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免牌照稅新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身障車輛免牌照稅限二親等 - 蘋果日報也說明:另外,新制規定的身障車輛免牌照稅改採2400cc以下的限額免稅規定。黃素津舉例,全年使用牌照稅稅額,2400cc車輛為1萬1230元,3000cc自用小客車為1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所 馬長齡所指導 凌美英的 屏東縣中途致障肢體障礙者福利服務使用狀況、滿意度與服務品質感受之研究 (2012),提出身障免牌照稅新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途致障者、肢體障礙者、福利服務品質。

最後網站臺灣的社會福利: 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 - 第 486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ICF 新制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機會讓界定身心障礙者的社會因素被納入考量,也藉此進行社會 ... 例如,身心障礙者使用車輛,依法可免徵牌照稅,不過卻有不少名牌車藉此逃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身障免牌照稅新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屏東縣中途致障肢體障礙者福利服務使用狀況、滿意度與服務品質感受之研究

為了解決身障免牌照稅新制的問題,作者凌美英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瞭解屏東縣中途致障肢體障礙者福利服務使用狀況、滿意度與服務品質感受。本研究以自編問卷進行問卷訪談,樣本取樣採用便利取樣,透過相關管道徵求屏東縣有意願之中途致障肢體障礙者參與研究。共回收103份有效問卷。本研究依據研究問題,採描述統計之次數分配、百分比率、平均數、標準差,以及獨立樣本t考驗與變異數分析回答研究問題。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對公部門提供之眾多福利服務項目需求比例整體偏低,其中需求較高的有社會保險補助(健保)、觀賞風景區康樂場所優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優待、生活補助費、汽車免徵牌照稅及專用停車位識別證等六項。整體而言,除需要比率較高項目外,多數福利服務「需要且已使用」比率遠低於「

需要但未使用」。而未使用原因有相當高比率為「不知道有這項服務」和「不知道申請流程」。結果顯示這些有需求的肢體障礙者因對福利的不瞭解,而無法得到所需的服務。在福利服務使用滿意度部份以「汽車免徵牌照稅」的服務滿意度最高,「生活補助費」的服務滿意度較低,整體福利服務使用滿意度尚稱滿意。但有些福利項目如「居家復健」、「職務再設計服務」及「創業輔導服務」使用比率偏低,滿意度也低。中途致障肢體障礙者對福利服務品質期待高,其中以「可靠性」期待最高,「體貼性」最低。對福利服務品質實際感受以「保證性」最高,「可靠性」最低。結果顯示,這些有需求者並沒有得到滿意的服務。雖然政府部門不斷進行身心障礙相關福利服務宣導,

從文獻及本研究結果均顯示對身心障礙者對福利服務了解之不足。建議身心障礙者主動和身心障礙社福團體或其他身心障礙者互動,了解相關福利服務訊息,主動爭取自我權益。在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開展後,建議服務提供單位繼續以各種可能方式加強宣導、增加福利服務資源的普及性、簡化福利申請流程,並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技巧及積極態度,以有效提供合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