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合金骨板斷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鈦合金骨板斷裂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曾炳芳 康慶林 主編寫的 四肢骨不連外科學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五樓墜地大難不死鈦合金骨板助肋骨斷裂復原也說明: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謝志明主任表示,肋骨骨折手術使用的鈦合金骨板,人體相容性高,可助患者克服劇烈疼痛。 一名39歲的吳姓女子,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梁誠所指導 鐘明瀚的 粉末冶金及熱處理製備鈦鈮及鈦鉭合金之顯微組織與機械性質之研究 (2020),提出鈦合金骨板斷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固溶熱處理、時效處理、粉末冶金、鈦鈮合金、橫向破裂強度、EPMA。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系所 吳瑋特所指導 黃沐昇的 齒顎矯正用LH鎳鈦合金線電解拋光處理及其力學特性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齒顎矯正、鎳鈦合金、電解拋光、力學特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鈦合金骨板斷裂的解答。

最後網站健保保險對象使用自費特材同意書則補充:2019年7月1日 — 鈦合金鎖定加壓鎖骨. 骨板系統. 衛署醫器輸字第 ... 彎曲等現象,最後導致骨板斷裂或彎曲等現象,病人術後需上石膏,並再. 二次手術將骨板取出。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鈦合金骨板斷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四肢骨不連外科學

為了解決鈦合金骨板斷裂的問題,作者曾炳芳 康慶林 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是一部系統介紹骨不連病理、分類與治療的專著。全書共分16章,首先介紹了骨與骨折愈合過程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學基礎及骨不連的病理解剖、血供機制,隨後分析了骨不連的發生原因、分型和不同類型的骨不連治療原則。重點介紹了目前臨床常用于治療骨不連的各種專業技術和方法。對無菌性骨不連、感染性骨不連、各部位的骨不連和先天性脛骨假關節的治療方法進行了歸納和總結,並介紹了手術技巧和注意事項。 本書是作者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編寫而成的,其中有很多新穎獨到的見解,適合骨科中高級醫師和進修醫師、研究生閱讀參考。

粉末冶金及熱處理製備鈦鈮及鈦鉭合金之顯微組織與機械性質之研究

為了解決鈦合金骨板斷裂的問題,作者鐘明瀚 這樣論述:

鈦鈮、鈦鉭合金中添加了無毒元素,以取代鈦六鋁四釩中有害物質;鈮與鉭元素的添加亦有效降低鈦合金的彈性模數,植入人體能與原生骨頭匹配,不會產生應力遮蔽效應,因此鈦鈮、鈦鉭合金被廣泛應用在生醫領域中。以粉末冶金技術製造鈦鈮、鈦鉭合金,可直接製造出形狀複雜之成品,以避免材料的加工浪費,並且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額外添加不銹鋼粉及銅粉可降低原料成本及產生液相燒結機制,增加合金緻密性及強化機械性質;另外固溶熱處理、淬火、時效處理等技術,能改變鈦鈮合金之顯微組織,達到析出硬化之效果,進一步強化機械性質。因此,本實驗第一階段使用鈦粉、鈮粉、鉭粉、304不銹鋼粉等金屬粉末,配製Ti-32Nb-12SS、Ti-

32Ta-12SS二種不同成分組成之鈦合金,並於1200°C、1250°C、1300°C和1350°C之溫度下持溫一小時,進行真空燒結;第二階段發現第一階段結果不盡理想,則額外添加銅粉,配製成Ti-32Nb-12SS-10Cu、Ti-32Ta-12SS-10Cu二種不同成分組成之鈦合金,並於1050°C、1100°C、1150°C和1200°C之溫度下持溫一小時,進行真空燒結後,利用體收縮率、相對密度、視孔隙率、橫向破裂強度和硬度來評估燒結後之燒結行為及機械性質,並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和X光繞射等方式進行微觀結構觀察與分析;第三階段以第二階段最佳參數進行熱處理,進行840°C固溶熱處理

持溫1小時後,隨即油淬,後分別施以300°C、450°C、600°C時效處理持溫兩小時,利用橫向破裂強度和硬度來評估機械性質,並對時效溫度300°C試片進行EPMA分析,觀察其微觀結構。第一階段結果顯示,Ti-32Nb-12SS於1350°C下燒結之樣品擁有最佳性質,其相對密度96.18%、硬度70.25HRA、橫向破裂強度422.01MPa;第二階段結果顯示,Ti-32Nb-12SS-10Cu於1200°C下燒結之樣品擁有最佳性質,其相對密度99.32%、硬度70.72HRA、橫向破裂強度606.74MPa;第三階段結果顯示,Ti-32Nb-12SS-10Cu於1200°C下燒結之樣品執行3

00°C時效處理擁有最佳性質其硬度73.76 HRA、橫向破裂強度940.18 MPa。

齒顎矯正用LH鎳鈦合金線電解拋光處理及其力學特性之研究

為了解決鈦合金骨板斷裂的問題,作者黃沐昇 這樣論述:

鎳鈦合金(Nickel-Titanium)在生醫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也被製作成齒顎矯正線,鎳鈦合金線比起不鏽鋼線彈性佳且可隨口腔溫度調整彈性,可利用形狀記憶的特性矯正牙齒,瞬間作用力小可減輕矯正過程中的疼痛感。然而矯正治療期間牙齒與矯正線仍然有很多死角難以清潔,因此必需使用表面處理的方法改善矯正線的表面粗糙度,目的在於使病患容易清潔,又根據牙齒矯正的臨床結果指出Omega loop對於第三類咬合不正的患者是有效的治療方式,比一般矯正時間還要快速。本研究使用電解拋光的方式改善鎳鈦合金矯正線的表面粗糙度,以訊號產生器、功率放大器及多功能電錶組成量測電化學反應曲線的系統,根據量測的結果選擇適合的電

壓範圍後使用直流/交流電源供應器進行電解拋光實驗,固定電解液濃度(2 M)、電解液溫度(50 °C)及電壓(2.1 V),改變電極間隙(1 mm、2 mm、3 mm、4 mm)、拋光時間(5 min、10 min、15 min、20 min)、頻率(100 Hz、300 Hz、500 Hz)等拋光參數,使用探針式表面粗糙度儀量測表面粗糙度並使用統計學假設檢定方法驗證拋光前後的表面粗糙度數值的顯著差異,結果顯示電極間隙2mm、4mm,拋光時間10min為最佳參數,但頻率未有最佳結果。再來使用萬能材料試驗機進行拉伸試驗實驗,3D列印機製作夾持鎳鈦線的Omega loop成形夾具,比較拋光前以及拋光

後鎳鈦線的力學特性(彈性係數)是否有改變,並根據實驗量測原長度(L)及夾持後的長度(L1)計算變形量(△L)以及應變(ε),最後以虎克定律計算出變形後的實際力量大小。結果顯示,直流電解拋光與交流電解拋光均可改善鎳鈦合金矯正線的表面粗糙度,且直流電解拋光不會改變鎳鈦矯正線的力學特性,但交流電解拋光因為氫脆化使鎳合金矯正線的力學特性嚴重退化,又根據虎克定律證實了鎳鈦合金矯正線在Omega loop的變形下對於第三類咬合不正的患者是有效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