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新聞火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股價、配息、目標價等股票新聞資訊

雲林新聞火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妥.伊凡斯麥可.史密斯琳達.史麥理寫的 用手雕塑的建築:「土團屋」建造指南及住居哲理,在這顆行星上最環保、最負責的居住方式 和陳小雅的 風中的黑籽菜:虎尾眷村前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聞訊息 - 雲林縣消防局也說明:根據本局統計112年度1至3月建築物火災結果,總共發生28件建築物火災,其中11件為住宅火災,有近4成火災是發生在住宅,共計造成2人死亡1人受傷,可見本縣縣民仍有... 112.05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自由之丘 和旺文文創出版社所出版 。

中央警察大學 消防科學研究所 林宜君所指導 張憬汯的 公共危險物品室外儲槽火災風險研究-以中油○○煉油廠為例 (2021),提出雲林新聞火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石化業、室外儲槽、火災風險、修正式德爾菲、層級分析、ALOHA、大數據(Big Date)、FDS、消防力。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樂活產業學院碩士班 羅智耀所指導 鄭榮緯的 消費者對超商蔬食產品消費意願因素之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超商、蔬食、修正式德菲法、層級分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雲林新聞火災的解答。

最後網站雲林縣麥寮鄉台塑石化麥寮一廠煉油部二廠火警事故環署已全程 ...則補充:有關今(15)日上午雲林縣麥寮鄉台塑石化公司麥寮一廠煉油部二廠發生火警事故一案,環保署於9時17分接獲雲林縣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通報後,隨即出動環保署化學局中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雲林新聞火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用手雕塑的建築:「土團屋」建造指南及住居哲理,在這顆行星上最環保、最負責的居住方式

為了解決雲林新聞火災的問題,作者楊妥.伊凡斯麥可.史密斯琳達.史麥理 這樣論述:

土地及手感氣味的書:親近土地。動手打造。回應自然   如果你打算自己動手蓋房子,這本書將是你最實用最划算的工具!   如果你不打算動手蓋房子,這本書仍將最大的拓展你對「居住」的想像,   從而找到如何「住得最幸福」的感受   「自然建築並非是可以快速完成的建築,施工過程和之後你在這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個充滿靈性的過程,那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心的價值及豐盛感中;慢慢來,這個經驗可能會是你生命中的高點,並讓你尋得在這小小星球上的自我位置,你將獲得充足的成就感,及安頓於良心中的適然;這本書協助你,鼓起勇氣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建立起你的無毒家園,並生活

在宇宙和諧裡。」      ☉這是一本住宅的建築書,讓居住者認識,除了鋼筋水泥樓房外,那些我們遺忘了的自然建材,將再次帶我們回到土地上,打造宜人居的住宅。   ☉這是一本住宅的手作書,原來手作不只能實踐在飾品、家具、飲食上,每一位住民都有機會用自己的雙手建造起一棟真正能夠呼吸房子。   ☉這是一本住宅的哲學書,加深了人們對居住的想像及討論、拓寬了美學及生態學在住宅上的應用,探討什麼樣的空間能夠讓人的身體與心靈都能真正享受在其中?。   ☉這是一本加上了智慧及想像力,為黃金紀元的新地球人準備的住宅書。   從認出自己在宇宙天際中的位置開始,你在地球上開始動手建立起自己的家……   本書是朝「

生態建築」(Ecological Architecture)的方向邁進的一項嘗試之作。它要講的無關乎復古;它要探討的是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能前進到什麼地步、是否可以造出到了三十一世紀時我們仍會熱愛的房子。我們在建築物裡度過人生多數的時光;如果有任何可以讓我們更享受它們的方式,必定是值得我們付出心血、努力追尋的。   寫作這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和生態,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受。也許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用土團以外的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人們深思:從一棟你會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你真正

需要的是什麼。   在每一個地方,我們的周遭都圍繞著免費的建材。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它們、把它們轉換成所需要的材料,然後拿它們來蓋房子。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在人們的面前敞開了。土團是所有自然建築方法中最不需要技巧、最安全,也最有包容性的。如果你對於用原木、夯土、草稈捆或其他更具有嚇阻作用的材料來開始建築工程,不是感到那麼自在的話,那就從土團開始吧。你將會在一個完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自信。   第一部會解釋,在你是否拾起一把工具前應該先考慮什麼——還有在哪裡蓋房子,其中有兩章呈現的是有史以來第一回,有人為自然建築者特別準備的、完整且獨一無二的設計程序。為求單純化,我們行文針對的主要是那些會考

慮興建我們稱為小屋(cottage)——小家庭可以歡喜安居其中的樸實小村屋——的讀者。我們所預設的讀者群是一批才智高超的人,他們從前有可能沒蓋過任何房屋,但是一旦加入建造者的行列,除非是最好的,否則對於其他一概不予妥協。   第二部著重在實際步驟的教學,對象是想要或者必須有足夠能力,去搭建屬於自己房屋的人;是那些不願以借貸行為支持貸款機構的人;是已經下定決心只願意輕輕踩過地球的人;還有那些渴望能完美滿足自己特殊需求的房屋的人。內文同時將鼓勵許多人放膽走出去、動手建築自己的房屋!這些人的創造性天賦長久以來都被壓抑了。因此這裡詳述有關技巧的一系列篇章,將帶領讀者安穩度過一個平和的建造過程。  

 最後<向前走>的部分,敘說的則是關於建造房子最純粹的喜悅,並且將提供範例,解釋土團可以怎麼樣療癒人們的身體與靈性——透過由你親身創造一個神聖的空間,而此一高品質的避風港通常都是藉助於土團這個媒介搭蓋完成的。     本書是一本實用性的指南,書中提供的想法與技巧,已經在超過一百棟示範性土團屋的建造過程中被發展與測試過了。在不到十年的期間,一小群充滿熱忱的夥伴,已經使人類一項神聖的建築傳統再度復活,並且經由發明新工具與新技巧、改良過程與質疑自己的每一項步驟,把這項傳統調整成能適應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 本書特色   全球生態村的建築聖典!生態建築師Ianto Evans關於打造自然建築的思考哲

學及實用指南,是全球蓬勃而起的生態社區最重要手冊。   全書數百幅手繪圖實際指導造屋過程。 作者簡介 楊妥.伊凡斯(Ianto Evans)   是一位應用生態學家、景觀建築師、發明家、作家和教師,在全世界六大洲都擁有建築經驗。土團是威爾斯,也就是他故鄉的傳統。他教授生態建築,多年來持續擔任未開發國家、美國和平隊(U.S. Peace Corps)、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數個國家政府的顧問。 麥可.史密斯(Michael G. Smith)   受過環境工程學與生態學的正式訓練。他是《土團屋搭造指南:如何建造你自己的泥土屋》一書的作者,也是《自然建築的藝術:設計、建造

與資源》(The Art of Natural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Resources)的協力編輯。他是土團、自然建築與「樸門自然農法」(Permaculture)領域的教師、作家與顧問。 琳達.史麥理(Linda Smiley)   是「土團小屋夥伴工團」的主要管理人,同時身兼土團屋建造大師與休閒治療師。她也在工作室裡教授土團、雕塑神聖空間、直覺式設計、天然材質粉光與修整。 譯者簡介 湯今蘭      六年級中班,水瓶座B型,北一女、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職媒體與高科技產業,並擔任台北電影節外國導演座談口譯。   Email: ORCHID

[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1   如果現代自然建築界也有一本佛典或聖經,我想定非本書莫屬。多年來我把這本書當工具書使用,找不到靈感時會翻一翻,遇到技術上的難題也拿來翻一翻。雖然書中所述不見得直接與當時碰到的問題相關,卻經常能夠啟發我找到問題的解答。有些朋友提出質疑,說書中講的東西沒辦法完全解決他們的問題。例如臺灣有颱風,有地震,有水災,幾乎各種天災都具足,可是這些在書中卻找不到完美的對治方案。沒錯,上述問題都很重要,也都必須審慎以對,一一解決。然而只有你自己立身處地去思考與不斷地嘗試才能為那塊土地以及依附於其上的生命打造出最適切的生活空間。正如本書作者Ianto在英文版序中所言

,沒有任何一本教科書可以教給我們面對個案時的標準答案。一本自然建築的好書除了提供詳實可行的技術細節外,更要能教導我們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思考問題的不同角度以及啟發我們解決問題的絕妙創意。我認為本書在這一點上無人能出其右,並因而能超越一時一地的限制,成為抒寫自然建築的經典之作。   2004年我到美國這個現代國際自然建築的發源地去取經,希望在一頭踏進這條不歸路之前先看看路上可能的風景。那趟學習之旅的第一站就是Ianto所在的Cob大本營,Cob Cottage Company(以下簡撐CCC)位於奧勒岡州的北美自然建築學校(North American School of Natural Bu

ilding)。那裡沒有電話,當然沒有網路,自行前往的學員不能隨意開車出入,必要時一律共乘。所有學員在草原上的大樹下各自覓一個角落搭營生活。照明依賴太陽能板供電,而且當時僅在交誼廳兼餐廳才有。洗澡在樹林邊上的一棵樹下,以枝條和布搭成簡易可愛的澡間。即使是盛夏時分,如果錯過洗澡的最佳時機,過了下午三點以後太陽熱力減弱,那時從簡易太陽能集熱箱中流出來的往往只有冰水。如廁的地方是在避開公眾視線的一處林間斜坡上,採糞尿分離式設計,半邊向著樹林完全開放,鳥語花香,水聲潺潺,是我有過最高級的如廁經驗。第一天的課程我們跟著Ianto在森林裡晃蕩,聽他指著這裡那裡訴說著森林的故事,教我們打開身體的感官來觀察與

閱讀個別樹木身上曾經歷的滄桑過往。此地位居北美洲西北岸沿太平洋濱的溫帶雨林之中,以往曾有過一段伐木業的黃金歲月。就這樣經過了兩個月的森林生活洗禮,出來時真恍然有隔世之感。第一個明確的感受差異就是發現胃部不由自主緊張了起來。然而回到生活的常軌後,慢慢發現自己確乎有了些根本的改變,而當時的影響持續至今猶不斷在發酵醞釀之中。   作為一位在國際自然建築界擁有如此重要性與知名度的人,Ianto至今堅持簡單生活,不曾使用電腦。這裡夏季天黑地晚。有一天傍晚課程結束後,學員都已各自分散,趁機享受日落前的餘暇,我發現他一個人拿著耙子走向菜園。我向前道乏,他回以一笑,然後跟我說農事是他最喜愛的娛樂活動。我知道

他是真心的,並非玩笑之語。不過如果您已經開始在腦海中勾勒一幅慈靄長者的形象,請趕快停止。在自然建築界中有此一說:一個人蓋出來的房子會長得跟他一個樣,大約就是物似主人形之意。我常覺得Ianto的房子就像從大地長出來似的,穩穩地抓牢地面,和諧而又充滿力量,卻睥睨成規,不落任何俗套,天性浪漫但又極端務實。我的自然建築啟蒙恩師是性格非常鮮明的一號人物。   關於Linda和Ianto之間有個小故事。話說兩人初識時分,有一回Linda邀請Ianto到她那裡用餐。誰知這位女士不按牌理出牌,吃飯時間到時給了對方一只空盤子和一副刀叉,請人到她照管的有機菜圃裡自便。Ianto回憶道,他就在那時認定了這位女士將

是自己後半生的伴侶。雖非典型的持家婦女,想法也異於流俗,Linda卻是性情極為溫順的一位女士。當她知道我喜愛划船後,假日常會邀我這個異鄉人一起將小艇綁到車上,驅車到目的地後一人一艇,各自蕩開,其樂無窮。至今那幾個蕩舟穿梭於蓮花之間的夏日午後,仍是我心底深處美麗的回憶。   我到CCC時,Michael已前往北加州開展他自己的農場與教學工作。迄今我們尚未有緣見面,不過這幾年跟他的聯繫卻最多。我跟他之間第一次的互動起於Ianto的七十大壽。Michael時任CobWeb這份獨門報導各地Cob動態的刊物編輯,提前數月廣邀CCC的新舊學員與好友們寫文祝賀,擬編成一輯慶生專刊在Ianto生日當天送給他

作為驚喜。對於我文筆不甚通順的英文書信,他不厭其煩地提出修正建議。溫和、有耐性,這些是我對他的初期印象。直到數年後我們同時進入Natural Building Network的理事會,透過每月一次的視訊會議才有機會真正認識他。思慮周延、處事嚴謹、重然諾而有紀律,這些並非此領域內西方人常見的特質,不過他確實是這樣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年輕讀者如果有心出國同時學習有機農場經營與自然建築,他的農場每年會招收一至二位實習生。   國際自然建築運動歷經數十年的發展與演變,到今日已呈現非常多元的樣貌。美國境內自是毋庸贅言,世界各大洲的自然建築活動也均有益形熱絡的趨勢。並且正因各地歷史文化背景與社會經濟條件千

差萬別,於是各自發展出引人入勝的特色與風貌。英國從古蹟保存出發,至今可見許多中生代與新生代不甘自我設限,紛紛跨出古蹟修護的籓籬,將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技術發揚光大,積極涉足現代常民生活空間的營造市場。無論在私人住宅、社區或是高檔餐廳,處處可見自然建築的蹤影。德國雖然在綠建築技術的開發與推動上獨步全球,然而受限於嚴格的建築法規,在自然建築的推動上腳步較為保守。然而從這幾年友人陸續傳來的訊息得知,由於一般民眾原本對於居家環境的重視,加以全球氣候變遷速度明顯加劇、再有能資源瀕臨匱乏的危機加持,回歸自然建築的呼聲已日漸高漲,土建築自然亦隨之慢慢出現在公園的角落、住家乃至大型會議中心的建築之中。與此同時,

許多中南美洲、非洲和中東國家原即一直保有土建築的傳統,無論在學術界或建築實務界均有人長年致力於研究保存和技術創新。近年全球各地天災頻仍,摧毀無數家園,自然建築界亦不落人後,頻將關懷觸角伸入災區。這些積極的行動不僅幫助了當地居民重建家園,並在過程中透過在地材料的重新運用和傳統人力技術資源的找回與組織,讓當地人再次取回營造自己家園的能力與主導權。   竹子可說是近十年間異軍突起的一個分支。由於不敵廉價耐用的塑膠製品,幾十年來幾乎已在一般人的生活中銷聲匿跡,悠遠綿長的竹文化似乎眼看著就將走入歷史,成為傳說。拜森林濫伐與木材資源日益短缺之賜,竹子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又儕身為未來綠色資源和綠色產業最閃亮的

一顆星。姑且不論所有熱潮背後必定存在隱憂,這種從東南亞地區、臺灣、中國到日本、韓國,再從哥倫比亞、墨西哥到非洲地區都蘊含豐沛的天然資源已經鹹魚翻身,從既有的刻板印象脫身而出,不再是人們印象中窮人的木頭,而是高級工藝品與最尖端時尚的建築大作的代名詞。雖然竹子由於生物性材料本身難以克服的耐候性不佳和容易劈裂等缺點而仍然讓人卻步,近年來世界各國競相投入相關的基礎研究和市場應用的推廣,想來以竹代木的說法或者終有一天會成真。   臺灣的自然建築於十年前從零起步,近年間亦有相當發展。饒是我生性閉塞,平時只顧埋頭在自己的世界中看著自己的腳步往前走,還是知道從南到北由西至東紛紛有人投入這個領域成為同路人。雖

然受限於各種環境條件而困難重重,有心人仍努力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透過身體力行去實踐,並積極探索自然建築在寶島這塊土地上的各種可能性。限於篇幅就不在此一一列名,以免掛一漏萬之失。   在我看來,工業化和思想西化讓臺灣人付出了兩樣珍貴的東西作為代價,一是純樸,二是敬意,而這兩樣恰巧是我認為向土地公借泥土作建材最根本而必要的條件。因此對於土建築的復興,我實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自不必說,只要願意用雙手雙腳去接觸土的人必能直接感知它的好,而好東西當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憂,亦非杞人憂天。很多人看到我們作土便熱心或憂心地提供許多聰明的建議,多數不外乎要我們在土裡添加各種匪夷所思的東西。最近的一位說他要

自己來做做看,而且要加化學硬化劑讓土更堅固。近來我們也看到不少在土裡面添加水泥的例子。地球用幾億年的工夫才在表面形成一層極薄極薄的土壤,除卻廣堥的海洋以及湖泊、高山、沙漠、石礫和砂質地帶,地表上真正有土壤分布的比例其實很少。然而陸地上的所有生物都必須仰賴這層表土才能存活。就資源而論,我們用土,因為這是地表上最乾淨純樸,最熟悉親切,容易取得又不用錢的建材之一。然而我們同時也希望這一代人使用過的土壤過了百年甚至千年後還能夠隨時從建築物中回歸土地生養萬物,延續生命。如果在土裡面加入了水泥或硬化劑,試問,我們的雙腳還踩得下去嗎?既無法用腳踩土,用手捏造牆壁,勢必得用機器和工具,這就掉進了工業時代擺脫不

掉的噩夢與宿命。現代產業的總結是絞盡腦汁想出一個個看似聰明的點子來增進效益,提高速度,卻又引出一個個更為棘手的難題。然而更核心的問題是,如果我們不願相信老祖宗使用了上千年的原土,為何還要用土?答案有二,一是貪便宜,二是新奇有賣點。   讓做土這件事回歸純真吧!您手中這本書將會重燃您對於土地與生活的熱情。而如果您在閱後受到激勵而起身走入土建築的世界,請用虔誠的,天真純樸的心來撫摸土壤,接觸土地。關掉腦中聒噪的按鈕,靜下心來傾聽,用全身心去體會與學習。如此,我相信土必然會引發您宿世的記憶,讓您重獲強健的身心,幫助您啟發與重拾許多極端重要卻失落塵封已久的智慧。 林雅茵建築師 推薦序2  

 早晨初春微涼的空氣中,總滲和著,迷人的亞麻籽油和泥土的香氣。   望著眼前這寧靜又神聖的時刻,心中總充滿著無限的力量,這是我的家,我和先生共同搭建起的,自然家園……。   2006那年,我們剛結婚,和大部分新婚的年輕人一樣,必須靠著自己單薄的小小力量,去支撐起一個「家」的想像和現實樣貌,在外租了兩年多的房子,接了些手工傢俱的工作,由於在租處做我們想做的事實在有些勉強,於是升起了想要有一塊地的夢想。   經友人介紹,在中壢市郊處,有個花園農場要開幕了,需要我們做些裝置藝術的作品,我和先生接下了工作,常往那兒跑……。農地四週的竹林、小溪溝、自然景觀,深深的吸引著我,彷彿回到兒時在田裡玩耍的

場景裡(到現在我依舊認為,是那片竹林,召喚我,來到這兒。)工作結束後,問了地主是否還有空的地;不用太大,可讓我們做些想做的事已足夠。(那時兩袋空空,實在不敢妄想,有多大的地可以用)。   過了幾天,地主慷慨允諾,可以把邊疆200多坪的地租給我們,天啊!這是真的嗎?   在大約十年前,不論跟誰提起「要自己蓋一間房子」這件事情,得到的回答通常都是:不要太不切實際了,還是在租來的土地上……。當時,不太有人能理解我們的想像,包括我們自己,也是一邊懷著忐忑的心,一面卻又擁有無比強大的自信,在看待這事件。   那是一股「生命自我力量的覺醒」我清楚的知道,我沒有辦法和大多數人一樣,結了婚就順順的買了房

子,然後又順順的讓自己無形中接受了多年背債房貸的生活,接下來車貸、孩子的生活費……。在內心清楚,卻又懵懂的狀態下,開始了我們「自力造屋」的奇異旅城。   若你真心渴望一件事,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這是我在生命經歷一場大轉彎的時候,遇見的一段話,就這麼深深的刻進心裡,以至於當時雖然對建屋的材料、工法、經費等種種細節都不是那麼清楚的狀況下,還是去做了這件事情,因為有個內在的聲音告訴我整個宇宙都在幫助我!沒錯,當你深信的時候,「奇蹟」就會發生,建屋的過程中幾次遇見的奇蹟,都讓我們不得不再次相信並更加肯定,我們做的事是對的,繼續往前吧!   我相當能體會作者在書中一開始,就先送給大家

的一段話:「建築這件事可不是要你很快地趕進度只為求最後完工的成果。不論是施工過程本身或你之後在這棟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個充滿靈性的過程,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在價值及豐盛之中。慢慢來,為你自己蓋房子的經驗將會是你生命中的高潮,不但深具意義而且充滿喜悅。打造一棟屬於自己的自然住宅,將可能幫助你重新在這顆小小星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過程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以及真正地安頓於自己的良心中。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喚起勇氣,去重拾自己生命的主導權、打造無毒的家園,並與整個宇宙和諧共存。」   唯有自己親身經驗過這一段,才能感受書中所說:獲得充足的成就感、及

安頓於良心中的適然……。或許,當時在外人眼裡並非這樣,因為你得在寒冷冬天把手伸進冰冷泥土裡;亦或在大太陽下、到海邊尋找各式可以用的材料,這些若以外在的眼光和價值觀來評斷,完全是種不務正業且不切實際的作為。   但我們卻能樂在其中,為什麼?   因為我真正嗅到泥土的芬芳,稻草的清香,因為我重新憶起了兒時那種單純遊戲的心情,因為我強烈感受到,在建屋的每一天醒來時,內心充滿了強大的喜悅……。所以可以在冬天裡依舊感到溫暖,在陽光下可以盡情奔放!   這就是,做你真正想做的事,上天給予最大的回饋。   需要一點小小的勇氣,走出舒適圈,擁抱更多、更大、更未知的「心生活」。   如作者所言:寫作這

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和生態,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受。也許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土團以外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人們深思,從一棟你會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這正是我強烈推薦本書的原因,因為這樣一本討論建築的書,它涵蓋的層面不單只是在教會你如何建屋,而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層一層的往你內在的靈性啟發,讓我們有機會透過閱讀本書的過程,去面對並認真思考,真正要的是什麼?為什麼做這些事?唯有你真正清楚什麼是你需要的,你才有可能從中得到滿足的樂趣,且發展出或許連你自己都還不

知道的天賦。   我先生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他小的時候家裡是做模板工程的小包商,年紀稍長就常跟家人到工地工作,甚至寒暑假,也都是在工作中度過,在他小小心靈中,總覺得很不能平衡,為什麼放假時別的鄰居同學們都能在家玩樂,唯有他和哥哥,整天只能待在工地,做著辛苦日曬的工作。   但他不知道,這些從小耳濡目染的經歷,在我們決定要自力造屋時,他那學電子工程的背景下,竟有整套完整的建屋概念,他慢慢自從小的記憶海中,拼湊出一套自我可行的模式,再加上我從小愛手作愛自然的天性,終於能建起我們夢想中的家園,這是當初我們自己都還未能發揮的天賦!   為了兼顧生活、工作、和經費,我們在這塊地上先蓋了一間20坪大小

的網室當做暫時棲身之所,大門還沒裝上,就先入住了,在帳篷裡住了半年,一年當中最多空出二個月的時間,好好蓋房子,經歷了五個寒暑,才終於完成了90%的樣貌,而這些看似慢的過程中,其實都不斷在累積我們對自然建材各種了解和知識,也在在考驗著我們是否真的想要自己蓋一間房子,很肯定的是,我們辦到了!   從設計規劃、收得材料、觀察日、月、風向,開挖地基、立柱、做木架、土磚製做、屋頂鋪設、乾式廁所、室內傢俱、門窗……等,無一不是我們親自討論和製作,這點點滴滴的付出和收穫,讓我和先生紮紮實實上了一堂「大自然」的建屋課。   自然屋完成後,看見的親戚、朋友無不被這種純樸、自然、親切,充滿能量的屋子所感動。因

此來訪者俱增,報導也隨之而來……。   從開始拒絕採訪,到現在欣然接受,這中間差距之大的轉變在於:我深刻感受到大部分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個田園夢,那是源自於我們和大地之母最親近的一條連結線,或因大環境的教育,各樣的生活面貌,漸漸的那個夢被埋藏了,我想以這些年自力造屋和幫別人蓋屋的經驗,或許在各種不同方式的分享中,有機會觸動某人心中那顆種子,讓更多像我這樣一個還有夢的人,能更有勇氣和覺知的行走在自己人生的藍圖裡。   我們從當初一己的建屋夢,如今已成為實踐自然生活推動的使者,期望在適當的時候,有一片廣大的土地,過著印第安式的聚落生活,和理想相同的親友們一起自給自足,孩子在智慧長者和自然土地上

學習、成長,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過一種順應自然,落實環境,提升靈性的簡單生活。 李代賢 / 風中之星手工房 推薦序3 重新奪回為自己建築的能力與資源   建築專業出身的Ianto Evans 可說是當今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自然建築推動與教育工作者,他培訓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自然建築學習者, _並經過代代傳承在世界上各個角落燃起許多人對自然建築的渴望與實踐。這段歷程中,Ianto 最大的貢獻之一或許是土團(cob)技術的復興與發展。我們認為土團技術是自然建築的基礎,無論哪一種自然工法,都不免使用到土團。透過黏土、砂與稻草(纖維)的混合, _土團能建構結構強壯穩固的建築,且能營造出與

在地環境和諧,又耐受地震、颱風、火災甚至在人為經濟崩壞的時代,它將讓「住者有其屋」成為可能。   本書是對設計與建造自然建築有興趣的人不可錯過的重要經典。它是少數真正能夠培力與引導讀者一步步從選址,設計,收集在地建材而後實際動手實作的好書。自從2006 年在美國學習自然建築並在臺灣學習實踐開始,本書成為我們眾多自力生活相關藏書中,最常被翻閱的參考書籍,無論在營造樸門(Permaculture)教育基地的自力造屋過程,自然建築教學或受委託建造自然建築時,它都是我們的重要參考與指引,讓我們深深受益。   近年,隨著回歸土地的思潮漸漸成熟,自然建築的運動也隨之興起,我們欣見期待多年的中文版終於面

世,也相信Ianto 的自然建築願景會在臺灣這片沃土中發芽生根。同時也期許在自然建築推動者的共同努力下,本書所提供的技術、經驗將與臺灣自然建築的原生體質相互融合,藉由東西方智慧的交流延伸出具有臺灣特色的自然建築新風貌。   最後,我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訊息之一是:即使當今主流社會充斥著因建築設計不良而引起的耗能、高碳排與有毒的建築體,很可能讓我們忘了自己其實仍有所選擇。停下腳步再思考,事實上,每個人都仍擁有重新奪回「為自己建築」的能力與資源。無論在自家或社區、學校,我們都能夠選擇不再使用會造成污染的建材,開始設計並動手建造一個更舒適、安全、健康又能負擔得起的家園。 孟磊(Peter Mo

rehead)、江慧儀 /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推薦序4   為何我們需要「對環境友善的自然建築」?   因為從事營建工作的緣故,在工程中經常見到許多營建廢棄物的產生,面對這些狀況,讓我開始思索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減少這些廢棄物?也開始思考「對環境低衝擊營造」的可能性。   以建築物的生命週期來看,大約可分為建材生產、運輸、營運與廢棄四個階段。若設計者能以一種新的眼光重新利用廢棄物,固然能減少其對環境造成的負擔。然而,若能利用自然材料作為建材,則是一種更積極的低衝擊營造方式,比如竹子的生長,是利用自然界的太陽與水,不會產生污染;若能「就地取材」,則能有效的減少運輸過程中耗費的能源

;而冬暖夏涼的「土角厝」,能有效減少我們對空調的仰賴與相關費用;最後,當建築物廢棄之後,對比於混凝土和其他現代營建材料,自然材料相對容易重新進入大自然的循環裡.   曾有人問我「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會比較便宜嗎?」如果你只有計算建築物建造過程中的花費,那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並不見得比較便宜;但如果你把建築物生命週期裡對環境影響的外部性都計入,把提煉水泥的耗能與污染、運輸耗能、空調運轉,與建築物廢棄掩埋的環境成本都計入,那綜合來看,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不見得貴。   以竹子、木頭、石頭或蘆葦等材料作為建材的自然建築,在世界各地都不乏優異的案例。但竹子或樹木皆需要有一定的地理氣候條件才

能生長,而蘆葦只能長在有水域之處,有些地方沒有出產適宜的石材;但唯有我們腳下踩的「土壤」,幾乎是每個地方都能找到的自然材料。我認為面對石材昂貴、木料禁伐僅能仰賴進口的台灣,土壤應該是相當有潛力的自然建材之一,但因為台灣已經有五十年以上沒蓋土角厝,老師傅凋零四散,故我開始轉向查閱國外相關的自然建築書籍。   因為面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意識高漲,國外已經累積相當多自然建築的營造經驗和實作資料,光是以土壤為主結構的牆體,就可以分為夯土牆(rammed earth),土磚(adobe),土團(cob)和土包袋(earthbag)等營造方式;其亦可作為無結構能力的隔間牆,比如泥土和堅韌的竹子結合成為編竹夾

泥牆(wattle and daub),或黏土與質輕保溫力好的稻桿混合,是為夯草牆(light-clay)等。   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泡在這些書籍裡,為的就是要搞懂每個名詞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我腦袋裡充斥各種知識和製作技巧,但閱讀對我來說仍不滿足,住在泥土屋裡是什麼感覺呢? 土真的可以成磚嗎?土磚要靠什麼把彼此緊緊黏結? 我帶著這些疑惑,走訪各地的自然建築。   海拔高度3,400公尺(與合歡山海拔高度相近)的祕魯庫斯科城,就算是夏日,夜晚也是會凍人,在傳統土磚屋旅館裡,我們身著薄長袖即可,舒適宜人;但住在新穎的薄紅磚牆旅社裡,室內卻跟屋外溫度同樣低,我們得裹著臃腫的厚衣服才能入眠。除了庫斯

科,我亦走訪過夏日炎熱乾燥,夏夜溫度急降凍人,接近沙漠氣候的美國新墨西哥州,住在earthship(輪胎內夯土作為承重牆)裡乾爽宜人,就算中午戶外溫度將近攝氏40度,室內溫度依然介於人體喜歡的24~26度。而在那凍人的夜裡和炎熱的中午,躲在土屋裡的我,才深刻的理解到,土屋不只是鄉愁而已,它還具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自然建築仍需在地化的進程   只是,對於自然建築的了解越多,因為鄉愁而生的幻想與吸引力逐漸褪去,我開始面對日益清晰的現實問題,比如耐震性、傳統建築工藝失傳等問題。換言之,無論我對這些國外自然建築的知識細節有多麼瞭若指掌,我最終還是得面對身處亞熱帶,炎熱、多雨、位處颱風和地震帶、

工資昂貴、建管法規僵硬的台灣,什麼才是適合台灣、但同時又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   在參加泰國清道民宿(Chiang Dao roundhouse)舉辦的稻殼袋屋工作坊時,我所居住的客房是由稻殼裝袋填充,屋頂表面敷水泥做為保護面層。透過觀察該「光頭」客房屋頂上有很多補漏水的疤痕,我才更進一步體會書上所言:「泥土或是稻殼這種『會呼吸』的牆體(其意指過多的水氣能被牆體吸收,而當空氣過於乾燥時,水氣亦會被牆體釋出),不適合被「不透氣」的水泥包覆」的意涵。因為當水氣跑不出去,水氣就會往水泥最脆弱的地方攻擊,而這會直接導致水泥的破裂。   同時,我也深刻意識到這種從乾燥的中東國家發展出的「光頭」造型

的自然屋,亦不適合多雨的國家(如台灣和泰國)使用,因為只要屋頂出現裂縫,室內就會漏水;而漏水不只造成泥土面層可能會融化或發霉,同時也會因為保溫層(稻殼)過度潮濕,造成保溫功能大為失效。亦即在台灣這種潮濕多雨的氣候帶,泥土屋都需要「戴帽子」(意即做好防水處理的屋頂)、「穿雨鞋」(意即土牆底部需有耐水基座,如石材或混凝土基礎)來保護怕水的泥土。   台灣位於地震帶,建築物的耐震性是我們必須考量的基本課題,然而,過去也不是沒發生過土角厝受地震倒塌的事故,那什麼才是合適的選擇呢?從牆體選擇來看,土團的抗震效果比土磚好,因為地震來臨時,土磚牆可能從牆體最脆弱的灰縫處開裂;但一層一層累加、有千絲萬縷草稈

相扣的土團牆,相較之下受地震力的破壞較少。另外,由於建築物所受的地震力,與建物的重量成正比,是故,若能有效減輕房子本身的自重,也能達到耐震的效果。故以輕量的稻殼作為填充牆體的構造物,其耐震效果亦好。   另外,因為自然建築或回收廢料再利用的建築,需要密集的勞動力,在工資昂貴的台灣,若要雇人興建自然建築,將所費不貲。但若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志工來協助,建造費用將會大幅降低。比如做為自然建築工法實驗場的「鳥巢」(2014雲林農業博覽會的資源回收館),即是設計單位邀請來自台灣各地的志工前來參與建造;另外,我也曾聽聞國外有志於自己蓋自然屋的朋友,他們在蓋自己的房子之前,會先以志工或是工作坊的形式,

參與他處的自然屋建造,此舉不僅能更進一步學習與體驗自然屋的建造過程外,也能認識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朝一日,當他們開始建造自己房子時,也會回頭邀請這些有經驗的夥伴參與協助。而這種協力造屋過程,讓建屋不只是單純的金錢交易而已,更能凝聚眾人的感情,同時,也把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精神繼續傳遞下去。   在法規、工藝失傳與都市環境的重重限制中,尋找一條對環境友善的建築路   雖然自然屋有種種優點,但實際執行時,仍須在重重限制下找到新的出路。目前台灣的法規雖然可以接受「磚」類作為建造的材料,但土磚的抗壓能力尚未達到法規標準。在此限制下,我們仍須保留鋼骨/混凝土作為建築物的主要結構,而自然材料僅做為牆

體填充材之用。   另外,雖然台灣早年有興建竹管厝與土角厝等自然建築,但因為我們已經有五十年沒人蓋這類的房子,匠師的技藝傳承出現巨大的斷層。在這種傳統工藝失傳的困境下,台灣的建築師開始嘗試將現代金屬材料加入自然建築,比如以金屬接頭取代複雜、需要高度技藝的竹接頭;或是將固化劑或水泥混入泥土內,讓非專業匠師也能做出有基本強度的土牆。   在都市環境的限制下,為了減少空調運轉的耗能,我們當然可以選擇厚度40至50公分的稻殼牆或土牆做為隔溫層,但這會大幅減少室內可使用的面積,近而降低使用者採納的意願,故我認為權衡利弊之下,厚度5公分但可達到同樣保溫效果的化學材料就應該被納入考慮。   這些妥協的

替代方案都不完美,但對我而言,這種混搭型的友善建築,已經比市面上大量生產的混凝土建築,往永續的道路上跨出了改變的第一步,這意味著我們開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對自然的態度由剝削轉為和解共生。   雖然有人可能因為無法建造一棟「純粹的」自然建築而引以為憾,但我認為,應回到「為何要以自然材料為建築材料?」的初衷來談論。   我認為,一棟建築是否要那麼執著、純粹照古法使用自然材料來建造並非重點,重要的應該是「對環境友善/對環境低衝擊(low impact)的營建」的態度,同時,每個人/案子應依其容易取得的材料和環境條件,以適切科技(而非昂貴、專利壟斷的高科技設計)、因地制宜的方式來營造節能建

築。   雖然本書的第二部分提供自力/協力造屋者按表操課的實作步驟,但我更鼓勵讀者不要拘泥於技術的細節,而能透過本書的第一部分,先理解自然建築背後代表的意義,以及問自己「為何需要此類對環境友善的建築?」當我們的價值與方向確定了,再進一步問自己,在目前的條件下,什麼方式與材料最合適。比如自己的土地上若已經有舊屋了,也許改造舊屋本身,會比「拆除舊屋、把營建垃圾丟給別人,自己再用純天然材料蓋屋」這種方式來得更好。   最後,當世界各地的建築素人,風起雲湧以自力造自然屋的方式重新反省「居住」這件事時,我也期待國內的建築學院,不是一味複製寒帶氣候的玻璃溫室手法,而是能從我們的傳統風土建築中學習,再輔

以現代設計的思考,摸索出適合需要避熱、遮蔭與通風的亞熱帶地域建築。 張瀞今建築師 推薦序5 一本讓你我重獲自由的書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生活看起來是這樣地愜意,但如果我們願意走出這個小小的島嶼,看看星球上其他地方:全球仍有半數以上三十六億人,每日可支配的生活費不到新台幣60元、地球正面臨徹底瓦解的生態系統——太平洋中央出現美國本土二倍大的人類廢棄塑料海洋、全球不斷消失中的熱帶雨林、崩解中的北極冰層與各地冰川、大氣層瀰漫的致命石化細懸浮微粒、每天高達七十五種動植物因人類而滅絕……,我們會發現這世界並非如想像中地美好,甚至會驚覺當前現代化生活的背後,更像是一場人類的集體催眠與相

互毀滅。   在不知不覺中,生活的一切都標上了價格,包含我們自己,人類成了這行星上唯一需要付錢才能過活的生物,越來越多人只懂得「賺錢與花錢」這件事,其他生活內涵幾近無知與愚昧,而這正是台灣不斷爆發食安問題的根本原因,只要我們繼續盲目地追逐金錢和經濟發展、完全忽略健康與生態成本、所有物種理應共享的生存權利,那麼人類的未來,著實讓人擔憂,倘若全人類再不及時做出巨大且根本性的轉變,那麼現在的孩子,在他們老年時,恐怕很難倖免於憂鬱症、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癌症……和極端氣候所帶來的毀天滅地般的災難。   而我們究竟有無其他的選擇?著名的自然農法始祖福岡正信先生,在他那本點燃全球有機農業革命的《一

根稻草的革命》書中,寫到了有一段話啟發了他,聖經:「你們可以看看天上的鳥,牠們既不播種、也不收割、也不將收穫的食糧存放在倉房,但是你們天上的父親卻養育著牠們,比起牠們,你們不是更為優秀、出色嗎?! 」這句話及老子的「無為自然」 哲學,引導他走向放下人類「自以為的智慧」、走向幾乎不作為(不耕地、不施肥、不使用農藥、不除草),讓大自然自己修復自己,當生態系統恢復時,土地就會長出豐盛的作物,供人類食用的自然農法,在當時福岡正信看起來長滿雜草的田地上,稻米的單位產量是全日本第一,至今這記錄也難以被超越。   原來我們可以不需要拚命地工作,老天也會照顧我們,甚至還給我們更多!!呼拉,這真是一個讓人震驚

、醍醐灌頂且大喜望外的偉大發現,這和我們過去被灌輸的基於生存恐懼感的思想大相逕庭——人定勝天、人類位於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甚至男人還凌駕於女人之上),地球上的一切,包含陽光、空氣、水、大地、山川、海洋及所有動物植物,均為人類所主宰與享用,這種思想架構稱為「我執系統」(Ego System,下圖左),正是當前人類所有問題的病灶。   而福岡正信的哲學,則是把人類放在萬物之中,人類為這個系統的守護者與共同創造者,地位不高也不低,所有物種與人類平等共享一個完整的地球生態系統,且相互關聯缺一不可,這即是所謂的生態系統思維(Eco System,上圖右),本書就是一本從生態系統思維出發,讓人「輕鬆」找

到自己天賦與豐足生活的「素人第一次蓋屋就上手」之地球生活技術手冊。   這本書的面世,將在中文世界掀起另一波「從改革自己到改變社會/Me=We」運動的高潮,它是一塊被等待與期待中的重要拼圖,將把其他幾本同等重要的中文書籍串聯起來:《一根稻草的革命》、《半農半X的生活》、《向大自然學設計》、《草原狼導師追蹤師系列》、《蓋自然的家屋》、《宇宙逍遙遊》、《與神對話》、《邁向自由的教育》、《A New We全新的我們歐洲生態村紀錄片》、《阿納絲塔夏》等等,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思維架構,筆者很誠摯地邀請讀者把這些書籍或影片收集放在案邊,隨時翻閱、比對與驗證,相信你將會很快地出發,走上那一條通往人生真

自由與地球美好未來的道路,當我們能從維持生存的奴隸般生活中掙脫出來,我們就有充足的時間與精力去追求生命的真相、探索生命中不可知的領域,並從中活出自由的靈魂。   就讓我們相約在自由之丘上碰面,不見不散! 劉德輔 / 點火炬的人、台灣生態家園運動推動者 前言   什麼是土團建築(cob)?它是一種結構性複合物,由泥土、水、草稈(麥稈、稻草類)、黏土和砂所組成,在材料尚柔軟具可塑性的時候用手捏塑成建築物。不像夯土(rammed earth) _需要有模板、也不像土墼厝(adobe)要先做土磚,土團建築既不用添加物也沒有化學材料,它甚至不需要機具。這不是未經試驗的新玩意兒, 千百年來它的

可行性早已經在全世界各地被徹底證實過,測試時間歷經好幾個世紀、更或許有幾千年之久。然而,儘管大眾對自然建築表現出極大的熱忱, 這種普遍而幾乎全球性的建築技術,在建築史及大多數教人如何蓋房子的書籍當中卻甚少提及。本書正是為彌平這個落差而作。   什麼是地球上(Earth)最普遍的建材?還用說,當然就是泥土(earth) 本身了!即使到今天,我們仍然有介於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類居住在使用未經燒製的泥土所蓋成的房子裡。所有的這些土建築都得必須是非洲的小泥巴屋嗎?並非如此!它們有的是在拉丁美洲奢華的土磚造莊園、在法國的夯土造宅邸,或是在中國的土墼宮殿。它們是位於葉門的十層樓公寓、中東地區古

老而有防禦功能的修道院,也是從挪威鄰近北極圈的地區、一直到智利最南端與紐西蘭的南極盡頭,那些被攪成泥團、用手捏塑、壓成磚塊、用腳踩踏而成的土建築。這種建築在全世界比比皆是,可以數百萬計。   土墼厝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是極為熟悉的名詞,而夯土也漸漸地再度登上新聞版面, _甚至連「壓磚」(pressbrick)、「泥漿澆灌」(poured adobe) 和「編枝條糊土」(wattle and daub),都是我們這些年來常聽到的辭彙。然而最簡單、最容易取得、也最常民化的泥土造屋技術(意指土團建築),一直到最晚近之前一般人卻幾乎是聞所未聞的。   十年前,美國還沒有人做土團建築。在北美洲有長達一

百五十年的時間、在不列顛群島則是自從1920 年以來,都沒有人蓋出過土團建築。當時沒有講述土團構造的指導手冊,幾乎找不到任何描述性的文字,一般民眾更不知道有這種可能性。匠師的代代傳承好比一種死掉的語言已經喪失了。因此從1980 年代末期土團建築的復甦依靠的是人們自行假定、推論,和一些過時資料單薄的零星片段。不過就在十年之間,情勢改變了。超過一千位學生完成了「土團小屋夥伴工團」(Cob Cottage Company)的訓練,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已經自己在教學。麥可.史密斯(Michael Smith)所撰寫的《土團建築人的最佳拍檔》(The Cobber's Companion),是第一本專門講述

土團建築的著作,而且已經獲得非凡的成就。目前主流媒體也加入探討,看來土團建築似乎能夠在這裡繼續存在下去。   我從1960 年代早期開始一直是個實際參與營造實務的建築師。在這三十五年當中,我曾目睹過不下數十種曇花一現的替選性建築方案,不少以標榜更環保、更節能、適合自力造屋業主、對居住者更友善等等作為賣點。其實當中有很多只是為了打廣告和賺錢的奇想,十足輕率又或者根本是死胡同一條,行不通。這之中有些是結構不良, 有些則原本是不錯的想法但失控了。這些方法大部分我都或多或少嘗試過了, 不管是直接採行或加以變換方式,然而幾乎不曾留給我什麼永久的啟發。因此現在我對於任何新的、經過強力宣傳的「生態」(ec

ological)建築系統都抱持懷疑。那麼,為什麼土團建築會有任何不同?我經常必須反覆自問:是否已屆六十一歲的自己正在把人生還有生產力的餘年虛擲在另一種無謂的奇想之中。   證據顯示,透過土團建築我們可能正在揭開某種巨大而堅實的冰山頂端之一角,它的整體衝擊與影響才正要開始顯現而已。不過土團建築似乎能夠帶給參與者一種很深層的滿足感。我們的檔案裡塞滿了頌揚土團建築的來信,訴說用一塊塊泥巴派蓋房子以及用如此原始的方式親身參與建造過程的感覺有多棒。用空心磚或乾式牆板蓋房子不會讓你感到狂喜,但是如果用的是土團的話,它似乎能引發人們普遍的熱情。如欲作為對治我們現有建築物的病因之解藥,土團建築是不太可能使

這場瘟疫痊癒的。然而它似乎具有一種催化效果, 可以作為我們在面對與思考所有嚴酷重要的議題時之靈感與工具。   本書能提供什麼   這本書是朝「生態建築」(Ecological Architecture) _的方向邁進的一項嘗試之作。它要講的無關乎復古;它要探討的是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能前進到什麼地步、是否可以蓋出到了三十一世紀時我們仍會熱愛的房子。我們在建築物裡度過人生多數的時光,如果有任何可以讓我們更享受它們的方式,必定是值得我們付出心血、努力追尋的。我們寫作這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還是生態而言,你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你仍然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用土團以外的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你深思:從一棟你將要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它應該會協助你為你的居所建立起品質標竿。   不管在哪裡,我們的周遭都圍繞著免費的建材。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找到它們、把它們改造成你所需要的材料, 然後拿它們來蓋房子。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在你的面前展開了。土團是所有自然建築方法中最不需要技巧、最安全,也最有包容性的。如果你對於用木料、夯土、茅草或其他更會讓你感到退縮的材料來開始你的建築工程,不是那麼自在的話,那麼就從土團開始吧。你將會在一個完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自信。   本書第一

部會解釋,在你把工具拿起來之前,應該先考慮什麼——為什麼還有在哪裡蓋房子。其中有兩章內容是為自然建築人特別準備的、完整且獨一無二的設計流程,這可說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回。為求單純化,我們行文針對的主要是那些考慮興建我們稱為「小屋」(cottage)——小家庭可以愉快地安居其中的樸實小住宅——的讀者。我們所預設的讀者是個有智慧的人,他從前可能沒蓋過任何房子,但是一旦加入建造者的行列,除非是最好的,否則對於其他一概不予妥協。   第二部著重在實際步驟的教學, 對象是想要或者必須有足夠能力,去蓋出屬於自己房屋的人;是那些不願以借貸行為支持貸款機構的人;是已經下定決心只願意輕輕踩過地球的人;還有那些渴望

能完美滿足自己特殊需求的房屋的人。內文同時將鼓勵許多人放膽走出去、動手蓋出自己的房屋!這些人的創造性天賦長久以來都被壓抑了。因此這裡詳述有關技術的一系列篇章,將帶領讀者安穩度過一個平和的建造過程。   最後一部〈向前走〉,敘說的則是關於建造房子最純粹的喜悅,並且將提供例子,解釋土團可以怎麼療癒你的身體與靈性——透過由你親身創造一個神聖的空間,而此一高品質的避風港通常都是藉助於土團這個媒介搭蓋完成的。另外,我們也將加附彩圖,做為你靈感的啟發來源。   《用手雕塑的建築》是一本實用性的指南,依據的是「土團小屋夥伴工團」這個組織與我們的合作夥伴的實地經驗。書中提供的想法與技巧,已經在超過一百棟示

範性土團建築的建造過程中被發展與測試過了。在不到十年的期間,一小群充滿熱忱的夥伴,已經使人類一項神聖的建築傳統再度復活,並且經由發明新工具與新技巧、改良過程與質疑自己的每一項步驟,把這項傳統調整成能適應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而這個不斷演進的過程在我們寫書的期間還持續著,因此現在你手握的這本書已經過時了;在許多攸關技術議題的微小細節上,我們的見解或許都將在你閱讀本書之前已經有所改變。   《用手雕塑的建築》並不是一本解說材料配比的書,因為泥土是一種如此多變的材料,所以如果有任何人試圖提供混合土團或表面粉平所用的土膏的標準配方或比例,常常都會導致挫敗。與其把整個過程規格化,我們寧可讓你自己徹頭徹尾

把事情搞清楚,是什麼讓一棟土團建築得以建造成功,這樣一來, 你將可以依照我們的實證經驗和你自身的明智判斷為自己做決定。一個最好的實驗性建造者會是一個懷疑論者。把這本書想成是一個有廣泛經驗但是仍可能犯錯的指導者。永遠記得要自己動手做實驗,然後在「專家們」——其中包括我們——的建議下,相信你自己的經驗和直覺。實地去建造一點東西、做做實驗、問問題,再把這裡所描述的材料、系統和技巧推展到極限。這本書的目的是成為工作坊與其他有關DIY(自己動手做)學習的指南,而不是替代品。有時候我們為了用文字表達其實可以透過實地示範更輕易解釋的細節,還真傷透了腦筋。   我們希望這本書可以成為讓你更深切投入自然建築運

動的一座橋。社會的改革唯有透過許多人共同行動才能發生,所以不要把你的想法、熱情或發現據為己有。辦個工作坊、寫篇文章、邀請朋友幫你蓋房子、教你的鄰居、上個廣播節目、參加一場「自然建築研討會」。大家一起來,我們就能讓我們的聲音被聽見。就像一句古老的諺語說的:「泥巴丟得夠多,總有些會黏住。」   我們讓自己與這個使命同步——發展出一種在本質上是嶄新的建築系統, 與更溫和的建築方式;我們企圖使自己在地球上無論是過著各自的或集體的生活時,其態度都與我們的價值觀一致。所有以上所述都必須被反映在這本書裡,否則我們當中沒有任何人會感覺到光采。在致力於出版成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為每一棵為了被人拿來做成書頁而遭

砍下的樹木負責,此外我們需承擔的還包括運輸途中消耗掉的燃油、印刷作業中使用的化學物質,以及那些不可避免的代價、被工商業犧牲的小小生命。我們希望這本書珍貴到不只能補償這些損失而已。在改變人們的態度、為生態建築創造更多機會,以及減少環境上的破壞等方面,這本書帶來的效益都必須很宏大,否則我們就僅僅是在促進問題的惡化。所以,想看這本書不妨用借的(你可以請當地的公共圖書館去訂購一本),或者如果不能的話,幫你的圖書館買一本再外借,因為你知道這麼做可以讓你隨時都讀得到這本書。   更重要的是,建築這件事可不是要你很快地趕進度只為求最後完工的成果。不論是施工過程本身或你之後在這棟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

個充滿靈性的過程,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在價值及豐盛之中。慢慢來,為你自己蓋房子的經驗將會是你生命中的高潮,不但深具意義而且充滿喜悅。打造一棟屬於自己的自然住宅,將可能幫助你重新在這顆小小星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過程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 以及真正地安頓於自己的良心中。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喚起勇氣,去重拾自己生命的主導權、打造無毒的家園, 並與整個宇宙和諧共存。 你是否記得自己在孩提時代所設計過的一些場所空間?還記得你家客廳裡的堡壘——一個你用任何你可以找到的東西建造出的完全屬於自己的聖殿?記得你在衣櫥、地下室、閣樓、屋頂、車庫和後院的樹屋創造

出的空間嗎?或許你蓋出了木筏、水壩、鳥巢、海邊漂流木小屋、愛斯基摩人的圓頂冰屋(igloo)或印地安人的圓錐帳篷(tipi)——或從運河、石窟、砂石場或冰穴中偷走你要的東西。或許你把屋外老舊的小屋或雞舍改裝成屬於你自己的私密處所:「成人勿入」。我們每一個人都把那些重要的場所織就成一張「充滿回憶的毯子」。這張毯夾帶著仍深藏在我們記憶中的多采多姿的形體和材質,其中的每一絲線都象徵著在我們生命形塑的過程中,那些扮演重要角色的場所。我們可以憑靠著直覺來設計,在任何時候打開這張記憶之毯重新探索,並將它的各種神聖特質整合融入我們的設計中。甩開傳統包袱設法排除掉你周遭那些不好的例子的模樣可能在你心裡引發的聯

想。不,你的房子不需要面對街道,或者被蓋成像是一件「房地產投資」。它不需要成為地皮上一棟方方正正的房屋,不但被人塗上恐怖的顏色,還盡可能越大越好。它可能不需要混凝土車道或雙層車庫。它可能甚至不需要前門——或許你家根本完全不需要門。在你的設計中,請你只加進你想要的元素,而非慣例上要求的東西。「但是如果我以後要把它轉賣,它可以值多少錢呢?」你大概不會因為衣服之後的二手價值而決定要不要買下它們吧,所以把你的房子蓋成你現在就想要它成為的樣子。我們需要好好地活著,而不是死得很富有。不用擔心非得把你的房子蓋得很保守,以後才會有人想買它。請拿出勇氣,滿足屬於你個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特質。除非你是真的很與眾不同

,否則大部分會適合你的,將來也會適合別人,就算不能,那又如何?讓你的房子適合你自己;它是你的家。如果你用愛來蓋自己的家,在裡頭活出喜悅,那就是它的價值。其實你也會發現,人們常常用高價購買不符傳統、異想天開而且充滿藝術感的東西。

雲林新聞火災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 - 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大外宣大內宣 蔡政府務實?務虛?
二,躍上國際 貝克漢史翠珊接連挺台?
三,稱台灣family 貝克漢臉書限台觀看
四,臉書鎖IP 貝克漢怕大陸網友發現?
五,金童PO文要價不菲 美金30萬誰出錢
六,史翠珊推特 people are now back to work
七,台灣根本沒停工 史翠珊在瞎掰什麼
八,綠媒當初狂捧貝史 為何一夕沉默
九,貝史挺台是生意? 美日國會智庫呢
十,出錢玩大外宣大內宣 好意思嘴中共

第二段:
一,蔡:希望承翰是最後一個犧牲的警察
二,給小燈泡 蔡:阿姨不會讓你白白犧牲
三,蔡完全執政 社會安全網誰來兌現
四,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異口同聲挺上訴
五,僅嘉檢有權上訴 其他都是表態而已
六,在五院之上 蔡總統竟也支持上訴
七,李父氣憤:精神鑑定醫師態度囂張
八,李父:醫師自稱權威 鑑定幾次都是我
九,陳揮文:真正的權威不會自稱權威
十,該鑑定適任與否的 484法官與醫師?

第三段:
每日一句2020-0501
記者會六顆大西瓜 連6零確診

狗吠火車2020-0501-253-5李佳芬下令
罷韓團體控 李佳芬令高市府反制
wecare空言指摘 沒提任何證據
鄭照新:若有證據 我辭新聞局長
若有證據 韓辭市長 罷免不用辦了
若沒證據 罷免解散? 省民脂民膏


----
按讚【觀點】
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歡迎掃描QRCODE下載飛碟新APP
▶ Android https://reurl.cc/j78ZKm
▶ iOS https://reurl.cc/ZOG3LA

公共危險物品室外儲槽火災風險研究-以中油○○煉油廠為例

為了解決雲林新聞火災的問題,作者張憬汯 這樣論述:

石化業是我國的重要基礎民生工業之一,而石化業儲存油品方式主要以儲槽作為儲存方式,尤其以室外儲槽最為大宗使用。而石化業的特性又是長年不停機的運轉,當發生儲槽或管線外洩時,往往是發生災害的時候,且這類災害因可、易燃物儲量大,不易在短時間控制、撲滅火勢,容易形成延燒造成周邊更為嚴重的損害。國內石化業主要以中油及台塑為主,其中中油規模又比台塑更大,中油主要儲槽重鎮位於高雄,故本研究主要研究高雄的中油室外儲存油槽,探究其火災風險,藉由相關文獻回顧,實地勘察及修正式德爾菲法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政府機關、業界意見、第一線從業人員協助問卷訪談來整併文獻回顧所得相關危害因子並將整併後的危害因子代入層級分析法計

算相關權重藉以分析、探討其場所火災風險因子,並以ALOHA(Areal Locations of Hazardous Atmospheres)擴散模擬軟體模擬場所儲存易燃性及可燃性液體室外儲槽不慎發生破孔洩漏時延燒可能影響區域之範圍、並加入大數據(Big Date)資料分析影響之區域電信信令人流數、戶籍設籍人口數等相互比較分析,最後將研究分析較為危險的場域儲槽利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火災模擬軟體實際模擬儲槽發生危害導致形成火災災害時,鄰近周遭的溫度及相關的輻射熱危害,並蒐整相關數據換算所需消防救災能量,藉以供場所或類似場域做為規劃消防能量及避難疏散人流的參考

依據。研究結果顯示專家學者再利用修正式德爾菲法及層級分析法後再儲槽火災風險中主指標的排序為儲槽本體與防火避難設施占比(0.305)、危險物品及場所易燃物管理占比(0.211)、消防安全設備占比(0.205)、防火(災)管理制度占比(0.168)、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占比(0.112)顯示專家學者在室外儲槽火災風險的因子中認為儲槽本體及防火避難設施的安全在整個儲槽火災風險中為最重的因素,在儲槽本體與防火避難設施中又以防火區劃(0.661)占比最大,表示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防範儲槽火災風險的各項因子中均難以保障儲槽不發生意外狀況,最根本的儲槽火災預防之道係利用防火區劃的方式如具有1小時以上防火時效的防火區

劃將其區劃起來或者利用防火牆、防爆牆的方式去阻絕災害抑或利用防液堤、分隔堤將儲槽洩漏物侷限於某一區域避免擴大延燒形成更大災害。在室外儲槽火災風險研究中利用擴散模擬軟體ALOHA輸入相關環境參數及模擬危害物的化學物質狀況後可發現儲槽火災風險的模擬研究中位於上風處的儲槽在發生意外時其危害範圍比位於下風處的儲槽較為危險,研究結果發現儲槽代號D-206、D-208、D-209三座儲槽倘若不慎洩漏或肇生火災、爆炸可能會造成鄰近周邊的儲槽設施及住居民均陷入危害之中,因此在上風處的儲槽可以參考層級分析法的專家意見加強其防火區劃的侷限與阻隔方能確保災害發生時侷限住災害避免擴大。利用電信信令人流數及戶籍設籍人口

數去套疊儲槽火災風險大量洩漏(WCS)的危害區域,藉由地理資訊系統ArcGIS pro 2.9來分析可能影響的電信信令人流數及戶籍設籍人口數可以發現在儲槽洩漏危害中60%燃燒界限影響的區域為鳳森里、鳳興里影響的電信信令人流數為132,172人(利用面積佔比換算電信信令人流數為17,598、2,036人),10%燃燒界限影響區域為鳳森里、鳳興里、龍鳳里影響的電信信令人流數為132,172、49,572人(利用面積佔比換算電信信令人流數為17,598、2,036、3,345人)、套疊戶籍設籍人口數資料為60%燃燒界限影響的區域為鳳森里、鳳興里影響的戶籍設籍人口數為2,455、3,368人、10%燃

燒界限影響區域為鳳森里、鳳興里、龍鳳里影響的區域為鳳森里、鳳興里影響的戶籍設籍人口數為2,455、3,368、3,455人倘若不慎發生火災爆炸其影響的危害區域包含鳳森里、鳳宮里、鳳興里、龍鳳里,暖區包含鳳森里、鳳宮里、鳳興里、龍鳳里、林家里(林園區)、龔厝里(林園區)、中門里(林園區),冷區包含鳳森里、鳳宮里、鳳興里、龍鳳里、林家里(林園區)、龔厝里(林園區)、中門里(林園區),小港里、店鎮里、山明里、坪頂里、王公里(林園區)、頂厝里(林園區)、港埔里(林園區)其影響的電信信令人流數為132,172、49,572人(利用面積佔比換算電信信令人流數為17,598、19,837、2,036、3,3

45、2,457、2,354、2,150、4,625、3,345、14,922、15,765、1,638、1,609、980人),套疊戶籍設籍人口數為:2,455、3,074、2,790、3,455、1,430、2,200、2,808、2,555、6,501、13,741、7,196、4,859、5,310、2,034人。在模擬較可能情境(ACS)的危害可以發現儲槽洩漏危害中60%燃燒界限影響區域熱區為鳳森里,暖區為鳳森里、鳳興里影響平日夜間電信信令人流數132,172人次(利用面積佔比換算電信信令人流數為17,598、2,036人)、套疊戶籍設籍人口數熱區為2,455人,暖區為2,455、3

,368人,若產生火災爆炸影響的區域為鳳森里,套疊電信信令人流數為132,172人(利用面積佔比換算電信信令人流數為17,598人),套疊戶籍設籍人口數為2455人,在資料取得部分因電信信令人流數資料無法取得進一步較為細緻的資料因此在模擬的結果會較為粗糙,在較小的統計區塊部分可以參考戶籍設籍人口數來估算當災害發生時其預計疏散撤離的人數數量。最後利用火災模擬軟體(FDS)來估算儲槽火災風險時消防力須介入去做火災搶救需要多少消防量能方能搶救此類火災,在模擬結果發現當儲槽發生儲槽大量洩漏形成防溢堤燃燒比油面燃燒,在不考慮爆炸現象如沸溢、濺溢等,需要消耗更多的消防力介入,在估算由ALOHA擴散模擬軟體

所模擬結果較為危險的儲槽共計3座均可以發現儲槽防溢堤火災均需要動員16個分隊以上前往支援救災,因此在室外儲槽火災風險防範中可以見到最不樂見整個儲槽大量外洩形成火災,但在模擬火災過程中也發現防液堤可以有效的阻絕洩漏物危害以及輻射熱危害,因此呼應到層級分析法中所得的結論在室外儲槽火災風險防範中防火區劃、危險物品的區劃隔絕在室外儲槽火災防範中應為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風中的黑籽菜:虎尾眷村前世

為了解決雲林新聞火災的問題,作者陳小雅 這樣論述:

  艱困而苦難的時代裡   黑籽菜憑著堅毅耐旱的生命力,勇敢的存活著   如同那時期的台灣人民,只要土地還在、信念仍堅持   淡淡的黑籽菜香就永遠飄散在風中,從來不曾消逝   我常常這樣想著,   後壁寮乃至台灣精神,就像是台灣田野中常見的植物   「黑籽菜」一樣:   雖逢逆境,遍地而生   受天點滴,全獻以報   看似雜草,全株皆宜   味質雖苦,苦而後甘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一村,有日本神風特攻隊的宿舍遺跡,有二二八槍戰的子彈孔,有國民黨­部隊的電信地下碉堡 … 這個日治時期就開始的空軍眷村,雲科大數位媒體設計系女學生陳小雅用自己擅長的漫畫,將建國一村的前世和今生記

錄­重現,陳小雅說,這本她投入感情和心血的漫畫,無價。   一個對歷史有狂熱的公務員高丹樺,一個愛畫漫畫的大學生陳小雅,她們挖出了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從日治時期到現在的前世今生 …   老舊的眷村與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   大一那年,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陳小雅經老師牽線,認識熟悉眷村歷史的高丹華。去年夏天,他們跟隨新吉里里長林長義走訪建國一村,並從高齡80多歲的居民林木檣口中聽到過去的故事。陳小雅便以眷村為背景創作漫畫,希望將這段歷史傳承下去。   曾經連續獲得國立編譯館97,98年創意漫畫獎的陳小雅是土生土長的虎尾人,高中時期每天都會經過眷村。她說,「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

會踏進這地方。」花了2年多時間,終於完成這部漫畫。但陳小雅表示,原本答應里長漫畫出版後送給他1本,「沒想到漫畫還沒完成前他就過世了,我真的很難過。」   公共電視並曾為陳小雅的努力,製作過專題報導了她與眷村的這一段感人的過程。   陳小雅闡述虎尾眷村的歷史漫畫《黑籽菜----虎尾眷村前世》,已經於100年九月由旺文文創正式出版。 序 再現後壁寮變遷史◎劉明俊 雲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很高興小雅為自己家鄉所畫的漫畫《風中的黑籽菜:虎尾眷村前世》終於要出版了,這部漫畫可以說是小雅嘔心瀝血的心血結晶,這是一部虎尾地方史漫畫,在不失歷史真實性的自我要求下,必須作很多的歷史考證及

田野調查訪談,對一位十九歲的大一學生來說,要完成一部一百頁的漫畫書已經夠辛苦了,漫畫內容還要符合史實,又不能讓讀者失去閱讀的趣味性,這真是個超高難度的任務,從大一畫到大三,小雅竟然把它完成了。   小雅的漫畫是在描述日治時期二次大戰期間,虎尾地區「後壁寮」部落居民被日本政府強迫徵收土地集體遷村的大時代的故事。   虎尾「建國一村」舊稱「後壁寮」,後壁寮是林、翁、劉、黃、李、楊、張等姓氏六十九戶居民的祖居地,清代時,後壁寮先祖們就在這裡開荒墾地,過著安定的農耕生活。到了日治時期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殖民地台灣也被動員配合,日治昭和十四年(一九三九)起,日軍在虎尾廉

使及尾寮間的大片土地,興建虎尾海軍航空基地,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大東亞戰爭(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海軍航空隊虎尾基地成立,開始飛行訓練。到了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日軍開始擴建海軍虎尾航空隊眷舍,基於防空備戰的需要,日軍看上了後壁寮綠蔭遮蔽、竹木茂盛的天然掩蔽條件,於是強制徵收後壁寮,命令居民遷村,於是在昭和十八年底,後壁寮居民便舉村遷移到現在之虎尾鎮新吉里。   戰後,國民政府從日本人手中接收此地後改為空軍虎尾基地眷舍,一直到民國九十五年,眷村改建計畫開始實行,建國一村眷戶開始搬離,雲林縣文化處為了保存眷村文化,委託本校陳三郎老師與筆者進行「雲林縣眷村文化潛力普查計畫:虎尾鎮建國一、二

村」調查研究案,經半年餘,建立起相當豐富的虎尾建國眷村文化資產基本資料。   民國九十八年時任雲林縣政府新聞處高丹華科長,對於眷村文化資產的保存相當熱心與積極,我跟高科長是在一次桃園的社造培訓機會中認識,她聽到了後壁寮這一段遷村的故事後,相當感到興趣,我們一同拜訪了虎尾鎮新吉里林長義里長及當時帶領村民遷村的老保正與地方耆老們,他們在回憶日治昭和十八年歷時二月餘的遷村活動時「扛厝搬家」的往事,都相當慨嘆,並有深深的不捨,這是一段有血有淚的地方歷史,對村民們意義重大。   新吉里林長義里長是個急公好義、熱愛鄉土的人,在拜訪林里長時,他對自己社區歷史文化如數家珍、充滿感情。談話中,他提到想要

辦理一個文化活動,來再現後壁寮昔日舉村搬遷的情景,他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外界知道新吉里的前世歷史,他也希望新吉里的孩子們傳承這段社區歷史,數年來他到處奔走尋找經費沒有著落,林里長的這個心願一直沒有完成,直到遇到高科長來虎尾訪視。   高科長與我聽了林里長說明這段社區歷史及他所要舉辦的活動後相當感動,我們決心要協助新吉里完成這件事,於是我們分頭去處理。高科長前往雲林縣政府找尋活動經費、籌畫活動細節,並聯繫各項可能的資源前來幫忙。我則擔任義工從旁協助、聯絡匠師建造竹管厝。高科長並結合建國眷村再造協會魯紜湘小姐,找來眷村居民,大家一起規劃共同舉辦「回娘家」活動。於是大家議定利用這一年的古蹟日在建國

一村舉辦「扛竹管厝回娘家」活動,希望再現昔日後壁寮遷村情景,以及把眷村居民找回來共商眷村保存大計。   舉辦活動前,高科長說還需要我幫她找一位會畫畫的同學,高科長希望眷村歷史除了文字記錄之外,也能夠有「影像」的呈現。高科長對於眷村歷史重建的熱情,感動了我,她是我積極協助這項活動的動力來源,雖然公務繁忙,我也盡力協助。   猶記在九十八年上大一的歷史課時,我發現課堂上總有一位很認真的女同學坐在最前排很用心地聽講並抄寫筆記,她就是陳小雅同學。有一次下課時間,小雅拿著筆記本跑來問我問題,我發現小雅的筆記本好精彩,除了文字筆記外,小雅還在文字旁畫了好多好精彩的圖案,她把課堂上我所講述的歷史故事

跟場景用手畫了下來,畫工之美,讓我驚豔。於是,當高科長跟我要人時,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小雅。或許是老天安排,很湊巧地,小雅就是道道地地的虎尾子弟,她上高中時每天必需經過建國眷村,當她知道要畫一幅有關眷村的故事時,很高興地接受了。   也就是這個因緣,在古蹟日扛竹管厝回娘家活動成功圓滿結束後,高科長希望更進一步地把新吉里的故事,用漫畫的形式呈現出來,於是高科長鼓勵小雅以新吉里的搬遷故事為腳本出版一冊漫畫書,為地方留下歷史紀錄,至於出版漫畫書的經費問題,高科長願意負責尋找經費來源。小雅於是一頭栽入了新吉里搬遷故事的腳本寫作,小雅經歷半年的田野調查後才著手策劃漫畫劇本,接著以純手繪擬初草、二草、上

網點、效果、上字、編排,等等,歷經將近三年時日,終於完成了這本漫畫集。   大家都知道,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的學生總有一大堆的功課要作,設計學院的學生熬夜趕圖是出了名的,小雅在忙碌、繁重的功課下還肯撥出時間來接下這個重擔,真的很有勇氣。而一向對自我功課要求很高的小雅並沒有因為額外的漫畫工作而影響學業,大學三年來,小雅的學期成績始終維持在班上第三名。   我很高興我有這樣一位優秀肯上進肯認真的學生,我以小雅為傲。   這本書,我給她一○○分 跋 風中的黑籽菜◎魯紜湘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總幹事   《風中的黑籽菜》終於要付梓了,趕在新吉里里長林長義逝世週年前夕,將這本

書獻給這位努力奔走讓這段歷史呈現世人眼前,但自己卻無緣親眼目睹成果的唯一一人。   我與林里長相約有生之年要將「後壁寮」及「建國眷村」的故事整理出書,由林里長來說「後壁寮」的故事,我來說「眷村」故事,紀錄虎尾土地上芋頭與番薯的歷史片段,言猶在耳,林里長卻在去年中秋後撒手人寰。   成長在眷村,讀書在空小,推行國語的年代,在學校裡被本省籍同學設計講台語曾讓我損失了三塊錢。在北部工作,更是與台語無緣,一眼就瞧出我是很道地的外省掛,怎麼會與純本土的新吉里牽扯呢?這中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紅娘」高丹華,紅線是她牽的。   九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我們在台北辦了六十年來第一場的虎尾空小校友會,大

會邀請了從未謀面、但聽說一直在努力保存虎尾眷村的一位雲林縣政府公務員。由此,我們有了第一次的接觸,其後,她不斷安排一些有關眷村的活動及媒體的採訪,然後請我返鄉聯繫、介紹,或告知虎尾眷村的漏網消息,逼我當天就要寫好一篇文章寄給相關單位去聲援虎尾眷村。她更一手策畫「雲林古蹟日:里長伯要回娘家」的活動。我、林長義里長、雲科大劉明俊老師,就是她主導這個活動時的三員大將。   九十四年虎尾眷村的人開始向外搬遷,至九十五年全部搬空,極短時間內,虎尾眷村轉為廢墟,成為治安死角。當時沒人在乎虎尾眷村的過去,更別說她的未來,一般人只看到當時眼前的利益,能拿的拿,能挖的挖,眷村裡的老樹(值錢的)由當時的幹部帶

頭挖走,不知所終。每間房舍上的金屬建材則由遊民或宵小偷盜變賣,將屋內的電線拉扯下來,為了搜集電線裡的銅線而點火燒毀塑膠外皮,不慎引起火災而將連棟的日造倉庫眷舍付之一炬,許多眷戶尚未搬完的傢俱,文件也在祝融肆虐下化為灰燼,由大陸撤退來台生活了幾十年辛苦保存的資料、照片,也因為這把火,什麼都沒了。我想,全省眷村改建,唯一沒有集中住宅的恐怕就只有虎尾眷村人了。虎尾眷村的人搬走了,搬到了全省各地,只賸下極少部份的人還留住虎尾,這些人相對弱勢。沒了資料,沒 房舍,若要保留虎尾眷村,僅靠他們談何容易?   每場說書,都有段開場白,話說從頭。   雲林古蹟日「聽虎尾說故事」,就是這段歷史的開場白,在

虎尾眷村這塊土地上最早發生的故事,我們讓它歷史重演,讓曾經被迫遷離這塊土地上的移民重新回到這塊土地上,由眷村這批新移民招待他們回娘家,以輕鬆、愉悅的方式重現六十多年前「搬竹管厝」被迫黑夜搬遷的場景,這種族群的融合,跳脫了以往的模式,也代表了它的歷史意義。活動過程中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一路採訪之外,我們自己寫新聞稿廣發記者,各媒體也紛紛報導「虎尾眷村竹管厝活動」, 保留虎尾眷村的第一步可說是一砲而紅。   在邀請全省眷村人回來參與保存眷村盛會時因無暇將流程多做說明,以致事後「被騙了」的傳言不斷,在此謹向這些眷村鄉親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為了保留虎尾眷村,由原先被高丹華遊說只要花二個月的時間

快努力去做,讓虎尾眷村被社會和公部門看到,我們真的用兩個月的時間拋出了「保存虎尾眷村的行動」,也讓縣政府緊追腳步衝進國防部的遊戲規則中了,不過,已二年的時間了還未完全定案。   在保留的過程中,我努力的讓虎尾眷村出名,很遺憾,當縣府正式向國防部提案時,「眷村文化園區」的規劃卻沒有一個虎尾眷村人被邀請參與討論,這期間,公部門也沒有提供任何資源來整頓虎尾眷村,與其他縣市相較,虎尾眷村又是相對弱勢。我們這群「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的外省掛願意募款印刷本書,那是因為我們與林長義里長有兄弟之情、有「後壁寮」和「建國眷村」的結義之盟。   我們難以奢望公部門的自發性關懷,我們願意咬牙以眷村

人自發的力量出版本書,以表達我們對土地對族群的感恩與愛、表達對林里長的一份追思,因為他是眷村人的好朋友。   為了感謝這些一路相挺的人,家在烏坵的高丹華(她也是本協會的榮譽理事長),曾在正聲廣播公司自費製作《虎尾眷村廣播劇》,讓更多人親聆「後壁寮、建國眷村、新吉里」的前世今生緣。劇中的配音員幾乎都是身在虎尾或關心這段歷史的人,當然也有我、林長義里長、雲科大劉明俊老師等。   父親自三十九年底從大陸調差來到虎尾後,一直住到今日,熱心助人的他,常用手工製作一些生活用品送人,直到搬離眷村後而快速的退化,才因健康減少製作。這些年來,我再看其他的眷村長輩,亦是孤寂的住在村外,快速的衰退、凋零。能

走動的老人家,他們時常會回去一村、二村繞繞,然後又悵然若失的離去,每每看著他們緩慢移動的背影,我心好酸,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保護這些環境,讓歷史以活的面貌延續,讓文化在自然中傳承。   我希望第二本的虎尾眷村漫畫也加速出版。

消費者對超商蔬食產品消費意願因素之探討

為了解決雲林新聞火災的問題,作者鄭榮緯 這樣論述:

近年來台灣吹起了蔬食風;蔬食也成為了現代的一種生活形態。素食這一詞也漸漸在社會當中轉變成蔬食;為的就是讓葷食者也能夠接受。現代素食者選擇素食的原因不再是因為宗教關係,更是因為自身健康及環保的因素。這幾年蔬食餐廳如雨後春筍般開設,在賣場或是葷食餐廳都一定會有素食的選項;可見素食已經是一種趨勢。現今的便利商店發展興盛,人們的生活習慣也與便利商店習習相關。也因便利商店所提供之「便利」,使我們更倚賴便利商店。以前便利商店能夠提供給素食者的選項少之又少;現在便利商店提供給素食者的品項越來越多像是,微波食品,御飯糰,飲料都有素食者的選項。本研究意在了解消費者選擇超商蔬食產品之重要因素。首先收集相關之產業

報告及過去的期刊、文獻等;了解超商蔬食產業發展現況並歸納出了四大構面:環保意識、健康信念、宗教道德、超商印象及二十項評估細項準則。接著透過修正式德菲法,藉由專家及學者的專業意見進行問卷蒐集與分析並建構出影響消費者對超商蔬食產品消費因素之層級架構圖。接下來運用層級分析法進行問卷調查;透過數據的權重分析,得出消費者消費超商之蔬食產品主要影響因素,建立出各項消費蔬食產品因子之間的相對權重。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到,影響消費者在消費超商蔬食產品之消費意願因素的重要程度依序為: 環保意識、健康信念、宗教道德、超商印象。研究分析結果希望有助於現今的超商業者以及蔬素食相關行業業者,提供他們在推行蔬食相關產品之參考

依據。