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電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跨文化電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德)維爾納•法爾史提希寫的 電影分析基礎教程 和葉基固的 李安電影的鏡語表達:從文本、文化到跨文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和新銳文創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汪俊彥所指導 鄭維超的 「人民」在邊界:《指月記》、《老西門》、《4891》中的地方記憶與身分政治 (2020),提出跨文化電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黃庭輔、楊力州、萬華、認同論述、實驗紀錄片、在地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 蔡政良、蔡政良所指導 楊詠程的 民族誌影片創作與展演:《里行織網》 (2020),提出因為有 平埔原住民、原住民族正名運動、里行部落、大庄部落、麥提伊馬卡道族文化復興協會的重點而找出了 跨文化電影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跨文化電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影分析基礎教程

為了解決跨文化電影的問題,作者(德)維爾納•法爾史提希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電影分析的入門教材。從基礎的各個方面入手來教會讀者如何進行一項較為專業的電影分析。目前已經是第三版了。這本書完全適用於還不熟悉電影分析基本知識的初學者。   本書集合了作者在電影美學和電影理論範圍下對於電影分析和電影闡釋長達三十年的教學和出版經驗。所有關於電影分析的重要方面在本書中都會被介紹,並配以具有代表性且直觀的例子加以分析。 本書的重點有以下四步: 劇情分析 角色分析 敘述結構分析 規範、價值、思想內容分析   維爾納·法爾史提希(Wener Faulstich)1946年12月28日出生於福爾達,德國著名的媒體學者,自1989年以來任教于德國呂納堡大學,並

出版了大量媒體方向的教科書及專著,他對於媒體的看法在德國相關學術領域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前言(第三版) 序 1.劇情片作為電影分析的物件 1.1電影分析作為媒體分析(生產、傳播、接受) 1.2劇情片作為“文學” 1.3故事片作為夢 2.電影分析作為產品分析:基礎模式和類型 2.1基礎模式 2.2類型作為接受的範圍 3.劇情分析 3.1劇本、電影記錄、段落場景記錄 3.2時間、結構、階段 3.3例子 4.角色分析 4.1特徵:形式、勢態、角色、類型、明星、佈景 4.2例子 5.結構分析 5.1攝影機/鏡頭和蒙太奇 5.2對話和音響 5.3音樂 5.4空間、燈光、顏色 5.

5例子 6.規範和價值分析:闡釋 6.1從象徵到主旨——例子 6.2電影史和文學史方面的電影闡釋 6.3傳記式電影闡釋 6.4社會學電影闡釋 6.5特殊類型的電影闡釋 6.6跨文化電影闡釋 譯者後記  

跨文化電影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導演:黃明川(Huang Mingchuan)
詩人:李元貞(Lee Yuan-chen)、利玉芳(Li Yu-fang)、蔡秀菊(Tsai Hsiu-chu)、凃妙沂(Tu Miao-yi) 
   撒韵.武荖(Sayum Vurow)、畢娜.薩卡(Bina Sarkar)、緹沙尼.竇希(Tishani Doshi)
   薇尼塔.阿嘎娃(Vinita Agarwal)、阿蘭達緹.蘇布拉瑪尼安(Arundhathi Subramaniam)
   普拉德尼亞.帕瓦(Pradnya Pawar)、阿娜(Anar)、卡爾帕娜.安博蘿絲(Kalpana Ambrose)
   薇薇瑪莉.凡德普登(Vivimarie Vanderpoorten)、瑪喬麗.伊瓦斯科(Marjorie Evasco)
   蒂娜.蘿瑪(Dinah Romah)、瑪可欣.席胡克(Maxine Syjuco)
劇情大綱:

以詩為炬 點燃生命之海
  亞洲隨著文明演進,傳統秩序崩解重構,女性自主陸續於不同社會覺醒,開啟前所未見的嶄新世紀;然而傷害女性的行為至今依舊牢固不破。本片橫跨台灣、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走訪16位具代表性的女性詩人,以鋪陳正義、控訴不公的真切詩篇,集體激盪出逐漸受到國際詩界注意,卻鮮少能夠走進大眾視線的思想潮流,使世人除了關注政經衝突之外,更加理解亞洲女性當代文化的進展,同時凸顯變動社會中的女性詩人為爭脫各種束縛,所形成的亞洲新文學運動與豐富的思維世界。

「人民」在邊界:《指月記》、《老西門》、《4891》中的地方記憶與身分政治

為了解決跨文化電影的問題,作者鄭維超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新世紀(2000年之後)三部在萬華地區拍攝的紀錄片:《指月記》(2002)、《老西門》(2001)、《4891》(2013),三部分別在音畫處理、訪談、鏡頭運用具實驗性質的紀錄片為研究對象。本篇論文的三個章節依序脈絡化在:臺灣紀錄片史論、萬華地方歷史、當代臺灣認同論述的框架之中。透過三部紀錄片所呈現的地方記憶與身分政治,回應當代臺灣共同體論述中「人民」的侷限,探索實驗性紀錄片的社會性與在地性。首先,本文指出,當前臺灣紀錄片論述側重於寫實主義紀錄片的社會性與在地性,忽略實驗美學紀錄片的社會性與在地性。然而,早自1960年代以來,知識分子便透過實驗影像回應現實社會,實驗影像的探索早已在複

雜的社會網路中成形。黃庭輔與楊力州兩位紀錄片導演除曾以實驗影像回應現實社會外,更關注於受國家論述所壓抑,在歷史卻又不在「歷史」的人民身影。其次,萬華地方歷史敘事指向切合於當前城市進步發展的現實性需求。三部紀錄片中的萬華影像地方感,呈現出「不在」萬華地方史中的人民如何參與了地方記憶的建構,這樣的地方記憶即是實驗紀錄片的社會性。接著,從三部紀錄片中所呈現的人民屬性,以個人的身分政治檢視當代臺灣認同論述建構過程,人民僅是作為論述統合的工具性效用而已,帶出臺灣實驗美學紀錄片的在地性。綜合前述所言,藉由探索實驗性質紀錄片如何反映社會現實與在地生成的種種問題,提醒我們關於閱讀實驗紀錄片的各種可能性。

李安電影的鏡語表達:從文本、文化到跨文化

為了解決跨文化電影的問題,作者葉基固 這樣論述:

  李安電影展示了跨文化的藩籬,開創出獨特的電影美學觀與全球化視野,示範了文化「跨界」於東西方的可能性。   李安電影掌握文化的話語權,尋找東方式的文化語境,體現的是傳統民族文化的意境之說,這是李安最具特色的自我與文化「再對話」的過程。就在「文化」與「對話」的躍進之中,流露出對中華文化感性的嚮往,但卻又時時刻刻保持探究傳統文化的轉型、同化與融合的流變,提出了自己對「不圓滿中的圓滿」的意涵思辨,充滿著對民族文化現象的挑動與反思,而如此的邏輯思考,開創了一種新的局面與視野,造就了李安電影獨樹一幟的東方文化視點與商業市場的成功。 作者簡介 葉基固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所電影學博士、北京電影學

院導演研究所碩士、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影劇組學士、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電影科。現任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電影代表作品:《深深太平洋》獲行政院新聞局國片輔導金,入圍夏威夷國際影展、長春電影節競賽單元,並受邀洛杉磯國際影展、海參威國際影展;《違規停車》獲第十四屆新聞局金穗獎最佳劇情片。著有:《隱晦之後的顯影-找尋張作驥的情感與人生》、《邊緣記憶的存在與延續-台灣紀錄片尋找身份認同的新視野》、《主流電影的非主流敘事策略:「商業」與「藝術」對話的李安電影》、《2007年中國廣播影視文存》之《中韓流行文化之比較》篇、《藝術風格的個性化追求-

電影導演大師創作研究》之《構築返璞歸真的電影道路-論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人文電影原貌》篇等。

民族誌影片創作與展演:《里行織網》

為了解決跨文化電影的問題,作者楊詠程 這樣論述:

本報告為里行織網的民族誌影片展演技術報告,影片內容是再現里行部落在平埔文化復振時的內部運作,主要探討的是文化復興協會與部落內部成員間的互動。里行部落是平埔原住民的聚落,其人口數僅有四百多人,人口結構是以老人和小孩所組成,主要族群是東遷移墾的平埔原住民。由於縱谷地區的大庄與富里地區人口飽和,進而分出了頭人埔、馬加祿、石牌、里行等多社。平埔原住民雖原本就擁有日治時期「熟」番註記的原住民的身分,但國民政府時期沒有申請登記為平地原住民,因此皆喪失其原住民族的身分。自1984年開始原住民族發起「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後,平埔原住民也參與其中, 2000年之後富里地區以大庄部落為首,開始了祭儀恢復、服飾重構

...等文化運動。而里行部落則是2018年開始在池上鄉執行「麥提伊馬卡道族文化復興協會」的文化復振工作,短短3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服飾、祭儀的建構。由於協會成員以里行部落的人居多,經討論後2021年協會的運作重心正式轉移回里行部落,早期協會於池上鄉所建構的組織架構也不得不重新調整。2020年,首次以「里行部落」的名義在明里村舉辦了建村以來第一次的祭儀,祭儀過後帶動了部落成員們對社區事務的參與。經歷了祭典後,村民也開始期待協會能帶著族人一起做公共事務。但與此同時,協會理事長他卻認為部落應該學會獨立運作,而非依賴協會,因此意見上的磨合就產生了。本紀錄片即是紀錄2021年,協會進到部落這半年間的故事,希

望透過本片,部落各方意見也能得到整合的可能性,此外也希望本片能給予其他正在做文化復振的平埔聚落一些經驗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