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建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阿美族建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乾朗閻亞寧徐裕健寫的 圖解台灣民居 和李怡慧的 宜蘭花蓮72小時這樣最好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花蓮][部落] 阿美族發源地。奇美部落的文化探索也說明:傳統茅草屋的結構主要以樟木和烏心木、櫸木等堅硬的木頭搭成;然後再用一年至三年生的箭竹(粗細和韌度最好)搭建牆壁與天花板,最後再使用開花前的老茅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楓書坊 和墨刻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石磊、苗延威所指導 楊士範的 都市阿美族工地板模工班的勞動過程:一個日常生活史角度的考察 (2014),提出阿美族建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都市阿美族、板模工、生命史、日常生活、勞動過程。

最後網站阿美族馬蘭社家屋 - 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傳統建築則補充:阿美族 主要分佈花蓮縣與臺東縣境內,少部分在屏東縣牡丹鄉與滿州鄉,為臺灣原住民族人口數最多的一族。 此建築仿製重建馬蘭社Ungiru之家屋(現今臺東縣台東市中心里)。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阿美族建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台灣民居

為了解決阿美族建築的問題,作者李乾朗閻亞寧徐裕健 這樣論述:

近200幅手繪圖示,超過400幀實景照片, 從全景到細節,再現台灣民居華彩!   ✓史前時期的建築:自然岩洞、干闌式、石造建築──   ✓原住民諸族的建築:鄒族、阿美族、卑南族、達悟族──   ✓常見台灣建築格局:三合院、四合院、多護龍、一條龍──   ✓各地民居特色:北部大屯、中部平原、南部恆春、金門、澎湖、馬祖──   ✓經典民居巡禮:林安泰古厝、霧峰林宅、林本源三落大厝、佳冬蕭宅──   台灣面積雖小,卻崇山峻嶺,氣候多元,   擁有泰雅、賽夏、布農等文化獨特的諸多民族,   加上荷蘭、日本的殖民;澎湖、金門、馬祖等特殊地理環境,   衍生出形式豐富的民居類型。   本書是長期從事

建築歷史、古蹟保存研究工作的台灣民居研究專家多年研究成果。   立足於大量實際的田野調查工作,結合民俗學和社會研究方法,   從建築學的角度分析台灣傳統聚落格局與型形態:   ▍第一~二章,由歷史角度概述台灣民居發展,介紹史前的台灣建築型態。   ▍第三章介紹泰雅、阿美、卑南等原住民建築獨具的特色,其對比與一脈相承的關聯。   ▍第四章則深入台灣民居的格局,分析一條龍、單身手、三合院等設計對應的生活型態。   ▍第五章從風水、生活規劃、經濟文化等角度分析聚落組成的原理與城市系統。   ▍第六章為台灣民居的建造習俗、工匠的原則與禁忌。   ▍第七~九章深入淺出地介紹建築構造、裝飾等專業領域施工

技術。   ▍第十~十一章為台灣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的生活,以及北中南、外島的民居特質。   ▍第十二章分析大量台灣經典民居形式、細節。   ▍最後一章深入老街,講述老街的人文特性與重新規劃後展現的生命力。   無論是台灣各民族居住特點、台灣民居的結構、裝飾、施工、   台灣傳統民居的保存與活化等──本書皆以全面且深入淺出的方式做專業化說明,   希望讀者能以全方位、多角度的眼光認識台灣民居的技術成就、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 本書特色   ◎大量手繪鳥瞰圖、平面圖、立面圖及透視圖,與實景照片、文物相互對照,從全景到細節,再現台灣民居華彩!   ◎台灣建築研究大師李乾朗、長期從事建築歷史

、古蹟保存研究工作的台灣民居研究專家閻亞寧、徐裕健多年研究成果。   ◎經長期、深入的田野調查,剖析地理、風俗、民族、文化等多元層面對台灣建築的影響。   作者簡介 李乾朗   教授,台灣淡水人,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學系,專長為建築史、古蹟保存與研究,在台灣組織民居研究會,推動民居研究,兼事海內外古蹟修復研究之工作,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教授、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台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董事、中國民居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各縣市古蹟評鑒委員等。曾參與《高雄前英國領事館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傳統營造匠師派別之調查研究》等計畫。著有《台灣建築史

》、《台灣近代建築》、《金門民居建築》等書。 閻亞寧   教授,1979年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建築學系,1981年獲台灣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1996年獲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專長為建築史、城市史、古蹟保存及建築設計。現任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中國民居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建築學會理事、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常務監事等。曾參與《彰化縣第三級關帝廟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金門縣縣定東溪鄭氏家廟調查研究》、《雲林縣第三級大埤三山國王廟調查研究》等計畫。 徐裕健   教授,開業建築師,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現任華梵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任教授、文建會

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修復或再利用勞務委任主持人,專長為建築史及城市史調查研究、文化資產保存修護設計實務、歷史街區再生活化實務等,曾任古蹟評鑒委員、建築學會及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理事學術委員、公務人員特考典試委員、大專院校評鑒委員等。著有《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台北為個案》、《城市埋藏性文化資性的發掘與城市風格的重塑》等。曾計劃主持文化遺產修復再利用工程計有古蹟台北賓館解體調查暨修護工程、古蹟大溪李騰芳宅修復工程、當代美術館古蹟修復再利用工程等。   .總序——中國民居建築的分布與形成 .前言 第一章 台灣民居之淵源、類型及歷史發展概述 .第一節 台灣民居之歷史發展

概述     .第二節 台灣民居之淵源與類型     第二章 史前時期的台灣建築 .第一節 自然岩洞為住居     .第二節 干闌式建築     .第三節 石造建築     .第四節 聚落之選址     第三章 原住民諸族的建築 .第一節 泰雅族建築     .第二節 賽夏族建築     .第三節 布農族建築     .第四節 鄒族建築     .第五節 阿美族建築 .第六節 排灣族建築     .第七節 卑南族建築     .第八節 魯凱族建築     .第九節 達悟族建築     .第十節 原住民建築的外在影響因素     .第十一節 平埔族的建築 .一、17世紀的平埔族聚落    

.二、平埔族善用竹材     .三、從清代文獻中所見的原住民建築     第四章 台灣民居的格局及聚落之布局 .第一節 台灣民居的格局     .第二節 常見的住宅平面格局     .一、一條龍式     .二、單伸手式     .三、三合院式     .四、四合院式 .五、多護龍式 .第三節 台灣村落形成之自然地理背景     .第四節 村落之形態及空間組織     .第五節 亭仔腳與騎樓 .一、亭仔腳與騎樓之差異     .二、傳統亭仔腳與騎樓的構造     第五章 台灣民居聚落之形成與演變 .第一節 環境與選址     .一、龍脈 .二、空間原型     .三、城市風水     .四

、聚落與農田水利     .第二節 城市     .一、道路系統     .二、城門方位     .三、城垣外形 .四、重要公共建築物     .五、住宅     .第三節 廟埕與廣場     .一、廟埕 .二、廣場     .第四節 移民社會與聚落     .一、背景 .二、移民拓墾路徑 .三、移民祖籍與分布 .四、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第五節 台灣傳統移民社會的建築特質     .一、前形的引入     .二、衍化的過程     .三、洋風式樣的影響     .四、衍化過程的特質與成熟蛻變     第六章  台灣民居建造習俗 .第一節 建造過程與祭神儀式     .第二節 營造過程

視同為生命禮俗     .第三節 民居建築的空間形式與人體之對應     .一、民居建築與人體功能之對應     .二、民居建築裝飾與人體功能之對應     .第四節 匠師的養成     .第五節 匠師施工器具的崇拜 .第六節 台灣匠師用之魯班尺     .第七節 設計房屋的原則與禁忌     .第八節 台灣工匠常用之工具     第七章  從大木結構探索台灣民居與閩粵古建築之淵源 .第一節 大木結構之淵源     .第二節 斗栱、瓜筒與束木的分析     .一、斗的分析 .二、瓜筒的分析     .三、彎枋的分析     .四、連栱的分析     .五、捧前桁的分析 .六、束與束巾的分析 

    第八章  台灣民居之構造與施工 .第一節 營建材料     .一、自然材料     .二、人工建材     .第二節 構造類型     .一、夯土構造 .二、土墼構造     .三、木構造     .四、竹構造     .五、石構造     .六、磚構造     .七、鋼筋混凝土構造     .第三節 建築細節     .一、台階與地坪 .二、牆體     .三、柱 .四、梁     .五、天花板     .六、屋檐     .七、屋頂     .第四節 排給水設計     .一、給水設施     .二、排水設施     .三、防水設施 .第五節 通風與防風設計     .一、通風設

施     .二、防風設施     .第六節 採光及照明設施 .一、採光設施     .二、照明器具 .三、防曬設施     .第七節 防火設施     .第八節 防禦設施     .第九節 防鼠設施     .第九章  台灣民居之裝飾 .第一節 台灣民居彩繪 .第二節 泥塑與剪黏裝飾藝術 .一、台灣古建築泥塑與剪黏之傳統 .二、泥塑的基本技術     .三、灰泥的製作     .四、泥塑內部的骨架     .五、模印的技術     .六、垛頭盤長的技術     .七、加彩泥塑     .八、剪黏的特點     .九、剪黏的材料與工具     .十、剪黏施工技巧     .第三節 近代台灣民居

的交趾陶及泥塑匠師     .第四節 泉州來台的陶藝匠師柯訓與洪坤福     .第五節 泉州洛陽橋來台的蘇陽水     .第六節 安溪來台的陶藝匠師廖伍 .第七節 閩南來台陶藝匠師作品之特色     第十章  台灣民居與生活形態變遷 .第一節 19世紀台灣民居的家庭生活     .一、民居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二、民居中的生活文化     .第二節 清末住宅邁入封閉的平面布局     .第三節 日治時期台灣民居空間與形式之轉變 .一、20世紀初台灣民居建築的背景     .二、時代設計思想的影響     .三、民居平面、空間與形式的變化     .第四節 20世紀的洋風與和風住宅

     .一、早期洋式住宅多為迴廊殖民式樣 .二、20世紀初期的洋風與和風住宅 .三、1930年代的現代主義住宅     .第五節 台灣民居中的家具     第十一章  台灣各地民居之特質 .第一節 北部大屯山區之聚落與民居     .一、人文發展背景     .二、大屯山區之傳統聚落     .三、聚落之布局     .四、北部大屯山區之燕樓李氏匠派 .五、燕樓李家匠派建築的特色     .第二節 中部平原民居之特色 .一、中部地區的移民 .二、中部民居的平面格局 .第三節 高雄地區民居     .一、歷史背景     .二、民居與文教建築之實例     .第四節 屏東傳統民居    

.一、屏東地區漢人傳統民居的風格     .二、六堆地區客家的隘門與聖跡亭 .三、六堆地區客家民居之格局     .四、屏東地區漳、泉民居之格局     .第五節 南部恆春地區之民居 .一、恆春地區傳統聚落之分布     .二、民居平面之形態     .三、民居的材料與構造特色 .四、營建匠師 .第六節 南北客家民居之比較     .一、台灣客家民居與閩粵客家民居形成差異的原因 .二、台灣北部與南部客家民居之差異     .三、台灣客家民居重視風水     .第七節 澎湖民居 .一、澎湖聚落之模式     .二、澎湖民居的空間     .三、澎湖民居之構造與施工     .四、澎湖民居的建築構

造     .第八節 金門民居     .一、金門的聚落 .二、合院格局的類型     .三、金門民居的原形與轉化     .四、棋盤式布局     .五、山牆與五行象徵 .六、石構造技巧     .七、木結構與斗栱 .八、溪底匠派與陳、王兩祠之建造     .第九節 馬祖民居 .一、聚落布局的特色 .二、民居建築的特色 第十二章  台灣經典民居 .第一節 台北板橋林本源三落大厝     .第二節 台北林安泰古厝     .第三節 台北蘆洲李宅     .第四節 桃園大溪李宅 .第五節 台中社口林宅大夫第     .第六節 台中霧峰林宅     .第七節 台中神岡筱雲山莊 .第八節 台中潭子

摘星山莊     .第九節 彰化馬興陳益源大厝     .第十節 彰化永靖陳宅余三館     .第十一節   屏東佳冬蕭宅 第十三章  台灣歷史老街的保存與活化 .第一節 台灣歷史老街保存活化發展概述 .第二節 台北三峽老街的保存與活化     .一、台北三峽老街規劃的社會經濟脈絡 .二、三峽老街保存與活化的規劃目標與執行方式     .三、三峽老街的活化與再生     .第三節 萬華剝皮寮老街人文生命力的發掘與實踐     .一、剝皮寮老街的空間歷史意義     .二、剝皮寮老街地方歷史空間故事的重構 .三、老街空間歷史的拼貼 .四、古市街人文生命力的植入 .第四節  空間人文特性的榮枯交

替——湖口老街的再生 .一、湖口老街的空間歷史過程     .二、閱讀湖口老街空間的歷史人文特性 .三、老街生命力延續的文化空間再造過程     .第五節 台北市迪化街區的自主性保存與活化     .一、迪化街區為台北市現存規模最大的歷史老街     .二、政府補償獎勵制度下的居民自主性保存模式     .三、歷史風貌再現的整合性規劃內容 .第六節 台灣歷史老街保存活化過程的困境和反省     .一、歷史老街的人文性存續 .二、整合性的保存目標 .三、活化與再生地方生活方式的本質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前言   關於台灣民居之研究,可以推至19

00年代的日治時期,日本以殖民政策統治台灣,為了有效推展政令及充分瞭解台灣的歷史背景,早在1903年即組成專門研究單位「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進行民間習俗及居住方式之調查,並出版《台灣舊慣調查報告》。當時之觀察面甚廣,連民居中之傢具及灶房炊具亦曾調查。   至1920年代後期,少數日本學者提出研究台灣建築史之計劃,安江正直是其中一位,他對台灣的寺廟作研究及測繪,後於1929年為文指出要先研究中國南方建築,再與台灣建築作比較,並以著名的台北板橋林家宅第及花園作初期研究對像。緊接著1932年,日人高橋男以板橋林氏宅園為題,作較深入之調研,報告刊登在當時的雜誌之上。1936年,任教台北州立工業專科

學校的千千岩助太郎,開始發表長期深入內山對原住民住居之調查報告,分期由台灣建築會志發行專刊,從1937年至1943年,共出五輯。這些寶貴的一手資料後來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而中止,但「二戰」之後,1960年在日本由彰國社出版《台灣高砂族之住家》,即重印戰前之研究報告而成。這本書總結了千千岩氏對台灣原住民建築之研究成果,也是這個領域中最重要的著作。   1936年,日本著名建築史家伊東忠太抵台灣,在台北發表演講指出研究台灣古建築之道,並提及台灣的民居為台灣建築重要內涵。受其影響,次年田中大作提出台灣建築史的研究大綱,將台灣建築分成高砂族、紅毛人、漢族等系統。同年,建築史家藤島亥治郎來台,對西岸的古

城市作21天的考察,後來於1948年在日本出版《台灣的建築》一書,這本書可以說是簡要地總結前人之研究,並較有系統地介紹了台灣的古建築。其中,對民居之研究並非最主要的部分。建築史家的注意力常忽略民居,而著墨於寺廟城堡較多。對台灣民居保持關心的日本人,還有池田敏雄的《台灣的家庭生活》及國分直一的《台灣的民俗》,皆是1930年代所作的調查。另外,日治時期的研究不能忽略的是1941年至1944年由金關丈夫主持的《民俗台灣》雜誌,每期皆有數篇關於民居相關資料探討之文章。1943年由地理學者富田方郎所著的《台灣聚落之研究》,為地理學角度對村落之看法,是日治時期較稀少的研究。   1945年「二戰」結束之

後,台灣民居的研究有一段長時期的荒廢,戰後建築學者之研究心力多投注到新的住宅規劃與設計。50年代農村的復興,政府曾提供一些標準圖樣,但由於農村缺乏資金,很少依據這些圖樣建造房舍。而1960年之後,台灣經濟力量漸強,農村人口急速移入城市,許多傳統民居遭到拆除或棄置,這時引起了東海大學教授的注意,其中蕭梅與美籍的狄瑞德(Reed Dillingham)、華昌琳出版書籍,從學術研究角度來介紹台灣民居,《台灣民居建築之傳統風格》與《台灣傳統建築之勘察》二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並產生影響力,相關的民俗調查,則有林衡道、洪敏麟等學者之研究作為文化背景支持。   終於在1978年李乾朗所著《金門民居建築》與

1979年《台灣建築史》出版,80年代又有王鎮華、徐裕健、關華山及閻亞寧等學者投入研究,特別是古民居、古衙、祠廟與聚落之調查研究與修復再利用。隨著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的相關規定》公布,法令與資金兼備,為推動實際的工作提供了基礎。1990年代以來,包括澎湖、山地區域與金門、馬祖等偏遠地區的民居研究也有年輕一代學者加入。可以說至目前為止,台灣民居的研究成果超過1960年代以前的水準。而有志於此的學者們也聯合起來,成立「台灣民居研究會」,經常參加中國大陸學術團體舉辦的研討會及實地考察。我們相信,在田野調查資料全面完成之後,理論的分析與修復再利用,甚至轉化為現代民居之創造所用,將是可預期的。  

阿美族建築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南島民族廳

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再來就是要進入了南島民族廳,邀請到展示教育組 #蔡念儒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臺灣南島文化與臺灣的16個族群。

展覽說明:

  臺灣南島民族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且各族群的文化有異有同。本項展示採取一個族群一個主題的方式,介紹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面向,包含族群關係、族群文化的多元性、建築文化、兩性與親屬、海洋文化、會所制度、生計方式、祭儀、精靈觀念、分合與連結等。展廳中除了呈現原九族文化,亦介紹近年歷經民族識別過程的七族,以完整呈現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的重要發展歷程,及其族群文化,並且延伸介紹世界南島語族跨越海洋的文化連結。觀眾參觀所有的展示廳之後,對於南島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可以獲得一個初步的印象,並且做為更進一步探討的基礎。

社會人群關係:

  本展示室為南島民族廳的第一廳,介紹了世界南島語族的範圍以及可能擴張的途徑,試以說明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的關係。透過多媒體的互動,一覽臺灣原住民族的基本概況,同時在展廳內迴廊上,還有多媒體觸控語言學習機,以真人發聲,學習臺灣原住民族的基本問候語。本展示室另呈現族群之間的人群關係,諸如透過契約的展示介紹平埔族與外來族群的互動關係。泰雅族與周邊族群的多元文化融合,在文面與織布文化上,又擁有在地的文化獨特性。排灣族的聚落與建築是以大型繪圖介紹部落的選址與空間佈局,而建築生活空間,則是以石板屋立體模型呈現。此外,在族群人群關係中,還介紹了阿美族重要的兩性分工的互動模式。

工藝、生計與社會:

  本展示室的主題為雅美族(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工藝技術、卑南族會所制度的社會組織、魯凱族現代的生計方式等。縮為「工藝、生計與社會」作為展示室的標題。本展示室最醒目吸引人的,即是放置展廳中間的三艘雅美族拼板舟,並採用多媒體播放方式介紹整體架構的組成。展示中有十二人座的大型刻紋的拼板舟,也有小型無紋飾的拼板舟,它各具什麼特性,邀請您來參觀討論。在卑南族會所制度的介紹是運用多媒體播放,同時也放置了少年會所的模型,並且透過大型繪圖介紹了會所內學習的內容。此外,為了讓大眾瞭解臺灣原住民的現代生活情況,特別將魯凱族散布在各行各業的工作照片,製作成大型百工圖呈現在展示室的挑高牆面上。

祭儀與精靈觀念:

  臺灣原住民族的原始信仰相當地特殊,本廳採用大型繪圖、文物與看板介紹賽夏族、鄒族、布農族的祭儀與精靈觀念。 並以多媒體播放賽夏族、鄒族的祭典紀錄片。賽夏族的矮人祭是南島民族之中相當特殊的祭典,祭祀中述說著族人與矮人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族人展現傳統祭儀、服飾與

社會型態的重要祭典:

  戰祭與小米祭是鄒族的重要祭典,呈現部落與家屋的結構關係。近年來鄒族積極走出部落,進行以傳統儀式為基礎的文化展演,1997年演出舞台劇《Tsou伊底帕斯》。 布農族的巫術具有除病消災或使人身陷災厄的效果。巫術多由巫師進行,成巫儀式、法器以及每年增強法力的祭典是巫師力量的來源。但巫術絕非巫師的專利,而是所有的人都想要嘗試學會的一種能力。

分合與連結:

  近年臺灣原住民族的民族意識逐漸提升,2000年後政府識別出七個民族。本主題除了用圖文介紹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概況,以及識別出的七族傳統文化,同時也呈現七族強化的文化特質。如噶瑪蘭族的香蕉絲文創產業;撒奇萊雅族的重現火神祭;太魯閣族語言文字化的族語詞典;賽德克族文化展演的多媒體運用產物;邵族的觀光在地發展的神話商品;拉阿魯哇族的貝神祭;卡那卡那富族的米貢祭。此外,臺灣原住民族的發展,已跨越到世界南島語族的視野。在最後,以大量的活動照片(包括南島語族文化特徵,以及在臺灣與海外舉辦的各項交流活動「南島文化節」、「世界原住民廣電聯展」、「南島語族至臺灣原住民族部落探尋」、「臺灣原住民族海外南島文化交流」等),呈現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族的重要關係。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都市阿美族工地板模工班的勞動過程:一個日常生活史角度的考察

為了解決阿美族建築的問題,作者楊士範 這樣論述:

本文書寫的七位都市阿美族營造業板模師傅的勞動生命故事,將帶領我們走入一趟勞動社會學之旅。這些受訪的新店區阿美族資深板模工人,主要來自花東平原或縱谷不同的部落。目前他們有些居住於新店國宅內,有些居住於河濱部落,有些散居於安坑地區。他們都是技術工人,從事營造業板模工作也都有二十個年頭以上。他們豐富的板模工作經驗及長時期待在此行業,不僅提供我們重新認識台灣建築工人勞動過程的自主性及日常生活樣貌,也從他們口述史中知道整個營造業產業的變遷風向。雖然他們以個案方式被呈現,但我們借助這些個案也試圖超越這些個案,嘗試從具體工人個案敘述,走向抽象工人的理論論述與剖析。 這是一趟勞動社會學之旅,但同時也是

一趟勞動生命史之旅。本文採取田野調查、深度訪談與歷史文獻爬梳的方式,試圖去貼近被研究對象。他們的勞動與都市生活,其實是具體地鑲嵌於母文化及其社會關係之中。當越是深入田野貼近都市阿美族的工作經驗及其日常生活,筆者就越想瞭解下列的疑問:「都市阿美族建築業工班是如何運作的?」、「都市阿美族人其原來的勞動文化,如何被帶入工地勞動之中的?」、「台灣營造業的剝削與不公平問題,更勝於其他行業,但為何沒有建築工人走上街頭呢?其中製造甘願的機制為何呢?」、「都市阿美族建築工人的抗爭,如何展現及其限制為何?」最後還有「都市阿美族人建築工人團結文化如何可能?」這些大問號,將引導本文的思考與書寫的方向。 本文的

章節安排,扼要說明如下。第一章〈導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與評析、研究方法及章節安排之說明;第二章〈近代阿美族的社會歷史及其時代變遷〉,探討阿美族自荷西時代到日本殖民時代的社會變遷;第三章〈當代阿美族的西部都會地區移工、族裔社區與日常生活〉,則試圖描繪當代阿美族的社會變遷面貌,尤其考察都市阿美族的形成、社群網絡、自願團體、貨幣使用及其日常生活樣貌;第四章〈阿美族板模工個案生命史〉,正式進入七位男性都市阿美族板模師傅個案勞動生命史自傳的書寫;第五章〈都市阿美族營造業工班組織與勞動過程考察〉,將由這七位板模師傅的勞動經驗出發,並將其放在台灣營造業鋼筋混凝土工法引進百年歷史、戰後台灣營造業

外包制度、工班運作及其生產政治中考察;第六章,〈戰後台灣工地文化、營造技術及其社會變遷〉,我們將聚焦在台灣特殊的工地文化、營造業去技術過程及建築工人的勞動自主性之課題;第七章〈工地「階級」關係、勞動過程與市場專制/關係主義〉,試圖建立在上述個案研究基礎之上,並超越個案的侷限,從事抽象的建築工人勞動過程的理論討論與剖析。其中,特別指出及論證台灣營造業之「市場專制與關係主義複合體組合」勞動體制特色;最後第八章〈結論〉,扼要說明本研究的若干研究發現。

宜蘭花蓮72小時這樣最好玩

為了解決阿美族建築的問題,作者李怡慧 這樣論述:

  ◎宜蘭到花蓮5大幸福旅行  全家出遊 有吃有玩闔家歡  單車追風 4輪+2輪縱貫東台灣  建築品賞 從宜蘭厝到異國風的美學風情  田園漫活 擁抱山林大口呼吸芬多精  勇闖部落 跟著原住民參加豐年祭   《宜蘭花蓮72小時這樣最好玩》包含有宜蘭的宜蘭市、頭城、蘇澳、冬山、礁溪、員山、三星、壯圍、大同,與花蓮的市區、吉安、壽豐、光復、豐濱、瑞穗、玉里、萬榮、新城。這一條穿越東海岸的旅遊路線,不僅帶領著讀者看見台灣最天然原始的美麗奇景,更體驗當地的人文風土,品嚐最熱情的人情味。   本書將從當地最重要的「單車樂」、「建築美」、「呷美食」、「生態遊」、「買伴手」、「賞鯨豚」等最受歡迎與矚目的6

大旅遊體驗開始旅程。不論你是初訪或是再次拜訪的讀者/遊客,都可以一樣不漏的暢遊該地;另外,對於不同個性的讀者/遊客,特別設計了「親子玩樂──看海景、嘗魚鮮、賞鯨豚」、「雅痞慢活──單車健身、溫泉放鬆」、「美學文化巡遊──觀特色建築、逛老街」、「當一天田園主人──飽覽休閒農村風光、品嚐鮮味特產」、「原情花語──部落巡禮、賞花路線」等5大主題行程路線,讓你從此不需傷腦筋的構思行程,天天不重複的旅遊路線,餐餐必吃風味美食介紹,與夜夜感受不同浪漫的民宿、飯店情報,將給你有個變化多端、與眾不同的旅行。   ◎本書旅遊資訊超級無敵多  122個玩樂景點,好美麗玩不膩!  88道在地美食,極味入口超過癮! 

 10家民宿與飯店,夜夜浪漫好睡眠! 本書特色   .精選主題完全順遊   .行程全新規劃   .省時省油更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