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衰弱評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長者衰弱評估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慧貞,吳桂花,黃秀麗,徐淑貞,林季宜寫的 社區衛生護理學OSCE手冊(附光碟)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專題成果報告書也說明:老人衰弱評估暨相關因素問卷內容包涵13 個部份,總計有136 題。詳細內容敘述如下: 1. 基本資料。問題包括訪視日期、訪談時間、受訪者出生日期、 性別、 ...

真理大學 統計資訊與精算學系碩士班 彭成煌所指導 林美辰的 台灣長者憂鬱狀態與衰弱之探討 (2021),提出長者衰弱評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長者衰弱、GEE、長期重複追蹤、個案狀態。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呂朝賢所指導 劉雅文的 以社區為場域之老人照顧服務發展歷程-述說宜蘭縣尾塹社區 (2017),提出因為有 社區照顧、長期照顧、小規模多機能、在地老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長者衰弱評估的解答。

最後網站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則補充:具有1条或2. 条的状态是为衰弱前期(Pre-Frail),而无以上5条. 人群为无衰弱的健壮老人(Robust)[27]。见表1。 Fried 衰弱评估把衰弱作为临床事件的前驱状. 态,可独立预测3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長者衰弱評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社區衛生護理學OSCE手冊(附光碟)

為了解決長者衰弱評估的問題,作者李慧貞,吳桂花,黃秀麗,徐淑貞,林季宜 這樣論述:

  國內首本!以護理觀點拍攝「社區衛生護理」之OSCE技術影片書籍!   本書將社區衛生護理實習中,於個案家訪時常運用到的技術編錄為6個項目,提供擬真的測驗情境及技術評核表,讓考生除了能掌握技術操作的關鍵原則外,更重要的是讓考生學習與個案互動時應具備之關懷與尊重,以及有效溝通的能力。   架構   ‧考生指引:含情境、考生測驗任務、測驗時間   ‧考官指引:含評核重點、需特別留意的評核項目   ‧設備用物:含環境設備、相關用物、相關表單   ‧OSCE評分標準:以表格詳列各操作步驟及評分標準   ‧標準化病人指引:含基本資料、外觀、劇本(輔以照片呈現考試實境)   ‧O

SCE評分表:以表格呈現評分表,以利考生及考官評核用   ‧學理應用及新知:含該項目的學理說明及提醒   本書技術影片彙集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社區組教師多年來的教學實習經驗,將個案與標準化病人間的對話收錄於影片中,分別為「社區個案家庭訪視」、「社區個案血糖測量」、「社區個案血壓測量護理指導」、「社區個案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評估」、「社區長者心智功能評估」、「社區長者衰弱評估」共六個項目,呈現考生執行完整技術的內容,且其中「社區長者衰弱評估」特別拍攝兩種情形,分別是個案過去一年有跌倒及無跌倒情形,更貼近實際家訪狀況,提供給護理學生或OSCE課程負責人及臨床教師不可或缺的參考。  

台灣長者憂鬱狀態與衰弱之探討

為了解決長者衰弱評估的問題,作者林美辰 這樣論述:

近年來醫療科技進步、台灣人口結構改變,使得現代人壽命提升,長者族群不斷增加。而高齡化族群的衰弱現象,如:憂鬱、跌倒等情形成為被關注議題。因此適時關心長者們各項狀態,是現代社會重要課題,也是本研究探討主要目標。本研究使用衛福部2017年到2019年度委託各縣市設計「長者衰弱評估表」讓參與施測長者們填寫,並收集和整理問卷調查資料,建構成國民健康署「長者衰弱評估」資料。在研究資料中有「長期追蹤」與「重複測量」特性,因此本文將使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E),來分析資料中縣市和各變項與長者衰弱有無顯著關聯。研究結果發現,透過GEE分析「長者衰弱評估」資料中縣市和各變項大多是有顯著。因此這份資料可以提供適

當的狀態結果,讓有異常狀態的長者們能提早發現身體上的異常和提早進行就醫治療,並且能夠適時的使用這份問卷資料來關心和幫助自己身旁長者們。

以社區為場域之老人照顧服務發展歷程-述說宜蘭縣尾塹社區

為了解決長者衰弱評估的問題,作者劉雅文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宜蘭縣尾塹社區為例,檢析該社區的老人照顧模式之發展、限制與挑戰,提出以下研究問題:一、尾塹社區的老人照顧服務發展歷程及原因。二、尾塹社區中的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對於社區照顧的看法與期待。三、以尾塹社區為例,以社區為場域可發展的老人照顧服務。據此,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以立意抽樣選擇尾塹社區做為研究樣本,研究場域內社區照顧服務的利益關係人為觀察單位,共訪問社區經營者7人、志工3人、老人4人、老人家屬3人等社區照顧利益關係人等17人。資料收集方法為參與觀察、深度訪談、檔案文件等,並以質性內容分析法(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進行資料分析。本

研究探討尾塹社區照顧服務發展歷程,發現社區居民對社區照顧的看法與期待:1.「在地老化」。2.社區居民擔任自己社區長者的照顧者。3.照顧服務員可彈性提供社區照顧跟居家照顧服務。4.補助外籍照顧員聘僱費用。5.對社區長者更多的關懷陪伴。6.在社區發展小規模多機能服務等。以尾塹社區為場域,可發展的老人照顧服務:1.社區老人照顧服務要朝向專業與多元發展。2.改善交通服務。3.增加醫療照顧資源。4.普設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在研究中發現尾塹社區照顧發展歷程重要成功關鍵為1.有使命及能力的發動者及其團隊。2.持續性的課程與活動,可培養社區凝聚力與共識。因此在社區發展歷程中,提供社區人才培訓及提供持續性的社區

課程活動,有助於社區照顧機制之建立。此外,對於未來尾塹社區老人照顧服務的發展,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1.增加公車班次、補助就醫專車、提供社區巡迴專車,以改善交通不便。2.增加社區醫療站看診時間、設置醫療網絡看診系統及提供巡迴醫療車,以增加醫療資源。3.連結機構、學校及社區居民建立社區關懷網。4.讓在地社區照顧服務員服務自己社區長者,並可彈性提供日間照顧及居家照顧服務。5.補助外籍照顧員聘僱用費用,並提高長照核定時數的補助費用及時數。6.以地理位置及老人人口比例,增設社區照顧關懷據點。7.建立尾塹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版小規模多機能服務。期待透過本研究的剖析,能勾勒尾塹社區老人照顧的發展歷程與挑戰,並透

過整合性社區照顧的相關經驗,提供尾塹社區因應挑戰及創新未來的參考方向,及做為未來「在地老化」多元社區照顧設計與執行的參酌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