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權未平倉量多空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選擇權未平倉量多空比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酆士昌劉承彥寫的 Python:期權演算法交易實務180個關鍵技巧詳解 和麥克連的 追籌碼賺1億(2):麥克連教你挑選會飆的法人認養股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參考未平倉量?判斷多空最後步驟,你必須要知道三大重要指數也說明:三大重要指數判斷多空轉折 · 一、利用「OP Power」值判斷盤勢多空 · OP Power值>15億,多頭態勢明顯 · OP Power值>-15億,空頭態勢明顯 · 二、真實賣壓統計 · 真實賣壓= 大盤委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博碩 和Smart智富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金融資訊系 程言信所指導 何紫菱的 應用選擇權情緒指標建構台股指數期貨交易策略實證分析 (2021),提出選擇權未平倉量多空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情緒指標、期貨交易策略。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張大成所指導 林奕成的 台灣加權指數與台指選擇權交易量 之分量迴歸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台灣加權指數、O/S、Put-Call Ratio、分量迴歸、預測能力的重點而找出了 選擇權未平倉量多空比的解答。

最後網站【選擇權入門】解讀選擇權最大未平倉量,看懂選擇權支撐壓力則補充:選擇權 最大 未平倉量 網址: https://www.optree.tw/home/tools/max_oi_amount ☆ 多空 籌碼 選擇權 揭密班: https://lihi1.com/f2472 這部影片將告訴你如何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選擇權未平倉量多空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Python:期權演算法交易實務180個關鍵技巧詳解

為了解決選擇權未平倉量多空比的問題,作者酆士昌劉承彥 這樣論述:

期貨與選擇權擁有多樣的商品組合,是最適合程式交易分析的商品類型 藉由180個技巧與案例的逐步演練及說明,帶領你進入程式交易的殿堂   ☛循序漸進的範例教學,按部就班就能上手   ☛結合Line訊息推播,發送交易訊號即時通知   ☛了解交易的規則與數據內涵,學習正確的金融演算法   ☛提供豐富的技術指標運算方式,增加策略組合的多樣變化   ☛運用簡單的Python套件串接實單交易,並介紹多家券商的串接應用   金融科技是結合金融與科技的新興產業,包含支付、理財、交易、信貸等多個層面,其中與一般使用者相關性最高的就是交易與理財。透過程式進行交易,可避免貪婪與恐懼所造成的損失,能摒除人性、嚴守紀

律,並增加獲利的機會。   交易演算法是結合金融交易、程式撰寫與數據分析等三大領域的新興產業,具有較難進入的門檻。本書從數據分析的角度切入,以不同的範例讓你了解概念,並能照著案例實作。   內容由最基本的期貨及選擇權的命名與規則開始,逐步切入程式撰寫,來計算技術指標,並能進行歷史回測,最後透過下單函數進行程式交易。藉由案例的逐步演練,可降低學習的門檻,帶領你進入程式交易的殿堂。   拿起這本書,你將學到:   ◎Python內建的計算函數功能。   ◎資料的輸入與輸出。   ◎金融圖表的繪製。   ◎金融工具的分析與取用。   ◎金融演算法的建構。   ◎回測系統的建構。   ◎下單函數

的撰寫。   ◎實單交易系統。   作者簡介 酆士昌   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組,專注於系統規劃、軟體開發與金融交易系統。目前任職金融科技公司CEO,在系統建構上有二十餘年的經驗。近年來潛心於金融科技領域,將金融大數據應用於策略回測、推進分析與實單交易的領域。   目前著作共有九十餘本,在多所學校演講並擔任業師,講授大數據分析、程式交易、作業系統、程式語言等相關課程。 劉承彥   目前任職於金融科技公司經理,專注於專案管理、演算法開發與資料庫管理,擁有多年程式交易與教學授課之經驗。目前共有金融演算法相關著作四本,並在多所學校擔任業師,講授Python基礎、大數據分析以

及程式交易相關課程。   Chapter 01 認識Python語法 技巧1 【觀念】Python的創生與發展 技巧2 【操作】安裝Python的基本環境 技巧3 【操作】Python語言的基本操作 技巧4 【操作】執行Python語言的方式 技巧5 【操作】Python的基本運算與科學函數 技巧6 【操作】基本變數的使用 技巧7 【操作】tuple、list與dictionary的應用 技巧8 【操作】list comprehension的應用 技巧9 【程式】文字檔的讀取與寫入 技巧10 【操作】字串處理的應用 技巧11 【操作】使用Python的外掛套件 技巧12 【觀念】時間的應用

技巧13 【操作】time套件函數的應用 技巧14 【操作】datetime套件函數的應用 技巧15 【操作】資料的分割與合併 技巧16 【程式】判斷的結構與範例 技巧17 【程式】迴圈的結構與範例 技巧18 【觀念】建立函數的方法 技巧19 【操作】建立函式庫並取用 技巧20 【操作】MariaDB資料庫的基本操作 技巧21 【程式】使用Python存取資料庫 技巧22 【程式】Python異常處理的應用 技巧23 【程式】Python的類別(class)應用 技巧24 【觀念】了解爬蟲基本概念 技巧25 【觀念】網頁的組成結構 技巧26 【觀念】網頁的標籤介紹 技巧27 【操作】Pyth

on下載網頁資訊 技巧28 【操作】BeautifulSoup套件簡介 技巧29 【操作】selenium套件簡介 Chapter 02 期權基本介紹 技巧30 【觀念】期貨交易所簡介 技巧31 【觀念】期貨商品規格 技巧32 【觀念】選擇權商品規格 技巧33 【觀念】期貨選擇權的槓桿比例 技巧34 【觀念】選擇權買方、賣方權利義務 技巧35 【觀念】選擇權買權與賣權介紹 技巧36 【觀念】選擇權履約價介紹 技巧37 【觀念】選擇權內涵價值與時間價值介紹 技巧38 【觀念】選擇權Black-Scholes評價公式 技巧39 【觀念】選擇權風險值介紹:Delta(δ) 技巧40 【觀念】選擇權

風險值介紹:Gamma(γ) 技巧41 【觀念】選擇權風險值介紹:Vega(ν) 技巧42 【觀念】選擇權風險值介紹:Theta(θ) 技巧43 【觀念】選擇權風險值介紹:Rho(ρ) 技巧44 【觀念】波動率介紹 技巧45 【觀念】期貨、選擇權商品價格關係 技巧46 【程式】驗證選擇權價平理論 技巧47 【觀念】買進選擇權介紹 技巧48 【觀念】賣出選擇權介紹 技巧49 【觀念】認識組合單 技巧50 【觀念】多、空頭價差組合單 技巧51 【觀念】跨式組合單 技巧52 【觀念】勒式組合單 Chapter 03 程式交易基礎介紹 技巧53 【觀念】程式交易介紹 技巧54 【觀念】Python程

式交易用途簡介 技巧55 【觀念】程式交易架構介紹 技巧56 【觀念】了解資料的取得及來源 技巧57 【觀念】了解下單的管道及方法 技巧58 【觀念】認識期權逐筆報價揭示資訊 技巧59 【觀念】即時報價資訊的交易應用 技巧60 【觀念】K線圖的解讀 技巧61 【觀念】何謂K線技術指標 技巧62 【觀念】K線技術指標套件介紹 技巧63 【操作】K線技術指標套件安裝 Chapter 04 歷史資料分析及圖表繪製 技巧64 【操作】取得歷史報價資料 技巧65 【程式】Python取用歷史資訊 技巧66 【操作】安裝基本的繪圖套件 技巧67 【程式】繪製期貨價格折線圖 技巧68 【程式】繪製期貨選擇

權價格多重圖表 技巧69 【程式】繪製期貨與合成期貨走勢圖 技巧70 【觀念】委託檔的意義與用法 技巧71 【程式】價格折線及委託總量差圖 技巧72 【程式】價格折線及委託比重線圖 技巧73 【程式】繪製價格以及標記高成交量點位 技巧74 【程式】計算歷史K線 技巧75 【程式】繪製K線圖 技巧76 【程式】繪製K線圖搭配累計成交量 技巧77 【操作】了解TALib套件所需的K線格式 技巧78 【操作】計算歷史TALib技術指標 技巧79 【程式】繪製K線圖搭配技術指標 Chapter 05 歷史回測介紹 技巧80 【觀念】歷史回測的目的以及做法 技巧81 【觀念】期貨選擇權在策略中扮演的角

色 技巧82 【觀念】歷史回測流程建構 技巧83 【觀念】時間單位不同對策略執行的差異 技巧84 【操作】取得長時間歷史報價資料 技巧85 【操作】Talib技術指標回測應用 技巧86 【操作】建構交易部位管理物件 技巧87 【程式】趨勢判定加上停損停利策略 技巧88 【程式】突破區間順勢策略 技巧89 【程式】繪製K線圖搭配MA及RSI來研擬策略 技巧90 【程式】策略回測-MA+RSI順勢策略 技巧91 【程式】繪製績效圖表 Chapter 06 取得即時報價以及指標運算 技巧92 【操作】透過Python取得即時報價 技巧93 【程式】計算成交買賣平均口數 技巧94 【程式】計算委託簿

買賣平均口數 技巧95 【程式】計算委託固定時間變動量 技巧96 【程式】計算逐筆累計成交量 技巧97 【觀念】透過網路爬蟲來取得期交所盤後資訊 技巧98 【程式】取得期貨每日交易行情表格 技巧99 【程式】取得N天的期貨每日行情 技巧100 【觀念】透過三大法人閱讀期貨散戶動向 技巧101 【程式】取得期貨三大法人成交量、未平倉資訊 技巧102 【程式】取得N天的期貨三大法人動向 技巧103 【程式】取得選擇權每日交易行情表格 技巧104 【程式】取得N天選擇權每日交易行情表格 技巧105 【觀念】選擇權契約未平倉量介紹 技巧106 【程式】取得選擇權壓力支撐價位 技巧107 【程式】取得選

擇權價格、成交量、未平倉變動量 技巧108 【觀念】選擇權Put/Call Ratio介紹 技巧109 【程式】取得臺指選擇權Put/Call 技巧110 【程式】即時計算K線(開高低收量資訊) 技巧111 【程式】即時計算固定量K線 技巧112 【程式】即時計算價格MA指標 技巧113 【程式】即時計算MACD指標 技巧114 【程式】即時計算布林通道 技巧115 【程式】即時計算KD指標 技巧116 【程式】即時計算RSI指標 技巧117 【程式】即時計算乖離率指標 技巧118 【程式】計算日Pivot Point指標 技巧119 【程式】計算日CDP指標 Chapter 07 規劃進出

場的時機 技巧120 【觀念】何謂進出場 技巧121 【程式】趨勢判定-開盤跳空 技巧122 【程式】趨勢判定-法人連三買、連三賣 技巧123 【程式】趨勢判定-期貨散戶指標應用1 技巧124 【程式】趨勢判定-選擇權成交量與未平倉關係判定 技巧125 【程式】趨勢判定-突破選擇權支撐壓力線進場 技巧126 【程式】趨勢判定-選擇權Put/Call Ratio應用 技巧127 【程式】趨勢判定-日Pivot FDint、CDP關鍵價 技巧128 【程式】進出場-固定時間判斷 技巧129 【程式】進出場-買賣成交平均口數判斷 技巧130 【程式】進出場-突破前N根K高低點 技巧131 【程式】進

出場-爆量判斷 技巧132 【程式】進出場-MA快慢線判斷 技巧133 【程式】進出場-MA二次穿越(延遲進出場) 技巧134 【程式】進出場-MACD應用 技巧135 【程式】進出場-布林通道應用 技巧136 【程式】進出場-KD應用 技巧137 【程式】進出場-RSI應用 技巧138 【程式】進出場-K線型態辨識 技巧139 【觀念】何謂停損停利 技巧140 【程式】出場-價格停損與停利 技巧141 【程式】出場-移動停損出場 Chapter 08 連接券商下單函數 技巧142 【觀念】程式下單機的運作機制 技巧143 【觀念】實單委託的市場機制 技巧144 【操作】如何透過Python

進行實單委託 技巧145 【觀念】GOrder下單指令介紹 技巧146 【程式】下單委託 技巧147 【程式】取得成交帳務 技巧148 【程式】取得總帳務明細 技巧149 【程式】取消委託函數 技巧150 【程式】取得未平倉資料 技巧151 【程式】取得未成交資料 技巧152 【程式】取得權益數 Chapter 09 交易指令及選擇權組合單 技巧153 【觀念】認識交易指令 技巧154 【觀念】完整下單流程介紹 技巧155 【程式】市價單並取得帳務回傳 技巧156 【程式】限價單到期刪單 技巧157 【操作】新增訂閱報價商品 技巧158 【程式】範圍市價單 技巧159 【程式】範圍市價單直到

成交 技巧160 【觀念】選擇權下單觀念 技巧161 【程式】期貨價格推算價內外選擇權商品 技巧162 【程式】買權多、空頭組合單 技巧163 【程式】賣權多、空頭組合單 技巧164 【程式】跨式組合單 技巧165 【程式】勒式組合單 技巧166 【程式】合成期貨單 Chapter 10 實單交易 技巧167 【觀念】真實市場考慮因素 技巧168 【觀念】重要的是價格還是進場時機 技巧169 【操作】建構人生第一個Python期權策略 技巧170 【策略】掌握短線進出-價格突破策略 技巧171 【策略】掌握價格缺口-開盤跳空回檔策略 技巧172 【策略】決勝關鍵價位-關鍵價突破策略 技巧17

3 【策略】掌握技術指標-MA、KD策略 技巧174 【操作】執行策略吧! 技巧175 【操作】程式交易串接Line Notify推播訊息 Appendix A GOrder下單機、期貨交易規則、出入金管理 技巧176 【操作】GOrder下單機介紹及權限開通 技巧177 【操作】Gorder虛擬期權開通 技巧178 【觀念】期貨交易規則簡述 技巧179 【觀念】期貨開戶流程介紹 技巧180 【觀念】出入金管理

應用選擇權情緒指標建構台股指數期貨交易策略實證分析

為了解決選擇權未平倉量多空比的問題,作者何紫菱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2013年至2020年間每日台指選擇權之近月份到期契約的未平倉量與成交量、大額交易人未沖銷部位、三大法人未平倉量與成交量及等資料分別計算賣權買權比率,並加入VIX波動率指數,形成六大類情緒指標協助判斷市場多空情勢,並以移動平均線變化形成的技術指標及區間交易進行各項進出場決策,驗證指標在台股指數期貨的交易績效,經由實證探討主要得到:1. 在大額交易人的類別中,計算出三項指標為BIA、BIB、BIC,其中BIA指標最具投資參考價值,並且前十大交易人的交易平均績效報酬最高。2. 以平均報酬率分析,是VIX指標績效表現最佳,其次為整體市場之未平倉量指標優於三大法人未平倉量指標;以報酬風險

比分析,VIX指標同樣表現最好,但三大法人未平倉量指標優於整體市場之未平倉量指標;以勝率分析,VIX指標依然為最佳指標,其次BIA指標優於三大法人成交量指標;以總報酬率分析,發現BIB指標則績效表現最好,其次BIA指標優於整體市場之未平倉量指標。3. 擴張區間能幫助提高大部分情緒指標的獲利能力交易績效,以平均報酬而言,提升最多的為大額交易人類別中的A指標,若觀察報酬風險比,發現BIA與BIC指標上升效果最明顯,以勝率及總報酬率來看,整體市場之未平倉量指標得到最明顯的優化,以上結果顯示擴大區間交易策略是可行的。

追籌碼賺1億(2):麥克連教你挑選會飆的法人認養股

為了解決選擇權未平倉量多空比的問題,作者麥克連 這樣論述:

暢銷書「小散戶這樣追籌碼賺1億」作者麥克連的最新力作      本書完整揭露8大籌碼指標,更精準判斷大盤多空,除可利用現股操作外,麥克連並揭露更多使用期貨與選擇權來增加獲利的實戰技巧,以及增加2大法人的進階籌碼選股與產業籌碼的進階選股。      小散戶麥克連靠著籌碼分析,在股市賺到上億元,他說,籌碼才是股價漲跌的關鍵,上一本書教讀者如何透過追籌碼買股票,這一本書則更進階教讀者,如何透過籌碼追蹤記錄,精準掌握大盤多空方向,除了更有利選股,也可透過台股指數的期貨與選擇權提升獲利。      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不是空談理論的鍵盤投資高手,書中都是麥克連在台股繳了上億元學費,所摸索出來的追籌

碼實戰經驗,絕對值得股市新手、老手細細閱讀。      精彩內容搶先讀      自從前一本書「小散戶這樣追籌碼賺1億」出版以來,接到許多讀者的來信,在信中,除了詢問投資的相關問題之外,也對於書中的內容提出一些看法,在此很謝謝各位讀者,古人說,教學相長,應該就是這個道理。      在2008年金融海嘯損失了10年累積的資產之後,我深覺自已的不足,開始進行長達一年的閱讀及上課之旅,在讀了幾本書,上了幾次課之後,我發現有實戰經驗、在市場賺、賠過的「老師」,才能切中投資市場,說出我的需求,而那些很少在市場上交易,或是沒賠過大錢的老師,都只會空談理論,沒有一套有邏輯與完整的作法來講述該如何投資。  

    另外,有好幾次讀到的書籍,全書有3/4在講自已的故事,其他的部份才是他的操作方法,由於篇幅有限,這類書就只能是泛泛之談,看不出重點,也沒有我所重視的投資邏輯,無法複製學習,因為這樣,我就偏好找有實際投資經驗的作者或老師,作為我的學習對象及目標。      在廣泛閱讀及上課之後,我開始發現籌碼有趣的地方,以及台灣證券交易所與台灣期貨交易所,有公布三大法人的交易數據,從簡單的三大法人買賣金額統計表開始,到提供更多資訊的三大法人買賣超彙總表,讓我有如進入一座寶山,從中開始挖寶,配合自己的操作紀錄來一再修正,找出最適的投資方法,從100萬元開始,用三大法人的籌碼找出好的股票,實現並累積獲利。

     因為利用股票獲利對我來說速度太慢,我開始涉入期貨、選擇權這類槓桿大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而這些金融商品是否也有籌碼可供追尋?有的,就在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布的許多資訊之中,如三大法人在期貨、選擇權的佈局,以及大額交易人未沖銷部位結構,還有新加坡交易所的摩根台指期貨。      期貨與選擇權可快速增加獲利   而且,我透過這些期權的籌碼變化觀察大盤的漲跌,除了決定股票的多空部位之外,同時也讓我使用台指期貨與台指選擇權從中獲利,這是第一本書裡較少著墨的地方。      這本書中我增加了不少期貨與選擇權的篇章,主要是我判斷大盤的時候就已經使用了許多期權的指標,當判斷大盤的力道精準之後,善用期貨與選

擇權,可以適當地增加獲利,一舉多得。      當然,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複雜程度遠高於現貨,資訊多,交易行為複雜,所需要研判的資訊也更多,舉例來說,2009年4月29日,因為籌碼的關係我看多台股後勢,所以建立了一些選擇權的買權部位,到了4月30日,因為遠傳宣布中國移動準備參股的消息,這種事關主權的產業非常敏感,敢宣布這種消息遂被外資預測當時的馬政府準備大舉開放陸資來台了。      若陸資真的大舉湧入,讓我想起2007年港股直通車的盛況,當時中國政府在天津宣布「港股直通車計畫」,讓港股從2萬點在短短兩個多月內上漲1萬點,漲幅50%,若是能複製這個情況到台股,以當時台股的偏低基期,想像空間大增,使

得加權指數一開始都跳空上漲,收盤漲了6.74%(當時的漲停板是7%),再加上我對摩台指的研判,加大了部位,也快速的奠定了第一桶金。當時我怎麼判斷?如何透過選擇權加大獲利空間,細節操作的部分我會寫在選擇權篇章。      衍生性金融商品是個可以快速獲利的商品,在台灣與股票相關的,就是指期貨及選擇權,這類商品槓桿大,相對的盈虧也大,但操作上要比股票交易更為小心,這是個零和交易的市場,不像股票即使套牢還有機會可以坐領股息,且期貨與選擇權有每月結算機制,結算到了會強迫將部位平倉,即使虧損了,也無法一直天長地久的擁有,所以這類商品的買進及賣出要抓好時機,善用指標,交易起來方能得心應手。   

台灣加權指數與台指選擇權交易量 之分量迴歸分析

為了解決選擇權未平倉量多空比的問題,作者林奕成 這樣論述:

由於槓桿效應的優點,交易選擇權可能比交易股票對知情交易者更具吸引力。我們想了解投資者的選擇權相關交易活動是否能夠預測標現貨的未來報酬。 為了衡量選擇權對現貨未來報酬率的預測能力,本文以Roll, Schwartz and Subrahmanyam(2010) 建構的選擇權/股票交易量比率 (Option/Stock ratio, O/S)為基礎,使用台灣經濟新報專業版資料庫(Taiwan Economic Journal Professional, TEJ Pro)中的台灣加權指數價量資料和台灣期貨交易所官方網站的選擇權細分資料建立台指選擇權的O/S ratio。相較於Hsie

h, Chang, Lai and Hsu (2017) 的文獻中使用Easley, O’Hara, and Srinivas (1998) 的多空二分法(Bull or Bear)建構O/S ratio,本研究使用買賣權二分法(Call or Put)來建立O/S ratio。 本文擷取市場三大法人中外資與自營商的交易資料,將其分類為外資 f 和自營商 d 來建立各自對應的O/S ratio,並將上述投資者的O/S ratio在19個不同的分量上進行分量迴歸分析。 本研究發現發現外資的O/S ratio對次日的TAIEX報酬率有顯著的預測能力,外資在選擇權市場的交易方向與次日的T

AIEX報酬率呈顯著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