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世礦淨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貝萊德世礦淨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蕭若梅寫的 黃金公主的原物料投資筆記:頂尖基金經理人首次公開原物料投資最佳法則 和馬修.薛福林的 素人股神操盤手:散戶狠賺1200%的犀利投資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首批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正式发售也說明:外资UBS AG(瑞银集团)获配了820.05万股,获配金额为3.44亿元;巴克莱 ... 该基金净值近一月上涨9.96%,与同类基金平均2.21%的净值涨幅相比,超出7.75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經傳訊 和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 高瑞鍾所指導 簡蓮蓮的 波羅的海指數與台灣航運指數相關性 (2021),提出貝萊德世礦淨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航運指數、營收年增率、原物料供需。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 高瑞鍾所指導 陳瑋的 原油價格與通貨膨脹對航運指數之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分位數迴歸、國際油價、通貨膨脹的重點而找出了 貝萊德世礦淨值的解答。

最後網站這些基金恩湯碰,能少奮鬥好幾年,18歲的你最好現在就知道則補充:南非和澳洲也是原物料出口很大的國家,所以當時南非幣、澳幣、紐幣也夯翻了,連菜市場都能聽到有人在討論貝萊德世礦基金、銀行狂推金磚四國的基金,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貝萊德世礦淨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黃金公主的原物料投資筆記:頂尖基金經理人首次公開原物料投資最佳法則

為了解決貝萊德世礦淨值的問題,作者蕭若梅 這樣論述:

她,是知名的頂尖基金經理人 她,人人稱她為黃金公主 她,曾經深入地下3,000公尺的黃金礦坑 她,曾經登上海角鑽油平台 她,這次要告訴你 原物料類股正在谷底!!   由谷底到高峰,5年左右的周期,   任何人都可以低進高出,晚上一定睡得著。   2016年金價由谷底反彈不過10多趴,但是金礦類股相關基金漲了一倍。   固定成本比例極高的特色,讓原物料類股由谷底翻身時有驚人的獲利能力。   原物料是由供需而非大戶主導的市場   而真實的供需,而就算對一般人而言,只要適當的指引,也不難了解。   為什麼印度的雨季會影響黄金的需求,原油的需求成長為什麼是全球經濟成長的一半。   只要你知道一些基

本概念,其實不難由新聞中嗅出訊息。   2017年所有原物料都在底部   黄金、石油、銅、鐵、鈾.......。所有重要原物料產品都在2016至2017年間打底。   貝萊德世礦這支基金,曾經創下在台銷售千億的紀錄!   原物料投資絕不是「冷門」的投資工具,   更是適合一般人的投資工具。   如果你曾經忽視這項投資工具,   在2017年讀這本書,是好的開始。 本書特色   ★簡單秒懂──如何判斷原物料的供需精準投資!   明年石油的需求成長多少,你可以捉一個差不多的數字:全球經濟成長之半。如果全球明年經濟成長為3%,而今年的全球原油需求為每日9,000萬桶,那麼明年的需求大約增加

135萬桶。黄金的價格走勢要看美元,很多名嘴這麼說,但是其實看美元資產的風險更準確。   本書看起來像是故事書?是的,這是本有情節的投資書,因情節讓你更好懂,而該提到的專業知識一點也不少。   ★安全穩定──沒有主力操作也是最容易投資的工具!   原物料的品質均一,黄金就是黄金、原油就是原油。在全球市場交易,沒有主力作手可以進行操控。因此它的價格走勢純受供需的影響。通常它的景氣循環周期很長,投資人可以輕鬆的在確定上漲時買進,確定下跌時賣出,而享有可觀的獲利。   記得諾基亞,不到幾年,它的產品由年銷5億支到乏人問津,但是黄金、石油、鐵礦鈾礦會有這樣的問題?除非是世界末日吧!   ★專

業分享──黄金公主首度公開的各種成敗投資經驗!!   這幾年金價不過由1盎司1,000美元左右成長為1,300美元左右。漲幅不過3成,但是金礦公司組成的基金,暴漲100%的比比皆是。為何?因為原物料產業,不論是挖礦或是抽油,期初成本投入極大,但是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後,每單位的產出,成本卻不斷的下降。因此需求及價格小幅的增加,卻會造成利潤的大幅成長。   這些觀察原物料產業的眉眉角角,要由有經驗的基金經理人進行指引。本書作者是國內少數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投資人之一,可以給投資人全面而正確的投資經驗。   ★嚴謹系統──產業循環與股價淨值比,讓你在產業谷底買到便宜的投資標的!!   產業循環像是

主人,股價像小狗。主人決定主要行進路線,小狗來回繞著主人跑,造成股價有時候貴,有時便宜。從產業循環底部上升的過程中,股價會上上下下很多次,提供交易的機會。如果在底部確立的狀況下投資,中期以上持有,不難獲得豐厚的報酬,但是可能要忍受短期回檔的壓力。資源股波動是很大的,回檔有可能是15%起跳。為了避免承受回檔的苦果,就必須對投資標的,以股價淨值比進行評價。本書告訴你如何做。   作者簡介 蕭若梅   現為外商投信全球股票投資團隊一員,擔任研究部資深經理。   成大統計學系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MBA。   擔任過國內、國外基金經理人及全權委託帳戶經理人。以計量投資管理過天然資源

基金、全球股票型基金、以及國內第一檔台幣計價之黃金股票型基金。過去曾在HSBC資產管理工作、亦擔任過法國計量投資資產管理公司SINOPIA Asset Management 亞洲區product specialist。熟悉原物料投資、計量投資、產品設計。有「黃金公主」之稱,並受邀台北市政府動產質借處黃金趨勢講師。   主要研究領域為能源、原物料股投資,及計量研究。   基本篇 CH 1 投資原物料你必須知道的基本知識 軟性商品與硬性商品,性質大不同 你買的是公司或是實物? 崇尚單純或是搞成大雜燴 追求絕對正報酬的期貨基金 CH 2 原物料投資:股票與商品期貨的投資分析差異 產品生產者

vs. 產品價格 現在的產量受過去價格影響 CH 3 原物料投資:股票型與期貨型基金的比較 研究重點不同:商品報價vs.營收 對「時間」的判斷不同:幾年vs.幾秒 槓桿度不同:預留現金多vs.預留現金少 波動度不同:高波動的股票vs.低波動的期貨 能源篇 CH 4  原油供給需求怎麼看 供給:從老牌產油國到油頁岩生產者 需求:需求成長量約是經濟成長率的一半 CH 5  分析能源產業的兩個基本概念 美國為主、其他國家為輔 上下游產業特性不同 CH 6  投資原物料常見的政治大戲-經濟制裁 經濟制裁對象是誰,為什麼經濟制裁 經濟制裁多久 經濟制裁對經濟的影響   CH 7  當牛奶比油

貴時-淺談大宗商品報價 一桶油是多大桶:158.9834公升 美元計價的世界,很難不受美元幣值影響 CH 8  一顆石頭改變全世界-淺談頁岩油氣投資 頁岩油氣來自何方:地底薄薄的層積岩 很多國家都有油頁岩,但只有美國的開採技術夠看 財務靈活的小公司,足以對抗傳統產油國 貴金屬篇 CH 9  永遠令人眼睛一亮-黃金基本面分析 需求受投資、飾金及工業影響?那各國央行呢? 需求像油門,供給像煞車 CH 10 比特幣的黃金原理 比特幣用採礦形成,排除政府影響,這讓你想起黄金? 過去的金本位制讓黄金人人愛 現在的QE也將讓黄金人人愛 CH 11 印度:No Gold. No Wedding!!

為何年底是黄金市場的旺季?只因印度結婚旺季與中國新年! 印度是第一個以黃金來達到控制貿易及財政政策的國家 CH 12 黃金之谷,我來了! 金礦場的「大」卡車代表什麼 在地底三公里的新計畫 CH 13 只是一枚婚戒,就必須開採250噸的礦石? 金礦公司擁有多少值得開採的黄金量? 黄金戰爭也是美俄領頭? CH 14 黄金價格主要被那些因素影響? 黃金,幾乎無法評價 3個特性,讓傳統評價理論破功 黃金價格跟那些因素有關? 黃金ETC庫存量無法預估金價走勢 CH 15 黄金類股指數介紹 基礎礦業篇 CH 16 開發中經濟體的景氣探針-淺談鐵礦砂投資 鐵礦砂的需求是發展中國家經濟重要指標

鐵礦砂的供給與資源分布 鐵礦砂的需求 CH 17 明日之星鈾礦 對抗溫室效應的要角 鈾礦基本介紹 鈾礦是特許行業 鈾的報價 投資鈾礦的方式 投資篇 CH 18  運用產業循環制定原物料中長期投資術 原物料產業循環的7個階段 CH 19  天然資源相關資訊那裡找 CH 20  兩倍標準差評價法!告訴你投資標的是便宜還是貴 投資就是不要買貴,但什麼是貴? 為什麼要用股價淨值比來評價? 價格高低的標準:兩倍標準差 股價淨值比的兩倍標準差法   序   念MBA 時,教授說了一段有富深意的話:成功來自於好的經驗、而好的經驗來自於壞的經驗。   寫這本書主要的目的在於「分享」。分享大家

這幾年來好的與壞的投資經驗。希望讀者透過這些經驗,累積出自己好的經驗與成功。   「黃金公主」的稱號記者朋友起的。部分原因是我管理過台灣第一檔台幣計價的黃金基金;部分原因是市場有黃金王子,所以想來個黃金公主。王子看的是金價;公主看的是黃金類股。但其實公主不只看黃金,還有原油、天然氣、鐵礦砂、銅⋯⋯等。   從事原物料類股投資是誤打誤撞的。但一旦接觸,卻愛不釋手。   我不喜歡科技股,在這個科技島上。「公主」有點浪漫,科技,冷冷生生的,0和1的組合,沒有感覺。我是張忠謀的粉絲,但在多年之後,才弄清楚半導體到底是甚麼!   我不喜歡科技股,在這個科技為主軸的島上。   因為即使再用功,對於

科技的了解,也比不上科學園區的工程師那般如數家珍;   即使再努力,對於科技的演進方向,也比不上資訊科技的博士那般熟悉;   即使再鑽研,也不比交易策略一看就有感覺。我喜歡智慧型手機、喜歡智慧家庭,但以科技當投資主軸,沒有浪漫的感覺。   學統計的,所長是在混亂的資訊中理出規則、找出頭緒。原物料的循環特性、經濟特性,讓身為統計人的我有跡可循。原物料投資需要各式總經、基本面數據分析與推理,也讓喜歡靜下來思考的我,很有歸屬感。   我喜歡貼近生活的投資。不論經濟好壞,商品原物料是生活中必須的接觸的。   我喜歡人物側寫。大宗商品需要關注政經變化、主要領導人的特質,這些八卦資料,即使短期投資用

不到,我也能名正言順地讀得津津有味。   我喜歡波動大的投資。愛恨分明、趨勢明確。原物料的特性,很符合我的胃口。   而資源投資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永遠不會被淘汰:相機、手機可能有被淘汰的一天;百貨公司可能有被淘汰的一天;甚至傳統銀行營運也有可能被淘汰;現在的交通工具是汽車、未來有可能再也不是。但,原物料只會有低潮,不會消逝。公司會解散,但資源永遠存在。「公主」需要安全感,商品原物料,能讓我依賴。   我的投資是從計量模組開始的。計量模型的成功取決於對於過去歷史資料的解讀。即使是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只要人性不變,歷史是會重演的。而計量模型最大的風險來自於「structure break」,

當人類進化的某一階段,經濟會產生結構性的改變,再也不會回到之前的狀態:某些狀況,歷史不會重演。舉例來說,手機與物聯網的發明,已經結構性地改變消費者的交易習慣。進化的時間很長,往往三五年才需要改動一兩個設定。但,三五年中並非沒事,若不緊緊跟著盤面,會感覺不到結構的改變。   計量投資的工作重點,就在於判斷模型中那些事情會重演,那些不會重演需要改變。簡單來說,就是設計一套有效的投資方式,然後協助它隨時間進化。因此,開發計量模型時,有個很重要的概念:了解模型數據的意義。當經理人了解數據背後的經濟意義,才有辦法在結構出現改變時,調整模型,使投資模型持續成功的運行。   所以,在接觸了大量的資源類股

的數據,我無法滿足於坐在電腦前分析那些數據的變化。實際實地的考察,變成體現那些數據背後意義重要的經驗。開礦初期成本5,000萬美元所代表的意義,在看完礦區後,逐漸清晰起來,而不再只是比對不同公司的成本是5,000萬美元還是6,000萬美元。   因此,為了確認黃金開礦成本節節高升到哪裡去了,我跑到地底3,000多公尺深的礦區考察;為了理解深海鑽油為什麼成本需要100美元油價,我搭著直升機飛到深海鑽油平台看看「技術密集」到底是怎麼回事;當然,也為了確認油頁岩的技術是否如報導那麼新穎,跑到德州鄉下看頁岩油商開採。   作計量投資,一方面研究追蹤誤差到底怎麼計算最好、最適化配置到底能增進效益多少

;另一方面,也跟黃金公司、油頁岩商CEO大聊公司營運想法。這樣的投資生活,豐富。   原物料所需的投資知識浩瀚無涯,看越多,越覺得不足,也越覺得有趣。有些觀念需要前後事件的反覆確認。因此,接觸資源類股這些年,作了不少筆記。有時是一兩行的重要觀念提醒;有時是長篇大論的推理分析。有好的經驗;更多時候,是被市場教訓後的自我反省。分析了這麼多的數據、跑了這麼多的公司與礦區,不敢說自己是專家,但相信,這些經驗分享給投資人應該會有所幫助。   最後,謝謝公司的老闆與主管,願意給我這麼多的支援與空間;也謝謝這幾年接觸的投資前輩與先進,給我的回饋。這本書獻給我的父母,感謝他們給我無比的空間還有無比的關懷與

支助。   CH 14 黃金價格主要被那些因素影響?黃金,幾乎無法評價。在財務金融理論中,股票投資是可以評價的。大家如果有學過,股票長期評價可以用公司賺進的現金流,以利率做長期貼現,得到公司股權的現有的價值。在實際投資時,長期貼現或許不夠有效率、變數也多,但金融業也常用股價淨值比(P/B ratio)、本益比(P/E ratio)、企業價值倍數(EV/EBITDA ratio)、或自由現金流量(FCF ratio)來比較股票價格短中期是否超買超賣。不論股價偏離評價的水準是該買還是該賣,至少可以透過計算評斷出股價是偏貴還是便宜。在財務金融理論中,債券也是可以評價的,甚至評價地比股票還「厲害」

。透過長期利率的貼現、與公債殖利率相比、信用利差的擴大縮小,計算出債券的「價值」,也可以看出現階段某債券的價格是否太貴或是太便宜。債券因配息率與票面價值固定(不像企業營收波動較大),債券的價值計算可以比股票再更精準,也更容易計算。即使是房地產,我們亦可以透過現在民眾的收入(affordability)、房價房租比、商業租金概況或經濟狀況等,衡量出該國或該地區房地產價格是否偏貴。如台灣的房地產價格若單純看台北一坪新屋的報價或許跟香港或紐約比起來還是便宜的,但再經過台灣民眾平均收入的調整後(例如台灣的平均年薪約約是香港的一半),就會發現,台灣的房價是全球前三貴。其實,金融海嘯之後,全球房地產都在漲

,台灣也不例外,因此,國人覺得房價太貴,個人認為,台灣的問題並不在房價,而在薪資太低。即使是商品如原油、鐵礦砂、銅價,至少供給需求的變化、生產商的成本、到通貨膨脹的調整,都可以衡量出一個適合的價格區間。例如,當供需接近平衡時,若油價的報價在50美元,不太會有人高喊半年內價格會上揚到70美元的事情發生。4個特性,讓傳統評價理論破功然而,上述的狀況,在投資黃金中,幾乎都不成立。這跟黃金的用途與這個貴金屬的特性有關。1.黃金直接跟購買力掛勾:從過去古老體制用金幣、銀幣,到金本位體制,我們會發現,黃金是用來「買」東西的,也就是說,人們其實是習慣用「黃金」來評價其他資產,而非用其他資產來評價黃金。黃金,

從古自今的主要用途就是「錢」。錢很難評價錢。即使現在現代金融已脫離金本位,但黃金這樣的特性並沒有完全消除。

波羅的海指數與台灣航運指數相關性

為了解決貝萊德世礦淨值的問題,作者簡蓮蓮 這樣論述:

摘要本研究發現航運類股營收年增率、股價指數與波羅的海指數之間為正向相關,但相關係數並不高,很可能是同期影響程度不大,但存在領先與落後關係。本研究進一步探究得出股價指數領先營收年增率至4期時相關性提升至0.48後才開始遞減,表示股價是領先反應企業營收表現。但波羅的海指數與營收年增率、股價指數的相關性都非常低,且沒有明顯的領先與落後反應。為探討波羅的海指數與航運類股的營收表現與航運類股指數的線性關係,整體迴歸式來說模型解釋度的R平方為有0.413,在ANOVA的分析中F值是達顯著水準,在三項自變數中,營收年增率為正向顯著影響航運類股指數,達1%的顯著水準,但波羅的海指數為正向但不顯著的關係,而C

RB指數同樣為正向顯著,達5%顯著。關鍵字:航運指數、營收年增率、原物料供需

素人股神操盤手:散戶狠賺1200%的犀利投資術

為了解決貝萊德世礦淨值的問題,作者馬修.薛福林 這樣論述:

存錢就會有錢,錯!買績優股領股息退休金不用愁,錯!九成散戶會賠錢,所以我輸尬脫褲也是正常的,錯!馬上戒掉以上笨到家、傻到爆想法買股票要講究「手感」才會賺大錢   有沒有搞錯?買股票就買股票,居然也扯得上「手感」   這個道理簡單到連小學生都懂。還記得唸書的時候,每次大考之前,我們會找一些模擬試題、仿真考卷來練習,目的只有一個,正式上場時,大贏!   你一定想不到,有人靠著線上模擬交易網站,不斷地嘗試,努力修正,最後成功地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程式,甚至有人自創門派,然後再把戰場搬到真實世界,報酬率居然大勝股神巴菲特,封他們為素人股神也不為過。 ※獨家!讓素人也能笑傲股市的網站,首選推薦!※

好站推薦:www.marketocracy.com 推薦理由:測試選股技能的最佳練習場,無論你要買空或賣空,幾百萬美元任你玩。如果你夠犀利,還可以領到研究費用。 費用:加入會員免費 好站推薦:www.valueforum.com 推薦理由:專業水準很高的意見討論區,共有125個熱門論壇,會員交流非常頻繁。再訂閱率高達85%,會員還會私底下舉辦活動,例如聚餐或打球。 費用:每年大約新台幣7500元 好站推薦:www.valueinvestorsclub.com 推薦理由:能學到很多價值型投資的操作手法,每個星期發出大約新台幣15萬的獎金,給提出最佳投資見解的會員,至今累積發出的獎金逾新台幣3千萬

。 費用:免入會費。必須完成二份投資報告,並分析網站上任何20名會員的意見,經過網站篩選始能成為正式會員。 好站推薦:www.riskgrades.com 推薦理由:前摩根大通金融工程師創辦,只要你輸入自己的投資組合,網站會自動幫你用具體化的數字(1~1000),精確地衡量你的風險等級。 費用:免費 篇幅有限,其他好站請見附錄   由《富比士》雜誌的編輯,耗時10年,從5000萬名業餘的線上投資人挑選出10位素人股神,一一訪談並把這些人的故事記錄下來。   想看卡車司機如何用常識專攻生技股,大賺573%嗎?想看第一次約會還把剩餘食物打包回家的節儉男人,自創的「起死回生投資法」如何滾出1200%

獲利嗎?   窮到爆的浪子,流浪半世紀的人生體會,居然可以變成一極棒的投資心法,讓他鹹魚翻身住豪宅。一個愛車成痴的超跑哥,莽撞投資中國鞋業大虧96%,卻又在中國能源公司大賺670%。 ※素人股神練出手感,包準你大呼神奇的投資術※ 大賺1200%的起死回生投資法   只求溫飽的柯札,外表長得像書呆子(有人說長得像電影演員吉米史都華),40歲那年靠報紙廣告版找到真愛,第一次約會還把剩餘食物打包回家的節儉男人,自創「起死回生投資法」,對於「計算帳面價值」有與眾不同的見解。2007年趁著次貸危機,分批買進中最受民眾唾棄的其中一家公司,奇蹟似的大賺1200%。 用常識專攻生技股,大賺573%的卡車司機

  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的傑克,從未完成大學教育,也沒有接受過正式財務訓練,利用開車送貨的時間猛聽新聞,休息的空檔就上網研究股票。2007年艾歐麥生技公司的新藥在第一階段實驗出現問題,股價暴跌至1美元以下,看遍生技業大風大浪的傑克深諳,藥品從試驗至上市的過程很少是直線的,艾歐麥生技公司的新藥只要加強劑量,市場前景保證大好,傑克從0.92美元開始大量買進,同年五月以6.27美元全部賣出,獲利近600%。 「零」闖出深度價值,半世紀的體會讓浪子鹹魚翻身住豪宅   50歲之前都活在貧窮邊緣的李斯,血液中隱藏著四處為家的因子,打零工賺錢、投入下一場冒險、身無分文再從零開始。年過半百的李斯,蛻變成務實的獨

到的深度價值投資法,使他平倉股票部位有89%都有正報酬。 成也中國敗也中國的超跑哥   愛車成痴的希爾,即使目前已經有上億身價,至今卻不曾買過一輛新車,最珍藏的車是一輛在拍賣網站上低價得標的紅色奧迪跑車,他喜歡駕馭的快感就如同中國市場的難以預測。希爾在中國鞋業的投資,讓他大虧96%,是有始以來賠得最慘的一次,秉持著「一輩子只需要做對幾件事」的精神,後來又在中國能源公司大賺670%。   更多勁爆的素人股神手感故事,請見內文連載。 作者簡介 馬修.薛福林(Matthew Schifrin)   投資心法傳承自巴菲特、坦伯頓、林區及約翰.博格等傳奇天王。   富比士媒體公司副總裁及投資組編輯,負責

《富比士》雜誌的資金、投資及個人財務類等內容,以及Forbes.com上的「聰明投資」及「財經顧問網路」(Financial Adviser Network)單元,同時管理富比士電子報及iConference線上論壇,他也是Forbes.com「富比士評比最佳網站」的發起人。   文章多次登上《富比士》雜誌封面,曾獲美國「國家雜誌獎」提名,也經常擔任投資類研討會講師,並多次受邀上電視及電台。 譯者簡介 黃貝玲   澳洲Bond University商業資訊管理學士及企業管理碩士。曾擔任《電子時報》網際網路研究員、《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主編、《資誠通訊》主編。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N世代衝

撞》、《坦伯頓投資法則》、《海龜法則實踐心法》、《CEO訓練班》、《打造高績效健康照護組織》、《內容行銷塞爆你的購物車》、《控制狂進化論》、《CEO創業學》(以上為麥格羅希爾出版),以及《Google衝擊》、《從餐桌上學到的職場智慧》、《誰說行銷不重要》、《微軟思想工廠》、《聰明=100%成功》、《企業對企業之一對一行銷》等書。 推薦序 美國《富比士》雜誌總編輯—史提夫.福布斯 自序 跟著素人股神學滾錢術        Ch1靠起死回生股翻轉人生 低接下墜的小刀 聽某嘴大富貴的男人 Ch2耐心長抱生技股賺倍數 買進沽空股票 卡車司機勤自學拚出頭 Ch3掌握全球宏觀賺跨國財 巴菲特遇上坦

伯頓爵士 37歲退休的北國先知 Ch4從波浪洞察崩盤訊號 追蹤熊跡,逃脫金融海嘯大劫 電台DJ變身熊市英雄

Ch5量少質精專攻深度價值 有形資產價值才是關鍵 浪子也能鹹魚翻生 Ch6長線布局小型礦業股 從訪查者晉身決策者 Ch7活用買賣權創額外收益 當個選擇權玩家吧 Ch8集頂尖理論大成快篩好股 喜鵲型投資人,通吃眾

家精髓 揮灑量化魔法的宅男 Ch9挖出中國微型股飆投報率 P2P獲利模式 網路礦工線上淘明牌 Ch10趨勢交易速戰速決 做我做的,別做我說的 善與市場對話的股海釣客 附錄一 好站推薦25選 附錄二 投資書目總整理 推薦序(本文取自原文書,中文版未收錄)美國《富比士》雜誌總編輯—史提夫.福布斯   麥特.薛福林撰寫的這本投資書籍極為獨特,而且相當實用,是前所未見的。   薛福林不隨波逐流地列舉一些老生常談的致富公式,反之,他詳實記錄10位你前所未聞的投資人的成功之道,告訴讀者那些各領域人士未經修飾的投資見解。由於這些投資人都是無師自通,他們的故事對數以百萬計的個人投資人而言,特別中肯並具啟

發意義,其中有幾點關鍵:   成功之路並非只有一條,這幾位投資人都是自行摸索出他們的獨門方法。   他們都具備兩個共通特徵:努力工作及鋼鐵般的紀律。他們的消息不是源自電視上的財經名嘴、朋友或泛泛之交,而是投入時間挖掘網際網路。儘管資訊是來自網路,他們也能自行判斷並做決策。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有紀律的人,但是當市場看起來即將無情大漲或惱人大跌時,多數投資人總免不了受情緒左右。   這些素人股神也會犯錯,也確實從錯誤中學習。   他們每個人都曾歷經劇烈的市場衰退,即使是成功躲過2008年及2009年初市場大崩盤的投資人約翰.納文(John Navin),也難免錯過繼之而來的市場大漲。   另一

項令人無法忽視的事實,便是網際網路這個驚人現象。對於那些不曾受過知名商學院訓練,或修習過財務與證券分析等正式科目的素人,網路無疑讓他們得以解脫,並培養出相關能力。   薛福林也特別在本書末列舉一些實用好站。這些投資人不僅利用網站搜尋事實、數據、評等及名單,多半還會在網站上與他人互動。換言之,網路讓他們不斷地腦力激盪,在鍵盤前面,你或許是孤單一人,但實際上週圍可能充滿了志同道合的人。   透過本書,我們也清楚看到,無論個人出身如何,網站讓這些人發掘出自己長久以來被埋沒的才能。不過,網站雖然是很好的機會創造機制,卻不是成功的保證。它是一個工具──極其實用的工具,終究也只是一個達到目的的工具而已。因

此,這本書既激勵人心,又有警示作用。老話一句,世上並不存在一夕致富之道,然而現代人如果有毅力及成熟的心態,並知道致富之路充滿荊棘,他們仍擁有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慢慢創造、累積財富。 自序跟著素人股神學滾錢術—麥特.薛福林   2000年2月,時值網路股泡沫的顛峰,我寫了一篇文章發表於《富比士》雜誌特刊,並於封面印上一則聳動的標題:「網路是否會孕育出下一位華倫.巴菲特?」   這篇專題報導在當時狂暴的牛市期間,有幾位春風得意的業餘投資人的故事。其中一位是住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牧場的47歲家庭主婦,她看到家人的資金投入券商賣給她的共同基金後,卻因為高額手續費而縮水不少,於是她連上一個叫做ClearSt

ation.com的網站,自己學習什麼是本益比倍數、什麼是移動平均線。另一個故事是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州的教師,還有一位白天在電話公司工作,晚上則連上雅虎(Yahoo!)及Briefing.com這類網站尋求投資意見的越南移民。   不過才一個多月之後,網路泡沫破裂了,讓這些業餘投資人獲利豐碩的科技股紛紛中箭落底,這些牛市英雄的歡樂派對結束了。   果真如此嗎?據統計,我撰寫那篇報導之時,透過線上投資的人多達5百萬人,如今,光是美國這個數字便已經高達5千萬人了。那幾位我於2000年2月報導的業餘線上投資人,現在看來,只不過是第一波自學型(self-directed)的投資兵團罷了。今日的線上投資人

擁有更優秀的科技,以及看似取之不竭的資訊、工具及線上資源。   有些人預測,這些無師自通的投資人的重擊,將打破掌控金融界長達一世紀之久的金融機構築起的高牆。他們甚至表示,投資人懷抱著一個使命,就是不想受支付高額佣金與手續費,卻只能獲得平庸投資意見的環境所束縛。或許如此吧,但是我認為,個人投資人的目標其實沒有那麼野心勃勃。   自學型投資人心裡想的,就只是如何改善他們的生活,希望每年都能帶家人去度假、買一間湖邊木屋、或是送孩子去就讀好的學校。他們要確保自己擁有足夠的收入,而且退休後還能維持生計。投資人開始體會到,投入時間讓金錢替你工作,遠比你替金錢工作來得聰明許多。畢竟,有利於長期資本利得及股利

收入的稅法鼓勵這樣的投資作風。   正在明顯改變的,是根深蒂固在我們心裡許久的一個觀念,即是──只有合格的財務專業人士,才有能力指導我們如何投資。你知道的,就是擁有沃頓或哈佛文憑、會用超炫的PowerPoint簡報說明投資策略的那些人,「最好把它交給學有專精的人」是我們常聽見的話,只不過,那句話到2008年再也不合時宜了。   這本書是活生生的例子,證明了平常人也能憑一己之力成為傑出投資人。坐在家裡、連上網路,你便能得到可觀的獲利,而且是所謂的最熟練及獨占性避險基金才可達成的投資報酬率。   這十位「素人股神」的選股績效,比美林證券及富達等公司的絕大多數專業財務顧問及資金經理人還要好。   2

010年2月26日,全球最著名的投資人、億萬富翁華倫.巴菲特,在令人熱切期待的「董事長致股東信」上發布波克夏哈薩威公司2009年的財務數據,在股市發生史上最嚴重下挫的這一年,這家了不起的公司每股帳面價值增加了19.8%。這樣的結果令人相當滿意,但是對股東真正有意義的,是波克夏哈薩威公司在紐約證交所A股的表現,2009年那年,巴菲特只讓公司股價成長了3%,而且沒有發放股利。該年,標準普爾500指數成長了27%。   我並不是要質疑「巴菲特是史上最偉大的投資人」這項公認的事實,他長達45年的投資記錄及其個人資產淨值不言而喻,但我指的是,他及其他投資大師所擁有已臻完美的投資智慧正四下蔓延。   離巴

菲特的阿馬哈市(註: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總公司大約1,350哩遠的加州首府沙加緬度,有位51歲的廢棄物管理局土木工程師麥克.柯札,他運用了許多班哲明.葛拉漢與大衛.陶德的價值型法則〔註:兩位合著《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挑選屬於他自己的投資組合。   自2001年起,柯札都能夠維持34%的平均年度報酬率;投資波克夏哈薩威公司的股票,則每年能讓你獲利6%;如果投資像是「先鋒大盤股市指數型基金」這類經營得宜的指數基金呢?平均年報酬率不到2%。   另一位自許成為巴菲特的人叫做克里斯多弗.李斯,他從他那棟位於多明尼加北海岸的海景住宅裡,實踐他聚焦於深度價值投資的法則,他

自2000年10月開始接受追蹤的平均年報酬率達25%。   現年33歲,家住內華達州的卡車司機傑克.威蘭德,自己培養對健康、生物科技股的專業知識,自2002年7月起,他擁有36%的平均年投資報酬率。他及李斯都沒有完成大學學業,威蘭德選股的時間甚至多半是邊開載重拖車、邊挑選的呢!   然而,投資成功不只是關於相對於某指數的報酬率,還關乎你是否供給得起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以及是否達到自己的目標。   曾經任職在蘋果電腦的艾倫.希爾,特別偏愛能源股,憑藉單一個股賺到一筆意外之財,讓他得以在新墨西哥州建造一幢他夢寐以求的房屋,樂享退休生活。希爾的獲利也非曇花一現,2005年卸下某教育科技基金會主席之後

,如今71歲的他靠投資賺得的錢,遠比他職業生涯中所賺得的還多。   本書所介紹的每位投資人都是風險承擔者,他們對於辛苦錢的損失也超級敏感,因此他們會謹慎算計自己能承受的投資風險。雖然這些素人股神來自各行各業,但是他們都知道如何善用網站,一來做為投資教育的資源,二來做為獲取及增長股票見解的工具。網站,再加上電子券商最低手續費,無疑開創了一股新局勢。   有人說,擁有生活中特殊優勢是成功投資者的必要條件,所幸,線上投資及它營造出的環境讓這條件變得不那麼重要。1960年代末,當時在高爾夫球場擔任桿弟的彼得.林區因為一次幸運的任務分配,而得以進入富達投資公司實習,為了成為「富達麥哲倫基金」投資組合經理

人,林區花了將近十年多時間才出師。   數以千計的人想擠進巴菲特等人的母校哥倫比亞商學院這類精英學府,還有些人投入時間想獲取「特許財務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頭銜,試圖學習成為頂尖的投資人。但是,想像看看班傑明.葛拉漢的證券分析相關課程在Google、Twitter及YouTube等網站上散播得有多快?   本書中的主角們,是眾多個人投資者的其中十位,只不過他們更懂得掌控自己的投資組合。為了找出《素人股神操盤手》的適合人選,我利用網路來源找尋可信度高的追蹤記錄,成立於2000年夏天的Marketocracy.com網站是我的首選,因為它擁有監控投資績

效的嚴格標準,而且資料最深入、回溯最遠。我將它視為是孕育傑出投資人的孵化器,第十一章將有詳細介紹。   我同時也利用ValueForum.com這個社群網站,身為富比士的投資組編輯及「富比士評比最佳網站」(Forbes Best of the Web)的編輯,我曾投入好幾百個小時研究。這個網站的訂閱人數不多,但會員的厲害程度及向心力,可是其他網站所望塵莫及的。事實上,ValueForum.com自2004年1月起,便開始舉辦社群選股競賽了,整體而言,會員的報酬率成長了88%,而標準普爾500指數才成長16%。我從中挑的人選在該社群的評價極高,並經證實是傑出的長期投資人,他們正過著享受財富自由的

人生。   或許有人會質疑這些投資人是否為紙老虎,畢竟投資成敗的評斷方式是透過他們的虛擬投資組合。這樣的質疑挺合理的,因為虛擬金錢與真實金錢畢竟不是同一碼事。儘管如此,本書所引用的虛擬投資組合都是依據嚴格的標準來運作的──就某種程度而言,甚至比避險基金及其他專業資金經理人得遵循的標準更嚴格。   舉例而言,Marketocracy.com不會讓它的資金經理人買賣任何一檔平均日交易額超過10%的股票,避免他們讓短期內難以變現的低價股票塞滿自己的投資組合,它同時限制任何一檔持股的規模不得超過25%。Marketocracy經理人的績效數據,同樣會扣掉每股0.05美元的手續費及1.95%的管理費。

  訪談過本書候選人之後,我發現,只要這些投資人擁有充分的投資資本,他們大可以把虛擬基金搬到真實生活中的投資組合。而且,如果Marketocracy.com履約的話,這些「紙老虎」難保某天不會亮出利牙大發威。Marketocracy.com的資產管理關係企業,目前正投入真正資本於績效最佳的虛擬資金經理人挑選的股票。   閱讀每一位素人股神的故事時,讀者除了留意每章的核心策略、投資操盤術及個案分享,不妨也關注個人的背景。   以柯札為例,如果不是他40歲才遇到現任妻子瑪莉亞,他不會發現自己有挑選贏家股的驚人才能。我堅決相信,投資能否成功,個人背景及生活處境的重要性,並不亞於清晰的思維及數學天份。

  可以確定的是,書中的幾位優秀業餘投資人未來幾年將大放異彩,我會盡力透過Forbes.com追蹤並更新這些人的投資成敗訊息。不過,即使這些「巴菲特明日之星」哪天不小心失速墬毀了,還是有不少自學型投資人會取而代之。絕大多數的專業資金經理人無法操作得如股市指數基金一樣好,這現象確實值得我們深思,不必然需要什麼人提供投資意見才能讓財富福祉獲得改善,你自己便可以學習成為一位優秀的投資人、一位明日巴菲特,而且,你不需要許多錢或昂貴的設備便能做到。   自從美國政府鼓勵美國企業廢止確定給付退休金計畫,改採確定提撥退休金計畫或401(k)計劃〔註:美國於1981年創立一種延後課稅的退休金帳戶,相關規定明

訂於國稅條例第401(k)條,簡稱401(k)計畫〕,我們多數人的未來財務之鑰,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落在自己手裡了。2008年股市大崩盤無疑是一記敲醒我們的警鐘,迫使我們去思考將存款投入指數基金或交給專家處理,這種做法或許已經不是最好的選擇了。專業資金經理人中充斥著許多庸才,至於財務顧問或券商,他們多半只擅長讓你充滿信心並匯聚你的資產,而不是挑選能幫你創造財富、累積財富的投資組合。   我期盼,在你讀完本書之後能了解,要成為一位真正好的投資人沒有其他捷徑,唯一的條件就是投入時間研究,換言之,先投資你自己,如此,你將可以獲得優異的投資報酬,達成財務目標,甚至打敗你原本要將資金交付給他的那些專業投資

人。對我們許多人而言,這不是選項,而是必要條件。 摘自第八章集頂尖理論大成快篩好股投資人:凱‧皮坦納出生日期:1974年9月26日職業:電腦實驗室經理投資策略:折衷融合頂尖學術量化理論關鍵衡量標準:F值常造訪的網站:www.marketocracy.com; www.aaii.com; www.alphaseeker.com最佳選股:伊利企業,賺578%最糟選股:南茂科技,賠83%自2003年2月以來的績效:平均年報酬率為17%,相對於標準普爾500的7%(至2010年3月31日)。皮坦納是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的電腦實驗室經理,他出身並不富裕、沒有企管碩士學位或財務分析證照,也不曾接受過正式

的投資訓練,他的投資術是從他負責管理的實驗室那裡一點一滴累積得來的。皮坦納那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就是安裝電腦股票篩選軟體及使用交易模擬軟體,以協助商學院學生及教授進行專案。2003年2、3月,皮坦納在Marketocracy網站建立了9檔虛擬基金,除了其中兩檔正好聚焦於多元經營的美國股票及全球股票之外,其餘都是類股基金(註:同一產業或同一區域的基金)。他管理的每一檔虛擬基金過去7年來都打敗相關標竿,其中績效最好的兩檔基金,一檔以消費用品與原料股票為主,另一檔則以能源與公用事業股票為主,這兩檔基金自2003年3月至今的平均年報酬率,分別為27%及24%。這成績遠遠超過同類標竿基金的績效,也大大贏過

標準普爾500同一段時間的6%。融合頂尖學術理論‧皮坦納不太在乎閱讀年報,也很少觀察公司有什麼疏失,或聆聽管理階層的電話會議,他喜歡又硬又冷的數據及快速篩選軟體,而不是分析師或執行長慷慨激昂的言論。「有時候人們會問我可不可以報明牌給他們,或問我獲利最好的股票是哪一支?但我卻回說想不起來,」皮坦納說,「他們會覺得奇怪,這是因為我並不看個股,我看的是一籃子股票。」他的投資策略,幾乎融合了各種與股票增值相關的頂尖學術理論,因此,如果皮坦納讀到一篇學術論文依據回溯測試(back testing)結果,表示低股價淨值比的股票長期傾向勝出,那麼他便會透過電腦篩選軟體,分析證券交易委員會裡的公司統計數據,找

出帳面價值或淨值相對較為便宜的股票。F值可窺財報真假‧幾年前,皮坦納協助羅斯商學院的會計學教授理查‧史隆進行一項研究,那是關於一家公司資產負債表裡的應計項目累增如何洩漏不健全財務的徵兆,而這徵兆最終將成為預測公司股票表現好壞的一項參考值。這份重大的研究引起轟動,還幫史隆教授在重量級銀行巴克萊環球投資謀得股票研究總經理的職位,史隆教授如今已經成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赫斯管理學院的知名教授。史隆教授和妻子派翠西亞‧德邱及其他人共同發展一種稱為「F值」(F-Score)的東西,可以衡量兩打以上的變數及找出可能發生重大會計謊報事件的公司。「F」代表「捏造」(fudge),或如皮坦納所說的「詐欺」(fra

ud)。F值利用一種匯集公司的營業額、庫存、員工人數、應收帳款及其他要素的演算法,然後再拿來和現金流及資產相比。皮坦納一開始便參與F值理論的發展,他和史隆教授實際設立了一個叫做「盈餘水雷」的網站(Earnings Torpedo,網址www.earningstorpedo.com),每個月都會找出並列出高F值的公司,這些公司的股票理論上;至於低F值,則是皮坦納11項篩選法要素中的其中一項。

原油價格與通貨膨脹對航運指數之影響

為了解決貝萊德世礦淨值的問題,作者陳瑋 這樣論述:

摘要本文使用分位數迴歸(QR)模型估計原油價格與通貨膨脹風險因素對航運指數報酬的影響。航運指數包括貨櫃輪、散裝船、化工/天然氣輪、油輪和多元化航運類股的投資組合在國際油價、CRB原物料指數、航運運價的BDI波羅的海指數與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變化進行迴歸。航運指數報酬對風險因素的敏感性在分位數之間存在差異,並且發現對國際油價、CRB原物料指數、航運運價的BDI波羅的海指數與消費者物價指數隨分位數變化的變化具有重要意義。這提供了航運指數報酬與某些總體經濟風險變量之間不對稱和異質依賴性的證據。研究結果還顯示,OLS迴歸不足以揭示風險報酬關係。關鍵字:分位數迴歸、國際油價、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