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國小廢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另外網站老校的困境突圍從藍海中找尋新的生命價值曲線也說明:從偏遠學校並廢校問題看起最近從報章雜誌看到台灣正上演500所迷你小班小校,出現一對少數甚而是「獨一無二」學生的情況。政府每年將花費51億的教育投資於這些偏遠學校或分 ...

國立中正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艾昌瑞所指導 蔡佩珊的 偏鄉國中轉型策略之探索性研究:以雲林縣某縣立國中為例 (2017),提出陳康國小廢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組織變革、學校變革、實驗教育、公辦民營、特色學校、另類學校。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 舒緒緯所指導 鍾雯琦的 屏東縣國民小學小校裁併校危機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學校行政、學校裁併、因應策略、小型國民小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陳康國小廢校的解答。

最後網站飛機人分享景點#7 ✈️桃園 陳康國小 - TikTok則補充:來自Tropria Chou (@tropria747) 的TikTok 影片:「飛機人分享景點#7 ✈️桃園 陳康國小 - 因為航空城計畫 陳康國小 預計在2024年要 廢校 了 還沒去過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陳康國小廢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偏鄉國中轉型策略之探索性研究:以雲林縣某縣立國中為例

為了解決陳康國小廢校的問題,作者蔡佩珊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雲林縣某偏鄉國中小校成功轉型之策略。少子化的趨勢,造成小校比例愈來愈高,如何不裁併校改以轉型模式之策略值得關注。研究目的如下:(一)探討偏鄉學校成功轉型的因素;(二)探討蔦松國中轉型前與轉型後相關利害關係人之看法,以及轉為公辦民營後所帶來之正負面影響;(三)透過個案國中成功轉型之探討,提供小型學校未來實施轉型之參考。本研究採用雲林縣蔦松國中作為研究個案,針對該所個案學校,訪談二位縣議員、縣政府教育處、村長、學校校長、基金會董事、家長及學生等共10人;訪談結束後針對訪談內容做資料整理與分析,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供若干建議,以供其他小校在轉型發展上的參考。

屏東縣國民小學小校裁併校危機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陳康國小廢校的問題,作者鍾雯琦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屏東縣國民小學小校裁併校危機及其因應策略,以瞭解因應策略之現況及教師對該校因應策略之知覺。本研究先以問卷調查法,調查全校學生人數100人以下的16所國民小學,蒐集屏東縣面臨裁併校危機之小型國民小學在校長領導、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公共關係推展以及學校本位或特色發展四個面向之因應策略資料,再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針對得分最高之因應策略,自平地及原住民學校中各選取一所學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每所學校均訪談校長、主任與老師各一位,共計六名教育人員。依據研究結果之分析,獲致下列結論:一、校長領導策略方面1.校長願意走入社區拜訪仕紳及家長,引入社區支援。2.校長親身參與學校本位或特色課程發展工作,

重視溝通並提供協助。二、教師專業發展策略方面1.教師們善用教學檔案與教學觀摩,反省與批判自己的教學。2.教師們相互合作,進行跨年級的協同教學。3.教師能充實資訊教學相關知能,以輔助教學。三、學校公共關係推展策略方面1.學校善用辦理大型活動時機,建立良好的學校形象,並引進外部資源。2.學校提供校內免費才藝、安親或課輔課程。3.學校能善用傳播媒體與網際網路行銷學校。四、學校本位或特色課程策略方面1.學校儘可能根據當地的自然與文化特性,發展學校本位或特色課程。2.學校持續發展並更新修正學校本位或特色課程方案與教材。五、教師對該校因應策略之知覺1.屏東縣面臨裁併校危機之小型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領導、教師

專業發展、學校公共關係推展以及學校本位或特色發展四項因應策略之知覺程度皆很高,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的知覺程度都很接近,並無太大的差距。基於上述研究結果,分別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小型學校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