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會11職等薪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所 鄭讚源所指導 曾怡華的 影響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度之探討---以嘉縣居家服務為例 (2004),提出農會11職等薪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照顧服務員、居家服務、工作滿意度、照顧服務產業。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農會11職等薪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影響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度之探討---以嘉縣居家服務為例

為了解決農會11職等薪水的問題,作者曾怡華 這樣論述:

自從1970年代初期石油危機,以及80年代的經濟衰退,產業結構的改變,造成結構性失業,除此之外,全球化的潮流之下,資金、勞工的流動自由度提高,產業外移,非典型就業的增加,這些因素都不利於釵h弱勢族群的就業。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3年人力資源調查有關就業與失業的統計中指出,台灣的失業率為4.44%,因此台灣學習歐、美各國的經驗,發展出「照顧服務產業發展方案」,針對台灣目前的需求創造出就業的機會,讓國內因為產業結構的轉變而造成的失業人口,轉為從事照顧服務產業,一方面解決失業問題,另一方面解決目前因人口老化及家庭結構改變而產生的照顧需求問題。照顧服務產業主要是圍繞著「非中低收入戶失能老人及身心障礙

者補助使用居家服務試辦計畫」在進行,因此本研究的對象就是以提供居家服務的照顧服務員為主,探討照顧服務員的工作滿意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在個人基本資料上,義縣居家照顧員以已婚、高中職學歷的中年婦女居多; 大部分的嘉義縣居家照顧服務員從事這份工作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全家每個月平均收入與支出在1-2萬之間,從事年資以5年居多; 從事動機以想賺錢貼補家用為最多,大部分在從事照顧服務員之前是沒有工作的; 照顧服務員的來源大多為自行應徵。在工作條件上,就業型態以兼職,時薪100元、每週服務21-40小時者居多; 在工作狀況上,大部分的照顧服務員例假日及國定假日有休假、不需於夜間工作; 認為

到個案家服務上的困難在於「要求原本工作之外的服務」,以及認為「案家的空氣不佳」是工作環境上覺得有不安全衛生最主要的項目; 個人對於機構所提供的福利感受上最多依序為「職業訓練」、「交通費補助」、「尾牙」。在工作滿意度上,受訪者的工作滿意度主要是來自於「工作成就感」這個面向; 照顧服務員對於工作的時薪滿意度最低。經由差異性分析發現,男性、擁有丙級技術士執照、家庭支持度越高、時薪越高、例假日及國定假日有休假、不需要夜間工作、有定期的健康檢查、組織規模小、承辦時間較長的組織及共同管理的機構,其工作滿意度會較高。經由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提升民眾認知、改善工作環境、提升照顧服務員薪水、加強機構福利、促進服務

員支持網絡的建立、發展男性照顧服務員、採小型化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