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為準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道德行為準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雲風寫的 新編48孝故事 和WarrenBuffett的 向巴菲特學管理: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經營管理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道德行為準則 - 中國信託投信也說明:第一條目的及適用範圍. 為使本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有為公司管理事務及簽名權利之人之行為符合道德標準,爰訂定本準則,以. 資遵循。 ○ 第二條應遵循事項. (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婦女與生活社 和財信出版所出版 。

輔仁大學 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 李建裕所指導 蔡淑美的 RBA行為準則與ISO 20400規範之關聯性與效益分析 (2021),提出道德行為準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RBA、永續供應鏈、ISO 20400、行為準則。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財經法律學系碩士班 郭土木所指導 李立鼎的 公司治理及法令遵循觀點下之吹哨者保護制度-兼論金融機構之檢舉制度 (2021),提出因為有 公司治理、法令遵循、吹哨者保護的重點而找出了 道德行為準則的解答。

最後網站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道德行為準則則補充:道德行為準則. 第一條(訂定目的及依據). 為本公司董事及經理人之行為符合道德標準,並使公司之利害關係人更加瞭解公司. 道德標準,爰參照「上市上櫃公司訂定道德行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道德行為準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編48孝故事

為了解決道德行為準則的問題,作者張雲風 這樣論述:

  孝,源於原始社會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兒女與父母之間的親情。《說文》解釋「孝」字:「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兒女善於奉養父母,侍奉老人,是孝的本義。中國早在傳說中的堯帝、舜帝時代,孝就成為一種美好的品德,備受稱頌。   夏、商、周時期,奴隸主階級利用了孝,也改造了孝,賦予孝以宗法、禮法、道德行為準則的含義,形成孝道。「道」,即原則、規則、準則、法則的意思。春秋末期,聖人孔子和弟子曾參圍繞孝道,進行過一次對話,對話記錄、整理成書,便是《孝經》。《孝經》闡述孝道極端重要:「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明確指出:「人之行,莫大於孝。」確定了孝道的具體內容,以及天子、諸侯、卿大

夫、士、庶人等不同的孝道標準。   孔子和曾參另有一些關於孝道的論述,分別載於《論語》、《禮記》中。《孝經》的出現是個標誌,標誌著中國特有的孝文化就此誕生。其後,思想家孟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呂不韋等紛紛闡述孝道的內涵與外延,孝文化進一步發展,異彩紛呈,日臻完善。西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儒學思想的核心是「仁愛」,而孝道正是仁愛的根基。   封建統治階級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大力推崇、弘揚孝道,《孝經》因此成為儒學經典之一,孝道也因此成為中華民族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之一。另一個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是由孝衍生出的忠。一忠一孝,數千年來對於中華民族的心理塑造、道

德培養、民族認同、民族團結、價值取向,乃至國家的統一、繁榮與強盛,發揮了並仍在發揮著無法估量的作用。   中國孝文化的發展,得力於廣大學者、文人的闡述。孔子說:「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從西漢到唐朝前期,學者、文人爭相研究、注釋《孝經》,僅注本就多達一百餘種。西漢孔安國、桓寬,東漢馬融、鄭玄等,皆為研究孝文化的大家。唐朝把道教當作「國教」,同時注重儒學的孝道,就連詩人白居易也發表了「忠、孝、智、勇四者,為臣為子之大寶」、「繼父志,揚祖德,此誠孝子順孫之道」的觀點。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史學家司馬光,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張載等,都很推崇《孝經》。   理學大師朱熹八歲讀《孝經》,即知大義,

寫下「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八字,還附詩云:「自幼明倫理,千秋說晦庵(朱熹字晦庵)。試看標八字,那個可無慚。」後來,他潛心研究《孝經》,並改編《孝經》,撰成《孝經刊誤》一書,把《孝經》結構分為「經」一章,「傳」十四章,重新予以注釋,創立了新說。他的標新之舉,引起極大迴響,贊同者反對者蜂起,於是元朝吳澄《孝經定本》、董鼎《孝經大義》、朱申之《孝經句讀》,明朝江元祚《孝經匯注》、呂維祺《孝經翼》,清朝毛奇齡《孝經問》,魏源《孝經集傳敘》等著作,應運問世,孝文化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蔚為大觀。清朝學者阮元編定《十三經注疏》,《孝經》及其注疏入選其內。   中國孝文化的發展,還得力於歷代帝王的

重視與標榜。《孝經》提出了「明王以孝治天下」的命題。帝王們據此大加發揮,作足了文章,不論德行、才學如何,都從「務本」的高度,重視《孝經》,倡行孝道,唯恐自己不屬「明王」之列。   西漢武帝時開始用「舉孝廉」的方式,選拔和任用官員。漢宣帝曾向皇子講授《孝經》。晉朝和南北朝時尤為熱鬧。西晉武帝,東晉穆帝,南朝宋武帝、文帝,梁武帝、簡文帝,陳文帝、宣帝、後主,北朝北魏宣武帝、孝明帝等,聽講、宣講《孝經》,或詔令太子宣講《孝經》。梁武帝設置《孝經》事務的專門官職《孝經》助教,組織宮員、學者集會討論《孝經》,編寫出了《孝經圖》、《大農孝經》、《正順孝經》等書,《孝經》之學一時成為「顯學」。東晉元帝的《孝

經傳》、孝武帝的《孝經講義》,梁武帝的《孝經義疏》,北魏孝明帝的《孝經義記》,都是注釋《孝經》的注本。北魏孝文帝還命把《孝經》翻譯成鮮卑語,教化國民,稱《國語孝經》。隋文帝建國,接受大臣進言,「惟讀《孝經》一卷,足可立身治國」,命把《孝經》定為國子學的必修課。   靠弒父、淫母、殺兄而登上皇帝寶座的隋煬帝,也大言不慚地說:「孝悌有聞,人倫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唐高祖建國,頒詔說:「民稟五常,仁義斯重;士有百行,孝敬為先。」唐太宗政聲顯赫,但仍親率大臣到國子學,聆聽孔穎達講授《孝經》。唐玄宗不僅注釋《孝經》,而且為之作序並書寫,刻成石碑,稱《石台孝經》。宋太宗亦步亦趨,書寫《孝經》,刻成石

碑,還把御書的《孝經》賜給李至,說:「千文(《千字文》)無足取,若有資於教化,莫《孝經》若也。」南宋高宗也把御書的《孝經》賜給大臣,並刻於金石,頒行州學。   明太祖奪得天下,認為《孝經》是「大經大法,以垂萬世」,詔令各地薦舉孝悌、孝廉之士,送至京師,但嚴格禁止割股、臥冰等傷殘身體的偏激行為。明朝皇帝每年旌獎孝義家庭,幾成定例。   清朝定都北京後,文尊孔子,武尊關羽,尤重孝道。順治帝、康熙帝、雍正帝都注釋過《孝經》,注本分別稱《御注孝經》、《孝經衍義》、《御纂孝經集注》。雍正帝在其注本的序文中說:「夫《孝經》一書,詞簡義暢,可不煩注解而自明。誠使內外臣庶,父以教其子,師以教其徒,口諷其文,心

知其理,身踐其事。為士大夫者能資孝作忠,揚名顯親;為庶人者能謹身節用,竭力致養;家庭務敦於本行,閭裡胥向於淳風。如此則親遜成化,和氣薰揚,躋比戶可封之俗,是朕之厚望也。」他還把《孝經》翻譯成滿文,譯本稱《欽定譯孝經》。帝王的重視與標榜,使孝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獲得了源源不竭的動力,因而欣欣向榮,長盛不衰,理所當然。   中國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孝文化的教化、感染、薰陶下,湧現出的孝子(含孝女、孝婦)不計其數。孝子的孝行,具有感恩報恩、博愛兼愛、尊老敬老、真善大善的鮮明特徵,體現良知,體現美德,體現人格魅力,體現社會風氣,高尚純潔,皎如日月,閃耀著真、善、美、愛的燦爛光芒

。就道德行為而言,各個時代的孝子,無疑也是那個時代的人傑,堪為所有人的表率、楷模與典範。正因為如此,歷朝歷代的典籍,都很注重記載孝子的事蹟,為之立傳和揚名。   早在《尚書》中,就記載有虞舜盡孝的事蹟。《禮記》、《東漢觀記》中,孝子盡孝的事蹟更多。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篇,主要記載孝子的孝行;蕭廣濟《孝子傳》,則是記載孝子孝行的專著。《後漢書》開啟了正史集中記載孝子的先河。該書《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集中記載了包括蔡順、江革等在內的十多個孝子。其後的《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金史》、《元史》、

《明史》、《清史稿》,皆設《孝義》或《孝友》、《孝行》卷,分記各朝孝子。唐朝徐堅《初學記.人部.孝》,引述古籍,提到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的許多知名孝子。   元朝,蒙古族統治中國,一方面實行民族歧視民族壓迫政策,一方面又推行「漢法」。漢族文人郭居敬出於儒學正統思想,從歷史上成千上萬的孝子中,精心挑選二十四人,集成《二十四孝》一書,「用訓童蒙」。該書的內容和形式均具特色。從內容看,人物很有代表性,有帝王,有賢人,有官員士子,有庶民百姓,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孝行典型,故事生動,可為各類人等提供盡孝的榜樣;從形式看,文字簡約,每篇只有三、五十字,最長者不過百字,篇末概括一首五言詩,通俗易懂,便於

記憶。此書一出,廣泛流傳,「二十四孝」因此成為孝子孝行的一個標誌性符號,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明朝太史焦竑編的《國朝獻徵錄》,專記明朝孝子五六十人。清朝學者李之素撰的《孝經外傳》,上起虞舜,下迄不知姓名的常州婦,有選擇地記載了歷朝孝子,算得上是「集大成」之作。   受到孝文化的鼓舞與激勵,本人曾以郭居敬《二十四孝》為素材,加以擴展與演繹,編寫成《二十四孝故事》一書。。今年夏、秋之際,我在《二十四孝》基礎上,再編寫一本關於古代孝道故事的通俗讀物,於是便有了這本《新編四十八孝故事》。 作者簡介 張雲風   江蘇射陽人。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學者,作家。在出版有:文史專著《中國著名山水詩評注辭典》

、《俗語趣話》、《中國帝王事略》、《中國宰相事略》、《中國將帥事略》、《中國后妃事略》、《中國外戚事略》、《中國宦官事略》、《中國帝王軼事》、《中國后妃大觀》、《帝王兒女大觀》、《歷代名人與西安》、《輝煌熱土話西安》;長篇歷史小說《秦宮花后—趙姣娥》、《漢宮梟后—呂娥姁》、《漢宮豔后—衛子夫》、《晉宮妖后—賈南風》、《漢武大帝》、《唐明皇》、《赤壁之戰》、《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歷史故事集《二十四孝》、《諸子百家故事大觀》(部分)。 先秦篇1 孝感動天--虞舜222 百里負米--仲由 273 齧指痛心--曾參 324 蘆衣順母--閔損 365 鹿乳奉親--郯子 416 戲

彩娛親--老萊子 457 棄義雪恥--伍子胥 49 *兩漢*8 建邑孝父--漢高祖 589 親嘗湯藥--漢文帝 6410 上書救父--淳于緹縈 6811 孝承父志--司馬遷 7412 埋兒得金--郭巨 8013 拾葚養親--蔡順 8514 湧泉躍鯉--姜詩 8915 行傭供母--江革 9416 扇枕溫衾--黃香 9817 刻木事親--丁蘭 10218 賣身葬父--董永 10619 懷橘遺親--陸績 11020 拔矢啖睛--夏侯惇 114 *魏晉南北朝*21 哭竹生筍--孟宗 12022 臥冰求鯉--王祥 12423 陳情盡孝--李密 12924 聞雷泣墓--王裒 13525 恣蚊飽血--吳猛 

13926 扼虎救父--楊香 14327 嘗糞憂心--庾黔婁 14728 循鹿找參--阮孝緒 151 *隋唐*29 代父從軍--魏木蘭 15830 望雲思親--狄仁傑 16631 注經弘孝--唐玄宗 17132 富貴尋母--高力士 17633 乳姑不怠--唐夫人 18334 遠遊念母--孟郊 186 *宋元*35 孝遵母訓--宋太祖 19436 立身歸宗--范仲淹 19937 美文祭親--歐陽修 20538 棄官尋母--朱壽昌 21039 滌親溺器--黃庭堅 21540 捨孝報國--岳飛 21941 跪父留母--張菊花 22742 為奴孝親--趙一德 233 *明清*43 擔屍葬親--姚伯華 

24044 代父服刑--危貞昉 24545 夢感尋父--王原 25146 扶輦選米--康熙帝 25747 負屈孝親--李應麟 26248 四子爭孝--吳老漢 268 附錄

道德行為準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大家好,我是威狼
這部影片請大家以文化傳承角度來欣賞
今天帶大家來到花蓮深山學習『太魯閣族傳統狩獵』
這次帶來的系列事業間狩獵篇
總共會有三集
從夜間狩獵的事前準備到收穫
每一集都有非常精彩的畫面
此系列影片部分畫面非常血腥
請觀眾斟酌觀賞
並尊重原住民文化
捕獲之食物按照傳統方式進行家族分享
無販賣獵物的情形
那現在就請大家好好鎖定這三集
最真實的夜間狩獵實境
第三集精彩片段就是徒手抓飛鼠
請大家一定要把影片完整看完
才會發現那段好玩又有趣的片段

『狩獵』
不僅要學會野外求生登山技術更要高人一等
首先要瞭解獵物的生態環境觀察獵物的路徑
知道捕捉的時間、地點和工具
認識可食的植物、辨識毒蛇等
懂得如何渡河、砍材取火等技能
設陷阱是最普遍的狩獵方式
可分為腳套陷阱(繫蹄式)
主要用來捕捉山豬、山羌等大型獵物
石板陷阱用來捕捉小型鳥類或鼠類
還有專捉更大型動物的地窖陷阱、木刺或竹刺陷阱
使用獵槍、弓箭、矛等器具也很常見
當然配刀是少不了的打獵利器
打獵但是要嚴守狩獵禁忌
春夏期是動物的孕育期不可以打獵
需要等到秋冬才是獵季還要遵守獵區劃分的規則
否則會引來武力爭奪獵區的紛糾
狩獵是太魯閣族男性展現英勇及智慧的指標
也是族群合作的象徵
擅長狩獵的人是受到族人的敬重
太魯閣族祖靈信仰

『gaya(祖訓)』
指祖先留下的生活規範
是太魯閣族人行為與道德的規範準則
gaya 團體以一個或兩個近親群為核心
加上其他遠親族或姻親組成
gaya 的成員共同耕作、祭祀與遵守禁忌
具有親屬、經濟、宗教、地域功能的組織
太魯閣族人相信若違反gaya,祖先會降禍族人
若有成員違反gaya,其他成員會要求觸犯gaya 者贖罪
其方式是視所犯禁忌之大小
以殺豬、雞、鴨等動物,藉由血祭方式贖罪
至今族人仍維持此傳統

『傳統狩獵課程』怎麼去:
請在影片下方留言或私訊威朗
就可能有機會跟威朗一起上山學習最傳統的狩獵文化
===========================================
Wilang的社群連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ang_explor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6%8E%A2%E9%9A%AA%E5%A8%81%E6%9C%97-100459841997534/about?view_public_for=100459841997534
拍攝工具⬇︎
相機:Iphone 11,GoPro 9
麥克風:GoPro 9媒體模組
空拍機:Dji Mini
剪輯工具⬇︎
imovie
=============================================
Music:

RBA行為準則與ISO 20400規範之關聯性與效益分析

為了解決道德行為準則的問題,作者蔡淑美 這樣論述:

近年來國際品牌及買家對於出口國家生產廠商於製造過程中所提供的生產環境、勞工安全、勞動條件、企業道德規範等日趨重視,頻頻要求供應商加強管理及落實道德行為準則管理系統推動,已然成為國際供應鏈高度關注的議題。唯有充份符合買家要求及期待之管理要項,方能展現企業自我價值,使企業與同業形成差異化,展現更強而有力之競爭力。於此同時,國際品牌及跨國企業大廠亦紛紛主動投入對其供應鏈之主動管理,以期提昇自我品牌形象及價值,同時帶領供應鏈體系共同成長,體現全球夥伴關係之策略聯盟概念。為因應國際大廠與國際品牌對於全球供應鏈道德行為準則相關要求日益嚴格之趨勢,近年國內企業紛紛採用RBA稽核工具發動對其供應商進行主動管

理。另外觀察到企業透過採購行為納入永續性影響相關考量來達到推動供應鏈永續管理的目標,紛紛採用或參考國際標準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 於2017年推出之ISO 20400永續採購指南標準。透過本研究深入探討企業導入RBA供應商稽核管理工具所獲得相關資訊是否能同時作為評估及發展永續採購管理系統之參考; 同時分析RBA對供應商稽核管理工具與ISO 20400之間的關聯性為何。本研究特別請益國內經常執行RBA稽核之電腦品牌大廠、知名半導體廠商、印刷電路板廠、IC測試封裝廠以及國內輔導及稽核供應鏈經驗豐富之輔導顧問

及驗證機構高階主管,探討其運用RBA稽核工具對供應商管理所獲得資訊對應ISO 20400永續採購指南標準之相關性,同時透過Q&A收集導入RBA稽核工具與ISO 20400永續採購管理系統之效益建議。由於其中一位輔導顧問對於RBA經驗頗豐但甚少涉略ISO 20400永續採購,故本研究對於該顧問僅以訪談開放性問題進行探討,對其不進行RBA與ISO 20400相關性比對分析意見蒐集。藉由企業及專家回應關聯性題組及訪談結果分析,我們可以瞭解到RBA稽核工具所取得之資訊與永續採購要素及內涵具有高度之相關性,因此得出以下結論 : 從RBA稽核工具所獲得的資訊及結果可以同時做為企業評估導入永續採購相關永續性

影響考量的重要參考依據,可以大幅提升企業導入永續採購系統及流程之效率及縮短導入時程。本研究同時發現到企業高階的承諾與組織全員參與之重要性,透過組織全面動員及稽核工具的充分應用可有效提升組織管理能力,除了運用於企業本身的管理之外,也可與供應商共享資訊及經驗。研究發現國際大廠藉由對供應商的稽核、分享提升管理實務及經驗交流,以夥伴關係為出發點創造雙贏或多贏局面。

向巴菲特學管理: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經營管理篇

為了解決道德行為準則的問題,作者WarrenBuffett 這樣論述:

巴菲特股東信全新選輯,透視波克夏管理核心   巴菲特親筆撰述管理聖經  道盡創造波克夏奇蹟的企業經營法則   巴菲特是全球企業界最受尊崇、績效最好的投資人和經理人——他如何管理波克夏這個旗下有數十家涵蓋各產業類型的龐大集團,並持續為股東創造驚人獲利?   有許多書論及巴菲特的投資之道,但本書不談巴菲特如何投資,只談他極其成功的企業管理原則與實務。事實上,在巴菲特獨一無二的每年致波克夏股東信中,這位「奧馬哈先知」早以簡潔明瞭的文字,透露了經營企業的重要原則。   於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開設巴菲特課程的康諾斯,重新選輯巴菲特親筆所撰文字,將其中無比珍貴的管理智慧編織成條理分明的篇章,使讀者更易

於領略巴菲特的核心思想。《向巴菲特學管理》可說是一本實用的管理手冊,讀者可透過巴菲特分享的許多實際案例與心得,見其在企業經營層面的真知灼見——   把股東當合夥人,誠實揭露公司資訊  「我不能保證你的獲利,但可以保證,只要你選擇當我的合夥人,你的財務前途將與我的財務前途亦步亦趨,緊緊相隨。」   「我們在提出財務報告時會對你坦誠無隱,並在評估企業價值時強調重大的優點和缺點。公開誤導別人的執行長,最後可能在私下誤導自己。」   波克夏的目標,是各種優良企業的「首選買家」  「我們避免提高所收購企業的財務槓桿、給我們的經理人超乎尋常的自主權、長期持有買下的公司,並與之同甘共苦(雖然我更喜歡同甘共甘

)。任何想玩弄這種企業文化的人都不會在這家公司久留,事實上,我死後變成鬼也會來找他們。」   真正獨立的優秀董事會  「真正的獨立——這表示在出問題或有人做蠢事時,願意挑戰強勢的執行長——是董事極為珍貴的特質。波克夏11位董事中,有6位的家族持股達數億美元之多,持股時間至少三十年。所有董事都和股東一樣從市場買進持股;我們從未發放選擇權或限制股。我愛這種『對上帝誠實』的持股方式。畢竟,誰會洗租來的車?此外,董事酬勞微不足道。所以波克夏所有董事享受的好處,和波克夏股東成正比,而且永遠如此。」   審慎評估風險  「除非能獲得合理的報酬,否則我連小風險都厭惡承擔。在冒險這方面,我頂多願意偶爾吃標示過

期一天的軟乾酪。 」   單純、公平的執行長薪酬制度  「我們利用獎勵時(有時候金額很大),總是與執行長職權下的營運績效為條件。如果一位執行長的打擊率是.300,他就會獲得.300 打擊率的薪酬,即便非他所能控制的狀況,導致波克夏表現不佳。如果他的打擊率只有.150,即使別人的成功讓波克夏賺大錢,他也得不到獎勵。」   獨特的僱用政策  「在波克夏,我們看績效,不看年齡。一流的經理人是極稀有的資源,不能只因為蛋糕上面的蠟燭太擁擠就拋棄。此外,我們對剛出爐企管碩士的經驗並不是那麼好。他們的學業成績總是很棒,說話也總是頭頭是道;但他們經常缺乏對公司的個人投入,也未能精通廣泛的商務。要教會新狗老把戲

並不容易。」   「身為一家採用不裁員政策的事業,必須特別小心避免在景氣好時僱用過多員工。除非公司在極艱困時期倒閉,否則增僱的員工不會被解僱,不管他對這家企業的貢獻多有限。」   避免債務、重視成本  「和大多數企業不同,波克夏不會因為任何立即特定需要而融資。我們借錢是因為我們認為在比借款期間短很多的時間內,我們會有許多好好利用那筆錢的機會。」   「我們的成本典範是某個在地方報紙刊登訃聞的寡婦。她聽說一個字收費25美分後,要求刊登『佛烈德.布朗去逝』(Fred Brown died)。報社又告訴她,至少要七個(英文)字。這位痛失親人的女人回答,那就登『佛烈德.布朗去逝,高球俱樂部待售』(Fr

ed Brown died, golf clubs for sale.)吧。」   《向巴菲特學管理》提供直接、實用的企業經營管理方針,深入淺出介紹巴菲特的管理信念。不論是企業家、經理人、各級主管、商學院學生和所有有志於成功經營企業者,本書都將是擬訂經營策略時不可或缺的管理聖經。 作者簡介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全球知名投資大師、波克夏投資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巴菲特早期專注於上市股票的長期投資,因報酬豐厚而有「股神」之稱;近年逐漸轉為企業全數股權的併購,如今波克夏旗下擁有許多事業,包括糖果製銷、商品零售、家具裝潢、百科全書、吸塵器、珠寶、報章媒體、制服製銷、鋼鐵公司、飛

機租賃及運動鞋製銷等。   巴菲特目前已是全球首富,但慈善家美名亦傳遍全球。2006年6月,巴菲特承諾將資產捐獻給慈善機構,其中85%交由蓋茲夫婦基金會運用,創下美國有史以來的新紀錄。同時巴菲特亦主張稅制有改革之必要,應對富人課徵較高稅率,以達社會公平。2007年,巴菲特獲選為《時代》雜誌世界百大具影響力人士。 編選者簡介 理查.康諾斯Richard J. Connors   畢業於聖母大學商學院和聖路易大學法學院。現為註冊投資顧問(RIA),同時也是密蘇里州聖路易市的康諾斯投資管理公司創辦人。康諾斯從2006年開始,在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的終身學習研究所(Lifelong Learning

Institute)開設有關巴菲特的課程。 譯者簡介 吳國卿   台北市人,1956年生。政大新聞系畢,為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十數年。譯作包括《交易冒險王》《新世紀道氏理論》《華爾街爭霸戰》《趨勢力》《箱子》《亞洲未來衝擊》《碳交易》等書(以上均由財信出版)。

公司治理及法令遵循觀點下之吹哨者保護制度-兼論金融機構之檢舉制度

為了解決道德行為準則的問題,作者李立鼎 這樣論述:

為持續深化我國公司治理,提升企業永續發展,並營造健全永續發展(ESG)生態體系,強化我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金管會已於2020年8月25日頒布公司治理藍圖3.0-永續發展藍圖,以作為推動公司治理政策之指引。其中就如何落實公司治理提出五大主軸39項具體推動措施,包含:「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及「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重大推動方案,此乃鑑於我國公司治理的相關法制,如公司法及證券交易法,雖已修訂相關規範以落實推動公司治理之目標,惟現今社會上仍不時有企業發生舞弊及

不符合公司治理要求等違法及與世界潮流相違背之情事,顯見欲達成良善公司治理的目標,單靠外部規範仍有不足之處,因此,為了達到上述之政策目的,企業往往需要有更堅強的內外部機制與配套措施,始能完善公司之治理以及法令之遵循。在法令依據上,現行公司法已於2018年修正時增訂第一條第二項規定公司應有社會責任之明文,對於公司之董事會尤應發揮其監督功能,並課與其監督義務,以建立明確的公司治理及法令遵循制度,才能達到應有之功能,另為使公司之監督者能有效發揮獨立之治理資訊管道,尚應建立完善的誠信經營與內外部稽核及相關舉報制度等,如此亦才能真正落實公司治理以及法令之遵循。 就公司之經營者舞弊防範之舉報制度而言,

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如美國、德國、英國及日本,在過往亦均曾發生許多企業內部的舞弊事件,而這些舞弊案件的發現與糾舉處罰,有些是其內部之員工所舉報揭發所致,然而當時的社會還欠缺對此吹哨者及其行為的強而有力的保護機制,因此,促使了相關保護吹哨者之立法出現以鼓勵及保護揭發弊案者。反觀我國,雖然在一些法律或相關規範上有吹哨者保護之規定,但現今尚未有一部完整保護吹哨者之立法,目前行政院通過就討論多年之結果的揭弊者保護法草案,但由於爭議還很多以致今仍未經由立法院三讀通過;綜觀現今草案之內容,尚存在有些需加以檢討改善之空間,本論文將擬以公司治理及法令遵循發展之沿革及相互關係為基礎,進一步探討所涉及吹哨者保護制度

之內涵與執行實務,並透過比較外國立法例與實務上執行之運作案例,歸納並提出個人之建議意見,以期未來能提供更加完善之立法參考。另外,金融業是我國高度發展之產業,受金管會的高度管制,金管會亦透過相關內控及稽核等行政命令的頒布,要求金融業設置內部舉報機制,以達反貪腐及防弊的監督管理效果;至於內部舉報機制之內容與架構該有如何之建置,本論文亦從公司治理以及法令遵循的觀點,據以具體的論述吹哨者保護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