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中小基金持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國立臺灣大學 經濟學研究所 林建甫所指導 張清其的 基金流量、週轉率、費用及規模對基金績效之影響-以國內股票型基金為例 (2020),提出野村中小基金持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內一般型股票基金、基金績效、基金流量、基金規模、基金費用、基金週轉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魏艾所指導 王琳粢的 日本企業在中國經營策略之分析─與台灣企業的策略聯盟 (2009),提出因為有 日本企業、台灣企業、策略聯盟、中國的重點而找出了 野村中小基金持股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野村中小基金持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基金流量、週轉率、費用及規模對基金績效之影響-以國內股票型基金為例

為了解決野村中小基金持股的問題,作者張清其 這樣論述:

基金是現代化的理財工具,其特色是投資人透過專業經理人與專業理財團隊的知識與技術代為投資,而且基金是集合眾多投資者的資金以投入各種投資組合,所以基金是有效降低投資人使用各種投資工具的門檻。本研究由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蒐集近十年(2011~2020)的資料共 444筆進行分析,以月份作為時間變數的類型,基金報酬率作為依變數的基金績效,基金規模、基金費用、基金流量、基金週轉率為自變數,探討自變數對基金績效的影響關係。研究範圍設定為國內開放式股票一般型基金,以2020年的台股為評選標準。台股 2020年漲幅達22.8%,振幅為52%,以22.8%為大盤績效,以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所公

布之2019年12月 「AA1國內投資股票型」 基金為研究樣本,「一年報酬率」為篩選基準,選出高於台股 2020年漲幅22.8%,且排名第一名與第二名的基金;在台股 2020年漲幅22.8%前後的基金各一檔;以及後端排名兩檔,分別代表優於大盤、與大盤持平以及落後大盤。實證結果顯示,績效評比第一名的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績效評比1名)以及落後大盤的路博邁AR台灣股票基金T月配級別(新臺幣)(績效名比128名),其基金規模、基金費用、基金流量以及基金週轉率對於基金績效(基金報酬率)是沒有影響的。而其餘的基金則受到不同的指標的影響。過往的研究成果較少同時比較多種基金的特性、基金績效與基金指標的關係,所以

藉由本研究的實證分析結果,初步驗證過往的實證研究指標並不一定可以適用於預測所有的基金績效,但需要未來有更多的實證研究結果,才可以更細分不同的基金種類,應該要採用那些指標會更適合。

日本企業在中國經營策略之分析─與台灣企業的策略聯盟

為了解決野村中小基金持股的問題,作者王琳粢 這樣論述: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國民所得亦跟著提升,使得國內的市場規模日益壯大,加上中國加入WTO之後,加速開放國內市場,外資企業看好中國的商機,紛紛投入中國內需市場的經營,如今的中國已然由「世界工廠」轉變成「世界市場」。眾多外資企業的進入,加上中國本土企業的崛起,使得中國市場的競爭愈形激烈。為了增加在中國的競爭力,部分的日本企業選擇與台灣企業進行策略聯盟,共同經營中國事業。 本研究認為日本企業之所以與台灣企業進行策略聯盟,是因為可以藉此利用台灣企業的優勢,諸如銷售能力及人事管理能力等等,彌補本身的弱勢,提高在中國的競爭力。此外,日本企業與台灣企業在台灣長達數十年的合作經驗,為雙方建立

起良好的信任關係也是策略聯盟的原因之一,因此日台雙方的企業合作遍布各個產業,策略目標也各有不同。由於在日台企業的策略聯盟中,以進軍中國內需市場為目標的合作案表現最為亮眼,因此在個案研究方面,本研究選擇日本企業(包括伊藤忠商事及朝日啤酒等八家企業)與頂新集團的策略聯盟作為研究對象,期能對日台企業的策略聯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