連絡電話:(04)2587-0450/(04)2588-7946販售 ...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所 黃秀政、孟祥瀚所指導 張孟秋的 戰後臺灣中部地區的農業發展(1950-2010) (2016),提出豐原農會肥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部地區、農業發展、休閒農業。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吳密察所指導 陳怡宏的 臺灣農村的「皇民化」-高雄州「部落」社會教化團體的運作 (2013),提出因為有 社會教化運動、青年團、保甲、農事實行組合、部落振興、民風作興、皇民奉公會的重點而找出了 豐原農會肥料的解答。

最後網站豐原農會肥料相關在地店家、公司營業項目·位置地圖·交通路線詳情 ...則補充:劉福基經營富春行已有32年2個月,統一編號:56688966在1987-06-16成立於臺中市大甲區孔門里文武路120號販賣漆料、塗料零售業|染料、顏料零售業|建材零售業.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豐原農會肥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戰後臺灣中部地區的農業發展(1950-2010)

為了解決豐原農會肥料的問題,作者張孟秋 這樣論述:

農業在戰後臺灣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提供糧食、工業原料、獲取外匯、低糧價、低工資勞動力等方面支援了工業化。犧牲農業為工業化積累了資本,「低價格」與「高成本」的雙重擠壓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隨著國際貿易自由化,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農產品產銷遭受嚴重衝擊,國內外市場的競爭更趨激烈;臺灣農民的商業化程度高,無利可圖,將致使農民離農,或改循其他經營方式。政府為維持農民收益,保護農業發展,藉政策施行擴大農業的功能性,除提供「物質生產」,更又涵蓋「服務提供」。「休閒農業」成為農民離農外的另一選擇。中部地區是臺灣

最良好的農業區域,自清朝時已為重要的糧食產區,可供米糧輸出中國;1950年本區所產的農產品價值約占全臺農產總值的27%,許多作物的產量均列全臺第一、二名。戰後,政府有意識的使農工部門發展不平衡,雖中部地區農業生產持續成長,但農民所得與非農民所得相較低廉,不可避免的農業勞動力轉移至工業部門。再者,農工部門相爭土地資源,水田屢屢轉作廠房、住宅之用,農牧業則轉往山坡地發展。1999年發生921集集大地震,之後陸續的颱風肆虐,造成中部地區山坡地流失。在資源遭受破壞的情況下,為求恢復農業生機,農民再次配合政府的「振興重建」計畫,從事農業轉型。本研究藉由農業復原期(1945-1953)、農業成長期(195

3-1968)、農工並重發展期(1969-1981)、農業結構調整期(1982-1991)、三生農業並重期(1992-2010)等五期的呈現,說明中部地區的農業發展受到國家政策、國際局勢與市場的影響,因國家整體農業發展的趨勢,連結帶動區域農業的走向。除此之外,各區域因應自然環境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呈現多元的農業風貌。

臺灣農村的「皇民化」-高雄州「部落」社會教化團體的運作

為了解決豐原農會肥料的問題,作者陳怡宏 這樣論述:

相較於過去研究重視由壓迫與反抗史觀出發,並由高度意識型態觀點出發探討「皇民化」及社會教化政策,並過重政策史及殖民地菁英的視角。本論文則論述1930年代以來的高雄州農村的官製社會教化團體創設經過、運作實況及非殖民地菁英的視角。透過官方文書資料與社會教化團體參與者陸季盈日記,從外部觀點及內部觀點分析此團體。 首先分析1930年代社會教化運動興起前存在於高雄州的部落組織,主要有民間的庄廟與官方的保甲及共同苗代組合。庄廟為部落傳統議事中心,官方1936年前僅採取設立登記及管理人許可制進行管理。保甲是依照自然村為基礎設立的治安組織,受警察派出所管理,「保」創設後成為後續高雄州官方設置官製

部落組織的設立基本單位。1910年代中後期,高雄州以保為單位開始設立「共同苗代組合」促進部落農業發展。接著分析1936年前的高雄州社會教化情形,大致設立家長會及國語普及會(後改稱國語講習所),1931年以前,官方並不特別重視,隨著十年國語普及事業推行,1933年度後開始顯著設立相關國語普及設施。 第三章接著講述高雄州社會教化團體的設立過程。本章以青年團為例,1930年至1938年間青年團設立區域為公學校通學單位,隨著1930年代社會教化運動在部落的發展,加上中日戰爭爆發,強化擴大青年團以統制青年,青年團下設置部落分團,強化與部落的關係。本章以陸季盈日記為例,探討青年團除戰爭動員外,也包含

公民養成及個人成就的可能性,這些活動更吸引青年團成員,成為柔性法西斯組織得以存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及第五章分從制度與運作層次探討部落官製社會教化團體的創設與運作問題。首先介紹1930年代以來日本本國推行的社會教化運動如何與臺灣產生連動,因此臺灣開始產生部落社會教化團體。高雄州結合產業與教化功能,在農村部落設置農實組,並創設社會教育統制機構民風作興會進行指導。接著分從農實組的組織、功能、人員方面討論,發現一開始農實組賦予產業與教化任務,隨著戰爭發展被賦予更多新的任務,而農實組職員在部落也就逐漸擁有更多權力。人員方面,分析農實組職員組成以中上層自耕農民及部分在村地主為主的可能性較大,實

際執行者委任專任書記處理,這些書記雖非組合長也非菁英,但年輕且具備日語溝通能力,為官製社會教化團體的末端執行者。新制度農實組與舊制度保甲之間,從若干事例看來,有些街庄有高度重疊,有些無太多重疊,顯示部落有新人擔任農實組組合長。第四章最後探討中日戰爭爆發後,高雄州部分郡守透過「寺廟整理」並將財產等轉換至「農實組」(官製社教團體)名下,企圖徹底轉換部落議事中心,以達官方控制的目的,本節並探討臺灣人對寺廟整理的應對方式。 第五章則從陸季盈日記,探討街庄民風作興會與農實組的運作實況,並論述皇民奉公會成立後的變遷。發現幾點:首先,農實組確實實行相關產業與教化事業,不過這些都在街庄民風作興會的指導下

,街庄民風作興會與部落農實組則是在郡民風作興會的積極統制下運作。其次發現部落民眾缺乏學習國語的動機,官方積極鼓勵與成效間存有落差。第五章最後論述皇奉會成立後部落同時存在保甲、部落會及農實組三種組織,及其產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